第一篇:凤凰杨娟简历
凤凰卫视主持人杨娟简历和个人资料
姓名:杨娟 现居地:香港,北京
生日:1977 身高:165
星座:不详 体重:50
血型:B座 特长:播音
杨娟是湖南人,毕业于武汉师范大学中文系,另外于1999年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毕业,2006年获得英国萨里大学MBA学位。
杨娟自从加盟了凤凰卫视之后,主持过多个风格炯异的电视节目,其中包括有2000年探索科技新知的《明日科技帝国》,2001年讲述人间爱心故事的《爱心大使》,2002年的财经节目《商旅冲动》和《聚财天下》,2003年的旅游节目《九州岛深呼吸》,2005年的体育节目《奥运强中强》等等。其中《九州岛深呼吸》以背包客形象玩转地球的形象深入人心;而《奥运强中强》更早在05年就深入奥运前线,第一时间报道奥运筹备进展,揭密奥运背后的故事,采访过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威尔布鲁根,国际奥运转播公司总裁罗梅罗,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校愚等奥运操盘手,拥有大批忠实观众。
除此之外,杨娟还担任过多个特别节目中的主持,包括国庆50年阅兵大典,千禧之旅最后一站之龙年凤还巢,探秘驻澳部队,追踪山西古庙被盗案件,国家大剧院解密,凤凰卫视十周年特别节目等等。
http:///ShowPost.asp?ThreadID=668
最佳答案
不是,杨爽以前是广东卫视的主播,后来参加了环球小姐,获得亚军;
杨舒是云南昆明的,以前是主持央视希望英语的,后来去了凤凰;
杨娟,湖南人,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毕业,并获得英国萨里大学MBA学位。
第二篇:植树问题--杨娟
教学课题 植树问题_杨娟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学背景
植树问题里的知识,其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接触,比如间隔,学生知道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一段路,但只限于印象、知道,没有一个综合的归纳、梳理,我们这节课就是要把学生早已知道的事物用一种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然后探索、归纳出规律,再把规律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教材分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这个单元的一节内容。和前几册教材一样,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课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教学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学生情况: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因此借助了“给绳子打结”这个简单而又特殊的资源,以游戏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形式,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方式: 动手操作 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 技术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运用化繁为简的思想以一一对应的思维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的过程,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理解“棵数”和“间隔数”之间存在的关系,能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准备:泡沫,牙签,课件 课前活动:
1.结合实际理解间隔和间隔数
问: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来轻松一下,好吗?
我需要3名小助手。谁来? 请看:这2名同学之间的距离叫做什么?(板书间隔)间隔就是指两名同学之间的距离。这3名同学之间有几个间隔?2就是间隔的个数简称间隔数(板书间隔数)知道间隔是什么意思吗?间隔数呢?
师:回忆刚才的间隔,你在生活中还看到过这样类似的事情吗?(学生举例)2.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实例。
师:是啊,这样有间隔的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你发现间隔吗?这些现象和数学上画过的什么联系起来? 3.回忆线段图的画法
师:说说线段是怎么画的?(生说)课件显示线段图的画法(要求学生书空)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游戏激发灵感
先玩个游戏,活跃一下思维,好吗?
请听规则:一位同学给绳子贴3个结,观察:这3个结把绳子分成几间隔?
(有三种情况:4个,3个,2个)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什么?(学生:间隔数不一样)
师:你们非常的了不起,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交流在游戏中发现有三种打法,还发现了结数与间隔数的规律。游戏结束,进入植树问题的探究环节。请看
三、认识目标(课件出示目标)
师:齐读。板书(间隔数?棵树)明白了吗?好,希望刚才的游戏能给你一些启发和灵感。请看题。
四、合作探究
1.理解题意。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出示课件: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谁来读一读,你明白了什么?(理解路的一边,每隔5米)
师:想想,要计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需要先找到这类问题的什么?(板书:寻找规律)
回头看,每隔5米栽一棵,用这个1000米寻找规律有点什么?(生:大或复杂)既然1000米太大你有什么好办法?(生:我们可以把1000米变小或简单)可以小到多少?(生答)其实,你们在刚才的回答中,不知不觉中用到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叫化繁为简。也就是说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真是了不起。下面,开始探究。2.小组合作,发现规律 要求:
(1)在泡沫上植树,先独立完成探究题单。
(2)完成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3)最后合作完成整理、归纳。探究题单:
每隔5米栽一棵,全长1000米小路的一边共需要多少棵树?
1、我把1000米变成()米进行探究。
2、先画出线段图,然后填空并思考每一种方法中棵树和间隔数的规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先在泡沫上植树,再画图)第一种植树方法:
线段图: 栽了()棵树,有()个间隔。发现()第二种植树方法:
线段图: 栽了()棵树,有()个间隔。发现()第三种植树方法:
线段图: 栽了()棵树,有()个间隔。发现()整理、归纳单:
我们小组通过把1000米变()后发现:
1、植树问题有()种植树方法。
2、我们还发现每一种植树方法中 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是: 方法一:()用式子表示是: 方法二:()用式子表示是: 方法三:()用式子表示是:
3、汇报研究成果。
师: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看。小组汇报:(展示台的使用,生说师板书)(抽两个小组汇报)师:听完快乐小组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还有哪一组愿意来分享你们的成果?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同样发现:植树问题中也有三种植树方法。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棵数=间隔数+1,只栽一端的情况:棵树=间隔数,两端都不栽的情况:棵树=间隔数-1。你们真的很棒。
师:举例说明三个算式中棵树与间隔数关系。(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4、运用规律
师:那用发现的规律回头算一算例题中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学生独立计算)
谁来展示一下?
5、小结
师: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课堂检测
师: 下面考验你们的时刻到了,有信心吗? 第一关:我会选
选一选,下面的问题属于植树问题中的哪一种情况? A两端都栽 B只栽一端 C两端都不栽
1、在全长200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头尾都装,每隔50米装一座。一共要多少座路灯?
2、一个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40米,如果沿着花坛的一周每隔1米摆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
3、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植树,每隔2米在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
师:同学们表现不错。但一类问题有多种情况时,我们先要正确判断,接下来才运用每一种 情况的规律进行解决。请看第二关。第二关:我会算
1、园林工人要在全长100的公路一侧植树,每隔10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2、学校要在90米长的教学楼上挂灯笼,每隔5米挂一个(两端都不挂),一共要准备多少个灯笼?
3、圆形滑冰场的一周全长1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15米安装一盏路灯,一共需要多少盏路灯?
六、回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随着时间的流逝,今天学的这些公式会淡忘,但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找到?知识可以遗忘,方法受益终生。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 一一对应 寻找规律 只栽一端:棵树=间隔数 化繁为简 运用规律
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相对抽象的课,学生要经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才能更好地掌握这节课,因此,我在这节课的设计里安排几个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的环节,希望学生能通过操作,把相对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通过画图这样直观的手段表现出来。我觉得这是我做得比较好的几个方面:
1、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和游戏引入
(1)一开始,我用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引出间隔,三个人之间有几个间隔?这么简单的提问引出间隔数。
(2)通过绳子打结的游戏体会间隔数与结数的关系,为后面的探究打下伏笔。
2、合理改变教材。
在探究规律的时候,我把课本的例题改了,把100米变成1000米,把两端都栽删掉,在探究前,又让学生把1000米变小来操作,这样数据不会太大,学生操作起来也比较好办,体会化繁为简的思想,完成探究后又用例题作为巩固题来做。
3、小组合作,体验成功。
在这节课的重点学习规律这个环节,让学生独立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合作完成,探索规律,总结方法,让小组内学习好的学生,带动比较差的学生,得出规律,然后老师再加以表扬,以此来提高差生的学习信心,体验一下成功的快乐。
4、动手操作,获取规律
数学知识都是做出来的,让学生亲手动手研究,比一味的说教来得有效。因此,在探索间隔数和棵数的规律时,我给每个小组都配了一些泡沫和牙签,让学生小组内自己动手摆一摆,画一画。
第三篇:教学反思 杨娟
出谜面
(武汉市石嘴学校
杨娟)
教学环节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备课,可是,老师再怎么精心备课,课堂上还是会出现突发状况,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思想的个体,不可能所有的环节都按照老师预设的发展。这不,上第二单元的习作课,我就遇到突发状况了。
第二单元习作课的题目是《一本好书》,我打算以一个谜语导入新课,可是当我刚开口说:“老师先给大家出个谜语,看你们谁先猜出来!”立刻就有学生接话:“老师,谜底肯定是‘书’!”原来,我每次都要求他们预习,这个学生预习得很认真,知道今天肯定是上习作课,便猜到了我出谜语的意图了。谜面还没说,谜底就被揭晓,我有种挫败的感觉,便直言:“真没意思,我还没说谜面,就被你们猜出来了!”学生们得意地笑了。但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扭转局面的方法,便话锋一转:“这样吧!既然谜底你们已经知道了是书,那就请你们以书为谜底,出谜面!老师看看谁出得最好!”班上学生顿时哀叹不止,但也有马上埋头苦思挑战这个新任务的。不到一分钟,就有几个学生举手了,我点起程迎,她说:“一个大口袋,里面装满了知识,人们看了,也会增长知识。”我评价说:“程迎很棒,这么快就想出来了,而且说出了书最主要的作用,但是太口语化了,不太像谜面。还有谁来试试?”游文韬的手举得高高的,生怕我看不见。看到他胸有成竹的样子,我点了他,他张口就说:“外面正方方,里面知识多,只要常看他,就会——”说到这里,他卡壳了,挠耳皱眉,旁边已经有学生接话了,要帮他补全谜面。我点起李伟明,他迫不及待地说:“就会见识广”,还有的学生插嘴:“就会变聪明!”这次,他们说的谜面就比较规范了,我表扬了他们肯动脑筋的行为,然后顺势进入习作教学。由于刚才出谜面的导入方式把班上学生的积极性全调动起来了,这节作文课他们表现得很活跃,争相说自己的想法。
其实这节课刚开始被他们说出我猜谜的意图时,如果我还是按备课的原导入方式进行,说出谜面,写出课题,那学生肯定会觉得没劲,但我突然换成让他们出谜面,这就符合学生好胜喜欢新鲜的心理,导入效果好了很多,而他们也没让我失望,成功挑战了新任务,带给我惊喜。
《七色花》教学反思
(武汉市石嘴学校
杨娟)
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公开课比赛,我抽签第一个讲,授课内容是《七色花》。这是一篇童话,一共有22个自然段,7面,很长,选定这篇课文,是因为内容简单,可读性强,学生比较喜欢看。我上的是第二课时,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七色花的神奇,懂得帮助别人,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的道理。
上完课,我感觉不好,充满了遗憾。首先,这节课安排的内容过多,七片花瓣讲下来,没有讲深讲透。我应该把七片花瓣分别是哪些颜色,实现了什么愿望做成表格,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表格,这样可以优化时间,留更多的时间突破本课的重点。其次,由于紧张,讲课时过渡语不是很自然,显得有些生硬,紧张还是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心里没底造成的,这提醒我自己今后要做更充足的准备。再次,做的花瓣没有发挥到作用,可以让学生自己贴,边贴边说,这也可以当作对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检测。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知道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希望下次公开课能少些遗憾。
第四篇:王利娟简历
个人简历
基本信息
姓名:王利娟
性别:女 学历:大专
出生年月:1987-8-25婚姻状况:未婚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沙学源大厦
手机号码:*** QQ:739765032 E-MAIL:wljlove@vip.qq.com自我评价:诚实、勤奋、认真
专业特长
熟悉互联网,一年多行业网站主编经验,半年网站美工经验 英语四级,参加过日语培训,可以针对SEO编辑内容 熟练使用视屏编辑软件
熟悉XHTML+CSS/DIV,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 能很好的与 美工/程序员/SEO 团队合作,略知 asp+sql server+visual basic+access+Illustrator+Indesign+Acrobat+Office!
工作经验
工作单位:杭州新城医院[2009/012009/01] 职位名称:美工编辑
工作描述:1.网站维护/内容编辑 2.网页设计/FLASH制作 4.图像处理
5.视频剪辑 6.英/汉双语网站制作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健康保险有限公司蚌埠分公司[2008/04-2008/06] 职位名称:项目经理
工作描述:1.人才招聘管理2.下线业务管理3.电脑基本操作
荣誉证书
1.英语四级证书
2.日语培训证书
3.Adobe 中国认证设计师
4.Adobe PhotoShop认证产品专家
5.Adobe Illustrator认证产品专家
6.Adobe Indesign认证产品专家
7.Adobe Acrobat认证产品专家
8.国家二等奖学金
附:对编辑的培训中外链这块相当熟练
第五篇:张淑娟简历
个人简历
姓名:张**性别:女基本情况:民族:汉联系电话:
籍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电子邮箱:000000002 @qq.com
政治面貌:预备党员毕业时间:20**-06
毕业学校:河南科技大学专业:园林
学历:本科健康状况:良好
求职意向:
希望从事与园林相关的工作
主修课程:
园林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工程测量,园林制图,园林苗圃学,景观生态学,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绘画,室内绿化装饰,城市生态学,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史,园林艺术,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工程,城市绿地规划
IT技能:
通过专业课程,系统学习了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以及c语言的编写;能处理系统和软硬件的一般问题。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 Point等应用办公软件和cad、photo shop、sketch up等软件。
实习经历:
2012.08在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处实习,学习江南私家园林相关知识
在校期间经常去洛阳各大公园和各居住小区学习园林植物和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知识
在校期间经常利用假期时间做兼职,寒暑假外出实践
校内表现:
2011.11获得河南科技大学校级三等奖学金
2010.11获得河南科技大学校级三等奖学金 2011.10在西安世博园和其他著名公园进行园林植物学实习 2012.11 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0.05 获得院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二等奖
个人评价及兴趣爱好: 活泼开朗、吃苦耐劳、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适应能力
善与人沟通,人缘很好。独立,抗压能力强。善于思考,做事有始有终,有责任心
羽毛球、旅游、看书、听音乐、唱歌、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