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奖励条例

时间:2019-05-13 14:4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奖励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奖励条例》。

第一篇: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奖励条例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奖励条例

(2005年8月26日校长会议讨论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奖励原则。

公平合理、公正客观、公开民主。

第三条适用范围

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在籍本科学生。

第二章奖励项目

第四条奖励包括荣誉称号和奖学金两部分。东师奖章是我校本科学生的最高荣誉奖,校长奖学金是我校设立的最高奖学金。

(一)荣誉称号

东师奖章;

优秀毕业生;

优秀学生;

五四红旗团员;

标兵班集体;

先进班集体;

五四红旗团支部。

(二)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

2.学年奖学金

校长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二等奖学金;

三等奖学金。

3.单项奖学金

学有专长奖;

教师技能奖;

社会工作奖;

社会实践成果奖;

资格证书奖;

美德风范奖。

4.社会赞助奖学金

华为奖学金;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

金叶西部希望之星大学生奖学金;

美术学院高殿才奖学金;

数学与统计学院展虹奖学金;

计算机学院东师理想奖学金;

计算机学院东师理想创新奖学金;

物理学院展虹奖学金;

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奖学金;

梁佩怡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奖学金;

体育学院唐恩江奖学金。

第三章评审条件

第五条具备以下条件的学生均可申请各奖励项目: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二)爱国爱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业优良。

第六条各奖励项目的具体评审条件由相应的评审实施细则详细规定。

第四章评审办法

第七条评审

(一)申报

具备获奖条件的学生个人或集体向所在学院申报。

(二)审核

根据获奖条件,学院对申报奖励的学生个人或集体的获奖资格进行审核。

(三)评选

学生个人奖励项目由学生所在集体(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学生参加)民主评选产生。参评班集体、团支部由班长、团支书向学院做工作总结,由学院评选。

(四)争议

各学院须将各项奖励的初评结果向全院学生张榜公布5个工作日争议。

(五)报批

争议结束后,由学院按规定时间向学校上报初评结果。

1.各项荣誉称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及以学校名义设立的社会赞助奖学金由各学院学生申报,学院组织初评,报学校统一评审;

2.一、二、三等奖学金及以学院名义设立的社会赞助奖学金由各学院学生申报,学院组织审定,报学校备案。

第八条申诉

在争议期内,学生个人或集体对初评结果有异议的,可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诉,学院在接受申诉后2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如学生个人或集体对本学院的答复仍有异议,可在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诉,学校在接受申诉后5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查,复查结果通知学生本人或班集体、团支部及所在单位。此处理意见为最终处理意见。

第九条学年奖学金不可兼得,社会赞助奖学金不可兼得。

第五章组织管理

第十条奖励工作在学校统一领导下进行,学生处、各学院分别承担相应工作。

(一)学生处是负责全校本科学生奖励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奖项设立、奖励评审、颁奖工作的协调、管理等工作;对各学院的评奖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制定全校学生奖励政策,审定各学院制定的奖励细则以及争取和管理社会各界在我校设立奖学金;

(二)各学院负责本学院的奖励推荐、评审、汇总和颁奖及争取和管理社会各界在本学院设立奖学金等相关工作;根据学校各项奖励的评审条件和要求制定本学院奖励细则。

第十一条学校鼓励各学院设立学院奖学金,所设立奖学金须纳入学校本科学生奖励体系,由学校统一管理。

(一)学院设立奖学金须报请学校审批;

(二)学院设立奖学金须将相关协议及评审细则等材料上报学校备案;

(三)学校不承担学院设立奖学金的基金或资金。

第十二条社会赞助奖学金的评奖范围、评奖条件、评奖标准及程序按学校与设立奖学金的单位或个人共同商定的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各项奖励均以学校名义发布表彰决定,由学校统一予以表彰。

第十四条各项奖励按学年评定。毕业年级于每年6月份评定本学年奖励,其他年级于每年10月份评定上一学年的奖励。

第十五条在评奖评优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发现,学校追回奖学金,取消其相应的荣誉称号,视情节给予相应的校纪处分。

第十六条非困难生欠缴学费、住宿费的,学校以其应得奖学金为其代缴学费、住宿费。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条例由学生处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条例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原《东北师范大学本专科学生奖励条例(试行)》(东师校发字[2001]60号)同时废止。其他有关文件规定与本条例不一致的,以本条例为准。

第二篇: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分制教学管理暂行办法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分制教学管理暂行办法

东师校发字[2004]38号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培养思路,保证和促进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适应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我校在本科教育阶段全面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为保证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取得学校规定的毕业学分要求即可毕业。为此,学校规定以四年为标准本科学制,并以此制定课程计划。但学生的实际修业年限,可根据其获得学分的不同情况在3至6年内浮动。无论提前或延迟毕业,颁发毕业证书时均填写标准学制年限。6年期满,仍未修满课程计划规定的毕业学分者,作结业或肄业处理。

第三条 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和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修读的课程,可以自主选择授课教师(限于开设平行课堂的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所有学生均可以修读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课程。部分优秀学生还允许转专业。

第四条 学校实行每学年三学期制,即“两长一短”三个学期。长学期为19周,考试2周;短学期一般为3—4周。

第二章 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

第五条 学校对各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出统一要求,各学院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出各专业的课程计划,并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

第六条 学校构建“模块化、多样化、网状多向”的课程体系,方便学生自主选课。学校本科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教师资格教育课和任意选修课四大模块构成。其中,教师资格教育课是为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的一个课程模块。学校各专业课程计划中的所有课程均可以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必修课是指依据本专业的培养要求,规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选修课分为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限定性选修课是指按照课程计划规定,学生必须从若干门(模块)课程中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模块);任意选修课是指学生在修满课程计划中规定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学分要求之外修读的所有课程,课程计划中只作学分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修。任意选修的范围涵盖学校所有课程。

第七条 本科学生毕业要求的学分总额为145—155学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的学分总额不超过160学分。其中,所有学生必须在通识教育模块修满50学分,在专业教育课模块修满75—85学分。准备从事教师职业者,必须修满教师资格教育课程模块所要求的25学分。

第三章 学分管理

第八条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学分绩点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指标。学分数和学分绩点是学生能否取得毕业资格和获得学位的基本依据。

第九条 学分一般以一学期(长学期)为单位计算。理论课每周上课1学时为1学分;体育课、习题课、实验课、上机等实践性课程,每周上课2学时为1学分。集中进行的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原则上每周为1学分;分散进行的,若每周一天,则全学期(指长学期)为3学分。学分计算的最小单位为0.5。

第十条 为鼓励学生创新和从事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尽早介入科研活动,学校特设独立学习与科研学分。学生通过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自主进行课外研究活动获得成果,即可获得学分,并记入任意选修课学分中。学生最高可获得4学分独立学习与科研学分。独立学习与科研学分的具体认定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为了综合反映学生学习的“质”和 “量”,学校对于除健康与体育课、国防教育课以外的所有课程实行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制分为课程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两种。

1.课程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

课程学分绩点=课程学分×{(考核成绩-60)÷10+1}×课程难度系数 课程难度系数反映课程学习的难易程度,编码为200—399课程的难度系数为1,编码为400—599课程的难度系数暂定为1.2。

2.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

学生修读课程所得学分绩点之和,除以同期修读的学分数,即为该生平均学分绩点。即:

∑课程学分绩点平均学分绩点 =

∑所修课程学分数

第十二条 学生的课程成绩达到或超过及格(60分),即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和学分绩点。重修课程取得的学分,可替换原来的低绩点或零绩点,重新计算平均学分绩点。

第十三条 凡考试作弊或被取消考试资格者,该门课程成绩按零分计算。

第四章 开课与选课

第十四条 各学院应根据课程计划保证每学期课程按时开出。课程计划中的每门课程应保证每学年至少开设一轮,并根据需要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平行课堂(由几位教师开设同一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第十五条 各开课单位应在每个学期第15周前公布下学期各专业开设的课程的名称、学时、学分、任课教师等。各学院除进行书面宣传之外,还应组织授课教师直接面向学生进行选课咨询,在指定时间和地点向学生介绍课程开设的层次、内容、基本要求和授课教师的教学特点等情况,并当场回答学生所要了解的有关问题。

第十六条 本科生所有课程应按照《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进行注册学习。凡未按规定办理选课手续的学生不得参加该门课程的考核。

第十七条 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和各开课单位提供的课程表进行选课。但长学期修读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不宜超过30学分。

第十八条 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学院自主选修课程;在同一门课程有两位以上教师授课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授课教师。

第十九条 学校鼓励各学院课堂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校根据各开课单位接收外学院学生注册选课人数、按照一定的标准向该学院补贴课时费,补贴的课时费由各学院自主支配。补贴的标准是:每接收1个外学院听课学生,按学校规定的课时费的2%补贴(实验课课堂每接收1个外学院学生,按照学校规定的课时费的4%进行补贴;实验中的耗材成本费暂由学校承担)。

第二十条 新生办理注册手续后即可获得个人密码,学生凭密码在网上注册选课。学生一般在指定的时间内注册选课,由学校统一编制课表。

第二十一条 除因专业特点需要小班教学的课程(外语类、体育类、艺术类课程以及实验课分组)外,凡不足20人的专业课、不足50人的非专业课程,原则上不能开课;每个课堂最多不得超过150人。学生选定的课程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开设,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另选开设的课程。

第二十二条 学生选定课程之后,一般不得任意改选其他课程。没有选课记录的学生不能参加课程考试。

第五章 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二十三条 学生必须参加所修课程的考试或考查。

第二十四条 学生选课之后,应按时听课、完成作业,方准参加该课程考核。一学期内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该课程总学时三分之一或缺交作业三分之一者,则取消该课程期末考核资格。

第二十五条 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类。健康体育课、国防教育课、体育、艺术类的高等数学课为考查课,其它课程均为考试课。考查课采用通过制,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考试课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分制。考试类别可采用口试和笔试等,具体方式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择。笔试可选择开卷或闭卷,也可变单一的卷面考核为多元考核方式。对于综合性、逻辑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采用综合应用答辩、写论文或调查报告、实际操作、作品制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检测,要把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第二十六条 考核成绩采取期末考试(查)成绩和平时考试(查)成绩相加的方式记载。集中进行的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以平时成绩累计的办法记载。其它课程以期末考试(查)为主,占60%—70%,平时考核占30%—40%。

第二十七条 除口试外,考试时间一般为90分钟。

第二十八条 学生每学期课程考试(查)通过的成绩都应记入学生学习成绩档案,学生进档成绩总表的课程成绩只记载该课程的最高成绩。

第二十九条 学生应按时参加考试。凡因病或其它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正常的期末考试者,必须出具县级 以上医院证明等材料,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经院长批准,并由学院通知到任课教师后方可缓考。未按规定的程序、时间办理缓考手续者,以旷考论处。

第三十条 缓考原则上安排在后继同门课程考试时进行,不再单独组织考试。

第六章 免修与重修

第三十一条 对于学习成绩优秀,先修课平均学分绩点≥2.5,并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学生,允许申请免修某些课程。第三十二条 凡申请免修某一门课程的学生应在每学期期末提出申请,经主管教学的院长批准后,由学院统一安排免修考试。考试安排在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进行。

第三十三条 免修考试成绩达到75分(含75分)以上者,准予免修该门课程,给予学分,并将成绩与学分同时记入学生成绩总表。

第三十四条 对于通过外语或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的学生,允许免修通识教育中的外语课或信息技术课,或允许其免修部分课程,直接获得学分。其学分绩点按学生在等级考试中的实得成绩套入第十一条中的公式计算。

第三十五条 “两课”、健康体育与国防教育课,实验课及实践性课程不得免修。

第三十六条 必修课程考核不及格者,必须重修;选修课程考核不及格,可以重修或另选其他课程;课程考核成绩合格,但自认为成绩不理想者,允许重修。重修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次数不限。

第三十七条 重修课程必须办理重新手续。

第七章 选专业与转专业

第三十八条 按一级学科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学生,根据不同专业情况在完成一年半或两年的课程学习后,确定专业,进入二级学科专业的学习。

第三十九条 各专业的学生限额由教务处确定。教务处在学生需确定专业的前一学期结束之前的三周内公布各专业学生限额。

第四十条 学生首先向所在学院提出选专业的书面申请,标明专业志愿,各学院根据专业限额,按择优原则确定各专业的学生。

第四十一条 学生填报专业志愿和学院确定专业的工作应该在确定专业的学期的第一周内完成。

第四十二条 除艺术类、体育类和其他特殊录取的学生外,学校允许学生在一定比例内转专业。转专业的比例大致控制在5%以内。

第四十三条 学生转专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在某些方面确有特殊才能,本人申请,所在学院推荐,并由转入学院安排甄别考试,证明在新专业确有发展潜力者;

2.学校认为有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者。

第四十四条 新生入学不满一学年、休学或在学两年以上者不允许转专业。第四十五条 学校在第一学年结束之前的三周内公布各专业可接收转专业学生的专业和名额。

第四十六条 学生转专业须填写“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审批单”,由所在学院同意并推荐,拟转入学院对其进行综合考核,择优录取,学生处审批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第四十七条 学生转专业的手续应在新学年开始两周内办理完毕,过时一概不予办理。

第八章 副修专业与第二学位

第四十八条 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更充分利用东北师范大学多学科的教育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学校允许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选修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课程。

第四十九条 学校所设本科专业原则上均可以作为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专业。学生原则上应选择与主修专业不同二级学科的专业作为副修专业,选择与主修专业不同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作为第二学位专业。

第五十条 各学院在制定主修专业课程计划时将该专业对应的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专业课程计划标注在本专业课程计划中,并规定最低学分要求。副修专业课程都应为专业课程计划中的专业必修课;第二学位课程应该是专业课程计划中除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以外的所有专业必修课和部分专业系列课。

第五十一条 副修专业课程学分设置一般为30—35学分,第二学位专业课程学分设置一般为50—55学分。

第五十二条 学生主修专业符合毕业要求,且在主修专业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专业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学分,成绩合格,可向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专业所在单位提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副修专业证书” 或“东北师范大学第二学位证书”的申请,经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专业所在学院审核同意之后,报教务处批准。

第五十三条 学生修读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课程,超过课程计划要求的毕业学分部分,按学校规定的课程学费标准缴费。

第九章 学费收取

第五十四条 本科学费由基础学费和课程学费两部分构成。

第五十五条 基础学费按学生在学校所占用的教育资源费用适度收取,按交纳。课程学费按课程办学成本和社会需求情况收取。课程学费在学生注册课程时交纳。

第十章 毕业与学位

第五十六条 具有东北师范大学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本专业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并取得规定的毕业最低学分,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第五十七条 达到毕业要求,平均学分绩点2.0以上,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者,可取得学士学位,并发给学士学位证书。

第十一章 附

第五十八条 五级分制与百分制。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

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办法自行废止。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东北师范大学

2004年9月8日

第三篇:怎么奖励学生

怎么奖励学生,效果最好?

很多老师经常为怎么奖励学生发愁。成绩差的学生需要激励和信心,成绩好的学生也需要再接再厉。小红花、光荣榜太老套,学生们早就不稀罕;物质奖励又太功利,不利于学生发展也不符合学校规定,究竟哪些奖励方法既有效又有趣呢? 这些好“奖品”您可千万别错过!◆这10种“奖品”,你可能还不知道 1抓住你了

每周都努力“当场抓住”表现好或做好事的学生。让被“抓住”的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和所做的事写在纸片上,然后把纸片放入一个“好事罐”里。每到星期五,从“好事罐”里随机取出几张纸条,给被选中的学生发小奖品。2发奖励券

给表现好的学生发奖励券,如按时交作业、获得其他教师的表扬等。学生的奖励券积累到一定数量,便可以领取“奖品”,如跟教师一起吃午餐,从奖品盒里抽取奖品。3惊喜

将SURPRISEE(惊喜)这个单词写在黑板上。课堂上,如果出现学生吵闹或未经允许离开座位,便从末尾开始擦去一个子母。如果出现所有人都表现得很好,则按顺序添回被擦去的字母。

结束时,如果这个单词是完整的,那么就给学生们一个惊喜的奖励。(可用一句中文来替代“SURPRISE”,如学生正好需要学习的成语或诗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多姿多彩的“奖品”

比如说教师给学生的家长打表扬电话;使用彩色粉笔;给图书管理员做帮手;邀请其他班的一个朋友来班里共进午餐;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跟老师共进午餐;在游戏中做主持人等等。看来“奖品”可不都是物质的,这些有趣的奖品可能更讨学生们的喜欢呢!5临时奖励券

如果你需要外出,由代课教师来替你上课,走之前,你可以给代课教师一沓纸条,让他把纸条发给那些表现得特别好的学生。当你回来后,特别奖励那些领到纸条的学生。6奖励墙 如果你看到有学生表现得很好,让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到一块名叫“奖励墙”的小黑板上。当你需要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而所有学生都渴望去做时,你就叫“奖励墙”上的某个学生去做,然后把他的名字擦掉。如果名字太多,快把“奖励墙”给填满了,就对上面的所有人来一次特别奖励。7课桌整洁检查官

是不是好多学生都把自己的课桌弄得乱糟糟的?如果你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给学生来一次课桌整洁大检查。事先不用通知他们,当学生都不在教室的时候,你开始检查。对保持整洁的课桌,你可以在课桌上或课桌里放上一个小奖品,或事先打印好的“检查报告”。8计时器

在教室里准备一个计时器,一旦学生在课堂上开始大声喧哗,或一时难以安静下来,你便拿起并按下计时器,对学生说:“计时开始了!”学生安静下来后,停止计时,在黑板上写下记录的时间。每过一个月,把所有记录下的时间加在一起,然后用15分钟减去这个时间,剩余的时间就是奖励给学生的时间,他们可以决定用这段时间做他们喜爱的游戏。9操行卡

每个学生都有一张操行卡,每一次表扬,如作业完成得好,想出了好点子,表现出良好举止和友善行为等,就给他的卡片盖一个图章。当卡片上的图章满了5个,他们就可以用这张卡片换取一个奖品。10作业奖励卡

对于作业完成情况不好的班,可以给学生发放作业奖励卡。只要他们按时交了作业,就给他们发一张卡片。当他们积累了10张卡片,就会获得一个奖励,如跟老师一起在教室里吃午餐。如果积累到了15张,就可以获得一次选择家庭作业内容的机会。

◆这么“奖励”学生,效果会更好

1.奖励制度要尽量简单。如果过于复杂,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且费时间。2.给学生的奖励要对他们有意义。给予他们选择的机会是特别有效的一种奖励。3.用奖励来促使学生开始养成一个好习惯。

4.循序渐进,一次只聚焦一个行为,让学生们一起来选择。

5.特别奖励那些表现出责任感的学生,把课堂管理的任务逐渐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

6.一开始可以奖励得比较勤一些,然后逐渐减少,一直对学生保持高要求。7.对学习成绩要保持一贯的奖励。8.随着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获得奖励的标准。9.奖励要及时,迟到的奖励不会起作用。

10.对于那些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学生,可有针对性地对制度进行调整,经常性地对他们进行小奖励效果会更好。◆奖励学生,哪些事情得注意?

几乎所有教师都倾向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但也不要忽视外部奖励的意义。有时,一个小小的奖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使用奖励,你应该知道: 1奖励是为了不奖励

对学生进行奖励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他们完成良好行为的内化,最终不需要奖励。很多时候,学生为了奖励才表现好或取得好成绩,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应该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内在价值。2使用奖励的最佳时期

孩子往往根据短期的可预见结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培养学生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有必要在学生每次表现出好习惯时给予奖励。一旦他们养成了这个习惯,就可以变每次奖励为间或奖励,以鼓励他们把好习惯保持下去。3不宜用食物作为奖励

根据学生的行为和成绩来提供食物,使食物跟情绪之间有了连接,这会鼓励孩子在没饿的情况下进食,并使他们养成用食物来奖励或安慰自己的习惯。如果使用不健康的食物对学生进行奖励,还会助长学生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4什么时候奖励不管用

有时候,奖励会促使人们目光短浅,求快而不愿担风险。一个人如果感到某事是他要获得奖励所必须做的,那他在这件事上就不会表现出太多的创造性。因此,关键是奖励带给受奖励者的感受。如果让人感到他为了获得什么才去做什么,那么他就感受不到这件事本身的价值了。

任何任务,无论曾经使人感到多么愉快,一旦被当作手段而非目的后,就会被“贬值”。

对于创造性的工作,要淡化奖励的重要性,不能把奖励视为一种控制性措施。创造性工作只能被允许出现,而不能强迫产生。5最经济的奖励方式 休息时为大家选择游戏; 跟自己的一个朋友多休息几分钟; 老师讲故事的时候坐在老师旁边; 教会全班同学自己最喜爱的游戏; 教师给家长打报喜电话; 做一天教师的小助手; 读书或讲故事给大家听; 在黑板上作画; 选择这周的值日内容; 跟教师或校长一起散步; 为班级或年级设计一块公告板; 6积分奖励品:

书店或体育用品店的礼券、电影票或体育比赛门票、图书、订阅杂志、计步器、体育用品(网球拍、棒球手套、足球、篮球等)。7适合中学生的奖励:

跟朋友同桌、更多学分、听音乐、观看有趣电影、下课前5分钟自由讨论、减少作业量、音乐和录像碟片优惠券。

第四篇:如何奖励学生

如何奖励学生

作者:陈莉分类:疑难解答发布时间: 2014-07-14 11:42

学生千差万别,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也会有不同,要让学生向正常 的方向发展,老师的诱导不可缺少,其中的奖励机制非常重要。老师对学生的奖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通过长期的从事教育工作我感觉他的作用可分为三种:一是教育作用。对某一行为的奖励,等于肯定这种行为的正确性。第二是激发作用,推动学生再次去干被人们赞许的事。第三是强化作用,加强学生作出正确行动的意念;如不奖励,这种行为意念将会减弱。

对于小学生来说,奖励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高层次的学习动机,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学生往往是为了得到奖励,得到家长、老师的夸奖而学习的。所以,正确运用奖励,是管理好小学生班集体,提高他们学习成绩所必不可少的手段。

当然奖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当众表扬、个别表扬,这都是对学生行为的肯定和赞许。有时一个点头,一个微笑,竖一下大拇指,拍一拍肩,摸一摸头也会成为一种使学生感到温馨的鼓励。至于评选班、校、区、市、省乃至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发给奖状、奖品、奖学金等等,当然有更好的社会认可和赞许作用。有时组织各种活动则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比如说老师为班级的进步组织一次野炊、郊游;让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让有班级荣誉感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允许完成作业好的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这些都是一种激励的形式。

那么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奖励最好呢?首先,奖励要及时。在学生表现出良好行为,取得一些进步时,就应该马上给以奖励,这在学生的心理上起到了及时强化的作用,往往能起 较大的作用。其次,奖励的程度要和学生的行为相称。既不应有功不赏,也不应无功而赏。使奖励真正达到上述的三个目的,即教育的目的、激发良好行为和强化真正行为的目的。再者,奖励的程度和方式应该灵活多变,根据情况和学生、班级的具体状况而变化。比如说,同样做 的一件好事,对于平时表现好的学生,老师只需向他点一点,微笑一下就可以了。而对于平时表现不怎么样的学生,老师则应该大张旗鼓,当众称赞一番。再要说的是,奖励和惩罚一样,都应该公平,没有偏私,甚至要亲者少奖,疏者多奖。当然奖励之后不应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如被奖励者的骄傲自满,未被奖励者的不服和不满,学生之间的相互嫉妒,不团结等。出现这些现象,有时是因奖励不当,有时则是学生的认识问题。无论属于哪种问题,都应及时做善后工作,加以补救。

赢得赞许、求得社会认可的需要,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奖励正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方式,如果运用恰当,可以发挥比物质满足广大的威力。

第五篇: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级别认定及奖励办法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级别认定及奖励办法

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东北师范大学“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本着有利于研究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和成果数量的快速增长;有利于各学科学术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和排名位次的前移;有利于教师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研究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则,特制定本办法。

科研理论成果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一、论文类成果刊物级别认定 论文类成果分为七个级别

1.国际检索刊物级:SSCI、SCI、A&HCI、EI、ISSHP、ISTP发表及检索收录的论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求是》刊发的论文、《中国学术年鉴》收录的论文均视为此类)。

2.国家级:以下28种刊物为国家级刊物:

哲学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理论经济学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学

《法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

《政治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

《民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教育学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

《心理学报》

中国科学院

体育学

《体育科学》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中国语言文学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新闻传播学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学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

(英文版)文明史研究所

地理学

《地理学报》

中国科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

《管理世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会管理科学部

公共管理

《中国行政管理》

国务院办公厅主管、中

国行政管理学会主办

图书情报与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会 国家档案管理 图书馆

艺术学

《美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人民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 综合 《光明日报》

中共中央宣传部

(理论文章2000字以上)

《人民日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理论文章2000字以上)3.CSSCI级:

CSSCI级论文分为二类: CSSCI(A): 以下136种刊物为CSSCI(A)级刊物 法 学(5种)

《法学评论》

武汉大学

《法制与社会发展》 吉林大学

《行政法学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当代法学》

吉林大学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管理学(7种)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

《管理评论》

中国科学院

《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现代管理科学》

江苏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

究会

《公共管理学报》

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哈尔滨

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主办

环境科学(1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教育学(11种)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国家教育部

《中国大学教学》

国家教育部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学会

《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中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教育部 中央电化教育馆 《电化教育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会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经济学(14种)

《世界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银行总行研究所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

《城市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研究会

《国际经济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国际贸易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

考古学(2种)

《文物》

文物出版社

《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学(9种)

《世界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所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陕西师范大学

《文史》

中华书局 马克思主义(5种)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央编译局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上海社科院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局

《科学社会主义》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高校理论战线》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

究中心

人文、经济地理(1种)

《经济地理》

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

究所

社会学(2种)

《社会:社会学丛刊》 上海大学

《中国人口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体育学(2种)

《体育学刊》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3种)

《情报学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 外国文学(2种)

《外国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 心理学(2种)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4种)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学会

《当代传播》

新疆日报社、新疆新闻工作者协会

《新闻记者》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编辑之友》

山西人民出版社 艺术学(6种)

《文艺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 中国

艺术研究院主办

《音乐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电视》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家协会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语言学(8种)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大学

《外语教学》

西安外国语学院

《外语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

《当代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文字应用》 国家语委

《古文字研究》(集刊)中华书局、中国古文字研究会 哲 学(3种)

《哲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研究会 政治学(10种)

《青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室

《美国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日本学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妇女研究论丛》

全国妇女研究所

《欧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5种)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

《文艺争鸣》

吉林省文联

《中国比较文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会

《文艺理论与批评》 中国艺术研究院 统计学(1种)

《统计研究》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民族学(3种)

《世界民族》

国家社会科学民族研究所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三联书店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 天津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主 办

《中国农村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

中心

《国学研究》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13种)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文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转载(3种)

《新华文摘》论点摘编、部分转载

《高校文科学报》全文转载或部分转载

《中国社会科学》论点摘编、部分转载 《民俗研究》

宗教学(2种)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宗教》

综合性社科期刊(12种)《读书》

《国外社会科学》

《学术月刊》

《天津社会科学》

《江海学刊》

《江苏社会科学》

《文史哲》

《社会科学战线》

《探索与争鸣》

《中国文化研究》

山东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宗教局 CSSCI(B):

依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CSSCI来源期(集)刊目录中未评定为CSSCI(A)级其他刊物(包括CSSCI扩展版来源期(集)刊);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非CSSCI级论文。

注:我校主办的《古代文明》为非CSSCI期刊,但在校内评估考核等活动中可视为CSSCI(B)级。

国际检索刊物级、国家级、CSSCI级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4.核心期刊级: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发布的核心期刊源刊物。核心期刊源刊物同时被CSSCI期刊源收录的,为CSSCI级。

5.省级:

没有被CSSCI及核心期刊收录的、有统一刊号且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学术论文集(集体编撰)、省级以上报纸及网络电子学术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

6.外刊:

在相关学科国外专业性学术刊物、境外召开的学术会议上发言的学术论文(要求提交刊发论文原件及会议证明),由院教授委员会根据以上原则认定相应级别,并报社会科学处审定。最高级别为CSSCI(B)级。同时被SSCI、SCI、A&HCI、EI、ISSHP、ISTP收录的论文,为检索刊物。

7.内刊:

在有统一内部刊号且公开发行的内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此外,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各部委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入选论文(要提供权威入选证明和刊发论文原件);国家一级学会召开的学术会议入选论文(要提供权威入选证明和刊发论文原件)均由院教授委员会根据以上原则认定相应级别,并报社会科学处审定。最高认定级别为CSSCI(A)级。其它会议入选论文(要提供权威入选证明和刊发论文原件)一律视为省级。

二、研究报告类级别认定

咨询报告、调研报告均为研究报告类成果。研究报告类成果分为三个级别。

1.A级(相当于国家级论文级别):

获得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以上、全国人大、政协专业委员 会主任以上领导批示;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常委会以上机构并获得批示的研究报告(有国徽章或有权威采用证明)。

2.B级(相当于CSSCI(B)论文):

获得由国家各部委采纳,有部委主要领导批示,或在国家部委级《要报》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或被超大型企业主要领导采纳的研究报告(有权威采用证明)。

3.C级(相当于核心期刊级论文):

省市委、省市政府、省市人大、省市政协主要领导批示采纳、在省级《要报》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或被大型企业主要领导采纳的研究报告(有权威采用证明)。

此外,通过学校批准并以学校名义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在半年内未获得批示和采纳证明的研究报告,由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级别。研究报告的第一单位或第一作者必须为东北师范大学,他人转引及采纳我校教师学术观点撰写的研究报告,原则上降一级别进行认定。

三、作品类成果刊物级别认定

文学、美术、音像、摄影、软件、词曲创作、声乐及音像作品演(播)出、播放等均属作品类成果,分为五级。

1.国家级:

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作品成果; 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出的声乐和音像作品成果(有证明材料)。

2.CSSCI级:

CSSCI级作品分为二类: CSSCI(A): 依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CSSCI来源期(集)刊目录中推荐评选出的刊物。

CSSCI(B): 依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CSSCI来源期(集)刊目录中未评定为CSSCI(A)级的其他刊物(包括 CSSCI扩展版来源期(集)刊)。

3.核心期刊级: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发布的核心期刊源刊物发表的作品成果。核心期刊源刊物同时被CSSCI期刊源刊物收录的,为CSSCI级。

4.省级:

有国内统一刊号、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报纸上发表的作品;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作品集和音像制品;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纸和省级电视台、广播电台演(播)出的节目作品。5.内刊:

在有统一内部刊号、且公开发行的刊物、报纸上发表的作品;市级电视台、广播电台演(播)出的节目作品。

注:在正式出版物的非正刊上发表的作品均为省级作品。

四、著作类成果类别与级别认定

教师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专著、编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工具书、综合书、论文集等均为著作类成果。

我校著作类成果的类别分为六类:专著、编著、教材、译著、综合书、工具书。

在每次上报成果的同时,由各学院教授委员会认定著作类别(认定材料由社科处存档)。在各院系著作分类的基础上,根据东北师范大学优秀著作奖的级别,确定著作类成果的级别。

著作类成果级别分为三级:A级、B级、C级

A级: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教材奖、国家各部委、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的评奖、宋庆龄基金会奖、安子介国际贸易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专业一级学会优秀成果奖、吉林省专业一级学会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举办的评奖、吉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的著作,或经东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评定为优秀著作特等奖的著作。B级:吉林省专业一级学会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以下(不含一等奖)的著作,或经东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评定为优秀著作奖一等奖的著作。

C级:未评上A、B级的著作和未到评奖时间的著作暂定C级。如B、C级著作在以后评奖中获得A、B级中任何一项奖项,其著作级别均可做相应调整。

说明:我校在校学生(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外单位在我校的兼职教师、离退休教师作为第一作者以东北师范大学名义发表的论文,在社科处登记科研理论成果时,统一执行此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获奖成果奖励级别认定办法

一、获奖理论成果奖励级别认定

教师公开出版发表理论成果,获得各种级别的奖励,可划分为五级: 国家级奖:在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获奖的成果。

部级奖:在国家各部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的评奖活动、宋庆龄基金会奖、安子介国际贸易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全国专业一级学会举办的评奖活动中获奖的成果。

省级奖:在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获奖的成果。

市级奖:在吉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东北师范大学优秀著作奖中获奖的成果。

学会级:在省市政府各厅局等部门举办的优秀成果奖、省市一级学会优秀成果奖以及其他正式的评奖活动中获奖的成果。

二、获奖作品类成果奖励级别认定

作品类成果奖励级别按照展览或播出的举办单位分为三级: 国家级奖: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并获奖的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并获奖的大赛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大赛节目作品、各院系申报相关学科国内外(主要国家)高层次美术作品展览、音乐会演出的曲目。

部级奖:由国家各部委举办的艺术类成果评奖活动中获奖的作品。

省级奖:省级单位举办并获奖的美术作品展览、省级电视台、省级电台播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大赛作品、由各单位确认的相当级别的国外的作品展览及演出。

其他:正式参展、收藏的美术作品或正式播放的广播、电影、电视音像作品。

说明:以上作品成果类奖励级别原则上由院教授委员会认定后上报社会科学处审定。

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一、奖励原则

学校主要奖励以我校名义发表的高级别、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以提高我校学术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科研论文奖励

1.奖励由国际公认的SSCI、A&HCI、ISSHP、ISTP检索系统收录的学术论文。(SCI、EI论文由科学技术处奖励)

SSCI、A&HCI每篇奖励5000元,ISSHP、ISTP每篇奖励1000元;Abstract(文摘)类奖励1000元。

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求是》、《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论文,每篇奖励5000元;《中国学术年鉴》收录的论文,有作者介绍,每篇奖励5000元,无作者介绍,每篇奖励3000元。

同时被2个以上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不重复奖励,论文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必须为东北师范大学。

2.奖励国家级论文。

其它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3000元;CSSCI(A)级论文每篇奖励1000元。

论文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必须为东北师范大学。

3.奖励我校教师每年在CSSCI来源期(集)刊物上发表论文数量位于全校文科教师前10名且基础篇数不少于5篇的作者,每人奖励3000元;以五年为周期(周期起始时间为本文件执行之日),奖励我校CSSCI引用次数(排除自引)排名前10名的作者,其中单篇论文引用次数不少于20次,每人奖励3000元。

三、学术著作奖励 1.《中国学术年鉴》收录的学术著作每部奖励5000元、教育部组编的教学用书和其他组编类著作,每部奖励3000元。

第一作者单位必须为东北师范大学或由我校教师任第一责任人。2.获东北师范大学优秀著作奖的著作,特等奖每部奖励1000元,一等奖每部奖励800元。

四、作品类奖励

以东北师范大学名义发表或获奖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音像作品等,由院教授委员会认定级别后上报社会科学处审定,由学校奖励,获国家级奖励的作品每项奖励3000元,国家级作品每项奖励1000元。

五、研究报告类奖励 国家级研究报告,每项奖励3000元,我校教师必须为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

六、获奖类成果奖励

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奖、国家教育规划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按获得奖励额度由学校进行等额奖励。我校教师必须为第一获奖者。

我校在校学生(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外单位在我校的兼职教师、离退休教师作为第一作者以东北师范大学名义发表的论文(必须在社会科学处有登记),均可按此办法进行相应的奖励。

七、附则 1.学校奖励每年12月份进行,奖励上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2.本办法由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负责解释。

东北师范大学

2008年2月21日

下载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奖励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奖励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本科教学工作奖励与管理办法

    **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奖励与管理办法(15-12-30)为不断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我院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全面......

    学生奖励处罚条例(样例5)

    武胜县城南初中学生奖励处罚条例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根据《教育法》、《中学生守则》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学生奖励和处罚办法。 第二条:对......

    学生奖励方案[最终定稿]

    学生奖励方案 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学生间你追我赶竞争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制订此奖励方案。 一、成绩......

    学生奖励办法

    赫章县实验中学学生奖励办法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认真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德、智、体、美......

    学生奖励方案

    静乐一中学生奖励方案 一、优秀生奖: 名额按学生总人数的5%,分一、二、三等,比例为1:2:3。奖品以300:200:100元的标准进行。 二、进步奖: 1、每个普通班2名,是该班优秀生以下成绩最好......

    学生奖励办法

    学生奖励办法 第一章 奖励的目的和原则 第一条 奖励是维护纪律的积极手段,其目的在于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加强对学生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才能,提升学生的综......

    学生奖励办法

    武沟九年制学校学生奖励办法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改进对学生的评价,从多角度、多层面评价学生,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新课程标准及要求,......

    学生奖励实施办法

    江苏省沛县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奖励实施办法 一、三好学生奖励办法 1、三好学生评选标准:(1)必须是有学籍在校生; (2)各科成绩(或平均学分绩)均在85分(省级90分)以上; (3)各项体育成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