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域经济发展激励奖励办法》的通知文库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域经济发展激励奖励办法》的通知文库.txt用快乐去奔跑,用心去倾听,用思维去发展,用努力去奋斗,用目标去衡量,用爱去生活。钱多钱少,常有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贫家富,和睦就好。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域经济发展激励奖励办法》的通知
2009年06月11日 15时59分8
3主题分类: 计划物价
“县域经济”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域经济发展激励奖励办法》的通知
川府发[2009]17号
为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激励奖励作用,省财政厅、省统计局对《县域经济发展激励奖励暂行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五月十七日
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激励奖励办法
为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调动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奖励原则
以激励加快经济发展为政策导向,以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为激励目标,对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县(市、区)领导班子给予奖励。
二、考核奖励办法
(一)考核范围:全省所有县(市、区)。
(二)考核内容:以GDP增幅、入库税收收入综合增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考核指标,分别占30%、30%、20%、20%的权重。计算公式:
某县(市、区)县域经济发展激励考核得分=(该县GDP增幅×0.3+[该县入库税收收入增幅-全省县级平均增幅]×税收收入贡献率×0.3+该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0.2+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0.2)×100
税收收入贡献率=该县入库税收收入增加额/全省县级入库税收收入增加额×100
(三)奖励对象:根据考核结果,对排名前20位的县(市、区)领导班子进行奖励。
(四)奖励标准:对排名进入前20位的县(市、区)领导班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超过10亿元(含)的县(市、区),每个县(市、区)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为5亿元(含)至10亿元的县(市、区),每个县(市、区)一次性奖励8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低于5亿元的县(市、区),每个县(市、区)一次性奖励60万元。
(五)奖金分配:奖金用于奖励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其中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的奖金额最高可相当于其他成员的两倍。
三、考核程序及要求
由省县域经济发展激励考核小组负责考核工作,每年年终后考核奖励。以省统计局的数据为依据,按上述考核办法计算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经考核小组审核后报省委、省政府审批,由省委、省政府给予奖励。奖金由省财政预算安排。
考核主要看实际的发展成效,以考核结果为依据,不搞评议。领导班子及成员出现重大违纪违法行为、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以及越级集体上访事件等实行一票否决。为套取奖励资金而弄虚作假的收回奖励资金并对违纪违规负责人按有关党纪、政纪规定处理。省直部门、市(州)和县(市、区)对受奖者不得重复奖励。未经省政府批准,不得自行设立其他任何物质性奖励项目。
四、附则
本办法从2009年起开始实施,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原暂行办法不再执行。
第二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域经济发展激励奖励办法》的通知(川
【发布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川府发[2009]17号 【发布日期】2009-05-17 【生效日期】2009-05-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域经济发展激励奖励办法》的通知
(川府发[2009]17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为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激励奖励作用,省财政厅、省统计局对《县域经济发展激励奖励暂行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县域经济发展激励奖励办法
为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调动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奖励原则
以激励加快经济发展为政策导向,以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为激励目标,对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县(市、区)领导班子给予奖励。
二、考核奖励办法
(一)考核范围:全省所有县(市、区)。
(二)考核内容:以GDP增幅、入库税收收入综合增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考核指标,分别占30%、30%、20%、20%的权重。计算公式:
某县(市、区)县域经济发展激励考核得分=(该县GDP增幅×0.3+[该县入库税收收入增幅-全省县级平均增幅]×税收收入贡献率×0.3+该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0.2+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0.2)×100
税收收入贡献率=该县入库税收收入增加额/全省县级入库税收收入增加额×100
(三)奖励对象:根据考核结果,对排名前20位的县(市、区)领导班子进行奖励。
(四)奖励标准:对排名进入前20位的县(市、区)领导班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超过10亿元(含)的县(市、区),每个县(市、区)一次性奖励10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为5亿元(含)至10亿元的县(市、区),每个县(市、区)一次性奖励8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低于5亿元的县(市、区),每个县(市、区)一次性奖励60万元。
(五)奖金分配:奖金用于奖励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其中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的奖金额最高可相当于其他成员的两倍。
三、考核程序及要求
由省县域经济发展激励考核小组负责考核工作,每年年终后考核奖励。以省统计局的数据为依据,按上述考核办法计算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经考核小组审核后报省委、省政府审批,由省委、省政府给予奖励。奖金由省财政预算安排。
考核主要看实际的发展成效,以考核结果为依据,不搞评议。领导班子及成员出现重大违纪违法行为、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以及越级集体上访事件等实行一票否决。为套取奖励资金而弄虚作假的收回奖励资金并对违纪违规负责人按有关党纪、政纪规定处理。省直部门、市(州)和县(市、区)对受奖者不得重复奖励。未经省政府批准,不得自行设立其他任何物质性奖励项目。
四、附则
本办法从2009年起开始实施,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原暂行办法不再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
【发布单位】82602
【发布文号】甘政办发[2000]17号 【发布日期】2000-04-05 【生效日期】2000-04-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
(甘政办发〔2000〕17号2000年4月5日)
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已经2000年3月31日省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增强我省的综合实力,根据《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省委发〔1999〕36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速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三条 第三条 甘肃省人民政府设立下列科学技术奖:
(一)甘肃省科技功臣奖;
(二)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第四条 第四条 为维护科学技术奖励的严肃性,甘肃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授予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 第五条 省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管理工作,设立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第六条 第六条 设立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奖励委员会聘请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负责人,组成科技功臣奖评审委员会和科技进步奖专业评审委员会,负责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省政府批准。
第七条 第七条 按照“大力支持,积极引导,规范管理,有序运作”的原则,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和指导社会上的科学技术奖励活动。社会力量设立的地方性科学技术奖,应当经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在奖励活动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章 省科学技术奖的奖励范围
第八条 第八条 省科技功臣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者:
(一)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做出特殊贡献,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二)在某一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
第九条 第九条 省科技进步奖授予在下列方面为我省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
(一)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
(二)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研制、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及生物新品种,创新点突出,经实施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三)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应用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四)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重大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工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
(五)在实施社会公益性项目中,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工作,经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
(六)在为决策科学化与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的软科学成果研究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效果的;
(七)在同我省的科技合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前款第(四)项重大工程类项目的省科学技术奖仅授予组织。
第三章 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
第十条 第十条 省科学技术奖候选人(项目)由下列部门和个人推荐:
(一)地、市、州人民政府(行政公署);
(二)省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
(三)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所属的在甘有关单位;
(四)经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资格条件的其他单位、组织和科学技术专家。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省科学技术奖采取限额推荐的方法。各推荐部门应当对申报人选(项目)经过评审择优推荐。推荐时,应当填写统一格式的推荐书,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省科学技术奖的管理机构在受理推荐项目时,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评审费。
第四章 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省科技功臣不分等级。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2人。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评审一次,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等级。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省科技功臣奖评审委员会和省科技进步奖专业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分别向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提出获奖人选(获奖项目及等级)的评审建议。奖励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的建议,确定获奖人选(项目)、奖励种类及等级。
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规则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省科学技术奖实行异议制度。省科学技术奖的初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在公布之日起两个月之内,对有争议的人选(奖项),可向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书面意见,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处理。
第五章 省科学技术奖的授予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省科学技术奖候选人选(项目)和奖励种类及等级的结果进行审核。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省科技功臣奖的获得者,授予“甘肃省科技功臣”的荣誉称号。由省长签署、省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对省科技进步奖的获得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状、奖励证书和奖金(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只颁发奖状、奖励证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代省政府对省科技进步奖的奖状和奖励证书加盖印章。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省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事迹,记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和享受有关待遇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科技功臣奖奖金数额为人民币60万元。其中,20万元奖给科技功臣获得者,20万元奖给完成该项目的其他有功人员,20万元用于改善科研、工作条件。
省科技进步奖的奖金数额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规定。奖励经费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所增加。
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奖励经费由省财政专项列支。
第六章 罚则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剽窃、侵夺他人的发现、发明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它不正当手段骗取省科学技术奖的,经查明属实,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撤消其奖励、追回奖金和奖状、证书。其主要完成人在两年内不得申报省科学技术奖。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推荐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奖励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取消其推荐资格。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参与评审活动的有关专家和工作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该专家取消其评委资格,对有责任的工作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社会力量未经登记擅自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予以取缔。对经登记设立的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在奖励活动中收取费用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没收所收取的费用并处以所收取费用二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消其登记。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除设省级科学技术奖外,省政府所属部门一般不再设立科学技术奖。地、市、州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可以设立一项科学技术奖,具体办法自定,报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解释。1985年5月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批转发布的《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试行办法》(甘政发〔1985〕72号文件)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8)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节能奖励办法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节能奖励办法的通知
(杭政办函〔2008〕383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节能奖励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十一月十一日
杭州市节能奖励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全市节能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完成我市“十一五”节能工作目标任务,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选范围
杭州市超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的地区和企业。
二、奖项设置
评选活动设节能目标超额完成奖、节能先进企业、节能工作先进单位、节能工作先进个人。
三、评选原则
评选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科学、客观、择优的原则。
四、评选条件和奖励形式
(一)节能目标超额完成奖。
萧山区、余杭区和五县(市)凡超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万元GDP能耗下降目标的,按超额部分的节能量,每节约1吨标准煤奖励20元。其他区(包括杭州经济开发区)凡超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标的,按超额部分的节能量,每节约1吨标准煤奖励15元。
在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地区进行奖励的同时,对萧山区、余杭区和五县(市)未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目标的,按未完成的节能量每吨标煤罚款20元。其他区(包括杭州经济开发区)未完成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标的,按未完成的节能量每吨标煤罚款15元。
节能奖励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统筹用于对节能降耗项目的投入,不得用于对政府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奖励。未完成考核目标的区、县(市)政府,要及时将处罚资金上缴市国库;对未及时上缴处罚资金的区、县(市),由市财政局实施年终扣款。处罚资金纳入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按规定统一管理使用。
(二)节能先进企业。
对与各级政府和部门签订节能目标责任制,并超额完成节能目标,在节能管理、科研、技术推广等方面有重大创新,节能成绩突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达到85分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在各区、县(市)推荐的基础上,评选出60家(其中商贸旅游企业10家)为杭州市节能先进企业,由市政府通报表彰并给予每家4万元的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节能降耗项目的投入。
(三)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对为完成全市节能目标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部门,经区、县(市)推荐,评选出10个杭州市节能工作先进单位,由市政府予以表彰。
(四)节能工作先进个人。
对为完成本地区、本企业和本单位节能目标作出突出贡献的节能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经推荐,评选出100名杭州市节能工作先进个人(其中企业人员80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20名),由市政府予以表彰,并对企业的节能工作先进个人给予1000元/人的奖励。
五、考核标准
由市节能办制定具体考核评分标准,并每年组织一次对各区、县(市)政府和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评估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选的依据。
六、申报评选程序
市节能奖评选的组织管理工作由市节能办负责。符合评选条件的单位、企业、个人可向其主管部门提出申报,由各区、县(市)节能主管部门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推荐,并将推荐材料报市节能办。推荐单位要对推荐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市节能办对推荐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奖励建议名单,提交市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后报市政府批准。
七、奖金来源
节能奖励资金由市财政局在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
八、加强督管
加强对节能奖评选工作的管理。参评单位、企业、个人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取消其参加评奖的资格;已获得奖励的,撤销奖项并收回所发奖金,5年内不得参加评选。
九、各区、县(市)可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相应奖励办法。
十、本办法由市节能办负责解释。
发布部门:杭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年11月11日 实施日期:2008年11月11日(地方法规)
第五篇:钟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钟山区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
钟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钟山区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1-05-24 08:33:28
钟府办发〔2011〕45号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驻区各企事业单位:
《钟山区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五月十二日
钟山区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食品安全生产经营领域违法行为进行举报,严厉打击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创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钟山区辖区内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受理、督办或者直接参与调查处理的食品安全违法举报案件。
第三条 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全区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工作的实施。
区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商务等有关部门(以下简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食品安全举报的受理和查处工作。
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明确举报的受理范围。
第四条 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途径包括:
(一)来人举报;
(二)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举报;
(三)信函举报;
(四)行政执法部门或司法部门移交的由个人举报立案查处的案件;
(五)其它途径。
第五条 举报下列食品生产经营领域违法活动的,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一)种植、养殖、加工、经营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农业投入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违法违规生产、加工、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
(三)销售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成品;销售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动物、水产等及其制成品的;
(四)经营应当检疫却未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国外进口食品的;
(五)在食品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的;
(六)伪造食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商标、质量标志或名优产品标志的;
(七)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食品及相关产品的;
(八)销售失效、变质、过期以及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或者伪造、涂改食品生产日期延长明示保质期的;
(九)未取得《屠宰许可证》私屠滥宰的;
(十)应当取得而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证照从事生产经营食品的;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未取得《清真食品准营证》从事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已取得《清真食品准营证》的生产企业使用非清真食品原料生产清真食品的;
(十一)未按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范围、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
(十二)其它违反食品安全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形。
第六条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举报不得推诿拒绝,对属于本部门监管职责范围内的,要详细记录举报相关情况,并对举报人的所有信息予以保密。对不属于本部门监管职责范围内的举报,要在24小时内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同时告知举报人。
第七条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月内办结所受理的举报。情况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100日。
第八条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责令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向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消费者支付赔偿金。
第九条 举报奖励级别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一)一级举报——能详细提供被举报人或单位的违法事实并能够提供关键证据和票据,并积极协助案件调查,举报情况与违法事实完全相符;
(二)二级举报——能提供被举报人或单位的违法事实并已掌握部分现场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并协助案件调查,经查证,举报情况与违法事实相符;
(三)三级举报——已取得部分重要证据,但尚未对违法事实进行直接核实,仅提供查办线索,未配合案件调查,举报情况与查办事实基本相符;
(四)四级举报——仅提供查办线索,但无重要证据,举报情况与查办事实基本相符。
第十条 依据举报人举报的具体情况和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举报奖励级别,并参照涉案货值数额的大小,给予举报人一次性货币奖励。具体奖励标准如下:
(一)属于一级举报的,按该案货值的4%给予奖励;
(二)属于二级举报的,按该案货值的2%给予奖励;
(三)属于三级举报的,按该案货值的1%给予奖励;
(四)属于四级举报的,按该案货值的0.5%给予奖励。
每起案件的举报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对执法机关查处后无涉案货物,但证实被举报者存在违法事实的,可视情节给予举报人员50—500元奖励。
举报人有特别重大贡献的,奖励额度可以不受上述限制。
第十一条 受奖励的举报人按照以下方式确认:
(一)举报人以书面、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实名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经查证属实给予相应奖励;
(二)对匿名举报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的线索,查证属实并能够确定举报人真实身份的,也应当给予奖励;
(三)举报人向本级行政机关匿名举报但向上一级有关部门实名举报,上一级有关部门又将其实名举报转至本级的举报案件,经查证属同一举报人的,给予相应奖励;
(四)同一线索被两个以上举报人分别举报的,奖励最先举报人;
(五)两个或两个以上举报人联名举报同一线索的,按一案进行奖励。
第十二条 对同一案件的举报奖励不得重复发放。
第十三条 食品安全举报奖励的监督、审定、奖金管理、奖金发放、信息披露等工作由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
第十四条 对举报人的奖励应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案件承办单位在立案调查属实,且进入行政处罚程序后的15个工作日内对举报事实、奖励条件和标准予以认定,并填写《举报人奖励审批表》,提出奖励意见,向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申报;
(二)在收到案件承办单位举报奖励申请后,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对举报奖励意见进行认定并回复;
(三)举报奖励申请经审定批准的,由案件承办单位通知举报人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领取奖金。
举报人应当在接到领奖通知之日后2个月内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领取举报奖励;因故不能现场领取的,也可提供有效银行帐户,通过银行划转;委托他人代领的,应提供委托证明、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逾期不申领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五条 食品安全举报奖励资金由区财政在食品安全专项资金中安排50—100万,由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管理。
食品安全举报奖励资金的拨付实行按季预拨,据实核销的办法。食品安全举报奖励资金应专款专用,并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定期检查举报奖励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向区财政局通报。
第十六条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举报保密安全保障制度,按照国家保密规定管理举报材料和记录,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将其姓名、身份、居住地及举报情况公开或泄露给被举报单位和其他无关人员。已办结的举报案件要在10日内向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送备案。
第十七条 举报人应当对所举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举报人借举报之名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或者进行不正当竞争的不予奖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办理食品安全举报案件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下列举报案件不适用本办法:
(一)与食品安全工作有关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举报;
(二)负有食品安全管理职责的部门工作人员的配偶、直系亲属或者其授意他人的举报;
(三)假冒伪劣产品的被假冒方或其代表、委托人的举报;
(四)属申诉案件的举报。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举报电话(传真):0858—8699039;电子信箱:pxgzj82475@sina.com;信函地址:钟山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邮政编码:553000。
主题词 :食品安全 奖励办法 通知
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区委办,纪委,人武部。
区人大办,政协办,法院,检察院。
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
共印80份
年5月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