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的通知(东政办发(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5:2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的通知(东政办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的通知(东政办发》。

第一篇: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的通知(东政办发

【发布单位】东营市

【发布文号】东政办发〔2003〕37号 【发布日期】2003-06-06 【生效日期】2003-06-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的通知

(东政办发〔2003〕3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东营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二OO三年六月六日

??东营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深入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鼓励为本市招商引资的国内外单位和个人,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奖励对象为在招商办办理引荐人登记的招商引资第一引荐人(指首位将外来投资者介绍到我市考察的单位或个人,以下统称引荐人),引荐人由外来投资者、技术权利人认定。?

第三条第三条 对引进资金、项目、技术的引荐人,根据“谁受益、谁奖励”的原则,按本办法给予奖励。?

第四条第四条 引进资金的奖励?

(一)奖励范围。从市域外引进的用于地方社会事业投资的无偿资金或有偿资金。?

(二)奖励标准。?

1?引进社会性无偿资金的,按实际到位资金额的20%给予奖励。?

2?引进无偿捐赠实物的,按评估价值的10%给予奖励。?

3?引进社会性(非金融)有偿资金且资金使用费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息的,按资金使用费低于银行贷款利息部分的70%给予奖励;资金使用费高于银行贷款利息的,与引荐人协商奖励金额。?

(三)认定材料。资金到位后,由引荐人提供捐资证明、银行进账单、资金使用合同等材料。

第五条第五条 引进项目的奖励?

(一)奖励范围。从市域外引进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投资新建流转税和所得税留成部分属地方财政收入并注册为独立法人的项目及地方公益性项目的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指用于生产经营的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征用的土地、机器设备、工具器具等,不包括非生产经营性办公生活配套设施、运输工具及从事捕捞、运输业的车船等)投资。?

(二)奖励标准。?

1?工业加工类项目。属外来独资经营的,按到位外来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5%给予奖励;与本市合资经营的,按到位外来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给予奖励。?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的项目,按到位外来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给予奖励。?

2?农业开发类项目。按到位外来基础设施及经营性房屋、建筑物投资额的0.5%给予奖励。?

3?商贸流通类项目。引进政府鼓励发展且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以上的项目,属外来独资经营的,按到位外来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5%给予奖励;与本市合资经营的,按到位外来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给予奖励。引进无不动产投资的经营性企业,属外来独资经营的,按自纳税之日起一个年度内缴纳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8%给予奖励;与本市合资经营的,按外来股权比例计算的自纳税之日起一个年度内缴纳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6%给予奖励。?

4?基础设施及社会公益类项目。采取出让土地或以土地入股方式建设的,按到位外来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5%给予奖励;采取划拨或委托经营土地方式建设的,按到位外来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给予奖励。?

5?引进建设工业标准化厂房用于租赁经营的,按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5%给予奖励。?

6?外来投资合同项目建成投产后再投资部分,包括原项目扩产、新上项目及成立子公司、分公司,按以上奖励标准的10%兑现奖励。?

(三)认定材料。项目建成(标准化厂房承租方)投产或营业后,由引荐人提供营业执照、国税和地税登记证、验资报告、投资者身份证明、固定资产所有权及价值证明等材料。无不动产投入的,除提供以上材料外,还需提供同级税务部门出具的税收缴款书。?

第六条第六条 引进技术的奖励?

(一)奖励范围。引进的以技术作价并注册登记为股权部分的投资。?

(二)奖励标准。按技术折资入股额的1%给予奖励。?

(三)认定材料。引进的技术用于生产后,由引荐人提供营业执照、技术股权证明、投资者身份证明、省级以上科技部门的技术鉴定证书等材料。?

第七条第七条 奖励的兑现。引进的资金、项目和技术,由引荐人申报,市招商办组织考核认定,在新闻媒体公示考核认定结果,确认无误后,奖金由市财政支付的,报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招商办会同市财政局办理;奖金由受益单位支付的,由市招商办责成受益单位办理。对引进的项目,投产或营业后先兑现应奖励金额的60%,其余部分在项目正常生产经营满2年后兑现。?

第八条第八条 本办法规定的奖金,均不含个人所得税。?

第九条第九条 各县区可参照本办法制订本县区奖励办法。?

第十条第十条 本办法由市招商办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9年8月发布的《东营市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txt花前月下,不如花钱“日”下。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别和我谈理想,戒了!泸市府发〔2007〕6号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市属有关企业:

《泸州市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已于市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二月二日

泸州市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鼓励社会中介机构、实体企业、各界人士积极引荐资金、引荐项目,促进泸州经济社会大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奖励对象

引荐市外企业或自然人资金投资于我市,且税收上缴在市本级财政的投资总额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高新技术类项目或投资总额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其它项目的单位或个人,市政府按本办法给予奖励。

但是,下列项目的引荐单位或引荐人除外:

(一)宾馆、餐饮、娱乐项目;

(二)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非生产性项目和采矿业项目;

(三)已按本《办法》颁发过引资奖后再转让、技改、扩股及其利润再投资的项目;

项目投资人、我市财政供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上级政府和部门投资的争取人、境内外机构或个人捐赠及各种银行贷款的引荐人, 也不属奖励对象。

第二条奖励标准

项目正式竣工投产或开业经营后,先按所引项目、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的0.5%(高新技术项目1%)给予奖励(此笔奖金,单个项目最高不得超过50万元),再从项目竣工投产的次年起,连续两年按所引项目上缴入库的税金中地方实得部分的20%(第一年)、15%(第二年)给予奖励,第三年以后不再奖励。

对于分期投资分期建设的项目,按固定资产计算的部分奖金,只按第一期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计算;按税收计算的部分奖金,按地方每年实得全部税收进行计算。

第三条奖金来源

外来投资项目的税收缴交关系在市本级财政的,由市财政安排奖励资金;税收缴交关系在市、区县两级财政的,市级财政安排市级地方所得税收相应比例的奖励资金。

第四条审批管理

(一)引荐单位或个人向泸州引荐项目、资金,应在投资方与泸州市政府或市政府有关部门或市内企业达成书面投资意向或协议、合同后30日内,持上述投资意向或协议、合同文本复印件、投资业主、泸州合作单位对其中介身份的证明以及其它证明其中介身份的有效凭证,到泸州市招商引资局进行中介身份备案登记。

(二)引荐单位或个人在项目正式竣工投产或开业经营后填写《泸州市招商引资奖励申报表》,并提交新办企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个人身份证明或单位证明(限单位引资)、企业缴税凭证复印件、市级以上人民政府项目审批备案部门出具的项目投资额大小的证明、投资业主以及泸州合作单位对其中介身份的确认意见和市招商引资局出具的《泸州市招商引资项目中介身份备案通知书》等材料一式十五份,报送市招商引资局。由市招商引资局会同商务、工商、财政、国税、地税、国土、规建、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评审小组对其申请进行评审。评审结果经《泸州日报》、《泸州晚报》、泸州电视台公示10日无异议后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兑现奖励。

每年9月1日至10月31日为奖励申报时间,11月1日至12月31日为评审、公示、审批时间,次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为兑现奖励时间。10月31日以前竣工投产或开业经营的项目在当年申报,10月31日以后竣工投产或开业经营的项目在次年申报。

(三)评审中涉及的外汇折算以资金到位当日,国家公布的外汇牌价进行折算。

(四)项目资金属于多个单位或多名自然人共同引荐的,由主要引荐单位或个人提出奖励申请,奖金按贡献大小自行分配。

(五)事前未到市招商引资局进行中介身份备案登记的奖励申请,视为无效申请;逾期未提出奖励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五条违反本办法骗取或虚报奖金的,除全额追缴所得奖金外,还将追究有关人员相应责任。

第六条与本办法不相符的其它奖励办法一律作废。本办法由泸州市招商引资局负责解释。

第七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30日以后施行。主题词: 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通知

第三篇:金水区人民政府招商引资奖励及认定办法(范文模版)

金水区人民政府招商引资奖励及认定办法

第一条 为加大我区招商引资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到金水区投资兴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直接引荐金水区以外的资金、项目、技术到金水区兴办企业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以下简称第一中介人)

第三条 奖励范围

1.第一中介人引荐区外的资金、项目、技术在我区兴办科研、生产、经营项目,区外公司、总部迁入本区的项目,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且纳税均在我区,同时实际到位资金为外资100万美元以上(含100万美元)、内资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的,现有企业利用外来投资在原有注册资本基础上增资扩股的,均属奖励范围。

2.本区原有的企业转制、变更名称、在本区内迁移或实际到位资金外资在100万美元、内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市税收配号自然配入本区的企业,不在奖励范围之内。

第四条 本办法的奖励是以外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为基准,奖金以人民币形式支付。外来投资为外币者,按缴款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折算成人民币;外来投资者出资机械设备、物料、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的,按照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经评估确认,对属于资本金部分,列入计奖范围;以技术作为无形资产折资入股,其所占股本一般不得超过总投资的35%。

第五条 奖励标准

1.引进用于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投资的无偿资金,每满50万元人民币,奖励1万元人民币。(区直部门从计划内引入的行政事业费和专项资金不在奖励范围)

2.外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1000万-5000万元人民币,给予 5-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3.外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5001万-20000万元人民币,给予 10-3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4.外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20001万元人民币以上,给予30-5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5.引进世界500强、国内外知名企业、区外大企业(集团)总部来我区投资的项目,在以上标准基础上再给予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第六条 第一中介人的认定

1.第一中介人引荐资金、项目、技术时,金水区商务局应主动为外来投资者服务,填写《金水区招商引资第一中介人登记表》(附表一)。第一中介人应提交有关外商投资信息及外方投资者有效授权证明。

2.经区商务局确认后,对同一项目首位填写《金水区招商引资第一中介人登记表》的引荐者签发《金水区招商引资第一中介人资格确认书》(附表二),并为其建立招商引资工作档案。

3.第一中介人对引荐的资金、项目、技术要进行全程跟踪促进,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必要的服务,及时向区商务局书面报告进展情况,完善、充实招商引资工作档案。

4.外来投资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外投资者时,各区外投资者可共同委托一位第一中介人,也可分别委托第一中介人;对每位第一中介人的奖励,仅计算承认此中介人的区外投资者的出资。

第七条 奖励的申请。第一中介人所引进资金、项目、技术到位后凭《金水区招商引资第一中介人确认书》领取《金水区招商引资奖金申请表》(附表三),如实填写后上报区商务局,同时提交下列材料:

1.引进资金的需提供捐资证明、银行进账单、资金使用合同等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2.引进项目的,需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固定资产所有权证明、验资报告、外来客商出资情况询证回函、投资者对第一中介人的再次确认函等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3.引进技术的,需提供营业执照、技术股权证明、省级以上科技部门的技术鉴定证书等

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4.《金水区招商引资第一中介人资格确认书》。

5.招商引资工作证明材料。

6.第一中介人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及其它相关材料。

第八条 奖励的兑现。招商引资奖励每半年兑现一次,金水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召集和实施招商引资奖励的审核及发放工作。对招商引资项目认定后进行公示,确认无误后,进行奖励。奖金由区财政和受益乡(镇)、街道办事处财政各承担50%。

第九条 乡(镇)、街道办事处将所引进的项目落地在其它乡(镇)、街道办事处,该项目同时计入引进乡(镇)、街道办事处和落地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招商引资考核目标任务实际完成数,并按照该项目实际到位资金的1%奖励给项目引进乡(镇)、街道办事处,资金分批到位的,分批进行奖励。其奖励资金由项目落地的乡(镇)、街道办事处承担。

第十条 世界500强、国内外知名企业、区外大企业(集团)总部来我区投资建设商贸物流、高新技术等对我区财政有持续贡献的重大产业项目,土地价格给予优惠,因地价优惠所产生的差额由区财政和项目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财政各承担50%。

第十一条 招商引资奖金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由奖金兑现部门代扣代缴。已按委托招商处理并领取中介佣金的,不再享受招商引资奖励。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4年8月1日起实行。本办法由金水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此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

【发布单位】82602

【发布文号】甘政办发[2000]17号 【发布日期】2000-04-05 【生效日期】2000-04-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

(甘政办发〔2000〕17号2000年4月5日)

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已经2000年3月31日省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增强我省的综合实力,根据《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省委发〔1999〕36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速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三条 第三条 甘肃省人民政府设立下列科学技术奖:

(一)甘肃省科技功臣奖;

(二)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第四条 第四条 为维护科学技术奖励的严肃性,甘肃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授予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 第五条 省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管理工作,设立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第六条 第六条 设立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奖励委员会聘请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负责人,组成科技功臣奖评审委员会和科技进步奖专业评审委员会,负责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省政府批准。

第七条 第七条 按照“大力支持,积极引导,规范管理,有序运作”的原则,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和指导社会上的科学技术奖励活动。社会力量设立的地方性科学技术奖,应当经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在奖励活动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章 省科学技术奖的奖励范围

第八条 第八条 省科技功臣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者:

(一)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做出特殊贡献,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二)在某一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

第九条 第九条 省科技进步奖授予在下列方面为我省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

(一)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

(二)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研制、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及生物新品种,创新点突出,经实施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三)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应用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四)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重大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工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

(五)在实施社会公益性项目中,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工作,经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

(六)在为决策科学化与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的软科学成果研究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效果的;

(七)在同我省的科技合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前款第(四)项重大工程类项目的省科学技术奖仅授予组织。

第三章 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

第十条 第十条 省科学技术奖候选人(项目)由下列部门和个人推荐:

(一)地、市、州人民政府(行政公署);

(二)省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

(三)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所属的在甘有关单位;

(四)经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资格条件的其他单位、组织和科学技术专家。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省科学技术奖采取限额推荐的方法。各推荐部门应当对申报人选(项目)经过评审择优推荐。推荐时,应当填写统一格式的推荐书,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省科学技术奖的管理机构在受理推荐项目时,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评审费。

第四章 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省科技功臣不分等级。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2人。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评审一次,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等级。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省科技功臣奖评审委员会和省科技进步奖专业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分别向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提出获奖人选(获奖项目及等级)的评审建议。奖励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的建议,确定获奖人选(项目)、奖励种类及等级。

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规则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省科学技术奖实行异议制度。省科学技术奖的初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在公布之日起两个月之内,对有争议的人选(奖项),可向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书面意见,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处理。

第五章 省科学技术奖的授予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省科学技术奖候选人选(项目)和奖励种类及等级的结果进行审核。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省科技功臣奖的获得者,授予“甘肃省科技功臣”的荣誉称号。由省长签署、省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对省科技进步奖的获得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状、奖励证书和奖金(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只颁发奖状、奖励证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代省政府对省科技进步奖的奖状和奖励证书加盖印章。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省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事迹,记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和享受有关待遇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科技功臣奖奖金数额为人民币60万元。其中,20万元奖给科技功臣获得者,20万元奖给完成该项目的其他有功人员,20万元用于改善科研、工作条件。

省科技进步奖的奖金数额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规定。奖励经费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所增加。

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奖励经费由省财政专项列支。

第六章 罚则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剽窃、侵夺他人的发现、发明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它不正当手段骗取省科学技术奖的,经查明属实,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撤消其奖励、追回奖金和奖状、证书。其主要完成人在两年内不得申报省科学技术奖。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推荐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奖励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取消其推荐资格。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参与评审活动的有关专家和工作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该专家取消其评委资格,对有责任的工作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社会力量未经登记擅自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予以取缔。对经登记设立的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在奖励活动中收取费用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没收所收取的费用并处以所收取费用二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消其登记。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除设省级科学技术奖外,省政府所属部门一般不再设立科学技术奖。地、市、州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可以设立一项科学技术奖,具体办法自定,报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解释。1985年5月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批转发布的《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试行办法》(甘政发〔1985〕72号文件)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法规名称】东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的通知

【颁布单位】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东政办发〔2010〕54号

【颁布时间】2010-7-13

【实施时间】2010-7-13

【正文】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的通知

二0一0年七月十三日

东政办发〔2010〕5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现将《东营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营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推动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和《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共机构,是指本市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在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导下,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在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导下,负责本级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和监督下一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节能中长期规划,制定全市公共机构节能中长期规划和本级公共机构节能中长期规划。

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根据全市公共机构节能中长期规划,结合实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并按将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分解落实到本级公共机构和所辖乡镇(街道)公共机构。

第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普及节能科学知识,提高全员节能意识。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市公共机构能耗监测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并会同市统计部门,定期统计并公布全市公共机构能耗状况。

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统计、公布本级公共机构上一能耗状况,并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和统计部门。

第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综合水平和特点,制定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

第八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本级公共机构办公用房的统一建设、购置和集中管理使用,加强办公用房、办公设施设备等资源的集中整合,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第九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级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 公共机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节能工作全面负责。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应当作为有关部门对公共机构主要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第十一条 公共机构应当根据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结合本单位用能特点和上一用能状况,制定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并报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备案。

第十二条 公共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节能运行管理制度和用能系统操作规程,实行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和岗位培训,重点用能系统、设备的操作岗位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三条 公共机构应当建立能源消费计量制度,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能源消

费计量与监测体系应当按照国家、省及本市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第十四条 公共机构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统计,如实记录能源消费计量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通过分析总结形成上一能源消费状况报告,并于每年3月31日前报送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和统计部门。

第十五条 公共机构应当建立节能联络员工作制度,指定专人任节能联络员,负责收集、整理、传递本单位节能工作重要信息,协调督促按时报送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情况,分析汇总和及时反馈节能工作动态,提出推进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节能联络员应当接受节能培训。

第十六条 公共机构与物业服务企业订立物业服务合同时,应当载明节能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提出节能管理的具体措施,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应当作为对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节能服务机构进行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

第十七条 公共机构应当加强本单位用能系统和设备的运行调节、维护保养、巡视检查,推行低成本、无成本节能措施,加强用能管理。

(一)日常办公应当加强用电设备的管理,建立巡检制度,减少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

(二)空调系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省及本市有关室内温度控制的标准,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进运行管理,加强维护保养。中央空调系统应当每2年清洗一次;

(三)集中供热的建筑应当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和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

(四)电梯系统应当实行智能化控制,合理设置电梯开启数量和时间,加强运行调节和维护保养;

(五)照明系统应当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改进电路控制方式,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严格控制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装饰用照明;

(六)网络机房、食堂、开水间、锅炉房等部位的用能情况应当实行重点监测,进行科学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

第十八条 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节约型机关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加强内部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推行无纸化办公,合理控制会议数量与规模,健全完善电视电话会议、网络视频会议等系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减少、制止能源浪费。

第十九条 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维修改造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省及本市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调试、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规定和标准,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优先选用节能效果显著的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设计和建造超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

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进行改建、装修、加固时,必须同时考虑节能改造的内容,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实施节能改造,应当进行能源审计和投资收益分析,明确节能指标,并在节能改造后采用计量方式对节能指标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

第二十条 公共机构的公务用车应当实行编制管理,严格控制车辆规模,按照标准配备,优先选用低能耗、低污染、使用清洁能源的车辆,并严格执行车辆报废制度。

公共机构应当严格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全面实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制度,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制度及定期核定行驶里程、用油额度、运行费用支出统计报告和公布制度。公共机构应当积极推进班车、接待用车等公务用车的服务社会化改革,鼓励工作人员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第二十一条 公共机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每2年由本单位或者委托专业节能服务机构进行一次能源审计,对本单位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及使用能源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性评价,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市、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级公共机构上报的能耗统计数据和监督检查情况,定期选择一定数量的高能耗公共机构进行重点审计。

第二十二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级公共机构节能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的制定、落实情况;

(二)能源消费计量、监测、统计和报告情况;

(三)节能管理规章制度建立情况;

(四)能源管理岗位设置以及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

(五)用能系统、设备节能运行情况;

(六)能源消耗定额执行情况;

(七)开展能源审计情况;

(八)公共机构建设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

(九)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情况。对于节能规章制度不健全、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情况严重的公共机构,应当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公共机构应当配合节能监督检查,如实说明有关情况,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不得拒绝、阻碍。

第二十三条 公共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并由有关机关对公共机构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制定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或者未按照规定将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备案的;

(二)未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或者未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

(三)未建立、健全能源消费统计制度、能源消费状况报告制度和公共机构节能联络员工作制度的;

(四)未设立能源管理岗位,或者未在重点用能系统、设备操作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的;

(五)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未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作出说明的;

(六)未按照规定进行能源审计,或者未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措施的;

(七)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公共机构建设项目,或者以节能改造的名义改扩建办公楼和进行豪华装修的;

(八)拒绝、阻碍节能监督检查的。

第二十四条 公共机构违反规定超标准、超编制购置公务用车或者拒不报废高耗能、高污染车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依照有关规定,对车辆采取收回、拍卖、责令退还等方式处理。

第二十五条 公共机构违反规定用能造成能源浪费的,由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下达节能整改意见书,公共机构应当及时予以落实。

第二十六条 管理机关事务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积极支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沟通、搞好配合,合理规划资金用途,共同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第二十八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公共机构节能考核激励机制。对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下载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的通知(东政办发(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的通知(东政办发(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