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奖励扶持办法》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奖励扶持办法》.txt有谁会对着自己的裤裆傻笑。不敢跟他说话 却一遍一遍打开他的资料又关上。用了心旳感情,真旳能让人懂得很多事。╮如果有一天,我的签名不再频繁更新,那便证明我过的很好。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奖励扶持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奖励扶持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奖励扶持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安康市文艺创作和文化繁荣,鼓励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并使全市文艺精品创作评选和扶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奖励扶持办法》。
第二条 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奖励和扶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提倡多样化,坚持艺术性和思想性并重,坚持公开、公平、择优原则。
第三条 安康市人民政府设立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以下简称政府奖),市财政自2007年起,在预算中每年安排50万元奖励资金,由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评审委员会管理使用。重点奖励和扶持突出安康地域特色、体现汉水文化精神、提升安康知名度和形象以及反映安康重大题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主题的文艺精品。
第二章 组 织
第四条 成立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及专家组成。评委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委员若干名。
评委会下设文学类、戏剧类、音乐类、综艺类等四个专业评审组,由市文化文物局聘请专业人员组成。各评审组设组长1人,成员由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学术权威、德艺双馨的专业人员组成。各专业评审组人数不得少于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不少于3人,中级职称不少于2人。如评审人员有作品参加其所在专业组评审,在评审其作品时该人员应回避。第五条 评委会在市文化文物局设办公室,负责评审工作的日常事务。
第三章 申 请
第六条 申请政府奖应由市、县区文化局,市直有关部门或协会按一定程序以书面形式向评委会提出。申请者须填写评委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申报表》(一式二份),同时提交与作品相关的材料(如出版物、剧目整体框架或构思台本、激光视盘或录像带、剧照、演出节目单、演出场次证明)和有关附件材料(如评论文章、获奖证书)。
第七条 扶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的范围为:安康市文艺创作人员或外市创作人员以安康市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影视剧本、舞台剧本。
申请扶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者,须填写《安康市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扶持申请表》(一式二份),如实写明:创作题材和体裁;创作的基本思路和计划;对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预测与评估;创作进度和完成时限;申请资助金额;项目负责人、经费管理者和主创人员情况。多人合作的作品由主创人员集体提出申请,个人独立创作的作品由个人提出申请。
第八条 安康市专业或业余创作者的文艺作品,外市创作者以安康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受安康市有关单位委托创作的宣传安康的文艺作品均可申请政府奖。
第九条 申请政府奖的文艺作品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全国和省级各类奖项的文艺作品;参加省级以上专业协会举办的评奖作品;已经播放或上映的广播影视作品,演出20场以上的戏剧作品,获得较好社会影响的整台综艺节目;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入选文艺作品;在省级以上文艺报刊发表,产生良好社会影响的文艺作品;各级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文学专著、作品集。
第十条 政府奖原则上每年评审一次,参评文艺作品的公演、发表或出版时间为上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不得重复申报。
第四章 标 准
第十一条 政府奖设文学类、戏剧类、音乐类、综艺类奖及新人新作奖、荣誉奖。
第十二条 参评作品必须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艺精品。评奖的参照标准分别是:
(一)在国家级权威和著名载体出版、发表、演出、播放,并获得较高奖项及专家、媒体好评,产生较明显的社会效果,思想性、艺术性兼备的文艺精品;
(二)在省以上公开出版发行单位及同级载体出版、发表、演出、播放,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文艺作品;
(三)在省级以上文艺报刊及其他同级载体发表、演出、播放,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具有一定思想高度和艺术品位的文艺作品;
(四)在省级文艺载体发表、演出、播放、获奖,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文艺新秀和文艺新作可为新人新作奖;
(五)对本市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特殊贡献者可获得荣誉奖。
第五章 评 选
第十三条 评奖工作实行两级评审制,专业评审组初评后,提出评审意见,由评委会办公室统一报送评委会进行终评。所有作品均需逐级参加评审。
第十四条 各专业评审组须事先制订相关门类文艺作品评审细则并报评委会审定,然后按照评审细则对作品进行评审,推荐获奖作品或确定扶持项目。
第十五条 评委会根据各专业评审组的推荐意见进行终评,终评会必须有超过评委总数4/5的评委参加。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得票超过参会评委的2/3数方为有效。
第十六条 评奖严格实行指标和名额控制,确保质量,宁缺毋滥。若某一门类该年度确无优秀作品,重点奖项实行空缺。
第十七条 评选获奖的文艺作品或扶持的文艺创作项目将通过市级媒体公示,以接受公众监督,一周内无异议,即为最终结果。
第六章 奖 励
第十八条 政府奖各类奖项名额如下:
(一)文学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二)戏剧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三)音乐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四)综艺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五)新人新作奖和荣誉奖各1名。
第十九条 设立特别奖,以奖励获全国、全省文艺创作大奖的优秀作品。此奖项由评委会推荐报市政府审定。
(一)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大奖和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文艺项目入选作品奖的,按照类别给予奖励:影视类奖2万元;大型戏剧、长篇文学类2万元;其它奖1万元。
(二)获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文艺项目入选作品奖的,按照获奖金额1:1的原则再给予奖励。
(三)以上获奖项目,按最高奖项金额,予以一次性奖励,不重复计奖。
第二十条 获得立项的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可根据创作计划获取前期创作的扶持经费,并可视情获得中期跟进经费和后期奖励费用。扶持经费使用范围仅限于创作项目直接所需的费用,包括调研、采风、资料收集、出版补助等费用。
第七章 纪 律
第二十一条 评委会如发现申请人或单位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应取消该次评奖资格,并提出严肃批评;对已获奖者,通过适当途径撤消有关奖励,追回证书和奖金,并提请作者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二十二条 获奖作品因知识产权或奖金分配等引起的纠纷,由申请者自行解决;对引起法律纠纷的,由申请者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对未通过验收的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可允许项目单位(或个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修改、加工,重新申请验收;仍未通过的,按项目未完成予以撤销,并责令退还全部扶持经费。该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下一次的项目资助。
第二十四条 评委会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审纪律,认真执行评审标准,坚持质量第一和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团结协作,秉公尽职,保守秘密。
第二十五条 评委会如发现评审人员有徇私舞弊行为,应立即撤消其评审资格。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评委会依据本办法制定评选工作实施细则。对不符合本办法的文艺作品,有关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文化文物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十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通知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1日 点击数: 33
4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安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1-2013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陕发〔2010〕105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陕政发〔2010〕51号)精神,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方针,努力促进学前教育持续快速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幼儿园199所(其中民办173所),在园幼儿48848人,教职工2341人,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54.3%,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我市各级各类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依然存在。一是公办幼儿园发展不足,仅为幼儿园总数的12.1%,且主要集中在城镇。二是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较差,保教质量较低。三是缺乏投入保障机制,基础薄弱。四是幼儿园师资队伍数量、质量、结构不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按照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精神,坚持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抓好学前教育,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子女入园就学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让广大适龄儿童接受良好学前教育为目标,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则,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按照“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要求,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强城镇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力争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
(二)总体目标
以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主题,以统筹发展城乡学前教育为主线,以发展农村公办幼儿园为重点,积极鼓励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努力建成学前教育县(区)、乡(镇)两级骨干体系和县(区)、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到2013年,全市新建(改建、扩建)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122所,建成12所县城标准化公办幼儿园,按照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原则,使幼儿园(班)覆盖行政村,民办幼儿园规范有序发展,教师队伍不断优化,保教质量显著提高,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
(三)任务1、2011年工作任务
(1)实施好53所县(区)城、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紫阳、岚皋、石泉、白河县各建成1所县城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建成49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其中汉滨区10所,汉阴县5所,石泉县4所,宁陕县3所,紫阳县5所,岚皋县4所,平利县3所,镇坪县2所,旬阳县9所,白河县4所。旬阳县实施好国家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
(2)制定优惠政策,推动城镇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逐步实现小区配套幼儿园与小区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兴办幼儿园。城镇小区、行政村幼儿
园覆盖率达到40%。全市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78%,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0%。
(3)全面启动学前一年免费教育。从2011年9月起,全市所有公办(包括教育部门办、集体办、其他部门办)幼儿园、小学附设学前班等学前一年教育幼儿免收入园保教费,民办幼儿园比照公办幼儿园免费标准减收保教费。所需经费由省、市、县各级财政按分担比例予以保障。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师配备比例,按标准配齐教职工,并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市、县区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公办幼儿园新任教师补充工作。加强对幼儿教师和园长培训,年培训公民办幼儿教师800名、园长150名。
(5)积极发展早期教育,扩大0-3岁早期教育试点范围。开展特殊幼儿随班就读工作,每个县区选择1所幼儿园,建立特殊幼儿随班就读康复资源中心,开展对特殊儿童及家长的教育指导。
(6)规范管理,提升质量。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强化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工作,配备专职安保人员,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按照全面排查、分类治理的原则,清理整顿无证办园,不断提升办园水平,确保各县区符合国家标准的幼儿园达到辖区内总数的70%以上。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启动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2、2012年工作任务
(1)实施好40所县(区)城、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旬阳县建成2所、汉阴县和宁陕县各建成1所县城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建成36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其中汉滨区7所,汉阴县4所,石泉县3所,宁陕县3所,紫阳县4所,岚皋县4所,平利县3所,镇坪县2所,旬阳县3所,白河县3所。全市新建、改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85所。
(2)完善政策,加强对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监督检查。继续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兴办幼儿园。城镇小区、行政村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0%。全市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4%,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7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7%。
(3)继续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稳定保障水平。
(4)继续做好公办幼儿园新任教师补充工作。培训公民办幼儿教师1000名、园长150名。
(5)加强管理,积极发展早期教育。认真做好特殊幼儿随班就读工作,全市建立10所特殊幼儿随班就读康复资源中心,开展对特殊幼儿及家长的教育指导。
(6)规范管理,提升质量。坚持“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的原则,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清理整顿无证办园,各县区符合国家标准的幼儿园达到辖区内幼儿园总数的80%。完善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扩大试点范围,覆盖全市30%的幼儿园。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督体系和城乡结对帮扶长效机制,全市7个省级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7个乡镇中心幼儿园。
3、2013年工作任务
(1)实施好41所县(区)城、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汉滨区建成2所城区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平利县、镇坪县各建成1所县城标准公办化幼儿园。建成37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其中汉滨区7所,汉阴县4所,石泉县3所,宁陕县3所,紫阳县4所,岚皋县4所,平利县3所,镇坪县2所,旬阳县4所,白河县3所。全面完成全市122所乡镇中心公办幼儿园和12所县城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
(2)进一步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加大检查力度。继续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兴办幼儿园。幼儿园覆盖全部城镇小区和行政村。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
(3)继续全面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进一步完善政策和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4)继续做好公办幼儿园新任教师补充工作。对未参加培训公民办幼儿教师、园长进行全员培训。
(5)加强对0-3岁早期教育机构的审批管理,形成科学的早期教育指导方案。继续抓好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提高特教水平。
(6)规范管理,提升质量。坚持“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的原则,使“小学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加强幼儿园安全防护工作的监管,努力消除不安全隐患。通过分类治理、改造提高和督促整改方式,消除无证办园现象,全市幼儿园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推广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试点成果,扩大试点范围。幼儿园信息管理试点范围覆盖全市50%的幼儿园。继续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督体系和城乡结对帮扶长效机制。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区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将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省定标准、以奖代补,市级统筹、布局规划,以县为主、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作为每年考核县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逐级签订学前教育目标责任书。各县区政府要制定辖区内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公办幼儿园,发展民办幼儿园,健全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切实履行组织领导、规划布局、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民办幼儿园设置审批等主体责任。
(二)健全工作机制。市政府建立由副市长陈明任总召集人,市政府副秘书长谢康、市教育局局长马恒昌任召集人,发改、财政、编办、人社、公安、规划、住建、民政、卫生、物价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康市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名单附后)。各县区政府要参照建立相应工作机构。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1次例会,传达贯彻中、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有关会议精神,通报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推进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抓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组织实施。妇联、残联等单位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残疾幼儿早期教育宣传工作。注重发挥乡镇政府在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将幼儿园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协调幼儿园土地征用及村办幼儿园建设,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按建设任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统筹编制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专项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幼儿园布局、规模。要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校舍和公共资源,按照办园标准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要统一标准,统一设计。要合理规划村办幼儿园(班)和城镇小区、社区幼儿园建设。加强民办幼儿园布点的管理和指导。
(四)加大经费投入。市上实行以奖代补,每新建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奖励20万元,改扩建一所奖励10万元。各县区要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加强城乡幼儿园建设,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制定和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给予补助,着力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入园。鼓励和扶持城镇小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捐资、出资举办普惠性幼儿园。采取政策激励、专业培训、提高待遇等措施,鼓励和吸引符合条件的人员从事学前教育工作。
(五)强化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专门机构,对学前教育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加强幼儿园审批和管理,完善民办园年检制度,规范收费行为和办园行为,不断提高办园质量。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坚持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六)加强督导评估。市、县区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制定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设施设备配置、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作为教育督导的重点,纳入“县区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考核”、实施“双高双普”、创建“教育强县”督导评估等综合督政指标体系,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指导。各级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推进学前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对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附:安康市学前教育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安康市学前教育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总召集人:陈 明 市政府副市长
召 集 人:谢 康 市政府副秘书长
马恒昌 市教育局局长
成员:孟平市发改委副主任、项目办主任
邓型权 市编办副主任
李孝满 市教育局副局长
牟雁翎 市民政局副局长
周庆意 市财政局副局长
肖岳权 赵春富 周耀宜 王开群 何 涛 杨远胜 尹继红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市公安局副局长 市规划局总规划师 市住建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市卫生局副局长 市物价局纪检组长 市妇联副主席
第三篇: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库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通知
安政办发〔2006〕1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安康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安康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全市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陕西省气象条例》、《国务院412号令》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安康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雷减灾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和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防护以及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评估等。
第三条 防雷减灾工作,作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组成部分,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
各县区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所在县区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
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单位、中(省)驻安各单位要加强防雷减灾意识,认真做好本部门和本单位的防雷减灾工作,并接受市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鼓励和支持防雷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提高防雷技术水平,开展防雷减灾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防雷减灾意识。
市、县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雷电和雷电灾害的发生机理等基础理论和防御技术等应用理论的研究,并加强对防雷减灾技术和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第六条 市、县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利用雷电监测系统,做好雷电监测、预警工作,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防雷减灾服务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雷电预报,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应当及时予以刊发。
市、县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危险环境等建设项目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
第二章 防雷工程
第七条 全市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存储场所,物资仓储,通信、广播、电视设施,电力设施,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类文物保护设施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以下简称防雷装置),必须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并由具有相应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或者施工。
本办法所称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称。
第八条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实行资质认定制度。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分为甲、乙、丙三级,实行分级管理。申请程序及应具备条件等按照《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规定办理。
第九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的单位,必须取得《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技术人员必须取得《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格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
从事防雷工程专业施工的单位,必须取得《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从事防雷工程专业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取得《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格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防雷工程专业施工。
没有取得资质证、资格证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施工。
第十条 防雷装置的设计实行审核制度。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存储场所,物资仓储,通信、广播、电视设施,电力设施,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其他设施的防雷装置,必须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防雷装置设计图纸等相关资料,必须经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合格后,颁发《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核准的防雷装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接受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审核同意的,不得交付施工。
防雷装置设计不合格的,由负责审核的气象主管机构作出不予核准的决定,并出具《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书》,书面告知理由。申请单位进行设计修改后,按照原申请程序报审,在施工中变更和修改设计方案的,按照原申请程序重新申请审核。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程序和所需材料等按照《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办理。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为我市建设工程开工许可的必备条件之一,凡未经气象主管机构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市、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
第十一条 防雷装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
市、县气象主管机构按照《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等规章要求,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存储场所,物资仓储,通信、广播、电视设施,电力设施,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其他设施的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验收合格的发给合格证书。验收不合格的,负责验收的气象主管机构作出不予核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理由。未取得合格证书的,市、县区质检部门不予竣工备案,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 出具检测报告的防雷检测单位,应当对隐蔽工程进行逐项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负责。检测报告作为出具合格证书和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
第三章 防雷检测
第十三条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检测应当每年一次,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第十四条 对从事防雷检测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资质、资格认定制度。凡从事防雷检测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陕西省气象局认定的资质、资格,方可从事防雷检测工作。
第十五条 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单位对防雷装置检测后,应当出具检测报告。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被检测单位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由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其限期整改。
防雷检测单位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保证防雷检测报告的真实性、科学性、公正性。
第十六条 防雷装置所有者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做好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发现防雷装置存在隐患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无法处理得应当邀请其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 已安装防雷装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主动申报检测,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四章 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
第十八条 市、县区气象主管机构依据管理权限负责组织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工作。
其他有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配合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工作。
第十九条 遭受雷电灾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
第二十条 市、县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上报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情况。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易燃易爆危险环境场所等建设项目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
第二十一条 在本市境内使用的防雷产品必须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要求,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检测机构测试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二条 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认定、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许可的,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法定程序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单位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
第二十三条 被许可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通过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的,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给予警告,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已取得资质、通过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的,撤销其许可证书;被许可单位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伪造、转让、出租、出借、挂靠防雷工程设计或者施工资质证书的;
(二)向负责监督检查的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不具备防雷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擅自从事防雷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的;
(二)超出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等级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活动的;
(三)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擅自施工的;
(四)防雷装置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验收或者未取得合格证书,擅自投入使用的;
(五)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拒不安装的;
(六)已有防雷装置,拒绝进行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导致雷击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伤亡以及国家财产重大损失的,由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雷电灾害事故的,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到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2001年8月8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安康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旅游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
某某县旅游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某某县旅游业发展,促进某某旅游企业、旅游项目进一步发展壮大,根据《某某市旅游发展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规定,结合本县旅游业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采取项目补贴、专项奖励等方式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和项目进行扶持和奖励。按中共某某市委 某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昆发„2006‟17号),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本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条 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与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旅游项目建设实绩及景区达标升级挂钩,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鼓励各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最大限度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
第四条 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符合省、市旅游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突出扶持重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接受各方面监督,并切实强化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高效、安全和规范。
第二章 扶持奖励对象
1.申请单位在申报内因其违法行为被执法部门依法处罚的,或被执法部门依法处罚未满2年的;
2.申请单位在申报内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或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未满3年的;
3.申请单位在申报内发生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责任事件的,或发生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责任事件还未妥善解决的;
4.申请单位在享受各级政府财政扶持中有弄虚作假、严重违约行为或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的;
5.申报单位有不良信用记录及其他违法行为的。
第三章 扶持奖励类别及标准
第七条 旅游宣传促销奖
1.对参加市级以上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旅游展会,并申报展台的旅游经营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
2.对举办市级以上旅游节庆活动的旅游企业,根据节庆活动举办规模和效益,协助企业向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申报,由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给予一次性奖励;
3.对积极开发本县特色旅游线路(产品)并对外销售,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行社、旅游景区(点),协助企业向上级旅游主管部门及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进行申报奖励。
第八条 品牌创建奖
5.支持旅游景区打造品牌。对首次评为国家AAA级、AAAA级、AAAAA级的旅游景区,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的奖励。
6.鼓励特色民居客栈(民宿)开展星级创建工作,对首次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的民居客栈(民宿),分别一次性给予每床2000元、1500元、1000元的奖励。
第九条 旅游商品开发奖
1.对于当年开发注册、包装上市的旅游商品,每个品种奖励1万元。
2.在全国、省、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旅游协会)主办的旅游商品(纪念品)设计评比中获得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和特等奖的旅游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2万元、3万元和5万元。
第十条 基础设施建设奖 1.旅游公共信息化建设项目; 2.旅游规划编制;
3.景区开发、线路整合升级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景区旅游道路、给排水设施、通讯设施、供电设施等项目;
4.公益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旅游交通标示牌、自驾车营地建设等;
5.旅游精品线路的服务设施配套、改造、升级、完善,包括
4.申请单位所属乡镇、街道、园区的推荐材料或证明; 5.与申请项目相关的证实性材料; 6.按规定要求上交的其他附件;
7.所有材料用A4纸按顺序装订成册,不能提供原件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并核对原件。
8.同一项目按“就高不就低、不重复享受”的原则,确定扶持奖励额度。
第十四条 申报审批流程
1.申报奖励的时间为每年12月,考核、审查的时间为次年1月,次年6月30日前兑现考核奖励资金;
2.申报单位和个人持有效证明材料报送县旅文广体局、县财政局审查,提交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后,报县政府审定;
3.逾期未提出申报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五条 本办法规定奖励项目以为计算单位,每实行考核。
2016年6月20日
——
第五篇:安康市行政效能监察办法(试行)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康市行政效能监察办法(试行)》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九月五日
安康市行政效能监察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勤政廉政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各级行政机关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称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管理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综合体现。
本办法所称行政效能监察,是指监察机关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的,对本级人民政府所属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本级人民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影响行政效能的问题和行为进行检查或调查,并根据检查或调查结果,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的活动。
第四条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具体组织实施。
第五条 市监察局负责市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市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人员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各县区行政监察机关负责各自行政辖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各行政机关效能监察机构负责本单位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监察、督查、人事、审计、统计、法制、目标管理等部门适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第六条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应当遵循行政效能监察与行政效能建设相结合、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行政效能监察职责和权限
第七条 监察机关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行政效能建设情况;
(三)受理涉及行政效能的行为或事项的投诉举报;
(四)检查、调查监察对象在行政活动中影响行政效能的行为和问题;
(五)根据检查、调查或评议考核结果,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实施行政问责或提出处理意见、建议;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监察机关对检查或调查行政效能事项所涉及的人员有权进行询问,有权要求监察对象就检查或调查事项作出解释和说明或提交自查报告,有权查阅、复制与检查或调查行政效能事项有关的文件、财务帐目及其他有关资料,必要时,检查或调查人员可以列席被检查或调查单位的有关会议,了解有关情况。
第九条 不配合或阻挠监察机关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监察机关可以责令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对有关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依纪依法处理。
第三章 行政效能监察内容
第十条 监察机关应突出重点,区别不同情况,对监察对象的下列行为或事项进行效能监察。
(一)贯彻落实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不力的;
(二)不执行或者不正确执行上级的决定、指示、命令,贻 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完成工作目标责任不力的;
(四)政府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不力的;
(五)不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决策的;
(六)在工作中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各种浮躁、懒散作风,影响工作和损害群众利益的;
(七)不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敷衍塞责,工作质量差和效率低的;
(八)涉及多个部门工作,牵头部门不履行牵头职责,或相关部门不配合牵头部门工作,贻误工作的;
(九)虚报、误报、拒报、瞒报、迟报工作情况造成重大损失的;
(十)对于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重大疫情以及其他突发性事件,未按有关应急处置方案的规定和上级要求及时、有效进行处置,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一)执行公务不文明,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十二)不按照规定实行政务公开,影响行政管理相对人知情权的;
(十三)应当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办理的事项而未纳入的;
(十四)无法定依据和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幅度罚款、收费的;
(十五)强制、误导服务对象接受无法律依据的前置有偿培训、检查检测(验)、勘验鉴定、评估评价,或者强行推销物品、搭车收费以及谋取其他非法利益的;
(十六)违法实施行政征收以及不履行或者消极履行行政征收职责的;
(十七)实施罚款、收费、征收不开具或者未按规定开具合法票据的;
(十八)不按规定将罚没收入和征收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
(十九)无行政检查主体资格或者法定依据实施检查的;
(二十)其他损害行政效能的行为或事项。
第四章 行政效能监察程序和方式
第十一条 监察机关根据下列情况确定行政效能监察事项:
(一)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部署和要求;
(二)本级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及重大投资项目、专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等情况;
(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关行政效能问题的投诉。
第十二条 监察机关采取下列方式开展行政效能监察:
(一)对监察对象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二)对监察对象履行某项职责、开展某项工作、作出某项行政行为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三)对行政效能投诉反映的问题和违反行政效能建设有关规定,严重影响行政效能的案件进行调查;
(四)对监察对象进行考核评议;
(五)通过建立监测点和聘请监督员对监察对象进行监督、测评。
第十三条 监察机关初步确定行政效能监察事项后,填写《监察机关行政效能监察事项立项申请表》,提请监察机关负责人审批。
重要行政效能监察事项立项后,应当填写《监察机关重要行政效能监察事项立项备案表》,分别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备案。
前款所称重要行政效能监察事项,是指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监察机关的部署确定的行政效能监察事项,以及其他在本行政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行政效能监察事项。
第十四条 行政效能监察分为立项、实施、处理等阶段,可以采取受理投诉和检查、调查、电子监察、评估、评议等方法。
第十五条 实施行政效能监察,应当制定方案,并经行政监察机关负责人批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目的;
(二)对象和内容;
(三)方法、步骤和措施;
(四)人员组成;
(五)时间安排;
(六)工作要求;
(七)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第十六条 行政监察机关实施行政效能监察前,应当向被监察单位和监察事项涉及的单位送达行政监察机关行政效能监察通知书,但不宜提前通知的除外。
行政效能监察通知书应当载明检查的内容、时间和具体要求。对涉及范围较广的行政效能监察事项,监察机关可以视情况将检查方案一并通知被检查单位。
行政效能监察通知书应当由行政监察机关负责人签发。
被检查单位必须认真配合监察机关开展行政效能监察。
第十七条 实施行政效能监察,应当全面客观地了解情况,收集证据,查清事实,实事求是地提交检查或者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检查或者调查报告应当同时对被监察部门和相关人员提出改进工作、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检查或者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检查或者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三)有关机关及人员的责任;
(四)处理依据、意见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第十八条 监察机关根据检查、调查和评估、评议的结果,依法作出监察决定或者监察建议。作出重要监察决定或提出重要监察建议,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同意。
对监察决定或者监察建议,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机构应当跟踪了解,督促落实。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监察对象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行政效能的,对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领导班子诫勉谈话或者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建议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处理;对有关责任人员,应当视情节轻重按照下列方式追究行政效能责任:
(一)行政效能告诫或诫勉谈话;
(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限期调离工作岗位;
(五)停职检查;
(六)免职或者责令辞职;
(七)辞退或解聘;
(八)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本款规定的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或者合并使用,并由监察机关或者有关主管机关作出。
监察机关在实施效能监察中发现有违法违纪事实需要给予党政纪处分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按程序办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条 监察对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从重或加重处理:
(一)受到行政效能责任追究一年内,又因影响行政效能行为应当受到追究的;
(二)干扰、阻碍、不配合对其行政过错行为进行调查的;
(三)对投诉人、检举人、控告人或调查人员打击、报复、陷害的;
(四)有其他从重、加重处理情形的。
第二十一条 监察对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理:
(一)主动承认、陈述行政过错行为的;
(二)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
(三)主动承担责任或主动纠正行政过错行为的;
(四)检举他人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情况属实的;
(五)有其他从轻、减轻处理情形的。
第二十二条 监察对象主动发现并纠正错误、未造成或者减轻损失及不良影响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行政效能责任追究。
第二十三条 监察机关应当在作出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决定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决定书送达监察对象,并依照管理权限,抄送相关的部门作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有明确投诉人的,还应当告知投诉人。
第二十四条 监察对象对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监察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查决定;对复查决定仍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查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监察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复查、复核期间,不停止原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五条 监察机关对受理的不服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决定的申诉,经复查、复核认为原决定不适当的,可以在职权范围内直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或者建议原决定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第二十六条 监察人员在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泄露秘密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监察局负责解释。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效能监察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2011年10月1日起执行,至2013年10月1日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