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文化习题---湖师大精品课程(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3 14:5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女性文化习题---湖师大精品课程(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女性文化习题---湖师大精品课程(范文模版)》。

第一篇:中国女性文化习题---湖师大精品课程(范文模版)

湖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中国女性文化》习题答案

思考题:

1、简述女性主义的内涵。

2、简述世界女性主义文化思潮的流变。

3、谈谈阅读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和波伏娃《第二性》的感受。

参考答案:

1、“女性主义”这一术语于1870年出现在法国,其具体内涵包括政治、理论、实践三个层面。从政治上说,女性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革命,一场旨在提高妇女地位的政治斗争;从理论上看,女性主义是一种强调男女平等、对女性进行肯定的价值观念、学说和方法论原则;从实践方面看,女性主义是一场争取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运动,而女性主义其实是以上三个方面的集合体。

2、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前期,主要思想为争取男女平权、两性平等。

第二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强调性别差异和女性的独特性,并以此否认男权秩序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

女性主义文化思潮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女性主义者提倡拒绝那种形而上学的男女两分法,他们注重女权、女性与女人的统一,使女性不再成为与男性对立的准男人,而是让女人成为女人。

3.、可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自由发挥。

第二章 女性的历史

思考题:

1、通过考察女性的历史,女性如何走出第二性的困境?

2、中国古代的女教,对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否有促进作用?

3、如何看待“女性回家”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

1、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人类社会进入父权制时代以后,女性便逐渐沦为“第二性”。女性的历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经过两次妇女解放运动的抗争和争取,妇女地位已经获得相当大的改善,她们的觉悟在进一步的提高,准备迎接第三次解放浪潮的到来。只有真正的实现男女平等,只有在一个超越“第一性”或者“第二性”概念的世界,两性的优点才都能得到了解、重视和利用,女性才能真正走出第二性的困境。

2、中国古代的女教,一般是让女子接受女红和一些伦理规范的教育,很少识字。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使得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根深蒂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导致19世纪末叶,中华帝国无一所可供广大女性读书学习的学校,女性文盲普遍。女子不受教育也是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一个根源。只有发展女子教育,方能为中国妇女走向自身解放提供启蒙基础。所以,中国古代的女教并不能促进女性意识的觉醒,相反,它是古代妇女的一种精神束缚。

3、“女性回家”牵涉到的是女性角色定位的问题。现代职业女性处于“传统”与“现代”角色的夹击中,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常会发生冲突、矛盾。学界有一批人主张妇女回家,以此来恢复传统的男女秩序和家庭关系,解决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但是如果让女性重回家中,她们就会再次失去独立的经济地位、丧失工作权力,在经济上以至精神上重新依附男性,妇女经过长期奋斗争取到的就业权利就会得而复失。从另一个方面看,国家和个人在花费大量财力人力开发女性的能力、智力后又让她们放弃专业、退回家中,必然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浪

费和闲置。让女性回家的设想并不可取。

第三章 女性与教育

思考题:

1、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2、举例说明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3、女性终身教育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古代的女性教育: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国女性受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家庭教育,女子的四德 为“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近代女性教育的发展:我国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的女校是1898年经元善在上海创办的经正女塾;北京大学首开男女同校先河。

我国现代女性教育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女性教育

第一阶段,1949年—1966年,对旧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造,确立新的教育体制阶段

第二阶段,1966年—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忽视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别,使女性失去了其自然属性。这一阶段,女生就学人数从整体上有所减少。

第三阶段,1977年至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教育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女性教育也取得很大成绩。

2、举例说明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分析题,无标准答案,可参考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3、女性终身教育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婴幼儿期平等的关爱和性别意识启蒙。

2、青少年时期的社会性别知识教育与平等意识培养。

3、中青年女性的教育和培训:不仅应重视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而且应重视平等意识和发展意识的启发,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知识的教育,使妇女在面对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问题时,成为有自觉意识(包括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及发展意识等)和发展能力(包括维权能力、创业能力和生活能力等)的人。

4、老年女性的教育和培训:重点应该是与老年妇女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经济、法律及健康、休闲和娱乐知识。

第四章 女性与法律

思考题:

1、什么是家庭暴力?面对家庭暴力女性应该怎么办?

2、什么是性骚扰?面对性骚扰女性应该怎么办?

3、预防女性犯罪有哪些对策?

参考答案:

1、家庭暴力的含义: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程度伤害后果的行为。

家庭暴力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要根除家庭暴力这一社会恶疾,必须同时采取各种社会措施。其中,法律手段是不可替代的。

2、性骚扰的界定 :2005年《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

等内容,这是我国立法中首次出现“性骚扰”一词。性骚扰一般表现为三种方式:(1)口头性骚扰;(2)行为性骚扰;(3)环境性骚扰

性骚扰行为产生的损害主要是精神损害。物质损害比较客观,针对它的证据容易收集,损害大小也容易确定。精神损害是无形的,精神损害的程度又如何证明呢?要合理解答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尽管性骚扰案件存在举证的难度,受害人面对性骚扰行为并不要害怕,要勇于反抗、及时举报,想办法让骚扰者留下蛛丝马迹,以备为以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创造证据条件。

3、预防女性犯罪的些对策:(1)研究新的教育机制,提高女性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2解决各种矛盾,多方面创造条件预防和减少犯罪);(3)加强对女性犯罪人的矫治工作,预防再次犯罪的发生

第五章 女性与文学

思考题:

1、谈谈女性文学的主要内涵。

2、以往文学史编撰中存在哪些女性缺席现象?

3、试述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

参考答案:

1、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指女作家以特有的女性视角观照女性生存处境、女性独特经验,充分体现了女性意识的文学。而具有普范意义的女性文学是指一切

女性作家创作的所有文学,包括女性生活在内的和超乎女性的全人类生活的一切精神和意义的文学。

2、文学史编撰中女性缺席的基本形态有两类:一类是显形缺席,一类是隐形缺席。显形缺席指疏离主流文化的女性作家作品明显缺失的清形,它是女性缺席、的个别的特殊形态的呈示。隐形缺席是指女性名存实亡的意义的缺席,即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缺席,是文学史中普遍的常规性形态。

3、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70年代末的女性写作是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前奏。80年代初,张洁的《方舟》成为中国女性文学的真正起点,它标志着女性文学发展进入第一个阶段。80年代中期,女性文学向前推进到第二阶段,即女性话语摸索建构的阶段。90年代,女性文学步入第三阶段,这是真正的个人化女性话语阶段,也是女性文学的成熟阶段。

第六章 女性与传媒

思考题:

1.现代传媒的女性从业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2.如何看待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3.女性受众应有哪些女性主义的批判视角?

参考答案:

1、一是要具备新闻从业人员所共同要求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特别是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女性传媒从业人员只有掌握了最新的技术才不会被淘汰出局,尤其是计算机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女性不得不投入到一场新技术的竞争之中,以避免自己丧失技术话语权,从而丧失传媒话语权。二是要具备较强的社会性别认知水平与社会性别敏感。只有这样,女性新闻从业人员才会在自己的传播实践中自觉并积极地倡导并推进男女两性平权

和社会性别公正,利用大众媒介这一传播平台来促进男女两性和谐理想社会的建构。

2、一、女性被符号化。大众传媒把女性符号化以后,使得女性接受传媒为她们设立的社会角色,从而接受那些看来与她们的社会利益不相一致的观念,进而完成对现成男女不平等的父权制社会权力结构的复制乃至再生产。

二、女性被物品化。如今大量传媒把女性物品化,传媒通过各种方式大量制造美女形象,从而将女性当作商品进行“售卖”。有调查统计,全国发行量较大的面向青年的期刊杂志,几乎每期都用美女为封面的有20多种,约占2/3以上。

三、女性被性对象化。当下传媒塑造的女性形象集中于她们的外表、身材和温顺的品质上,女性通常被作为一种性对象出现在传媒中。对化妆品广告的分析显示,在这些广告中,女性完整的形象常常被一双眼睛、一条美腿、一张红唇所取代,女性成功的标志在于男性的欣赏与追逐。这些广告把女性置于男性审视的目光之下,引导女性为男性而美,夸大外表美的重要性,强化女性对自己身体的焦虑感,把性魅力作为女性追求的目标。其最终结果是使女性成为被肢解、被切割的形象,影响她们在心理上、精神上真正确立独立的人格和自立的意识。

3、女性受众应对媒体的性别歧视保持警惕,批判女性别符号化,被物品化,被性对象化。

第七章 女性与审美

思考题:

1、父权制历史中女性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性别意识、女性身份有什么联系?

2、你认为今天的女性审美倾向是否已经摆脱了父权制的约束?请结合现实进行论证。

3、你如何理解高品质的多维女性美?

参考答案:

1、⑴、在父权制历史中,女性美由男性代言,以从属性工具性和物质性等为主要特征。⑵、赋予女性以一维的女性审美标准和定位,是父权制历史中一定性别意识与对女性身份认定的依据。反映了女性作为价值创造主体的缺失。

2、今天的女性审美倾向并没有完全摆脱父权制的约束。还存在①物质性存在——以貌为美②工具性存在——以用为美(生育工具、道德工具、政治工具)③从属性、被动性存在——以柔顺为美④病态性存在——以弱为美。

3、首先,审美观念更新。从“女为悦己者容”到“为悦己而容”;从掩饰女性特征到以“性感”和自然为美;从描眉画眼到注重气质,拓展审美层次,深化审美内涵。其次,审美行为更新。女性自身要充满自信,塑造健康、自由、自然、自立、自强、有内涵的女性自我。女性可以选择新的自我保养之路:美容——健身;外表——内涵;容貌——气质;病弱——强健)。再者,审美观照更新。将女性作为“人”,与自己处于平等地位的、完整的、具有主体性的普通人去观照、理解和欣赏。

第八章 女性与生态文明

思考题

1、女性与自然的相似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她们“他者”地位的根源何在?

2、男性是否也存在身份解放的问题?它与女性的解放是否构成冲突?

参考答案:

1、(1)女性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状态的相似—矛盾性(2)女性与自然文化命运的相通—从属

(3)女性与自然理想企盼的相同—和谐

2、男性也存在身份解放的问题。但与女性的解放并不构成冲突,女性的解放不是把男人当

成女性的敌人。他们的共同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未来的绿色世界:形成伙伴关系的社会模式:在伙伴关系的社会里,遵循整体性原则、公平与平等原则;要求人们合作并相互尊重,人们共同参与,彼此相互联系,并为大家的共同利益和平而和谐地工作。在伙伴关系的环境里,人们乐于倾听,富有同情心地分担,感觉自己受到重视,有真诚的关怀和安全感。真正的伙伴关系导致人人有权利并有条件实现自我。

第九章 女性的身体与智慧

思考题:

1、什么是女性健康新观念?

2、女性主义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批判?

3、女性智力结构的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健康是女性的一项基本权利。健康不仅仅意味着身体状况良好,还意味着能够更多地控制自己和对家庭的健康负责。只有当女性最终有权做出自由的、知情的和负责任的抉择,并且在其所处社会中能够自觉地维护自身的权益时,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2、批判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中存在着“看不见妇女”(invisibility of women)的现象,提出了“社会性别” 的概念;批判了传统心理学一直以自然科学为理想的模型,追求客观性、中立化,试图发现一般的、通用的、适合于所有人的心理规律,忽视了情境和文化背景对行为的影响。

3、(1)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优势(2)记忆能力的优势(3)言语能力的优势(4)思维方面的优势

第十章 女性与婚恋家庭

思考题:

1、回溯中国女性漫长的婚恋革命历程,你有何感触?

2、现代女性应具备怎样的婚恋观才能获取真正的幸福?

3、以成功女性为例,谈谈你对女性事业与家庭关系的认识。

4、你将作出怎样的努力来构建一个理想的和谐家庭?

参考答案:

1、联系个人实际给予回答。

2、积极正确的婚恋观,是女性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前提。女性应自尊自爱、独立自强,在婚恋问题上应独立自主、以爱情为基础,追求情感的满足、精神上的和谐。女性需要不断强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人格品质,多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在心理上淡化传统观念,不依赖别人,保持独立的人格,树立自立自强的婚恋观。在爱情婚姻中,女性和男性一样是自由自主的个体。基于这点,女性才能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并争取最大限度的发展。

3、联系个人实际给予回答。

4、四个方面的努力:

一、不断完善平等独立的主体人格;

二、努力追求事业家庭的共同拥有;

三、积极创造滋养婚姻的浪漫激情;

四、率真追求性与灵的完美结合。

第十一章 女性与就业参政

思考题:

1.什么是就业中的性别隔离?它对女性就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2.当前中国女性参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设计一个促进女性参政的行动计划。

4.知识经济时代女性就业有何优势?

5.谈谈信息技术领域性别化倾向的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

1、所谓职业的性别隔离,是指在同一行业内女性居于低职位、低收入,而男性居于较高的职位。职业的性别隔离是造成男女就业不平等现象的主要原因。

2、当前中国女性参政面临的主要问题:

(1)女性参政比例偏低;

(2)女性参政结构欠佳;

(3)女性参政的外部环境和用人机制的多方制约;

(4)传统文化造成的性别歧视根深蒂固;

(5)女性自身参政意识薄弱。

3、推进女性参政的主要对策:

(1)完善有利于女性参政的政策法规;

(2)努力改变陈腐的社会性别文化;

(3)提升女性的参政能力。

此题要求学生自拟一个促进女性参政的行动计划,要求和实践相结合,条理清晰,有自己个人见解。

4、知识经济时代女性就业具有优势:

(1)知识经济时代为实现男女平等提供了良好机遇;

(2)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女性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首先,信息技术的生产和服务创造了庞大的就业市场。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就业的主导方向迅速从生产领域转向服务领域,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而这更适合女性劳动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而为女性提供了许多可以胜任的职业。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女性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形式。信息化将导致商业、金融、贸易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人们可以利用已经建立的信息网络在家中购物,进行双向视频点播、科学咨询,浏览报纸杂志,网上求职等。在此基础上,大范围实行弹性工作制,“远程工作”、“兼职工作”或“居家工作”将成为可能。

5.信息技术领域性别化倾向的具体表现:

首先,在信息技术行业的决策部门中,男性仍然占据着绝对优势,制定的规则和制度往往反映出男性的价值观念和准则,而女性在信息技术部门中多处于边缘地位,享受不到与男性平等的待遇。

其次,女性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就业率低于男性。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技术人才和知识投入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由于男女不平等的现实仍未彻底改变,女性在获取和掌握信息资源、就业机会、接受教育、掌握权力、参与决策等方面与男性都存在着差距,而传统的社会刻板模式认为女性掌握新技术不如男性,也挫伤了女性进入信息化领域的信心,这使得信息技术专业女性比例大大低于男性。

第二篇:湖师大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29]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现代文学史

75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75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一、第一阶段的文学(1917~1927)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

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4.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冰心“春水体”或“繁星体”小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5.以《死水》等作品为例,分析和评价闻一多关于新诗格律化的理论与实践。6.结合《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偶然》等作品,分析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7.以《弃妇》为例,分析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

(三)鲁 迅

1.鲁迅早年的五篇文言论文的思想主旨。2.《狂人日记》的创作特征,文学史地位。

3.分析和评价《呐喊》和《彷徨》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思想和艺术风格上的异同。

4.分析阿Q的性格特征,及阿Q与革命的关系和鲁迅对阿Q式革命的态度,分析《阿Q正传》的思想和艺术。

5.评价《故事新编》的思想和艺术。

(四)“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

1.分析“问题小说”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的思想和创作特色,分析“乡土小说”的主要创作特征及其文学史意义。

2.比较分析冰心、庐隐的“问题小说”在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上的差异。3.结合《缀网劳蛛》、《商人妇》、《命命鸟》等作品,分析许地山小说中的宗教色彩和浪漫情调。

4.分析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

5.结合《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桥》等作品,分析废名“乡土小说”的基本特色及其在现代抒情小说发展中的地位。

(五)自我抒情小说

1.自我抒情小说的基本特征。

2.分析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他的“自叙传”小说的成就和意义。3.张资平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王以仁、冯沅君小说创作的特点。4.浅草社代表作家的创作特色。(六)个性独异的散文

1.“语丝文体”的基本特征,“现代评论派”杂文的特点,周作人关于“美文”的主张,郁达夫、徐志摩散文创作的特点。

2.分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和艺术,分析《野草》的象征手法和思想内容。3.分析周作人散文的思想特色和艺术成就。

4.分析冰心散文中蕴含的“爱的哲学”和“冰心体”散文的基本特点,分析朱自清散文的思想和艺术。

5.梁遇春散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佛教思想对许地山散文创作的影响。(七)现代戏剧的兴起

1.中国现代话剧的基本构成与现代话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2.“爱美剧”、“国剧运动”和浪漫主义戏剧的特点,分析田汉的《获虎之夜》。

二、第二阶段的文学(1927~1937)

(一)新文学运动的政治分化与多元互补

1.1927~1937年间新文学运动形成三种主要力量的情况,革命文学倡导者的基本主 3 张,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茅盾论争的基本情况,左联成立的意义与左联的主要文学活动。

2、梁实秋的文学主张,左翼作家对新月派的批判,鲁迅与梁实秋论争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

3、“自由人”胡秋原与“第三种人”苏汶的文艺观点,分析其有价值的内容,瞿秋白、鲁迅、冯雪峰等对“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批判。

4、“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主张与自由主义作家、左翼作家对他们的批判。

5、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四种基本模式,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沈从文的作家论文学批评,李长之的传记批评。

(二)左翼小说

1、早期普罗小说的主要创作倾向及其题材特征,普罗小说在1927~1928年间出现的原因;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的“革命文学”倡导者在理论上的主要分歧。

2、分析蒋光慈的小说《咆哮了的土地》和柔石的小说《二月》。

3、《子夜》的主题、结构艺术,吴荪甫形象,以《子夜》为代表,分析社会分析派小说的特征、成就和历史局限性。

4、分析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张天翼《包氏父子》的讽刺艺术,艾芜《南行记》的创作特色。

5、叶紫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吴组缃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

6、“东北作家群”的创作特点;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的创作特色。

(三)“京派”与“海派”小说

1、京派作家的构成,京派小说的主要特点;海派文学的历史分期,初期海派小说的创作特点;新感觉派的起源与创作特色。

2、分析老舍市民文化小说的文化批判内涵和艺术特色。

3、以《边城》为代表,分析沈从文乡村文化小说的思想和艺术。

4、萧乾、芦焚小说的创作特点。

5、以刘纳鸥、穆时英、施蛰存的创作为例,分析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征。

(四)其他作家的小说

1、分析《家》的主题、思想、艺术、觉新形象;分析《寒夜》中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形象。

2、《死水微澜》的创作情况和主要内容,分析《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形象。

(五)体裁多样的散文

1、“论语派”“幽默小品”的特点;30年代抒情散文的成就。

2、鲁迅杂文的意义,鲁迅早期杂文的创作特色,鲁迅后期杂文主题思想的变迁及其主要内容,鲁迅杂文的文体特点及主要的艺术成就。

3、何其芳、丽妮、李广田、陆蠡散文的创作特色。

4、林语堂、丰子恺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

5、柔石、韬奋、夏衍的报告文学名作和阿英、茅盾主编的报告文学集。

(六)现代戏剧的丰收

1、普罗戏剧家和洪深等人的戏剧主张。

2、曹禺的戏剧成就对于中国现代话剧的意义。

3、田汉、夏衍、李健吾戏剧的创作特色。

(七)新诗的分流与多元格局

1、现代诗派的主张和创作特征。

2、臧克家的诗歌创作特色。

3、简析戴望舒的诗歌《雨巷》。

4、汉园三诗人的诗歌创作特色。

三、第三阶段的文学(1937-1949)

(一)新文学运动的区域分流与历史选择

1、抗战初期朗诵诗、街头诗、街头剧、报告文学等小型作品的涌现及其内容、形式特点、历史作用和缺点。

2、国统区文学运动概况。

3、上海孤岛与沦陷区的文学运动

4、分析评价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5、胡风文学批评的特点;朱自清的“现代解诗学”理论。

(二)新诗的嬗变与整合

1、“七月诗派”和“九叶诗人”的创作特点。

2、分析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评价艾青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3、分析田间的《给战斗者》、阿垅的《纤夫》、鲁黎的《泥土》。

4、分析冯至《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5、以《诗八首》、《春》等为例,评析穆旦诗歌结构戏剧化、“思想知觉化”等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及其丰富的主题意蕴和思想内涵。

5、比较《王贵与李香香》与《漳河水》。

(三)国统区小说

1、考察40年代小说雅俗相通的趋向。

2、沙汀、钱钟书小说的艺术特点。

3、分析路翎小说的特色,比较巴金的《家》和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

4、张爱玲、徐訏、无名氏小说的特点

(四)解放区小说

1、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和主要作品。

2、赵树理小说语言与形式的创新,哪些方面对传统小说做了扬弃与改造,其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3、分析孙犁小说的抒情色彩。

4、比较评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暴风骤雨》两部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和不足。

(五)现代戏剧的多元竞妍 1、40年代戏剧创作的基本情况,历史剧、现实剧、讽刺喜剧三股潮流。

2、简评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的热潮。

3、陈白尘、吴祖光、宋之的的戏剧特点。

4、分析《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新及其民族风格。

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一、1949—— 1962年的文学

(一)文学思潮

1.首届全国文代会的继承与拒绝 2.三次全国文艺批判运动 3..“双百”方针与“文艺政策调整” 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红色经典”

(二)诗歌创作

1.政治抒情诗 2.生活抒情诗第四节 3.长篇叙事诗

(三)小说创作

1.革命历史小说 2.农村小说 3.另类小说

(四)散文创作

1.抒情性散文 2.叙事性散文 3.议论性散文

(五)戏剧创作

1.革命历史题材剧 2.历史题材剧作 3.“第四种剧本”

(六)台港文学的分流与走向

二、1963—— 1977年的文学

(一)文学思潮

1.“三突出”创作方法 2.反抗时代潮流的写作

(二)诗歌创作

1.老诗人的隐秘创作 2.食指的诗 3.“白洋淀诗群”

(三)小说创作

1.农村小说 2.历史小说 3.“文革”小说

(四)散文创作

1.潜流散文 2.报告文学

(五)戏剧创作

1.社会主义教育剧 2.革命现代京剧和样板戏

(六)台港主要作家创作

三、1978——1989年的文学

(一)文学思潮

1.启蒙主义文学

2.现代主义文学

(二)诗歌创作

1.“归来者”的诗 2.朦胧诗 3.“第三代”诗 4.女性诗歌

(三)小说创作(上)

1.伤痕小说 2.反思小说 3.改革小说 4.寻根小说 5.军旅小说 6.历史小说

(四)小说创作(下)

1.现代派小说 2.先锋小说 3.新写实小说 4.新历史小说 5.女性小说

(五)散文创作

1.抒情性散文 2.叙事性散文 3.议论性散文 4.史传性散文

(六)报告文学

1.问题报告文学 2.知识分子报告文学

(七)戏剧创作

1.探索戏剧 2.现实主义话剧

3.话剧双峰 4.历史剧创作

(八)台港主要作家创作 1990—— 2000年的文学

(一)文学思潮

1.文学市场化状况 2.大众文学与精英文学3.人文精神讨论

(二)诗歌创作

1.“个人化”诗歌 2.女性诗歌

(三)小说创作

四、1.现实主义小说

2.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小说

3.女性小说 4.历史小说 5.新生代小说

(四)散文创作

1.文化散文 2.议论性散文

(五)报告文学

1.生态报告文学 2.科技报告文学

(六)戏剧文学

1.当代生活写实 2.历史剧与传奇剧

(七)台港主要作家创作

五、2001—— 2012年的文学

(一)文学思潮

1.新世纪文学与“新质”2.底层叙事思潮

(二)诗歌创作

1.“70后”诗歌写作 2.底层诗歌写作

(三)小说创作

1.官场小说 2.乡土小说 3.底层小说 4.生态小说

(四)散文、报告文学创作

1.文化散文 2.思想随笔 3.抒情散文 4.报告文学

(五)戏剧文学

1历史剧与传奇剧 2..当代生活写生

三、参考书目

1.凌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赵树勤 李运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2012》,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第三篇:管窥《白鹿原》的中国女性文化

管窥《白鹿原》的中国女性文化

■ 刘海云 09中文四班

【摘要】

《白鹿原》 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先生创作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其中1988年4月至1989年1月处于草拟阶段,与1989年4月至1992年3月成稿,1993年、1997年在北京先后两次出版,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九日荣获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本文将从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命运发展角度重点比较分析《白鹿原》中田小娥、仙草(即白吴氏,白灵的母亲)、白灵三位女性展现出来的中国女性文化内涵。

【关键字】白鹿原

女性

文化

【题引】

陈忠实先生写这部大作的时候做了充分准备,他原本是希望创作一本“放在棺材里当枕头的书”,可是大约四五年时间内就出版了并一时引起了“洛阳纸贵”,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了《白鹿原》。

《白鹿原》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平原,一个族群的生活画面,读进去,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书中留给我的印象处处都是刻骨铭心,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主人公白嘉轩的正直但又冷血顽固不化;鹿子霖心怀不轨但又能够跟随时代变迁;人物的跌宕产生且个性鲜明,特别是同一时代三类不同性格的女性命运强烈对比,刺激了读者对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敏感神经,随着人物之喜而喜,随着人物之悲而悲,我们就立即被小说中的人物感染,使我们获得了一种久已被遮蔽的性别视角,或许一些人本质的内涵只有用性别视角才有可能被发现和阐释。

【正文】

《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故事以“白嘉轩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为起始,接着连篇累牍的男女性爱段落描写且内容明显露骨,似乎悲剧应该是接二连三发生才能让读者有更强烈的快感,在第四房女人死后,他父亲白秉德老汉还没有为他张罗好第五房妻子就死去了。

前几位女人都是草草地被埋掉了,连棺材木板有没有,第五房女人木匠卫家三姑娘死去以後,母亲白赵氏比以前显得更坚定地认为死去的几位女人只不过是破旧了的糊窗纸,撕了就应该尽快重新糊上一张完好的,她积极催促儿子白嘉轩娶妻成家且亲自奔走,即使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在她看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白家数代单传,如果让她看着白嘉轩一辈子不能娶到女人不能为白家生个儿子,那是一定是比死更难受更痛苦的事情,更觉得对不起死去的丈夫和白家的列祖列宗。

妻子仅仅是普通的女人或者是物品是窗户纸是生育的工具,她完全没有独立的人生价值和存在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紧接着迎来了白嘉轩第七任女人吴仙草,在读者看来吴仙草应该也会死的,然而结果是为白嘉轩生下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书的中篇引出了小娥和白灵两位性格悲剧的女性出场,她们两位的悲剧命运故事高潮分别发生在书的中篇与后篇,接下来分别分析三位女主人。

一、吴仙草:典型的中国传统女人

这一类女性有着中华民族传统妇女的共同美德:善良、勤劳、坚韧,但是她们没有人格的独立性,这一类女性没有自己的尊严、思想和发言权。吴仙草名义上是封建地主白嘉轩的第七任妻子,她长期生活在受封建传统女性思想影响的环境之下,言行举止遵循“三从四德”的严格规范,《白鹿原》中的白赵氏、朱白氏都属于吴仙草这一类女性。婚姻的不自由与严重的不平等,吴仙草的婚姻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式的包办婚姻。白嘉轩已经死了六任妻子,周围的人们都说“白嘉轩‘命硬’那东西上头长着个有毒汁的倒钩,把女人的心肺肝花全都捣得稀烂,铁打的女人已经不起捣腾”,白嘉轩在他人看来就是命中“克妻”,被他娶做妻子的女人都会死。仙草的父母明明知道这件事,但因为白家有恩于吴家,仙草的父母还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白嘉轩,而且白嘉轩与白仙草自小认识且有感情,这说明了封建家长制和婚姻包办制扼杀了亲情和感情。

仙草的父亲———吴长贵对白嘉轩说的“你把五女引去吧”这样一句话,听似平平凡凡,实际上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决定了仙草的人生。仙草作为一个从小受封建思想熏陶的女子,为了活命,还是带着法师为她预备的六个驱鬼除邪的小棒槌走进了白鹿原,开始了她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吴仙草的灵巧、温柔、娴淑,给白家“古老悠远”的生活节奏中注入新鲜活泼的气氛。

在仙草心里,丈夫就是天,就是地,自己责任就是要让他高兴,让他满意,哪怕付出生命作为代价也是应该的。在新婚之夜,她看到了丈夫的无奈,听到了丈夫温和的话语,勇敢地,义无反顾地突破了那个禁忌,说道“哪怕我明早起来就死了也心甘”。虽然吴仙草是个山里人,却自幼受到山里上流家庭严格的家教,待人接物十分得体。并不像一般的山里穷家小户的女子那样缺规矩少教养,而且她生来心灵手巧,什么东西一学就会,这就得到了白赵氏的器重,也初步确立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但是不能脱离白家娶仙草的最大目的就是为白家传宗接代,生儿育女。因此,当自己生下第一个儿子时候,她心安理得地享受了婆婆白赵氏无微不至的服侍,以至后来她面对着分娩,冷静而处之泰然,在她看来“生小孩就跟拉屎尿尿一样用不着惊惶失措,到屎坠尿憋的时候扯下裤子排泄了就毕了,不过比拉屎尿尿麻烦一点罢了”。

仙草仅仅只是部生产机器,这就是我国封建社会女人在家庭的地位———传种接代的工具。白嘉轩曾露骨地说:“你给白家立功了,白家几辈子都是单崩儿,我有三个娃子了。”白嘉轩也由跪在主祭坛上祭祀祖宗“由不得心里发慌民子发松”,而进人逍遥自得、理直气壮的境界了。仙草孝敬婆婆,服侍丈夫,照顾孩子,操持家务,使得白家人丁兴旺、财源茂盛,本应该获得主持家庭事务的权利,享受做人的滋味了。可是,作为族长的妻子,进祠堂烧香叩头轮不上她,诵读乡约族规派不上她,就连临死前想见女儿一面的要求,也因被白嘉轩欺骗而无法满足。令人略带心酸的是她生育唯一的女儿白灵的过程,她的镇静泰然与其说是忍耐,不如说是许多和她一样女子的悲哀,在那种需要照顾休养的时候,她依旧劳作,而分娩的过程一切似乎只是简单的操作程序。真正完成吴仙草这个人物塑造,是对她一步步地走向死亡的描写。面对死亡,“仙草倒显得很镇静,从午后拉出绿屎以后,她断了自己走向死亡的无可更改的结局,从最初的慌乱中很快沉静下来”。她担心的不是自己的死亡,而是“歉疚”不能照顾丈夫的寝食,遗憾不能再看一眼“马驹和灵灵”。

听到丈夫仅仅是戛然而止的哭声,她就十分感动,温柔的安慰丈夫“我说了我先走好,我走了就替下了你,这样子好”。在她身上闪耀着的是母性的光辉,这个女子的一生,是对中国传统女性的最好的诠释,也表明了作者对传统文化表现的某种人性、人情的东西的礼赞。如果说吴仙草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妇女“ 美”的代表,那么同样属于这一类型人物的白赵氏、朱白氏就不仅仅是代表“美”,她们在格守着传统的妇道,做着她们身为女人该做的事的同时,也在维护着封建宗法制度,她们已经忘了疼痛忘了自我,自觉地成为了封建礼教,宗法制度的帮凶。她们认为“女人就是衣服,只是泄欲和传宗接代的工具,没有女性的独立的人格”。

再看白赵氏的女儿朱白氏碧玉;她作为遐迩闻名的圣人姐夫朱先生的妻子,也是“一身布衣,没有绫罗绸缎,着身靓蓝色大襟衫,青布衣,小小脚上是系着带儿的织布鞋袜,只是做工十分精细,那一颗颗布绾的纽扣和细杯,几乎看不出针线的扎脚儿”,从衣着打扮和女工一样可以看出朱白氏的朴素、大方。当听到白灵要悔婚时,朱白氏也“禁不住撇着嘴角鄙夷地骂‘灵灵,你的脸皮真厚’。”在这时,“慈爱可亲的姑妈一下子变得冷峻如铁”。从这里可以嗅到传统文化使人窒息的“杀气”。

二、小娥:有思想的半传统女人

“小娥”这个名字就寓意了特殊的含义,而且姓“田”,暗示了她命途多舛,让读者容易联想到“小飞蛾”,看完了这部小说人们很容易由“小娥”这个名字联想到“飞蛾扑火”这个成语,暗示了一个人的人生中有某种执著的追求但是又最终不能实现,整个人生就如“飞蛾扑火”一样,事实上,小娥的命运也确实如此。田小娥是《白鹿原》中写得最生动,也最有震撼力的女性形象,她不同于典型的中国传统女人,她最有争议也最具有代表性,被白鹿原上的人称为“婊子”、“烂货”、“灾星”,但是她又出身于书香门第,有自己的思想敢于追求自己的生活,父亲是一个秀才,她是从小在诗书礼教的熏陶下长大的。田小娥也一直深受封建礼教的欺凌、损害,虽然她也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反抗,可最终还成为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家长制、婚姻包办制等封建传统世俗制度给她带来的命运悲剧。小娥出自书香门第而嫁给了郭举人作为小妾,实际地位“连狗都不如”,是一种特殊的锦衣玉食的奴隶,是长期包装的妓女、性奴隶。田小娥是青春美丽的,作品写到:“小女人正在窗前梳理头发,黑油油的头发从肩头拢到胸前,像一条闪光的黑缎,小女人举着来梳从头顶拢梳的时候,宽宽的衣袖就倒撒到肩胛处,露出粉白雪亮的胳膊。”可惜的是,这样一个风华正茂青春美丽的女子,却只是一个“大财主郭举人泄欲的机器与借以延年益寿的工具”。要与入土了半截的人相伴渡过一生,她的生活十分寂寞(性寂寞和心理寂寞)。田小娥绝对不是一个良家妇女,她对爱情的追求是当时封建传统文化所不能容忍的。田小娥后来人生的理想只不过想当一个名正言顺的庄稼的妻子,陪同黑娃过着自己幸福的生活。但是当她鼓足勇气和黑娃私奔到原上时,迎接她们的却是如“庭院里的一泡狗屎”一样的唾骂,连一向厚道老实的鹿三也“从第一眼瞧见儿媳妇就疑云起”,白嘉轩也只搭眼一瞅就断定“这女人不是居家过日子的女人”并警告黑娃“拾掇下这号女人你要招祸的。”就这样,她们被赶到村边的一孔破窑洞里,失去了在白鹿原社会中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和资格。面对中国儿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田小娥最终还是逃不过被杀的命运,小娥的鬼魂后来说了这样一句话:“„„村子里住不成,我跟黑娃到村外烂窑里住。族长不让俺进祠堂,俺也就不敢去了,咋么着还不容让俺呢„„”。但是杀死她的竟然是她心爱的黑娃的父亲,这是田小娥事先没料到的,正是他在背后刺杀她的一刹那,她猛然回过头来,双手撑在炕边,惊异而又凄婉的叫了一声“啊⋯⋯大啊”,这是田小娥在人世间最后呼喊,是她生命最后一刻的绝叫,它使人战粟,震撼着每一个有道德的心灵。

为人正直守成的白嘉轩压制她,为人伪善又歹毒的鹿子霖威诱她;在正常场面上要忍受正人君子的唾骂;在背地里又要承受偷香窃玉的人的蹂躏,还兼及拉人下水。试问这一切,她作为一个孤立无援的弱女子又能怎样?她别无选择,只能在随波逐流中走完悲惨的一生。被压迫被欺凌的过程也是田小娥不断同命运抗争的过程,虽然她的意识还没有达到反对封建制度反对封建文化的高度,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她追求的是自己的生活权利和生活自由。在田小娥的心里十分的不情愿作为武举人的小妾,她无法忍受这种动物般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她看到同样年轻、身体强健而又性格憨厚的黑娃时,她那种追求幸福生活的激情迸发了,她巧妙的,义无反顾的把爱情绣球抛给了黑娃。她和黑娃的相遇、偷情,开始自己的爱情生活,尽管充满了肉欲色彩,终于迈开了人生的第一步。

黑娃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站到了封建势力的对立面。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的地方政府到处抓他,黑娃只得上山当土匪,这就苦了作为妻子的田小娥,为了保护黑娃,为了自己的生存,面容娇好,心地善良的她,中了鹿子霖的圈套,成了鹿子霖满足淫欲的猎物,从此一步步的走向了“堕落”她对“礼”的护卫者白嘉轩的遗恨,以及对孤苦无依的环境的进逼纠缠开始了自己的反击,她与狗蛋调情并最终陷害了这个痴恋她的人,她听从鹿子霖的要求设计勾引族长白嘉轩的儿子白孝文,“在性的道德上甚至走向了‘恶’的一面,性道德在那里已不复存在,小娥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白鹿村的灾星”。不过,与鹿子霖相比,田小娥还未泯灭良知。在惩罚孝文之后“她达到了报复的目的却享受不到报复的快活”,她一次又一次地在心里呻吟“我这里真正害一回人啦”。尤其是她把尿尿到鹿子霖脸上这一大胆行为,反映了她内心善良的一面,也达到了故事情感高潮的环节,这也是她对封建社会丑恶现象的大胆反击。

田小娥在无可形容的痛恨走向了复仇的极端,以死命的反抗争取权利与自由。将整个世界置于与自己尖锐敌对的位置——还魂寄身于鹿三,在白鹿原上发起灭顶之灾的瘟疫,企图以仇恨的火焰焚毁一切。然而,她鬼魂附身的手段还是以失败告终——白嘉轩力排重议将一座六楼砖塔在窑垴上竖立起来将她压在底下,永世不翻身,这塔以拯救众生的名义矗立着,象征着以白嘉轩为代表的封建宗法势力的胜利,而塔底的幽灵永远被人遗忘,包括田小娥曾经涌出过患难之情的白孝文,以及她最心爱的丈夫,已经升官再婚皈依封建儒学的黑娃。在仙草这类女性形象中,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作品中的两个疯妇形象。一个冷先生的大女儿,鹿姚鹏的媳妇,另一个是白嘉轩七房女之中的木匠工老三家的三姑娘,这两个连名字也没有的女性,更是彻头彻尾的封建传统文化的牺牲品,前者的“疯”是有情欲、性欲的要求而不可得,后者则是对情欲、性欲的惧怕而造成的半疯半癫。在“礼”的约束下,她们的欲望被异化扭曲,一个“淫”字扼住了她们对爱的渴求与向往,而她们对爱的权力的丧失则是对“仁义”文化的一种反讥。作品中对鹿姚鹏媳妇的心理描写是异常细致的。守活寡似的生活,长期的性压抑导致了一种变态的性满足,先是做梦,只有在梦中她才是自由的,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于是,便有了梦中的交欢自愉。此外是发疯,只有在发疯状态中她才能得到爱的满足。最终,杀死她的正是深入关中人心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她成了封建传统文化的牺牲品。

三、白灵:追求自我的近代女性 在白鹿原上,田小娥是“恶之花”,而白嘉轩的女儿白灵则是原上的“善之灵”,白灵是作品中的一个理想人物,也是作品中女性叛逆者的代表人物,她的整个人生都在追求自由和自我意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由恋爱和政治理想,我即是我,不为他人而活,甚至亲情也宁愿舍弃,这说明白灵已经是近代化的中国女性。

白灵生长在宗法文化之家,但是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受到严重的影响。她活泼、可爱、固执、漂亮,白嘉轩对女儿也是自小溺爱,不但让白灵骑在自己头上,身上玩,而且不让人缠白灵的脚,他严正地警告家人“再敢缠灵灵的脚,我就把谁的手砍掉”。在女儿以死相逼的情况下,他又让女儿进了学堂,正是这种自小溺爱、放纵,白灵成为了原上第一个走入学堂的女性,最后跑到城里求学,接受新文化的教育、新思想的洗礼,导致了她走向叛逆的道路。

白灵有着一双聪明灵气的眼睛,真诚得教人震撼。朱先生曾这样注视她的眼睛“⋯⋯这种眼睛首先给人厉害的感觉,有某种天然的凛凛傲气⋯⋯白灵眼睛有一缕傲气⋯⋯无论如何离不住这样一双眼睛,整个白鹿原上恐怕再也找不到这种眼睛的女子了”。这种傲气与灵气正是她义无反顾毅然逃离家族追求真爱,坚持信仰的本质力量。她走出白鹿原,与鹿家的子孙一道在城市,根据地或在抗日前线顽强地奋斗。她有两次被囚的经历,第一次她因悔婚被父母锁在房中,她又唱又叫,逃走时用镢头在墙上写下了“谁阻挡国民革命就把他打倒”,把父亲的脸面给撕破,也把那个家族的约束抛在脑后了,这也标志她与封建家庭彻底的决裂。而第二次,她则在政治斗争的冤狱之中,“在囚窑里像母娘一样嚎叫三天三夜”如果说这是她面临死亡的一种大义与无畏,则更是一种白鹿精魂的傲然义气。

“你比我渺小一百倍”这是她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白灵不屈不挠的斗争,追求到了真正的爱情、事业,她是一名真正的叛逆者”。她热情、执着,单纯得就像一张纸、一团雪,在她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某种政治理想。奇的是,白灵的死的那晚,白嘉轩做一个梦,梦见了白鹿也梦见了白灵。这使得白嘉轩一大早冒着风雪,跑了好远的路,来到朱先生住的地方——白鹿书院,要求朱先生解梦。白嘉轩的大姐也是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朱先生心道,白灵出大祸事了。可是朱先生没有说出来,只是宽慰他们姐弟俩!作者还借朱先生之口,将白灵比作白鹿,这就等于说共产主义就是那个令白鹿原人津津乐道,心驰神往的白鹿,而白灵只是其美好化身和象征。

【结语】

小说本来就是来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白鹿原》所反映的生活年代,与小说的时间跨越有半个多世纪,从清末写到解放初,其间还涉及到解放以后更长的时间,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历史变迁。在我看来,《白鹿原》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但是,故事中存着20世纪初期人们的一些荒唐的想法与我们当代人思维相冲突,甚至有人认为《白鹿原》是一部魔幻主义小说。

据说《白鹿原》再版的时候,陈忠实先生又一次躲到西安市郊一个安静的地方,平心静气地对书稿进行修订:一些与情节和人物性格刻画没多大关系的、较直露的性行为的描写被删去了,政治上可能引起误读的几个地方或者删除,或者加上了倾向性较鲜明的文字„„这里我有一些不解。

我认为,《白鹿原》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我国现代女性走向独立、寻求解放的艰难。在男权社会文化观的束缚和压迫下,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无论是反抗与顺从,其结果都是摆脱不了悲剧性命运。女性的悲剧不仅仅是社会的,历史的,也是政治的。法律条文上的男女平等并不意味着女性命运的真正解放,到了当今80后一代男女地位已经近似平等,希望这架天平以后不会倾斜。

参考文献:

【1】《白鹿原》(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陈忠实 著 【2】《中国女性文化》—王红旗 主编 【3】《中国女性文学》—王红旗 主编

【4】《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26卷第12期《妇女解放管窥———<白鹿原>与<创业史>女性形象比较》—周科良 著 【5】《白鹿原》研究—郑万鹏 著

第四篇:女性文化推荐目录

推荐影片:

1﹒《人·鬼·情》(国产)

2、《慌心假期》

3﹒《末路狂花》(《塞尔玛和路易斯》)4﹒《暴劫梨花》(《被告》)

5﹒《紫色》

6﹒《钢琴课》

7﹒《黑暗中的舞者》

8﹒《跳出我天地》(《比利·艾里奥特》)9﹒《罗丹的情人》

10﹒《奥萨玛》

11﹒《霸王别姬》

12﹒《十诫——情诫》(《爱情短片》)13﹒《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

14﹒《越过死亡线》(《死囚散步》)

15﹒《蓝》、《白》、《红》

16﹒《莉莉·玛莲》

17﹒《男孩不哭》 18﹒《苔丝》

19﹒《小城之春》(费穆导演版、田壮壮导演版)20﹒《阮玲玉》

推荐书目:

1﹒《浮出历史地表》孟悦、戴锦华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2﹒《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刘慧英著三联书店 3﹒《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陈顺馨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4﹒《一间自己的屋子》弗吉尼亚·伍尔夫 5﹒《第二性》西蒙·波伏娃

6﹒《圣杯与剑》理安·艾斯勒

7﹒《性的政治》凯特·米利特

8﹒《女性的奥秘》贝蒂·弗里丹

1﹒《冰心文集》冰心

2﹒《海滨故人》《象牙戒指》庐隐

3﹒《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

4﹒《传奇》张爱玲

5﹒《结婚十年》苏青

6﹒《生死场》《呼兰河传》萧红

7﹒《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张洁

8﹒《玫瑰门》《棉花垛》《大浴女》铁凝

9﹒《长恨歌》王安忆

10﹒《让梦穿越你的心》池莉

11﹒《私人生活》《破开》陈染

12﹒《瓶中之水》林白

13﹒《生生不已》《女人之约》毕淑敏 14﹒《饥饿的女儿》虹影

15﹒《杀夫》李昂

16﹒《简爱》夏绿蒂·波朗特

17﹒《沧海茫茫》里·琼斯

18﹒《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 19﹒《紫色》艾丽斯·沃克

20﹒《情人》《广岛之恋》玛格力特·杜拉斯

推荐网站:

1﹒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

第五篇:文化习题

文化概述

1.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下属于春节习俗的有()

①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 ②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③贴春联和贴门神 ④祭月、赏月、拜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6年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印发了《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旨在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共同建设书香社会,这是我国制定的首个国家级全民阅读规划。我们促进全民阅读,意义在于()

①提高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和国家的文明程度 ②让每个人的真、善、美和创造力通过阅读而不断蔓延 ③全面阅读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④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17年7月8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2处,居世界遗产总数领先地位。

(1)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4类。除了“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你还能列出我国哪些世界遗产?(4分,至少两项)

参考答案: 文化遗产

长城、莫高窟、明清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承德避暑山庄、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武当山古建筑群、庐山国家地质公园、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天坛、颐和园、大足石刻、龙门石窟、明清皇家陵寝、青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云冈石窟、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村落、福建土楼、五台山、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元上都遗址、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大运河、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土司遗址、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自然遗产 黄龙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丹霞、澄江化石遗址、新疆天山、湖北神农架、青海可可西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京剧、中医针灸、皮影戏、珠算、二十四节气。

(2)“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特色建筑群集中反映了我国早期近代建筑吸收南洋、西洋风格的基本特点,清楚地记录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在鼓浪屿的交汇和传播。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我们该如何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谈谈你的做法。(6分)

参考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和习俗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平等的态度、开放的胸怀;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博采众长;做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下载中国女性文化习题---湖师大精品课程(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女性文化习题---湖师大精品课程(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女性企业家(推荐)

    中国女性企业家 张玉珊 张玉珊祖籍广东潮州。15岁那年,在美国读书到香港度假时被星探发掘拍香口胶广告,后又作歌手及转拍影视剧,步入娱乐圈。在娱乐圈打拼10年尽管也取得了不......

    安全课程习题

    安全习题 第一题、古建筑的火灾特点有哪些? 答:一是燃烧猛烈,蔓延迅速; 二是防火间距不足,易水平蔓延; 三是存在较多人为火灾隐患; 四是消防通道狭窄,火灾扑救困难; 五是易倒塌,造成伤......

    湖师大英美文学研究生备考

    二外:相信大家都知道,考英语专业的研,二外是主打,拉分的重点。我学的是日语,所以就日语谈谈了。去年的日语参考书指定的是新版初级的上下册,中级上册。当时我学的是旧版的,没办法学......

    湖湘文化精神

    从“新时期”湖南小说看湖湘文化的担当精神摘要湖湘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支系文化,其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湖湘文化名人对湖湘文化的塑造及定型起到......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女性

    中国文化概论之中国女性 历经千辛万苦在本学期初选择了罗老师的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确实如初期所料学到了不少东西。罗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渊博的学识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

    中国女性与中国梦

    中国女性与中国梦 摘 要 文章阐述了中国女性的地位和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提高女性素质对实现中国梦的促进作用。关键词 中国女性 中国梦 女性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

    阳光女性 幸福中国

    把幸福定义成你想象的字眼 “有一种女人,不管她嫁的是建筑工人还是国会议员,她都有能力让自己过得幸福。”这是在资讯空间里看到的一句话,的确,幸福靠自己。 女人,不论生活在什么......

    中国创业女性展会 文档

    会展名称 中华女性创业峰会暨早教创业实训会 一、项目背景: 早教产业极具前景。创办早教中心,是最适合女性、最受女性欢迎的投资项目。然而,调查表明,多数独立创业者心理素质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