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监测分析报告

时间:2019-05-13 15:1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延安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监测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延安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监测分析报告》。

第一篇:延安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监测分析报告

延安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监测分析报告

2010年是《延安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贯彻实施的收官年。十年来,延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妇女事业发展,按照既定目标任务狠抓落实,认真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不断优化妇女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妇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职能单位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密切配合,使妇女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权益得到保护,全市基本形成了男女平等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妇女事业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妇女事业终期发展规划主要目标得到全面实现。

一、妇女事业发展现状

(一)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为妇女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0年,延安市总体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88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年均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19亿元,增长7.0%,年均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635.49亿元,增长14.8%,年均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178.74亿元,增长15.0%,年均增长12.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1.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0.2%。人均生产总值41093元,约合6198美元。财政总收入336.51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42.9%,“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25.7%,西部大开发10年平均增长33.8%(1999年—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0元,是2000年的3.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73元,是2000年的3.6倍。

(二)加大投入,使妇女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2010年,延安市财政继续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事业经费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妇女事业的全面发展。2010年,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0.29亿元,比2001年增长

7.5倍;投入医疗卫生经费12.96亿元,比2001年增长11.6倍;妇幼保健经费0.41亿元,比2001年增长7.2倍;防治防疫经费0.48亿元,比2001年增长5.7倍;计划生育事业费

1.70亿元,比2001年增长6.3倍。对教育、卫生、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三)城乡妇女卫生保健水平再上新台阶。

十年来,延安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环境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和农村妇女免费普查工作的全面启动,为妇幼疾病预防控制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了保障和控制。市县两级卫生机构设施更加完善,继续加大对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农村妇女免费住院分娩实现全覆盖,农村育龄妇女和65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了免费体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扩大。

孕产妇保健水平逐年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由2000年88.85%上升至2010年92.61%;产前检查率由2000年91.75%上升至2010年95.51%;死亡率由2000年的49.96/10万下降至2010年27.11/10万;住院分娩率由2000年74.92%上升到2010年98.97%,其中城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00年75.98%上升到2010年99.45%;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00年73.86%上升到2010年99.06%,2010年城市高于农村0.64个百分点。农村新法接生率由2000年97.73%上升到2010年99.93%。当年报告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例以内。

妇女生殖健康受到普遍重视。近年来,延安市全面启动了农村妇科病免费普查工作。开展了生殖道感染、宫颈癌、乳腺癌等妇科防癌普查,给广大农村妇女生殖健康带来了福音。

(四)妇女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

十年来,延安市将妇女创业和就业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出台了政策、明确妇女培训计划、为妇女创业提供小额贷款资金等方面实行倾斜。延安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全市妇女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妇女从业领域不断扩大,就业层次有了明显提高。劳动权益得到保障,有力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妇女就业状况继续改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使女性的就业和经济状况日益改善,社会为女性提供了平等施展才能的舞台。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妇女的就业渠道逐年增加,社会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参保水平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2010年,延安市就业人员达到111.18万人,较2005年增长1.13倍,其中,女性42.92万人,较2005年增长1.19倍;全市妇女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由2000年32.87%上升至2010年38.60%。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万人,比2000年增长2.19倍,其中女性5.9万人,比2000年增长2.42倍,2010年,女性增幅高于男性0.34个百分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22.39万人,比2000年增长2.07倍,其中女性为6.5万人,比2000年增长1.6倍;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7.62万人,比2000年增长1.56倍,其中女性为6.84万人,比2000年增长2.03倍,2010年,女性增幅高于男性0.66个百分点;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13.37万人,比2002年增长55.71倍,其中女性为4.45万人,比2002年增长55.63倍;2010年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覆盖率92.0%,比2002年提高78.37个百分点;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企业比重由2000年52.08%上升到2010年90.79%;执行《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的企业比重由2000年52.33%上升到2010年90.14%;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60万人下降到2010年7.76万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由2000年0.2万人上升到2010年7.3万人,其中女性由2000年0.05万人上升到2010年3.7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由2000年2.1万人上升到2010年14.8万人,其中女性由2000年1.1万人上升到2010年8.1万人。

(五)妇女参政议政水平不断加强。

十年来,延安市不断加强女干部的培养教育,使妇女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参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普遍提高,公务员比重及人大、政协代表中女性人数有所增加,范围明显扩大。保障妇女政治权利,提高妇女参政议政水平。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是实现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政治权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人大代表选举中,女性代表的比例占25.08%;政协代表选举中,女性代表比例占19.34%。都比2000年前有了显著提高,这样有力地保证了女性在延安市参政议政的地位。

女性公务员数及参政比例不断提高。截止2010年底,延安市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占25.08%,比2000年提高0.91个百分点;人大常委中女性比例与2000年保持一致;政协常委中女性比例占18.75%,比2000年提高7.75个百分点;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占19.34%,比2000年提高5.74个百分点;市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均保持在100%;市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由2000年27.59%提升到2010年50.6%;地厅级女干部比例均保持在16.7%;县处级女干部比例9.9%,比2000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城乡妇女积极参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比重明显提高。截止2010年底,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为4.0%,比2000年提高2.0个百分点;居委会女委员比重为89.0%,比2002年提高36.0个百分点。

(六)妇女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延安市义务教育机制在巩固中不断完善,形成了人人为教育,人人重视教育的喜人格局。基础教育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随着全市经济迅速发展,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愈显突出,妇女要求学习和进步的呼声也此起彼伏,妇女文化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的国民整体素质,加强妇女教育事业是提高全社会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延安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关法律法规,女性基础教育得到稳步发展,女性文化素质普遍提高。2010年,延安市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99.91%,比2000年提高2.25个百分点,其中女童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99.89%,比2000年提高2.19个百分点;小学五年巩固率98.13%,比2000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其中女童小学五年巩固率98.12%,比2000年提高13.67个百分点;初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为109.79%,比2000年提高1.51个百分点,其中女生110.16%,比2000年提高1.5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9.76%,比2000年提高29.48个百分点,其中女生79.38%,比2000年提高28.94个百分点;女性成人识字率和女性青壮年识字率均保持在75.76%和99.83%,女性青壮年识字率超过国家纲要2010年目标4.83个百分点(均采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12.12年,比2000年提高3.07年。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女性受教育机会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七)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长期以来,延安市建立健全了保障妇女权益的组织机构,建立了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市上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创造平安社区、创建和谐家庭等活动。全市各基层公安主动与辖区党委、政府、社区居委会等相关部门联手,经常性地深入社区,群防群治,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共同创造平安社区,更好地为全市妇女儿童健康安全创造良好的生活保障。

强化娱乐场所的整治管理。延安市公安部门按照“严格治安管理、打击非法活动、保障合法健康经营”的要求,加强了对强化娱乐场所的整治管理,不间断地开展打击淫秽色情违法专项活动。2006年至2010年,延安市共查处卖淫嫖宿暗娼案件299起,处罚违法人员724人;查处介绍卖淫嫖宿暗娼案件71起,处罚违法人员150人;查处违反淫秽物品管理规定案件157起,处罚违法人员370人。

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长期以来,延安市公安部门持续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涉校案件等专项行动。2003年至2010年,全市共破获强奸案件365起;破获强制猥亵侮辱妇女案件18起;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20起;破获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案件110起;破获制作传播淫秽物品案件2起;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656人。2006年至2010年,全市共破获强奸案件222起;破获强制猥亵侮辱妇女案件9起;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15起;破获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案件数93起;破获制作传播淫秽物品案件1起;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424人。

全力做好妇女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帮教工作。2000年以来,延安市共抓获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21983人,其中女性816人,占3.71%;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2000人,女性占

9.10%。2003年以来,共抓获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17647名,其中女性669名,占3.79%;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412名,女性占8.0%。2006年以来,共抓获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11662名,其中女性457名,占3.92%;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676名,女性占5.80%。

为了切实做好帮教工作,在看守所和拘留所,对于女性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采取了教育和挽救并重方针,对其专门监管,做好教育转化和帮教工作;对于刑释解教的女性和未成年人,社区民警采取召开座谈会和定期回访等形式,重点转化其思想、感化其情感,矫正其不良行为,防止其重新犯罪;对于有不良行为和刑释解教的女性和未成年人,相关部门积极与劳动、学校等部门联系帮助其解决生活、学习、就业等问题,使之融入到社会温暖的大家庭中。

(八)城乡妇女生活环境逐渐改善

延安市农村人居环境和饮水条件全面改善。长期以来,全市通过实施各类农村饮水工程,不断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农村改水受益人口得到逐年增加,为农村妇女儿童饮水安全提供了保证。农村改水受益率由2000年70.72%提高到2010年91.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00年34.56%提高到2010年81.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00年30.0%提高到2010年60.33%。

城市人居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城市生活环境更加环保。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6.3%,较2005年29.62%提高6.6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6.96%,比2005年49.25%提高37.71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2.03%,比2005年80.39%提高1.64个百分点。园林绿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从十年的统计数据看,201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58平方米,比2003年增长2.86倍。截止2010年,市区已建成绿化广场7个、大型城市绿地26处,小游园、街头绿地35余处,综合性公园1个。此外,不断加大生产绿地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力度,先后建成各类苗圃1个,面积2.668万平方米,生产绿地约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4.47%,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几方面分析可以看出全市妇女地位是在逐年提升,但是妇女的整体发展程度还不能与经济发展完全适应,还存在许多问题。

1、妇女参政议政水平还不高。

目前延安市女性公务员及女性领导占比仍然偏低,妇女参政程度与《妇女规划》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亟待进一步提高。

2、部分女性劳动者职业技能偏低,并成为再就业的瓶颈。

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尤其是下岗失业妇女的再就业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主要由于其总体职业技能水平偏低,就业培训任务十分艰巨。

3、自觉自愿去婚检的新人不多。

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将婚前医学检查从强制性改为自愿性质,把婚检的选择权交给了当事人,这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是法制和社会的进步。但婚前医学检查作为有效防止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却没有引起社会公众的足够重视。

4、妇女的社会、家庭地位仍然较低。

歧视、虐待妇女的社会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家庭暴力常有发生。在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财产、住房得不到有效落实和保护。

5、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偏低,接受教育机会更少。

与过去相比农村妇女教育层次与文化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对自身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相对而言农村妇女的教育程度仍普遍偏低,初中和小学文化水平居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技术能力已成为每一位劳动者应有的素质。妇女和男性一样接受着社会的衡量和筛选,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约束,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仍较为严重,农村妇女接受教育及再教育的机会明显低于男性,受教育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6、妇幼卫生保健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

部分乡镇仍然存在妇幼卫生保健设备陈旧、设施简陋、人员和经费不足、农村妇女卫生保健知识缺乏、自我保健能力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卫生医疗工作制度不够健全完善,管理系统性较差,缺乏配套的措施办法,卫生保健质量不够高。

三、对策及建议

全面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谋求两性平等,实现全市妇女的全面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抓好妇女干部队伍建设和后备妇女干部队伍建设。

正确认识和辩证看待培养选拔女领导干部,加大培养、选拔、任用基层妇女参政议政的力度,打破身份限定,不拘一格选拔、任用基层优秀妇女同志,树立“识才有眼、用才有胆、爱才如命、惜才如金”的理念,特别是基层优秀女职工的选拔和任用,防止简单的以身份选取任用人。

2、进一步拓宽妇女就业渠道。

一是要根据妇女职业的需求和妇女从业的特点,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开展面向妇女的转业、转岗培训,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妇女从业人员的就业与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二是要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相结合,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引导餐饮、文化娱乐、批发零售、物流配送等第三产业以及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第三产业就业门槛低,就业容量大的优势,拓宽妇女就业门路。三是要依托社区优势,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开发家政服务、社会化服务、健身娱乐休闲及老年生活照料、物业管理等适合妇女就业的岗位。

3、提倡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婚检宣传,完善婚检服务,提高婚检率。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实行免费婚检,并进一步做好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新生儿疾病筛选等专项技术服务工作,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4、杜绝非法开展胎儿性别鉴定。

定期开展全区性医疗单位计划生育业务工作专项检查,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堵塞漏洞,杜绝非法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的人工流产。

5、重视妇幼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尤其要加大农村妇幼卫生保健设施和队伍建设,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6、加快发展农村妇女教育,树立男女教育平等的思想观念。

一种问题的解决,往往最先需要的是观念的变革。加快发展农村妇女教育,确立妇女在教育中的地位,提高农村女性的自身素质,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问题。

转变观念,树立男女平等思想是农村妇女成人教育发展的第一步。就农村妇女自身来说,首先要通过接受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树立自强、自立的观念,改变过去那种依附性强、成就动机弱、自我评价低的局面;其次,要接受性别平等教育,认识到女性自身的优势,从思想深处去除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的束缚。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男女平等思想,是发展农村妇女成人教育的思想保证。

7、加强农村妇女的职业培训。

对于农村妇女来讲,进行职业培训是首要的教育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就业岗位竞争的加剧,对妇女的职业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应为农村妇女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在教育结构上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注重把学习普通文化知识和学习技术、技能结合起来,对她们进行多方面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下岗培训等,提高妇女的专业技术素质,保证广大农村妇女在就业方面的公平竞争地位。除职业培训外,农村妇女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文化休闲等也应纳入农村妇女教育的内容。如:通过开展价值观念教育,使其去掉来自社会、家庭和妇女自身主观意识上的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帮助广大农村妇女树立自主、自立、自信、自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篇:妇女发展规划2004监测评估报告

十堰市妇女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十堰市妇女发展规划2004监测评估报告

2005年是〈2001—2010十堰市妇女发展规划〉实施的第五个年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妇女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市妇女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全市妇女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得到有效改善;但还应看到我市妇女在参政议政、就业再就业、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仍处于弱势,应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全市妇女事业蓬勃发展。

1、经济实力的增长成为妇女事业发展坚实的后盾。2004年,全市经济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90.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436元,同比增长 16.5%;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80元, 同比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1916元, 同比增长6.6%。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市对教育和卫生等方面的投入也相应的增加,拉动了全市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200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为66189.0万元,比2000年增长44%,卫生经费为8263.5万元,比2000年增长43%。

2、妇女参政议政,地位全面提高

妇女与男子平等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管理是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市对落实妇女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视,全市女党员、女干部队伍不断扩大。2004年底,全市女干部总数达27207人,占干部总数的31%,全市共有市人大代表383年,其中女性63人,所占比例为16%;全市共有政协委员312人,其中女性56人,所占比例为18%;而且在市县两级党委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均为100%。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女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政治地位全面提高。

女后备干部队伍得到调整充实,结构进一步改善。我市在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做到一手抓配备,一手抓后备,及时做好女干部的调整充实工作,使女领导干部保持了充足的后备力量。截止2004,县处级后备领导干部中,女干部120人,占总数20%,超过了省定女后备领导干部占有15%比例的要求。这些女后备干部素质较高,熟悉综合、政法、经济工作,具有较高的学历,为今后我市女干部的选拔任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就业领域不断拓宽,“半边天”的作用显著增强。2004年末,十堰市社会从业人员200.9万人,其中女性87.3万人,占总数的43.5%,女性就业人员比2003年增加了0.87万人,增长0.4%。从分经济类型看:女性在就业领域中流动趋势活跃,突出表现在国有和集体经济向非公有制经济转变;从行业类型看:第一、二产业的女性从业人员向第三产业转移,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仓储等行业女职工比例下降幅度较大,教育文艺、广播影视、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等行业女职工人数有所上升。女性的就业层次也有所提高,是其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2004年我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4万人,其中,女性4.1万人,占总数的39.4%;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6万人,其中,女性0.95万人,占总数的36.5%。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农业、纺织、电子、医疗、商业服务业等行业,女性群体占据了很大比例,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九年义务教育成效显著,女性受教育程度日渐提高。

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我市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门类齐全、共同发展的格局。学前教育迅速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2004年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9%;初中学生入学率99.9%,辍学率仅有1.55%。这表明我市基础教育成效显著。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基本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2004年全市初中女生入学率为97.7%,比去年同期增长1.9%;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

妇女发展规划2004监测评估报告来自范文搜-www.xiexiebang.com,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评估报告

《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5-2010年》终期

监测评估报告

为准确反映我系统妇女、儿童两个纲要实施情况,配合县关工委制定实施新一轮两个纲要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按照县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工作要求及终期监测评估方案,在各关工委成员单位提供数据的基础上,对两纲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形成报告。经监测统计表明,我单位两纲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良好,现将检测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一、两纲主要目标基本完成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妇女工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局实施两纲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是:

1、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序明显提高 在2007—2009年期间,我局有一名女性职工当选了县十届政协委员,有两名女性被提拔到副科级领导干部岗位;同时,县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共有9名女性新闻工作者,已占全体工作人员的2/3,我县新闻宣传工作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女性工作人员的努力积极参与和爱岗奉献。

2、妇女儿童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全局妇女职工,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共有4名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其余5名也最少是大学专科文凭。还有3名女性在播音主持人岗位上取得资质,5名取得记者资格证书,还

有2人取得普通话二级证书。

3、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我单位妇幼保健队伍已形成,由于医疗网络得完善,并积极定期参加妇幼保健健康检查,确保妇幼身体素质和医疗保健的水平。

4、扶贫帮困工作取得成效

通过向单位挂钩村捐钱赠物,我单位妇女工作机构在妇女职工间发起了“献爱心”活动,共向挂钩村捐款5000余元,床上用品25套,学习用具价值1000余元,捐献价值每本50元以上图书150多册,帮助购买生产所需化肥、籽种、农药2000余元,充分发挥了妇女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半边天”的作用。

5、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开展了《未成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执行情况调查和调研活动,针对新形势下妇女权益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6、积极参与妇女健身文体活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自我县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以来,每逢节假日,根据安排,积极参加各类文体竞赛活动,如“划旱舟”、“接力跑”、“时装表演”、“健身舞蹈”等,均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等各种奖项,充分体现了我单位女性干部较强职工的活力与积极参与意识。

7、事业建设取得了好成绩

2005年,我系统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50户以上较密集自然村落安装了26座中频分配地面卫星接收设备;2007年完成了全县20384户地面卫星单收用户的转星调整工作;2009年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投资30余万元,实施了全县73个行政村的村级优先广播室建设任务;2009-2010年,全面实施了设计741个自然村,15831户的“十一五”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全县的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5.5%和96.3%,已经达到了全州中上覆盖水平。

二、实施“两纲”的主要经验

我部门“两纲”实施工作整体效果好,2005年9月和2008年两次接受省专家评估组检查指导,曾得到省专家评估组肯定。其主要经验是:

1、领导重视是成功实施两纲的关键

县委、县政府十分关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相继成立了组织,制定了规划,并将“规划”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分管领导多次听取实施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纲要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写政府工作报告。我局把实现纲要目标作为本地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由于领导重视,确保了我局“两纲”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2、加大宣传力度,是成功实施两纲的先导

宣传发动工作伴随着两纲实施的全过程,文广局抓住节日活动、妇女代表大会召开、县乡换届、等有利契机,采取知识竞赛、咨询服务、宣传月等活动形式,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思想和“儿童优先”原则,大力宣传实施两纲重要意义等。从05年以来,共发放宣传资料2千册,组织妇女职工参加两纲、妇女法、家教等知识竞赛,层层举办两纲、“国策”培训班,为两纲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经氛围。

3、发挥妇女职能作用是成功实施两纲的基础

局妇女工作及其办公室在人员少、经费困难情况下,认真履行协调议事和监督检查职能,逐步完善工作制度,着力推动纲要目标按期完成。坚持每2—3年召开1次全年妇女儿童工作会,每年召开1—2次成员会,统筹办调解决实施纲要中的问题和困难。市妇儿工委自05年以来,共召开过三次妇女儿童工作会,每次会议都能解决1-2个中心议题,每次会议都能开成一个团结的会、务实的会、鼓劲的会。两纲监测评估工作已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并扩大到县区级。局妇女工作办公室分别于06年9月、08年8月、2010年9月分别完成了儿童纲要、妇女纲要中期评估,以及两纲监测评估,并形成监测评估报告,报告既肯定成绩,又找出差距,并针对难点和簿弱点采取有效措施,从而确保纲要终期目标实现。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我局两纲实施虽然取得显著成效,各项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1、我局在推动妇女参选参政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与纲要目标相比仍有差距。我局虽然有一名县政协委员,两名被提拔妇女领导干部,但仍有好些业务很强、有领导才能的岗位能手和专技女强人未被发掘,且现有在岗女干部多为副职,正职少,“委员”多,实职少,正职更少。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妇女纲要目标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认识,真正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落实在推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全过程。

2、婚姻家庭问题比较突出。生女孩而遭虐待、遗弃,第三者插足,卖淫嫖娼等现象滋生蔓延。离婚案件增多,家庭的不稳定因素必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大力弘扬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弘扬家庭美德,以家庭的文明进步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监测评估工作机制和评估指标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统计资料与“指标”仍不能完全对应,有的“指标”与“资料来源”单位不能对应,还有不少项目缺少性别统计。建议上下联动,尽快建立妇女儿童发展数据库,为两纲统计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4、局妇女儿童工作办公室普遍存在无编制、无人员、无经费的情况,影响和制约了我局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建议上级要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所需经费供给。

二○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第四篇:"十五"妇女发展规划终期评估报告

“十五”妇女发展规划终期评估报告

“十五“妇女发展规划

终期评估报告

海州开发区

二00六年四月二日

海州开发区妇女发展规划终期评估报告

一序言

2001年至2005年是实施《海州开发区妇女发展规划》的五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开发区妇儿工委

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和完成《规划》的总目标与主要任务,使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权利进一步实现,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度不断提高,妇女工作不断步上新的台阶。但女性从业人数、有关妇女健康的个别指标出现下滑。因此,在实施《规划》的进程中,我们注重关心妇女发展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加大工作力度突破重点难点,以推动和促进妇女事业的健康、快速和全面发展。

二“十五”妇女发展规划实施情况

一、妇女发展的外部环境

进入21世纪,开发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5年来开发区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05年实现财政收入五千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60元,比2000年增长2234元。

二、妇女与经济

切实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拓宽妇女就业领域,使广大妇女享有充分的就业权利是“十五”妇女发展规划规定的重要目标。《规划》实施五年来,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妇女工作成效显著。

(一)妇女与就业

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广大妇女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在全部从业人员中,女性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0,且所获得的经济收入与报酬逐年提高。妇女职工文化程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上升。我们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加大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为女职工做好社会保险工作。在女职工劳动保护中,加强对女职工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劳动条件保护措施工作的管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和工作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落实对女职工劳工过程的特殊保护。

(二)扶贫助残,帮助困境中妇女

“十五”期间,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贫困妇女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实用技能知识培训,使贫困妇女掌握1—2门实用技术。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扫除青壮年妇女文盲。

残疾妇女同样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护。通过对残疾人进行培训,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妇女走上工作岗位。

三、妇女参与决策管理

实行男女平等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妇女参政议政是实现男女平等最高层次的内容。“十五”时期,我们大力加强妇女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妇女参政议政,按照规划目标要求,培养选拔女干部及后备干部。目前女干部选拔工作步上新台阶,通过加强女干部队伍的建设,实现男、女干部同步规划、同步培养、同步使用、同步管理。通过培训,提高了女干部综合素质,选拔了一批素质高、群众公认的女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充分发挥女干部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优势,为女干部发挥作用营造了良好环境。

四、妇女与教育

大力发展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实施“女性素质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求得解放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十五”时期,我们全面普及义务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教育事业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整体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其中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我们加快发展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在对妇女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上,我们也加大力气,达到了规划目标确定的每年有500人次的农村妇女接受实用新技术培训的要求。

五、妇女与健康

妇女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保障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享有卫生保健服务,享有计划生育权利,提高妇女预期寿命,“十五”规划把妇女健康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我们围绕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大力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规范婚前卫生保健工作,使妇女健康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目前育龄妇女妇科病检查率为100。

六、妇女与法律保护

严厉打击对妇女的暴力侵害及拐骗、买卖妇女等犯罪行为是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妇女法律地位的重要标志。“十五”期间,我们认真组织实施各项妇女权益保障法律和规章制度,进行经常性的督查和执法工作,在社会、家庭等方面有力地维护了妇女的尊严和权益。

七、妇女与环境

创造有利于妇女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提倡文明进步的妇女观,爱护妇女,尊重妇女,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是我们加强宣传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上,缩小了男女在

第五篇:《巢湖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评估报告

《巢湖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评估报告为准确反映我市九十年代妇女、儿童两个纲要实施情况,为制定实施新一轮两个纲要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市妇儿工委及时制定了两个纲要终期监测评估方案,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两纲终期评估工作。在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提供数据的基础上,对两纲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形成报告,经专家评估组修改后报市政府审核定稿。经监测统计表明,我市两纲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一、我市妇女儿童发展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巢湖市地处皖中,环抱巢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全市下辖居巢区、无为、庐江、和县、含山四县一区、126个乡镇、4个办事处、2031个行政村,总面积9282平方公里。“八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为妇女儿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国民经济:2000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9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90年增长2.08倍;全市财政收入10.8亿元,比1990年增长4.29倍;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九五”期间,全市城镇职工工资平均增长6.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1%。

人口资源:全市总人口448.9万,0-14岁儿童111.1万。我市人口出生率由1995年的16.83‰,下降到2000年的10.35‰;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5年的7.24‰下降到2000年的4.66‰,人口结构趋向合理,人口质量有了提高。文明环境:在城市大力推进文明城镇的创建,在农村开展以“改水、改厕、改善居住环境”为内容的创建活动,使农村供水和环境卫生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改水受益人口普及率由1995年的85%提高到2000年的95%,卫生厕所人口覆盖率由1995年的20.03%提高到2000年41%。

阵地建设:我市共建县以下妇女儿童活动阵地5个。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已列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十五”发展规划,其立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二、两纲主要目标基本完成“八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市政府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实施两纲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是:

1、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序明显提高

2000年,市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和市政协一届一次委员会中女代表和女委员分别占24.6%和21.6%。

市级四县一区党政班子各配有1名女性;126个乡镇有113个乡镇班子配有145名女性;选配面达90%,比换届前上升18.5个百分点;村级班子直选中,有159名妇女担任村两委正副职,29%市直和22%的县区直党委政府部门班子配有女性。

2000年底,全市女干部达12986人,女干部占干部总数22.7%,比95年增加3个百分点;市级党政班子中女干部占同级干部14.3%;县级党政班子女干部占同级干部12.3%。

2、妇女劳动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到2000年底,全市在岗职工人数20.8万,其中女职工7.3万,主要集中在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卫生、金融等行业,全市还有1.5个万多名妇女活跃在个体和私营企业,同等条件下,男女就业机会均等。

到2000年底,参加失业保障基金社会统筹职工达10.1万人,人均领取失业保险1920元,比95年增长2.46倍。

3、妇女儿童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全市在园幼儿达10.1万人,三至六岁幼儿入园率由95年的23%上升到2000年的57%,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由1990年的98.4%上升到2000年的99.9%(男女生均等),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7.2%,17周岁人口初中教育完成率达94.6%。小学辍学率2000年降到0.01%。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1.9%。

到2000年,我市中小学和幼儿园举办家长学校1133长所,城市80%和农村40%的中小学、幼儿园举办了家长学校,家长受教育率逐年上升,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九五”以来,全市共扫除女文盲30万人,青壮年妇女文盲率由95年的4.66%下降到2%,扫盲巩固率达95%以上。

2000年,全市有6.1万多农村妇女在农函校、农广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绿证班学习,有8000多名妇女获结业证书或绿色证书,其本实现了村村有 1名女农技员目标。

4、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我市妇幼保健队伍已形成,医疗网络趋于完善,基本做到县有保障所、乡有防保站、村有卫生室、四县一区农村“初保”基本通过省级“合格”目标验收。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配备率由1995年的72%上升到2000年的73.08%。全市

共创建33所爱婴医院和单位,创建爱婴地区于1998年通过省级评估验收,为母亲安全、儿童健康创造良好的条件。

2000年,我市孕产妇系管理率83.28%,住院分娩率达58.89%,非住院分娩新法接生率达99.72%;孕产妇死亡率由95年的35/10万降到32.95/10万。2000年,我市育龄妇女91.015万人,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达91.88%,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病率控制在0.92‰,计生部门对近70万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病查治。2000年,我市新生儿访视率89.59%,婴儿死亡率12.78‰,比1990年下降25.22个千分点;基本消除新生儿破伤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86‰,比1990年下降27.14个千分点。

2000年,儿童“四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麻疹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5.04%。

5、扶贫帮困工作取得成效

继续实施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儿基会妇女发展项目扶贫和小额信贷扶贫,几年来投放扶贫资金200多万元,共扶持5000多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其中有3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到2000年,“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共资助1.14万困境中的儿童,使他们继续接受学校教育。

6、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近两年来,全市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47件,破获妇女卖淫案件63件,破获强奸案件99件,接待来信来访454件,查结424件,较好地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开展了《未成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执行情况调查和调研活动,针对新形势下妇女权益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强化了维权手段,全市选聘一批妇女特邀陪审员,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妇女工作处,建立了维权联系点,社会化维权工作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三、实施“两纲”的主要经验

我市“两纲”实施工作整体效果好,1996年9月和2000年11月两次接受省专家评估组检查指导,曾得到省专家评估组肯定。其主要经验是:

1、领导重视是成功实施两纲的关键

市委、市政府十分关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原行署于1994年7月成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纲要;原行署分别于1993年10月和1996年10月两次召开专员办公会,讨论通过巢湖地区实施两纲规划。四县一市(现为居巢区)相继成立了组织,制定了规划,并将“规划”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听取实施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纲要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各级政府都把实现纲要目标作为本地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各级领导重视,是确保我市“两纲”目标任务完成的关键。

2、加大宣传力度,是成功实施两纲的先导

宣传发动工作伴随着两纲实施的全过程,市及四县一区抓住节日活动、妇女代表大会召开、县乡换届、撤地设市等有利契机,采取请领导发表署名文章、电视讲话、答记者问、知识竞赛、咨询服务、宣传月等活动形式,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思想和“儿童优先”原则,大力宣传实施两纲重要意义等。从92年以来,全市发放宣传资料4万册,组织3万多名妇女参加两纲、妇女法、家教等知识竞赛,层层举办两纲、“国策”培训班285期,培训骨干8万多人次,为两纲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经氛围。

3、各部门协调配合,主攻重难点是成功实施两纲的保证

实施两纲,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和支持。为使纲要目标落到实处,市组织部会同市妇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培养选拔干部五年规划,并抓住换届等有利契机付诸实施,使我市妇女参选参政工作有新进展。市教育、卫生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双基”教育、创建爱婴地区分别于1997年、1998年高标准地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计生部门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落脚点放在“改善女孩生活环境上”。市政法系统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为已任,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卖淫嫖娼违法犯罪活动。宣传、卫生、共青团等部门通过示范引导、行政推动、技术保证等措施,使全市改水改厕进展较快,仅1999年、2000年两年共建卫生厕所56000多座,其中三格式24117座,水冲式15154座,卫生厕所受益率由1995年的23.03%提高到2000年的41%,较好地完成纲要所规定的指标。

4、发挥妇儿工委职能作用是成功实施两纲的基础

市级四县一区政府妇儿工委及其办公室在人员少、经费困难情况下,认真履行协调议事和监督检查职能,逐步完善工作制度,着力推动纲要目标按期完成。市妇儿工委坚持每2—3年召开1次全年妇女儿童工作会,每年召开1—2次成员会,统筹办调解决实施纲要中的问题和困难。市妇儿工委自1994年成立以来,共召开过三次全市妇女儿童工作会,每次会议都能解决1-2个中心议题,每次会议都能开成一个团结的会、务实的会、鼓劲的会。两纲监测评估工作已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并扩大到县区级。市妇儿工委分别于1996年9月、1998年8月、2000年9月分别完成了儿童纲要、妇女纲要中期评估,以及两纲监测评估,并形成监测评估报告,报告既肯定成绩,又找出差距,并针对难点和簿弱点采取有效措施,从而确保纲要终期目标实现。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我市两纲实施虽然取得显著成效,各项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1、我市在推动妇女参选参政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与纲要目标相比仍有差距。四县一区党政班子虽各配1名女干部,但仍有13个乡镇属“空白”乡镇,且现有在岗女干部副职多,正职少,“委员”多,实职少,正职更少;市、县、区直部门班子女干部选配面均未达到30%;女职工较集中的文化、教育、卫生、商业、轻纺五大行业领导班子干部配备率只占43%,而原地委(98)23号文件要求,98年底以前,五大行业领导班子都要配有女干部;全市发展女党员工作98、99年虽有所进展,但在省位次仍居后。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妇女纲要目标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认识,真正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落实在推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全过程。

2、初中流生现象不容忽视,在个别地方,初中女生流失还比较严重,这将影响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提高。必须进一步把妇女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到一个新的境界高度来认识,抓好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控制流生。

3、婚姻家庭问题比较突出。生女孩而遭虐待、遗弃,第三者插足,卖淫嫖娼等现象滋生蔓延。离婚案件增多,2000年离婚人数比95年增加近2倍,家庭的不稳定因素必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大力弘扬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弘扬家庭美德,以家庭的文明进步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4、监测评估工作机制和评估指标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统计资料与“指标”仍不能完全对应,有的“指标”与“资料来源”单位不能对应,还有不少项目缺少性别统计。建议上下联动,尽快建立妇女儿童发展数据库,为两纲统计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5、市及四县一区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普遍存在无编制、无人员、无经费的情况,影响和制约了我市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建议政府要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所需经费供给。

巢湖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两纲监测评估组

二○○一年六月

下载延安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监测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延安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监测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评估报告范文

    自从我市实施《河南省妇女发展规划(-)》及《河南省儿童发展规划(-)》以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正确领导下,焦作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统计局和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促使全市......

    调兵山市妇女发展规划终期评估报告11.02

    调兵山市实施《调兵山市妇女发展规划 (2001—2010)》终期评估报告二0一一年二月二十一日 评估报告摘要 妇女是“半边天”,妇女事业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促进......

    某区《“十一五”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评估报告范文

    某区《“十一五”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评估报告 报告摘要: 一、评估目的 按照国务院、省市妇儿工委要求,根据我区实际,2006年制定出台了《玄武区儿童发展规划(2006-2010年......

    妇女规划终期报告(定稿)(最终版)

    《xx区妇女发展规划(2006-2010年)》 终期监测评估报告 xx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2011年5月 摘 要 评估目的 全面、动态反映《xx区妇女发展规划(2006-2010年)》实施情况,掌握《规划......

    统计局关于市妇女发展规划实施进度中期监测评估报告

    统计局关于市妇女发展规划实施进度中期监测评估报告《××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实施进度中期统计监测评估报告总目标: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

    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报告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实施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报告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要求,加大工作......

    2004年度儿童发展规划监测统计报告

    儿童事业结硕果——十堰市2004年度儿童发展规划监测统计报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不断提高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水平至关重要。为把少年儿童培养成健康向上的新一代,我市......

    延安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

    延安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全省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