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尼拔》的影评
影评1 第一集彩蛋小结
编剧肯定用心读过小说了,八成也读过同人,卧槽克劳福德给威尔扶眼镜那段实在太不要脸了(指
按照小说提供的线索,威尔最早侦破的大案就是这集的案子(所有细节都完美再现,拇指),然而杀掉加勒特·霍伯让他住院接受了一年的心理治疗;他捉住的第二条大鱼就是莱克特医生,代价是被戳破了脾脏;然后他退休,结了婚,改行当技术蓝领,最后就是“牙仙”案,莱克特医生狱中遥控崇拜者把威尔一张脸“画得跟毕加索”似的。
嘛,剧里怕是没有修养一年的机会了,结尾医生那副天使样子一看就知道是装给威尔看的——选了这个时间点切入新故事,根本就是要创造汉尼拔和威尔深度交往的平行世界口牙!
„„绝对看过不少同人,编剧自己写过同人我都不会惊讶^q^
威尔梦见尸体躺在身边,大汗淋漓地醒来之后宁愿垫一层浴巾也不换到梦中尸体躺过的一侧,完全copy自《红龙》
布隆博士在小说里是个老爷们儿,换成美女估计是为了平衡性别。阿兰娜博士对克劳福德所说的那番话和小说里一模一样,她和威尔的关系在书中惺惺相惜之上又添了些„„flag。那个,不是我故意想歪,但在如此歪的气氛里她夹在汉尼拔和威尔中间简直一定会杯具„„
结尾时她恰好在讲关于咬伤的内容,或许是给未来的“牙仙”案做铺垫w
威尔收养了很多流浪狗这段特别有趣,因为原作者托马斯·哈里斯在写作《红龙》的时候,经常买狗粮喂住处附近的一群野狗。
虽然新任博士的深眼窝一没打好光就衰得跟肾亏似的,但不得不说,北欧的忧郁劲儿确实比霍普金斯更为原版——莱克特博士本是立陶宛贵族后裔。
预告里各种高能,展翅状挂在墙上的尸体疑似致敬电影《沉默的羔羊》,还有经典的长笛手内脏晚宴,不出意料的话“受伤的人”是最后解谜关键。
最后求年轻的克拉丽斯客串出场!=▽=
影评2 一个关于“引诱”的故事
有剧透
——————————————————————————————
一个鲜血满地,但又不是污血横流的开场,冷静的提醒你,死亡和鲜血在《汉尼拔》中是多么的具有艺术感。
出乎我的意料,上场的分析师不是汉尼拔,而是一个腼腆的,害怕眼神交流的,通过想象去勾勒凶手“侧写”的分析师Will。他总会不由自主的在脑海中握着凶器走入那个即将血淋林的现场。想象着自己如何步步实现着凶手一样的动作,甚至连想法、表情都如出一辙。看着受害者一个个倒在脚下。
这样一个颤抖的、恐惧的、但是又充满想象力,跟传统意义上的神探完全不搭边的人是怎么样破解第一个连环杀手的案件呢。又是怎样与汉尼拔相遇的呢?我很好奇。
案件的进程卡壳了。我们的汉尼拔也出场了。不同于安东尼霍普金斯那种高高在上的充满了艺术感的人物。这一次的汉尼拔冷峻、魁梧、上流社会范儿十足,永远一身剪裁合体的蓝西装。漆黑的房间中,欢快的音乐伴随下,安静的吃着一份高档的羊肝,慢慢的咀嚼最后定格在了一个看不见眼睛的面部特写。似乎在告诉你,你能看清他的外表,但你永远看不见他真正的躯壳。
两个主演的交集就在破解案件中开始了。没想到,汉尼拔医生的提醒方式是,自己做了一次copycat的凶杀案,但这是一个原来凶手绝对不会做的案件。它象一件礼物那样呈现在Will面前,告诉你凶手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甚至为什么。他爱这些受害者,不会让他们曝尸荒野,18,9岁的女儿,有座大房子,„„bababala.这是一个多么有教书育人精神的精神病大夫啊。跟那些大学里的好老师一样,自己亲手做示范,然后让你自己推理出来。
可惜,这是个凶杀案。他直接杀了一个女孩,顺手取出了她的肺给自己做了顿晚餐。那么轻车熟路处理食物,让我浑身发冷之外,不得不怀疑汉尼拔大夫之前不知道干过多少这些不具特征的凶案了。(顺口一句,FBI长官上门邀请的时候,他不经意间拿起了自己画画的铅笔和铅笔刀,又不经意间放了下来。)
我都似乎可以体会到汉尼拔大夫的激动心情了。这么好的一个苗子,我要好好教育他啊。这么好的想象力天赋不用太可惜了。一起共进早餐时,就开始了言语上的“挑逗”,“你跟我一样,没有难题,也没有什么能让我们恐惧”。will的手颤抖了。
为了让Will “get too close”,他直接给了凶手一个提示,“他们知道了”。将一个连环杀手案最终直愣愣血淋林的结束在了Will面前。而一个不知将是“暴走”还是“对手”的Will满脸鲜血的看着救护车离去。
第二篇:少年汉尼拔观后感
少年汉尼拔——阴霾至极的冷静和那残酷到底的幽雅
当那群在战争中已经为了财富而发疯的投机者刚刚创进只剩两个孩子的房间,用贪婪的目光看着汉尼拔和他的妹妹米纱的时候,我就开始有着不详的预感。
果然,那些饿急了的白眼狼们在冰封与俄国的封锁下终于放弃了作为人的最后一丝成分。他们唱着歌谣,兴奋的看着米纱,他们掩耳盗铃般的让米纱咳嗽了两声,假意无奈地说:她有肺炎,也活不长了。
那首歌谣,米纱最喜欢的歌谣,在粗鲁的男声之中完全的听不见了,在稚气的声音呼唤了几声“汉尼拔”之后,汉尼拔关于当时的记忆骤然模糊„„
哦,这里并没有什么悬念,是的,我们都知道的,在纷乱的镜头背后隐藏着什么情节。可是此时的汉尼拔把它掩埋在惊恐之中,只是记得米纱死了,那些狰狞的面孔都是他的仇人。
他曾经的家成为大家共享的孤儿院,取回旧日的家庭书信之后,他发现在那远方他还有一个叔叔。但是当他逃离家乡,奔波到信件上的地址的时候,那里只有一个年轻而又具有异域风情的婶婶。
她收容了他。给予他无限的关怀与包容,让他念书,同时„„也把最危险的日本刀介绍了给他,从此为这个把阴霾隐藏在冷静之中的少年开启了一扇复仇之门。虽然即使不是她,汉尼拔迟早也会摸上那冰冷的刀锋,可是不得不承认,是这个女人赋予汉尼拔那么幽雅从容的杀人姿态,让他开始学会残酷却幽雅的疯狂。
那是巩丽所扮演的日本女子。
巩丽真的似乎已经在许多年的影坛之中磨砺出了一种特殊的气质,那是一种从容而又坚韧的气质。汉尼拔的主演加斯帕德·尤里尔年轻而又俊拔,但是不得不说在这部电影里他真的演的很出彩。
看完之后去看了些影评,却是骂声更多的。我之所以喜欢,恐怕是因为我对这个电影并无先入为主的成见——毕竟沉默的羔羊在我的记忆中似乎非常模糊了,只记得是个不错的电影,有个非常有魅力的演员/角色。
我喜欢这个电影的音乐,特别是汉尼拔第一杀人的时候的风景与音乐。喜欢这个演员所塑造的这个角色,阴霾的冷静,残酷的幽雅。
最后,我们得知一个我们早已猜测的事实:他在饿极了的时候,也吃了他的妹妹的肉。
哦,我爱你。
可是,你还有什么可以拿来爱?
于是他又是孑然一身了,饮食着仇人的血肉,以敌人之血滋养我的欲望,我是汉尼拔。
就这样少年的残像离去了,后来再也没有这个少年的汉尼拔。他是个独立的存在,是的。虽然他也叫汉尼拔,可是他只是少年的汉尼拔,永远被凝固在电影胶片中的那一个少年。
可是别人不明白,所以他们不喜欢。
不过得到一个经验:在看任何电影之前不要看任何评论。否则你不会有些独特的感受与认知。
第三篇:汉尼拔的最爱! L形引体向上教学
汉尼拔的最爱!L形引体向上教学
定义:在单杠上完成的身体成90°的引体向上。前提条件:至少能保持L形支撑姿势10秒和完成10个慢速的引体向上。
描述:悬挂在杠上,弯曲肘关节拉起身体,直至下巴过杠。要始终保 持L形姿势,即躯干与腿部成90°。实用建议:试着拉起身体使大腿靠近杠子,同时肘关节向后移。进阶步骤与计划安排
正握(A)或反握(B)团身引体向上
悬挂在杠上,弯曲肘关节拉起身体,直至下巴过杠。要尽量团身并 保持这一姿势。2 反向L形引体向上
如图所示,悬挂在单杠上,小腿靠近单杠,弯曲肘关节,拉起身体,大腿 靠近单杠。3 杠上后翻转
悬挂在杠上,弯曲肘关节,抬高双腿靠近单杠并从杠上方翻过,绕 杠向后翻转。
注:三个动作配合训练,基础越扎实,拉的越高!HFK强大实力轻松到腹~变式
触脚尖引体向上 悬挂在杠上,弯曲肘关节,用力猛拉使身体上升,双手松开去碰触脚尖。本文节选自《街头健身》,自重健身界又一经典,法国街头健身协会主席亲笔力作!
第四篇:魁拔影评
《魁拔》影评
制造学院
0843021221 作为一部玄幻作品,《魁拔》在一开场由独白告诉我们故事发生在其所塑造的世界——元泱世界,从而使观众摆脱平常的逻辑思考,把大家从现实中拉进电影剧情中,跟随其天马行空的情节发展。然后用一个每333年复活一次的具有毁灭一切力量的事物——魁拔作为贯穿整个影片的线索:在之前的魁拔被一次次打败后,第六代魁拔因为一个个小小的错误而逃过了天神们的打击,故事也由此开始。魁拔诞生后有一个成长的过程,然而故事中包括魁拔自己在内所有人都不清楚幼年期的魁拔在哪,接下来魁拔被塑造成一个成天跟随其养父蛮小满练武,希望发出强大脉冲的小男孩——蛮吉。作为一个励志的情节,影片把蛮吉塑造成了一个勇敢、可爱、不服输的形象,描述其在经历一系列的失败与努力后,终于发出了一个脉冲波,把窝窝乡的村民从劫匪手下救了出来。之后,蛮吉在蛮小满的带领下踏上了消灭魁拔——也就是蛮吉自己的征程,在经历一系列阴差阳错的事件后,蛮吉(魁拔)召唤出了他强大的脉兽,然而出于对蛮小满的亲情,蛮吉自封了脉门。可以说在《魁拔之十万火急》影片中魁拔仅仅只是昙花一现,影片以这种耐人回味的结尾,给人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魁拔》希望在画面上做的尽善尽美,可以看出每个角色的形象和每个地方场景都经过了精心地设计。作为一个系列的第一部,《魁拔之十万火急》在角色的塑造上显得有些欠缺,如许多重要的角色在开场时一窝蜂的进行介绍,对太多人的叙述只言片语一笔带过,让人感觉过于苍白。另一方面如《魁拔》对蛮小满的小缺点毫不回避,避免了过去那种对主角高大全的塑造模式,显然在这一点上《魁拔》却较过去的国产动画成功许多,《魁拔》还塑造了村长、谷鸡泰、长脸大哥哥等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
《魁拔》票房远远落后于《喜羊羊》,除了宣传的因素之外,不得不承认《魁拔》本身许多地方过于粗糙:例如影片一开始有许多现代化的概念如飞船、核打击等,后来蛮吉们所到的地方的生产力水平又完全处于古代社会,并不是说不能将二者混淆在一起,因为故事本身就是玄幻的,但是前后二者之间完全没有穿插联系,给人一种脱节的感觉;当蛮小满在客店决斗时被人奚落其纹耀不名一文时,蛮吉回想起了过去一幕幕蛮小满对其吹嘘自己的纹耀多么多么神奇的情形,本来是通过蛮吉巨大的心里落差而很煽情的一幕,紧接着蛮吉确说他早就知道蛮小满的纹耀是自己做的,前后自相矛盾;在蛮吉与都尉打斗的过程中,围观的妖侠们显得弱智般的情绪化,显然通过群情激奋的声援远远比不上一个高手在一旁默不作声地帮助蛮吉的效果好;在与魁拔的脉兽打斗时两位将军一会儿在岸上,一会儿在船上;蛮吉有一句口头禅“那绝对是当然的”,电影的制作者显然希望时其成为蛮吉乃至《魁拔》的一个标签,然而这一句话与蛮吉平常的语言风格相差太远,从而不免显得生硬。最后,作为一部国产电影,虽然影片创造了魁拔、脉冲、脉门、脉兽、纹耀等诸多概念,然而《魁拔》中除了汉字这一中国元素外,《魁拔》整体风格的精髓部分几乎没有什么中国特色,比如打斗靠脉冲(气功),人物面部表情由严肃到嬉笑急剧变化以至于片中穿插的黑色小幽默等等„„《魁拔》抄袭了太多日本动漫的成分,以至于往往给人人一种日本动漫的翻译片的感觉。
作为一部众人期待的中国动漫电影里程碑,《魁拔》摒弃了中国传统动画片中无聊的不停说教,摆脱了传统的幼稚风格,从而使其成为一部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受众的作品。同时设计了主角蛮吉作为恶魔魁拔的化身这一故事最大的亮点:魁拔作为具有毁灭一切力量的恶魔,电影一开始却将其塑造成一个有情有义,为了部下而牺牲自己的正面形象,之后又变成了惹人喜爱的小男孩,蛮吉是正义与邪恶的化身。然而正义与邪恶注定要正面冲突,以后蛮小满要怎样面对蛮吉;蛮吉发现自己的身份后在自己前世的部下与自己今世的战友之间要怎要抉择;蛮吉作为恶魔魁拔的命运要怎样结束,诸此种种„„在这一点上影片可以说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所以无论怎然,下一部仍然值得期待。
第五篇:《十二怒汉》影评
关于《十二怒汉》的分析思考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
1957年的《十二怒汉》是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的处女作,由亨利·方达主演,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纽约青年被指控杀死自己的父亲,法庭有确凿的证据及目击证人,将被判处一级谋杀的死刑。在十二位陪审团最后定夺该青年是否应被处以极刑。这个争论的过程中包含了许多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各有不同,除了8号陪审员之外,其他人对这个犯罪事实如此清晰的案子不屑一顾,还没有开始讨论就认定了少年有罪,但是8号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并在此基础上说服其他的陪审员,在此过程中他们每个人的人生观也在发生着改变。这是一部非常独特而又引人入胜的电影,1个房间,12个人,从1:11的最初投票结果到最后12:0的投票结果。几个回合的精彩交锋,集中展现了高超的“说服”的技巧、从众效应、偏见、以及群体社会影响等其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在陪审员了解案情后,进入了讨论阶段,陪审员主席站在桌子的首位,他认为,经过六天的审讯,这起儿子杀死父亲的案件已成事实。因此,先表决,以便了解十二位陪审员的看法。结果,十一票赞成“有罪”,一 票反对。8号投了无罪票,这是大家愤怒了,认为他浪费了大家的时间,他们一个个质问他,8号戴维斯非常的自我,也非常的自信,对于事件有着自己的见解,了解自己所要坚持的目标,面对诘难坚持自我,绝不从众,坚信不能不经过讨论就判定少年有罪。7号认为这个少年有前科,十五岁进感化学校,然后曾因酗酒被捕。4号也认为,这个少年出身在贫民窟,他是一个下流环境和破坏了的家庭的产物,从这种贫民窟里出来的孩子,是对社会潜在的威胁。众人对此事件,首先接触时就定义了少年有罪,因为首因效应,就是众人认定了少年有罪,而少年的社会角色和生长环境成长经历也影响了陪审员对其的看法,对他产生了偏见,认为少年很有可能犯罪。少年所持的摺刀很特殊,其他的人没有,产生了虚假的普遍性,认为自己没有,别人也没有,将这种可能性扩大了。8号却发言了,他要求把被告所谓行凶的摺刀拿来看看,然后他说,法庭审判时那少年承认,他被父亲打了之后曾跑到隔壁铺子里买了一把摺刀,后来在回家的路上把刀遗失了,而别人完全可能用类似的刀子杀害那个父亲,怎么能认定一定是那个少年呢?说完,8号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把与凶器一模一样的小刀。房中一片喧闹。8号的自信也是有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的。8号提议进行第二次表决,9号改变,有罪与无罪票比例为10:2。9号是一名退休的老人,这些让他产生了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在这期间有个小插曲,为什么众人会怀疑是5号投的无罪票,因为对他的偏见,他生活环境及他所表现的怯懦害怕使然。
注意到在炎炎的夏日,众人在一间没有电扇,高温闷热的环境中做着“无聊的讨论”使得陪审员们更愤怒、焦躁,他们的心情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12号说:有个女人住在对街屋子里,她曾透过高架铁路上驶过的火车车窗看到少年作案的情景。还有一个老头作证,说是听见那 少年喊了一声:“我宰了你!”而一秒钟之后,他听见身体倒下去的响声,并看见那少 年跑下楼梯,十五秒以后,跑出屋子。听到这里,8号立即做了高架火车行驶速度的计算,认准那老头的证词说明了他听见少年叫喊时,正是火车驶过行凶处,而呼啸的火车震耳欲聋,老头是不可能 听见少年的叫喊和身体倒下的声音的。房间里重新笼罩着一种难忍的沉寂。长时间的停顿。5号环视着人们,慢慢地说道:我收回我的一票,我赞成“无罪”。于是,九比三。5号是一个比较单纯,缺乏安全感,有些害怕,自卑,说话不多,在一个贫穷的犹太社区长大这样的性格最容易发生从众效应,容易被说服。受害者的情感距离,权威的接近性与合法性等都是引起服从的因素。这个案件勾起了他的贫民窟的成长经历;有罪的投票会使他与自身的以往间隔开,从众是他获得社会认同,在最开始才会投有罪票。
而后8号拿出地图,并通过饰演的方法指出老头不可能在十五秒看见少年,他在撒谎。11号也说那老头走得很慢,他为了走到证人席上,还得让人扶着。八号以这种办法证明那老头根本就没有看见那少年,他的证词是一种揣测而已,并不能证明少年有罪,众人议论纷纷,6号建议,再进行表决。结果,票数为六比六。2号发言,他认为整个事件与刺伤有关,这刺伤是怎么造成的,审判时断定是从上往下,而那个父亲比少年高六英吋,因此,少年从上往下刺比自己高的父亲,可能吗?3号坚持认为可能,并作了表演。他用挑衅的眼光望着八号,终于,用力挥起刀子。2号猛地抓住3号的手,要他不要开玩笑。8号镇静地拿过那把刀说:大家都知道,被告是会使刀的,他正是因为斗殴中致人刀伤才被送进感化学校,可刚才这样握刀伤人的办法,从上往下刺,可能吗?。5号陪审员幼时常看人械斗,他清楚知道,拿弹弓刀砍人时一定不是高举刺下,少年本身对刀子极为了解,也不可能用这种手法杀人。又一个疑团解开了。有人要求再表决一次,结果,赞成无罪的九票,赞成有罪的只有三票了。
在此期间如此多的陪审员改变最初观点,群体影响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天气如此之热,陪审员疲惫不堪,随着一个个疑团的解开,陪审员一个接一个改变了自己的裁决,直至最后达成一致的无罪意见。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也会引起了服从。2号是一位性格温和的,有些懦弱的人,没有自己的主意,6号则是典型的工人,不善于自己拿主意,是一个追随者,7号是一名滑稽急躁的销售员,非常喜欢棒球,巴不得早些结束这个无聊的会议,缺乏最近本的人文关怀,12号广告商人,有些肤浅,思想容易动摇,个性随和、犹豫,缺乏深度的信念或信仰体系,这些人最容易被说服,易发生从众效应。通过了解犯罪事件过程,理解到明白,再到产生相应的行为,确信少年无罪,这体现了说服的中心途径。说服的要素有信息的传达者,信息内容,沟通的渠道,以及听众,四者缺一不可,这样才能使说服顺利达成。但是由于7号自身的特点也使得他的意见容易反复。
之后,赞成有罪的4号站了起来。他说,我依然认为被告有罪,对面的女证人说他晚上辗转难眠一个小时,在午夜十二点十分正好瞥见少年行凶;3号随之附和。但6号提出了该女证人有戴眼镜,出庭时鼻梁上也有眼镜压痕,正常人不会戴眼镜睡觉,合理推断她瞥见少年行凶也是在没戴眼镜的情况,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8号同时也认同,最后说:现在谁还认为,本案不存在任何理由充足的 质疑?大家都表示服了,可3号还坚持认为少年有罪。他声嘶力竭地大声叫道:我保留自己的意见,让我们不做出任何决定。可八号直视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那好吧,大家只好期待着,您最终会平心静气的。3号久久地凝视着大家,最后终于妥协,大声喊道:那就依你们吧!十二位陪审员的意见一致了,大家一个挨一个地走出了房间。对于4号,他是一名股票经纪人,受过很好的教育,有些自负与傲慢,由于其社会地位,文化水平使得他思想比较细致,有条理,具有难以置信的记忆力与对事实的领会能力;明白整理,冷静而理性,这也使得他比较坚持自我,不容易受到群体影响,他这样的个性与文化背景,使他不易发生从众效应,不容易被说服。10号一个加油站老板,内心充满愤怒,苦难,有种族歧视;令人讨厌,反感,心胸狭窄,守旧喜欢指责;把社会分为“我们”与“他们”;需要他人的支持来支撑他的狂躁叫喊。这类人个性偏执,不易被说服。这样的背景与性格也使得他对人态度恶劣,行为决定态度。3号,坚持到最后的有罪论者。他比较自我,过度的自信,恃强欺弱,极其固执己见与偏执,完全不接受他人意见,粗门大嗓,性格易变且报复心强;由于与他自己十几岁的儿子关系淡漠,即使所有证明少年无罪的证据摆在面前,依旧自大,易怒,急于判定有罪,与大家对抗直到最后。这充分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认知行为的影响力。个性暴躁,炎热的环境,情景的刺激都容易引起个体的攻击行为。
从最初的一个人认为无罪,到最后的无罪全票通过,这是少数派影响群体的一种现象,比起摇摆不定的少数派,那些坚持自己立场的少数派更具影响力。坚持不从众往往是痛苦的,正因如此,许多人选择了从众,又如起初从众了有罪的选择,不会受到众人的埋怨,而8号则受尽针对与冷眼。但8号又是自信的一致与坚持是自信的表现,这使他影响了众人,使得人们从多数派中叛离,一旦出现叛离行为,其他人常常会紧紧追谁,出现滚雪球效应。这也是8好成功的关键所在。
小小的影片包含无穷的知识,《十二怒汉》带我们分析了社会中的人性,这也证明了,知识来源与生活,坚持自我,重视环境的影响力,坚强,自信,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这也是这部影片留给我的最大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