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心理健康悦读)励志与成长_学会暂时妥协
暂时妥协是人生的一大策略,暂时交出或放弃,是在这一过程中等待时机,创造条件,以求扭转乾坤以图东山再起。
“妥协”就其词义来说,是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从词性上看,妥协并无褒贬之分。近日得闲,翻阅史传、小说,顿生感悟:原来,暂时的或者说必要的妥协,乃是人生一大策略。
《老子》上有这样几句话:“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后人把老子的这一思想概括为“取予之计”。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成为我国古代军事上的一种暂作妥协、待机索取的常用策略。
东周时期,在著名的“三家分晋”之战中,魏国国君等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策略。当时正值春秋末期,晋国的命运掌握在智、韩、赵、魏“四家”手中,其中智伯最强。他不满四家共享的局面,而欲独占晋国。于是,智伯打着加强公室的幌子,要三家各拿出一部分土地和庶民给晋君,实则是扩充自己的地盘。他先去威逼韩国国君康子。
康子本想拒绝,宰相段规说:“智伯贪得无厌,假君命以削吾地,若用兵,是抗君也,彼将借以罪我,不如与之。”
段规建议,接受智伯的要求,割地后见机而行。
智伯又袭用逼韩之法,向魏国索要土地。魏君桓子认为他欺人太甚,欲加拒绝,宰相任章劝说道:“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邻邦必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智伯之命不长矣。”
结果正如任章所料,智伯终被韩、魏、赵三家所灭。
战争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在条件不具备时,要想夺取或保存某种东西,必须暂时交出或放弃它,在“交出”或“放弃”的过程中,等待时机,创造条件,最后把它再夺回来。这种“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屡被后代兵家所推崇。
历史小说《袁崇焕》中,谈及“取予之道”,给人启发,也令人感叹。袁崇焕是明末著名军事家,官至兵部尚书。他屡次击退清军的进攻,战功卓著,结果却是含冤被杀。小说中说,辽东战役时袁崇焕曾想以暂时的妥协换取准备的时间。他认为,当军事上准备没有充分之时,暂时与外敌议和以争取时间,历史上不乏先例。汉高祖刘邦曾与匈奴议和,争取时间来恢复、蓄养国力、兵力,等到汉武帝强盛时才大举反击;唐太宗李世民曾代父皇李渊做主,与突厥议和,等到兵马齐备,军队训练有素时,才派李靖北伐,大杀突厥犯敌。(顺便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外国政治家、军事家因某种需要而暂时妥协者也有实例。)同是妥协议和,秦桧与前金的议和,同诸葛亮与孙权周瑜的议和,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是屈膝投降,而后者是暂时退让,这种妥协是为将来的进攻做策略上的准备,不可同日而语。然而,袁崇焕当时的委曲求全的妥协策略,难以让人理解,其为社稷计忍辱负重、行举世嫌疑之事,实属不易,此不多论。的确,有进攻必有退守,有冲突也应有妥协。大至军国之重,小至家务琐屑之争,带兵打仗,为官从政,做人处世,必要的妥协往往是不可少的。
小不忍,则乱大谋。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人来说,隐忍、妥协,有时并不意味着胆小、怯懦。含辱妥协,既要战胜自我,消除受辱的复仇心理,又要战胜别人,不顾世俗的猜疑、歧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敢呢!
暂时的妥协,必要的妥协,的确是一种重要的为政之道、军事之道、人生之道。大道通了,至于邻里纠纷、兄弟失和、夫妻斗嘴之类的日常矛盾,便不难用“妥协”来化解了。学会妥协,学会放弃,实则是人生一大课题。
末了,我忽然忆起一则名人轶事,由此想到,妥协并不都是委屈、忍辱,有时它也体现出人的机智与幽默。这则轶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大文豪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小径上,对面碰到曾尖刻批评过自己的批评家。真是冤家路窄,狭路相逢,越走越近了。“我是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批评家傲慢无礼地说。“我正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旁边。从行动上看,歌德也是做了妥协、让步,不过是一种机智的退让,其言行带有某种以守为攻的意味,此已稍偏论旨了,还是就此打住吧。
第二篇:(学生心理健康悦读)励志与成长_言出必行,言而有信
生活中,我们常常习惯评论这个人好,那个人诚实。那么,判断一个人的好坏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呢?答案往往出乎意料。因为人们之所以钦佩、感激某人,常常是出于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种看法当然出于习惯上的主观。人们之所以深深感动,是因为那些事在当事人的心目中关系重大,故而铭记在心。事情的起因无论多么微不足道,但它却与人的品质习惯紧密相联。
假设一位十分繁忙的世界名人,在一次办完事后,与一名普通人偶然交谈,并开口承诺了一件小事。因事情是在即将分手时顺便提到的,所以当事人也不抱什么希望,随时光流逝,或许淡忘了。
然而,在一个出乎意料的时刻,那位名人把自己承诺的事情圆满地办好了,当事人万分感激。“那位大忙人,连一件小事都记在心上„„”
“诚”字拆开,为一“言”字和一“成”字,即说到做到,信守诺言。哪怕承诺的是一枚邮票,一张火柴商标。其意义并不在于金额的多少,货物价格的高低。重要的是让人觉得对方尊重自己,没忘掉自己。这样,无论何时,别人都会感到,自己没忘记对方,对方也不会忘记自己。
反之,把别人忘掉,这是最伤人的。因为,问题不在于忘记的事情大小,而是它意味着忘掉一个人的存在。因此而刺伤人的心。忘却会失去对方的信任,也伤自己的心。因此不要承诺毫无希望、没有把握的事情。
已经约好的事情,应该留心记入笔记本。如笔记本没有备忘栏,有人会在完成的事后划对钩,在未完成的事后划红圈。这种人自然会博得与其交往共事的人们的赞誉。
第三篇:(学生心理健康悦读)励志与成长_与成功者为伍
毫无疑问,生活环境对一个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周围的环境是愉快和谐的还是令人沉闷的,身边的朋友是经常激励支持你还是对你漠不关心,对一个人理想的树立和成就的取得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
其实,每个人的体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只是一般人很少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可是一旦被外界的东西激发,外界的东西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也许是一句格言,也许是一次讲演,也许是一则故事,也许是一本书,也许是朋友的一句鼓励„„它就会从酣睡中苏醒,促使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
另外,别人的成功也可能会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当你在某个饭馆、剧场或者其他什么场合遇到成功人士,听到他们的演讲,或者听到别人提起某个成功人士的事迹,你可能会深受触动,“看他们取得的成就,难道我就不能做到吗?我就不能有这么成功的一天吗?”带着这样的激情与信心,你可能会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来。
据调查发现,很多业绩一般的小型企业家开始创业时并不是非常成功,但当他们有机会拜访或者参观一些知名大企业之后,深受触动,获得前进的巨大动力。比如说,年轻的乡村医生参观了大城市的医院后,更加坚定了在医学界出人头地的信念。学生听完本专业大师的演讲,心中可能会燃起万丈豪情。一位默默无闻的年轻运动员与他心目中的偶像、一位世界级明星的一次会面,也许是他一生的转折点。正是这些成功人士的成功激发了他们的进取心。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一点不假,纵观社会,成功者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同样成功的人士,差别只是成就的大小。散漫者的圈子里也都是散漫的人,而失败者也总是与失败者为伍,因为正是他们的不幸使得他们互相吸引,共同哀叹。
很多人厌倦了大城市的繁华,他们不喜欢其中高压力的生活,小城市和乡村的安静与舒适总是魂牵梦绕着他们的心灵,可是,要知道,处在小城市或者乡村中是很容易消磨一个人的雄心壮志的,而且也缺少足够的激励,处在那种环境里,人们与世无争地生活着,无法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能力,周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刺激这些人的进取心,个人的能力很容易消散在乐天知命的日常生活中。
印第安人生活在部落中,大部分的部落是些乐天知命的安逸的人群,他们很少具有较高的文化,所以,从部落中出来的印第安人小孩一开始个个神态憨拘,一幅很腼腆的样子。可是当其中一部分人在结束大学学业之后,他们的神情显得气宇轩昂、才华横溢,看起来注定要做一番大事业的样子。可是,其中一些人没有选择到更大的地方深造或者选择比较大的天地一展拳脚,相反他们回到原来居住的部落,享受周围人艳羡的目光,自鸣得意,不思进取,很快,他们就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这是因为他们自己放弃了能够激励自我的环境,将刚刚激发的潜能再度催眠。这样的人岂不可惜。
总之,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从现在起,要不惜一切代价进入能够激发自己潜能的氛围中,努力接近那些了解你、信任你、鼓励你的人。多接触成功人士或多阅读些他们的成功传记,相信你这样做了之后,对你日后的成功会有莫大的影响。
第四篇:(学生心理健康悦读)励志与成长_退一步,进两步
有一条大河,河水波浪翻滚。河上有一座独桥,桥很窄,仅用一根圆木搭成。
有一天,两只小山羊分别从河两岸走上桥,到了桥中间两只山羊相遇了。但因桥面太窄,谁也无法通过,而这两只山羊谁也不肯退让。结果,两只山羊在桥上用角顶撞起来。双方互不示弱,拼死相抵,最终双双跌落桥下并被河水吞没了。
这则寓言很简单,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狭窄的路口处,不妨让别人先行,自己退让一步。表面看来,自己吃亏,但实际上,如果彼此都不相让,势必会两败俱伤,倒不如稍作退让,免去麻烦。
人毕竟是羔羊所不能比拟的,于是有人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去不远,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去远,务加让三分之功。”确实,这种做法明为退,实为进,是一种比较圆熟的做法,一条道路本就狭窄,再加上拥挤更是无处下脚,若是自己退一步让人先走,那么自己也就相当于有了两步的余地,可以轻松走路。两相对照,自然是应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做法。
小华是一个化妆品公司的推销员,小华的公司几次想与另一个化妆品公司合作都未如愿。经过小华的不懈努力,该公司终于答应与小华的公司合作!有一个要求:要在其化妆品广告词中加上该公司的名字。
小华公司的老总却不同意,认为这是花钱替别人打广告,协商又陷人僵局,合作公司限小华的公司两天内回话。
小华听到这个消息,直接找到老总,让他赶紧答应,否则会错失良机。老总不乐意地说:“我坚决不妥协,他们这是以强欺弱。”
小华认为把产品和一个著名的品牌绑在一起是有利的,经他的劝说,老总终于同意了合作的条件。事情像小华预料的一样,公司的生产蒸蒸日上,销售额直线上升,小华也因此被提升为业务总经理。
实际上,退后一步是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在冷静中窥视时机,然后准确出击。
《菜根谭》中说:“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涉世一极安乐法。”妥协从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表相是以对方利益为重,真相是为自己的利益开道。以小步的退却换取大踏步的前进,何乐而不为呢?
人生的算法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的事情。不合时宜的进,其实是在大踏步地后退,积极巧妙的退,却有可能是实际意义上的前进。
第五篇:(学生心理健康悦读)励志与成长_习惯决定命运
李嘉诚一直非常重视学习。他虽然年岁渐老,但依然精神矍铄,每天要到办公室中工作,从来没有半点懈怠。据李嘉诚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对自己业务的每一项细节都格外熟悉,这和他几十年养成的良好生活工作习惯密切相关。
李嘉诚学习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半小时的新书,了解前沿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据他自己讲,小说、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他都读,每天都要学一点东西,这是他几十年保持下来的一个习惯。
一个人要成功,就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来拜访客户,收集信息,学习新技术,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
李嘉诚还有一个从年轻时就养成的习惯,当时他为别人打工,床头上总有两个闹钟,以便准时在早上6时大声地叫醒他。而他的手表永远比别人快10分钟。他这样做是“为了能准时出席下一个约会”。同事每天工作8小时,他一天却工作16小时,每天如此。也是从那时起,他习惯把闹钟拨快10分钟,这样他可以早点起床,争取时间。正是这种珍惜时间的态度,使他的销售业绩远远超过其他同事,18岁就被公司提拔为总经理。
他在创业初期的这个习惯让他有时间阅读专业杂志,收集信息。有一次他在一本英文杂志上看到一则报道:意大利的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并打算倾销欧美。这篇报道立即给了他很大的灵感,他敏锐地预感到这个生意很有前途,决定抓住这个良机,把塑胶花全面引进香港。于是,他亲自远赴意大利去学艺,他不仅学到了技术,而且还带回来一套严格的科学管理方式,一回来就对公司进行全面的改革。这次成功的投资,为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为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是李嘉诚的珍惜时间的习惯,使他赢得了众多客户,使他具有超前的商业眼光。许多千万富翁,他们最初时也和我们一样贫穷,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少之又少。促成他们成功的并不是发了一笔横财,而是许多让人忽略的习惯,可他们注重那些平时的生活习惯,于是当机会来临时,就能够把成功的大鱼钓人篓中。
韩国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从一个农民成为全国首富,指挥着成千上万名大学高材生。他的成功与他平时的学习习惯是无法分开的。郑周永24岁时买下一个汽车维修厂,从此就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非常刻苦地钻研汽车修理技术,学习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在他后来与福特汽车公司谈判合作事宜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当时美国福特公司要打入韩国市场,想找一个本地的汽车厂商合资建厂。郑周永知道后,通过各种途径与福特公司接触。由于他的信誉度高,福特公司专门派负责国外事务的副经理和郑周永面谈。在会谈中,郑周永如数家珍般地从汽车的发动机到汽车的零部件,各种装置讲了一遍。他如此熟悉汽车构造和技术装备令福特公司的这位经理大为惊叹,这位经理本来计划用四天的时间了解现代公司和郑周永。结果这位经理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得出了结论:“郑周永何止是一个汽车专家,简直就是万能的汽车博士。”就这样,现代达成了与福特公司的合作。
但有谁又会想到郑周永只是小学毕业。只是他从不间断学习,而且抓紧一切机会学习。他常常说自己是报纸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他有每天读报的习惯,并且都是从头读到尾,甚至连广告都不放过。他认为,一般学生只是从有限的几位教授那里学习知识,而报纸就大为不同,不仅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为报纸撰写文章的人大多是各方面的专家以及有着丰富经验与人生
体会的人,所以他从来不放弃任何从报纸上汲取知识的机会。他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看报,晚上临睡前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看报,在他的床头上总是摆满了当天的各种报纸。
如果郑周永没有努力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他就不能获得一定的知识高度,也就没有了现代集团事业的高度。一个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才,一个习惯也可以成就一个梦想,成就一个成功的企业。
日本麦当劳社的名誉社长叫藤田田,他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电器公司打工,依靠平时的省吃俭用,几年后存下了5万美元。
他看中了美国的麦当劳快餐业,准备依靠这5万美元干一番事业。但麦当劳的首期加盟资金需要上百万,他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
于是他跨进了住友银行总裁办公室,对银行总裁表示了自己的计划,总裁却冷淡地说:“你先回去吧,让我再考虑考虑。”
藤田田知道这是总裁回绝他了,但他没有心灰意冷,马上镇定下来,对总裁说:“你能否听我说说是怎样存下5万美元的?”
总裁说:“好吧,你请说。”
藤田田说:“我这5万美元是6年来按月存款的收获。在这6年里,我每月坚持存下1/3的工资奖金,雷打不动。6年里,每次都会感到手头拮据,我也照存不误,甚至不惜厚着脸皮借贷,以增加存款。因为在跨出大学门槛的那一天,我就立下宏愿,要以10年为期,存够10万美元,然后自创事业,现在机会来了,我要提早开创事业„„”
送走藤田田后,总裁立即向那家银行了解藤田田存钱的情况。柜台小姐说:“哦,是问藤田田先生啊。他可是我接触过的最有毅力的存钱人,6年来,他每月都会准时来存钱。”
总裁当即告诉藤田田,他的贷款申请被批准了。
后来,藤田田成为了日本麦当劳社的名誉社长,他同时也成了日本的超级富翁。
藤田田的成功并没有惊人之处,如果有,那就是住友银行在他创业之初给予他的最宝贵的帮助。而这一切只是源于他的雷打不动的存钱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