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5年全国孔子思想研讨会征文[精选]
凝聚着中华炎黄子孙,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炎黄子孙,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包含着华夏先哲的无穷智慧,是孔子留给今人的一份极其精髓,弥足珍贵的古代文化瑰宝,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璀璨奇魄,可是由于某种历史原因,一些人极大误解了孔子,把孔子文化当作一种敲门砖,肆意诬蔑孔子的哲学思想,使“孔子学”研究走向了倒退,笔者最近走访了许多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询问了解,“孔子是何时代的人?”“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论语》是谁编的?写的是哪些内容?”等等,他们大部分都答非所问。此外我翻遍了所有中小学教材有关论及孔子的只是片言只语。今天孔子儒学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新加坡、日本等对孔学研究极为重视,他们把孔子的言论来指导自己的道德规范行为,以儒学的思想来经商,商人取得较大的成功,而作为孔子文化发源地的中国,如何继承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新人,以肩负起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这是我国面临思考的重要问题,更是时代赋予的宏伟重托,我国近代研究孔子学说影响海内外的知名人士学者有冯友兰、梁濑溟、张岱年、汤一介、杨荣国、任继愈、蔡尚思、匡亚明以及台湾的南怀瑾等人。他们从孔子文化典籍中反复筛选和权衡写出了大量研究孔子文化思想,不同角度的探索,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对当今文化界、思想界,几乎是妇孺皆知。今天孔学研究不应当被人们所谈忘,孔子学说历经二千多年,悬案千年的事情,人者见智,庄子说的好“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现代文化起源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之根,如果对中华传统文化不熟悉,我们就无法读懂孔子,读懂老子,读懂唐诗宋词,读懂韩愈的书、朱熹的书,王阳明的书。面对地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重视孔学的研究,特别是中小学生必须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学活动、政治活动以及孔子弟子的言行。尤其是政治主张、伦理道德思想、教育思想和方法,对我们仍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如《伦语》、《孔子家语》这一本书,许多篇章极具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其中包含无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名言佳句,发人深思,现代成语词典曾引用孔子语句89句之多,每一种文化典籍却是特定历史的产物,随着历史的高歌猛进,中国儒学必然有其特殊的历史位置,儒家以“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为其经典,倡导仁义,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理美德,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中作出光辉的贡献,但因长期为封建统治者所利用,逐步发展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前进,儒学中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积极的思想内容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将为后人借鉴,吸取和发扬孔子倡导“仁”,把它作为最高道德标准,要求人们做一个完善的人格的人——“仁人”,而且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出“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思想,改变了把奴隶当成会说话的工具的旧观念,孔子曾创私家讲学之风,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形成了一个学派,他提倡要有“知之有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以及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和举一反三等教育思想和方法。儒家学说有精华也有糟粕,它在历史上有过积极作用也有过消极作用。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对它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不可取的,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是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笔者建议今后在大、中、小学的教材应补充如《伦语》、《孔子家语》等欣赏性、实用价值较高的教材,同时也可以提高大、中、小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应当肯定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第一位继往开来的一代大师。他的思想学说,在我们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源流中占有重大的地位,其精华和生命力至今在显示着强大的作用,让我们共同为致力于孔子儒家学派的这份珍贵遗产的研究,为中国古代文化领先于世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之林!
作者:福建福州第二中学教师张祖仁
邮编:350001
第二篇: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礼、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国安邦等思想。
1、仁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
(1)、“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仁”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爱,以教化的方式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2)、孝悌。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
(3)、“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同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总之,从统治阶级,到家庭,再到个人修养,“仁”无所不在。体现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圣人的仁德之心是随时随地都会流露出来的。孔子还认为,每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仁者,人也”。为仁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礼
(1)、“礼”的内涵: “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孔子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达到和谐的“礼”治境界。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孔子认为,“正”就是合礼,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细小之处也要讲究合礼。如“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2)、“礼”与“仁”。礼的内核是仁,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德基础上的礼,讲制度、讲规范,都是为了坚守伦理道德。
(3)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道德境界。“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仁政。
3、孝
“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
(1)、孝与仁的关系。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一个人只有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外才不会犯上作乱,做出悖礼的事情;只有敬爱父母,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关爱他人,实现“仁”。孔子认为,“仁”是由“爱人”,即家庭的孝悌关系开始,逐步扩展的。(2)、如何做到孝?
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指子女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和情感上去慰藉、尊敬和善待父母。因此,孔子在“孝养”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爱”、“顺”的观点。
“敬”指的是子女要发自内心尊敬父母,和颜悦色侍奉父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爱”指的是子女关怀、体贴父母和温暖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顺”指的是子女要承顺于父母,尽量不触犯父母,但孔子同时强调“顺”不是对父母毫无原则盲目顺从。“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4、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①强调处事有“度”,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注意避免“过”与“不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②强调不可则止。处理事情要注意分寸。“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③主张在实际应用中时常变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但要认同最高标准——“中”。变通是手段,稳定是目的。
④要宽容包纳,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普遍的意义。⑤“中庸”与“和”的精神实质:“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对待社会问题时要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社会安定。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有借鉴意义。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得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中庸不同于折中主义。
5、君子人格的塑造
(1)、“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2)、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
(3)、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4)、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5)、君子不党。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同时还要“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教育
(1)、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2)、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
①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②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
③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
(3)、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
7、天命思想
“天命”即尊天信命。孔子强调天人合一,主张畏天命。他认为人的一切全在天地掌控中,人须秉持天道而行,不可胡为妄作。“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把“畏天命”当做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之一。
孔子天命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心态,“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另外,孔子赞成敬鬼神,但不盲目肯定,也不盲目否定。“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8、关于治国与安邦
(1)、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2)、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
(3)、治国的基本方法在于“选才、富国、育人,立法”。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啊!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里孔子强调在卫国这样一个众多人口的国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再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
(4)、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时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
孟子的主要思想
1、性善学说:
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他认为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人可以通过学习、教育等修养过程达到道德境界。
2、“仁政”思想:
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就是国君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心和爱心,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主要体现在养民、教民两方面。
孟子认为养民首先要制民恒产,使百姓拥有土地;其次,还要使民以时,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要做到“不违农时”。养民是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教民则是解决百姓的道德问题。“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另外,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天子之所以为天子,是因为他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3、理想人格:
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第三篇:孔子思想
1、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2、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3、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4、自省 忠信
5、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6、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7、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
8、无改于夫之道。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
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9、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10、“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
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
11、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12、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13、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
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14、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
15、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16、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
少后悔
17、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19、“仁义礼智信”为儒家“”,提出“仁、义、礼”,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20、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
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21、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22、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
23、仲由字子路,端木赐 ,字子贡
24、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25、中庸之道加上君子之道,是儒家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所在。
第四篇:2005年全国孔子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
福州民革张祖仁说孔子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文化人、思想家、是终身教育的倡导者
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孔子思想学说的产生和发展,吸取其思想精华,弃其糟粕,宏扬祖国传统文化,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研究孔子。大家知道孔子是一个博采众长的政治家、教育家。他的态度非常的宏大,他的学问非常的广阔。中国2000多年来,在孔子终身教育熏陶下,不知产生了多少忠臣孝子,志士仁人,这些人都是中国的国瑰,都是民族的精英,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正是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也正是儒家的气象,“读圣贤书,所学之事”就是作忠臣孝子。孔子“杀身成仁”的思想和正义一直贯穿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孔子一生始终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为天下国家负责到底。“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都是孔子的教导,而为后人称颂不衰的。孔子与尊孔是两回事,尊孔是孔子到了两百年以后的事,封建专制帝王为了延续其家天的寿命,利用孔子的学说,作统治人民的工具,这一切一切,都不能记在孔子的账上。中国的文化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秦始皇陶瓷、青铜器、万里长城都不是以代表中国的文化,孔曰:“杀身成仁”,孟曰:“舍生取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当今世界思潮,以和为贵,儒学的一个和为贵,是提倡道路的勇气,提倡终身教育,主张人权和兼爱,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曾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表现了坚贞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赢得了世界各民族的同情和支持,享有崇高的声誉。中国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传统和爱好和平的国家。孔子儒家为之而奋斗的天下太平是人类美好的理想,世界需要和平,《论语》上说“四海之内,皆兄弟”,“群尊贤而容众”具有博爱精神,中国人性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同和族和平相处,“德不孤,必有邻”,可谓“天涯若比邻?”儒学的宽容性也体现在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二千多万华侨身上,儒家认为“天地万物为一体”,孔子的“仁”爱与耶稣基督的“博爱”,“佛教”的“慈爱”,道教的“无为”影响着世界发展的历史,现代西方特别看重孔子的“中庸之道”,认为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相同,西方许多人很羡慕中国的“父慈子孝,见爱节散,夫和妻柔”和“家和万事兴”的传统美德,仰慕儒家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和豁达的人生观。孔子在世界教育史上的贡献令人景仰,他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受教者“诲人不倦”。他重视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思结合,知行联系,而且以身作则,不仅在于喜教,更成为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的楷模。孔子在教学中,十分重视乐教、礼乐,并提出他的一贯思想和做法,他通过礼乐来观察政治,即“审乐以知教”,孔子总是利用情感教学手段,把僵硬刻板,规行矩步的礼教与开朗和谐,奋发向上,陶冶情操的乐教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使教学富有和谐、生动性和趣味性,收到最佳效果,礼乐二者不可偏度。孔子把《关且像》偏作《诗经》的首篇,也正是因为它的情调“乐而不淫,衰而不伤”达到了真善美的和谐与统一。孔子在教学时,总是一边弹琴,一边讲授,使学生完全陶醉于乐感的愉悦情境里,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义道德和文化知识的陶冶,孔子还常常把学生带到风景秀丽的大自然中去,或是名胜古迹之地,一边游玩,一边借景生情,施以教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的诗教,诗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善用诗
歌进行道德教化,以“六艺”之一的“诗之百”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教材,通过教小子们“学诗”,使他们受到温柔敦厚的思想教育,养成温顺、柔和、敦厚、厚重的品德,孔子极力提倡用《诗》、《礼》、《书》、《乐》教弟子,以诗教陶冶诸生性情,培养他们成为思想纯正,恪守周礼,具有温柔敦厚品格的君子。以“匡济时艰”“安百姓而治天下”防止“犯上作乱”。孔子编选的《诗经》“蕴借含蓄,托物讽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世界诗歌史上的一个著名的篇章”。此外,孔子在伦理道德和教育方面,应用“中庸”原则,他反对“以德顾怨”主张“以直报怨”,他是“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中庸”的基本概念与唯物辩证方法是相通的。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有其哲学基础的,他常说的“道”,《论语》中记载他说“道”的地方很多,如“无道”、“有道”、“圣道”、“五道”等,他的“道”是什么?是“忠恕”。
孔子是一个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突破时代和阶级局限,站在人类的立场上,以天下为已任的人类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虽经后人多次歪曲篡改、批判、打倒,但他思想却象大海、象高山,依然那么浩瀚,那么巍峨,历史上许多污泥、浊水不仅说能淹没它,也永远不能损害它,孔子的思想经历有浓厚的文化基础,历经二千多年也不衰。
综上所述,孔子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文化人、思想家、是终身教育的倡导者。今天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之一的孔子研究,首先研究他的思想的精华,由此扩展到整个儒家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历史上尊孔派,把孔子奉为“至圣”,而贬孔派则又竭力贬低孔子,这些都丝毫影响不了孔子的伟大形象,我们今天研究孔子,还孔子以历史的本来面目,做番“剔伪有真”“去芜取菁”的工作,准确理解二千多年来的荣与辱,毛泽东同志早明确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宝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具有重要的帮助。孔子的思想不仅长期影响了整个中国,同时也影响了世界许多国家,早在汉、唐时代,孔子的思想就随着华人足迹所到之处传播到东南亚,特别是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对于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到了十八世纪孔子思想又越过重洋传到欧洲、美洲。美国近年又把孔子列为“古今中外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排在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有两条相互联系的基本原则,这就是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孔子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古为今用,一部《论语》全然是做人的学问,在先秦诸子中,孔子的人学思想最系统、最完善,影响也最深厚,当然研究孔子,也不能“厚古薄今”,更应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从中吸取有益于今天搞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分,开创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文化,当然不可否认在哲学上,孔子也有唯心主义者的观念,他相信天命,认为人的死生富贵,事的成败兴衰,是天命在冥冥之中决定的。他说他自己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才懂得这个道理,他把天命同“圣人之言”并列,称为君子应的“三畏”,孔子鼓吹天命,旨在维护周礼的政治态度,研究时应加一个批判,总之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着中国的文化特色,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史上,再没有第二人可以和他并驾齐驱的,未熹说的好“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有一定的道理,让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恢复孔子的应有的历史地位,学习孔子终身教育思想,为终身教育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福州第二中学教师张祖仁
邮编:350001
第五篇:孔子外交思想
孔子外交思想之我见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是中国外交实践蓬勃发展、外交思想流派百家争鸣的时期,原因是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
西周衰微、各个独立主权国家产生、大国间争霸到最后秦国统一天下的剧烈变革。春秋战国期间的动荡不仅为秦国一统天下提供了准备条件,而且为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契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思想界先后形成了以管子为代表的霸权学派、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仁义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
代表的自然学派、以文仲和范蠡为代表的超限制学派、以苏秦和张仪为代表的谋略学派以及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权力学派1。这些学派及其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了古代中国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外交思想的最高成就。
春秋时期占据主流外交思想体系的应该说是理想主义,各诸侯国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一些主流的公认的价值观念或者意识形态的规范和约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正是这个时期理想主义的典型代表之一。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信”曾一度是约束各个诸侯国的核心价值观念。孔子十分推崇周礼,这一点在有关于他的著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孔子认为,一个由天子统治的恪守周礼的社会才算得上是完美的社会。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理想一直贯穿于孔子的思想和言行之中。“平天下”的理想是在周礼的基础之上推动各个诸侯国进行大一统。因此,孔子从自身及其学生的言行出发,向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标不断努力,周游列国,传播思想。
孔子的外交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关于“礼”的思想的论述当中,本文主要通过对《论语》文本的解读,分析孔子为什么要兴“礼”、为什么看重“礼”和如何兴“礼”这三个问题,同时将孔子的外交思想与近现代的外交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孔子的外交思想对近现代外交思想的影响。
一、孔子为什么要兴“礼”
首先,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阶段。各诸侯国中违反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层出不穷,僭礼的人屡见不鲜,上至诸侯国的君主和臣子,下至庶民百姓对于“礼”都毫无遵守可言。“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2“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4连诸侯国的君主和正卿都做不到“礼”所规定的要求,可见当时社会之中制度的混乱局面。“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5连按照周礼
所规定的去侍奉君主都要被认为是在向君主谄媚,可见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孔子看来,天子应该有天子之礼,诸侯应该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天下才能够安定繁荣,正所谓孔子所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6。孔子的 这一思想中不乏流露出古代等级秩序的严格,而这对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叶自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流派及其与西方的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2期.第24页.2 《论语·八佾》第26章.引自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11年3月第1版,5月第2次印刷.第38页.如无特殊说明,后文所引《论语》均出自此书,不再做单独说明.3 《论语·八佾》第10章.第31页.4 《论语·八佾》第1章.第26页.5 《论语·八佾》第18章.第34页.6 《论语·颜渊》第11章.第143页.其次,孔子所推崇的“仁义礼信”实际上是有一定逻辑顺序的。“人而不仁,如礼何?”7孔子的学生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8中领悟到“仁先礼后”这个道理,因而受到了孔子的称赞9。
“仁义信”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追求,而“礼”是外在的表现,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孔子希望通过推崇和恢复周礼来规范人们外在的行为,然后由外及内地恢复和巩固人们内心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孔子的学生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10,即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便是“仁”。这正是孔子想要说明的道理。孔子认为,当人们内心的“仁义信”得以巩固和加强,尤其是君主和臣子,那么整个社会就不难达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1的效果,不再需要用严峻的刑罚治国,这里
再次流露出孔子“礼治”和“德治”的思想。孔子的“礼治”“德治”思想并不仅仅限于治国,国家间交往、对国际关系的处理亦是如此,这种思想在近现代
国际关系思想中仍然存在,笔者在后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二、孔子为什么看重“礼”
在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不可更动的根本,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所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孔子对周礼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爱屋及乌的地步,哪怕有他的学生说“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12孔子都会以“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13来表示自己不允许别人对于
周天子的讥讽。那么,“礼”真的有这么重要么?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14一句话概括出孔子认为“礼”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即使中原诸国没有君主,也比虽然有君主但是没有“礼”的“夷狄”要好。这说明孔子认为,如果发挥得当,“礼”的作用要大于一个君主的作用,治理国家最高水准在于百姓自治而不需要君主统治,再次突出了孔子“礼治”的重要思想。
除了上文所说的,“礼”可以帮助人们规范外在行为进而巩固内心“仁义信”等道德标准之外,“礼”还可以指导人们的其他道德标准。“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15也再次说明了“礼”的重要性。
孔子不仅从“礼治”方面论证礼的重要性,而且从个体的角度也对“礼”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不知名,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16
孔子如此看重“礼”,因此他认为,关于“礼”的仪式、形式不能省,无论什么原因,否则外在仪式和形式的淡化就会造成当时社会不重视“礼”乃至僭礼的现象层出不穷。“尔爱其羊,我爱其礼。”17孔子认为,为了维护“礼”,即便牺牲一头家畜也是在所不惜的,再次反映出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麻冕,礼也; 78 《论语·八佾》第3章.第27页.《论语·八佾》第8章.第29页.9 引文同上 10 《论语·颜渊》第1章.第138页.11 《论语·为政》第1章.第15页.12 《论语·八佾》第21章.第35页.13 引文同上 14 《论语·八佾》第5章.第28页.15 《论语·泰伯》第2章.第89页.16 《论语·尧曰》第3章.第241页.17 《论语·八佾》第17章.第33页.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18
孔子在这里又表示赞同用比较节俭的黑绸帽代替麻织帽,但是却不赞同臣子直接在堂上拜见君主,应该是先在堂下拜,而后在堂上再拜。两个事例相对比说明,孔子真正所在乎的是人们内心对于“礼”的重视,外在形式固然也很重要,但是在不涉及根本原则的情况下,孔子还是主张节俭的。戴不戴帽子和戴什么材料的帽子是两个问题,而和祭祀杀不杀羊,臣子在堂下有无叩拜是一类问题。这里也体现出孔子具有灵活性的一面,正所谓“大事讲原则,小事会变通”。
三、孔子如何兴“礼”
孔子深谙“礼”的重要性,因此他积极推动兴“礼”,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孔子以身作则,第二个方面是孔子通过言行教诲学生以及为官者。
孔子的君臣父子各行其礼的政治伦理信念要求自己毕生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以及规范自己的言行,这在《论语·乡党》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论语·乡党》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处处符合“礼”的要求,表现出孔子是一个一举一动都符合周礼的正人君子。例如,“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19表现了孔子在朝的言谈举止,对待不同的人往往容貌、神态和言行都不尽相同,也正所谓“看对象讲规矩”,体现孔子在朝知礼的一面。孔子对于“礼”的遵循也表现在自身衣食住行方面,例如“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20“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21
孔子对于学生和为官者的教诲中也无不体现兴“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2“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2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4“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5这些教诲都告诉学生及为官者应当如何以“礼”约束自身的行为、治理国家、处理君臣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
四、孔子“礼”思想与近现代国际关系
通过对《论语》文本的解读,不难对于孔子关于“礼”的思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孔子思想中的“礼”的含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礼意或礼仪,即表示对他人敬重的态度和各种仪式的程序和规则,二是礼制或礼法,即国内外的各种制度和法规等。那么孔子这两种关于“礼”的思想与近现代的国际关系思想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或者说在哪些方面是具有传承性的?
第一,孔子认为“礼”是强国之本,这个思想与当今学者普遍认同的制度是立国之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指出,对于春秋时期所处地缘环境十分复杂的诸侯国来说,治理国家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礼制,否则就会“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26。孔子的“礼”不仅会在国内层面对国内的臣子百姓进行约束,同时也会在国际层面上对各个诸侯国进行约束。从国际层面上来看,孔子对于“礼”的 1819 《论语·子罕》第3章.第99页.《论语·乡党》第2章.第111页.20 《论语·乡党》第7章.第115页.21 《论语·乡党》第9章.第116-117页.22 《论语·颜渊》第1章.第138页.23 《论语·学而》第12章.第12页.24 《论语·八佾》第19章.第34页.25 《论语·里仁》第13章.第43页.26 《论语·子路》第3章.第151页.理解颇相似于今日学者对软权力中制度因素的理解。另一方面,孔子还用“礼”和“礼”所带来的效果向周边国家辐射,从而形成一种吸引力,使得本国不战而屈他人之兵,从软性机制上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局面。
第二,孔子认为“礼”是国际合作的基础。在孔子看来,“礼”对外交活动进行了规范,通过“礼”各国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国家社会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是国家间相互合作和友好往来的基础。这种思想可以说在当前国际社会仍在沿用,国与国之间规范的外交文书、礼宾制度等就是最好的例证。孔子特别强调大国遵守“礼”会对于国际合作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从而影响小国也积极加入到规范的国际合作之中。孔子的思想中,对于大国垂范的作用一直给予很高的评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7,“其身正,不令而
28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第三,孔子认为“礼”是国际秩序稳定的支柱。孔子认为,国际秩序的维持并不一定非仰仗王权国家不可,有的时候“礼”的效果更好。中原诸侯国曾多次陷入无君主状态,然而社会各阶层依靠良好的“礼”依旧运行的井然有序,相比周边有君主的“夷狄”更加优越。“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29孔子的 这种思想与当今世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观点颇为相似。在后者看来,在没有霸权存在的条件之下,制度可以起到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虽然两者的观点颇为相似,但是两者的原理不尽相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原理在于国家对于利益的追求以及妥协,而孔子则认为“礼”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国际社会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尽管如此,这两种思想的殊途同归还是难能可贵的。
第四,孔子认为“礼”应该相互往来,这种思想与当今国与国之间平等的交往关系是相吻合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30这种思想在外交领域的应用就是对霸权体系和强权政治的反对,主张国与国之间进行平等交往,合作共赢。
2728 《论语·为政》第1章.第15页.《论语·子路》第6章.第153页.29 《论语·八佾》第5章.第28页.30 《论语·卫灵公》第24章.第1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