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孔子的法律思想》有感
读《孔子的法律思想》有感
这本《孔子的法律思想》是1984年版由杨景凡和俞荣根主编的,不否认由于是“反孔”刚过,人们又急于将孔子思想放回历史舞台,所以书中虽然只是从法律角度评价孔子的思想,但完全是对孔子法律思想中好的方面进行阐述,因为其中没有一丝关于孔子思想的不妥,这是我认为不应该的,因为既然要评价一个人的思想理论,就应该客观如实的从正反两方面来展现。虽然是如此,但看完这本书,感觉还是受益颇多,毕竟在“春秋战国”那样一个中华历史刚刚发展那的时期,孔子能创立绵延数千年的儒家思想确实是非常不易的事。
众所周知,孔子思想以仁学为基础,书中认为“仁”是古代关于人的学说,孔子希望人人都有高尚的仁志仁节,他告诫子夏“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是孔子对世人的希望,而“仁”与法律思想究竟有什么关系,书中并无说明,所以我就搜了一些别人的资料希望能有自己的见解:由于孔子生活的年代是分权的社会,这样君主对臣民的生活条件的控制和对思想的控制和以后的中央集权体质下的控制就要弱的多,所以孔子才能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提出自己的理论,而人性既然是人天生的本性,那么孔子作为一个人当然无法消除这一点,所以他的理论思想中充满着人性,孔子是极其尊重人发自内心的选择的,就比如他自己是入世的,所以早期的儒家思想入世占有很大一部分,但他同时又对伯夷叔齐等人非常欣赏,称他们是“古之仁人”,这就是对出世的隐士的尊重,就是自己真性情的表现。所以就造就了儒家思想中“仁”的出现,“仁”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心正确的表达,孔子认为所有人都具有了“仁”,社会就真正和谐了,所以他努力宣传自己的思想,而法律说到底就是通过对人的规范从而使社会达到和谐,这与“仁”的最终思想是一样的,只不过“仁”是通过内心,而法律是通过外界来改变而已。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天性相差无几,只是后天的习染使人们各不相同。在此,孔子提出了“性”和“习”两个相对的概念,区别了人的天性和习性的不同;提出了人的天性是近似的,而人的习性则是相异乃至对立的。肯定人的天性相近,说明并无好坏善恶之分,这就否定了犯罪是由天性所决定的观点;认为人的习性相异乃至对立,说明习染使人好坏各异,即习染于善则善,习染于恶则恶,这就肯定了犯罪是由后天的习染所决定的观点。在此,孔子非常精明地揭示了习染不良是犯罪发生的社会心理原因。
而从另一方面“仁”的表现来看,它与现代的法律思想也是不可分割的:仁学在孔子之前可能就有,但孔子的仁学主旨是“重人”和“民本”。“仁”重生,尊重人的生存权,就如孔子说自己“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同时“仁”反对滥杀,反对无谓的牺牲人命,例如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这明显与现代的民主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法律的最基本思想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当然,孔子思想里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却又是与民主的差异,这只能说明孔子的“仁”是以一种自然的状态来展示的,就像父子关系就是基于人性的初始,而至于君臣和另外的一些现在看来是“封建”的思想也只能认为是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了。
书中前部分有对孔子儒家思想中处处隐含的法律思想的痕迹的清理,孔子虽然是以“仁”作为思想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法”这个治国工具,在《左
转》记载的叔向处死杀害他人的邢侯,而孔子对此表示赞同表明了他以法来惩治违法贵族,这也并没有“刑不上大夫”的顾忌。孔子不反对据法“听讼”,但他认为靠刑杀来威吓人民最多只能暂时的禁人为非,但却把整个社会风气败坏了——“民免而无耻”,并不能使人不再犯罪,只有“导德齐礼”才能使百姓“有耻且格”自觉地不犯罪。作者在此对这种思想大加赞赏,并且举出例证证明当时社会是“路不拾遗”,但我认为这对现在的立法是不可取得。因为当时社会的百姓在思想上完全信奉儒家思想,万众一心,全都能做到尊礼守规,正如现在的西方社会信奉基督教一样,上帝不一定真的存在,但所有人都相信了他就真的存在了,无时无刻都在监督着自己的生活。所以百姓除了法律的约束之外还有自己道德上的约束,这就是外因和内因的区分,当然是内因更胜一筹。而现在的中国人民并无一个全体信封的类似宗教的信仰,这样的现实就意味着绝对不能仅依靠思想上的约束来实现。
接下来书中就对孔子思想中的法理学思想、立法、司法和守法思想做出详细介绍。其中的“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礼”首先是一种制度。即“礼制”。孔子想用“礼”来规范社会。“礼”又是个体的人意识到的合乎内心法则、应该遵循的一套规则,如“克己复礼曰仁”。总之,孔子心目中的“礼”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既是法律的,又是道德的。但由于当时的大环境我们可以知道,孔子的这种思想是受到周朝遗留下来的“礼”的影响,所以他是一心想要恢复周朝的“礼”的,这于历史的进步我认为是相反的,但是孔子不乏有犀利的见解:其中我认为最真实也是最让人感叹的是其中孔子揭示统治者的贪得无厌、聚敛无度是产生犯罪的社会经济根源,对此孔子不只是深刻批判、强烈愤慨,更进一步他提出了富民的主张,即实行“因民利而利之”惠民的德政,即实现“小康、惠、绥”,虽然我学文不深,但相信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这种以民为本的德政的人。
对于治理国家,孔子的提议是 “德刑并用”、“先礼后刑”、“德礼为主、政刑为辅”。简而言之就是“德主刑辅”。对于这种思路,虽然并不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但我认为是非常值得现代人尤其是立法者借鉴的,所以我想写一下看完书自己对“德主刑辅”的理解。
“德主刑辅”肯定并非孔子的原话,但关于德与刑的关系,孔子这样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孔子并不反对用刑,只不过“德”、“刑”相比,他更重视“德”的作用而已。首先,在指导思想上,他认为德是本,刑是末,凭借德政来治理国家,就会使百姓像重型环绕北极一样归顺,而不需要刑罚去压服。所以,第二在制定政策时上,他认为德在先,刑在后,基于德先刑后的认识,孔子反对不加德而用刑罚,反对不加训诫而只要归顺,他说:“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并把这种违反德先刑后的行为放在四恶之首来斥责,斥之为“暴”、“虐”。第三,从实际作用来看,孔子认为德大刑小,仅用刑罚只能暂时制止犯罪,却不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不能铲除犯罪根源。综上所述,孔子在德与刑的关系上认为:德本刑末,德先刑后,德大刑小。这分别从指导思想、治国措施、实际作用三方面总结出来的认识,归结起来就是“德主刑辅”的指导思想。
另外我认为,孔子的“为政以德”的“德”,不但是要求统治者自身在思想境界的上的“德”,而且更是以一种治国施政措施的“德”。就是说,对于统治
阶级提出“德”的要求,既要他们正其身,又要他们施仁政。施仁政的内容也就是“德治”的内容。可知,德治的内容部外二条,一是使百姓富庶的富民政策,二是富庶之后教育民以德的政策。“富之”是治国的第一步,是条件,是基础,“教民”是治国的第二步,是手段。虽然他还有“富而无骄易”的统治阶级偏见,但能够认识到“贫而无怨难”的确是一种进步。但是孔子所谓的德治到了统治者身上也不外是要求为国不要横征暴敛。
在司法实践中,孔子主张“哀矜务喜”,这种司法和刑罚原则要求把法律和情理结合起来,不仅要看犯罪行为的结果,还要看犯罪行为的主客观原因,看到书中这样的解释我就联想到学过的刑法中主客观原因的重要性,这也就表现了孔子要求司法中重视民命,贯彻“道德齐礼”原则的良苦用心。同时,他反对严刑酷罚,主张刑罚适中。《论语.子路》“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很显然其中所含的“刑罚中”思想,就是定罪准确、量刑恰当,做到了公正公平。所以从现在的角度看,孔子的“刑罚中”思想代表了文明的方向,体现了人道的价值。但是上面已经说过,“德主刑辅”的思想并不适合现代的中国社会。此外,“德主刑辅”还使得法律成为伦理道德体系和行政命令的附庸,有着明显的道德至上论的倾向,因而它又与现代法治“法律至上”的精神相违背。
所以我就想通过查资料来汇总一下关于孔子法律思想中于现在社会立法不利的几个方面:首先,孔子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一种人治思想。由于环境受限,并且孔子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来处理问题并且考虑问题的,所以其法律思想始终无法跳出君臣之道,难以发展出现代社会的完全民主的意蕴。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比较,孔子从未提到过诸如宪制、三权分立、权力的相互制衡等等重要的法治问题。在他看来,权力结构是个简单的金字塔,“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最高的统治者居于顶端,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于一身,通过改造他,就可以达到改造整个社会。由于把希望寄托在统治者的道德完善上,靠的是统治者的道德完善来建立仁政。这犹如在沙滩上造房子,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一个仁慈的独裁者。所以这是孔子法律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一个重大漏洞。
另外,孔子更多地强调人们的义务,而非权利。孔子的法律思想是超出个人权利观念之上,将个人湮没于群体之中,片面强调为他人尽义务的。例如“父慈”,是规定父对子的义务;“子孝”,是规定子对父的义务;“兄友”,是规定兄对弟的义务;“弟恭”,是规定弟对兄的义务;“君义”,是规定君对臣的义务;“臣忠”,是规定臣对君的义务。而事实上,会使大多数人缺乏个体权利的自觉,使人失去主动自由发展的动力。同时,片面强调人的义务,淡化人的权利,也会使统治者因感受不到有政治主体的存在与限制而漠视人民的权利,从而在缺少民主监督的情形下,对权力的支配和要求无限扩张,进而可能演化成暴政、苛政,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后世很多统治者把孔子思想作为国家的主要思想,就是因为这样人民会更加听信统治者,更加容易被支配。
孔子把一些过高的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孔子在立法上主张把道德原则转化为法律原则,把他认为的一切美好的道德品质,诸如忠、孝、礼、智、信、敏、诚、忠恕、爱人等转化为法律规范。这一主张固然对普及儒家道德起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推动作用。但人类事务中几乎方方面面都涉及到道德范畴问题,把一些过高的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法律和道德混淆
不清,使人民难以遵守和执行,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同时,把道德而不是把法律作为政治的基础,一旦社会道德沦丧,就会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国家便可能陷入无政府状态,导致社会秩序紊乱。所以这样也就有了不好的作用。
通过课本知道了汉武帝时期复杂的政治局势迫使他废除汉初“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董仲舒适应统治阶层的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形成一套神学化了的新儒学体系。在其建议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开始了汉代法律儒家化的历史进程,使汉代的法律在司法、立法、民事、刑法原则等领域逐渐儒家化。本书作者认为“法律儒家化”是对孔子思想的扭曲,之后的孔子思想已经不是原来的孔子思想了,但探究者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把孔子思想当作一种思想的代称是用来更好的学习研究它,以汲取其中精华来用于自身的,至于是不是真正是孔子的思想没有多大意义。此外,我们学习研究孔子的思想不是为了给它估个价,而是为了今天构建一个健全的中国法制提供借鉴,我们应该要学习到尊重客观事实,尊重自然形成的道德,尊重自己内心的正确想法。当然,我们更要尊重人性,注重法的实际应用,而不要只追求口号的好听。仅依靠个人的思想根本是不够的,必须是集大家之思想我们才能构建出更加精确和正确的法律思想来引导立法者制定出更加精确,更加有利于百姓权利的法律!
第二篇:读《孔子》有感
读《孔子》有感
定边县安边小学六年级(3)班
毕申慧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有着孜孜不倦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索和进取,他常说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已形象地说出了他学习的刻苦。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术以礼仪为规范,以仁爱为根本。他将教育普及平民,培养了许多出身平民的人才,被天下人宗为“圣人’。孔子的一’生是清贫的,他三岁时,父亲死了;十七岁时,母亲也过世。贫贱的生活不仅没有使孔子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他发奋学习的志向。有一次,他向鲁国的襄子学琴艺。孔子了十多天,还不调换,襄子让他换曲子,可孔子说:“我虽然已经熟悉了这支曲子,但还没有领悟它的技术。”又过了一段日子,襄子让他换,可孔子又说:“我还没有领悟它的人物形象呢。”又过了几天,孔子停下不弹了说:“我感受到了这人又高又大,皮肤很黑,眼睛向上看。好像是周文王,曲子叫《文王操》吧!”孔子的孜孜不倦,认真,刻苦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在你遇到难题时,请大家想一想孔子,孔子是多么伟大啊!让我们向孔子的事迹,跨大歩,一步一步为明天而奋斗!
第三篇:读《孔子》有感
读《孔子》有感
上小学时,我背过《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我在家的行为准则。上中学,我背了《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孔子曾经有怎样的经历?我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与爸爸去图书馆,终于找到了《孔子》这本书。书中讲到:孔丘的父亲叔梁纥由于儿子脚有毛病,决定再去外求亲。他来到了颜大人的家中,打算与颜大人的女儿成亲,颜大人来到房间与女儿们商量,他的小女儿颜征十分敬重父亲,就答应了。叔梁纥成亲之后,却不见生子,他很是着急,他们决定去求抱子娘娘,让他们生个儿子,没过多久,颜征果然怀了孩子,过了十个月,在山洞中生下了孔丘。叔梁纥异常高兴,抱过孩子,大吃一惊,把孩子给了颜征,说道:“这孩子相貌丑陋,怪的吓人。”说罢,长叹短息起来。后来,他还将孔丘私自扔进山里,颜征不顾刚生完孩子的痛苦,跑进山里把孩子找了回来。渐渐的孔丘到了三岁,他聪慧过人,又活泼机灵。可就在这年十月,叔梁纥离开了人世。颜征对孔丘说:“孩子,娘是为你而活着的。”说罢,向曲阜城走去。在曼夫娘的帮助下,他们在曼夫娘家旁边住下了。曼夫经常带孔丘去教堂看祭祀,孔丘一回来就向妈妈问这问那,颜征看孔丘如此好学,就说:“孔丘,娘一天给你讲一个故事,你要记住才行,好不好。”孔丘高兴地直拍手。一天中午,孔丘要求妈妈教他读书写字,颜征十分高兴,只用了半天的工夫就学会了200个生字。又爱上了《易》学,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成为了大学问家。可孔丘觉得依然不够,就驾起马车,来到了洛阳,找到了老子,用了半年的时间,终于学富一车,回到了家乡,并开了一家私塾,专门教学。
读完这本书,我陷入了沉思:孔丘虽然丑,可他却并不自卑,他依然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甚至比正常人更好学;更勤奋;更加的聪慧,并且他还十分的谦虚,虽然他聪慧过人,还满腹经纶,可他依然要千里迢迢的去洛阳拜师学艺。他小时候妈妈虽然三十出头,却布满了鱼尾纹,他为了让妈妈省心,就三天不上学,在家里帮妈妈烧火,洗衣,做饭,到了晚上,还和妈妈一起编草鞋。颜征在他的帮助下果然气色好了很多。可想想自己,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小的挫折就怨天尤人,不是说功课太难,就是说学习太累。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自己多付出一些,多努力一些,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提高。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所说“他生活在社会、整治大**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
是啊,遇到困难心生放弃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孔子的坚韧与持守。
第四篇:读孔子有感
读《孔子》有感
长寿校区五
(二)班金天范
《孔子》向我们介绍了孔子的一生,孔子并非生来就是圣人,他也有过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
孔子从一个呱呱坠地时头顶凹陷的丑小孩,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虽然有许多偶然因素,但是偶然中有必然,那就是孔子自身的勤奋好学。“吾十五而志于学”,在一个十五岁男孩子青春年少、最贪玩时期,他却在此时确立了自己的伟大志向,更是以行动向这个目标前进,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求教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使自己的知识日益丰富渊博。
向师襄子学琴一事,更让我深有感触。师襄子是鲁国很有名的乐官,孔子向他学琴,他在讲授了乐理知识后,教孔子怎样用指法音调去弹奏一首曲子,孔子认认真真地听讲,反反复复地练习,一连几天练习同一首曲子,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可以换新曲了”,孔子却说:“老师,曲调学会了,但奏曲技巧还未学好”。过了一阵子,师襄子又说:“技巧已学会了,可换新曲了”,孔子又说:“老师,我还没领会曲子的神韵,理解它表现出来的志趣呢”。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我听你奏曲,你已领会它的神韵志趣,可以学新曲了”,1孔子说:“我还没体会曲作者是谁,并想象他的为人风貌呢”。不久,孔子抬头仰望,若有所思地说:“此曲除了文王,还有谁能作得出来呢”!这一说,就连师襄子也为之一震,不禁对孔子大为佩服。我也在学钢琴,可常常有喜新厌旧之感,一首曲子稍微熟练了,便想换新曲,跟孔子的学习精神相比,真是汗颜,真要学习他“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钻研精神啊!
孔子还以“天行健,自强不息”为座右铭。虽然他官场失意,但仍然踌躇满志,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宣讲“仁”、“礼”。在周游列国路上,他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受尽磨难。在逃离齐国时“接淅而行”,在鲁国分不到祭肉,在陈蔡被围差点饿死,在宋国差点被树砸死……他却荣辱不惊,为了理想中的仁礼之国,像永不停息的日月星辰一样自强不息,这不正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精神吗!
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条件,更应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不畏艰难,脚踏实地地向着理想进发。
第五篇:读《孔子》有感
与你同在--读《孔子》有感
郝晓涛
你,孔子,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你家境相当贫寒。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你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由于种种原因,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你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你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你创建了一代老师的楷模。我崇敬你!
你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你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你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你对饮食问题非常重视。你的饮食观完整而自成系统,涉及到饮食原则、饮食礼仪、烹饪技术等方面,并为我国的古代饮食理论拓展了思维空间。可以看到圣人的你对健康与生命的尊重。你堂堂男子汉!
你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曾屡次受到君王的召见,与你讨论问题,受到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田地封给你。你是一代伟人!
62岁的你,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你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钦佩你!
你品性高洁。你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你的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你只求维护道。你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我仰慕你!
你与弟子失散,独自站立在东门。有人告诉你的弟子,东门有个人疲累的像条丧家之狗。弟子赶紧找回你,并将此话告诉你,你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你的豁达!
你生性正直善良。与人为善的你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你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你坚守做人的准则!仁是你反复探讨的命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仁爱不是无差别的爱,而是所谓爱有差等。你将自然的血缘亲情发散强化,推己及人,由近而远,与众人和睦相处。所以,你非常重视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你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你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你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你的学说在近现代以来的新发展是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了新儒学。你的追求!
同你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你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礼施之于民。你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都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你的德治!
在人际交往中,你强调的是忠和恕。、“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为人处世上,你提倡自爱和爱人。你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你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你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在人类文明刚刚露出曙光的先秦时代,我们祖先的你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骄傲!
你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你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你自己不这样认为,“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你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你所不知道的东西,你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的虚心进取!
你亦有自己的情趣。你喜欢弹琴,《诗》三百篇皆“弦歌之”,儒家师徒喜爱琴瑟“弦歌不辍”的榜样,身为后世的文人士大夫所倾慕,使得琴乐的古老传统代代传习,不断发扬光大。你的高雅!
你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首创私塾,开创平民教育之先河。你是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你从文、行、忠、信四方面教学。学不厌、教不倦。许多学生一旦及门,便终生接受你的教诲。你教导学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经问题的解答,以及人与人相处所必备条件的阐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用之于身则身修,用之于家则家齐,用之于国则国治,用之于天下则天下平。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一体思想的。在处理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关系上,你主张全民教育,人人都可以教育,没有年龄、贫富、地域的区别。弟子入室后又能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教学。你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学与思的关系方面,你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讲授与答疑的关系上,你的教学,采用大班授课与个别辅导答疑两种形式。在讲授中,你总是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懂的事情,则轻易不下结论,宁肯存疑,这便是你在教学上一贯主张的“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原则。在授课时,不但做到了“诲人不倦”,而且也能毫无保留。你曾对学生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你的弟子代代相传,其影响一直达于当代,并远播海外。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没有哪一位教育家能和你相比。你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你是我的榜样!
回首一生,你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你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而你临川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你是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你的人生境界之高!
你的一生坎坷,但你的伟大在于“知其不可行而行之”,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后世。在“道不行”和钟爱的弟子、儿子早逝的打击之下,身体心理受到了极大的损害,72岁的你与世长辞。一颗璀璨的明珠坠落了。鲁君为之心痛;弟子为你守墓;人们为之奉祀。墓碑上书:“大成至圣文宣王”。我哀悼你!
被后世尊称为“万圣”、“万世师表”的你,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集中体现了你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你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你的思想及学说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盛赞你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1988年,75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我崇拜你!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的文化圣人:曾几何时,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淋漓尽致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明。“乐礼善学,尚中贵和”的主线就是以你为主的儒学精髓。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此在五大洲进一步传播,“孔子热”、“儒学热”更加薪助火传。你和你的儒学又一次发出了合乎历史发展、合乎人类利益的时代声音。自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华文化从此和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你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你是“中国文化之中心”,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你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你而开;无你,则无中国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你和儒学既保持着其仁爱、和谐的精神特质,又带有不同时代的文化烙印,以开放的姿态生发扩展,为世界文明形态的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因你而骄傲!
人类伟大导师的你所设立的道德原则和进行的不懈努力直至今日仍无人超越。现在,为了我们自身,为了我们的后代子孙,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去改善生存条件,只有你倡议的伦理原则才能帮助我们这样做。你带来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古老的儒家思想将再一次受到审视、洗礼、发展和创新。在与其他不同思潮的交融中,共同创造出更适合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文化。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历来崇尚的和谐,追求的和睦,坚持的和平,在当今新的历史时期里,这种民族精神必将在全人类的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你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将进一步走向世界,并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将把人类带入一个和平、稳定、繁荣、进步的新时代。盲目的批判你的时代过去了,盲目的尊崇你的时代也过去了,科学的研究你的时代到来了。你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你成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你的影响延绵数千年至今!
你是东方的太阳、思想的长城,我从你的古语精华中获取社会人生的启示:为政治斗争提供制胜谋略,为生产经营提供取胜秘诀,为社会交往提供最佳方法……这是智慧的薪传、东方的经典、理想的管理!
你的号召力来自于国学文化传承千年不衰的魅力,让人们切身地体会到了“仁”的精神并不只是被奉为经典的古训,更是可以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准则。让世人在巨大效应中汲取营养,“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旷世情怀,更展现了作为“仁”的一面的你。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形象,你在我心中的形象生动起来,你的欢笑、你的悲伤、你的斗争、你的挣扎、你的落寞和失意,你的黯然神伤或悲愤,我都为之唏嘘动容,被你朴实和诚恳的“人性”所深深感动!
我读懂了你两千年来为世人所撒下的串串珍珠。我俯身拾起,将它捧在手心,珍藏在内心。一抹笑意划过,我挺起胸膛,迈开脚步,昂首前进,自此,我得到了升华------在你的光辉照耀下,我将播种希望,收获硕果。一代师表千秋业,巍巍师魂万世传。一路上,我与你同在!
孔子的名言警句孔子说的话孔子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