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要点_new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要点
2003.5一、复习重点
通过本课程学习,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
1、常用的进位计数制及各计数制相互间的转换方法。
2、机器数的常用表示方法,各表示方法所能表示的范围及其与真值间的转换。
3、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4、存储器的常用寻址方式。
5、汇编语言的概念、程序结构,汇编指令的组成和常用的汇编指令。
6、内存储器的各种分类及分类的依据。
7、中断的基本概念。
二、考试题型
考试采用笔试形式。
1、选择题15题,每题2分。
2、填空题15题,每题2分。
3、计算题8题,共40分。
三、参考习题
◎ 选择题1、8位原码表示整数的范围是(),8位反码表示整数的范围是(),8位补码表示整数的范围是()。
A、-127~+127B、0~+255C、-128~+127D、-127~+1282、微处理器包括(),微型计算机包括(),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
A、硬件和软件B、运算器和控制器
C、主机和外设D、微处理器、系统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
3、二进制数的基数是(),十进制数的基数是(),十六进制数的基数是()。
A、1B、2C、10D、164、二进制数1011B最高位的权是()。
A、1B、2C、4D、85、下列数中比78D大的数是()。
A、47HB、4FHC、0110011BD、1001100B6、8086/8088微处理器的存储器管理方式有(),80286~Pentium微处理器的存储器管理方式有()。
A、实地址B、保护虚地址C、虚拟86D、前三项
7、常用的机器数表示方法有()。
A、原码B、反码C、补码D、移码E、前四项
8、指令“MOV BX,AX”的目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指令“ADD AX,[9F2EH]”的目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指令“MOV CX,[BX]”的目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指令“ADD AL,89H”的目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
A、寄存器间接寻址 B、立即寻址C、直接寻址D、寄存器寻址
9、汇编语言的程序结构有()。
A、顺序结构B、分支结构C、循环结构D、前三项
10、二进制数11011010B的校验码是1,则这数是采用()校验方式的。
A、奇校验B、偶校验C、奇偶校验D、都不是
11、下列关于中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设置中断系统是为了解决微处理器和外设之间工作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B、中断仅是硬件激发的一次调用,中止当前执行的程序而调用一个过程。
C、中断系统包括实现中断的硬件逻辑和实现中断功能的指令。
D、利用中断系统可以实现分时操作、实时处理、故障处理和多处理器环境处理等功能。
12、默认的与段地址寄存器CS相结合的偏移地址寄存器是(),默认的与段地址寄存器SS相结合的偏移地址寄存器是(),默认的与段地址寄存器ES相结合的偏移地址寄存器是()。
A、IPB、SPC、DID、SI
◎ 填空题
1、已知8086微处理器有20位地址线,能直接访问存储器的容量是; 已知80286 微处理器有24位地址线,能直接访问存储器的容量是B; 已知80386SX 微处理器有24位地址线,能直接访问存储器的容量是B; 已知80386DX 微处理器有32位地址线,能直接访问存储器的容量是; 已知80486 微处理器有32位地址线,能直接访问存储器的容量是B; 已知Pentium 微处理器有32位地址线,能直接访问存储器的容量是B; 已知PentiumII 微处理器有36位地址线,能直接访问存储器的容量是B;
2、二进制数1101.101B的按权展开式是
3、将8697H:1B21H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是。
4、当出现进位是CF标志位是ZF标志位是,结果为负时SF标志位是,结果溢出时OF标志位是。
5、微机总线按功能分为、和。
6、汇编语言能识别的数据有、和。
7、输入输出指令只能使用接收或发送信息。
8、用指令的助记符、符号地址等符号书写程序的语言称为程序称为,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过程称为,完成翻译任务的程序称为。
9、ROM的中文意思是 RAM的中文意思是,它属于(易失性,非易失性)存储器; PROM的中文意思是,它属于(易失性,非易失性)存储器; MROM的中文意思是 DRAM的中文意思是,它属于(易失性,非易失性)存储器; SRAM的中文意思是,它属于(易失性,非易失性)存储器; CMOS的中文意思是
10、用单条指令完成下列操作:
把68H传送给DH寄存器
给CX寄存器加上1234H,结果存入CX使AX寄存器的高4位为0,其余位不变
11、设(AX)=3976H,执行指令“MOV AX,6E8FH”后(AX)=;设(BH)=6DH,执行指令“SUB BH,12H”后(BL)=
设VALUE=60,指令“MOV AX,VALUE MOD 8”汇编的结果是;
◎ 计算题
1、将二进制数1100.1011B转换成十六进制。
2、将十进制数0.875转换成二进制。
3、将十进制数67转换成二进制。
4、将二进制数10101011B转换成十进制。
5、将用反码表示的二进制数10110001B转换成十进制数。
6、将十进制数-119用8位二进制反码表示。
7、将十进制数-37用8位二进制补码表示。
第二篇: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2.学前教育学 :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3.幼儿园 :是对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4.家庭学前教育 :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龄前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5.社会学前教育 :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6.观察法 :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7.文献法 :是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 :是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况的研究方法,也是学前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9.实验法 :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建议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幼儿教师基本工作职责是什么,现代幼儿教师应承担哪些角色?
现代幼儿教师用哪个承担的角色有:(1)教育者(2)公共关系的协调者(3)幼儿游戏的伙伴(4)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之心朋友(5)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
2.简述确定幼儿园活动主题的主要依据。
在主题选择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幼儿。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活经验、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水平等。(2)主题自身的特点。(3)教师。(4)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3.简述幼儿园教学评定的内容(1)评定教学目标;(2)评定教学内容;(3)评定教学过程;(4)评定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5)评定教师
1.谈谈你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的看法。
《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它是教育学的分支之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规律和方法,更好地指导学前教育实践。然而,近年来学前教育学科并没有占据它应有的地位。一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学前教育学”的看法是:“理论性太强了”“枯燥无味”"学了也没用。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和各种实施形式的特点,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知道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学前教育观有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学前教育目标、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与教育要求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学到了怎样去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知道怎样进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怎样做好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还学会了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总的说来,学前教育学意义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有助于掌握正确的教育规律。
三、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
四、有助于促进习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
五、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1.洋洋和壮壮都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一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洋洋和壮壮都选择了跳绳,刚开始两人还各自跳各自的。可是没过多久,他俩就开始拿着跳绳你打我,我打你,练起了“武功”。忽然,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壮壮抡起跳绳时,一只手柄从手中脱落直飞出去,击中了洋洋的眼部。试分析这一活动组织与指导违背了哪些教育原则,如何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答:(1)违背了全面发展原则,体育活动应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活动不仅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还要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2)违背了安全原则,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和游戏时,教师一定要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体育运动中器械使用不当及活动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在体育活动时向幼儿交代活动安全事项,并密切注意幼儿的活动过程,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3)违背了趣味性原则。幼儿天性爱玩,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体育活动内在的趣味性。这样可以使幼儿在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可避免意外的发生。(4)违背了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体育活动在心理上给幼儿带来的各种情感体验和感受,或成功,或失败等。同时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意志的锻炼过程,在体育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勇敢、拼搏、合作、进取等意志品质。在孩子没有耐心继续下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使幼儿仍能积极地坚持下去。
2.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持有怎样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
答:科学的儿童观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的,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儿童一代的期待为引导的一种关于儿童的观点和看法。”但遗憾的是,这种科学的儿童观并没有在我们教育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被人诟病已久的传统的儿童观还牢牢占据着统制地位。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是我们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观点,现代儿童受到家长的宠爱和疼惜,现代儿童观,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特的人格。儿童与成人同样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儿童的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和尊重,儿童是全方位的,不断发展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求。成人及社会应承认儿童所具有的各种发展的需求,并尽可能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不仅保证其身体正常生长的发育,还要给他们提供充分参加文化艺术娱乐和休息的活动机会。要使其获得该社会条件下最充分的发展,现代儿童观又明确个体差异就是对待不同的儿童要有不同的方法。就要因人而异。但同时也要给其尊重和让幼儿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还明确指出,男女平等受到平等对待与教育,不会再象古代教育那样。儿童的教育观在改变,这也说明了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
案例分析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受护。”
(1)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2)在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
答案要点:(1)这里的环境布置一般指的是户外环境布置,儿童好动的天性使得他们格外渴望一个宽阔、自由、舒适、丰富的户外环境,主要包括户外场地、游戏设施、庭院绿化和建
筑小品等几个部分,一个安全的、精心设计的户外环境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情感健康、社会性、交流能力、谁知和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2)我们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如在游戏设施设置时可提供沙水,在庭院绿化时可铺设一块绿地等
幼儿园对父母做了个调查:“您认为幼儿园老师是做什么的?”父母主要有以下几个说法:
A.帮父母看孩子的;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B.陪孩子一起玩,让他快乐;哄孩子高兴的呗。
C.主要是照顾孩子,也教一点知识;培养和教育孩子。
根据材料分析幼儿园教师角色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P21
1答案要点:教师扮演的“指导者”角色,具体表现为:(1)引导。对学前儿童遇到的障碍和不解,教师应引导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2)指导。指导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前儿童的动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4)教导。教导学前儿童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优秀品质。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P282(主要从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进行论述)
答案要点:案例中李红和张霞老师两位老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过渡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应该遵循四个基本原则: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的原则。在本案例中,两位老师犯的就是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错误。幼小衔接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性上,教师要针对过渡期儿童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着重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过渡,而不是把小学的一套简单地放到幼儿园,因此,可以从日常生活,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和其他各领域的教学活动等方面入手做好衔接工作。
请根据以下中班活动中的师幼对话来探讨师幼关系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这样的师幼互动是否有效?(2)体现了哪些师幼互动的理念?(3)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的,为什么?
案例1:“小兔旅行记”(某幼儿园中班活动)
老师:“小兔子挂在树上,谁会来救它?”„„
案例2:“筷子夹小熊”(托班)材料有:筷子一双,塑料碗两个,塑料熊7个(红色大中小各一个、绿色大小各一个、蓝色大小各一个)老师问:“你喜欢用筷子吗?”„„
(1)第一个案例中的师幼互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思考解救小兔子的其他办法。但是略显得蜻蜓点水,不够深入。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有效和儿童进行了充分的互动,达到了教育目的.(2)都体现了一些积极师幼互动的特征:1)体现互主体性;2)发起和反馈的行为以积极行为为主,减少中性行为,避免消极行为;3)教师和幼儿间平行、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增加,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游戏、合作学习成为互动的主要内容.4)分享也是优质师幼关系不可或缺的特征。
(3)第一个案例中教师可以再进一步追问儿童每种小动物解救小兔子的具体细节。和每个儿童都进行比较深入的师幼互动。
第三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重点
题型:
填空题30-35分左右
简答题30-35分左右
读程序题 12分左右
两个大题 23分左右
1、第三代16位微处理器的特点
2、补码的计算
3、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构成4、CPU的基本功能、特点及意义
5、总线的概念及分类,各种分类的基本特点
6、第三、四章指令系统及汇编,这是这门课的核心,如果时间允许应该全部掌握。
重点理解MOV, PUSH/POP, IN/OUT, ADC, ADD, INC, DEC, XOR, CMP, 及LOOP指令、JNC/JNZ等条件转移指令的含义及应用。
重点理解伪指令中的数据定义伪指令和段定义伪指令。
7、存储器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8、重点掌握用指定芯片构成指定地址范围的存储器系统,画出存储器连接图并指出各存储器芯片的地址范围。
9、Cache的概念、原理、作用及操作。
以上是前五章的主要内容,我在最后一次上课时都重点提到过的。
前五章约占50分。
后面三章主要由严老师答疑及划重点,约占50分
按照我的理解,大致可以如下归类:
第六、第八章主要是基本概念,即填空和简答为主。
第七章包括一些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几种可编程接口芯片的应用,如8255芯片等,请结合严老师的课件进行复习。
第四篇: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
第一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传感器技术的三要素。传感器由哪3部分组成?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哪些指标?并理解其意义。3.画出传感器的组成方框图,理解各部分的作用。
4.什么是传感器的精度等级?一个0.5级电压表的测量范围是
0~100V,那么该仪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多少伏?
5.传感器工作在差动状态与非差动状态时的优点有哪些?灵敏度、非线性度?
第二章应变式传感器
6.应变片有那些种类?金属丝式、金属箔式、半导体式。7.什么是压阻效应?
8.应变式传感器接成应变桥式电路的理解、输出信号计算。应变片
桥式传感器为什么应配差动放器?
9.掌握电子称的基本原理框图,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10.电阻应变片/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各基于什么效应? 11.半导体应变片与金属应变片各有哪些特点。第三章电容式传感器
12.电容式传感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哪3种?
13.寄生电容和分布电容对电容式传感器有什么影响?解决电缆电容
影响的方法有那些?
14.什么是电容电场的边缘效应?理解等位环的工作原理。15.运算法电容传感器测量电路的原理及特点。第四章电感式传感器
16.了解差动变压器的用途及特点。
17.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压产生的原因? 第五章压电式传感器
18.什么是压电效应?什么是逆压电效应?常用压电材料有哪些? 19.压电传感器能否测量缓慢变化和静态信号?为什么?
20.压电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电路形式主要有哪两种?理解电压放大
器、电荷放大器的作用。第六章数字式传感器
21.光栅传感器的原理。采用什么技术可测量小于栅距的位移量? 22.振弦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第七章热电式传感器
23.热电偶的热电势由那几部分组成? 24.热电偶的三定律的理解。25.掌握热电偶的热电效应。
26.热电偶冷端补偿原理和必要性及补偿电桥法的补偿原理。27.铂电阻采用三线制接线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28.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稳定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工作原
理。
29.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的主要特点。
30.数字式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主要特点。第八章固态传感器 31.霍尔效应
32.霍尔集成传感器——线性、开关两类内部构成。33.探测微弱光应采用何种传感器?
34.什么是光电效应,什么是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35.什么是内/外光电效应?利用此效应制作的典型传感器有那些? 36.为什么光电池作光照度测量时要采用短路输出形式? 37.硅光电池的最大开路电压是多少?
38.硅光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理论最大值和实际值? 39.在电路中使用光敏二极管怎样偏置? 40.光电隔离耦合器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41.气敏传感器的原理,掌握可燃气体报警电路工作原理。
42.用电阻式湿度传感器测量湿度时,所加的激励电源为什么应为交
流电源?。
43.用光敏传感器设计一个自动开关路灯的控制电路。第九章光纤式传感器
44.光纤传感器的特点有哪些? 45.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第十章传感器的标定
46.什么是传感器的标定?何情况下需要标定?
第一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传感器技术的三要素。传感器由哪3部分组成?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哪些?并理解其意义。3.画出传感器的组成方框图,理解各部分的作用。
4.什么是传感器的精度等级?一个0.5级电压表的测量范围是0~100V,那么该仪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多少伏?
5.传感器工作在差动状态与非差动状态时的优点有哪些?灵敏度、非线性度?
第二章应变式传感器
6.应变片有那些种类?金属丝式、金属箔式、半导体式。7.什么是压阻效应?
8.应变式传感器接成应变桥式电路的理解、输出信号计算。应变片桥式传感器为什么应配差动放器?
9.掌握电子称的基本原理框图,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10.电阻应变片/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各基于什么效应? 11.半导体应变片与金属应变片各有哪些特点。第三章电容式传感器
12.电容式传感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哪3种?
13.寄生电容和分布电容对电容式传感器有什么影响?解决电缆电容影响的方法有那些?
14.什么是电容电场的边缘效应?理解等位环的工作原理。15.运算法电容传感器测量电路的原理及特点。第四章电感式传感器
16.了解差动变压器的用途及特点。
17.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压产生的原因? 第五章压电式传感器
18.什么是压电效应?什么是逆压电效应?常用压电材料有哪些? 19.压电传感器能否测量缓慢变化和静态信号?为什么?
20.压电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电路形式主要有哪两种?理解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的作用。第六章数字式传感器
21.光栅传感器的原理。采用什么技术可测量小于栅距的位移量? 22.振弦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第七章热电式传感器
23.热电偶的热电势由那几部分组成? 24.热电偶的三定律的理解。25.掌握热电偶的热电效应。
26.热电偶冷端补偿原理和必要性及补偿电桥法的补偿原理。27.铂电阻采用三线制接线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28.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稳定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工作原理。
29.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的主要特点。
30.数字式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主要特点。第八章固态传感器 31.霍尔效应
32.霍尔集成传感器——线性、开关两类内部构成。33.探测微弱光应采用何种传感器?
34.什么是光电效应,什么是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35.什么是内/外光电效应?利用此效应制作的典型传感器有那些? 36.为什么光电池作光照度测量时要采用短路输出形式? 37.硅光电池的最大开路电压是多少?
38.硅光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理论最大值和实际值? 39.在电路中使用光敏二极管怎样偏置? 40.光电隔离耦合器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41.气敏传感器的原理,掌握可燃气体报警电路工作原理。42.用电阻式湿度传感器测量湿度时,所加的激励电源为什么应为交流电源?。
43.用光敏传感器设计一个自动开关路灯的控制电路。第九章光纤式传感器
44.光纤传感器的特点有哪些? 45.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第十章传感器的标定
46.什么是传感器的标定?何情况下需要标定?
第五篇: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期末复习范围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期末复习范围(2015年6月)题型分布:
1、单选题 10道题每题1分 10分
2、多选题 10道题每题2分 20分
3、名词解释 5道题每题6分 30分
4、案例分析题 1道题 20分
5、论述题 1道题 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整个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程中,哪类取向一直占据着首要地位并主导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人类学 D、哲学
2、社会化的核心是哪项?
A、道德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 C、法律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3、哪位学者首先提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即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一面镜子? A、米德 B、库利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4、社会认知的基本特性不包括哪一项? A、互动性 B、间接性 C、整体性 D、矛盾性
5、在利他行为的诸多理论中,我们所做的很多源于最大化我们的报酬和最小化我们的成本的动机。以上说法是出自于哪一理论?
A、社会交换理论 B、社会规范理论 C、进化理论 D、社会认知理论
6、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刻板印象具有哪项的意义?
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哪项?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
8、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受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效果,如果这一刺激促进了活动的完成,我们称其为什么?
A、从众 B、社会惰化 C、社会助长 D、社会干扰
9、一群拥有同一目标和规范的个体,是相互影响、共同活动、具有内聚力的一个集合体称为什么? A、集团 B、集体 C、群体、D、族群
10、社会心理学杨国枢认为,哪项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社会态度? A、金钱至上 B、血缘关系 C、社会取向 D、民族意识
11、明尼苏达多项个性量表(MMPI)属于哪种测验?
A、速度测验 B、智力测验 C、能力测验 D、典型反应测验 E、最大成绩测验
12、哪位学者提出了“镜中我”理论? A、库利 B、米德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13、有关自我的认知结构是关于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自于过去的经验并对个体社会经验中的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进行组织和指导是指什么? A、自我认知 B、自我观察 C、自我图示 D、自我内省
14、奥斯古德等人认为,在评价对他人的印象时最主要的角度是哪项?
A、评价 B、力量 C、活动 D、热情
15、个体在面对紧急事件发生时,单个人与同他人在一起时的反应不一样,他人在场会抑制利他行为的发生,其属于社会心理学哪种效应?
A、马太效应 B、鲶鱼效应 C、旁观者效应 D、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16、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这是根据什么的影响? A、图式 B、自我意识 C、遗忘曲线 D、印象
17、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哪一项原则?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18、从众最经典的研究当属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和哪位学者的群体压力研究? A、阿希 B、莫顿 C、哈罗德 D、米尔格拉姆
19、群体成员一起活动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这些目标通常是无法通过个人努力而实现的过程,我们把它称为什么? A、竞争 B、合作 C、群体极化 D、群体决策
20、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这属于以下哪项内容? A、差序格局 B、差别格局 C、团体格局 D、集体格局
21、社会心理学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哪项? A、自然观察法 B、案例分析法 C、档案研究法 D、实验法
22、不属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组成部分的是哪项? A、本我 B、自我 C、主我 D、超我
23、自我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内在体验,是自我概念的情感成分,也是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这一概念是指什么? A、自我体验 B、自尊 C、行为 D、情绪
24、社会心理学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始于1958年哪位学者的研究? A、冯特 B、勒温 C、墨菲 D、海德 25、7-11岁儿童观看一个成人的捐赠行为后,会表现得很慷慨,主动捐赠自己获得的奖品,这是通过利他行为的哪种外部影响因素来促进利他行为? A、马太效应 B、鲶鱼效应 C、旁观者效应 D、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26、社会行为是人对什么所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周围环境 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 D、即时情境
27、哪项效应反映出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光环效应
28、“东施效颦”是一种什么现象?
A、顺从 B、去个性化 C、有意模仿 D、从众
29、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我们称之为什么? A、群体极化 B、合作 C、竞争 D、社会化 30、翟学伟根据脸的规矩性和面子的心理位的统一与分离,划分出中国人的哪种图谱? A、脸面素描图 B、脸面阴阳图 C、脸面统一图 D、脸面四分图
31、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中触发伦理始于哪位学者所主持的权威服从研究? A、津巴多 B、奥尔波特 C、米尔格拉姆 D、米德
32、不属于角色失调的是哪项?
A、角色偏好 B、角色不清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33、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控制是指哪一概念? A、自我效能 B、自我控制 C、自尊 D、自我体验
34、印象形成的模式不包括哪项? A、平均模式 B、增加模式 C、加权平均模式 D、加权增加模式
35、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而唤起自己的与此相一致的情绪状态并产生共鸣的过程,心理学上属于哪项? A、共情 B、移情 C、当事者为中心 D、自由联想
36、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哪项? A、诱因的强 B、趋向动机 C、达到平衡状态 D、回避动机
37、社交情绪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属于人际交往中个体的哪种现象?
A、主观体验 B、社会动机 C、社会态度 D、社会知觉
38、市场上的小贩找几个“托”在摊位上“争抢”购买自己的商品,造成抢手的假象,诱使路人误以为商品价廉物美。这在社会心理学上属于什么现象? A、社会干扰 B、去个性化 C、服从 D、行为的暗示
39、大男子主义的拥护者对于女人持有偏见,他们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属于哪一项?
A、群体偏见 B、群体极化 C、刻板印象 D、群体决策 40、面子的整饰行为中最常采用的策略是哪项?
A、预防性策略 B、维护性策略 C、防御性策略 D、报复性策略 单选题答案:
1、B
2、B
3、B
4、D
5、A
6、D
7、C
8、C
9、C
10、C
11、D
12、A
13、C
14、A
15、C
16、B
17、B
18、A
19、B 20、A
21、D
22、C
23、A
24、D
25、C
26、B
27、B
28、C
29、C 30、D
31、C
32、A
33、B
34、D
35、B
36、A
37、A
38、D
39、A 4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得分。)
1、关于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正确的说法是哪些? A、社会心理学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两大母体下孕育而成 B、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C、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D、社会心理学是类似于哲学的抽象学科 E、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
2、在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大部分研究领域里,与社会化过程有关的内容包含哪些? A、态度的形成 B、社会学习C、社会认知的发展 D、自我概念 E、性别角色
3、自我概念的结构从形式维度可以分为哪些内容?
A、自我认知 B、自我体验 C、生理自我 D、自我控制 E、社会自我
4、影响社会认知的认知者因素包括哪些?
A、个人魅力 B、原有经验 C、情绪状态 D、价值观念 E、身份角色
5、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影响侵犯行为的个人因素包括哪些?
A、年龄 B、性别 C、性格类型 D、敌意归因偏差 E、个人精神状态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A、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 B、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
C、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D、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
E、自尊水平低、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容易转变态度
7、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是指以下哪些选项?
A、包容需要 B、情感需要 C、支配需要 D、成就需要 E、价值需要
8、有他人在场对个体的活动效果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
A、活动的性质 B、活动者的个体特点 C、外界条件 D、竞争的影响 E、分心
9、群体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选项?
A、地位 B、角色 C、规范 D、凝聚力 E、权利
10、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哪些选项?
A、家族取向 B、关系取向 C、价值取向 D、权威取向 E、他人取向
11、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哪些? A、个体社会心理与行为 B、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 C、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 D、群体心理与行为 E、团体规范与行为
12、社会化发展的心理基础包含哪些?
A、人的感情 B、人的个性和人格 C、人的需要和动机 D、人的态度和兴趣 E、人的体格和体重
13、自我概念的结构从内容维度上可以分为哪些? A、自我认知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 E、现实自我
14、维纳的归因理论,把人的行为原因区分为哪些内容? A、内因 B、外因 C、稳定的 D、不稳定的 E、自觉的
15、作为控制攻击行为中的方法“惩罚”,需要注意以下哪些方面? A、惩罚要适度 B、注意攻击者的个性,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C、注意分析攻击的动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抑郁质的人应该惩罚更加严格,以利于他反思。E、学生做题目错误,老师让抄写3遍,属于惩罚
16、态度的特点包括哪些?
A、对象性 B、内在性 C、系统性 D、稳定性 E、长期性
17、下列说法中,与“人际交往”涵义相符的有哪些选项? A、“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联系过捏 B、“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情感的联系过程 C、“人际交往”使人们的种种社会性需要得以满足 D、“人际交往”必须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条件下进行
E、“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方式,它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一种实际活动
18、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表现出从众行为?
A、群体规模 B、群体意见的一致性 C、群体的凝聚力 D、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E、公开的反应
19、群体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包含哪些? A、认同感 B、归属感 C、力量感 D、自豪感 E、自卑感 20、中国人关系取向的特征表现为哪些?
A、关系角色化 B、关系依赖性 C、关系回报性 D、关系和谐性 E、关系宿命观
21、描述法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A、自然观察法 B、案例分析法 C、档案研究法 D、调查法 E、心理测验
22、关于社会化较为经典理论,有哪些?
A、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B、米德的自我理论
C、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D、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E、生命历程理论
23、自我概念的结构从观念维度可以分为哪些?
A、自我认知 B、现实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 E、理想自我
24、奥斯古德等人认为,在评价对他人的印象时,包含的角度有哪些? A、评价 B、力量 C、活动 D、热情 E、角色
2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以帮助他人为目标 B、不期望有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如荣誉或奖品; C、自愿行为,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D、利他行为一定没有利己行为 E、强迫性
26、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包含哪些? A、社会角色的互补 B、人格特征的互补 C、情感的互补 D、需要的互补 E、物质条件互补
2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分析认为,人际交往的功能有哪些? A、消除个体孤独感 B、传递信息,增加个人的知识经验
C、影响团体内聚力 D、人际调节 E、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气氛
28、模仿主要有哪些特征?
A、内在性 B、非控制性 C、表面性 D、相似性 E、独特性
29、下面哪些因素决定人们在一起是竞争还是合作? A、情境的奖励结构 B、竞争性的个体差异 C、沟通模式 D、相互作用的影响 E、实际利益
30、以下哪些选项属于中国人权威取向的特征表现?
A、权威重视 B、权威敏感 C、权威崇拜 D、权威依赖 E、权威服从
31、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哪些?
A、形成阶段 B、评介阶段 C、停顿阶段 D、重建与本土化阶段 E、迅猛发展阶段
32、根据人的生命发展周期和各发展阶段的特点,社会化可分为哪些阶段? 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33、为了自我展示,每个人采用不同的策略,归结起来有哪些策略? A、虚伪谦虚策略 B、自我妨碍策略 C、印象管理策略 D、访谈策略 E、心理疏导策略
34、归因偏差主要有哪些?
A、基本归因偏差 B、自利性归因偏差 C、忽视一致性信息 D、折扣原则 E、共变原则
35、培养利他行为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A、培养利他情感倾向 B、培养社会责任感 C、树立利他行为的榜样 D、遏制攻击行为 E、说服教育
36、影响遵从的个体特点有哪些?
A、个体的能力 B、个体对将来的期望 C、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D、文化差异 E、个体的知识水平
37、容貌对人际关系发展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这是容貌的哪些效应?
A、晕轮效应 B、环境效应 C、散逸效应 D、自然效应 E、结伴效应
38、根据被模仿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模仿分为哪些种类?
A、有意模仿 B、无意模仿 C、对他人的模仿 D、对群体的模仿 E、盲目模仿
39、团体凝聚力的功能包含哪些?
A、增强团体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B、增强团体控制力 C、影响团体工作效率 D、较少竞争 E、合作 40、中国人对面子的运作过程包括哪些?
A、面子的自我觉察 B、面子的威胁知觉 C、面子的情绪反应 D、面子的维护策略 E、面子的整饰行为 多选题答案
1、ABCE
2、ABCDE
3、ABD
4、BCD
5、ABCD
6、AC
7、ABC
8、ABDE
9、ABCD
10、ABDE
11、ABD
12、ABCD
13、BCD
14、ABCD
15、ABCE
16、ABD
17、ABCDE
18、ABCDE
19、ABC 20、ACDE
21、ABCDE
22、ABCDE
23、BE
24、ABC
25、ABC
26、ABD
27、ABCDE
28、BCD
29、ABCD 30、BCD
31、BCD
32、ABCD
33、ABC
34、ABC
35、ABC
36、ABCD
37、AC
38、CD
39、ABC 40、B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2、社会角色:是沟通和衔接个人和社会的桥梁,是指个人在社会团体中被赋予的特定身份,以及该身份所应发挥的功能。
3、自尊:是对自我进行的整体积极性评价,这种整体的自尊对个体行为发展有重要影响。
4、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5、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很难被改变。
6、利他行为:是自愿采取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且预期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报,除非觉得自己也许做了一件好事
7、社会态度:即个体对特定客体、议题或人物的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情感(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和认知(cognition)三个基本要素。
8、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9、去个性化:就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行为。
10、侵犯行为:是以伤害另一生命的身体或者心理为目的的行为,即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11、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 的过程。
12、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
13、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逐步接受被现有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14、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在设定的目标之下追求学业或事业成就的内在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
15、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在面对紧急事件时,单个人与同他人在一起时的反应不一样,他人在场会抑制利他行为的发生。
16、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在情感方面所表现出相互亲近(喜欢)的现象,是一种导致人与人间心理相融的情感。
17、晕轮效应:也叫光环作用(Halo effect)。指的是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有照明作用一样。
18、社会取向: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社会态度,是中国人融入群体、适应环境的一套独特的生活适应方式。
19、差序格局: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
20、群体:是一群拥有同一目标和规范的个体,是相互影响、共同活动、具有内聚力的一个集合体。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案例分析题答题要求 ⑴根据给出的案例,引用本课程教材中与案例内容相匹配的、合适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观点进行分析。
⑵案例分析题答题步骤:①必须明确该案例所适用的哪一理论(列举两个或多个理论全题不得分),并介绍所引用理论的基本观点(不少于100字);②根据引用的理论观点,对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要求紧扣案例内容,逐点分析,分析过程层次分明,叙述合理,符合逻辑,具有说服力(不少于300字);③归纳、总结出对本案例分析的基本结论,并说明这一结论的推广(引申)意义。要求分析结论观点可信,结论的引申推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不少于200字)。
⑶案例分析题评分标准:介绍基本理论观点符合要求,得8分,分析过程符合要求,得8分,归纳总结符合要求,得4分。
案例一
社会化的生理基础
美国人类学者克拉格(w、N,Kellogg)夫妇在20世纪30年代让一只七个半月的黑猩猩同他们九个月的儿子生活在一起,使两者生活学习环境完全相同,同样穿衣、喂食,同样练习站立、行走、开门、用杯、用匙、坐便盆。但当他们的孩子能说20多个单词的时候,黑猩猩只能听懂指示命令,做出喝水、坐下、开门等多个动作,却说不出话来。20世纪50年代海伊斯(C、Hayes)夫妇收养训练一只黑猩猩长达3年之久,也只教会其说出杯子、爸爸、妈妈三个单词。20世纪60年代加德纳(R、A、Gardner)夫妇教一岁黑猩猩学习美国哑人所用手势语,三年学会25个手势符号,黑猩猩却始终未能学会使用人类的抽象语言符号。这些事实表明,无论什么样的环境教育也不能超出种族遗传所
提供的范围。
请你选用一种最合适的社会心理学原理解释上述现象 答题要点:
1、本案例可以用社会心理学中的人的社会化这个原理进行分析。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形成适合于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也就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因素有本能论和环境论两大取向,本案例与本能论有关。本能论是指人的社会化有赖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人格或个性发展也会受到基因模式和特定社会生活环境的相互影响。我们个体的社会化有赖于生物学基因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遗传因素是每个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2、案例中的几个实验,让黑猩猩与人一起生活、接受相同的教育,一段时间后孩子学会了讲话,但一起生活、学习的黑猩猩却始终未能学会使用人类的抽象语言符号,最多会做一些手势、动作。这是因为黑猩猩不具备人的生理基础,没有人的遗传因素。这些事实表明,无论什么样的环境教育也不能超出种族遗传所提供的范围。
3、由此可见,人的生理基础决定着我们的社会化,遗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生理特征、行为倾向。因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不能违背客观现实。
案例二
霍去病带头踢球
边塞荒凉,军旅生活枯躁无味。霍去病在月下巡视军营,他被一缕凄楚的笛声吸引了,双眉慢慢地皱了起来。是啊,军中缺粮,士气低落,真叫人焦心哪!面对猖獗的匈奴,战士情绪消沉,怎么打仗呢? 霍去病是西汉有名的军事家。他知道光靠惩罚是不能提高士气的。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带头和将士们一起踢球来振作士气,锻炼身体。于是,他让军队里的工匠用皮子缝成一个圆圆的皮球,中间塞满毛发。他命令士兵在广漠的荒原上修出一个球场。那时的球场是在地上挖些小浅坑,把球踢进土坑,就像现在足球赛中的射门。随后,他把球分发给部队,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优胜者就奖给酒肉,鼓励大家踢球。他自己呢?每次球赛都带头参加,同将士们一起奔跑,一起欢笑。
自从开展踢球活动后,将士们练活了手脚,提高了情绪,当军粮充足的时候,霍去病带领部队向匈奴发起了进攻,终于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打开了通向西域的道路。请选用一种合适的社会心理学原理,对上述事例进行分析。答题要点:
1、本案例可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凝聚力”这一理论进行分析。群体力也叫群体吸引力,是指群体对成员联合起来并增强成员相互好感的品质。影响凝聚力的因素有成员目标的一致性、团体成员需要满足的程度、团体领导方式、团体成员的协作与竞争等。其中团体领导的作风好领导方式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团体的吸引力。如果团体领导作风公正廉洁、以身作则、惜才爱才,对成员关心体贴,那么其团体对成员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协作和竞争是团体成员间关系和谐、团结一致,增强凝聚力的催化剂。
2、本案例中,霍去病发现军中缺粮,士气低落,面对猖獗的匈奴,战士情绪消沉。他没有惩罚下属,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用组织将士们踢球比赛来振作士气,而且每次球赛他都带头参加,同将士们一起奔跑,一起欢笑。自从开展踢球活动后,将士们练活
了手脚,提高了情绪,终于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打开了通向西域的道路。霍去病的成功正是由于他以身作则、惜才爱才,对将士们关心体贴,增强了团体的的吸引力所至。而且,霍去病通过组织战士们一起踢球,使战士们在活动中展开合作与竞争,关系更加和谐,也增强了士气。
3、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团体吸引力是团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团体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而领导是团体的核心,在团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使团体具有吸引力,领导必须公正廉洁、以身作则、惜才爱才,对成员关心体贴。群体成员间要相互合作,适当竞争。
案例三
艄公的箴言
一个夏日的雨天,一名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一位老艄公救起。“你年轻轻的,为啥就不想活了?”艄公问。
“我结婚两年,丈夫就抛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少妇哭诉道。
“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艄公又问。少妇擦了擦眼泪,说:“那时我自由自在,一无牵挂„„”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那时还没结婚,当然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了两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一无牵挂。请上岸吧。” 少妇回到岸上,艄公摇船远走。少妇揉揉眼睛,恍如做了一个噩梦。自此,她又活得充满信心,再也没动过轻生的念头。
请你选择一种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分析上述案例。答题要点:
1、本案例可用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的改变”这一理论进行分析。社会心理学的态度改变是指一个人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很多,其中说服者的专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说服者的专业性包括说服者所受的教育程度、专业训练、社会经验,以及其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等。这些因素,能够使说服者在目标对象的心目中成为某方面的权威形象,一般说服者的权威性越大,目标对象改变自己态度的可能性就越大。
2、在本案例中,美丽的少妇意欲投河自尽,被一位老艄公救起。艄公的一番让劝说使少妇改变了态度,放弃了轻生的念头。为什么艄公的劝说这么有效,因为,他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他的年龄和社会经验,使他成了权威形象,也就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而且老艄公运用的说服方式也很恰当,让少妇与以前相比,只是回到过去而已。这样更促使了少妇态度的改变。
3、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说服别人改变态度的过程中,说服者自身的因素很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人费尽口舌可能毫无效果,而有人通过会心的交谈,却会引起被说服者心悦诚服地改变态度,就像案例中的老艄公。因此,被说服者会不会改变原有的态度,与说服者本身的权威、说服方法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案例四
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
位“化学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
答题要点:
1、本案例可用社会心理学中的“命令者的权威性”这一理论进行分析。服从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命令而做出的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的要求下发生的。影响服从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命令者的权威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职位较高、权力较大、知识丰富、年龄较大、能力突出甚至财富较多等,都是构成权威影响的因素。命令者权威性越大,越容易导致服从现象。
2、在本案例中,学生们被告知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并把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成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这就是“权威效应”。因为学生们被告知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也就是说他是权威,这种权威地位,增强了被试学生服从的可能性,为了在权威面前不显的无知,学生们都服从了。如果,他们面前的不是专家、权威,那么服从率就会降低。
3、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服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对社会和个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地服从,要有一定的辨别、判断能力,尤其要有一定的道德水平。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服从,什么时候不该服从。
五、论述题(20分)
1、联系实际如何控制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反社会行为。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对侵犯行为的控制和预防,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出发,提出了各种减少与控制侵犯行为的策略和方法。
宣泄对于减轻或消除负性情绪,进而抑制和侵犯侵犯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它对消除和控制侵犯行为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一些非理性的宣泄并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而且可能会造成自己或他人的伤害,或者使痛苦进一步加重。
1)惩罚 惩罚是在发生不良行为之后施以令人厌恶的刺激,是控制侵犯等不良行为最常用的手段。
2)加强道德修养 道德水平是成熟个性的核心标志。
3)有效的沟通等技能,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必将减少侵犯行为的发生。4)限制暴力影视 研究表明,经常观看暴力影视作品,会增加人们反社会的侵犯行为和犯罪活动。
因此,控制充斥大量暴力场面的影视作品的传播,对控制侵犯行为,减少和防止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2、联系实际,论述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1)熟悉与邻近: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此外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熟悉性和邻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
2)相似性:相似是指人与人之间在背景(包括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教育水平、职业、籍贯)、兴趣、态度、价值观、信念、人格等方
面具有类似的倾向性。它是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其中,态度、信念和价值观是最主要的因素。
为什么相似会导致吸引呢?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人们愿意与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即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使人们更加容易相互理解,有共同语言。
第二,相似的人可以为我们的信仰和态度提供支持,使我们感到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甚至感到自己的态度和信念是正确的.第三,人们以为与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因为人们倾向于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因此就想当然地认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觉得他们也会喜欢自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3)互补:除相似性之外,互补也可以促进人际吸引,如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的人也会成为好朋友。这说明人们在交往中不仅存在认同心理,而且存在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所缺少东西的需要,这就是互补可以增加人际吸引的道理。
4)外貌: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人际情感中的作用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5)才能:个人的能力与特长方面如果比较突出,与众不同,其本身就有一种吸引力,使他人对之发生钦佩并欣赏其才能,愿意与他接近。
6)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3、联系实际,论述中国人面子的运作过程?
(1)面子的威胁知觉“面子知觉”是指个人因某种社会回馈而觉察到的自我心像,即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是形成面子问题的先决条件。对面子需要的觉察主要与情境、个人及行为三方面有关。
首先,在情境特性方面。虽然社会价值可以内化,个人不需要因实际的观众评价即可自我奖惩,但在公开的情境下,面子的威胁是不可避免的。其次,个人特性也会影响个体的面子知觉。
最后,行为本身的性质、强度、行为的引发者及行为的自由度都会影响当事人的面子知觉。、(2)面子的情绪反应
丢面子可能会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情绪感受,包括窘迫、焦虑、羞愧,甚至有生气、忧愁,也可能有内疚或罪恶感。(3)面子的整饰行为
面子的整饰行为指拥有面子或避免面子威胁所采取的行动,其中以维护性策略最为普遍,包括事先的预防行为和事后的补救行为。当然,增加面子的行为也是防止丢面子的有效策略之一。
1、事先的预防行为
声明性行为 恪守礼仪 加强能力 自我防御
2、事后的补救行为 补偿性行为
报复性行为 攻击他人自我防御
3、增加面子的行为
自我标榜 逢迎他人 贬损他人 当然恪守礼仪、宽恕对方都能既维护面子,也能增加面子。
4、联系实际,列举主要的社会动机,并进行阐述。
社会动机各类很多,其中的三种:亲合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1)亲合动机
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会寻求得到他所关心和重视的个人和群体的支持、喜爱、接纳。个体具有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与人结群、交往,希望有人陪伴的内在推动力量,就是亲和动机。
亲合动机 指个体与别人接近的内在动力。以下主要从情境因素、情结因素、出生顺序因素进行讨论。
情境因素 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下,会产生亲合的需要。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
情结因素 从亲合产生的心理背景看,亲合与人的情绪态有密切关系。出生顺序 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 是指个人在设定的目标之下追求学业或事业成就的内在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
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
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按照个人的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他人或所属团体决定,还是由个体自己决定的,将成就动机分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和个人取向成就动机。
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就是一种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外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社会(父母、师长、家庭、团体)。
个人取向成就动机是一种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内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个人自己。如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遵循个人的兴趣等。3)权力动机
权利需求是一种获得名誉、地位以及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欲望。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按麦克利兰的说法,个体都有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满足这类需要的心理倾向具有动力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