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推广与应用期末复习材料
农业推广理论与应用
(12月25下午2点30分,9选6,每题15分至20分,总分100分)
一、举例说明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推广的区别:(实例自行补充)
1.概念有所不同。农业技术推广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和指导以及咨询服务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前、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农业推广是通过说服培训、提供信息等非强制性方式帮助农民改进生成技能,发展农业生产。
2.指导思想不同。农技推广本着以物为主的指导思想,农业推广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3.指导理论不同。农技推广更多的是依靠经验,而农业推广更多的依靠行为科学。4.推广方式不同。农技推广自下而上的方式(鱼),农业推广自上而下的方式(渔)。
5.推广方法不同。农技推广是强制性的,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农业推广遵循行为自愿变革原则,采用沟通咨询的方式。
6.推广内容不同。农技推广的内容是片面,农业推广的内容较为全面。
7.着重点的不同。农技推广注重的是技术而不是农民,农业推广注重的是提高农民素质而不是技术本身。
二、联系实际论述农业创新扩散周期性规律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农业科学技术总体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上是无限的,而每项具体的农业创新成果在农业生产推广应用的时间则是有限的,这种总体上的无限和个体上的有限的统一,使农业创新的扩散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每一个层次的某项具体创新成果的扩散过程就是一个周期。农业创新扩散周期内有着阶段性、创新的时效性及新旧创新的交替性等规律。
(一)阶段性
试验示范期(突破阶段):从创新的引进到试验示范; 发展期(关键阶段):从试验示范结束到推广面积或采用数量逐渐增加到最大时; 成熟期(自主推进):创新稳定在普及应用到出现衰退迹象时,此时期是技术成熟、推广效益最高阶段; 衰退期(随大流):随着新的创新成果的出现以及旧创新的老化,旧创新被新的创新逐渐代替,最终在生产中丧失作用。
(二)时效性
一项创新的应用时间不是无限的,具有过期失效和过期作废的特点。
(三)交替性
新旧交替的必然性,推陈出新的重要性,选择适当 “交替点”
一项创新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在发展期,效益在成熟期,更新在交替期,善于利用阶段性的特点,在每一个阶段都做好工作,促进农业推广工作;在另一方面,针对时效性这一特点,应该及时做好推广;最后,针对交替性这一特点,应该及时推陈出新以及选择适当“交替点”。
三、联系实际论述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如何灵活运用农业推广程序?
推广工作要遵循推广程序,但更重要的是推广人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和运用,不可生搬硬套。发展到现在概括为:项目选择、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服务、评价,七个步骤。
农业推广的基本程序是:试验、示范、推广。一般来讲,农业推广应按照“试验、示范、推广”这一基本程序进行,特别是某项技术的适应性、有效性未得到充分论证,组装配套技术没有相应配合的情况下盲目大面积推广,往往会给生产造成损失。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有很多情况需要灵活掌握。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可以灵活运用推广程序。
1.同一自然条件下,由于思想观念和经济条件的不同,某项新技术尚未采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农民到发达地区参观,运用示范等各种推广手段直接进行推广。
2.农民自身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等。推广部门在及时总结关键技术要点的同时,采用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大力宣传,不必进行试验、示范就可以在同类地区直接大力推广。
3.科研部门在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下培育的某些新品种等成果。由于在本地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和一定面积的示范,在农民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品种一经审定后,就可直接进入推广领域,不必重复试验。
4.针对某一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成功后,就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在当地进行大面积推广。
5.由于综合组装的技术多数是在当地进行多年摸索的单学科的各项技术,或是正在推广应用的技术,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所以组装起来后不必进行试验、示范就可以推广,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6.某项科研成果在取得成果前,已经经过有一定的示范面积。因此,这样的成果,推广部门不必进行试验就可以在其适应的范围内迅速推广。
7.20世纪80年代采用的“教、科、推”三结合的协调攻关项目。例如,在推广棉花优化成铃配套调控技术项目中,“教、科、推”统一制定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方案,由攻关人员在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研究后,筛选出最优调控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这样的成果通过鉴定后,即可直接在适宜地区推广。
综上所述,农业推广程序在推广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广工作的步骤与指南,不但要求每个推广人员必须掌握,还要求推广人员根据项目的性质及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灵活运用推广程序。
四、联系实际论述农业推广工作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农业推广方法?
农业推广方法是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现代的农业推广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大众传播法
大众传播法是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1)、大众传播媒体的特点:具有信息传播威信高;传播信息量大,速度快;信息传播成本低;范围广等特点 2)、大众传播媒体的类型:印刷品媒体传播法,视听媒体传播法,静态物象媒体传播法 3)、大众传播法的应用:介绍新知识、新成果,提高农民兴趣;传播普遍意义的技术和信息以及经济效益显著的信息;发布有关天气、病重预报信息,提供有关技术措施;扩大推广活动影响;介绍成功经验;进行技术咨询;强调重要信息和建议;增强记忆
2、集体指导法
集体指导法又称团体指导或小组指导法,即在同一类型地区、生产和经营方式相同的条件下,采取小组会议、示范、培训、参观考察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方法。1)、集体指导法的特点:1.指导范围较大,推广效率高;2.双向交流信息,信息反馈及时;3.利于开展讨论,达到一致意见;4.注重整体效应,个人难以满足
2)、集体指导的具体应用:集体指导有集会、小组讨论、培训班、示范、现场指导多种形式。
3、个别指导法
个别指导法是指推广人员与农民单独接触,研究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是向个别农民直接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1)、个别指导法的特点:针对性强;解决问题的直接性;沟通的双向性;信息发送的有限性
2)、个别指导法的应用:个别指导法有农户访问、办公室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田间插旗法、电脑服务等形式
3)、运用个别指导法的要求:良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推广人员;尽量创造信息指导与物化服务相结合的条件 农业推广方法的综合运用的选择:
综合运用时应考虑的因素:推广的具体内容,推广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推广对象的文化素质和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其他因素(推广经费的多少、时间长短)
农业推广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适应性广,“互补效应”明显,提高推广效益
实际农业推广实践中,每种方法单独使用的很少,常常是根据推广的具体内容、推广对象的文化素质和接受能力、推广经费情况以及推广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选用几种不同的推广方法进行合理配合,综合运用。学习某种技能,最好是方法示范结合面对面地传授;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最好是大众传播、讲座、交谈等信息传播;改变态度与行为适宜的推广方法是小组讨论、培训与成果示范。推广人员数量较多,质量较高,可以采取面对面的指导,并配合以其他方法;如果推广人员数量较少,质量较差,应多采用速度快、效果好的形象化推广方法,配合以集体指导等其他方法。
具有一定技术和文化水平的农民。应以办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成果示范、印发资料、声像宣传、参观学习等方法结合运用,使他们能尽快掌握新技术。技术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应多用直观性强的方法,如声像宣传、成果示范、方法示范、现场参观等,使他们尽快了解新信息技术,增强其使用技术的欲望.五、联系实习论述如何运用农民行为改变理论来开展农业推广工作?
行为改变,也称行为改造,是指行为变革者通过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利用各种外加手段,引导、优化人的行为,使其朝一定方向转变。其基本内容是对行为的强化、弱化和方向引导。行为改变理论有以下几种方式:
1、行为改造型激励: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归因论
2、过程型激励: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3、综合激励:激励力量来自三方面:任务本身的激励;完成任务的重要性的激励;完成任务后的报酬激励
报酬:内报酬---来自工作本身,如吸引力、乐趣等;外报酬---实际所得,如提薪、福利、晋升等;激励:内激励---来自内报酬;外激励---来自外报酬;期望:内期望---对工作重要性及实现可能性的评估;外期望---对任务完成所获外报酬的期望值
1、按农民需要进行推广 1)、应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启发诱导、挖掘农民需要;要尊重农民的客观需要;辨别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的需要;分析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可行性。尽可能满足农民合理可行的需要。2)、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推广人员应该对不同地区(发达、一般、落后等)和不同个体(生产水平高低等)制定不同的推广目标,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不同需要。例如,边远落后地区首先解决温饱问题,针对此问题提供适宜技术,如地膜玉米温饱工程,让农民首先吃饱,而后再考虑其他问题;而对已达小康水平的地区,则应考虑物质生活提高之后,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等等。3)、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所谓需要主导性就是在众多的需要中,某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起主导作用,它是关键的需要,只要一经满足,就会起较大的效果。如对农民尊重的需要有时会占主导地位,他希望推广人员看得起他,与他平等对话,而不希望指手画脚,高人一等。
2、正确使用期望激励调动农民积极性 1)、正确确定推广目标,科学设置推广项目。期望理论表明,恰当的目标会给人以期望,使人产生心理动力,激发热情,引导行为。因为,目标确定是增强激励力量最重要的环节。在确定目标时,首先要尽可能地在组织目标中包含更多农民的共同需求,使更多的农民在组织目标中看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把组织目标和个人利益高度联系起来,这是设置目标的关键。再者,要尽量切合实际,只有所确定的目标经过努力后能实现,才有可能激励农民干下去;反之目标遥远、高不可攀,积极性会大大削弱。2)、认真分析农民心理,热情诱发农民兴趣。
同一的目标,在不同人心目中会有不同的效价,甚至同一目标,由于内容、形势的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效价。因此,要根据不同农民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深入进行思想动员,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角度,讲深讲透所要推广项目的价值,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只要你推的项目,农民很器重,很向往,觉得很有意义,其效价越高,这样激励力量就越强;反之,农民觉得无足轻重,漠不关心,其效价就会很低甚至为零;如果农民觉得害怕、讨厌而不希望实现,其效价为负数,不但不会调动积极性,反而会产生抵触情绪。、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素质,积极创造良好推广环境,增大推广期望值。
对期望值估计过高,盲目乐观,到头来实现不了,反遭心理挫折;估计低了,过分悲观,容易泄气,会影响信息。所以,对期望值应有一个恰当的估计。当一个合理的目标确定以后,期望值的高低往往与个人的知识、能力、意志、气质、经验有关。要使期望变为现实,还要求推广人员训练有素,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也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同时,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排除不利因素,创造实现目标所需的条件。
六、联系实际谈谈应如何对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管理进行改革?
1.应用信息管理强化农业推广的咨询服务功能
可以说,若无信息管理,也就谈不上任何管理了。农民的需求,首先是信息,其次才是技术。农业推广部门适应市场农业的需要,直接、及时地掌握农民的需求,帮助农民搜集、整理、分析、加工选择和应用信息,既要帮助他们解决种什么、养什么的问题,又要帮助他们解决如何种,如何养的问题,还要帮助他们解决到什么地方卖,怎么卖得问题。形势要求农业推广部门能适应农业国际化的需要,加强农业推广的信息基础设施及网络建设,对农民展开广泛的咨询服务,服务范围要小到农户、村、乡,大到县、市、省或全国。2.应用知识管理创建学习型的农业推广组织
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正逐步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知识经济已经初现端倪。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经济的增长已经不再单纯依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个生产要素的投入,知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企业或组织处在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中,面对急剧增长的知识和信息,将面临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更高形态的竞争,其兴衰成败,、实力强弱已不再取决于它拥有物质、资本和员工,而在于知识的拥有和创新能力以及对于知识的管理和开发。21世纪的企业或组织,竞争的主要利器,财富的主要来源,市场交易的主要对象都是知识。企业或组织在纷繁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要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和反应能力。人才和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的主要因素,而高素质的员工和具有特别的专业知识则是竞争成功的关键所在,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提高员工的素质,充分利用知识,提高生产力和竞争能力。有鉴于此,我们说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企业和组织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一种必然的战略性选择,农业推广组织也毫不例外。3.实行企业化管理创建示范农场和高新技术园区
创建示范农场和高新技术园区能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将农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向农民示范,可大大加快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农业的企业化是世界性的潮流,只有企业化才能提高规模效益和管理水平。农业推广部门应自觉顺应这一潮流,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组织管理优势,大胆创建企业化的示范农场和高新技术园区,成为当地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的样板。这一以示范农场或高新技术园区为圆点,以服务能力为半径的新型推广模式给农业推广部门展示了无限的生命力,需要广大农业推广人员积极参与和探索。
4.依靠可持续发展管理完成政府赋予农业推广部门的公益性任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业推广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已经转移,需要根据市场和农民的需求开展推广工作,而不是单纯服务于政府的需要,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从可持续的观点看我国必须建议稳定的国家推广体系,国家推广体系的主要职责是重大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科学经营农业,不断增加收入,以及开展直接为履行这些职能服务的技术质量监测(如病虫测报、农资质量监测)等基础工作,这些基础性、公益性的职能,国家必须给予积极的财政支持。在我国,由于农民组织和农村服务组织不健全,国家兴办推广体系尤为必要。农业推广的公益性决定了国家兴办推广体系的必要性,而且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
七.进步农民策略的含义是什么?并结合实际谈谈这一策略的提出依据及其存在的缺陷。
含义:
进步农民策略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理论,是创新扩散理论中创新扩散过程中的推广策略,进步农民拥有较多的土地,在控制环境方面也有成功的经验,他们愿意与推广人员交流并向他们学习,他们有经济实力去实现新的目标。他们的这种特点确定了他们与推广机构和推广人员更容易实现沟通,使农业推广的推广目标易于实现。
提出依据:
1.进步农民拥有相当多的土地,推广目标可以通过少部分农民以少花费实现。
2.进步农民在控制环境方面有较为成功的经验,渴望致富,对推广人员信任、感兴趣。3.进步农民要求帮助,而且有足够的能力去要求推广工作者给予帮助。4.有经济实力承担风险。
5.通常是农村科技示范户,也是推广工作者从工作中学习的社会角色。6.进步农民与推广机构、人员容易沟通、目标一致。(实例自行补充)存在的缺陷:
在中国不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由于农民科技意识整体水平低下,进步农民与落后农民在科技意识、文化水平、经济基础、商品意识、市场经营能力、社会阅历等方面差距很大,致使进步农民策略的缺陷更加突出,形成了不公平的科技教育和国家支持。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缺陷:地域缺陷、文化缺陷、科技缺陷、市场商品缺陷和交流接触缺陷。
1.地域缺陷。就是这些农民地处交通不发达,地域偏僻,地区距大城市远,远离市场,造成该地区农民成为落后农民。(实例自行补充)
2.文化缺陷。就是由于某些农民文化程度低,甚至文盲,造成发达地区一些典型的落后农民或者欠发达地区相当多的农民成为落后农民。(实例自行补充)
3.科技缺陷。在不发达地区,甚至发达地区也有一些农民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尽管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地处交通要道,有市场意识,但是科技意识并不强,甚至科技意识较低。(实例自行补充)
4.市场商品意识缺陷。由于中国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或多或少影响到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即使在发达地区,也有一些农民只会种植不会销售,只懂技术不懂市场,只重视生产产品不注重产品的商品性。(实例自行补充)5.交流接触缺陷。由于农民所处的特殊环境以及自身的心理特点,缺少与文化人、科技人员、市场经营者等的交流接触,一些农民会成为落后农民的典型代表,对农业技术推广不利。(实例自行补充)
八、计算题(1、推广度,推广率。
2、科技进步率,贡献率。二考一)
转化率R=a0*t/a*t0*100%
群体推广度=平均推广度的加权平均数 推广率=已推广成果数/总成果数×100% 推广指数=√推广率×推广度*100%
某单位“十五”期间共取得农业应用成果(自然科学领域)10项。假设这些成果的正常转化周期均为5年,每项成果的实际转化周期、年最高推广度及平均推广度分别为:
问:该单位“十五”期间的成果转化率、群体推广度、推广率及推广指数各为多少? 因为:a0 ≤a,t0 ≥ t 实际转化成果≤应转化成果,实际转化周期大≥正常转化周期 因此成果代号1.2.4.8被排除,只有六项成果被认可已经转化。
Y=a+αM+βL
Y:产出的年增长速度
M:资金的年增长速度
L:劳动的年增长速度
a:年科技进步速度
α:资金的产出弹性(其他条件不变,资金增加1%时,产出增加α%)
β:劳动的产出弹性(其他条件不变,劳动增加1%时,产出增加β%)
1995年 2000年 26890.67 11105.85 32797.5 9212.0 农业GDP(亿元)
20340.86 物质费用(亿元)
8339.75 农业劳力(万人)
32334.5 耕地(万公顷)
9497.1
第二篇: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
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真题)
一、基本概念 1.大众传播法
大众传播法是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
2.农业推广成果示范★★
成果示范是指在农业推广专家(技术人员)的直接指导下,在农业生产者承包经营的土地(场所)或科技示范园等特定场所中,把经过当地适应性和开发性试验取得成功的耨个单项技术成果或综合组装配套技术,严格按照其技术规程要求,将其优越性和最终效果尽善尽美的展现出来,作为示范样板,以引起周围生产者的兴趣及采纳激情,并采用适当的方式鼓励、督促他们效仿的过程。3.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性活动。4.集体指导法★★
集体指导法又称团体指导或小组指导法,即在同一类型 地区、生产和经营方式相同的条件下,采取小组会议、示范、培训、参观考察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方法。
5.农业推广方法示范★★★
方法示范是指推广人员利用适宜规格的植物、动物、农机具或其他实物做直观教具,将某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表达显得困难,传授效果极差的操作性技能,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与语言传授相结合的方法传授给农民,并现场指导他们亲自操作,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的推广教学方法。6.农业推广沟通★★★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求、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业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7.技术的经济上限
技术的经济上限是指某项技术成果应用后,单位面积所获得的最高纯收入(利润)。8.农业推广评价★★
农业推广评价是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科学方法,依据既定的推广工作目标或标准,对推广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衡量、检验和考核,以便了解和掌握已完成的推广工作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或标准,进而确定推 广工作的效果和价值,以及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推广工作水平。9.现代农业推广
就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并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观念,从而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咨询为特征)
10.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11.个别指导法
个别指导法是指农业推广人员通过和农民单独接触,研究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是向个别农民直接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12.农业推广教育
农业推广教育最主要以农民为对象,以推广工作、农村开发和农民需要的内容为教材,以开发农民智力、提高农民素质、改进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为目标的一种农民教育形式。13.农业推广组织
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 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14.狭义的农业推广
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上应用从而增加其经济收入。(技术为特征)(广义的农业推广:在改进耕作方式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水平方面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和体系。以教育为特征)
15.信息能力
所谓信息能力,是指一个人手机、传递、利用信息,指导实践的本领和技能。16.推广率
是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指推广的科技成果数量占成果总数的百分比。17.农业推广方式
农业推广方式是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或途径,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
18.农业推广方法
农业推广方法是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服务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
二、简答题 1.学习农业推广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答:①认识、掌握农业推广的本质和规律;②指导我国的农业推广实践;③提高农学院学生的推广素质与技能。2.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重要性。★★
答:每一项具体的农业推广活动一般应包括两大要素,即推广内容(信息)和推广方法(沟通)。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是推广工作城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推广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推广内容(信息)×推广方法(沟通)=推广效果。①农业的推广的内容(信息)要传播给接受者(农民),此内容是为农民服务的,必须是切中农民所需要的、有现实意义的、能被农民所接受的;②而沟通则是信息传递的必然过程,没有沟通,再好的信息也不能起到任何作用;③同一推广内容可以遇到农民的不同态度和看法,所以推广人员要根据不同推广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的沟通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3.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
答:①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②要做农民的知心朋友;③与农民沟通前先认同;④要让农民对你感兴趣;⑤善于利用人们迷信成功者的心理;⑥了解、利用风俗为农业推广服务;⑦善于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4.大众传播法怎么运用?
答:①在推广初始阶段,利用广播、电视等反复传播适合农 业需要的科技信息,以引起农民的重视和注意;②当农民已经掌握了该科技信息时,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时,应采用科技展览的方法,新老技术对比,加深他们的认识,激起对新技术的兴趣;③当农民准备试用时候,就应向他们提供相应的产品资料等,组织现场参观,使他们掌握技术细节,以确保试用的成功。
5.农业推广试验怎么总结?
答:试验总结的过程,也是研究事物再认识的过程。①首先应对观测数据进行科学的归纳,运用统计手段从繁杂的现象中抽象出本质的规律;②然后按照既唯物又辩证的多向思维去分析所获客观规律形成的原因,以便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再创新;③对一些效果显著,规律性较好的试验可按科技论文形式撰写并发表,对某些无规律可寻且效果不显著的试验,应及时修改试验方案,进行下一轮试验。6.农业推广项目的来源有哪些?
答:①科技成果;②农民群众的先进经验;③技术改进成果;④引进技术。
7.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①国家需要;②市场的需要;③农民的需要;④专家的意见。
8.简述农业推广成果示范的作用。
答:第一,成果示范是在适应性和开发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 的,成果质量在创新性、成熟性和效益型、适应和实用性等方面,经过了验证和改进,加之有严格的技术操作,预期效果一般情况下优于当地原有的使用技术。由于示范点设在拟推广区的生态、生产环境中,又是农业生产者亲自操作完成的,效仿者不仅可以看到最终成果的优越性,通过参观、交流还可以了解到示范技术的基本操作过程,便于分析判断成功的把握性,采纳的欲望容易被激发。第二,在我国的农业发展阶段,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偏低,分析判断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思维定势的影响,不愿意接受一些抽象空洞的说教式技术传授。成果示范避免了一般技术传授的欠缺,示范过程可使效仿者充分使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所有感觉去考察认识新事物,并进行自己分析、判断。9.简述农业推广语言运用的原则。
答:①朴实通俗原则;②深入浅出原则;③科学规范原则;事实教育原则。
10.简述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原则。
答:①综合效益原则;②实事求是原则;③资料可比原则;④因地制宜原则。
11.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有哪些?
答:①传习式扩散;②接力式扩散;③波浪式扩散;④跳跃式扩散。
12.农业推广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易懂易记,简单明了;②实用实效,可行易行;③生动形象,朴实无华。
13.何为农业创新的采用?创新采用者共分几种?
答: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是一个过程,是指农民从获得农业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的过程。农业创新的过程:①认识阶段;②兴趣阶段;③评价阶段;④试用阶段;⑤采用阶段。农业创新采用者分为先驱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五种类型。14.为什么农业推广人员要高度重视在职培训?
答:通过在职培训,一方面可以重新温习过去学过的知识,结合工作实践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补充新的知识内容,以适应当前和当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解决在即通过自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培训,农业推广人员才能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15.什么是方法示范,如何做好方法示范?
答:方法示范是指推广人员利用适宜规格的植物、动物、农机具或其他实物做直观教具,将某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表达显得困难,传授效果极差的操作性技能,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与语言传授相结合的方法传授给农民,并现场指导他们亲自操作,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的推广教学方法。基本要求:①短时准确;②操作为主讲解为辅;③农民亲自操作。16.选择农业推广项目的原则是什么?★★
答:①项目的先进性:创新、经济合理性、适应性广;②项目的成熟性;③项目的适用性;④项目产品的需求性;⑤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农民的接受能力的一致性;⑥项目要符合农民的利益;⑦项目要充分考虑国家经济计划和技术政策的需要。
17.农业推广评价中,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访问法;②直接观察法;③问卷调查法;④重点调查法;⑤典型调查法;⑥抽样调查法。18.简述可行性报告的用途和作用。
答: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准备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从技术、组织管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实施力量等各个方面论证整个推广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19.简述农业创新S型扩散曲线是如何形成(成因)★★ 答:农业创新扩散之所以呈现S型曲线,是由于一项农业创新在刚开始推广时,多数人对它不太熟悉,很少有人愿意承担风险,所以一开始扩散的比较慢,采用的数量也不多;当铜鼓哟试验示范后,看到试验效果,感到比较满意后,采用的人数会逐渐增多,使扩散速度加快,扩散的斜率会逐渐增大;当采用者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于新的创新成果出现,旧成果逐渐被新成果替代,扩散的斜率逐渐变小,曲线也缓慢平缓,直到维持在一定水平不再增加。这样就形成了S曲 线。
20.简述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
答:①因地制宜原则;②试验示范原则;③教育培训原则;④合作推广原则;⑤配套服务原则;⑥综合效益原则。21.简述按农民需要进行推广,推广机构和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答:(1)应深入了解农业的实际需要,启发诱导、挖掘农民需要;尊重农民的客观需要;辨别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的需要;分析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可行性,尽可能满足农民合理可行的需要。
(2)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推广人员应该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个体制定不同的推广目标,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不同需要。
(3)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所谓需要的主导性就是在众多需求中,某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起主导作用他是关键的需要,只要一经满足,就会起较大的效果。22.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
答:①热爱本职,服务农民;②深入基层,联系群众;③勇于探索,求知创新;④尊重科学,实事求是;⑤谦虚真诚,合作共事。
23.简述集体指导法的特点。
答:①指导范围较大,推广效率高;②双向交流信息,信息 反馈及时;③利于开展讨论,达成一致意见;④注重整体效应,个人难以满足。
24.简述农业推广有哪些具体方法。
答:①大众传播法②集体指导法③个别指导法 25.简述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①因地制宜原则;②试验示范原则;③教育培训原则;④合作推广原则;⑤配套服务原则;⑥综合效益原则。26.简述成果示范的基本要求
答:①技术要成熟可靠;②示范目标与农民和社会生产目标一致;③具备成果示范的必须条件;④示范点的选择和布局要合理。
27.简述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
答:①试验目的要明确;②试验要有代表性;③试验结果要准确可靠。
28.何为农业创新的采用,创新采用者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是一个过程,是指农民从获得农业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先驱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落后者五种类型。29.简述农业推广组织的管理原则。
①目标性原则;②层次性原则;③协调性原则;④整体性原则;⑤能动性原则;⑥封闭性原则。
三、论述题 1.论述集体指导法的特点及如何利用集体指导法 答:
特点:①指导范围大,推广效率高;②双向交流信息,信息反馈及时;③利于开展讨论,达成一致意见;④注重整体效应,个人难以满足。
原则:①重引导,坚持自愿参加;②重实际,照顾农民特点;③重质量,注重指导效果。
要求:①对推广对象的要求,必须是对同一类问题感兴趣的人,这样有利于在传授示范讨论过程中容易形成共同的语言和兴趣;②对时间的要求,与参与者协商时间,把集体时间定下来,利用各种方式通知每位参与者,保证尽量参加;③对方法的要求,可以采用集会、小组讨论、培训班、示范、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④对方式的要求,参与式讨论是集体推广方法最大的特点,要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⑤对规模的要求,小组活动的规模不宜太大,一般最适宜的小组规模为20-40人。
2.农业推广工作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答:
一、直接功能:①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②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③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④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⑤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二、间接功能:①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②提高农业生产与 经营效率;③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④优化农业生态条件;⑤促进农村组织发展;⑥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3.论述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农业推广教学方法
答:(1)集体教学法:是在同一时间、场所面向较多农民进行的教学。组织集体教学方法很多,包括各种培训班、专题讲座、会议等。
(2)示范教学法:是指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技术的教育和培训。一边讲解技术一边进行操作示范。
(3)鼓励教学法:是通过农业竞赛、评比奖励、农业展览等方式,鼓励农民学习和应用科研成果、新技术、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促进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传播。
(4)现场参观教学法:组织农民到先进单位进行现场参观,是通过实例进行推广的重要方法。4.论述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
答:(1)经营条件的影响:经营规模与农民采用创新的积极性呈正相关。
(2)农业创新本身的技术特点的影响:①技术的复杂程度;②技术的可分性大小;③技术的适用性。
(3)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农业的知识、技能、要求、性格、年龄及经历等都对接受创新由影响。
(4)其他社会、政治因素: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社会机构 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政治因素的影响。5.论述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
答:(1)成果质量:①成果的创新性;②成果的成熟性;③成果的效益性;④成果的适应性;⑤成果的实用性。(2)转化系统的建设:①应用成果产出系统;②成果鉴定系统;③技术推广系统。
(3)农民的需求:要通过多种渠道方式教育农民,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市场观念,激发他们采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4)政策和资金: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最保障,同时也需要利用资金调节人力物力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换。
6.联系某项技术在某地区推广的实际,论述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农业推广方法。
四、其他
第三篇: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
第一类:名词题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的一种协调状态。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依存组成一个生态功能单位。
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称为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生态位:生态位是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性,即一个物质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粮食安全: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所有人都能够获取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足够的、营养的、安全的食物。
可持续农业: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的农业。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在生活困难时为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而提供的援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及其家庭在遇到年老、疾病、伤残、死亡、灾害或其它风险时给予相应的物质和服务帮助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
绝对贫困: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或其它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的状况。
参与性农村发展:是指通过赋权使农村居民有机会参与到与自己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并在参与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集约农业: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来管理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改进资源利用方式,增加农业投入,持续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集约化经营的资源节约型。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二类:简析题
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
(1)自然调控机制:反馈机制,多元重复机制。(2)人工调控机制:直接调控,间接调控机制 保持生态平衡的途径
(1)增加组成成分的多样性(2)不超过生态阀植(2)巧设食物链结构(2)生态环境的人为调控。
优良品种的特点
(1)丰产性(2)稳产性(3)优质性(4)早熟性(5)广适性 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1)农业科技成果成果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2)农业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3)农业推广是改善农民地位,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内容(1)产前的决策、计划(2)产中的组织、监督(3)产后的核算、评价
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有: ①指导作用 ②协调作用 ③激励作用 ④调控作用 ⑤约束作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 ①经济上可持续性 ②社会可持续性 ③生态的可持续性 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有:
①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②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保持合理的比例与速度 ③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④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农业有哪些多种功能。
(1)经济功能 2)游憩功能 3)社会功能 4)教育功能(5)环保功能 6)医疗功能 7)文化功能
简析经济的发展出现的四种经济提供物。(1)第一种经济提供物是产品。(2)第二种经济提供物是商品。(3)第三种经济提供物是服务。(4)第四种经济提供物是体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2)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3)农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趋于合理(4)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成效(5)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成功推进(6)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7)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8)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如何切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1)切实加强领导(2)完善运行机制(3)拓宽服务内容(4)切实搞好服务
第三类:思考题(参考要点)
一、当前我国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1)农业效益低下,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约束和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产品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结构问题突出 ;其次,农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第三农业发展面临着贸易自 由化的挑战。
(2)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缓慢,就业问题突出,社会事业严重滞后。表现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其次,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3)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二、为什么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1)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2)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3)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5)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6)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三、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2)技术进步有利益减少区域发展对产地资源的依赖程度;(3)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4)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四、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1)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2)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3)合理开发农村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4)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的繁荣;
(5)积极发展农村科技事业,促进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
(6)开展整治体制改革,培育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实现农村社会的协调发展;(7)给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
五、以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背景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义?(1)人口的压力
(2)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耗竭
(3)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与发展危机
意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即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环境资源的重要保证。因为没有生产持续性,农业系统就会萎缩;没有经济持续性,农民就没有积极性;没有生态持续性,就没有发展可言。
六、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1)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耕地
(2)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3)是加强对粮食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
(4)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水平,要调整种植业结构,粮食生产要优化品质,搞好转化、提高效(5)完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
(6)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关键是发展农业学技术。
(7)健全粮食市场体系,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对农业进行直接补贴。
(8)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作用。把粮食资源配置到有效的环节。同时,也要加强国家的 宏观调控,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七、中国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1)可持续发展是国情所需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的道路。一是解决人口增长和消化剩余劳动力的需要。二是解决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需要。三是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需要。
(2)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利益
人类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上,生态环境问题已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利益所在,控制人口,保护资源是人类共同任务。
八、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特征
(1)市场化。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均在市场机制下运行,其生产要素由市场配置,其产品及劳务进入国内、国外两个农产品市场交换。农业企业与农户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按照市场交易规则,参与国内、国外农产品市场竞争,实现农产品价值。
(2)信息化。它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
(3)科学化。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栽培设施等技术装备;应用附载高新技术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采用省工、节本、优质、高效、安全的栽培、饲养等生产技术,实现生产技术的现代化;采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
(4)社会化。按社会化生产运行规律,实行农业的专业化、区域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形成供、产、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5)农业产业化经营。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为依托,以社会化系列服务为手段,在更大规模上优化配置资源,实行高层次的专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的协作经营方式,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
九、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2)技术进步有利益减少区域发展对产地资源的依赖程度;(3)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4)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十、为什么说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在建设节约型农业?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的阶段,市场对多样、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但由于人均水、土等自然资源缺乏,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农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已接近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极限。二是农业资源衰减正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三是农业基础条件弱化。
四是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力量相对薄弱,农业科技含量仍然偏低。
第四篇: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
1、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
项目执行情况汇报
海南省科技厅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
2006年3月
一、项目的概况
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开发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的863计划项目,是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项目,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实施(简称电脑农业)。是一项适合农业科技服务的科技成果。
农业科技服务“110”是我省在科技服务“三农”、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制的新内容、新形式,是我省农业科技服务的品牌。自2001年在我省部分市县试点实施以来,全省22个市县区设立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点)210个,覆盖全省22个市县区120个乡镇,辐射全省农村大部分地区,每年全省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服务站(点)接到求助、咨询电话近10万人次,提供现场服务3万多人次,受益农民达50多万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服务站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设备、人员数量等限制,影响服务效果,因此实施《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项目》,将这项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在服务站配备电脑,安装可视系统,安装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对提高服务站服务水平和力量,为技术人及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将进一步提升我省农业科技服务“110”的服务手段和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一)、项目立足于我省农业科技服务“110”系统工程建设;
(二)、在我省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推广应用已开发的辣椒、龙眼、胡椒、香蕉、芒果、橡胶栽培技术和 1
对虾养殖专家系统;
(三)、为农民提供品种选择、栽培管理、节水灌溉、化控技术、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二、项目执行情况
2005年实施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项目以来,全省共新增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22个,服务站总数达到74个,服务点136个,并进行完善建设。在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推广应用了已开发的辣椒、龙眼、胡椒、香蕉、芒果、橡胶栽培技术和对虾养殖专家系统,为农民提供品种选择、栽培管理、节水灌溉、化控技术、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服务。一年来全省农业科技服务“110”系统共建立五个示范基地,接到求助、咨询电话近50万人次,提供现场服务23万多人次,受益农民达100多万人次。农业科技服务“110”已经成为我省农村科技服务的有效形式,成为聚集市县与乡镇农技人才资源的重要平台。具体已经实现的目标:
(一)、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农业专家系统的内容,丰富农业专家系统的品种,使其与我省市县农业需要相适应。
(二)、与农业科技服务“110”相结合,在全省农业科技服务“110”74个服务站配备的电脑,安装智能农业专家系统,使农业专家系统在全省推广应用。
(三)、通过智能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为全省农民提供服务50万人次以上,与省农业科技服务“110”可视化系统结合开展远程技术培训4万多人次。
(四)、建立和完善推广应用示范点的建设,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新建和完善文昌永青农资超市等10个示范点,示范推广13500万亩。
三、组织管理经验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的指挥管理机制是项目实施的有力保障。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是实施“科教兴琼”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国家科技部、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省科
技厅把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作为推动市县科技进步的重点工程,加强指导与支持,配置电脑,安装了远程视频系统,实现了省、市(县)和服务站三者之间的可视联系,快捷交流。省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加强对各市县指挥中心、服务站的联系、指导和协调,组织省级专家团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编写和印发农业科技服务“110”信息快报130多期、动态17期、各类材料100多份,及时地反映全省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的进展情况,有效地推动了项目和全省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的共同发展。
(二)规范建设,使项目实施与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向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我省将规范化建设作为2005年农业科技服务“110”的十大重点工作之一,不遗余力地进行推进。通过规范化建设,把项目列入标准化建设的范围,使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在我省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三)提升手段,智能化专家系统使农业科技服务“110”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是我省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的一条成功经验。一是完善农业专家系统。利用国家863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把星火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项目的实施与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组织专家开发了橡胶、胡椒、香蕉、芒果、辣椒、对虾等9个专家系统,建立实用农业知识库与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覆盖了我省的主要农作物,从种植业扩大到种植、养殖、水产等领域。全省各服务站的电脑都安装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把电脑农业的咨询点建在服务站上,农民可以在服务站里通过电脑上网了解、咨询技术信息,既方便了农民,又普及农业技术和科学知识,提升了农村科技服务水平。二是强化信息网络功能。今年我省以星火信息网为骨干网,进一步整合农业信息网、渔业信息网等专业网,逐步将智能网络建设延伸到各市县政府网和服务站,利用网络通讯技术、信息资源和数据处理技术等,构建完善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110”的服务能力。三是充实科技专家服务团。省指挥中
心、各市县充分挖掘与组织社会各类农业科技人才参加农业科技服务“110”活动,壮大我省农业科技专家团的力量。目前我省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专家技术人员1463人,其中省级专家团专家53人,市县级专家团专家450人,服务站技术人员960人,另外还拥有一支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科技人员、科技志愿者和农村科技能人在内的近万人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四是建设远程视频系统。2005年,在省指挥中心安装了远程视频系统,实现省指挥中心与25个服务站终端远程可视,最近又开通了27个终端,便捷了省、市县指挥中心与服务站之间可视交流和沟通。省指挥中心运用远程视频系统,邀请省农业专家服务团专家,远程解答各市县指挥中心和服务站提出的技术难题和疑问。农民就近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视频系统由专家团专家进行远程指导。
目前,我省农业科技服务“110”的技术服务手段,已由原来单一的电话求助,发展到现在拥有统一电话服务系统、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星火信息网络系统、远程视频系统等多种手段支撑的立体技术服务体系。
四、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存在问题:
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项目的实施与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一些市县领导与科技管理部门对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局面没有打开,发展不平衡,一些市县建设服务站10多个,一些市县只有1-2个,中西部市县服务站的建设,服务范围、服务质量与东部市县还有一定差距;三是资金投入比较少,政府搭台工作力度不够,也影响本项目的实施。
解决方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把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与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结合起来,促成农业科技服务的“大合唱”,(二)加大投入,加快建设
省政府已将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列入“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并将在资金上予以重点支持。省科技厅将继
续在省重点科技计划中设立专项,用于农业科技服务“110”的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将成为农业科技服“110”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重要渠道。
(三)完善平台,提升手段
建立智能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与知识库、网上专家咨询与培训等在内的多手段、多功能的智能网络系统,开发推广面向农民和农业的信息网络系统和网络终端设备,搭建农业科技服务“110”的技术平台,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110”的服务能力,为农民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加强以指挥中心与服务站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和可视系统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各指挥中心和服务站的设备装置,实现省指挥中心与市县指挥中心和服务站之间的可视联系,快捷交流。
总之,2006年,要积极推进项目示范推广工作和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的有机结合,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快指挥管理、智能网络、技术服务、基础设施等四大系统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科技服务“110”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起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推进市县科技进步,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实现2006年的项目推广目标。
(二)、2006年1-6月:全省新增开发2-3个农业专家系统,在新增10个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中配备电脑,安装农业专家系统,进一步完善15个推广应用示范点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技术的培训,开展技术培训班20期,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民7000人次。
第五篇:农业推广学复习思考题
五重点
一、名词解释题
1.大众传播法
是指农业推广人员将有关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农业推广对象的方法 2.集体指导法
又称群体指导法或团体指导法,它是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 空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3.个别指导法
是推广人员和个别农民接触与沟通,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并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
二、填空题
1.根据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同,可将农业推广方法分为(大众传播法)、(集体指导法)和(个别指导法)三大类。
2.农业推广工作的基本程序可分为(项目选择与确定)、(小面积试验)、(成果与方法示范)、(培训与咨询服务)、(普及推广)和(结果评价)6个步骤。
三、简答题
1.简述大众传播推广法的特点。信息传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信息传播具有很好的时效性 信息沟通一般是单向性
2.简述集体指导法的基本形式
小组讨论
示范
短期培训
实地参观
特点
指导对象较多,推广效率较高 易于双向沟通,信息反馈及时
共同问题易于解决,特殊要求难以满足 3.简述个别指导法的基本形式 农户访问
办公室访问
信函咨询
电话咨询
特点
针对性强
沟通的双向性
信息发送量的有限性 4.简述参与式农业推广的基本步骤。准备阶段 问题确认阶段 方案优选阶段 行动阶段
信息反馈与成果扩散阶段
5.如何选择和综合应用农业推广方法? 考虑推广技术本身的特点 考虑推广对象的特点
考虑新技术不同采用阶段的特点 考虑推广机构自身的条件
六****
一、名词解释题: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报告是从实际出发,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某项推广项目的社会需求、现实条件、社会经济效益等,论证该项目推广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
2.项目申请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是申请科研课题立项、策划科研开展的一种文件,它的表达形式是科研项目申请书。
3.科技实验报告:农业推广中的科技实验,是为了考察农业科技领域某个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特性、效果或适应性而在实验室或小范围内从事的研究活动,以便取得有价值的结果、结论,为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提供依据。科技实验报告就是把这种试验的目的、原理、设计、方法、过程、结果及其分析写成的文字总结材料。
二、填空题 1.农业推广论文的选题需要遵循(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基本原则。
2.农业推广语言的运用需要遵循(朴实通俗的原则)、(深入浅出的原则)、(科学规范的原则)和(事实教育的原则)基本原则。
三、简答题
1.简述农业推广论文的基本结构。
标题 署名 摘要 关键词 前言 正文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简述5种常用的农业推广应用与宣传文体的名称及其写作要领。农业科技广告
农业科技新闻(简报)科技简报一般由报头、正文、报尾三部分组成 农业科普作品
农业科普文章
写作要遵循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原则,经过选题、谋篇、起草和修改等若干个阶段 农业推广合同 协议 工作总结
3.如何理解农业推广语言“朴实通俗”的原则? 朴实的语言是农业推广语言运用的重要原则。因为朴实的语言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朴实通俗的原则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诚恳,体现与对方之间的平等与尊重;二是讲专业技术问题要尽量使用农民自己的语言;三是语言要通俗易懂,以便农民接受
4.农业推广人员应当掌握哪些基本的语言运用技巧? 心理沟通的技巧
提问的技巧
回答的技巧 5.如何撰写农业推广演讲稿? 确定好主题 选择好材料 安排好结构与正确表达主题 注意语言修辞 七
一、名词解释题 1.成果示范
指运用“以点带面”的辐射原理,在一些特定的农业生产经营场所,如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户农民及其他农业生产者承包经营的土地、种植场、养殖场等,把试验已取得成功的新技术,严格按照其技术规程要求实施,使其优越性充分展现出来,作为示范样板,供其周围相关的生产经营者观摩学习,以引起接受和采纳兴趣、激情和信心,促使其效仿,加速农业创新扩散的一种推广形式和过程,是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常用的方法之一。2.方法示范
指推广人员对那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信息资料难以准确表达,或者采用者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操作性技能或技巧,通过演示讲解、实际操作体验、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传授给农民,并现场指导他们亲自演练,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及基本技术原理的推广教学方法
3.多因素试验
在同一试验中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各个因素都分为不同水平,各因素不同水平的组合即为试验的处理或处理组合。试验过程中,除指定的处理外,其他一切栽培管理措施也均应力求完全一致,这种试验称为多因素试验。4.单因素试验
在同一试验中只研究某一个因素的若干处理的试验
二、填空题
1.按试验因素的多少,农业推广试验可以分为(单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和(综合性试验)3种主要类型。
2.试验误差的来源主要是(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农事操作和管理技术不一致性)和(试验外界条件的差异)。
三、简答题
1.为什么农业科技成果在大规模推广前必须进行试验? ①每一项农业新技术成果都具有很强的生态区域选择性及技术经济局限性,适应于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农业生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都不尽一致②一方面验证该技术成果在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方面的适应性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方面的实用性③另一方面通过接近大田及生产规模的试验,在原引进技术成果基础上进行再创新、补充和完善技术环节,寻求符合当地实际的最佳技术参数,为规模生产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2.简述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一)试验的针对性要强,目的要明确
(二)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
(三)试验数据要翔实,结果要准确可靠
(四)试验结果要能够重复
3.推广人员对农民进行新技术方法示范时,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要对示范的技术原理和操作过程充分熟悉 要研究采用者学习农业创新的心理特点
用恰当的讲解和表演,调动采用者的积极性,收到预期的效果 4.怎样扩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示范的影响? 把握最好时机,组织观摩和交流。第一,由政府组织,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民共同参加的综合性观摩。第二,推广单位和推广人员自行组织,邀请相关人员参加专项技术观摩。八
一、名词解释题 1.农业推广培训
指对包括各类农业推广对象以及农业推广工作者在内的人员所进行的有关推广工作的培训与教育活动。农业推广培训具体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把与推广项目有关的人员组织起来,就推广项目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的集中培训 2.农业推广咨询
是针对推广对象的需要与问题,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推广对象,并帮助其有效地应用这些信息,改善生产与生活状况的服务过程。3.农业推广培训需求分析 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推广对象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
二、填空题
1.农业推广培训的特点主要是(时代性)、(显效性)、(针对性)、(季节性),(灵活性)。
2.农业推广培训需求的分析方法包括(培训需求调查方法)、(能力研究方法)、(任务分析方法)、(工作表现分析方法)4种。
3.咨询具有(服务性)、(经营性)、(高知识性)、(客观性)的特点。
三、简答题
1.农业推广培训教师的能力要求有哪些?(一)同有关各方合作共事的能力
(二)进行农村社会经济调研的能力
(三)制定和实施农业教育与培训项目计划的能力
(四)应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
(五)培训教学的组织能力
(六)培训档案建立和培训报告编制能力
(七)农民技术培训教师应具备的行为准则
2.简述农业推广培训的基本方式1专题培训班 2现场会 3经验交流会 4巡回指导 5科技下乡 6农业科技展览 7农业科技示范园 8科技蹲点 新型模式1“绿色证书”培训模式 2青年农民科技培训模式 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4 农民创业培植培训模式5 骨干企业带动培训模式 6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培训模式 3.简述农业推广咨询的基本方法。
办公室咨询或定点咨询
信函咨询
电话咨询
网络咨询 4.农业推广咨询的新型模式有哪些?(一)电子农务(二)农业科技家教(三)科技专家大院
九
一、识记:农业科技成果 有形科技成果
这类成果是借助或直接采用相关学科的技术工艺或途径,把基础性成果的科学知识赋予在一些有直接应用价值的载体中,形成新的物质形态的成果。无形科技成果
这类成果是将认识自然、特别是协调生物与自然关系的途径、方法、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技能等知识,以研究报告、论文、图纸、音像、配方、技术规程,以及如何既唯物又辩证地把握各项农艺措施的时机、数量的技巧等形式表现。这些无形的东西之所以成为科技成果,恰恰与那些有形成果的转化直接相关 开发性研究成果
是对应用性研究成果寻求明确、具体的技术开发活动,主要是研究解决应用成果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和生产条件下推广应用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结合具体情况,对应用成果的某些技术指标或性状,通过调试、试验,最后加以改进和提高 应用性研究成果
包括开辟新的科学技术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工艺等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成果分布 成果分布:某地区某阶段特定创新采用和扩散条件下,农户或单位土地面积增值的水平差异的分布。技术上限
在不计成本而取得的每公顷的最高产量称为技术上限(或称技术最高限度)。经济上限
经济上限(或称经济最高限度)是指在允许农民技能、经营方式和自然资源(如土地等)存在着固有差别的情况下,取得的每年每公顷增值的总值。
二、理解: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 物化类有形科技成果的特点
(1)商品性
(2)特异性
(3)时效性 方法类无形科技成果的特点
(1)生态区域性(2)效果的不稳定性(3)综合性和相关性
(4)不可逆转的时序性
(5)持续性和应用的分散性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
1.产量增减量(IDNi)2.某些指标的生产率(PRi)
3.某种资源的利用率(URi)4.某种指标的提高率(IRi)
5.某种指标的降低率(DRi)6.单项农业科技成果覆盖率 7.多项农业成果转化率
八、科技进步贡献率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1.转化主体
所谓主体,即事物的主要部分。它包括应用成果生产的研究人员,各级推广人员以及保障这些人员从事转化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机构。
2.转化客体
所谓客体,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客体,即被转化的具体技术成果。
3.转化受体
即采用科技成果的生产者或单位。它是转化客体体现经济。社会或生态价值的最终受体、受益者。它在转化要素构成中处于被动地位,但没有转化受体的主动接收就不能完成转化过程。
成果转化构成要素之间,存在一种授受关系,即主体将客体交付于受体。这一授受过程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转化环境和适宜的转化手段,才能调动主体和受体二者的积极性,完成转化的全过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
当一项研究项目经过实验、研究,达到了计划的要求,并通过了成果鉴定以后,就要通过技术示范、推广等形式,使科技成果尽快在生产上普及应用,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包括产出成果→扩散成果→采纳成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级效益形成
第一阶段,为形态转化的一级效益,称为技术效益,它表现为科技成果被应用后首先产生的各项技术效益数据、生产参数、技术改进度等,例如,增产率、技术效益增长率、劳动效率提高情况等,这时还不直接表现为产品。
第二阶段,由技术效益转化产生二级效益,称为产品效益。它主要表现为产品数量、品质及使用价值水平等。第三阶段,由产品效益转化产生三级效益,称为经济效益。它主要表现为市场价格、产品销售量、产品畅销度等,是由产品数量、品质及使用价值转化而来,经济效益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效益。
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
衡量成果质量的标准有5条:即创新性、成熟性、效益性、适用性和实用性。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常见的几种运行机制
(一)科、教、推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二)技、政、物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三)农业高新技术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
(四)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五)经营、咨询、推广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决定经济上限的因素
(一)交通运输、农业服务对经济上限的影响(二)集镇对经济上限的影响
三、应用:成果转化经济效益分配研究的指导意义 研究成果转化经济效益的分配,可以使人们明确成果转化投资是如何转化成经济效益,以及这种经济效益又是如何向国民经济有关部门进行流动的。明确这些问题,对于加速成果转化事业的发展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提高技术上限
1.通过农业科学研究获得 最高产量的技术措施
2.通过农田基本建设和改良土壤,改善作物生长条件 3.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 4.有效的推广服务 经济上限
一是提高技术上限,二是改善和提高本地服务条件 和成果分布的途径
使成果分布持续提高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快提高与其相联系的经济上限。如能做到这一点,并使每一个农民都能处于一个有效的耕作地区内,都能得到必需的支农服务,成果分布肯定会相应提高
举例进行有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的计算
十
一、名词解释题
1.家政学是一门研究并指导家庭生活及其管理的学问
2.社区一般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3.社区规划是关于一定时期内社区发展的目标、社区发展的框架、社区发展的主要项目等的总体性计划及其决策过程。
二、填空题
1.社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社会变迁)、(人的因素)、(文
化)、(社会活动)、(时 间)5个方面。
2.从社区的概念出发,社区发展有(社会体系模式)模式、(社会冲突模式)模式和(社会场域模式)模式,由于这3种模式是从社区的存在状态中引申出来的,所以称为社区发展的(存在)模式。
三、简答题
1.农村家政推广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①家庭经济与管理。②婚姻与家庭教育。③膳食教育④居住与健康教育⑤服装与仪容教育。⑥技艺教育⑦生活礼仪教育。⑧其他。2.简述发展农村家政推广事业的意义。
(1)提高个人素质
(2)增进家庭幸福
(3)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农村社区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社区发展应当是综合性的。②社区发展应当是可持续的③社区发展应当是参与式的。
④社区发展应当是合作式的。4.社区规划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社区历史和现状分析、社区发展目标规划、社区发展要素规划和社区发展条件规划。5.有关社区发展模式的理论有哪些?(一)社会体系模式(二)社会冲突模式(三)社会场域模式(四)计划变迁模式(五)政府授权模式(六)社会参与模式(七)文化创新模式(前三种社区发展的存在模式,后四种社区发展的功能模式)
十一(自看,略)
一、名词解释题 1.农业推广信息
指为各类推广对象提供生产与生活咨询服务和有关决策参考、涉及农村发展各个领域的信息内容,是直接或间接与农业推广活动相关的信息资源 2.农业推广信息系统
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以农业知识、农业自然资源数据、科技成果、市场需求信息为内核,利用数据库、模拟模型、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技术,对农业推广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3.农业专家系统
是一个拥有大量权威农业专家的经验、资料、数据与成果构成的知识库,并能利用其知识,模拟专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行判断、推理,以求得农业生产问题解决方案的智能程序系统。
4.农业决策支持系统
是在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和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1.信息可以同时为多人所采用,这是指信息的(C)。A.价值性
B.可传递性
C.共享性
D.主导性
2.农业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组成中,皆包括(D)。不确定 A.数据库
B.3S技术
C.多媒体
D.模型库
三、简答题
1.简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1.普通性和无限性 2.客观性和主观性 3.价值性和共享性 4.动态性和时效性 5.可传递性和交换性 6.依靠性和主导性 和形态。1.数据信息 2.文本信息 3.声音信息 4.图像信息 5.多媒体信息
2.农业推广信息的种类1.农村政策信息 2.农村市场信息 3.农业资源信息 4.农业生产信息 5.农业经济管理信息 6.农业科技信息
7.农业教育与培训信息 8.农业人才信息 9.农业推广管理信息 10.农业自然灾害信息 和来源分别有哪些? 1.政府涉农机构 2.农业科研机构
3.与农业相关的高校和学术团体 4.基层试验、示范与推广单位 5.图书馆 6.涉农出版社
7.涉农杂志社和报社 8.农用生产资料说明书 9.专利文献 10.互联网信息
3.简述农业推广信息系统的组成
(一)信息源
(二)信息处理器
(三)信息管理者
(四)信息受体 和分类
农业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农业情报检索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等 十二(自看,略)
一、名词解释题
1.农业推广经营服务
农业推广人员为满足农民需要,所进行的物质、技术、信息、产品等各个方面的交易和营销活动,是一种运用经济手段摘推广的方式 2.营销组合策略
指企业针对目标市场,对可采用的各种营销策略进行优化组合的综合策略。3.连锁经营
二、填空题
1.营销“4Ps”是指(产品)、(地点)、(促销)和(价格)。
2.连锁经营一般分为(正规(直营)连锁)、(特许(加盟)连锁)和(自由连锁)3种形式。
三、问答题
1.简述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主要领域与内容。强调一般性技术推广工作必须把生产资料的制造、供应和农产品的生产、收购、贮运、加工、销售组成一个整体,使农业推广经营服务明显地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经营服务体系
2.简述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程序。
(一)熟悉农业推广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研究和分析市场环境
(三)分析拟推广地区用户的兴趣和需要(四)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市场
(五)实施营销组合策略
(六)依据经营决策的科学程序,实施决策方案 3.在农业推广经营服务中如何确定目标市场? 确定目标市场:通过市场细分,把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筛选出来,确定为自己的营销目标。步骤 :
第一步,选择理想目标市场,确定策略目标。第二步,确定目标市场的容量。
第三步,定位竞争对手,制定攻守方略。4.简述农业推广经营服务中的主要技巧。
(一)正确灵活地应用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基本程序(二)以优质名牌产品吸引顾客(三)制定有效的企业营销战略(四)灵活运用营销组合策略(五)做好广告策划,加大宣传力度(六)营销人员要树立良好形象,提高服务意识(七)加强营销公关,保持企业与公众的双向沟通 5.在兴办农业推广经营实体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事项
(一)是选准实体的经营项目与领域,注重经营品牌的培育。
(二)是完善企业制度和经营体制。
(三)是选好人才和培养人才。
(四)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五)加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