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

时间:2019-05-13 16:3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

第一篇: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

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运用各种方法的同时,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帮助学习者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的意义与知识的价值,使他们不仅认识到要学什么,而且要认识到,为什么学习,学了有什么用等,这对于他们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这样比喻,您能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强迫它喝水。对于学生学习也是如此,你可以让学生坐在教室里,但那你不能强迫他学习,而一定要让他有学习的动机。我们从内部学习动机谈谈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

(一).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心理学家怀特指出,人有一种探索和认知外界环境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会引起个体的好奇行为和探索行为,并表现为求知欲。心理学家克罗斯指出:“好奇心是一种天生的和强有力的动机因素。”研究发现,学习比指导学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原因就是学习者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向有适当难度的任务挑战,可以满足其好奇心。

教育实践证明,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成功的教学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二).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心理学家德维克和尼克尔斯等发现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两种目标定向

引起的:学习目标或掌握学习目标和成就目标。

目标定向研究的最重要含义是教师应让学生懂得学业的目标是掌握知识,而不是获得分数。这可以通过强调学生学习材料的兴趣价值和现实的重要性,降低对分数和其他奖赏的重视而达到。与此同时,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成功结果进行自我奖励和强化。

(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班杜拉的研究发现,那些对

数学毫无兴趣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们的成绩显著的提高了,而且觉察到了自我效能与对数学活动的内部兴趣成明显的正相关。

许多学生尤其是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由于对自己学习能力持怀疑态

度,表现出很低的自我效能,在学习中放弃尝试和应有的努力,进而影响学习成绩。教师可以通过为他们选择难易适合的任务,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从而推动学习的进行。

(四).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做出积极的、现实的归因

归因的控制源维度与个体的自尊有关,把成功归于内部因素产生自豪,强化动机;反之,把失败归于内部因素则减少自尊。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进行归因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五).利用原有的内部学习动机,使之向不同的学习情境发生迁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分,使

学生的内部动机发生迁移,对新知识产生兴趣。

第二篇: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我教授英语课程,外语学习动机理论从三个层次来定义学习动机: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环境层面。从环境层面来说,在所有学习者的外语习得产生影响的因素中,教师因素排到首位。除此之外,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习者个人因素(如智力、语言学能、动机、个人经历等)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历来是外语教师关心的话题。其中学习动机被认为是对学习成绩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相关的研究与讨论因此层出不穷。从早期的成就动机理论到近几年有关学习动机的认知和建构观点,各种理论与模式迭次出现,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广。具体到外语教学实践上,现在多数外语教学思路都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在课堂活动中充分考虑学习者需求、情感与动机等个人因素。然而,围绕这些教学思路的讨论,通常是在一般英语(generalEnglish)教学的语境中进行的,对于有自身特点的职业英语教学涉及不多。

传统的职业英语教学通常是教师依据大纲要求和授课计划,使用事先确定的教材进行授课。其实,这种看似科学的教学常规从一开始就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理由很简单,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无权从自身的经验和感受出发设置学习目标,更谈不上做出自己的决定,于是他们总是把将要进行的学习看作是完成他人为其设定的任务(事实也是如此)。如此情形下,要求学生对课程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显然是不公平的。近几年的许多研究都证明,自主设定目标的学生有更强的学习动机,更可能完成学习目标。所以,有必要在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对职业英语教学做适当的改进。一种值得尝试的办法是:通过师生协商的方式,设定课程学习的目标,让学生感受自主决定或至少是参与决定的乐趣,使他们的认知和情感进人唤醒状态,从而激发较为强烈的学习动机。

协商后设定的学习目标该如何表述?我们可以对“话语场合—话语事件—话语行为”模式作适当改动,按照交际场合(communieativesituations)—交际事件(communicativeevents)的两级模式来进行表述。交际场合是指工作中发生交流的场合(如会议厅、办公室、海关);交际事件是指工作活动的内容(如讨论、联系客户、工作总结)。学习目标无须列出具体的语言学习内容和课堂活动,目的是为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预留空间。

实施目标协商的方式对教学资料的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里面既然渗透了特定学生群体的认知和情感因素,就必然会出现预选教材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反映学习目标的情况。此时,教师应该坚持以所设定的目标为依据,扩大教学资料的选用范围。

动机不仅是激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保持的问题。作为实现学习目标的课堂教学,不仅应该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上考虑如何激发学习动机,而且必须思考如何让这种可贵的驱动力维持下去,以保证学生始终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行。关于这一点,任务型外语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相关的文献也对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有过大量论述,在此就不作详细讨论。当然,结合职业英语教学的特点,我们建议更多地从职业工作的环境出发,设置尽可能多的富于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作为维持学习动机的手段。因为建立在认知经验之上的、适合学生水平的并富于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更专注于学习任务。

外语学习动机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这不仅因为它与人类复杂的心理活动相联系,而且还受语言文化、社会环境和教学情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现代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在早期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将外语学习动机置于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框架下进行重新解读,使其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更能反映作为动机主体的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

第三篇: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一种潜意识的思维。它对于未来的学习、工作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对于这种非智力条件的存在,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人生宛如漫长的旅程,生活中的各种元素则是承载学生们前行的一列列火车。学习是学生们这一阶段生活的主旋律,由简单到复杂,有技能有知识,或记忆或练习,每个人在学会了许多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技巧。学习是学生们不懈求知的过程,为学生们提供思考和创造的契机,使他们与社会和历史进行深刻的交流,发展自我,充实自我。并会不时体会到泛舟学海的欢愉,破解难题的喜悦以及感到逐渐成熟的成就感,这些都会使他们对学习有更充分的认识,而这些知识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树立科学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在校的创造力,营造一种和谐学习的氛围。

一、注重专业思想

培养学习兴趣

无论学习哪方面的知识,都需要兴趣、动机、目标作为动力系统,提供持续学习的力量源泉和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勇气。所以,学会学习首先应当培养学习兴趣。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决定着每个人未来的职业领域,如果不珍惜学习机会,不掌握扎实而过硬的本领,将来就很难立足社会,在工作上力不从心,实现更为宏伟的人生目标就无从谈起。从培养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出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增长、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成就感,感受到不断打开未知领域、拓展自己的愉悦,能激励内在的学习动机,造就终身学习的意愿。

要想使这种良性循环一直保持着近似于原有的状态,首先要让学生们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层次。阐述的理论只是一种专业消化吸收的铺垫,关键在于要让学生们看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实在意义,以及这一专业的存在价值和工作时自身的能力体现。其次就是要注重基础,理论性的灌输可以转化为宏观上的真正操作,或是学习探索中的一种慢速渗透,避免学生对这一专业产生理论知识的困惑而导致的厌烦。大学是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它让学生能够逐渐的接触社会。我们应做到谆谆诱导,对学生们进行的一种引导,使他们成长、成才,逐渐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教师的思维模式可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让学生们逐渐领悟到一种独自学习的能力。这包括消化吸收、创新、实践,等等。

当学生们在某一领域上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的时候,对于一些自我成就感很强的同学,这时,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面对这一现象根据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进行一定的激励和鞭策。让学生认可自我的同时,还要帮其分析其自身的不足之处,使其认识到自身的欠缺之处,更好的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二、制定发展计划 激发学习动机(一)构建模式

大学课程的理论化现象很明显,仅仅凭借死读书本是不能进行完全的吸收和运用。真正的学习是要有自己的框架结构。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可变或是固定的模式,为学习提供一个有条理的空间,且不谈运筹帷幄,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学生们将忙乱感降到最低,循序渐进的引导,最后达到积极学习的效果。对于已经了解大学生活的学生们来说,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为在校的学习包括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启发积极思维

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好奇,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指出,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因此,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安排课程内容。难度系数很低或是很高,都不会提起学生的兴趣。采取一种递进的方式,则会使学生们接纳,并且也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掌握好教材,把握住知识间微妙而又紧密的联系。并且还需要教师对学生们的掌握情况进行大概了解,这对课程的进程和学生个人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讲述的过程中不妨穿插近似于生活中的实例,创造一个类似影像,让学生们能够对某部分知识在脑海中深化,这样就会有更好的的吸收和创新。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有一个想象空间,每一个人的思维模式都存在互异性,想法凝集在一起,也许贯穿整个知识领域的就会是一个不小成就。

(三)增强学习兴趣

解析课程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原有的兴趣激发出来。说明某一内容的存在和学习意义,并且举一些所属专业的工作案例,这样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工作岗位的新鲜感和对主观能动性的提升。

(四)保持好奇心

大学课程大部分与高中的知识衔接并不是非常多,它的操作实践性比较强。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老师每天都要传授的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从教师角度来讲,要做的就是稳固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运用惊奇、复杂、困惑的方法,制造一种模棱两可的刺激,唤起学生们的好奇心,进而真正达到理解范式思维分解的目的。

学习动机的建立是要让学生们看到未来道路的光明,能够让孜孜学子体会到前进的快乐和奋斗的意义。教师虽不用死板的套路去进行中学的管理模式,但也不要扼杀学生们刚刚萌发的学习幼苗,一切都还是一个未知数,适当的激励也许能够逐渐地填充对大学生活存留空白的脑海。

三、注重反馈信息 铺垫发展契机

学生成绩的高低是反映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本身学习情况的标准尺码。这其中含着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强弱、所学知识是否有应用空间、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备课的风格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观。汇集多种因素,学生的学习成绩当然也有所不同。教师在考核方面就应该有所注重,成绩的高低不能片面的说明学生的学习状态。而是教师应该根据分数全面总结和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虽说老套,但是它内在的意义还是可以使得在困境中的人走出来。

成绩的反馈是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个契机。虽然分数在社会上不完全是就业的决定因素,但是分数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否做到操作游刃有余,能否做到专业成熟稳固,这都需要之前的学习素质做很好的铺垫。

所以,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好周围的学习条件,设计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为了学生将来的道路和发展机会,制定周全而科学的教学规划。让学生们感觉到身处的大学环境学习氛围浓厚,这样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对于知识的一种求知欲,也能够通过教师的努力而得到满足。“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不仅仅是用来让学生们记在心底的格言,也是使教师奋进的一种潜意识观念。

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成绩的好坏决定的不仅仅是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作为一名大学生,也应该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力。步入大学校园,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就会面临各种更大的考验和挑战。珍惜大学与老师探索知识的时光,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总而言之,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大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第四篇: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摘要: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各种学习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便能有的放矢,使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我们都应该尝试和探索的。下面就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做简单阐述。关键字:学习动机 阐释 培养 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阐释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学习困难的最大因素是动机,学习优异的最大因素也是动机。教育实践曾证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学生进行学习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动机呢?我们从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两个方面来探究。

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在班级教学情形下,其他学生的优异表现或教师的教学风范,都可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学习动机,要求自己上进,希望自己也能具有象榜样一样的优良行为。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也有其不足之处,即采用强化原则,通过奖励与惩罚来维持学习动机,虽的确能收到一时之效,但这种只重视外在动机而忽视内在学习动机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正好与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相反,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动机应专注于学校的功课上,读书学习的教育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心理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任何内容前,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并尝试回答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东西,让学生们认为学习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所学内容符合他们的需要,而且让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学习,有能力达到教师对他的期望,这样才会维持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培养

所谓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学生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需要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过程。正确培养而不使其学习动机走上歧路或歪路也是很重要的。(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一名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白,学习能使自己获得就业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还应该使学生明白,学历并不只是就业的唯一要求,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起就业并不一定难的观念,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使其自主的热爱学习。(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动机中最重要和最重点的部分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出来,那么他们就会自动地去学习和发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是给教师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了。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条件,实践,让学生能从这些情境中引出好奇点,引起他们的疑惑、惊讶,这样最能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3)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学习动机与独立进取的个性是密不可分的,个性是独立进取还是被动退缩与动机水平关系密切。上进心强、抱负水平高,将持续地推动学习活动高效率的进行,而良好的学习效果又给学习动机带来自我强化的作用,反之,缺乏上进心且抱负水平低,只能使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甚至恶性循环。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在学生已经产生学习的需要以后,要使它真正变成学习中经常起作用的、有效的动力,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把学习动机激发起来。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

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丰富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以及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就可以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新颖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经常通过下列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通过一些措施进一步强化其已形成的间接的学习动机。适当设置学习目标适当的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过易的目标不能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不足以及发动机;难以实现的目标,也容易使自己畏难、气馁。而设置适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感,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的产生,激发学习动机。

总之,设置适当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和独立的能力,以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启迪思维,升华兴趣。社会性的竞争,历来被认为是激发人们的斗志,调动人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争取完成任务,获取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在竞争过程中,威信性动机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强烈。由于在竞争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要好得多。也可能有些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反而学的差了,这或许是因为他们被刺激的过分而超过了体力和承受力,或是因为他们实在能力太差而失去了信心。总之学生天性好强不服输,将竞争机制引进课堂,制造竞争气氛,可引发学生的好胜心和争取成功的心志,从而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

正确评价,恰当运用奖与罚。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等。及时地评价一般比不及时地评价要好,因为及时地评价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他的学习的愿望;而不及时地评价则往往在激励学生在改进学习方面的作用比较小,因为在学生意识中完成任务的情景已经比较淡薄了。在现代教育中,我们面对的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他们应该用的方法多是表扬和鼓励,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并且对于学生来说,能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有利于保护其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也应当适当运用批评,必要的批评也是需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学生。

总而言之,在学校教育当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影响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因素是极其复杂和不断发展的,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浅析如何激发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浅析如何激发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摘要: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大学的意义不再拘泥于成绩与文凭,而是意味着更多其他的追求,专业知识、成绩、社会经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等等,对于有着不同追求的大学生,促进他们学习的学习动机当然也是不尽相同的。而激发与培养当今大学生学习动机也是现今各大高校的首要任务,因此如何激发与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也成了最重要的问题。关键词:学习动机,大学生,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大学的意义不再拘泥于成绩与文凭,而是意味着更多其他的追求,专业知识、成绩、社会经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等等,对于有着不同追求的大学生,促进他们学习的学习动机当然也是不尽相同的。而激发与培养当今大学生学习动机也是现今各大高校的首要任务,因此如何激发与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也成了最重要的问题。

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问题本身。学习动机中的“动机”(motiv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Movere,意思是移动、推动和引起活动,现代心理学将其定义为“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形态”。同时,动机也拥有着三种基本功能——激活、引导、维持和调整。因此学习动机被定义为“激活、引导、维持和调整学习活动的动机”,西方心理学家又根据动机产生的原因将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顾名思义,内在动机,即内部产生的动机,它是由个体的内在兴趣、需求或是好奇心等内部因素引起的动机,如有些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学习或研究一些自己感兴趣但却与自己的专业毫无关系的书籍,也许这样可以学习一些知识或是掌握一项技能。这种学习动机并不是为了迎合任何外界的因素,如成绩、奖罚而产生,完全遵从于个体的本心,学生自己因事情本身而乐。外在动机则是指并非由活动本身激起,而是由学生对活动外在因素的顾忌而诱发的动机,如学生努力学习,获得好的成绩,并不是学生内在的本来想法,而原因可能是家长的期许、对于奖学金的渴望、对于挂科的恐惧等等,这些动机都可以称之为外在动机。调查表明,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具有刺激学习行为的“正能量”。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有人选择在寝室睡觉,有人选择进行一些娱乐活动,看看电影、听听音乐,然而还有人选择去图书馆学习,是什么促使他们抵制各种娱乐活动的诱惑而安心学习?也就是他们的学习动机是怎样产生的?对于学习动机的研究,许多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的本能论、赫尔(C.L.Hull)的驱力论、斯金纳的强化论、马斯洛的强化理论等。我比较喜欢的理论是斯金纳的强化论,相对其他几个理论,我认为强化论相对于其他几个理论更易于理解,在实际运用中也较容易操作。强化理论是一条关于刺激与行为发生频率的理论。强化理论认为行为的发生频率的高或低是由刺激引起的强化造成的,强化也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对于行为的发生起促进作用,而负强化对于行为的发生起抑制作用。以学习为例,如果学习行为发生后,行为主体受到了表扬之类的积极刺激,那学习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变大,反之,如果学习行为的发生使行为主体受到惩罚之类的消极刺激,那么学习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减少。强化理论所强调的多是外部因素对人学习的影响,忽略了人本身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强化论对于如何激发学生外部学习动机具有良好的指导性。

一、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解决如何激发学生动机的问题时,应注意两者的平衡。

(一)将学习内容内化为学生本身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积极性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如果学生对于所学的某一学科、某类书籍、或是某一项活动等特别喜欢,那学习起来将会特别用心,也会感到快乐,那么学习效果自然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好,学习效率也会更快。兴趣并不都是天生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对于某一事物的兴趣,例如选择授课内容时,注重它的新颖性、实用性等,以此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利用学生原本感兴趣的事物,将其转移到新的学科领域,类似于爱屋及乌,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本身的趣味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与教师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在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两方面加以改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体现教学设计艺术观,将教学设计看作是一门艺术,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尽可能选择学生可能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材料,学生可能感兴趣的事物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事、抱有期望心理的事、能带来快感的事、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

在大学生的课程设置与教师的授课形式等方面都应该极可能的靠近大学生的兴趣,或者更易于将学习内容转化成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对于注重学习成绩的学生,专业知识能吸引他们,而对于追求社会经验与个人能力的学生,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知识或实践课更能博得他们的眼球。

(二)对学生多多赞赏与鼓励

在人类早期的教育历史中,教师多采用责骂、体罚、嘲笑、训斥等手段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刺激学生认真学习,并且使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学生。随着教育学的发展,这种激发学习动机的负强化手段正在逐渐被淘汰,以国内为例,教师不准体罚、辱骂、讽刺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身权利,维护学生的尊严等等。

心理学实验以及事实都表明表扬和鼓励比嘲笑、讽刺、体罚等消极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这些消极方式有时候不但不能起到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却适得其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令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对学生答错问题加以讽刺或者惩罚,那么学生对于这位老师、这一学科,甚至是学习这件事都有可能产生厌倦,但是,如果教师对其回答错误这件事加以鼓励,也许学生就会在心底对这一学科产生学习的欲望。对于大学生来说,赞赏也并非百利而无一害的,用多了则会适得其反,所以不应事事都表扬,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对于事情的判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教师则是应该利用好这杆秤,因势利导,才能效果显著,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成功感是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的体验更能鼓励学生追求成功,它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的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一次成功就会增强自信心,对于学生的成功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反复成功更会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渴求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内化知识,促进学生发展。与此相反,如果学习总是失败,就可能丧失信心,学习时一点劲头也没有了。当学生的成绩取得了超过自己所期望的水平时,就会增强他们的成功感;如果成绩低于他自己所期望的水平,就会产生失败感。所以教师,教师在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去取得学习的成绩时,要提出比学生个人能力稍高一点的要求,这是完全必要的。因为,任何成功总是伴随着克服一定的困难才取得的,只有如此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逐渐培养他们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四)适当开展竞争 适当的学习竞赛可以激发人的斗志,调动人努力学习、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巩固学习成果。心理学实验证明:个人间的竞赛比集体间的竞赛更有效果;简单的作业竞赛比复杂的作业竞赛更能激发人的学习积极性;讲明竞赛的目的意义比不讲明慕斯的意义更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竞赛对于多数学生的学习是会起促进作用的,而学习较吃力、成绩较差的学生有可能放弃竞赛的尝试,有时还会出现或者抵制或厌倦的显现象,甚至会有人采取欺骗的都断。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消极因素的出现,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树立崇高的志向

人的才智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其志向的大小关系密切。新华社记者张学金曾对上海四十多所高校的部分优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凡是那些胸怀大志的学生,根本不满足于60分,他们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塑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树立崇高的志向,必须观察社会,思考人生。鲁迅从小就立志于学医,是因为他父亲死于庸医的误诊,他决心学习高超的医术,解救受疾病威胁的人们,这是家庭对他志向的影响。可是后来他的志向转向文学,原因来自社会,日军枪决中国人,看客竟然也都是中国人,鲁迅猛然醒悟,高超的医术也医治不了灵魂的麻木,于是他决定用文学唤醒麻木的灵魂。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将目光放长远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确立自己的追求目标。

(二)了解学习的结果

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具有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足以提高学习的热忱,增加努力的程度,进一步激发和强化学习动机,这也就是所谓的“反馈作用”。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受测试者为小学高年级儿童,分为两组做算术练习。他们两组的演算能力水平平均相等,联系我问题也完全相同,所不同的知识联系方法,即关于学生的练习作业,一组由教师评定改正,另一组则由学生自己改正,改正后并将每日的正误情况列成表格,如此进行,一学期后,后者(学生自己改正错误)比前者(教师改正错误)大为优异。

三、如何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活动的过程结构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第一步。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首先,加强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正确而又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而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所讲知识的特点、所进行的教学形式的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的特点等,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远景教育。其次,阐述只是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对知识的热烈探求,是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学习兴趣的集中反应。

另外,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兴趣也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但并非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产生推动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在实际的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过程中,教师以及教育组织更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以上理论,融会贯通。

下载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推荐五篇)

    学号:11061007姓名:郭柱标专业:11护理班次:一班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存在于人生的各个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年龄与阅历的增加,我们会逐渐地意识到提升自身价值的重要性,提......

    如何培养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浦仕船 摘要: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着激发、定向、维持和强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发展......

    如何培养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上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上的客观要求在学生......

    浅谈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浅谈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目前,由于受社会、家庭、教育条件的制约及大学生自身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缺乏动机、强度不足、倾向偏差等问题。在《国家中长期......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摘要:通过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笔者认为激发和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对英语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论述中学生学习现状、动机的分类......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五篇)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一)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前提条件1.教师应善于管理课堂,维持课堂纪律,使正常的教学活动不致受到纪律不良的学生的干扰;2.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正常的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