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孔子的论文
谈孔子的思想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家中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孔子的伦理思想主要是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包括众多在内的规范体系。他十分重视道德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统治,他创立了统一的以”仁”为纲的完整的伦理思想。孔子的伦理思想影响了他身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对于民族心理、民族风俗的形成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仁礼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核心观点,也是儒家世代传承的理论基础。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或仁重于礼,或礼重于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由仁之作为动态的范畴这一特点,我们又不妨推断: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言的独特的人性观。
在孔子的思想中,仁存在于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也应成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核心观念。仁在政治中是实行仁政,以爱民的思想来对待百姓。但是在春秋诸侯互相争霸的年代,仁的思想是很难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尤其是不适合当时各诸侯王的需要。他们需要不断通过战争的方式来兼并其他诸侯国,以达到扩充国土,在各诸侯中称霸的目的。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孔子的仁思想很难被各个统治者所接受并采纳。
仁在社会关系中的体现是要求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在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
亦甚深远。他认为,优良的道德品质是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每个人要把仁作为最高的信念。要求每个人要将仁具体贯彻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认为仁应该起着各种规则或原则的存在。子之于父,弟之于兄都应该有仁的不同体现和要求。如果将对于人民的仁的思想扩大,从家庭关系外延到君臣,君民关系来说要以对待父兄的仁,来对待自己的君主,则扩称为忠。但是在孔子的思想中,他提倡要将仁的思想置于很高的地位甚至是高于自己生命的,我想恐怕在春秋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老百姓仍然会把保全自己的性命当作自己最高的信念,而不是孔子所宣扬的仁思想。所以想要将仁的思想被整个社会所接纳,应该考虑社会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民的接受水平和他们所能到达的道德思想标准。我个人认为仁的思想在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的年代才能被人民所广为接受。
关于孔子礼的思想,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礼的提出早于孔子,但自孔子所发扬。中国人崇尚礼的思想,中国人也重视礼的教育。而孔子所提出的礼是广义的礼,在社会关系中他将礼与道德相等同起来。把礼当作约束人在社会上各种行为的准则以及道德标准。他要求人们的各种行为都要按照礼来进行,事事要符合礼的标准和要求。其实对于我们现在来说,道德的约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道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所不断完善的,而人们的行为也越来越按照道德进行规范。在这一点上是与孔子的礼的思想是相吻合的。我个人始终认为,应该把道德中的精华提纳出来,其重要性要与法律所等同,对老百姓不断的进行道德教育,毕竟道德对人的约束在前,法律对人的惩罚在后。不过在孔子关于社会关系的礼思想中似乎有点刻板,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在条条框框中来做,基本上毫无变通的可能,这一点是很难被接受的,而且也是容易束缚人民的思想与创造性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我认为对于孔子的礼应该用更加辩证的观点来对待。孔子还提出在政治上实行礼治的观点。统治者对于人民的统治也要遵循礼的规范,以获得人民的尊重与服从。此观点的提出与民本思想在某些方面是具有相似之处的。对于人民而言,强暴的统治很难使他们从心理上服从,只有用更温和的态度和方式才能让他们从心理上服从国家的统治以及国家分配给他们的各项义务。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
我认为孔子仁礼思想的提出对于中国的政治、道德发展还是推动作用为多。其思想中的精华正在一代代传承着,不断的融入我们整个民族灵魂中。
总之,孔子提出的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都是“仁”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同时
又都可以归结于“仁”。从“仁”出发,孔子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在总结和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义”、“礼”、“孝悌”、“忠”、“信”、“宽”、“敏”、“恭”、“勇”等道德规范:
(1)“义”:关于“义”,孔子的论述很多。“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孔子把义当作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范畴,要求人们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义利关系。
(2)“礼”: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体系中,礼既是一种规章制度,同时也是一种道德范畴。其核心是“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认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自觉遵守一定的“礼”,才能达到改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求得社会安定和谐的目的。
(3)“孝悌”: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意思就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具体要求就是要继承父道,赡养父母、尊老爱幼。孔子认为这是治国的根本,治国的大略。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孔子还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承仁。”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孝悌,把孝悌修养放在道德品行的第一位。
(4)“忠恕”:忠恕作为一项道德规范,它的基本要求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些内容都是“仁”的道德原则的进一步发挥和展现。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忠恕的道德要求对于中华民族诚实不欺,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等传统美德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5)‘信”:孔子伦理思想体系中的信,主要是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对待工作等方面,要做到讲究信用,诚实不欺,言行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并指出信的重要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6)“宽”:即宽厚、宽容的意思,在伦理道德意义上,就是指待人要宽宏大量。“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的“宽”,与他的“爱人”、“忠恕”等道德规范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7)“敏”:孔子多次讲到敏,如“敏于事而慎于言”、“镦而好学,不耻下问”。要求他的学生对待学习和工作要勤奋努力,不能懒散懈怠。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将是一事无成。
(8)“恭”: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体系中,“恭”主要指的是言行举止,端庄严肃,为人要温厚和善。“其行己也恭”、“居处恭”、“与人恭而有礼”等,都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适度、和善稳重,而不巧言令色。
(9)“勇”:就是勇敢,不怯。孔子要求人们心胸宽广、意志坚强,不怕任重道远,敢于见义勇为。在困难的时候,要像耐寒的松柏,在关键的时候,要敢于“杀生成仁”。“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勇而无礼则乱”。
第二篇:孔子论文
关于孔子的教学方法,我想大家最熟知的就是因材施教了。
孔子对他的学生的个性、喜好、特长了如指掌,针对每人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最典型的要数《论语·先进》中所记载的: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却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子路为人胆大,孔子就要靠外力来约束他;冉有为人过于谦和,犹豫不决,孔子就激励他放手去做。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他认为针对各人的不同需求进行教育,有利于他们的自身发展,能够提高他们的修养。
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同,如答孟截子:‚无违。‛而答孟武伯:‚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生活而说的。答子游:‚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答子夏:‚色难。‛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
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有才能的有七十二个。同样学习文行忠信、礼乐诗书,但程度不同,能力各异,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这无疑是‚因材施教‛的功劳。人才不是单一的模板铸造出来的,人才是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一群人。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学习的价值。
而孔子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在孔子的教育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即: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心求通但未得,然后可以启发他;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此时可以开导他。学生必须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
孔子善于用学生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如文、武、周公、管仲、子产等的言行来进行教学,经常用譬喻或实物作为直观教材,以阐明抽象的道理。如用流水来阐释万物生生不息的原理,用松柏晓喻节操,用‚北辰‛比喻‚德政‛,用‚草上之风‛喻君子之德,其他如门、户、路、车、苗、山、水等日常事物,都是孔子教学的材料。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许多人认为孝就是能养父母,让父母吃饱。其实你养狗养马也要让它们吃饱,如果只是给饭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孔子用了狗马与人做对比,同样是喂饱了,为什么就有孝与不孝的区别呢? 揭示出孝不仅仅是养活父母,还要能尊敬他们,爱他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使用比喻的灵活与恰当。
其实,不但孔子善用譬喻,就是他的弟子,由于受其影响,也很会使用这一方法了。
子贡曰 :‚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子贡问:‚我这里有一块美玉,我是把它收藏起来呢? 还是求一个好商人把他卖了呢?‛
孔子说:‚卖了吧!卖了吧!但不是求人家,是等人家来买。‛
子贡把才能比作美玉,他问孔子,是该把才能隐藏起来呢,还是去找一个君主为他服务呢?孔子说要把才能运用出来,但不应自己去找君主,而应等着求贤的人来拜访。
此外,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更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第三篇:孔子论文
《论语》与孔子的人格魅力及其历史影响
摘 要:被誉为“至圣”的孔子之所以能够为世人所推崇,与他所具有的非凡而永恒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无论是为师、为臣、为子、为友、为学、为人还是为志,孔子都将其做到极致,既问心无愧又名垂千古。他的这种魅力不仅为他赢得了美誉,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师道、孝道、忠文化、仁爱思想更是在后人的继承中得到了发扬。关键词:孔子 人格魅力 历史影响
前 言
有些东西是可以横亘时间和空间而屹立于人们心中永垂不朽的,比如思想;有些人是可以穿越古今和中外而流芳于千秋万代名垂青史的,比如孔子。当孔子和他的思想相交融的时候,他的人格魅力也就熠熠生辉。古有朱熹盛赞“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而今孔老先生已不在人世,但他的人格魅力依然照耀着时代的夜空,让我们明确了前行的方向。让我们重温孔夫子的谆谆教诲,重拾《论语》中的句句箴言,学习他的为师、为臣、为子、为友、为学、为人和为志之道,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一、孔子的人格魅力
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那么孔子的人格魅力则是指孔子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等方面吸引人的力量。以下则从为师、为臣、为子、为友、为学、为人和为志七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人格魅力。
(一)为师
孔子二十三岁开始招收门徒,至此没有停止过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活动。他一生培养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被后人誉为“至圣先师”,他的为师之道尤为后人所称颂。
首先值得称道的是孔子的个性教育:因材施教。《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一个问题,孔子根据两个弟子不同的性格特点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孔子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孔子要鼓励他,使他大胆些。当然对于其它学生,孔子也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他根据仲由之‘果’(果敢)、端木赐之‘达’(达理)、冉求之‘艺’(多艺)和颜回之‘贤’(聪明)等性格特征,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特殊才能。”[1] 其次是启发教育。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只有在学生积极思考或想表达某一问题而陷于一种求懂未懂、想说又说不出的境地时,老师再进行启发与引导,将会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又能让学生时刻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那么孔子是怎样做到启发教育的呢,就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教育方式。首先对于那些不肯主动学习的学生,孔子根据启发教育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设计情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在不知不觉中既获取知识,又发展思维能力。其次他善于运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浅近事物来阐发较为深刻的原理,即“能近取譬”,消除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恐惧心理,从而引导学生踏上求知的旅途。
无论是个性教育还是启发教育,孔子都把学生当作独一无二的个体,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他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纯粹的知识,还给予他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二)为臣
纵观历史,臣子与君主从来都是不平等的,君主永远都是至高无上,而臣子永远都是唯唯诺诺,一旦谏言触怒龙颜,马上就可以身手异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正是对这种畸形的君臣关系的诠释。可悲的是我们的先人对于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君臣关系早已习以为常甚至奉若神明,但可喜的是我们的孔老先生在几千年前却敢于颠覆这一无可撼动的传统。
孔子心目中的君主,不是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昏君,而是以德服人、虚怀若谷的明君。而他心目中的臣子,不是匍匐在君主脚下、唯命是从的“奴才”,而是有人格、有操守的君子。孔子的为臣之道可概括为事君有节、谏君有责、辞君有道。
1.事君有节。是指臣子在君主面前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和节操。在孔子看来,臣子和君主应该是平等的,君主没有权力强行改变臣子的人格和节操,臣子也没有必要为了取悦君主而失去自我,轻易变节,“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正是对这一原则的诠释。2.谏君有责。是指臣子在侍奉君主的时候,有向君主进谏的责任。孔子认为真正的忠君行为是“犯颜直谏”,臣子若不履行此责,就是不忠。在《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季氏要征讨颛臾,仲由、冉求作为季氏两大臣子,虽然自己并不想征伐颛臾,但是也没有勇敢地制止,而是推卸责任:“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所以当季子然问孔子仲由和冉有是否算得上大臣时,孔子只回答道“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这里“具臣”是指备位充数之臣。在孔子看来仲由和冉求还只是二流的大臣,而一流的大臣应该是“以道事君”,敢于直谏。所以在孔子心目中,真正的臣子应该是以天下为己任,而不是以取悦龙颜为己任。
3.辞君有道。是指当君主的行为违背“道”和“礼”而臣子的劝谏无效时,臣子应该本着 “从道不从君”的原则辞别这个君主。在《论语·先进》中: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冉求本应以道规劝季氏不要犯上作乱,如果季氏不听,就应辞去。可是冉求反而被季氏权势误导,帮着他搜刮民脂民膏,忘记了当初为政“以道事君”的原则,这便不得不引起孔子的不满,以致要与其断绝师生关系,鸣鼓而攻之。
在那样一个惟君命是从的年代里,孔子的这种独立人格精神确实难能可贵,他以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姿态置身于官场,以刚正不阿的大臣风骨驰骋于政坛,也曾挫败,也曾失意,但不曾放弃矢志不渝的为臣之道,不曾失掉自我。
(三)为子
凡是子女都明白要孝顺父母,但怎样的行为才算孝顺,却很难被界定。对此,孔子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为人子女对父母要心存爱意,但这种爱理性多于感性,顺从而不盲从。
首先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应做到养而敬。在孔子看来,子女对父母的物质赡养,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但仅有此是不够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里是说,如果孝仅仅体现为对父母之养,不以敬爱之心对待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就无本质的区别。“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在食物方面,我们应当帮助父母先于帮助其他人,因为我们对父母欠有养育之恩。我们还应当对父母表示敬意,正如对神表示敬意一样。’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一样,也表达了作为子女不仅要给父母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应该对父母表示敬爱。”[2] 其次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应做到不盲从。在父权家长制时代,父子关系十分重要,但孔子并不赞同子女对父母之命绝对服从,而是主张“几谏”。“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 违,劳而不怨。”,他强调子女对父母有“谏”的义务,对于父母之过,要及时劝谏,而不可为了所谓的愚孝而任由父母一错再错。曾参是孔子门下以孝著称的学生,但尽孝不分原则、盲目顺从,这也是孔子所反对的。《孔子家语》中就有一个关于曾参因为愚孝而受到孔子批评的典故。“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当其他人都盛赞曾参这种犯了错而甘愿被父亲打死的行为为至孝时,孔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曾参的行为不但不符合孝顺的应有之义,反而会陷父亲于不仁不义之境地。试想,如果父亲因一时失去理智而下手过重将曾参打死,那么父亲冷静后一定会十分懊悔,这会给父亲的心灵留下沉重的阴影,也会让父亲招致骂名。相反真正的孝子是不会让自己的一时顺从给父母带来无尽灾祸的,正如舜,他“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富有智慧地逃避父亲的盛怒,避免给父亲造成精神伤害,这才是为人子女应有之孝道。
爱父母其实很简单,这是连动物都会做的事,但爱父母又不是那么简单,光有满腔爱意往往只会冲昏头脑让事与愿违,孔子的为子之道让我们明白了爱也分方式,爱也有分寸,只有懂得如何去爱,才能更好地孝顺父母。
(四)为友
朋友是每个人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伴侣,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怎样将陌生人发展成朋友,怎样避免将朋友发展成仇人,这都需要我们去掌握正确的交友之道。孔子不仅广交益友,而且善于交友,这与他智慧的交友之道是分不开的。
孔子交友不是来者不拒,而是有一定标准的。这个标准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点。第一,择优而交。“无友不如己者”,与那些在品德与学识方面都超过自己的人交往,学习他们的优点,从而提升自己的素质,这是孔子所一直提倡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都体现了孔子择优而交的交友原则。第二,结交益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在此,孔子将朋友分为益友和损友两大类,告诫我们要亲益友疏损友。第三,结交同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主张结交有共同理想追求的人,他认为君子与君子之间之所以能够在意见不同的时候还能成为朋友关键就在于他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而那些没有共同价值观的人,即使没有意见分歧也不会长久地在一起,更不会成为朋友。
孔子不但对所交的朋友提出了标准,而且对自身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这里提到如果自身不够优秀的话,别人就会拒绝和你交往,你也就没有资格来拒绝别人了。由此可见,友谊是需要双方共同建立的,我们不能只要求对方符合自己的要求,还要让自己足够优秀以使人接受。
交友除了注重双方的修为外,还讲究相处之道,对此孔子提出了三点看法。首先朋友相处重在一个“信”字。“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鞔,小车无车轨,其何以行之哉?”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缺少诚信就好比一辆车缺少关键部件,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孔子的这种思想也影响到了他的学生。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曾子也秉承了孔子的交友之道,把对朋友是否守信当做每天必须自我反省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对朋友要宽容。“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这里说的是如果旧友老臣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这种宽容的态度也是孔子在交友中所推崇的。他的弟子子张也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提出“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认为君子应该既尊贤又容众,既赞扬善良之人,又体恤弱势群体。最后要把握好与朋友的距离。“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在孔子看来朋友间的友谊要想保持长久,必须在交往中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无原则地亲近。当朋友有过错时,要尽责规劝,但对朋友的劝告要点到为止,不可勉强,否则会适得其反。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结交各种朋友,结交怎样的朋友是一种选择,好的朋友会为我们的人生指明方向,坏的朋友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灾难;与朋友相处又是一门学问,方法得当,朋友越处越交心;方法不当,朋友越处越闹心。孔子富有智慧的交友之道,让我们明白了怎样交友,更懂得怎样为友。
(五)为学
《论语》以《学而》开篇,突出了“学”在《论语》中的重要地位,而孔子本人也是把学习作为了人生大事。作为一代至圣先师,他的为学之道尤为后人津津乐道。
孔子的为学之道首先体现为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见孔子不仅好学而且比一般人都要好学得多,这也反映出他对学习的重视。孔子之所以那么好学,与他所主张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学习态度密不可分。他以学习为乐趣,这种乐趣使他能够长久地致力于学业,并且能够豁达地看待物质上的匮乏,“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这里孔子强调了精神的需求大过物质的享受,所以他能够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进入一种忘我的学习境界。
可是单有好学是不够的,一个人不管怎样学习,总要有一定方法的。孔子在《论语》中 也向我们讲述了很多经典的学习方法。其一是学而时习。积累知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如果不懂得去反复回忆已有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我们渐渐遗忘,这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所以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让知识永远都能鲜活地保存在我们的脑海里。但孔子的“学而时习”并不只停留在闻见之知的层面,同时还要“温故而知新”,这样才能“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孔子深谙“学而时习”的要义,故“十五志于学”以后,以其“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信念,一生行之,实为不易。其二是学思并重。他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即把学与思结合起来。仅有学习而不思考只会让人越来越迷惑而无所得,对此孔子深有体会,“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所以思考是学习的再升华,学习是思考的基础,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做到学思并重,才能明明白白、踏踏实实地获取知识。其三是举一反三。这是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孔子作为古代著名的教育家,真正做到了言传身教,他不仅教授学生时采用举一反三的启发教学方式,自己为学时也做到了这一点。“举一隅以三隅反”、“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学习时讲究闻一知十,触类旁通,这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发展了思维,使学习不再呆板,富有灵性。
为学一时易,为学一生难。孔子用一生践行着“生有涯而学无涯”,他的好学之心,会学之智,无不让我们感叹他的坚持不懈、崇敬他的博闻强识。
(六)为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个人要想达到虽死犹生的境界,这是需要有极好的为人的,孔子之所以能够被世人所称颂,这跟他高境界的为人是分不开的。
从待己之道上来说,首先孔子重视修养。孔子曾跟师襄学琴,但他的学琴方式跟别人却不一样。他要求自己不仅要精通技法,还要领悟其中精粹。所以当师襄发现孔子已经弹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建议孔子可以换一首曲子练习时,孔子却以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拒绝之。经过无数次的弹奏,孔子终于达到了最高境界,“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这种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强烈欲望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其次孔子强调内省。孔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得到完善的,他将这种反省称之为“自讼”。在“自讼”的过程中应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主张通过‘自讼’以‘仁’的标准来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以“内省思仁”的方式寻找自身的不足。”[3]这种以“知不足”为前提的自我完善方式正是 孔子之所以能够受人敬仰的重要原因。
从待人之道上来说,孔子主张理解与宽容。“恕”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孔子待人之道的重要方面。根据《孔子家语·卷二》记载:孔子将行,雨而无盖。门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吝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了解子夏的品性,明白如果去向子夏借伞,子夏虽然不愿借但碍于老师的面子他只能借给孔子,而这是在勉强子夏;如果子夏不借伞给孔子,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太吝啬了,老师向他借东两他都不给,他的名声就被破坏了。为了既不让子夏痛苦又可以保全子夏的名声,孔子明智地选择不借。“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可以说这是孔子待人之道的最好诠释。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仅仅体现在音容相貌上,他更多地是体现在为人处事上。那些能为后人所瞻仰的往往都是以德服人之人,就像孔子一样,历史可以带走他的人,岁月可以模糊他的脸,但他的为人之道将会永远被我们铭记。
(七)为志
《说文》言志为“心之所向也”,就是说一个人心中想着什么,行动上便做着什么,这就是他的志。孔子的理想是恢复西周初年的奴隶制盛世,辅佐有道明君,成为治国重臣,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从立志到守志,孔子用他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他的为志之道。
孔子认为有志之士首先要学会立志,而立志又分为三步,第一步要重“志”。“人无志则无以立”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就等于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说明“志”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要重视“志”。第二步要早立志。“孔子十五岁便立志学习周礼,领略西周初年奴隶制盛世天下之道,甚至年幼时便已‘陈俎豆,设礼容’,开始学习周礼了,可见其立志之早。”[4]第三步要立大志。孔子认为立志应立大志,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春秋时期,名义上存在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周王朝,但事实上存在着深刻的权力和财产再分配的矛盾”[5],随之而来的战争与杀戮则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孔子出于‘仁者爱人’的博大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寻求一种新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即由外在战争与杀戮的手段,转化为人自身内在道德意识的提升,即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境界作为自己的志向为之奋斗。”[6] 孔子认为一个人立了志还不够,还应时时保持自己的操守,即还要守志。守志也分三方面,一要淡泊明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认为如果在物质享 受方面要求太多,就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他还教导学生“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强调一个人只有清心寡欲,才能矢志不渝。二要博学笃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坚定自己的志向需要用学识来作为后盾,所以他一生都在广泛地向各方面学习、求教。“年少时‘入太庙,每事问’,年长后虚心向别人学习,自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年老时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7],可以说孔子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他深知知识对于守志的重要性。三是勤奋酬志。一个人仅在内心或言语上立下志向,而没有行动,是不可能实现理想的,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孔子提出要躬行践履,主张学问要与生活结合起来,与世事人生结合起来,反对 “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是故恶夫佞人者”的空谈。
志向就像天上的星星,我们虽然无法触及,但前行的方向全凭它指引,很难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他的生活将会是多么暗淡无光。可是立志容易守志难,有时守志才是人生考验的开始,让我们记住孔子的为志之道,一起选择远方,一起风雨兼程。
二、孔子的历史影响
(一)师道
作为“万世师表”,孔子的为师之道尤其是其独树一帜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尤为后人所称誉,以至自其兴办私学的两千多年以来,无数教育家纷纷对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进行继承和创新,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孟子作为孔家学说的嫡传人物,曾提出“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他主张对才学高超型的学生只需及时点化即可,对德行高尚型学生要加以熏陶使其德行完备,对长于才能型学生要加以正确指导使其才能出众,对于一般类型学生要用答其所问的方法解其疑惑,对于不能入门的学生,可私下间接教导。孟子的这种“因材施教”超出了孔子“因材施教”模式的范围,即他把不同特点的施教个体,扩大到不同类型的施教群体,无形中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思想。
真正使孔子这一教育思想理论化的是东汉末年著名教育活动家郑玄和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郑玄提出的‘各因其人之失而为之’这一主张首先把孔子的‘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一教育思想原则化。而朱熹提出的‘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则使得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成为经典教学原则。”[8] 而促使孔子这一教育理念实践化的则是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曾给因材施教以形象 的比喻:“培养创造力要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他所创办的育才学校正是因为秉承了这一教育理念的而成功地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陶行知的成功实践赋予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以科学内涵。
时至今日,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依然备受教育界推崇。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科学的教育应该是建立在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而不是一刀切,一言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这一教育理念,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孝道
孔子在损益传统孝道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变化,对“孝”提出了新的主张。他主张的“敬亲”、“谏亲”等思想在为后人所继承的同时也被创建性地发展了。
曾子作为儒家孝道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但以行动来实践孔子所提倡的孝道,更以理论来完善孔子的孝道。他提出“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主张“孝”无处不在,将“孝”的内涵进行了扩充。同时曾子还从各方面深化了孔子的孝道理论。“他强调‘孝’是人类发自内心真诚的爱,把‘孝’作为实现一切善行的源泉和根本,并论述了社会各阶层之孝等理论问题。曾子把本为家庭伦理道德之孝,扩充到政治、道德、社会生活乃至天地之间,也对后世的孝道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9] 对孔子的孝道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的还有孟子。他不仅提出“性善论”来进一步完善孔子孝道思想的哲学基础,并将“孝”与仁政相联系,主张通过“孝” 可以至仁,进而可以施行仁政,进一步深化了“孝”的应有之义。《孝经》作为儒家阐述其孝道和孝治观的经典著作,对孔子、曾子和孟子孝道思想进行了理论化和系统化,标志着孝道理论创造的完成。
“孝道思想在经过孔孟等先秦诸子的发展之后,对汉代、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时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0] 而今孝道依然为社会所推崇,只是现代人对孝道的看法更为理性。像董仲舒那样提出“父为子纲”的“愚孝”是我们所反对的,而诸如养亲敬亲、和颜悦色事亲、委婉谏亲的精神则是我们应该去推广和发扬的。
(三)“忠”文化
自孔子将“忠”概括为“忠信、忠恕、爱国”这三点内涵后,“忠”便被确立为当时的道德原则,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更是将其大众化。可以说“忠”文化始于孔子,而关于“忠”文化的讨论并没有因为孔子的离去而停止,在之后的几千年里,各朝代的思想家都对忠文化进行了思辨性的继承和发扬。
孟子关于“忠”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孔子“忠”思想是继承。他认为忠为“忠信、忠道、忠诚”,在道德层面上主张教人以善,这与孔子主张立人以忠信不谋而合。而在政治层面上,孟子主张的“事君以义”与孔子主张的“忠君以道”都是主张君臣之间各有尊贵,没有赋予“忠”以绝对服从君主之命的含义。
将“忠”赋予绝对“忠君”之义的则是秦国。由于高度专制的集权统治的需要,“忠”在这一时期由多义内涵变成了单一内容,即“忠君”,成为了统治者的政治工具。
直到汉代,由于贾谊主张“爱民为忠”的思想,才将“忠”从“忠君”这一单一的文化内涵中解脱出来,使之拥有了“爱民”这一内容。而“爱民”与“忠君”能够获得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在封建专制主义时代无疑是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忠”文化并没有因为大一统绝对权威的丧失而衰微,反而越来越受到肯定。这一时期,“对忠规范的遵守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不需专制统治者特意要求而民众就能自觉遵守的行为规则。忠臣,作为‘忠’品质的化身,自然特别受到民众的景仰。从这种情绪中我们可以发现民众对‘忠’道德的推崇。”[11]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都有意无意地受到“忠”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使“忠”文化成为通行于社会上下的主流文化。
虽然“忠”文化就其政治上发挥的作用而言,将孔子所创立的“忠君以道”思想狭隘化了,即忠君,但就其文化上所产生的作用而言,它极大地规范了社会道德准则以及民众的道德素质,所以在今天,它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应当抛开传统忠文化的“愚忠”、“忠君”等封建糟粕性内容,发扬其为社会尽责、为天下献身、为人间正道尽忠的精神,使“忠”文化越来越具有现代意义。
(四)仁爱
众所周知,仁爱思想是贯穿孔子及后世儒家思想始终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最高原则。“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孔子看来,仁的核心要义是爱人。仁是德性层面上的道德自 律,爱人则是实践层面上具体的德行表现,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合称为仁爱。“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当自家马厩发生火灾后,孔子第一时间关心的不是马,而是人,体现了孔子“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情怀,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进步。
孔子还进一步把仁爱理念运用到了政治层面,提出“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孟子“仁政”思想的提出正是对孔子仁爱理论的继承,而他创造性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则发展和完善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他认为,天下基础是国家,国家的基础是家庭,而家庭的基础是个人。“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诸侯危,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盗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这里是说天子要想稳固政治只有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行。土谷神要想设立得有意义只有保佑人民才行。如果国君无道,危及国家的存在,那就应该换掉国君;如果祭祀很周到,还发生旱涝灾害,就应该废置社稷。唯有人民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不能丧失,所以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礼记》将爱人的方式分为两种,指出“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爱人也是讲究方法和智慧的,君子爱别人是成全他的美德,小人爱别人则是迁就他的过失。同时《礼记》还对仁者本身进行了思考,指出“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仁者把财富用来修身养性,不仁者以戕害自己的身心来谋财。《礼记》对仁爱思想的阐释使孔子的仁爱思想充满了理性的光辉。
仁爱思想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直到现在依然为世人所推崇,是有其时代意义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人文关怀的缺失使现代人越来越渴望被“爱”,这是孔子仁爱思想经久不衰的现实原因。仁爱思想所主张的“爱人”,一定程度上将个体的爱扩充到集体中来,将爱的意义泛化为博爱,给人带来情感的愉悦,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结 语:孔子非凡的人格魅力为他赢得了世人的称誉,他的思想渗透于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从我们不经意的一言一行当中折射出来。而今,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和发扬,将会使孔子的影响更加深远,更会使孔子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新时代意义。参考文献:
[1]于浩.尊重差别,因人而异——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浅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4(5).[2]张丽娟.孔子孝道思想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0501.[3]周斌.从《论语》看孔子的为人之道[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0(3).[4]杨世谷.浅议孔子的志向观[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5(2).[5]贺成立 高丽波.孔子立志思想及当代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6]贺成立 高丽波.孔子立志思想及当代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7]贺成立 高丽波.孔子立志思想及当代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8]黄俊官.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再认识[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24(2).[9] 张丽娟.孔子孝道思想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0501.[10] 张丽娟.孔子孝道思想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0501.[11]王成.中国古代忠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40416.[12]张鑫鑫 孙德玉.孔子的启发诱导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J].中国电力教育,2011(7).[13]王世舜.论孔子的君臣观[J].聊城大学学报,2003(3).[14]李丽萍.从《论语》看孔子的交友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7(12).[15]王浩.从《论语》看孔子的交友之道[J].晋中学院学报,2011,28(2).[16]刘秀科.从《论语》看孔子的为学之道[J].文教资料,2011(3).[17]吴新颖.传统仁爱观的当代价值及实现路径[J].道德与文明,2008(5).[18]黄伟林.孔子的魅力:重温孔子圣迹图[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19]吴甘霖.亲爱的孔子老师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20]吴惠敏.论语趣读[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第四篇:孔子论文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化学化工学院 20081810010140 姚璐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历代封建统治者,大都把孔子思想作为制定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内涵丰富,应用领域广阔,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全人类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影响: 一,有教无类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做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因材施教
在教育教学方面,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拘,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但都能学习各有成就。
三,教学并重
孔子“教”和“学”理解为一个整体,主张“教”、“学”并重。他不仅总结出了移系列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学习原则和学习方法。学思并重,传习结合便是其中重要内容。孔子讲的习,则是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一个过程,是教育的一个环节。传习结合,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就是把传授和练习相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把接受知识和练习、实习相结合。要获得知识,必须通过学习;要巩固知识并实际应用,只有通过时时复习和演习,从复习旧知识中推衍出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内心感受获得新知识的喜悦。只有通过复习和实践,才能使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中庸》把孔子提出的学习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要求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学习不仅仅使要掌握书本知识,提高教育质量不仅仅使要学好文化课,还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循循善诱和正面疏导的教育原则。
孔子在近三十岁时就可以开创“私学”,创立儒家学派,为春秋战国的学术复兴开辟道路。他的著述和教育经验,在中国思想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各国也影响很大。这主要由于他顺应了我国古代奴隶制文化向封建制转化的进步要求,也和他用毕生精力从事教育,提倡并亲身实践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循循善诱和正面疏导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在孔子以前,教育原则、方法,多不顾及学生实际、施行不择手段的强迫教育,甚至采用“棍棒式”教育。从孔子开始,才有了循循善诱的正面疏导教育。这是古代教育的重大改革与创新,也是孔子对教育业绩的一大贡献。孔子认为教师必须创设一个无所顾及的宽松环境,使学生有畅所欲言的机会;在学生发表见解的过程中,教师应有耐心、不要中途打断发言,更不可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若有学生不想发言或思想不集中,应等待一下,切勿急噪或批评斥责。相反,教师要进一步引导,给予必要的鼓励和赞许;教师总结,尽可能简明扼要,作到画龙点睛。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孔子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主张并实行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把以前的各个时期所流传下来的典章文献,都一一加以审定、推敲、编纂成册。正是具备了这个条件,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个思想水平与业务能力不合格的教师,就谈不上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教好学生。更不可能坚持循循善诱和正面疏导教育的原则。为学生创社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真正做到畅所欲言、个抒己见。孔子已经认识到并提出:“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等主张。并把它贯彻到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去。他对于学生超过自己见解的言论,就公开表示向学生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才能发现问题,也才能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以便有目的、有计划地“解惑”,使学生学有所得。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若不具备宽松的环境条件,没有师生之间充分自由、平等的讨论,不充分体现民主性,那么,循循善诱、正面疏导,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满堂灌”,不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等现象,无不与不具备上述条件有关。
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更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可见,孔子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但是孔子的思想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弊端:
一,保守性。
孔子主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强调继承前人的传统,自己不要有新的创造。他本人讲学重点讲解“三代以来”的 典籍;晚年编写《春秋》,只重“述”,不讲“作”。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孟子、荀子都以阐发孔子的思想为宗旨,后人又以他们的著作作为研究对象。“言必称尧舜”,“非圣人之言不敢言”。你如果要变革,人们便回群起而攻之。这种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创造性,使得各种新生事物难以出头,难以发展。回顾一下2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清楚的看到,附着与旧体制的旧思想是怎样顽固阻碍改革开放的,人们为解放思想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二,压抑人的个性。
当时的社会是反对自我表现、张扬个性的,是主张夹起尾巴做人、不准越雷池一步的。就是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张扬个性的行为也不予认可。儒家的这一思想对教育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千百年来,老师教育学生迷信圣人,迷信权威,要求学生只从老师那里接受现成的结论,不要标新立异。如果谁敢于怀疑老师的话,轻则遭训斥,重则遭仗责。就是在今天的学校,老师虽然也提倡学生要敢于发表个人的意见,不要迷信权威,但在潜意识里还是喜欢那些循规蹈矩的学生,还是引导学生求同而较少求异。对与个性突出、敢于坚持自己意见的同学,虽说不打击,但也要千方百计驯服他们。
三,官本位思想。
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封建等级制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在那个时代,从社会到家庭,舆论都想人们灌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因此,社会看中读书,读书人都以踏上仕途为正道。一般人不必说了,就那些伟大的文学家也把为朝廷所用当成人生的最高追求,而一旦被朝廷摒弃,便郁郁不悦。像屈原、李白、杜甫就是这样的。真正超脱的,为数很少。他们希望建功利业,却错误的认为,只有做了官才能实现这一生目标,做官,就成了一代代人不懈的追求。到了现代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国人的官本位思想不仅没有淡化,反而强化了。由此可见,官本位思想已在社会各个阶层扎了根。
尽管孔子的教育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显出它的某些不合时宜,但其中的基本原则永远不会过时。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财富,他创立的一些教学方法对广大高校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孔子已经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作为师范类的大学生,更应该好好地研究一下孔子的教育思想,让孔子那博大精深、充满智慧之光的教育思想更好地为当前的素质教育服务。[
第五篇:孔子谈诚信原文
孔子谈诚信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队强大,使百姓有信用(有译为:对国家有信心)?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去掉一项,三者之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又说:“如果不得已要再去掉一项,二者之中先去掉谁?”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但人不讲信用就不能立足。(有译为:百姓对国家没有信心,国家难以立足。)”据媒体报道,今后上海大学的学生求职手中多了一份“砝码”,这就是由上海人才服务中心印制的“职前诚信报告”。该报告把学生的职前诚信情况完全记录在案,而且“报告”采用了印制人民币专用的防伪技术。汕头,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但现在,因为汕头人在近几年的商务活动中一些人干尽了坑蒙拐骗的勾当,严重地损坏了汕头人和产品的形象。外人看来,汕头人是没有诚信的,我的一个亲
戚从上海出差回来,说 上海有些商店门口挂着“此店无汕货”的牌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什么讲诚信?“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诚信不仅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或为人处事的底线,同样也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名片,如果你失去了诚信,别人就会把你的“名片”扔掉,不与你交往,这样你就失去了发展的机遇。读一读:全聚德做事的几个数字可供参考:烤鸭出炉后5分钟之内必须给客人端上桌:一只鸭子必须片90片以上;荷叶饼宽15厘米、长17厘米的规格丝毫不能差,靠着这些,全聚德走过了130多年历史,成为中国饮食业第一品牌。同仁堂有一副著名对联: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在这副对联下,同仁堂从一个家族企业成长到拥有两个上市公司的现代企业集团,从一家普通药店成长为“国药第一品牌”。2001年9月,一项北京市民购药去向的调查显示,同仁堂以绝对优势高居北京各药店榜首,成为北京商业信誉最好的药店。举例说一说我们班上诚实守信的人和事。诚信很重要,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视“诚信”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诸如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虚假广告,说话不算数,承诺不兑现读一读:一个在日本打工的中国留学生不讲“诚信”,在日本餐馆打工―――洗盘子时,不按规定“每个洗七遍”,而是“计上心头”,每个少洗两遍,结果被老板用专用的试纸测出盘子清洗程度不够,以至该留学生被逐出餐馆,再也找不到打工的单位,甚至房东要求他退房,学校要求他退学,他只得换个城市,一切重新开始,他告诫人们说:“在日本洗盘子一定要洗七遍呀!”
如何做到诚信? 诚信有两个标准: 一是一个人在独处和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不会弄虚作假; 二是一个人在具备了造假、失信的各种条件而无人制约时,仍然能坚持原则,内不伪于心,外不欺于人。做到了这两点,才是真正的诚信。
从具体事情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从生活点滴做到真正的诚信。对家长、老师、同学的诚信,对人以诚相待,讲信用,培养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人。强化遵纪守法意识和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自觉而严格遵守社会、学校纪律和法规。学习中追求务实的学风,勤学好问,考试绝不作假等等。请你欣赏人以诚为先,信以诚为 本,诚以德为源。谁拥有 了诚信,就等于和微笑、掌声与胜利联姻;谁违背了诚信,就注定和苦涩、孤独与失败同行。诚信,人类不可缺少的品质;诚信,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不讲诚信的人,将会是社会的败类像过街老鼠那样.人见人厌,人人喊打。这对你又有什么启示?失信的代价 诚信的真谛 就是为了未来的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的短期利益。* * * * * * * * * * * * * * * * 何谓诚信?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上述对你有何启示? 守 信 的 回 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