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孔子仁的论文

时间:2019-05-15 14:4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关孔子仁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关孔子仁的论文》。

第一篇:有关孔子仁的论文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以下是有关孔子仁的论文,欢迎阅读。

“仁”是孔学的基本范畴,是人性结构的理想。孔子把“仁”视为道德的最高准则,千百年来,“仁”这一思想已深入的渗透在广大人民的思想观念中,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层基础和道德生活的一切原则和规范的起点。

一、“仁”之缘由

郭沫若曾经给仁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仁的含义是克己而为人的一种利他的行为------他要人们除掉一切自私自利的心机,而养成为大众献身的牺牲精神。”简单的概括,他所指的“仁”实际上说的就是无私利人。子曰:“仁者,爱人”。爱人必然利人,但利人不等于爱人。因为人的行为目的是自由的:既可以是无私利人,又可以是因为自私自利。而真正的“仁”,是一种不求名不求利真正无私利人的至高的道德境界。

那么,一个人为什么能够做到无私利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在驱使着这种为善的行为?“仁”,从心理层面上来讲,最直接的原因正是一种感恩心与同情心,孝为仁之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最基本的个人利益是父母给的,没有理由不以孝为先;个人利益是父母给的,但也要靠社会和他人来实现,只不过是父母给的多别人给得少,因而也没有理由不爱社会与他人。但是这种感恩心与同情心并不代表着孟子所说的的性善论,因为虽然仁的行为目的始终是自由的,但从本质上来说它的原动力是恒定的,那便是个人利益。一个人为仁行善最终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人而为仁,不为名不为利,但也是在追求心理深处的一种境界,或者说是在为自己寻求一种利人的满足与安慰,为自己摆脱一种可为仁而未为仁的罪恶感。

二、“仁”与人的解放

孔子的“仁”,爱人、利人,似乎在向世人昭示着民主与理性的光芒。然而,从政治角度来进行深层分析,孔子的阶级立场决定了他的仁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孔子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他的一系列思想的提出都是为了维护周朝的礼,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由此,他所要实现的对奴隶制政权的维护,必然要建立在残酷的剥削与压榨的基础上。孔子的仁爱是有差别的爱,他认为庶人根本就谈不上仁义理智,只有奴隶主才有高尚的美德。他们这种被伪装了的仁,甚至成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一种精神枷锁,束缚了广大人民的思想,为统治者的剥削压迫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人的解放首先是对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一种呼唤与呐喊。不用说一般的劳苦大众,就看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虽拥有近百亩地,却深受孔子仁学中安贫乐道、以固守奴隶制为乐思想影响,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生产而日渐贫困,成了仁的牺牲品。安贫乐道使得人们失去了反抗的物质基础,然而连最起码的生存权利都保障不了,又谈何民主与理性。

人的解放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的主体性的实现上,人的主体性意味着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的人人平等的权利与义务,意味着对人的独立人格的尊重,也意味着人对自身主体地位的一种认识。与墨子的“兼爱”不同,孔子主张“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虽然体现了对人的一种尊重,但并不包含对人的主体性的一种承认。孔子的仁只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施舍与同情,并没有给予人任何政治上或者法律上的保障。此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的划分,封建人伦思想,三纲五常思想的教化使更多的百姓越来越多地丧失了对主体地位的追求,更多地去盲从于统治。

三、“仁”所体现的实用理性

“仁“第一次被孔子列入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第一次把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把哲学明确地从天、神那里拉到每一个人的身边。

儒学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主流,一开始便将整个中国的文化心理引向了一种实用理性的倾向,这种理性不同于西方纯理论思辩的抽象,而是更重要的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很多时候,言论、思辩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行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听其言而观其行”重实用轻思辩、重人事轻鬼神,对待人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构成一个具有实践性格的心理模式。中国哲学,重视的是功用,强调的是物体的生活功能。例如《论语》,它更多体现了一些具体的做法,把思想直接宿诸于行为,更多了一些实践性。

实用理性以重视现实、经世致用的理性态度,乐观进取,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千百年来,这一心理模式产生了许多积极的社会影响,并渗透在人的习惯与思维等方面,感染了不少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不泄努力。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讲,实用理性所强调的重视现实,正与海德格尔的思想想一致。海德格尔曾经指出,“哲学活在活生生的个人生活之中”哲学要是与生活相离,那么这种纯理性的构建是毫无生命力的。由此推及到一切学科。没有一门学科是脱离生活的纯理性思考,也恰恰因为这个所有的学科才可以得到不断的更新发展与完善。

海德格尔对现代哲学的理解与把握,体现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新走向是更多地转向现实生活;而东方哲学在务实的同时又逐渐涉足了纯理论思辩的领域。正是在这东西文化的不断交融与互补中,人类必然将不断地走向更高的智慧殿堂。

第二篇:有关孔子仁的思想论文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一本语录体散文集,作为一本儒家文化的经典,全书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包含的哲学思想对我们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有关孔子仁的思想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浅析孔子仁学思想

【摘 要】

孔子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是孔子立论的一个中心,其核心是爱人,“仁”是人的内在最高的本质。几千年来,爱生命、爱亲人、爱朋友、爱大众、爱国家,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

【关键词】

孔子;仁;思想

一、“仁”的含义

在《论语》中,“仁”字出现的次数一共有109次,这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仁”的概念在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孔子在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若干道德观念中,首先突出了“智、仁、勇”三种品德,作为君子之道,然后又把“仁”提升为统领各种道德规范的总道德。这样,“仁”就升华为一种贯穿于其它道德规范之中的基本的精神境界。

在《论语》中,其中最基本的能表达仁的本质含义的,是孔子在与樊迟的问答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对仁的回答以这次的最为简洁明了。当孔子用“爱人”定义仁,表现为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和宽以待人的主张,是爱人的具体体现。在《论语》里,樊迟有3次问仁。樊迟再次问,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樊迟第三次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三次问仁,每次在内容方面都不一样,樊迟第一次问仁在得知仁的本质含义之后,再问“怎么样爱人”和“爱什么人”。即从最原初的关于仁的最基本定义,到其施行的各钟方法的讨论,通过行为语言的规范,符合礼的要求,而去达到仁的要求。

论语中对于仁的解释除了爱人还有很多,比如‘仁者先难而后获’‘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刚毅木讷近仁’‘仁者不忧’‘仁者必有勇’等等,孔子一方面是针对不同人的不同情况回答的,另一方面是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就是说仁者,除了爱人还应该具备很多优良的品格和特点,所以仁也就成为了最核心的范畴了。

二、“仁”的主要内容

“仁者爱人”,这种爱是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且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就是仁,这是对仁的内涵的具体化。质朴、坦率的秉性,是仁爱思想的基础。我们繁体字的爱字中间有一个“心”,就是强调要从内心出发,用真心去爱,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重视孝悌之礼,做到这样就达到了仁的基本要求。孔子说的“泛爱众”,就是博爱大众,就是仁的范畴,对于尧舜那样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来说,孔子认为“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比“仁”的境界更高的圣德。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仁”的原则是“忠恕”之道。基本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高的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具体方法是“能近取譬”,从切近处做起,推己及人,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从积极方面来说,自己有某种需求需要满足,当然是善的需求,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需求需要满足,这就是所谓的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就是我不愿意别人如何待我,我就不要这样对别人,这就是“恕”。“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与其意思是一致的。

“仁”的关键是自己去做。“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说“仁”这种品德就在自己身边,只要真心去做,就能做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以为仁”。也就是说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规范就是仁,就是克制自己不符合于礼的规范的方面,复礼是以克己的行为达到与礼统一,成为理想人格的人。

三、行“仁”之方

“为仁由己”这是强调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都是强调实践仁爱思想要靠个人的自觉,要从自己做起,从眼下看得见的具体事例一步一步做,严于律己。孔子向来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反躬自问,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而对于他人,则要宽以待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了问题以后,君子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小人从别人方面找原因。“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也就是说实现仁是依靠本人的的决定和努力,强调仁的自觉性,目的是要人命自觉的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同时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人要看见自己的模样,就要照镜子。人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需要“照镜子”。这个“镜子”,就是他人。孔子告诉我们,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应该自己反省,我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如果有,就要立即改正“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对待“义”与“利”的态度,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君子在看见利益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符合不符合道义,自己应该不应该得到。如果见利而忘义,那就是小人。同时还要慎言敏行。孔子特别重视人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问题,“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不说好听话、空话,不吹牛,在行动上则要勤奋敏捷。孔子认为修己不是目的,通过修己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从而更好地造福于百姓,造福于社会,这才是目的。

在中华文明中,由于儒家思想长期巨大的影响,我们对现实世界和人类生活的关注,以及对人的道德的培养和人生理想的塑造,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精神动力的不竭源泉。这是孔子“仁学”最显著的特征和最宝贵的价值,也是中国古代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一个重大的区别。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3]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梁平.孔子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5]郭倩.浅析孔子仁学思想[J].科教导刊,2012(11).篇二:浅谈孔子“仁”思想

[摘 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以其在《论语》中出现109次中就可体现出来。然而“仁”的提出并非始于孔子,但他却把仁思想进行扩展、丰富。本文从孔子“仁”思想的社会背景、“仁”的内涵、“仁”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孔子;仁;内涵;启示

一、孔子“仁”思想的社会背景

孔子生活的年代背景是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剧烈的制度转型时期,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也。”战乱年代,不仅统治者内部骨肉相残,争权夺利,政治腐败,而且诸侯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生灵涂炭,天下无道。《孟子滕文公》说“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做《春秋》”。孔子认为百姓的痛苦之源就是礼崩乐坏的结果,面对乱世孔子希望统治者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重建秩序,推行仁礼学说,实现天下统一,太平。

二、“仁”的内涵

(一)克己复礼已为仁

在《论语》中,孔子回答弟子何为“仁”的说法很多:《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其言也”;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孔子针对每个弟子的不同缺陷来回答什么是仁。但只有对颜回的回答是仁的内涵即“克己复礼以为仁”。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约束自己的行为,合乎礼仪的规范。仁是一种内心的渴望,并不是别人强迫实现的。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各个方面符合了礼,才达到了仁的要求,因此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规范。

(二)仁者爱人

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并不局限于亲人之间的爱,而是指爱所有的人,即所谓“泛爱众”。仁人应该有一颗慈爱之心,体现了一种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仁”也是理性的爱,有“忠恕”之道做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所希望达到的,也希望别人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别人。把别人与自己平等对待,把亲情之爱由己及人、由亲及疏最终普及与全社会。

(三)孝弟者也,其为仁之本也。

孔子的“爱人”思想,起源于人之初即有的孝悌情感。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为仁之本与!”(2)“仁”是内心的修养,“孝弟”是实现仁的根本。如果一个人具备了孝悌的美德,那么他的心境是追求和谐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所以不愿意冒犯父母、兄弟的,也不会产生忤逆和阴谋诡计的。一个人要具备“仁”的修养,需要从最基本的道德开始,“孝弟”就是最基本的道德,基本道德确立了,才有可能真实牢固的培养一个人的修养。

三、“仁”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要孝敬父母、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3)百善孝为先,在孔子眼中的孝并没有停留在物质的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现在有些人就是这样,动辄就给父母脸色看,极不耐烦,或者高声大气,又吵又闹,或者长时间的不见父母面,于孤独的父母以不顾,没有情感上的交流,根本就做不到敬亲。因此我们必须呼吁,尊敬父母,发扬孝的精神,倾听父母的心声,使老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感受到子女的关爱。

(二)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④有志之士和仁慈之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历史上有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从孔子这激励人心的教诲中吸取滋养,造就了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文天祥的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放弃自救壮烈牺牲…这都是“仁”思想所闪耀出的光辉所在。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集体主义的最高原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具有牺牲精神,要求人们以社会整体利益为行为准则,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这个原则在“仁”思想找到了源头。

四、小结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只有继承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明,才能让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获得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当今中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因此传承、发扬孔子仁思想有现实的必要性。仁学的价值体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于促进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调整现代人际关系,促进新的社会秩序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注释:

(1)张燕婴《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中华书局,2006

(2)张燕婴《论语学而篇第一》中华书局,2006

(3)张燕婴《论语为政篇第二》中华书局,2006

(4)张燕婴《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中华书局,2006

篇三: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蕴意。推崇孔子的仁爱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

孔子;仁学;现实意义

“仁”不仅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也是整个儒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儒学就是仁学。

一、孔子“仁”的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灵魂,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约109次,所以孔子的思想又被称为“仁学”。“仁”的内容十分丰富。通过对孔子思想的解读可以看出,“仁”是一个从“爱亲”到“爱人”的过程,可以说在孔子看来,一切好的品行都属于“仁”的范畴。

(一)仁者爱亲

爱亲,即“亲亲”,是指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们相亲相爱。当然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是自然生成的,而不是人为的。而且有血缘关系的人与人相亲相爱本就是一种自然的本能。因此,爱亲可以说是“仁”最根本的内容。

孔子认为,孝顺父母不仅仅是养活父母,更重要的是从心里面敬重父母,爱父母。就正如在《为政》中“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所以孔子要求弟子们在侍奉父母的时候要做到包容父母,关心父母,并能够处处为父母着想。

(二)仁者爱人

孔子在《颜渊》中提出,仁即“爱人”。“仁”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不能将“仁”局限在家庭成员之间,而应扩展到家庭成员之外。此外,孔子认为“爱人”至关重要,它是“为仁”必不可少的部分。

孔子不仅理论上坚持“爱人”的观点,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广收三千学生,不分贵贱,不分等级,足以证明他的爱人之心和他的爱有多么广博。

(三)仁者爱物

仁者爱亲,仁者爱人中“仁”都是针对人与人而论的。那么孔子爱的对象能不能扩展到物上面呢?这点在孔子的语句中无法找到直接的论述。而且从《乡党》中马厩失火,孔子只问人有没有受伤,而没有问马的情况,很多学者认为孔子的爱只是局限在人的范畴。但是,孔子的这一表现只能说明他心中的爱是有等级的。另外,从爱亲到爱人,是一个推衍过程,那么孔子的爱也是可以推衍到物的。

(四)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分为忠道和恕道。忠道即孔子在《雍也》中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即孔子在《卫灵公》中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如果是自己不想要的食物,同样的也不要强加给他人。就忠道和恕道而言,忠道是相对具有积极意义的一种道德,是一种有作为的行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条件来实行的;而恕道则是相对具有消极意义的一种道德,是一种不作为的行为,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二、孔子仁学思想的丰富

自从孔子开创了仁学思想,它就像是一颗播下的种子,为后世学者不断地施肥、裁剪,把孔子的仁学加以改造、发展和拓展。

在孔子的仁学体系中,对于仁从何而来,仁作为道德原则的根据是什么,也就是说人为什么要行仁的没有回答,这一理论问题是由孟子来完成的。孟子论仁多与“心”紧密联系,这是对孔子合义而为的行仁之方的继承。在仁学的论述中,引入“性”的观念也属于孟子对孔子仁学的发展。其次,在行仁的道路上,孔子倡导统治者实行德政,孟子则倡导行仁政,主张内圣外王、仁民爱物。

董仲舒作为西汉初期的大儒,他广泛吸取先秦诸子的思想营养,在继承孔孟仁学精神的基础上,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对仁学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改造:1.董仲舒将“仁”与“天”结合起来,赋予“仁”以神圣性和合理性。2.董仲舒把仁归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一,居“五常”之首,改变了孔子的仁为全德之名的看法。3.董仲舒把神秘化的仁学思想运用到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中,以天人感应说匡扶世事。

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宋明理学对孔子仁学的发展有着三方面的影响:第一,“万物一说体”是宋明理学的奠基思想,他们认为人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同为一体,同为一理。第二,宋明理学家以仁为理、为太极,把仁的实质归结为“天地生物之心”,使仁的思想更加丰富。第三,宋明理学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即是天理与人心的契合。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来改造孔子的仁学思想,发扬他们眼中的精髓,批判、摒弃他们眼中的糟粕。近代仁学思想家们着重于对仁学思想的批判,而他们批判的标准则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民主、宪政等思想,这一切都是他们改革社会制度所做的准备,自此,批判的思潮也开始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蓬勃发展起来。

三、孔子仁学的现实意义

(一)推动构建一种新型的经济伦理

经济市场中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必然影响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所以一定的道德伦理要求还是必要的,这就出现了所谓的经济伦理。经济伦理就是在经济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西方社会承认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自利”的理性人,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须有相应的伦理规范来规制每个人的行为。同西方国家一样,社会主义国家也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经济伦理,以适应现代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以强调“仁爱”为主要特色的传统儒家伦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从经济伦理来分析,孔子的仁学思想在构建新型经济伦理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孔子重视的是平等、安定等社会福祉问题。这一点,恰恰与我国的国体相吻合。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正体现了对国家中每一个公民的平等重视,关心的同样是人民福祉。而且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于企业和个人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孔子的仁学思想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孔子主张的“爱人”、“取义”与现代人追求的经济利益是相吻合的。在现代中国市场上,成功的企业都是不是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的企业。只有把忠诚于消费者的利益,重视员工的安全放在首位,更不忘回馈社会的企业才能长久发展。那么对于个人而言,孔子的“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思想对人们当今社会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对我国政治理念的启示

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是在国家范围内实现德政。实际上,他是主张个人人格修养的不断完善,最终推己及人,在社会范围内实现“仁”的境界。孔子反对单纯地杀戮和刑罚,他认为治理国家应该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制来规范言行,那么老百姓就会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不去做可耻的事情。

在现代中国这个法治社会中,法制对维持秩序是至关重要的。可是,作为维护秩序最底线条件的法律本身并不能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那么,对于希望在和谐的社会中寻求生命完满性的人来说,一种公民道德的培养是完全必要的。

(三)为构建核心社会提供精神资源

在春秋社会中,社会秩序遭到破坏,人们本改遵循的礼乐制度也被破坏。面对这一婚礼的社会局势,孔子认为须重兴周之理、乐,即要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是需要用礼节来节制人们的。从这个意义出发,孔子的仁学思想对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仁学思想的提倡可以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安定。另一方面,仁学思想的提倡还可以促进自然、社会、人与物的和谐共处。如孔子曾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将自然与“仁”相联系,其实也就代表他对自然的一种态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在21世纪的中国提出的伟大战略任务,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也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孜孜以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孔子的仁学恰恰给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社会道德支撑。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57:10.[2] 程俊英.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4.[3]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住[M].金良年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4]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5]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简体文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6] 司马迁.史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7]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第二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 张践.“仁”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G]//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八缉)(下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9] 刘蔚华.儒家仁学的演变[G].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沦为集上.济南:齐鲁书社,1989.

第三篇:孔子的仁礼思想论文

导语: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仁礼思想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孔子的仁礼思想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孔子的学习观,提出了“在学习的目的上主张学以致道,学以治世;在学习的态度上提倡发奋好学,虚心求学;在学习的方法上坚持学思结合,学行并重;在学习的内容上注重德育;在学习的作用上突出完善人格”。

【关键词】孔子学习观

一、在学习的目的上主张学以致道,学以治世

在孔子的心目中,学习的最高目的还是“学以治世”,正如子夏的所说:“学而优则仕”[1]子张即学有所成了才可以去做官。对君子而言:“不仕无义”,依据是“君子之仕,行其义也”[1]微子。对于其他目的的学习,孔子是不赞同的:故当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1]子张毕竟在孔子看来“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1]卫灵公从中不难发现孔子认为只有学习那些治国安邦的策略才是学习的正道,而学那些农事就偏离了学习目的。在分析学习的目的时,他曾颇有感触地强调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子路可见,孔子学习的最高目的是“学以治世”,认为书读得再多,如排不上“为政”的用场,这样的学习是无用的。学习是为了达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1]子路的从政目的。上述事例也表明了孔子的那些弟子皆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完成了达仕为政的神圣使命。他自己也曾表达过急于从政的迫切愿望:“诺,吾将仕矣。”[1]阳货这些思想也初步奠定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伦理基础。后世的许多读书人皆把读书视为是最神圣的事业,看作登上仕途的理想阶梯。上述这些言论都体现孔子学以致道,学以治世的学习目的。

二、在学习的态度上提倡发奋好学,虚心求学

在学习态度上,孔子提倡发奋好学,虚心求学。他本人也叙述了自己终生学习的奋斗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为政孔子终生勤奋好学,虚心求学,从子贡对老师的评价中也可得到佐证:“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1]子张毕竟孔子有自知之明,他深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述而于是越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公冶长、“学而不厌”[1]述而。他对自身好学的评价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1]公冶长对于知识的学习,他确实有那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1]泰伯的迫切愿望。其学习的境界曾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述而的程度。

在虚心求学的态度上,孔子也是十分诚恳的,他再三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为政同时高度赞扬孔文子“不耻下问,敏而好学,是谓之文也。”[1]公冶长的学习态度。此外,孔子在强调虚心求学的同时,特别提出要切记“四毋”,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1]子罕,这是向别人虚心求教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学习是不可能有很大成效的。

三、在学习的方法上坚持学思结合,学行并重

在学习方法上,孔子既重视见闻的作用,又强调思考的功能,主张学思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为政即只学不思,就会茫然而无所得的;只思不学,就会使精神疲倦。学思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学习是思考的基础,离开了学习的思考,只能是苦思空想,收效甚微。在这点上,孔子是有切身体会的,他曾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卫灵公同时,思考又是学习的升华,经过思考得学习能达到“告诸往而知来者”[1]为政德功效,孔子对此也时很有感触的,他曾言:“吾欲回言终日的,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1]为政可见他承认得意门生颜渊不愚笨的原因就在于颜渊能在学习后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这点让孔子是很折服的。这些都体现了孔子在学习方法上坚持学思结合,重在培养和锻炼学人“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闻一知十”、“能近取譬”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对当今的学习理论和教育方法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在学习的内容上注重德育

孔子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就中有“仁者爱人”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信条,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述而,才能真正地实现道德修养的目标。因此,在学习的内容上,他对学生实施“文、行、忠、信”四教。其中“忠”与“信”就直接属于德育的范围,认为只有具备了坚强的道德信念,才能“笃信好学,守死善道”[1]泰伯。孔子在二者的关系是采取了“行有馀力,则以学文”[1]学而的立场。即只有在做到了“入责孝,出则弟,谨而慎,泛爱众而亲仁”这些道德实践之后还有余力,才用来学习文献知识。这就说明了在孔子的教学内容中道德实践比文献知识更重要。

孔子还把“六经”作为教学内容,目的也在于使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学到从政的本领,在为政治国过程中贯彻策略“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为政仁人”的政治伦理观。孔子也更多的强调道德教涵养的因素,正如子夏所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学而对于好学之人的评判依据,孔子也是用道德标准去衡量的。他对千里马的称赞也是“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1]宪问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孔子教学内容上突出道德教育的份量。

五、在学习的作用上突出完善人格

在学习的作用上,孔子认为“学则不固”[1]学而的,即学习可以使人视野开阔,不闭塞。相反“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1]季氏。学习对人的人格完善至关重要,因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的,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阳货仁、知、信、直、勇、刚,是当时社会人群所称道的六种美德。孔子在此指出了当时人群中的六种美德与六种劣癖的内在关系,认为本性仁爱但不学习就会狭隘愚昧,其弊病是会受人愚弄的;本性机智而不学习就会浅尝辄止,其弊病是好高骛远而没有基础;本性诚信而不学习就会目光短浅,其弊病是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本性耿直而不学习就会思路混乱,其弊病是说话办事没有条理,在混乱中伤害别人;本性勇敢而不学习就会胡作非为,其弊病是会滋事生乱;本性刚正而不学习就不能控制自已,其弊病是易狂妄自大。在好学的定位上,孔子也时从人格完善着手的,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学而只有不断的致力学习,个人的人格才能不断的完善,毕竟“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1]阳货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1]阳货还可培养“思无邪”的道德品质。“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颜渊,孔子本人也自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也矣”[1]述而“下学而上达”[1]颜渊这些事例均可说明学习对个人人格的完善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第四篇:孔子仁的论文

引导语: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和他们看齐,看见不是贤人的人就在内心自己反省。”这句话看起来简简单单,再怎么看也就那么一句话,然而,深入一想,如今的我们有谁能做到像孔子说的那样?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孔子仁的论文模板,欢迎阅读!

“仁”是孔学的基本范畴,是人性结构的理想。孔子把“仁”视为道德的最高准则,千百年来,“仁”这一思想已深入的渗透在广大人民的思想观念中,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层基础和道德生活的一切原则和规范的起点。

一、“仁”之缘由

郭沫若曾经给仁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仁的含义是克己而为人的一种利他的行为------他要人们除掉一切自私自利的心机,而养成为大众献身的牺牲精神。”简单的概括,他所指的“仁”实际上说的就是无私利人。子曰:“仁者,爱人”。爱人必然利人,但利人不等于爱人。因为人的行为目的是自由的:既可以是无私利人,又可以是因为自私自利。而真正的“仁”,是一种不求名不求利真正无私利人的至高的道德境界。

那么,一个人为什么能够做到无私利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在驱使着这种为善的行为?“仁”,从心理层面上来讲,最直接的原因正是一种感恩心与同情心,孝为仁之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最基本的个人利益是父母给的,没有理由不以孝为先;个人利益是父母给的,但也要靠社会和他人来实现,只不过是父母给的多别人给得少,因而也没有理由不爱社会与他人。但是这种感恩心与同情心并不代表着孟子所说的的性善论,因为虽然仁的行为目的始终是自由的,但从本质上来说它的原动力是恒定的,那便是个人利益。一个人为仁行善最终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人而为仁,不为名不为利,但也是在追求心理深处的一种境界,或者说是在为自己寻求一种利人的满足与安慰,为自己摆脱一种可为仁而未为仁的罪恶感。

二、“仁”与人的解放

孔子的“仁”,爱人、利人,似乎在向世人昭示着民主与理性的光芒。然而,从政治角度来进行深层分析,孔子的阶级立场决定了他的仁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孔子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他的一系列思想的提出都是为了维护周朝的礼,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由此,他所要实现的对奴隶制政权的维护,必然要建立在残酷的剥削与压榨的基础上。孔子的仁爱是有差别的爱,他认为庶人根本就谈不上仁义理智,只有奴隶主才有高尚的美德。他们这种被伪装了的仁,甚至成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一种精神枷锁,束缚了广大人民的思想,为统治者的剥削压迫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人的解放首先是对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一种呼唤与呐喊。不用说一般的劳苦大众,就看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虽拥有近百亩地,却深受孔子仁学中安贫乐道、以固守奴隶制为乐思想影响,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生产而日渐贫困,成了仁的牺牲品。安贫乐道使得人们失去了反抗的物质基础,然而连最起码的生存权利都保障不了,又谈何民主与理性。

人的解放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的主体性的实现上,人的主体性意味着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的人人平等的权利与义务,意味着对人的独立人格的尊重,也意味着人对自身主体地位的一种认识。与墨子的“兼爱”不同,孔子主张“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虽然体现了对人的一种尊重,但并不包含对人的主体性的一种承认。孔子的仁只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施舍与同情,并没有给予人任何政治上或者法律上的保障。此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的划分,封建人伦思想,三纲五常思想的教化使更多的百姓越来越多地丧失了对主体地位的追求,更多地去盲从于统治。

三、“仁”所体现的实用理性

“仁“第一次被孔子列入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第一次把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把哲学明确地从天、神那里拉到每一个人的身边。

儒学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主流,一开始便将整个中国的文化心理引向了一种实用理性的倾向,这种理性不同于西方纯理论思辩的抽象,而是更重要的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很多时候,言论、思辩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行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听其言而观其行”重实用轻思辩、重人事轻鬼神,对待人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构成一个具有实践性格的心理模式。中国哲学,重视的是功用,强调的是物体的生活功能。例如《论语》,它更多体现了一些具体的做法,把思想直接宿诸于行为,更多了一些实践性。

实用理性以重视现实、经世致用的理性态度,乐观进取,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千百年来,这一心理模式产生了许多积极的社会影响,并渗透在人的习惯与思维等方面,感染了不少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不泄努力。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讲,实用理性所强调的重视现实,正与海德格尔的思想想一致。海德格尔曾经指出,“哲学活在活生生的个人生活之中”哲学要是与生活相离,那么这种纯理性的构建是毫无生命力的。由此推及到一切学科。没有一门学科是脱离生活的纯理性思考,也恰恰因为这个所有的学科才可以得到不断的更新发展与完善。

海德格尔对现代哲学的理解与把握,体现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新走向是更多地转向现实生活;而东方哲学在务实的同时又逐渐涉足了纯理论思辩的领域。正是在这东西文化的不断交融与互补中,人类必然将不断地走向更高的智慧殿堂。

第五篇:孔子仁的思想的论文

对于“仁”,孔子在《论语》中并没有专门给它下一个定义,而是采取“能近取譬”的方法,依据具体的情况,向学生阐释“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孔子仁的思想的论文,欢迎阅读。

一、孔子的身世、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仁”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诸侯间争战频繁,秩序混乱,礼坏乐崩,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颜渊》)。在春秋社会**中,鲁国诚然也出现了礼坏乐崩,但由于礼乐传统深厚,周礼得以保存下来,当时就有人发出了“周礼仅在鲁矣”(《左传昭公二年》)的感叹。虽然孔子是没落的殷商苗裔,身份卑微,是“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但由于他自童年起就受到了礼乐文化的熏陶,青年时勤奋地学习礼乐知识和技艺,成年后又做过多年以相礼治丧为谋生手段的儒。所以孔子非常有教养,精通礼乐:“夏礼,吾能言之……殷礼,吾能言之”(《八佾》),“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鉴于当时社会的黑暗**,又凭着他对周礼的向往,孔子立志要救世,恢复周礼。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志向抱负,“正在于他一落地就与贫贱为伍,与艰辛做伴。他以极平常的心感悟无常的人生”。[5]他遭受过许多苦难,所以更渴望安定一统的社会。这在《宪问》中有所体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人”,“管仲相环拱,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可见孔子所赞同的是一匡天下,重视的是稳定的社会秩序。因此他要恢复周礼,主张礼治。

如何才能恢复周礼?孔子将其诉诸人的内心,渴望唤起人们内心的自觉性,这就是“仁”。孔子力图使人们通过内心“仁”的修养而达到“礼”,实现其政治理想。孔子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所以唯有这种内心的修养――仁是全方位的,才有可能建立起完整的人格,才能担当得起恢复周礼的重任。

二、《论语》中“仁”的具体内涵

首先,“仁”是一种自觉性。孔子说:“求仁而得仁。”(《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只有达到内心的自觉才能够得到“仁”,所以孔子很欣赏颜回:“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只有内心达到了自觉的状态,才能做到“三月不违仁”,才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其次,“仁”之本为“孝悌”。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进而,“仁”在“孝悌”的基础上升华为“泛爱众”。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只有从亲属血缘关系扩散为泛血缘关系的博爱,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爱,“仁”的“爱人”含义也是从这一方面来讲的。

再次,“仁”包含着恭、宽、信、敏、惠等品格。“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恭敬、宽厚、真诚、勤敏、慈惠是仁者的必备品格。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这是恭敬、衷心诚意的体现。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雍也》)“仁者安仁。”(《里仁》)这是“仁”安于事理、厚重不迁、从容的表现。子曰:“乡愿,德之贼也。”(《阳货》)孔子将那种好好先生称之为贼,可见他多么痛恨虚伪,提倡真诚。此外,“仁者必有勇”(《宪问》),仁者并不懦弱,还需要勇敢。

最后,“仁”还包含着实践的内涵。孔子并不赞同表面上、形式上的“仁”,他主张将“仁”付诸实际。《学而》及《阳货》篇都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仅仅花言巧语,对人以伪善的面貌,“仁德”是不会多的。从孔子在《公冶长》中对“雍也仁而不佞”的回答“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也可看出孔子并不赞同巧言令色、夸夸其谈,而主张稳重、真实,把仁付诸行动。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此话直接表明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周礼,用行动来践仁。

然而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发现践仁是非常困难艰苦的过程,“仁”是很难达到的:“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仁者要经过苦难,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成仁。”(《卫灵公》)成仁有时还需要牺牲生命,这也就印证了“仁者必有勇”的说法。当时种种社会现象也说明了践仁之难:“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子路》)王者兴起,实行仁政需要三十年,将仁实行于天下何其困难!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卫灵公》)可见孔子对于当时社会的失望,天下无道,也从侧面反映出践仁之难。

践仁之所以难就在于“仁”乃“本心之全德”,要想达到它是非常困难的。正由于践“仁”之难,所以孔子从日常生活中“近取譬”,对其弟子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学习,进而一步步接近且达到“仁”,从而实现其恢复周礼的政治理想。

综上,孔子“仁”的思想的提出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孔子的身世遭遇及自身良好的礼乐修养,恢复周礼、一匡天下的理想抱负有关。唯有包含自觉性、孝悌、爱人、恭、宽、信、敏、惠等品格及勇于实践之丰富内涵的“仁”,唯有“全德”之“仁”,才是孔子真正提倡的“仁”。

下载有关孔子仁的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关孔子仁的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子仁爱小故事

    孔子仁爱小故事之 君子以剑自卫乎 【原文】: 子路戎服见于孔子,拔剑而舞之曰:「古之君子,以剑自卫乎?」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为质,仁以为卫,不出环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则......

    孔子论文

    关于孔子的教学方法,我想大家最熟知的就是因材施教了。 孔子对他的学生的个性、喜好、特长了如指掌,针对每人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最典型的要数《论语·先进》中所记......

    孔子论文

    《论语》与孔子的人格魅力及其历史影响 摘 要:被誉为“至圣”的孔子之所以能够为世人所推崇,与他所具有的非凡而永恒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无论是为师、为臣、为子、为友、为......

    孔子论文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化学化工学院 20081810010140 姚璐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历代封建统治者,大都把......

    孔子妙解仁哲理故事

    有一天,子贡气呼呼地对孔子说:“老师,齐桓公杀了管仲的主人子纠,这个管仲不但不为主人殉死,反而去辅助齐桓公。在我看来,管仲大逆不道,是不仁龌龊小人!”孔子听后微微一笑,问:“有一棵......

    孔子论文·启发式教育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内容摘要: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孔子思想论文

    论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今教育中的实际意义 摘要: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在教育思想方面有着非常独到的创见。深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对现当代教育仍然有着......

    孔子思想论文

    孔子,是我们的教育家,思想的指导者。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在这崭新的世纪里,和平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核心。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孔子思想论文,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