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辩证法思想的几个重要特征[大全]

时间:2019-05-13 16:1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子辩证法思想的几个重要特征[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子辩证法思想的几个重要特征[大全]》。

第一篇:孔子辩证法思想的几个重要特征[大全]

孔子辩证法思想的几个重要特征

与现代哲学相比,孔子的辩证法思想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一)重视人与自然的联系。孔子在《系辞上传》里说:“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所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就是对纷繁复杂自然界的认识研究,以达到顺应自然的运动发展规律。也就是:“与天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周易·彖词》)“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周易·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辞》)《系辞上传》:“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君子之道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天地之变化,圣人效之。”(《系辞上传》)这一系列论述,都是人们现在经常讲的一句话:天人合一。通俗地说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但《周易》里的天人合一,除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这个含义外,还包含有“认识自然规律和顺应自然规律”的含义。人虽然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会,但首先是大自然的产儿,其次人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生存。人的生命基础与自然界其它生物没有区别。所以,人的行动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遭到惨重的失败。《中庸》里对“天人合一”观作了反复且富有文学色彩的阐述:“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里面的“赞天地之化育”、“配地”、“配天”,都是说的天人合一。达到了天人合一,就“可以与天地参矣”(有机融会在一起)!

(二)事物平衡稳定和谐观。现代哲学论述了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但“统一”毕竟和“平衡”有区别,“统一”里可能有“平衡”的状态,也可能有不平衡的状态。有的事物,外表看很平衡稳定,但内部矛盾激化,很不稳定。例如那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果实就是这样。有的人也是这样,看似没有疾病,可是突

然死亡。这也是表面的一种统一和平衡。历史上有的政权组织也是这样,表面看很繁荣,实际上内部已十分糜烂。

孔子的平衡稳定和谐是外部与外部的统一。首先是内部平衡稳定和谐。没有事物内部的和谐稳定,就不可能有外部的和谐稳定。

《周易》里的符号卦象基本数是两个以上,由此演化无穷。但不论怎么变化,都是偶数相对平衡。只有平衡,才能稳定;只有稳定,才有和谐。“一点”达不到平衡,两点以上才能达到平衡。“理”为太极,也就是中国传统哲学表示的“道”。但这个“理”或“道”并不等于具体物质(或事物)。而是蕴藏在物质(或事物)之中的本质规律。万物统归与理,是指不同的事物自有其生存发展之道,各自寻理而行。这个“理”是客观的。宇宙间有多少个事物,就有多少条道理。用一条道理统一世界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子“道生一”的观点应当批判。“道”有千千万万,岂止“生一”?有多少条“道“,就可以生成多少个物。”老子的“一点论”、“一元论”显然不符合客观事物生成发展、变化的实际。

老子的“一点论”、“一元论”和《周易》的符号象征哲学相矛盾,也与当代领袖人物毛泽东的“两点论”相矛盾。

孔子的“中庸”思想继承了《周易》里的平衡稳定和谐思想。他在《乾·文言》中说:“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孔子论“中”与“庸”,这里最早。此处的“中”,指“利见大人之中。”“庸”则有不同的解释,我以为是“恰当”“适当”的意思,也即是说,见“大人”的时候语言和举止都要得当。所以“中”,是认识论,是宇宙观,是对事物的分析与判断,同时,“中”又是决断与决策和行动(方向、路线).。第三,“中”还要求人格中正、刚正、正直,这样才合道;“庸”是方法论、实践论。“庸”的标准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把握了火侯就是“庸”。“庸”里面包含了原则性与灵活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处理。把“中”与“庸”结合起来,则是认识论和方法论实践之后出现的一种平衡稳定和谐的美好状态。孔子的“中庸”观,就是平衡稳定和谐观。所以“中”,并不是走“中间道路”或“折衷”,并不是掩盖矛盾和稀泥。要达到事物的平衡稳定必须注意到事物的方方面面,孔子在《中庸》里满怀刚气的论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南方”与“北方”,不过是孔子说明考虑事物各方面因素的一个比喻。注意“弱”,也要注意“强”。“中立不倚”,是把握“平衡稳定”的一种艺术。孔子认为舜就掌握了

这种艺术,他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也是平衡稳定术。孔子等古代哲人的平衡稳定和谐观来源于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宇宙间虽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矛盾是极其复杂的,矛盾的表现形式是多层次的,矛盾的性质也是千差万别的。但矛盾运动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相对平衡稳定。宇宙如果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中,就会有毁灭的危险。一个人,身体的内部生理矛盾运动亦是为了求得自身平衡稳定和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喜怒哀乐”即身体内部的矛盾运动。把握好分寸,不大喜大怒、大悲大恐,以不损害身体功能为度,这就是“和”,就是“庸”,就是“中节”。由此可见,平衡稳定和谐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事物的矛盾和斗争是为平衡稳定和谐服务的。在宇宙间和人类社会,事物的消亡是因为失去了平衡稳定。有的是自我消亡,有的则是外部力量加速消亡的过程,后者在人类社会表现非常突出。历史上,新生社会力量推倒原来的行将灭亡的腐败政权就是加速其消亡求得新的平衡稳定。

(三)强调人格修养全面发展。孔子的哲学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主要讨论人的伦理道德建设,这是孔子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的重要特征。

在人类社会领域里,把人放在主导、主动的地位与恩格斯的观点不谋而合。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这就是:在自然中(把人对自然界的反影响,暂且撇开不提)彼此发生作用的,只是一些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而一般规律是表现在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中。在这里,任何地方,无论在外表上看得出的无数效仿是偶然的现象中,或在可以证实这些偶然现象内部仍有规律性存在最终结果中,都没有自觉的、预期达到的目的。反之,在社会领域内起作用的,则是人,而人是赋有意识、经过深思熟虑而行动或受因热情驱使而行动、并且抱有一定目的的。在这里,无论什么动作,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37页)又说:“有一种唯物主义的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些环境和一种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被人所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是必须教育成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达到这样的结论: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社会之上。”(同上,51页)中国当代主流哲学正是恩格斯说的“唯物主义”,把人置于物质的奴仆,把人的精神的来源和人在社会中精神的作用混为一谈,即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这种哲学认为,自然界里的客观物质是主动的,而人是被动的。这种被动表现在意识只能对客观物质起“反作用”。这是多么机械的认识论!在社会领域,毫无疑问,人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主宰者、主动者。哲学应当以人为起点,实际上是以自身为起点,研究人自身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自然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条件。这是哲学承担的根本任物。孔子的哲学就恰恰体现了这样的思想。

孔子在重视人的人格建设的前提下,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系统的人格修养学说。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仁”是一个人人格修养的总纲。“仁” 就是善良的爱心,慈祥为怀,但“仁”不包含文化知识,所以要“知”;善良是“柔”,但一味“柔”则成“腐”,所以要“勇”。仅有“知、仁、勇”还不太具体,所以要“恭、宽、信、敏、惠。”打个比方,“仁”是“根底,”“知、勇”是主杆,“恭、宽、信、敏、惠”是枝丫。也可以说,“知、仁、勇”是总纲,“仁”是总纲之绳,“恭、宽、信、敏、惠”是分纲。在总纲与分纲下,孔子还针对不同事理,提出了许多具体行为准则。“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这是说的一个人不要奢侈而要俭朴;“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周易·乾》)这是说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决定行为举止;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这是说一个人要信用和做事有始有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子路》)这是说工具在劳动中的重要作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是说人与人之间在一起工作、生活或交往,思想观点可以不同;“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易经·系辞下传》这是说行动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君子知微知彰。”这是说既要了解事物的宏观方面,也要注重事物的微观方面;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这是说人际交往中要把握分寸;“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这是说人的眼光要看远一点才不会办错事;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这是说为了总的利益,只有牺牲局部利益;“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这是说人格修养与谋求职业的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这是说怎样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这是说要重视别人对自己正反两方面的反映;“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先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这是说一个政治管理者首先要具备正直、正义、公正,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品格。在当今社会

极有现实意义。孔子的这些话,极富有辩证意味。孔子讲具体人格修养的语录很多,不一一举例。

(四)政治管理辩证法丰富多彩。首先,孔子的政治辩证法是民本主义。他说:“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至也。”(《大学》)统治管理者如果实行“亲民”政策,何惧之有。但一些统治管理者不是,他们成天只想谋取私利,哪里顾及到“民志”和群众的利益。其实老百姓的“志”不用畏惧,孔子在这里是提醒统治管理者,对老百姓的所思所想要高度重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就是“畏惧”的理由。统治管理者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利益,“百姓足,君孰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先进》)

在“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上,孔子认为: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此处的“政”,应包括法治的内容。从这段话看,孔子并不排斥法治,只是认为德治和法治不可偏废,但强调德治为主,法治为辅。他还说:“听讼,吾犹人,必也使无讼乎!”(《大学》)为什么孔子要这样看问题呢?西汉著名的思想家、儒家、政治家贾谊把这个问题论述得非常透彻:“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为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也就是说,德治会讲明那样做或不那样做的道理,使人从义理上、从内心、从人格修养上明白那样做或不那样做的道理。而法治(制)只是告知那样做后将要受到的惩罚。其实还有一个道理古人没有经典的论述,也就是道德对人的行为规范是极其广泛的,而法制只对人们的部分行为规范起制约作用。有人从窗口向楼下倒水、有人随地吐痰、有人在背后谗言别人等等,这些琐碎的不道德的行为一般都没有法制规定。如果片面强调法治,对不道德的行为管理必然出现真空。当代中国道德沉沦,值得反思总结古人治理国家的经验。

怎样建设强大国家?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先进》)“食”就是物质基础;“兵”就是强大的军队;“信”就是有诚实政治风气和诚实的民风。尽管不全面,但基本的东西就是这些。

对于社会财富的分配,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我想这里的“均”,不是绝对平均主义,而是基本均衡,不能搞人为的两极分化。当今中国,社会财富两极分化严重,孔子这话很有现实意义。

孔子还有著名的“正名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这是说的政治管理者的人格修养。所谓“名”,当指美名。一个领导管理者,道德修养高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话自然就有人听了。

总之,孔子的辩证法思想非常很丰富。有的人认为孔子没有辩证法思想。只能说明这些人没有认真研究孔子,或者不知辩证法为何物。臆断圣人宏论,割裂祖宗血脉。

孔子的辩证法思想是语录式的,散见于《周易》、《大学》、《中庸》、《论语》等典籍,需要人们花工夫进山寻宝,善于发现,广泛汇聚,分析研究,然后你会惊叹:孔子的辩证法真是博大精深、高远宏富!

孔子这笔优秀的遗产,值得继承发扬。

(2006年6月10日至6月18日期间完成)

第二篇: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礼、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国安邦等思想。

1、仁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

(1)、“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仁”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爱,以教化的方式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2)、孝悌。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

(3)、“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同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总之,从统治阶级,到家庭,再到个人修养,“仁”无所不在。体现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圣人的仁德之心是随时随地都会流露出来的。孔子还认为,每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仁者,人也”。为仁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礼

(1)、“礼”的内涵: “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孔子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达到和谐的“礼”治境界。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孔子认为,“正”就是合礼,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细小之处也要讲究合礼。如“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2)、“礼”与“仁”。礼的内核是仁,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德基础上的礼,讲制度、讲规范,都是为了坚守伦理道德。

(3)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道德境界。“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仁政。

3、孝

“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

(1)、孝与仁的关系。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一个人只有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外才不会犯上作乱,做出悖礼的事情;只有敬爱父母,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关爱他人,实现“仁”。孔子认为,“仁”是由“爱人”,即家庭的孝悌关系开始,逐步扩展的。(2)、如何做到孝?

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指子女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和情感上去慰藉、尊敬和善待父母。因此,孔子在“孝养”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爱”、“顺”的观点。

“敬”指的是子女要发自内心尊敬父母,和颜悦色侍奉父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爱”指的是子女关怀、体贴父母和温暖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顺”指的是子女要承顺于父母,尽量不触犯父母,但孔子同时强调“顺”不是对父母毫无原则盲目顺从。“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4、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①强调处事有“度”,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注意避免“过”与“不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②强调不可则止。处理事情要注意分寸。“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③主张在实际应用中时常变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但要认同最高标准——“中”。变通是手段,稳定是目的。

④要宽容包纳,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普遍的意义。⑤“中庸”与“和”的精神实质:“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对待社会问题时要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社会安定。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有借鉴意义。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得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中庸不同于折中主义。

5、君子人格的塑造

(1)、“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2)、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

(3)、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4)、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5)、君子不党。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同时还要“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教育

(1)、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2)、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

①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②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

③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

(3)、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

7、天命思想

“天命”即尊天信命。孔子强调天人合一,主张畏天命。他认为人的一切全在天地掌控中,人须秉持天道而行,不可胡为妄作。“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把“畏天命”当做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之一。

孔子天命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心态,“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另外,孔子赞成敬鬼神,但不盲目肯定,也不盲目否定。“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8、关于治国与安邦

(1)、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2)、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

(3)、治国的基本方法在于“选才、富国、育人,立法”。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啊!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里孔子强调在卫国这样一个众多人口的国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再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

(4)、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时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

孟子的主要思想

1、性善学说:

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他认为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人可以通过学习、教育等修养过程达到道德境界。

2、“仁政”思想:

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就是国君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心和爱心,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主要体现在养民、教民两方面。

孟子认为养民首先要制民恒产,使百姓拥有土地;其次,还要使民以时,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要做到“不违农时”。养民是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教民则是解决百姓的道德问题。“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另外,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天子之所以为天子,是因为他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3、理想人格:

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第三篇:孔子思想

1、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2、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3、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4、自省 忠信

5、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6、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7、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

8、无改于夫之道。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

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9、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10、“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

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

11、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12、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13、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

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14、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

15、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16、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

少后悔

17、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19、“仁义礼智信”为儒家“”,提出“仁、义、礼”,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20、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

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21、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22、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

23、仲由字子路,端木赐 ,字子贡

24、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25、中庸之道加上君子之道,是儒家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所在。

第四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四个特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四个特征

《光明日报》 姜家林

要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认识其思想特征。依笔者的体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至少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系统性 系统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构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

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之所以说它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由“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部分组成的,这三部分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特点。在“三个代表”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乃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动态的、发展的,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先进”、“要求”、“方向”的内涵也将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系统活力。

时代性 时代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显著的特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世情、国情、党情变化使然。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条件。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中国化、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为我们深化理论探索提供了崭新的起点。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

科学性 科学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功能特征。从历史的角度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和揭示了“三大规律”。它“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格、执政能力和为谁执政这三个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具有决定意义的根本问题,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作了进一步的回答,进一步解决了社会主义事业领导力量自身怎么样建设和朝着什么方向建设的问题,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最概括的形式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由先进生产力决定、由先进文化引导、由人民群众推动的基本原理,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在价值取向上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本的特性。它体现了新时期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统一,其实践指向是直接为人民群众这个价值主题服务的。“三个代表”思想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要不断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蕴藏在人民群众这个实践主体之中。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示范者,党要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和最高工作准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以人为本的特征,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作者系中共湖北省襄樊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光明日报》 2004年4月26日 ------

第五篇:孔子外交思想

孔子外交思想之我见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是中国外交实践蓬勃发展、外交思想流派百家争鸣的时期,原因是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

西周衰微、各个独立主权国家产生、大国间争霸到最后秦国统一天下的剧烈变革。春秋战国期间的动荡不仅为秦国一统天下提供了准备条件,而且为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契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思想界先后形成了以管子为代表的霸权学派、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仁义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

代表的自然学派、以文仲和范蠡为代表的超限制学派、以苏秦和张仪为代表的谋略学派以及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权力学派1。这些学派及其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了古代中国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外交思想的最高成就。

春秋时期占据主流外交思想体系的应该说是理想主义,各诸侯国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一些主流的公认的价值观念或者意识形态的规范和约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正是这个时期理想主义的典型代表之一。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信”曾一度是约束各个诸侯国的核心价值观念。孔子十分推崇周礼,这一点在有关于他的著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孔子认为,一个由天子统治的恪守周礼的社会才算得上是完美的社会。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理想一直贯穿于孔子的思想和言行之中。“平天下”的理想是在周礼的基础之上推动各个诸侯国进行大一统。因此,孔子从自身及其学生的言行出发,向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标不断努力,周游列国,传播思想。

孔子的外交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关于“礼”的思想的论述当中,本文主要通过对《论语》文本的解读,分析孔子为什么要兴“礼”、为什么看重“礼”和如何兴“礼”这三个问题,同时将孔子的外交思想与近现代的外交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孔子的外交思想对近现代外交思想的影响。

一、孔子为什么要兴“礼”

首先,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阶段。各诸侯国中违反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层出不穷,僭礼的人屡见不鲜,上至诸侯国的君主和臣子,下至庶民百姓对于“礼”都毫无遵守可言。“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2“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4连诸侯国的君主和正卿都做不到“礼”所规定的要求,可见当时社会之中制度的混乱局面。“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5连按照周礼

所规定的去侍奉君主都要被认为是在向君主谄媚,可见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孔子看来,天子应该有天子之礼,诸侯应该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天下才能够安定繁荣,正所谓孔子所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6。孔子的 这一思想中不乏流露出古代等级秩序的严格,而这对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叶自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流派及其与西方的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2期.第24页.2 《论语·八佾》第26章.引自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11年3月第1版,5月第2次印刷.第38页.如无特殊说明,后文所引《论语》均出自此书,不再做单独说明.3 《论语·八佾》第10章.第31页.4 《论语·八佾》第1章.第26页.5 《论语·八佾》第18章.第34页.6 《论语·颜渊》第11章.第143页.其次,孔子所推崇的“仁义礼信”实际上是有一定逻辑顺序的。“人而不仁,如礼何?”7孔子的学生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8中领悟到“仁先礼后”这个道理,因而受到了孔子的称赞9。

“仁义信”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追求,而“礼”是外在的表现,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孔子希望通过推崇和恢复周礼来规范人们外在的行为,然后由外及内地恢复和巩固人们内心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孔子的学生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10,即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便是“仁”。这正是孔子想要说明的道理。孔子认为,当人们内心的“仁义信”得以巩固和加强,尤其是君主和臣子,那么整个社会就不难达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1的效果,不再需要用严峻的刑罚治国,这里

再次流露出孔子“礼治”和“德治”的思想。孔子的“礼治”“德治”思想并不仅仅限于治国,国家间交往、对国际关系的处理亦是如此,这种思想在近现代

国际关系思想中仍然存在,笔者在后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二、孔子为什么看重“礼”

在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不可更动的根本,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所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孔子对周礼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爱屋及乌的地步,哪怕有他的学生说“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12孔子都会以“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13来表示自己不允许别人对于

周天子的讥讽。那么,“礼”真的有这么重要么?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14一句话概括出孔子认为“礼”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即使中原诸国没有君主,也比虽然有君主但是没有“礼”的“夷狄”要好。这说明孔子认为,如果发挥得当,“礼”的作用要大于一个君主的作用,治理国家最高水准在于百姓自治而不需要君主统治,再次突出了孔子“礼治”的重要思想。

除了上文所说的,“礼”可以帮助人们规范外在行为进而巩固内心“仁义信”等道德标准之外,“礼”还可以指导人们的其他道德标准。“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15也再次说明了“礼”的重要性。

孔子不仅从“礼治”方面论证礼的重要性,而且从个体的角度也对“礼”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不知名,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16

孔子如此看重“礼”,因此他认为,关于“礼”的仪式、形式不能省,无论什么原因,否则外在仪式和形式的淡化就会造成当时社会不重视“礼”乃至僭礼的现象层出不穷。“尔爱其羊,我爱其礼。”17孔子认为,为了维护“礼”,即便牺牲一头家畜也是在所不惜的,再次反映出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麻冕,礼也; 78 《论语·八佾》第3章.第27页.《论语·八佾》第8章.第29页.9 引文同上 10 《论语·颜渊》第1章.第138页.11 《论语·为政》第1章.第15页.12 《论语·八佾》第21章.第35页.13 引文同上 14 《论语·八佾》第5章.第28页.15 《论语·泰伯》第2章.第89页.16 《论语·尧曰》第3章.第241页.17 《论语·八佾》第17章.第33页.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18

孔子在这里又表示赞同用比较节俭的黑绸帽代替麻织帽,但是却不赞同臣子直接在堂上拜见君主,应该是先在堂下拜,而后在堂上再拜。两个事例相对比说明,孔子真正所在乎的是人们内心对于“礼”的重视,外在形式固然也很重要,但是在不涉及根本原则的情况下,孔子还是主张节俭的。戴不戴帽子和戴什么材料的帽子是两个问题,而和祭祀杀不杀羊,臣子在堂下有无叩拜是一类问题。这里也体现出孔子具有灵活性的一面,正所谓“大事讲原则,小事会变通”。

三、孔子如何兴“礼”

孔子深谙“礼”的重要性,因此他积极推动兴“礼”,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孔子以身作则,第二个方面是孔子通过言行教诲学生以及为官者。

孔子的君臣父子各行其礼的政治伦理信念要求自己毕生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以及规范自己的言行,这在《论语·乡党》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论语·乡党》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处处符合“礼”的要求,表现出孔子是一个一举一动都符合周礼的正人君子。例如,“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19表现了孔子在朝的言谈举止,对待不同的人往往容貌、神态和言行都不尽相同,也正所谓“看对象讲规矩”,体现孔子在朝知礼的一面。孔子对于“礼”的遵循也表现在自身衣食住行方面,例如“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20“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21

孔子对于学生和为官者的教诲中也无不体现兴“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2“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2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4“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5这些教诲都告诉学生及为官者应当如何以“礼”约束自身的行为、治理国家、处理君臣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

四、孔子“礼”思想与近现代国际关系

通过对《论语》文本的解读,不难对于孔子关于“礼”的思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孔子思想中的“礼”的含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礼意或礼仪,即表示对他人敬重的态度和各种仪式的程序和规则,二是礼制或礼法,即国内外的各种制度和法规等。那么孔子这两种关于“礼”的思想与近现代的国际关系思想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或者说在哪些方面是具有传承性的?

第一,孔子认为“礼”是强国之本,这个思想与当今学者普遍认同的制度是立国之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指出,对于春秋时期所处地缘环境十分复杂的诸侯国来说,治理国家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礼制,否则就会“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26。孔子的“礼”不仅会在国内层面对国内的臣子百姓进行约束,同时也会在国际层面上对各个诸侯国进行约束。从国际层面上来看,孔子对于“礼”的 1819 《论语·子罕》第3章.第99页.《论语·乡党》第2章.第111页.20 《论语·乡党》第7章.第115页.21 《论语·乡党》第9章.第116-117页.22 《论语·颜渊》第1章.第138页.23 《论语·学而》第12章.第12页.24 《论语·八佾》第19章.第34页.25 《论语·里仁》第13章.第43页.26 《论语·子路》第3章.第151页.理解颇相似于今日学者对软权力中制度因素的理解。另一方面,孔子还用“礼”和“礼”所带来的效果向周边国家辐射,从而形成一种吸引力,使得本国不战而屈他人之兵,从软性机制上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局面。

第二,孔子认为“礼”是国际合作的基础。在孔子看来,“礼”对外交活动进行了规范,通过“礼”各国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国家社会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是国家间相互合作和友好往来的基础。这种思想可以说在当前国际社会仍在沿用,国与国之间规范的外交文书、礼宾制度等就是最好的例证。孔子特别强调大国遵守“礼”会对于国际合作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从而影响小国也积极加入到规范的国际合作之中。孔子的思想中,对于大国垂范的作用一直给予很高的评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7,“其身正,不令而

28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第三,孔子认为“礼”是国际秩序稳定的支柱。孔子认为,国际秩序的维持并不一定非仰仗王权国家不可,有的时候“礼”的效果更好。中原诸侯国曾多次陷入无君主状态,然而社会各阶层依靠良好的“礼”依旧运行的井然有序,相比周边有君主的“夷狄”更加优越。“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29孔子的 这种思想与当今世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观点颇为相似。在后者看来,在没有霸权存在的条件之下,制度可以起到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虽然两者的观点颇为相似,但是两者的原理不尽相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原理在于国家对于利益的追求以及妥协,而孔子则认为“礼”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国际社会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尽管如此,这两种思想的殊途同归还是难能可贵的。

第四,孔子认为“礼”应该相互往来,这种思想与当今国与国之间平等的交往关系是相吻合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30这种思想在外交领域的应用就是对霸权体系和强权政治的反对,主张国与国之间进行平等交往,合作共赢。

2728 《论语·为政》第1章.第15页.《论语·子路》第6章.第153页.29 《论语·八佾》第5章.第28页.30 《论语·卫灵公》第24章.第191页.

下载孔子辩证法思想的几个重要特征[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子辩证法思想的几个重要特征[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子思想论文

    孔子,是我们的教育家,思想的指导者。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在这崭新的世纪里,和平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核心。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孔子思想论文,仅供......

    有关孔子思想论文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仁学思想。以下是“孔子思想......

    正确看待孔子及其思想

    正确看待孔子及其思想 我第一次接触到孔子思想是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中学初中语文课文有一篇“论语六则”。课文很短,摘录了《论语》的六句话。我至今还记得其中的大部分警句:......

    浅议孔子仁学思想

    浅析孔子仁学思想【内容摘要】孔子把“仁”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并赋予其丰富的内容,使之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以“爱”释“仁”,把仁看作是高尚人性的目标,是理......

    孔子仁学思想

    孔子仁学思想孔子主张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周礼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亲亲上的,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培养人具有孝悌的品格是最基本的。孔子仁学另一个特点是由己而不由人,即......

    孔子思想论文

    论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今教育中的实际意义 摘要: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在教育思想方面有着非常独到的创见。深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对现当代教育仍然有着......

    孔子德育思想简论

    孔子德育思想简论 周德昌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政治立场是保守的,但由于他长期从事教 育活动,经验是十分丰富的,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进......

    关于孔子思想的演讲稿

    孔子思想 光耀千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五五班的赖思屹,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孔子思想光耀千秋。 有这样一本书,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 有这样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