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银行负债结构分析
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大型上市银行,中国五大银行之一;最初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数年来,中国农行一直位居世界五百强企业之列,在“世界银行1000强”中排名第8位,穆迪信用评级为A1。2009年,中国农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在2010年完成“A+H”两地上市,总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银行第五位。
下面是对中国农业银行2010年的负债结构分析:
2010年资产负债表主要财务数据
从该表我们可以看出农行2010年6月份的负债总额为9,341,550百万元,其中吸收存款为8,348,820百万元。
负债
负债主要项目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截至 2010 年 6 月30日,本行负债总额为93,415.50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8,018.87 亿元,增长9.4%。其中吸收存款增加8,512.02 亿元,增长 11.4%;同业存放和拆入资金减少543.89 亿元,下降9.1%;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增加198.58 亿元,增长 19.7%。
吸收存款
按业务类型划分的吸收存款分布情况
注:
1、包括保证金存款、应解汇款及汇出汇款等。
2010 年上半年,本行进一步拓展客户基础,着力提升网点效能,不断完善电子渠道建设,进一步巩固客户服务载体,有效促进存款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截至 2010 年 6 月30日,吸收存款83,488.20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8,512.02 亿元,增长 11.4%。从客户结构来看,公司存款和个人存款均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存款较上年末增加3,926.14 亿元,增长 13.5%;个人存款较上年末增加4,378.78 亿元,增长 10.0%。从期限结构来看,活期存款占比55.8%,较上年末小幅提高0.3 个百分点。
按地域划分的吸收存款分布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从表中可以看到农行的存款比例最大的是在长江三角洲和西部地区,分别占比23.9%和22.0%,比2009年末稍有增加,这两个地区的存款占了农行总存款的半壁江山。东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关系,存款比例相对其他地区也比较小,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农行在慢慢发展境外及其他,但现阶段,这个板块的存款比例还是比较小。
按剩余期限划分的存款分布情况
在2010年中期,活期存款占比最大,为60.4%,与2009年年末的比例相当。3-12个月的存款比例占比23%,而5年以上存款的比例比较小,反映出现在很多人对于长期投资来说都倾向于其他投资而非银行存款,这是因为就长期投资报酬率而言,银行的报酬率是比较低的,只适合风险回避型的投资者。
结合以上分析,中国农业银行最近两年的负债结构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负债总额有所增长,银行的负债主要是吸收存款,所以负债总额的增加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农业银行的稳步发展。
第二篇:负债经营案例分析
负债经营案例分析
负债经营案例分析2009级MBA半日制2班会计课第六组邓芳杰、高波、李娇龙、张英飞、张旭 前言 在企业经营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资金来源。任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借助负债的力量。现代财务管理的观点认为:企业财务目标是增加股东财富,要达到股东财富最大化,必须使所有投入最小化,其中包括投入资本成本的最小化。我们认为,负债筹资比股权筹资的资金成本要小。概念 举债的形式 企业贷款企业债券 商业信用 融资租赁举债的目的 1.扩大资金来源 2.降低经营风险 3.达到抵税效果 4.避免控制权受到稀释 5.财务杠杆效应 哪些行业负债多 资金密集企业容易举债经营。典型行业 : 钢铁 电力 航空 房地产案例一 金融街公司行业背景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商务地产公司,其主导开发的北京金融街区域已经成为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区。公司以京津为核心,向全国重点城市不断拓展;致力于开发和持有城市优质物业,提升城市价值;为国内外金融机构、企业集团和城市中高端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物业产品和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经营状况 公司拥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充裕的经营现金流、强大的增长潜力以及优异的资信评级和有力的外部担保。公司主营业务突出,房产开发作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举债的必要性及意义负债筹资产生的现金流量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在房地产开发行业中,资金实力强、融资渠道畅通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负债筹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财务结构。从金融街近几年的财务数据中,我们不难发 现,该公司非常善于利用负债的力量。并且成效 显著。646704 240000 478000 1310540 借款收到的现金 2008-12-31 2009-3-31 2009-6-30 2009-9-30 报告期近4年部分财务数据 0.46 0.50 1.47 1.42 速动比率 1.43 1.61 3.05 2.85 流动比率 35.33 38.59 52.92 38.47 股东权益比率 57.22 66.19 116.90 65.90 负责股东权益比率 63.61 60.17 46.11 60.28 资产负债比率 404,872.02 602,870.27 1,455,306.31 1,506,091.66 股东权益 3,075.13 3,849.70 73,638.60 99,119.05 其它应收款 66,227.64 47,151.25 60,341.03 86,492.15 应收账款 190,615.62 228,282.83 729,835.59 1,263,961.82 货币资金 123,000.00 308,000.00 531,500.00 1,232,078.79 长期负债 599,301.06 575,388.04 690,757.01 1,061,635.93 流动负债总额 728,986.62 9,740,136.51 1,267,946.79 2,359,723.65 负债总额 1,146,100.09 1,562,366.96 2,749,877.57 3,914,828.80 资产总额 2006年12月31日 2007年12月31日 2008年12月31日 2009年9月30日单位:(万元)反应长期偿债能力的常用比率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和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前二项指标越高,表明负债程度越多,偿债压力越大,而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高,表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长期负债的结构 123,000.00 308,000.00 531,500.00 1,232,078.79 长期负债合计
55,917.24 应付债券 123,000.00 308,000.00 531,500.00 672,900.00 长期借款 2006年12月31日 2007年12月31日 2008年12月31日 2009年9月30日报告期 2009-08-28 金 融 街09年第一期公司债券公告 本期债券评级为AA+.金融街本期发行面值为56亿元公司的债券,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5,600万张,发行价格为100元/张.偿还商业银行贷款+公司营运 债券筹集的资金 成功的原因案例二 上海航空公司背景 上海航空公司于1985年12月登记注册,其 中上海市财政投资占73.89%。2000年11月,上海航空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2100万元。公司所发行的A 股于2002 年10 月11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经营范围: 国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 航空客货运输业务 旅游服务 航空公司间的代理业务 其他:培训、广告业务、宾馆、旅游相 关代理等。上海航空经营状况 上海航空一直以负债经营为主,据财务报表显示近三年的负债率都在90%左右,这除了反映航空业独有的飞机租赁经营特点外,亦说明公司初创时期规模比较小,只有靠地方政府信用举债经营。上海航空近4年部分财务数据 0.3516 0.3454 0.2429 0.3154 速动比率 0.4458 0.3769 0.2753 0.3455 流动比率 0.81 0.87 97.2749 93.101 资产负债比率 201,821.50 164,072.47 38,729.86 110,818.44 所有者权益 362,049.41 364,686.49 407,670.04 481,502.28 长期负债 548,440.90 774,895.45 974,787.90 1,013,877.93 流动负债总额 910,490.31 1,139,717.92 1,382,498.45 1,495,478.96 负债总额 1,119,854.28 1,303,790.38 1,421,228.30 1,606,297.40 资产总额 2006年12月31日 2007年12月31日 2008年12月31日 2009年9月30日项目上海航空单位:万元长期负债的构成 362,049.41 364,686.49 407,670.04 481,502.28 长期负债合计
1,449.00 1,449.00 专项应付款 71,685.76 100,193.28 153,088.57 103,488.87 长期应付款 290,363.66 264,493.22 253,132.47 358,608.92 长期借款 2006-12-31 2007-12-31 2008-12-31 2009-9-30 报告期上海航空单位:万元近三年的经营状况 2006年出现经营性亏损。2007 公司营业收入为12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2.82%,但经济效益下滑,亏损5亿元。2008 ,公司亏损12.49亿元,净资产总额为142亿元,负债总资产达到138亿元,负债率高达97%,2008月12月31日,公司现金流为11亿元,短期贷款加上长期贷款总额达到7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为49亿元,面临巨大还贷压力。2009年9月30号,公司亏损1.34亿元。盈利能力分析-4.068-9.3415 0.963-1.6788-1.479 净利润率(%)-3.0086-9.1687 0.1798-0.6053-0.8849 资产净利率(%)-3.5673-9.8857 0.1882-0.3991-1.5916 资产利润率(%)-4.068-9.3415 0.963-1.6788-1.479 经营净利率(%)2008-9-30 2008-12-31 2009-3-31 2009-6-30 2009-9-30 报告期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600591.SH)退市已经有了时间表,或明年2月完成退市摘牌。上航举债经营 失败的原因 1.巨大的财务风险,降低了自由资金的实际收益率。2.油价持续增高、上海市场竞争激烈,平均票价低于其他主要城市,这些都造成经营成本太高。由于投资报酬率小于负债利息率,而导致连年的亏损。3.公司各项资源紧张,尤其飞行员、机务工程人员等人力资源的紧张,严重制约了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4.盲目扩充机队规模、扩大航线网络-占到了市场,但却丢失了利润。例如06年上航引进了3架新飞机,使上航机队增扩为48架,但是经济效益却亏损。负债资金在使用上有着时间、固定利息等因素的限制,给企业带来了财务风险,加上经营不当,降低了资金的实际收益率,最终导致资不抵债,企业破产。上航举债失败: 投资报酬率 < 负债利息率总 结总 结举债的先决条件有的企业举债之后,既保持了原有的盈利能力,又降低了资金成本,优化财务结构。有的企业举债之后,却陷入承重的债务危机中。举债的先决条件: 资本收益率>负债成本中小企业负债融资现状举债经营是两厢情愿的事情,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从银行借到资金。很多企业对银行的总结就是“嫌贫爱富”,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大型国有企业 巨额贷款+优惠利率 中小企业 贷款难 贷不到款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户数的比重高于90%GDP的贡献超过60%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80%以上的农民工就业机会。中小企业的贡献 50%的贷款流向了不到10%的大中型企业,并且大部分为国有企业。政府也曾经提及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但是也提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抛出了4万亿计划,然后又让银监会提出严控不良贷款率,所有09年的贷款流向主要还是流向国有企业。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国要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并摆脱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金融瓶颈制约,需要加大中小企业贷款机构的市场化改革力度。可喜的是,如今我们已经看到有些外资银行开始向我国中小企业甚至是农村市场抛出橄榄枝。中小企业贷款其实是一项非常盈利的业务。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既能救活相当一部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也能给银行带来不菲的收益。
第三篇: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负债融资
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负债融资
【摘 要】 负债融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软约束刺激了管理人员的贷款欲望,但高负债率加剧了企业和银行的财务风险。有必要完善债务履行机制,建立银企共赢的融资环境。
【关键词】 治理结构; 软约束; 债务履行; 对策
负债融资是我国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形式,是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对加快企业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企业在选择融资模式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危机等潜在风险。
一、负债融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用以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即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和职工之间关系的权利和责任结构,以实现企业效率经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其最终目标是优化决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负债水平的确定是公司财务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终决定则是股东、债权人和经理人员相互博弈的结果。
现代企业必须通过为利害相关者服务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由于多种原因,我国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债券进行直接融资的比例较低,通过银行、地下钱庄间接融资十分普遍。不同的融资方式其融资成本、财务风险差异很大。一些
企业只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忽视了对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关注,盲目借贷,这些问题都与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有密切关系。在这种融资模式下,债权人的利益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保护。这必然不利于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从而不利于股东财富的持续增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是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利益制衡与科学决策机制来确定公司是否需要负债融资和负债融资的数量,进而改变现在的负债水平。
二、负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利弊分析
(一)负债是对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
由于企业经营者的权利随其所控制资源的增加而增大,其报酬也与企业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利润呈正相关,因而经营者有将企业扩张到超过最优规模的动机。企业通过负债方式取得的资金是必须偿还的,企业经营者必须在债务到期时,以一定的现金偿还债务本息,否则面临的将是诉讼与破产。破产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理人员的硬约束机制和最大惩罚。经营者效用依赖于他的经理职位,从而依赖于企业的生存,一旦
企业破产,经理将失去任职的一切好处。对经理来说,存在较高的私人收益与较高的因破产而丧失的所有任职好处的风险之间的权衡。在这种潜在压力下,经理人员不得不约束借款冲动,努力提高公司的业绩。在实行股票期权的企业,激励约束作用的大小还取决于另一重要因素,即公司经理人员持有公司股份的一定份额,比例越小,越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负债融资只能通过对企业经理人员形成正面的激励和约束,进而降低经营成本,间接地提升企业价值,负债和股权简单的替换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在于正确的投资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而言,MM无关理论说明负债比率与企业价值无关,从而提示我们重视企业的投资决策,选择净现值大于零的投资项目,意义是深远的。
(二)负债使企业所有者始终面临被控制的风险
根据金融契约理论,在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债权人并不拥有对企业剩余资产的索取权和控制权。当由于负债的存在而引发破产时,债权人将介入企业的经营并进一步获得剩余资产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所以负债融资具有破产机制和“相机控制”功能。破产不仅被视为对债权人的最终补偿机制,还可能使控制权从股东转移给债权人。可以说,债务契约本质上内涵着控制权的配置,选择不同的负债水平就意味着
选择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债务契约是实现相机控制的一种自然方式。
(三)负债水平具有传递企业价值的信息功能
罗斯(Ross,1977)认为,由于破产概率和企业的质量负相关,和负债水平正相关,相同的负债水平对于质量不同的企业而言破产概率不同。优良的企业破产概率低,质量差的企业破产概率高。这就意味着,同时使用较高的负债水平,优良企业成本较低,而质量较差的企业将无法模仿优良企业的经营者而选择高的负债比率。因此,负债水平成为传递企业质量情况的一个信号。企业的负债——资产结构就是一种把内部信息传给市场的信号工具。负债——资产比上升意味着经营者对企业的未来收益有较高预期,企业的市场价值增大,因此投资者是一种积极信号。
负债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还因为利息的抵税效应,所得税率越高,抵税效果就越明显,负债融资较股权融资的优势越突出,企业的举债愿望就越强烈。但负债融资在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
财务危机。因此企业要建立监测风险机制和应对、化解风险的措施,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必须将资本结构控制权的影响考虑在内会采用负债融资。企业一般融资顺序为:内源融资优先;债权融资次之;股权融资最后。
三、高度重视负债融资的软预算约束
在以银行融资为中心的日德融资模式中,银行对企业的监督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监控、事中监控和事后监控,并由此决定了银行主导型的治理结构(另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股权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并由此决定了市场主导型的治理结构)。与股票市场的证券融资相比,银行在筹资过程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因为,银行拥有掌握信贷分析方法的专业人员,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公司账目,并与高层管理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使得银行用较低的成本便可以获取公司的内部信息。在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健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应当充分发挥银行的信息和监督优势,积极地利用债权约束来参与公司治理。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信用评级制度和指标体系,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有“人情债”出现,并且公司财务数据的不真实严重影响了评级结果的可信性。因此,除了政府干预之外,由于银行决策失误而造成的低效率贷款和关系贷款,在其庞大的不良债务中占有不可忽视的比例。此外,在企业使用贷款的过程中,银行没有足够的激励去监督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银行对企业的事中监控几乎是空白,从而导致债务对经理人员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没有实现,反而使其倾向于投资高风险的项目。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国企业的负债融资表现出很强的软预算约束的特征。经理人员股权激励不足、经理人市场缺失,使以资源控制收益为主的经理人员会无限制地借款,扩大公司规模,更加剧了负债融资的风险。
四、完善债务履行机制,建立和谐共赢的融资环境
(一)完善《企业破产法》,建立有效的公司破产机制
负债治理功能的有效发挥还取决于是否存在完善和健全的破产制度,破产制度是债权人对企业的事后监控。但是在我国的破产实践中,股东、债权人和地方政府却都不希望企业破产,破产并不是一种市场选择的结果。经过修改的《企业破产法》于2007年6月生效,但破产操作仍缺少市场力量,往往成为债务人逃债的手段,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严惩经营者的目的。完善有效的债务履行机制是通过负债融资实现治理效应的基础,而建立债务履行机制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公司破产机制,因为通过实施破产机制实现控制权的转移,既能有效地强化自我履行机制,又能在出现偿债危机时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增强负债融资的治理效应。
(二)诚信经营,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企业融资时刻离不开“信用”二字,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和健康的信用环境,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并导致信贷市场的低效配置。针对目前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应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在“有借有还”的良好信用环境下改善银企之间的关系;应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还应加大对企业违约的惩罚力度。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规范财务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
(三)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强化债权人约束机制
我国企业的债权人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银行一旦
将资金注入企业,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就很难有效监督,企业运用国家贷款进行高风险投资的现象屡屡发生,一旦
风险投资项目失败,就不能按期限偿还贷款。而国家为了收回以前的贷款不得不继续放款,企业中广泛存在着占用信贷资金的“人质”现象,银行实际上被企业所控制,最终后果就是企业的赖账行为与银行的高不良资产并存,负债融资表现为软约束。
我国滞后的企业债券市场阻碍了企业融资结构的合理配置及银行对企业监控作用的有效发挥,建立在银行必须有能力特别是有动力的基础上。为此,就要进行国有银行制度创新与金融制度的变革,把银行改造成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债权主体和市场主体,应不断改善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简化审批环节,开发信贷品种,提高服务水平,以满足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作为主要债权人的银行要有能力,特别是有动力监控企业的行为,否则,债权人对债务的约束是软性的,负债融资也就无激励效应可言。可采用让银行入主公司董事会等办法加以解决。
(四)建立经理人市场,完善经理人员约束与激励机制
经营者拥有公司股权或股票期权是许多
公司激励经营者的重要方法,如果企业的融资总额不变以及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大于债务利息率时,随着债务融资量的增加,经营者的持股份额所占比例增大,进而其股权收益也趋增加。如果公司能获得足够多的债务融资,以支持公司运作或项目开发经营,进而经营者可以直接减少其他股东的股权投资金额,或者通过举债融资回购股份的方式减少其他股东的股权投资金额,则债务融资的增加与其他股东持股份额减少的双重作用可以较大地增加经营者的股权收益,进而有效缓解企业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矛盾。
(五)建立有效的债务履行机制
负债治理效应的有效发挥,建立在健全的债务履行机制之上,如果没有健全的债务履行机制,负债契约的治理效应不但不可能发挥出来,反而会变成经济中的消极因素。根据负债契约的履行是否需要司法权的参与,将债务的履行机制分为自我履行机制和强制履行机制。负债契约的自我履行机制是指在不需要外部力量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债务人自动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偿还义务。负债的自我履行机制又主要通过声誉机制来运行。负债契约的强制履行机制主要表现为债务人发生偿债危机时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执行的破产机制。当债务人在偿债上出现违约时,必须有一种适当的破产机制,以便对债务人的约束达到硬性与有效,从而增加或减少企业的商誉价值。只有当商誉变成一项重要资产时,企业才会自动履行债务,银企共赢的融资环境才能形成。
【参考文献】
[ 1] 潘敏.融资方式、金融契约与公司治理机制[ J].经济评论,2001(5).[ 2] 李峥,孙永祥.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 J].经济评论,2002(4).[ 3] 李国民.融资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和次序安排[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第四篇:乡镇财政负债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乡镇财政负债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关键词:财政职能负债民主监督
一、引言
乡镇财政负债是目前全国农村面临的一个突出政治经济问题。据估计,目前全国乡镇负债总额已达到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近万元。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乡镇负债已经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政治
稳定,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诱因。乡镇财政负债使乡镇财政成了“吃饭财政”。基层乡村组织常常置中央政府关于减轻农民负耽禁止向农民随意摊派的政策于不顾,以各种名义向农民收费和集资,致使部分地区农民不堪重负,出现了农民和乡村干部对抗、农民与政府关系紧张的局面;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严重不足,制约了广大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二、乡镇财政负债的成因分析
(一)收入向上逐级集中,职能和责任不断下放,导致乡镇财政责权利不对称。分税制改革以来,县乡财政赤字增加,地方财力明显地向省、市集中。在财力向省、市集中的同时,许多本不应由乡镇承担的事权却继续存在甚至不断下移,这直接导致了乡镇财政困难,严重制约了基层财政功能的发挥。年以来,中央的资金集中度实际在下降(从年的下降到年的),而省级政府的集中程度却不断加大,年均提高(从年的提高到年的);市一级政府同样在想方设法增强集中程度。年地方财政净结余亿元,而县、乡财政赤字增加。
在县乡财政赤字增加的情况下,市、县将财政压力向乡镇转嫁。在乡镇一级,即使是实行分税制改革,实际情况也只是名义上的分税制,在体制上依然是传统的包干体制。就财权与事权的划分,作为最基层的乡镇政府在与上级政府的博弈中一直处于谈判的不利地位。因此,基层好的税种基本上已上收到中央及县市,留给乡镇一级的主要是散、碎、零的小税种,量少、征收困难、征收成本高。并且,县(市)每年向乡镇下达税费包干任务时,不顾乡镇实际情况,年年加码。乡镇领导往往是有苦难言,在包干指标无法完成时,也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因此形成大量财政负债。年湖南涟源市给白马镇下达税费包干基数中,除各主体税收以外,还有罚没收入万元,契税万元,特产税万元。而据该镇税源根本就难以完成主体税收任务,契税没有税源,就特产税来说,根据中央的据实征收原则,很难完成。该镇是财政补贴乡镇,没能完成的税收任务就在财政拨款予以扣除,该镇只好加大对农民收费力度,以弥补没能完成的税收任务和财政赤字,结果造成紧张干群关系,在年⒎两个月里接连发生两起涉农恶性事件。
与此同时,乡镇政府被要求承担与其财权不相称的大量事权,要提供大量本应由上级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物品,如农村道路建设、社会治安管理、各种税费征收、农村义务教育等。乡镇政府为了完成上级“指派”的各项任务,干点“政绩”,就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向农民转嫁财政负担和大量举债。乡镇财政负债是“雨天挑稻草——越挑越重”。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中,由乡镇负担,左右由县财政负担,左右由省地负担,由中央财政负担的甚少。年,涟源市白马镇为满足全镇教师工资和日常开支,需资金万元,涟源市财政负担万元,镇财政按元人标准向农户收取教育附加费,实际可收取万元,结果还有万元只能依靠财政负债来筹集。从××年开始教育经费改由市财政负担但是,市(县级市)财政的负债规模也很大,结果还是将财政压力转嫁给乡镇财政,乡镇财政压力并未因此得到缓解。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大中央、省和地市财政对义务教育等公共产品的经费投入。
(二)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不明确,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对基层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逐年下降。
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在乡镇主体税收收入不足以提供基本公共品和服务时,用于弥补乡镇财政的收支缺口。转移支付的首要目的,应是保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乡镇和不同收入阶层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达到均等。目前,在筹措乡镇收入时存在着十分混乱和不明晰的状况,许多应由上级转移支付解决的,却通过乡镇政府征收税费来解决。在分税制体制下,转移支付在于平衡各级政府财政能力,弥补地方政府财政缺口,提供均等化服务,优化各地区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我国大多数经济不太发达的县、乡两级政府而言,要完全担负起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在界定县、乡两级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建立中央与省级政府直接面对县、乡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
但是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许多方面的问题:①缺乏规范性。现行转移支付方案设计更多关注的是中央与省两级财政,而省以下的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不完善,即使是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截留,真正能到乡镇的资金已经很少。在获取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以乡镇领导人的“能力”为基础,上级财政资源的配置以领导人的意志为转移,各地方竞争财政资源。②转移支付制度与分税制存在冲突。由于分
第五篇:乡镇财政负债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乡镇财政负债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一、引言
乡镇财政负债是目前全国农村面临的一个突出的政治经济问题。来自中国新闻网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乡镇负债总额已达到2000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近450万元。乡镇负债已经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债务问题既分散党委政府尤其是主要领导的精力,又影响党委政府的形象,个别乡镇因债务化解不力,不能按时归还债务本金,支付高额利息,致使党群关系恶化,更有甚者政府办公楼被封,党政领导人地下游击办公,更造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严重不足,制约了广大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二、乡镇财政负债的成因分析
以**镇为例,该镇住处**,**个行政村,**个社,总户数***户,总人口**人,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亩,其中田***亩,地***亩,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海拔高度从**米至***米,属典型的农业山区乡。该镇除粮油加工、加油站点等外几乎无地上地下的稍上规模和档次的企业。该镇自**年标美路改建第一笔负债**万元起,自**年**月底经市委政府组织的乡镇负债清理,该镇债务总额已达**万元,平均每年增加**万元。债务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收入向上逐级集中,职能和责任不断下放,导致乡镇财政责权利不对称
分税制改革以来,县乡财政赤字增加,地方财力明显地向省、市集中。在财力向省、市集中的同时,许多本不应由乡镇承担的事权却继续存在甚至不断下移,这直接导致了乡镇财政困难,严重制约了基层财政功能的发挥。
在县乡财政赤字增加的情况下,市、县将财政压力向乡镇转嫁。在乡镇一级,即使是实行分税制改革,实际情况也只是名义上的分税制,在体制上依然是传统的包干体制。就财权与事权的划分,作为最基层的乡镇政府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基层好的税种基本上已上收到中央及县市,留给乡镇一级的主要是散、碎、零的小税种,量少、征收困难、征收成本高。并且,县(市)每年向乡镇下达税费包干任务时,不顾乡镇实际情况,年年加码。乡镇领导往往是有苦难言,在包干指标无法完成时,也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因此形成大量财政负债。在征收税费的九十年代,我镇就是明显的例子。如有的农户生活自保尚且困难,且年年冬春均要靠政府救济方能度日,按土地面积应承担的农业税根本无法完成;契税没有税源;就特产税来说,根据中央的据实征收原则,更难完成。该镇是财政补贴乡镇,没能完成的税收任务就在财政拨款中予以扣除,几年来共垫交税费**万元。
与此同时,乡镇政府被要求承担与其财权不相称的大量事权,要提供大量本应由上级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物品,如农村道路建设、社会治安管理、各种税费征收、农村义务教育等。乡镇政府为了完成上级“指派”的各项任务,干点“政绩”,就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向农民转嫁财政负担和大量举债。乡镇财政负债是“雨天挑稻草——越挑越重”。这几年以来,**兴办公益事业共形成债务***万元。其中:用于学校危房改造,为实现“普九”达标负债***任务万元;标美路建设、乡道公路建设及每年弥补道路养护经费负债**万元;村道公路、场镇建设负债***万元。
(二)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不明确,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对基层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逐年下降
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在乡镇主体税收收入不足以提供基本公共品和服务时,用于弥补乡镇财政的收支缺口。转移支付的首要目的,应是保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乡镇和不同收入阶层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达到均等。目前,在筹措乡镇收入时存在着十分混乱和不明晰的状况,许多应由上级转移支付解决的,却通过乡镇政府征收税费来解决。在分税制体制下,转移支付在于平衡各级政府财政能力,弥补地方政府财政缺口,提供均等化服务,优化各地区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我国大多数经济不太发达的县、乡两级政府
而言,要完全担负起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在界定县、乡两级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建立中央与省级政府直接面对县、乡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
但是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规范性。现行转移支付方案设计更多关注的是中央与省两级财政,而省以下的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不完善,即使是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截留,真正能到乡镇的资金已经很少。在获取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以乡镇领导人的“能力”为基础,上级财政资源的配置以领导人的意志为转移,各地方竞争财政资源。在争取转移支付过程中,多冠以“跑项目”的说法,“跑”的过程中,需要乡镇领导人频繁与各有“权”“钱”单位负责人、办事员进行“勾兑”,不仅增加了乡镇支出,更易滋生腐败。二是转移支付力度不够。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中央的小额度加上省级的有限财力根本解决不了贫困县、乡的财政问题。
(三)监管制度不健全,财政资源使用效率低,进而形成大规模的财政负债
现代财政体制以民主政治为政治制度基础,财政资金的使用应该受到更为严格和有效的人民监督。就乡镇来说,一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应受同级人大的监督,但人大对乡镇财政的监督基本上流于形式,虽然一年一度的乡镇政府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预决算情况,但人大代表不熟悉内情,不参加审计,因而基本上每年以全票通过。乡镇人大代表制度的缺陷导致人大不能有效和充分代表农民意志,对乡镇政府的约束虚化。乡镇人大代表选举没有规范的操作程序,人大代表主要由村组干部外加若干地方名流充任,无论是干部还是名流都或多或少的显示了上级的意志,这使乡镇人大代表难以充分代表农民意志。乡镇人大代表与村干部不分导致严重的权力关系紊乱,在平时工作中习惯接受乡镇党委和政府指导的村干部,不敢或不愿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在短暂的人代会上对乡镇领导的决定放胆议论,更不消说行使其作为人大代表的权力,所以乡镇人大权力不能得到尊重和充分行使,结局是农民既不能实现其公民权利,也不能以其代表权利对乡镇政府的财政行为进行有效制约。
(四)乡镇机构臃肿是乡镇财政负债的重要因素
尽管国家强调要精简机构,但乡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并不见减轻。各乡镇机构中,既有行政编制的国家干部,也有七所八站等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人员,一般都有四、五十人左右。乡镇机构庞大,财政供养人员过多,支出负担重是乡镇负债的重要原因。加之近些年中央和各省市出台了幅度极大的职工增资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政策,乡镇财政支出增幅超过支付能力,形成乡镇财政负债。此外,我市现行财政体制是由县级财政向乡级财政编制财政预算,在公务经费的预算上严重不足,为了保证乡机构能够正常运转,只能依赖负债。近几年来,**在弥补日常开支上形成债务**万元,其中发放干部津补贴**万元,接待费用**万元,报刊杂志**万元,交通差旅费**万元。
从乡镇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不难看出,乡镇政府债务中,有些是由于执行和落实中央有关政策,而中央没有给予乡镇应有的财政支持,乡镇政府不得已只好自己先想办法筹资解决而形成的。有些是因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这其中,又有一些是由于中央和乡镇政府在公共品供给职能上,乡镇政府承担了本应由中央政府承担的职能而形成的。因此,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乡镇债务进行处理和消化:第一,实行乡镇债务专项管理。第二,分步、逐项、先易后难消化乡镇债务。许多乡镇抱着等着看的态度,望着中央、省市剥离其所有债务,影响了债务的消化。中央,省市应该根据债务形成的责任,各自承担相应的债务和消化的责任,并健全相应的转移支付制度。
三、现行财政体制对乡镇的压力
目前,县还没有将应由乡镇管理的收支下放,尚未建立真正意义的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存在县乡责任不清,乡镇压力过大的现象。实行分税制后,上级财政先分走一部分,后才转移支付。县级政府可以凭借财政体制的确定,将乡镇一级财力集中于县本级,而乡镇财政没有经济集权和责任释放的权力。由于县级财力过于集中,乡镇财政就显得捉襟见肘,根本承
担不起乡镇机构运行和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负担。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少,投入严重不足,在财源建设方面更是无能为力。而乡镇一要保吃饭,一要谋发展,多种矛盾和问题纠缠在一起,一遇到政策性支出增长就很难有回旋余地。乡镇政府在沉重的支出压力下,必须想方设法寻求财力以满足各方面的资金需要。尤其是像**这样的山区偏远乡镇,在财政预算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确保社会事业发展,实现安全目标,落实计划生育任务,维持政府正常运转,完成上级下达的其它目标更显困难。如因自然灾害频繁,乡村道路每年大量滑坡堵路,保坎涵洞被毁需要修复,因地质灾害危及农户住房,需要搬迁等等都需要财政支出。因此,借债度日的现象就难以避免,从而导致乡镇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四、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
在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基本解决了中央集中财力问题之后,如何进一步理顺地方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五个统筹”过程中必须出现的事权与财权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强化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联制度。目前,一些上级财政没有承担支出责任,几乎全部由县乡财政兜底,导致县乡财政运转十分困难。因此建议,一是建立中央、省、县三级财政共同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特别是要加大中央财政对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增加对农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公益事业兴办上,建议由县级以上政府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各地进行详实规划,纳入总的编制中去,按照编制规划划拔专项资金,杜绝乡镇各自为阵,向上“争”、“跑”,形成地区差异过大的状况。
2、逐步压缩专项补助规模,加大对县乡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
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专项拔款可能导致县乡政府利用财政资源效率低下,甚至滋生腐败。有计划地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增强县乡政府可用财力,帮助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优先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3、建立激励机制,对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给予转移支付补助
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巩固减负成果,下大力气推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精简机构,分流财政供养人员。然而,推行这次改革,县乡政府对于分流人员必须支付相应的社会保障、经济补偿等成本,且这项资金的需求数额较大,县乡财政难以承受,建议中央财政研究通过转移支付等措施对各地推进这项“治本性”改革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4、进一步规范和调整县对乡镇的财政管理体制
(1)合理确定县与乡的的收支范围
县乡财政体制调整应结合各事权,赋予乡镇相应的财权,合理划分乡镇固定收入,县级固定收入,县与乡镇共享收入。乡级收入划分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要符合两级利益,调动积极性。体制调整应结合事权,合理确定乡镇财政支出范围,将乡镇财政支出界定为承担乡镇机关所需经费及公共公益事业和其他事业所需资金,对区域经济及财源支出应根据乡镇自身财政经济状况决定,这样既做到乡镇财权和事权的统一,又减轻了乡镇的支出压力。
(2)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县对乡的转移支付办法,要以制度的形式来加以规范,使之有章可循,避免出现讨价还价和“跑上”现象。在制定转移支付办法时,要按照“财力向下倾斜,缺口上移”的要求,将省、市转移支付补助落实到乡镇,充实壮大乡镇财力,确保基层政权机构正常运转,要建立自上而下的规范化转移支付体系。
(3)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收节支
县应根据省、地市财政激励约束机制的要求,将经济增长质量,收入征管,基本支出保障,财政供养人员控制、财政平衡等情况纳入对乡的考核范围,建立激励的约束机制,调动
县乡两级增收节支,消赤减债的积极性,保证财政体制良性运转,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如实行县对乡补助额(转移支付补助等)与其共享收入基数完成情况进行挂钩,乡镇消赤减债、公用经费开支节约部分实行奖励等措施。要结各农村税费改革,在原乡镇区划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乡级事业单位的“撤销合并、剥离分开、改革供给”等形式改革。即对职能相同、性质相似、功能萎缩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或合并;对条件具备能走向市场的事业单位,将其行政职能予以剥离,实行政、事分开;对事业单位兴办的各类实体和后勤服务机制予以剥离,实行行、事、企分开。改变财政对事业单位统揽统包的供给方式,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实行经费包干,定额补助,企业化管理等不同的财政经费供给方式,减少财政支出。对乡镇债务要高度认识,要鼓励乡镇大力发展经济,增收节支,消化乡镇负债的同时,县级政府还要通过行政手段和利益调节对乡镇新增负债进行控制,应实行“以县为主,以乡村以辅,县组政府必要支持”的方针,多方共同努力来消化乡镇负债,降低基层财政风险。
5、坚持依法理财,推进财政管理的法制化
着力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机构编制管理应纳入法律程序,由立法机关对权力来源是否合法,机构设置是否合理,编制核定是否适当,人员配置是否适度等进行必要的审核,使行政部门的自我授权,自我膨胀倾向切实得到有效的制约。二是政府债务管理的法治化。目前,基层政府举债行为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县乡债务包袱沉重。大规模的政府债务增加了地方财政运行的风险。因此,在政府债务管理方面必须引入法定审批程序和监督机制。各级政府超过一定额度的举债,应经过同级人大批准。政府向人大报告预算收支安排情况时,应一并报告债务增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