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负债教案
§7—1 负债概述
教学目的:熟悉负债的概念、特征及内容 教学重点:负债的分类 教学难点:负债的特征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使用教具:多媒体 教学时长: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回顾负债的概念及分类
一、负债的概念
1、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息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特征
a.由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引起的企业现时的经济义务
b.在将来某个时日履行的强制性责任
c.必须有确切的或合理估计的债权人及到期日
d.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在将来用债权人所能接受的方式清偿。
3、确认条件: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负债的分类
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会计期间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非流动负债: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会计期间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教后记
§7—2 应付职工薪酬1 教学目的:理解职工薪酬的概念、内容
掌握职工薪酬的确认及科目的设置 知道应付工资的核算所需原始凭证 会计算实发工资
教学重点: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和科目的设置 教学难点:对职工薪酬各个内容的理解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使用教具:多媒体 教学时长: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回顾预收账款的核算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构成工资总额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则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2)职工福利费
企业为职工集体提供的福利,如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医药费等。(3)社会保险费
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基准和计算比例,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
企业按照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为了改善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开展工会活动和职工教育技能培训,根据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金额。(6)非货币性福利
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其他有形资产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向职工无偿提供自
己拥有的资产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类似医疗保健等服务。如向职工发放自产产品等。
(7)辞退福利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二、职工工资核算的原始凭证
职工工资核算的原始凭证主要包括:
考勤记录、工时记录、产量记录、工资单、工资汇总表等。
考勤记录、工时记录、产量记录是工资核算的主要原始记录,是编制工资单的主要依据;
工资单是前三项原始记录的货币表现,是工资发放的原始依据;
工资汇总表是根据工资单汇总编制的,是编制工资发放付款记账凭证和分配工资转账记账凭证的重要依据。
三、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各种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该账户贷方反映以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借方反映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数额。该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应当按照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
“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账户中核算。巩固练习
1、下列各项中,应纳入职工薪酬核算的内容有()。A.工会经费
B.职工差旅费补助 C.职工住房公积金
D.辞退职工经济补偿
2、下列职工薪酬中,不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入成本费用的是()。
A.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B.住房公积金 C.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D.职工福利
3、为了核算职工薪酬,应设置的科目是()。
A.应付工资
B.应付福利费
C.应付职工薪酬
D.其他应付款
4、下列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明细科目有()等。
A.工资
B.工会经费 C.辞退福利
D.职工福利
5、下列各项中,应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的有()。(2010年)
A.非货币性福利
B.社会保险费和辞退福利
C.职工工资、福利费
D.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答案】ABCD
【解析】应付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因此这四项均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6、下列各项中,应作为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有()。(2008年)A.支付的工会经费 B.支付的职工教育经费 C.为职工支付的住房公积金 D.为职工无偿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 【答案】ABCD 【解析】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
7、企业为职工交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金、补充养老保险费,以及为职工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均属于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
【答案】√
教后记
§7—2 应付职工薪酬2
教学目的:会进行工资结算和分配的总分类核算 教学重点:工资结算和分配的总分类核算 教学难点:对于代扣款项的账务处理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使用教具:多媒体 教学时长: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核算
1、企业应当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借方登记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数额,包括扣还的款项等;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2、货币性职工薪酬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具体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职工工资的发放与分配
①职工工资的发放(以现金发放)
提取现金 发放工资
借:库存现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实发工资)
贷: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以存款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实发工资)
贷:银行存款 注:支付退休人员工资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②结转各项代垫代扣款项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代垫款项:代垫医药费、房租等)
其他应付款(代扣款项:代扣水电费等)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等
代垫款项时: 上交代扣款项时: 借:其他应收款 借:其他应付款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③收回职工未领工资
借: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
职工领取未领的工资 借:其他应付款
贷:库存现金 ④月末分配工资
借:生产成本(生产车间工人的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厂部管理人员、长病假人员工资)
销售费用(专设销售部门人员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医务福利人员工资)
在建工程(工程人员工资)
固定资产清理(清理人员工资)
研发支出(研发人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付工资)
实发工资=应付工资-代扣代垫款项合计
例:乙企业本月应付工资总额462 000元,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中列示的产品生产人员工资为32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70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为60 400元,销售人员工资为11 600元。该企业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320 000 制造费用 70 000 管理费用 60 400 销售费用 11 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62 000
2、某公司2009年7月8日,从银行提取现金20万元,于当日发放工资;由职工个人承担的房租3000元,托幼费6000元,以及企业代垫的水电费20000元从应付工资扣还;7月30日分配工资,其中:生产车间生产工人1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30000元,管理人员5000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10000元,食堂后勤人员9000元,基建部门人员10000元。练习并分析例题:
借:库存现金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00000
贷:库存现金
200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9000
贷:其他应收款
29000
借:生产成本
120000
制造费用
30000
管理费用
50000
销售费用
10000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9000
在建工程
1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29000
第二篇:财务会计教案流动负债
新课导入:流动负债
第一节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
一、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应付账款入账时间的确定,应以所购买物资的所有权转移,或接受劳务已发生为标志。分两种情况:
(1)货物与发票账单同时到达,待货物验收入库后,按发票账单登记入账;
(2)货物与发票账单不同时到达,待月份终了估计入账。
应付账款一般按应付金额入账,而不按到期应付金额的现值入账。如果购入的资产在形成一笔应付账款时是带有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入账金额的确定按发上记载的应付金额的总值记账。在这种方法下,应按发票上记载的全部应付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获得的现金折扣,冲减财务费用。
二、应付票据
应付票据是由出票人出票,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由于真实交易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通过“应付票
据”科目核算,应付票据按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应付票据和不带息应付票据两种。
1.带息应付票据。应付票据如为带息票据,其票据的面值就是票据的现值。
2.不带息应付票据。不带息票据其面值就是票据到期时的应付金额。
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如果不能如期支付的,应在票据到期时,将“应付票据”账面余额转入“应付账款”科目。第二节应交税金
一、增值税
增值税是就其货物或劳务的增值部分征税的一种税种。
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劳务必须具备以下凭证,其进项税额才能予以扣除:
(1)增值税专用发票。
(2)完税凭证。
(3)购进免税农产品或收购废旧物资,按照税务机关批准的收购凭证上注明的价款或收购金额的一定比率计算进项税额,并以此作为扣税和记账的依据。
1.科目及账户的设置
企业应交的增值税,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 值税”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分别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
2.一般纳税企业一般购销业务的账务处理
实行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企业,一是可以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二是购入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可以用销项税额抵扣;三是如果企业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公式“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还原为不含税销售额,并按不含税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
一般纳税企业一般购销业务的特点,一是购进阶段价税分离,价款计入购货成本,税款计入进项税额;二是销售阶段以不含税价作为销售收入,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作为销项税额。
3.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免税产品的账务处理
企业购进免税产品,一般情况下,不能扣税,但按税法规定,对于购入的免税农业产品、收购废旧物资等可以按买价(或收购金额)的一定比率计算进项税额,并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4.小规模纳税企业的账务处理
小规模纳税企业的特点:
①小规模纳税企业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一般情况下,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②小规模纳税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按照销售额的6%计算;
③小规模纳税企业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
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货物无论是否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其支付的增值税额均不计入进项税额,不得由销项税额抵扣,而计入购入货物的成本。
小规模纳税企业的销售收入按不含税价格计算。
5.视同销售的账务处理
视同销售会计核算时不作销售处理,而是按成本转账,但是无论会计上是否作销售处理,只要税法规定需要交纳增值税的,应当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并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中的“销项税额”专栏。
6.不予抵扣项目的账务处理
属于购进货物时即能认定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直接将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记入购入货物及接受劳务的成本。
如果属于购进货物时不能直接认定其进项税额是否能抵扣的,可先将其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待确定为不予抵扣项目时,再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将其记入其他有关科目。
7.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月末转入的当月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同时,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二、消费税
消费税的征收方法采用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
1.会计科目的设置
企业按规定应交的消费税,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消费税”明细科目核算。“应交消费税”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实际交纳的消费税和待扣的消费税;贷方发生额,反映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交纳的消费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或待扣的消费税。
2.产品销售的账务处理
(1)企业将生产的产品直接对外销售的,对外销售产品应交纳的消费税,通过“主营业务税金附加”科目核算。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2)企业以应税消费品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抵偿债务等,视同销售进行会计处理。
(3)企业用应税消费品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应按售价,借记“的资采购”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4)以应税消费品抵偿债务的,按售价借记有关“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5)以应税消费品支付代购手续费,按售价,借记“应付账款”,“物资采购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账务处理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在会计处理时,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于委托方提货时,由受托方代扣代交税款。受托方按应扣税款金额,借记“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方应将代扣代交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成本,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销售时,不需要再交纳消费税;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按规定 准予抵扣的,委托方应按代扣代交的消费税款,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待用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生产出应纳消费税的产品销售时,再交纳消费税。受托加工或翻新改制金银首饰按规定由受托方交纳消费税,企业应于向委托方交货时,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税,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
4.进出口产品的账务处理
①交纳消费税的进口消费品,其交纳的消费税应计入该进口消费品的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物资采购”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②免征消费税的出口应税消费品分别不同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三、营业税
营业税是对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1.科目设置
企业按规定交纳的营业税,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营业税”明细科目。
2.其他业务收入相关的营业税的账务处理
工业企业经营工业生产以外的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按
规定应交的营业税,通过“其他业务支出”和“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科目核算。
企业销售不动产应交的营业税,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中核算。
企业转让无形资产按规定应该交纳营业税,通过“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
四、资源税
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通过“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应税矿产品的应交资源税,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科目;企业计算出自产知用的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科目。
企业收购未税矿产品实际支付的收购款以及代扣代交的资源税,作为收购矿产品的成本,将代扣代交的资源税,记入“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科目。外购液体盐加工固体盐的,所购入液体盐交纳的资源税可以抵扣,计入“应交资源税”的借方。
五、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按照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核算。
对于兼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交纳的土地增值税记入“其他业务支出”;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核算的,其税款记入“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
六、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印花税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印花税。记入“管理费用”的四个税种。其中印花税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直接借记“管理费用”或“待摊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七、城市维护建设税
企业按规定计算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等,城市维护建设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实际上交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八、所得税
所得税。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核算;当期应计入损益的所得税,作为一项费用,在净收益前扣除。
第三节其他流动负债
一、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借款。
企业借入的短期借款,无论用于哪个方面,只要借入了这项资金,就构成了一项负债。归还短期借款时,除了归还借入的本金处,按照货币的时间价值,还应支付利息。短期借款的利息,应当按月预提计入财务费用和预提费用。
二、短期债券
企业发行不到一年的债券为短期债券。
由于发行短期债券在一年内还本付息,在核算时可以采取于实际收到发行的债券款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记入“应付短期债券”科目,待还本付息时,将应付的利息直接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如果利息费用比较大,也可以按期预提债券利息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入“应付短期债券”科目。
三、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是买卖双方协议商定,购货方预先支付给供应方而发生的一项负债。可以设置“预收账款”科目单独核算,也可将
预收的货款作为应收账款的减项,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企业预收账款业务不多时,可以不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的会计核算。
四、应付工资
应付工资是企业对职工个人的一种负债,是企业使用职工的知识、技能、时间和精力而给予职工的一种补偿(报酬)。
应付职工的劳动报酬,在会计上设置“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应付工资”科目的贷方反映应付职工的工资,借方反映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各种奖金、津贴等。
五、应付福利费
应付福利费,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个人的福利,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设置“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提取的福利费,按照职工所在的岗位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中。
六、应付股利
在会计核算中设置“应付股利”科目进行核算。
应付股利包括应付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应付给国家以及其他单位的个人的利润等。
应支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利润也通过“应付股利”科目核算。
七、预提费用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按受益期预提计入费用的金额,同时形成一笔负债,在我国实务中设置“预提费用”科目核算。预提费用包括预提大修理费用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等。
八、其他应交款
其他应交款包括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其他暂收及应付款等应交款项。
教育费附加按照企业交纳流转税的一定比例计算,并与流转税一起交纳。在会计核算时,应交的教育费附加在“其他应交款”科目下设置“应交教育费附加”明细科目。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交纳的教育费附加,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科目。
矿产资源补偿费,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征,在“管理费用”和“其他应交款”科目下设置“矿产资源补偿费”明细科目核算。
其他暂收及应付款企业除了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如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等。这些暂收应付款,构成了企业的一项流动负债,在我国会计核算中,设置“其他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
第三篇:负债管理制度
负债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负债是公司承担以货币计量并以本公司资产或劳务进行偿还的债务。
第2条
负债的分类。
(1)长期性债务包括长期的借款、应付的债券等。
(2)短期性债务包括短期借款,预收、应付的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股利,应缴纳的税金,预提费用以及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第二章
长期性债务管理
第3条
属于下列所述的长期借款,直接计入财务费用,即当期损益。
(1)用于建造固定资产且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借款费用;一定时间内未能达到销售状态的存货。
(2)用于投资的借款费用。(3)清算期内发生的借款。
第4条
用于建造固定资产,且此时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借款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内。
第5条
长期性债务的应计利息应按月预提,债券的溢价、折价在存续期间按直线法摊销。
第6条
长期应付款主要包括补偿贸易引进设备的货款及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租金。国家拨入的或其他来源获得的具有专门用途的专项应付款,拨款后转入资本公积金或其他相应科目进行核算。
第7条
长期性债务的本金、利息,债券的面值、溢价、折价,分别按照长期借款和应付款下的二级科目进行核算。
第三章
短期性债务管理
第8条
短期性债务按照实际发生的数量进行核算。实际负债数额不确定时,应客观合理地进行预计,最后按照实际发生的数额进行调整。
第9条
应正确计算盈亏情况,将需支付的利息按月预提,计入当期损益。
第10条
应付账款要持凭证到财务部结算,如购买原材料或者商品,要有验收入库单等。
第11条
应付职工薪酬及应付股利的核算管理方法。1.应付职工薪酬按照劳动法及公司的工作规定进行确定。以下内容不得计入工资的范畴内。
1)国务院规定、颁发的各种奖项,如自然科学奖。2)职工所享受的各种保险、福利及补贴。3)职工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支出。4)出差、职务调动引发的各种费用补助。5)离退休职工的待遇。
6)因用工向提供用工单位支付的费用。7)解除劳动合同所引发的补助费用。
2.应付股利,在实际未支付前形成的负债,不在本处核算。第12条
应缴纳的税金应依法缴纳。
第13条
预提费用是根据公司规定预先提出尚未支付的费用,如长期性债务中按月预提的利息费用。
第14条
短期性债务还包括各项经费、代收代扣款项和存入保证金等应付款项。
第四章
附则
第15条
本管理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财务部所有,即日执行。
第四篇:关于政府或有负债
将或有负债的概念用于政府,是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主体来看待的,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主体,它与企业等一般经济主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而与企业或有负债相比,政府或有负债还有如下特点:
1.企业的或有负债是由企业的行为引起的,而政府的或有负债并不仅仅是政府行为引起的。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也是公共风险的最终承担者,社会其他主体不能承担的风险最终会由政府来承担。如金融机构发生风险,一旦引起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稳定,政府往往基于道义的责任或其他目的而出面救助。因而政府或有负债并不仅仅源于政府行为。
2.企业的或有负债是显性的,是企业承认的,并且可以估量。而政府的或有负债则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或有负债是指政府对外担保等依照法律、法规必须履行的义务,一般是政府以条规形式加以承诺,在某些事件发生时必定会支出的项目。隐性或有负债则是指政府虽未公开承诺,但若事件发生,政府经过权衡得失或基于道义的责任,必须承担的支出。如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下级政府的财政收支缺口等。
3.对企业而言,或有负债转化为现实债务的因素是不可控的,企业无能为力。但对政府而言,由于政府是政策、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运行的裁判,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的调整来规范自身行为,以及加强对其他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以此管理、引导和控制或有负债的发生及转化。
4.从管理上讲,政府或有负债具有层次性。政府或有负债的层次性,源于国家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政权体制。由于实行分级管理,各级政府在管理自己的事务过程中就会形成自身的债权、债务关系。另一方面,在集中统一的政体下,上下级政府之间又隐含着一层法律上的担保关系,上一级政府不可能坐视下级政府陷入债务危机而不顾。当下级政府陷入债务危机时,上级政府必须给予救助,承担下一级政府的债务清偿责任。即下级政府的负债,包括直接负债与或有负债,都是上一级政府的或有负债。
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政府作为公共风险的最终承担者,社会政治经济运行中的各类突发事件,最终往往需要政府来处理,形成政府的支出。这类事件的发生,或有负债的形成并不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同时,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不仅需要以预算、税收股资等手段来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有时还需要以公债、担保、承诺、贴息等信用形式,按市场化原则实施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这必然会形成大量的政府债务,包括直接债务,也包括或有债务。因此,政府或有负债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和体现政府宏观调控意图的一种手段。
二、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一般构成从法律性质来分析,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显性或有负债是指以法律、合约等形式加以明确记载和规定的、在某些事件发生时政府必定要支付的债务,政府对此承担直接的法律支付义务。隐性或有负债则是指未经法律确认,但某些事件一旦发生,政府会出于道义责任、公众期望以及政治压力而不得不去承担其他经济主体无法清偿的债务。对我国而言,政府或有负债是一个新的概念,对其基本构成还有不同看法。从对部分省市的调查来看,目前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一)显性或有负债。
1.地方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外国政府贷款。目前,地方使用的外国政府贷款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转贷和担保,即政府财政部门委托国内银行转贷给企业或项目单位,如果项目单位不能按时还款,国内银行又无力垫付,政府财政就要承担最终还款责任;另一种是国内银行经政府部门授权作为借款人,将贷款转贷给项目单位,银行对外作为债务人负责还款。由于主权外债是凭借国家信誉取得的,其借入、使用、偿还都与国家财政有密切联系,不论政府是否担保,一旦发生偿还困难,必须由地方政府偿还。
2.国债转贷资金。国债转贷资金是由财政部统一发行并转借给地方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务,其中由地方财政部门直接使用和还款的部分,构成地方直接债务。由地方财政部门担保转给地方企事业单位使用的部分构成地方政府或有负债。
3.地方政府担保。主要是地方政府对企业事业单位融资提供各种形式的担保。此外,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目标,承诺如果外资在本地区投资,当地政府保证投资项目每年达到一定的盈利率,且若干年后退还本金。这种政府承诺形成地方政府的或有负债。
4.核实的粮食企业亏损挂账。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已核实承认的粮食企业亏损挂账。粮食企业亏损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政策性因素,也有企业经营方面的原因。粮食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虽然政策上应由财政进行补贴,是政府的直接债务,但大部分地区财政补贴不足,长期作挂账处理。而由于企业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造成的粮食企业经营性亏损更是长期得不到弥补,为保证粮食企业正常运行,不得不也采取财政贴息、挂账处理的办法。目前,在大部分地区这两种挂账并没有严格的分开。这部分亏损挂账仍属企业负债,如果未来企业经营好转,会逐步消化。如果企业自身不能消化,由于政府已经核实,意味着政府已承诺承担最终责任。因此这部分已经财政核实的亏损挂账划为政府显性或有负债。
5.公益性国有企业的救助。主要是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供热、自来水等公益性国有企业的亏损。这些企业提供的产品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其价格受政府控制。其能否正常运行,影响到千家万户的生活,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因而当其出现经营危机时,政府必须出面救助。
6.社会保障资金收支缺口。主要是指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下岗职工生活保障资金的收支缺口。一方面,由于这些基金由政府设立的机构负责运营,且其运营情况是否正常,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能否按时发放,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如果出现收支缺口,政府应予以弥补。同时,相应的社会保障法规也明确规定以上资金收支出现缺口时,由同级财政补助,因而这些基金的收支缺口构成政府显性或有负债。
7.地方政府成立的为政府融资服务的金融公司的不良资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资金需求问题,地方政府成立了一些信托投资公司,专门为政府融资服务。这些公司的不良资产属政府显性或有负债。
五、加强地方或有负债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一)目标。
或有负债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类经济风险的加大,作为公共风险的最后承担者,政府面临的风险会越来越多。同时,政府也会越来越多地利用担保、贴息等手段干预经济的运行,主动性的或有负债也会增加。总之,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政府或有负债的规模将会呈上升趋势。
因此,政府或有负债管理的目标并不是消灭或有负债,而是有效控制或有负债的规模,防范和化解由此带来的风险,把或有负债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
(三)具体措施。
1.明确风险责任。地方政府或有负债风险不断积聚和扩大与风险责任不清晰有密切关系。因此,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依法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在或有债务形成中的责权利关系,通过程序化管理来明晰债权,量化责任,堵塞漏洞。首先,要理顺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凡属于政府性债务,必须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彻底扭转目前多头举债、分散使用、财政兜底的局面。其次,应本着“谁借、谁还、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借、用、还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的债务管理新机制,依法确立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偿债责任及连带责任。再次,要规范政府债务管理程序,完善政府担保法规,整顿政府担保行为,严格控制政府担保的范围和担保事项的决策权。今后凡是由政府或政府职能部11担保的债务,必须纳入政府财政计划。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按照统一规范的原则,加大担保监管力度,并对政府担保项目实行从立项、计划、投资、评估到运营的全程管理,确保被担保人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最后,强化风险意识和风险责任,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根据财政部的要求,按照债务余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准备金,增强各级地方财政抵御风险的能力。
2.清理债权,重整债务,明确责任。当前,或有负债的存量消化和增量控制是各级政府应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消化存量方面,对合理的或有负债,要在清理债权债务、明确偿债主体、划清偿债责任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顿,使其合法化和公开化,并通过债务重组、债务转换。债务转移或政府直接支付等方式盘活和消化因转贷、垫付、担保而形成的债权和资产,尽可能地降低地方财政或有债务的负担。对不合理的或有负债,应依法坚决取缔,并从制度上铲除不良或有负债产生的根源。对于新增债务,应实行严格的债务责任制,按市场化原则明确债务偿还主体,理清偿债责任,规范债务清偿行为,坚决杜绝偿债主体的转移行为。
3.改革政府会计制度,编制政府债务预算。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仅仅反映了政府当年发生的收入和支出活动,还有大量的政府活动,如政府担保和承诺、政府或有负债等都没有在会计中记录和反映出来。这一方面造成政府会计信息的不完整,不能据此对政府的经济行为作出客观的绩效评价,另一方面,也使政府会计失去了及早鉴别和防范非正常支出,以及有效控制和降低财政风险的能力。因此,应改革现行政府会计的核算原则,由收付实现制变为权责发生制,以完整反映政府在一个财政内发生的全部收支活动,特别是政府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情况。
同时,在编制现行预算之外,要单独编制一套反映政府或有负债及其风险的预算,公开计入和反映政府或有负债的规模和数量,设计精确反映政府财务状况、资产负债状况、现金流量状况的完整账户和财务报表,尤其是对地方政府为地方国有企业担保、地方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社会保障基金缺口以及民间高息集资等能够导致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活动进行全面监测和反映。
4.建立政府财政(债务)风险的确认、评估、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IMF在1998年颁布的《财政透明度章程》中,特别强调各国政府应建立财政风险的确认、评估、报告和披露制度,要充分意识到财政风险的存在,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及时确认和评估风险,在政府预算编制中要对引发财政风险的关键性预测假设的变动、政府的或有负债、特定支出承诺规模及其他不测事件引起的不确定性给予明确反映。为了尽快与国际接轨,切实提高我国财政运行的透明度,我们应尽早研究和建立我国对财政风险的确认、评估、量化、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为此,一要加快设计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财政风险预警和评价指标体系,确认财政风险的客观存在。该体系应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二要建立政府或有负债评估机制,通过建立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和平衡协调机制来量化各种财政风险。三要建立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制度,除了个别需要依法严格保密的数据之外,所有的政府债务信息都应该定期、定例、分类向社会各界公布。这一方面帮助政府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财政经济形势,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便于社会公众了解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了解政府或有债务的形成及化解对策,加强民主监督。
一、政府或有负债的含义
1、政府或有负债概念。政府或有负债是指在现行财政体制下没有被纳入正常的政府预算内,但一旦某一特定事件发生后会导致支付缺口,必然由政府承担一部分最后的偿还责任,从而有可能对政府财政构成压力和风险的预算外债务,其突出特点是“条件下”和“不确定性”。政府或有负债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政府负债的内涵和外延,实现了政府从仅仅注重确定性负债转向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负债并重的负债管理理念的飞跃,也使得我们在控制政府债务和减少财政风险的过程中更具前瞻性。因此研究政府的或有负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政府或有负债基本特征。
(1)政府或有负债具有不确定性。
(2)政府或有负债与政府的主观评价有关。
(3)政府或有负债从管理上讲具有层次性。我国政府实行分级管理,各级政府在管理自己的事务过程中就会形成自身的债权债务关系。另一方面,国家主权是唯一的,所以上下级政府之间又隐含着一层法律上的担保关系,即下一级政府的所有负债都是上一级政府的或有负债。
(4)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政府作为公共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最终往往需要处理社会政治经济运行中的各类突发事件,从而形成政府支出。这类或有负债的形成并不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
三、政府或有负债的形成
1、政府或有负债产生的客观原因:
公共风险。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个人、企业、政府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一般来说,根据风险的属性及其化解、防范的方式,可以把风险分为两类:私人风险和公共风险。通常,私人风险的分散、转移和防范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公共风险如通货膨胀、金融动荡和突发性公共事务等由于个人和企业这些微观私人主体的能力有限而无法承担,因此必须通过国家来承担公共风险成本。
2、政府或有负债产生的制度基础:收付实现制。就政府或有负债的控制而言,收付实现制存在着三个主要缺陷:一是财政预算的时间跨度太短,以至于无法考虑政府由于建立养老金制度和其他福利计划、发放贷款或为贷款提供担保以及对企业承诺补贴而引发的或有负债及其风险。二是传统的收付实现制预算编制方法仅仅记录现金流量,而不考虑负债的形成、或有负债的积累以及因过去的承诺而给将来带来的财政成本。三是会导致低估当期的财政支出,虚增可供支配的财力资源,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政府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耗费,造成会计信息不实等现象出现。这三个缺陷一方面使得政府对自身行为所造成的财政成本缺少预见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政府在不违背预算平衡的基础上造成政府或有负债的积累。
3、政府或有负债产生的主观原因:机会主义。现实中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人,也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故在政府行为特别是财政调整过程中也经常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但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四、政府或有负债风险防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晰了政府或有负债产生的原因,故也要集中在上述方面进行控制和防范。
第一,对于公共风险,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经济实力,增加抵御公共风险的能力。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公共风险和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
第二,对于收付实现制的预算编制,要将或有负债也纳入预算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范围之内。对预算会计主体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导致或有负债产生的活动,都要做出解释性说明并对所担负的债务风险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以防范和化解现实的和未来的偿债风险。同
时,借鉴O E C D 等发达国家所实施的权责发生制的预算编制方法,从预算制度上杜绝政府所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
第三, 对于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我们要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约束政府的财政机会主义行为。要在公共项目决策和建设中广泛听取多方面意见和建议,并加强人们对决策执行的监督;另外,提高财政透明度,这不仅会对政府增加来自社会公众的无形压力或监督,还会逐步提高民主理财的意识, 激发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有效防止政府财政机会主义行为。
完善财务披露
我国应该完善或有债务的评估和披露,提高或有债务的信息披露程度有助于提高政府的财政透明度和政府对或有债务风险的管理水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编制专门的或有债务预算,或公布后或有债务报告,其内容应列示目政府或有债务的具体项目和测算的金额等,主要是指可量化的或有债务。在披露财政状况时,应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制度和使用风险度量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权责发生制原则能使潜在地方财政成本和政府隐性补贴显性化,通过把预算外担保和承诺编入预算,政府能得长期成本、担保的收益等指标,从而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财政状况的公开能使公众充分监督财政业绩,掌握预算外积累的财政风险。这样,反过来间接地提高了预算质量,减少财政风险。在编制现行预算之外,要单独编制一套反映政府或有负债及其风险的预算,公开记入和反映政府或有负债的规模和数量,设计精确反映政府财务状况、资产负债状况、现金流量状况的完整账户和财务报表,尤其是对地方政府为地方国有企业担保、地方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社会保障基金缺口以及民间高息集资等能够导致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活动进行全面监测和反映。
第五篇:医院负债管理制度
负债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院负债管理,规避财务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一、负债分类
1、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以内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医疗款、预提费用和应付社会保障费、等。
2、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以上的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二、医院负债
是指医院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医院应建立借债集体决策机制,借入流动负债须经医院内部集体决策。
医院原则上不得借入非流动负债,确需借入或融资租赁的,须经卫生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医院应充分考虑资产构成、还款能力等因素,严格控制借债规模。
(一)预收医疗款管理
1、医院须建立病人预交金管理制度,预交金额度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的需要合理确定。
2、完善内部管理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应按照门诊病人、住院病人等分类对预收医疗款项进行管理。
(二)应付账款的管理
1、财务部门应及时合理地清理和支付应付账款,建立健全供应商的信用记录,逐步完善公司的市场资信。
2、医院购买药品、设备、卫材及其他物资时,应尽量选取货到
付款的方式,以缓解医院资金付款压力,同时降低资金风险。对固定资产及工程支出应预留足够质量保证金。
3、应付账款的入账时间,应以所购买物资的所有权转移或接受劳务已发生为标志:
(1)物资和发票账单同时到达的情况下,一般应在物资验收入库后按发票账单登记入账;
(2)在物资和账单不能同时到达的情况下,货物已到发票账单未到可采用暂估入账方式,等下月初用红字冲回的办法。
4、应付账款按应付金额入账。
5、财务部门负责应付账款的管理。
6、因债权人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偿还的负债,按规定计入其他收入。负债转为其他收入应具备以下条件:
(1)因债权人的特殊原因;
(2)债权人确实无法偿还;
(3)具备相关证明材料。
三、医院应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别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因债权人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偿还的负债,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计入其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