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永昌四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主要措施
永昌四中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情况说明
永昌四中承担着永昌县城关镇所辖部分村社和县城一部分初中适龄学生的义务教育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学校把巩固“普九”成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加大了《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的工作力度,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家长和学生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政策落实满意。
一、明确保障责任,重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所有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保障包括随迁子女在内的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在《义务教育法》中,“保障”一词出现了19处,可见,“保障”好包括随迁子女在内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享有义务教育权利是立法的核心精神,也是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前提。
立足“保障”这一核心理念,积极落实温总理提出的“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号召,规范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明确入学流程,加强统筹协调,使各项工作紧密遵循3-
室建成多媒体教室;投入30万元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从此,教师有了进行学科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应用的平台,为提高课堂效益建立了好的基础;乡村的孩子也走进了计算机教室,步入了多媒体演播厅,打开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知识宝库,获取到更多神奇富有的知识
3.加强对家庭困难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
通过补助住宿费、减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措施,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
4.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工作
切实做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对安排就近入学的农民工子女不收取借读费,做到收费与城镇居民子女学生一致;对入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能与当地学生一起建立学籍管理档案,并针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实际及时完善教育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都与县城学生享受同等权利。
(三)协调有力,共同推进
学校领导积极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积极接受县教育局对县城各中小学校认真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督促。继续执行公办中小学按照实际在校生数核拨生均公用经费,核定教师编制等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对接收随-4-
迁子女较多的区县和学校予以专项补助。最终实现:用公办学校完全解决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做出了明确的部署。我校积极探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新思路,切实保障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永昌县第四中学二○一三年六月-5-
第二篇:2008学年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方面的主要措施范文
2008学年
刘本章小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
教育权利方面的主要措施
1.简化手续,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方便。为了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经学校研究,从今年秋季开始,把原来的“五证”简化为“四证”,从而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更为便捷。
2.充分利用各大新闻媒体,积极宣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有关政策,使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了解政策,并按照有关规定积极配合区县教育局和学校提供相关证件,为子女顺利入学做好准备工作。
3.我校在安排每学期开学检查工作时,都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报到、入学情况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全面了解各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情况。
4.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籍和统计管理。专人负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籍管理,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动性较大,学校简化学籍变更手续,做到随时发生、随时办理,以方便进城务工农民家长和学生。同时,严格转入转出手续,防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出现辍学现象。
5.领导行政部门加大对学校的监管力度。对辖区接收学校
从学生开学报到、日常管理与教育等方面进行跟踪管理,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起享受到公平和谐的教育,并要求学校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分类要求,分层指导,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关心与照顾,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积极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
6.典型引路,积极推广先进学校经验。刘本章小学有大部分学生都属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对这些学生所做的扎实细致的工作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为其他学校树立了非常好的典型。
7.加大行政部门的督察力度。监督学校在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入学、收费方面的行为,严格本学区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籍管理,要让每个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但要“进得来、上得起”,还要让这部分学生“学得好”。
经过采取有效措施,我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08年7月,我们进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调研中,调查的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中,人次对我市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感到满意,占调查总人数的81%。
第三篇: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提纲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提纲
一、调查目的详细了解当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探究和把握国家、政府、学校及社会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上所做的工作和表现,发现在此过程中其所做的功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二、调查地点及对象
宜宾市江北江川农民工子弟学校 在校就读的学生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向江川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2、访谈调查--走访江川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老师及领导
3、网络调查--上网和看书收集相关资料作为参考、借鉴
四、调查主要内容
1、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如学习环境、硬件及软件设备配给、师资力量、生活状况等)
2、校为此现状做出过哪些努力;
3、政府为此出台过哪些政策或法律文件,采取过哪些措施;
4、会人士的反应是怎样,是否有过行动;
5、对川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和学校、当地政府及社会人士所做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或看法;
五、时间安排
1、第五周,组长组织开展小组讨论会,讲解确定本组的题目以及
接下来几周的工作任务及安排
2、第六至八周,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写好提纲和文献综述;
3、第九周,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拟好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所需的问
题;
4、第十周,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前往调查目的地---川江农民工子弟
学校开展调查;
5、第十一周至十二周,小组开展讨论,交流调查心得和经验,并
写好各自的调查报告;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组长安排相关成员制作PPT;
6、第十三至第十四周,小组推选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本小组调查成果,与其他小组成员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
第四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平等义务教育工作制度
武功县长宁中学进城务工
人员子女接受平等义务教育工作制度
2014-9
武功县长宁中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接受平等义务教育工作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精神,为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常住户口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根据《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现就进一步做好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提出如特拟定本方案。
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未来的人口素质,也关系到当前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必然要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我校“两基”成果、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强化措施,切实加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力度
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切实加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力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随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
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校入学,学校认真做好接收就读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在划定范围内的学校不能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要求的,应按相对就近和方便的原则在相邻学校入学。严格执行陕西省学籍管理规定。
三、积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努力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关爱、教育和管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
四、加强领导,广泛宣传
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保证此项工作的落实。各级组、处室要加强对依法保障进城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构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丹东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认真贯彻省文件精神并出台了《丹东市关于开展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扶助专项工作方案》、《丹东市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始终把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丹东地区现接收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9693人就读,完全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问题,为丹东市的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我市已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问题纳入了全市教育工作总体规划,按照相对就近、免费入学、统筹安排、一视同仁的原则,及时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到就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小学由学校统一安排,在社区张贴招生通知,各校组织学生报名入学;小学升入初中就读,由教育局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居住地址,相对就近分配到初中就读。
二、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
丹东市教育局下发了《丹东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分班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阳关分班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坚持按学区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本地学生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混合编班,在教育收费方面,免学费免书费,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学校做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指定学校参加中考,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确保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享有和城市学生同等权利。
三、简化入学程序
为了方便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办理转入学手续,只需提供户口、居住证、务工证明,教育局根据其居住地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就读学校,学校无条件予以接收。
四、加强学籍管理
建立了以学校管理为中心,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为加强对流动儿童就学情况监管,各校还建立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备案表、留守儿童档案,及时掌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信息及就学、转学、辍学等情况。
妥善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也是义务教育公平的体现,丹东市教育局将一如既往积极主动承担责任。采取得力措施,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确保他们有学上,上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