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B简答题整理

时间:2019-05-13 16:5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心理学B简答题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心理学B简答题整理》。

第一篇:教育心理学B简答题整理

1.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简述程序教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所谓程序教学,是指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程序教学法遵循一下原则:

2.小的步子:教材上的知识项目应该是许多具有逻辑联系的小的步子,下一步与上一步间的难度、深度差异不应该太大,要方便学生顺利地学习。积极反应:学生对每个知识项目的问题都要做出反应。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给出反馈信息,进行强化。低错误率:将错误率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可能每次都作出正确反应。自定步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进度,而不必要求每个学生同时同步学习同一知识项目。简述人本主义流派意义学习的概念以及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

简述罗杰斯关于促进意义学习条件的基本观点。

简述促进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

意义学习,是指一种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促进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

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⑵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一个人只会有意义地学习他认为与保持或增强“自我”有关的事情,而这种相关性将直接影响到学习的速度和效果。

⑶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

⑷强调要注重从做中学。

3.简述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重复2)

奥苏贝尔为什么要说“发现学习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奥苏贝尔基于同化论所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条件,即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已有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清晰性与稳定性,这些也是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险些之外,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还需如下条件:

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包括:

⑹ 对新知识的积极关注。对相关旧命题主动地、有效的提取。合理使用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充分的精加工。必要的复习。及时组织和系统化。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需要。因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故被称为需要层次论。

5.简述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要条件。

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⑹ 思想品质:思想好,对自己要求严格,讲文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知识水平:有真才实学,知识丰富。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好,表达能力强,讲课富于启发性。教育热情: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与学生同甘共苦。工作态度:尽职尽责,勤勤恳恳,治学严谨,诲人不倦。教育作风:平易近人,不体罚学生,处事公正,作风民主。

6.简述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表现为连续性与间断性、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个别差异相统一的规律和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㈠ 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

㈡ 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㈢ 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㈣ 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㈤ 心理发展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㈥ 心理发展是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

7.简述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于激发。(重复1)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的方法和技术。

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㈠ 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㈡ 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

㈢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

㈣ 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作出积极的、现实的归因。

㈤ 利用原有的内部学习动机,使之向不同的学习情境发生迁移。

8.简述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

9.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学科的具体内容。更有助于学习内容的记忆。有助于迁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简述使用程序教材的机器教学的基本原理和优点。

简述使用程序教材的机器教学的优点。

斯金纳认为使用程序教材的机器教学具有许多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点:首先,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常会因受到教师的批评、训斥、发脾气等而造成的恐惧、反感心理。其次,强化及时,反馈及时,不像传统教学中反馈和强化太少,耽搁时间长,降低了强化的效果。第三,最大限度地照顾了个别差异,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第四,使教师能清楚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所在,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最后,机器可以记录学生的反应情况,为教师修改程序教材提供有效信息。

10.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重复1)

㈠ 影响学习迁移的客体因素

⑶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教师的指导

㈡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体因素

⑶ 学习者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学习者的迁移心向 认知策略与元认知

11.简述构建主义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重复1)

构建主义的教学设计一般包含下列内容与步骤:⑴教学目标分析;⑵情境创设;⑶信息资源设计;⑷自主学习设计;⑸协作学习环境设计;⑹学习效果评价设计;⑺强化练习设计。

12.简述问题解决学习的意义。

问题解决的学习至少具有以下意义:⑴促使学生形成逻辑的、科学的创造性的思维。⑵使学生认识到教材上的知识的实践价值。问题解决的学习不仅仅是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使学生获得关于知识的信念。⑶通过问题的解决而亲自独立地发现的新知识、新规则记忆更牢固,检索得更方便。⑷在紧张的智慧活动中获得的喜悦和满意等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树立信心。⑸能使学生形成探索性地研究问题的心向,并获得一定的探索经验。⑹能促进学生发展对一般学习和某一学科的良好态度和兴趣。

13.简述智力培养的原则。

㈠ 提高认知,积极促进个体智力的发展。

㈡ 通过教学活动发展个体智力。

㈢ 创设智力发展的情境,组织学生多参加科技和课外活动。

㈣ 注意根据智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14.简述发现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重复1)

发现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1、鼓励学生有发现的信心;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求知欲;

3、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经验的联系。

4、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

5、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6、启发学生进行对比。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对其发现技巧与方法的培养,而不是直接去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15.简述自由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做法。

这是一种更为自由的教学模式,罗杰斯认为,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选择与追求最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因此提出了这一模式。罗杰斯认为该模式比较适合于大学的教学,其主要做法如下:

1、学生参与决定学习的内容与授课方式。

2、学生选择信息源。

3、师生共同制定契约。

4、课堂结构安排的变通性。

5、由学生进行学习的评定。

16.简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原则。

1.2.3.4.5.6.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鼓励学生进行独创,关于标新立异。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造性的个性。

17.简述培养外部学习动机的方法与技术。

㈠ 提供学习结果清楚、具体、及时的反馈信息

㈡ 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㈢ 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

㈣ 营造适度紧张的竞赛或竞争气氛,调动学生的好胜心。

18.简述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复1)

在教学实际中,可以结合各部门学科的内容来训练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 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问题解决任务,常常是由教师和教材提出的,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问题的已知条

件、未知条件、目标状态,甚至其大致类型都已明确下来,学生完成对问题的理解不难。

⑶ 问题的难度要适当。问题的难度的设置应当有一个从较易到较难,从简单到综合的渐进的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经常训练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表征问题是有好处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对问题进行灵活的、有效的表征的经验。画草图、列表、写方程式等都是常用的表征问题的方式。

⑹ 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对问题归类的习惯。分析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知识的激活、模式识别、辨别与分化的过程。指导学生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需要将已有的知识、原理、经验加以重新组织,因此要训练学生迅速地提取有关的信息。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学生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解题过程,就能自觉对自己的解题过程和方法加以指导,明白自己理解上的错误和

偏差,也能理清自己的思路,有利于及时、正确地归纳和总结解题的经验与策略,进行自我指导和监察。这实际上是对认知策略的觉察和训练。

19.简述奥斯本-帕内斯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案的基本步骤。

其基本步骤如下:

⑹ 发现目标。发现事实。发现问题。形成想法。发现解决办法。接受发现。

20.简述青少年心灵健康的标准。

⑹ 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对挫折有较高的承受能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正常健康的交往。统一的人格,心理保持延续性。

21.在教育心理的研究中,运用问卷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运用问卷法进行研究,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⑴问卷指导语要简洁诚恳,清晰明了;⑵问卷内容应生动有趣,回答方式简单扼要;⑶问卷题目用语应避免表露研究者期待的答案;⑷问卷不宜过长,排列要合理有序;⑸问卷材料的选择要严格和客观,一般要通过预测进行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22.学习迁移可以划分成哪几种不同的类型?

㈠ 从迁移结果上看,可将迁移划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

㈡ 从迁移产生的情景来看,可将迁移分为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

㈢ 从迁移产生的方向上看,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㈣ 从内容上看,可将迁移分为一般性迁移与特殊性迁移。

23.教师可以采用哪种行为来影响学生的成败归因?

㈠ 正确进行口头要求

㈡ 指导完成学习任务

㈢ 合理进行教育强化

㈣ 注意运用语言反馈

㈤ 直接给予学生正确归因的暗示

24.为帮助教师形成职业角色,所树立的榜样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引起学习者的注意。榜样的示范要与学习者的职业接近,即各行各业都要有自己的榜样。榜样示范的行为对学习者来讲要有可行性。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即榜样做出的行为是出于榜样自身的要求,而不是具有另外的目的。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时学习者才能表现出相类似的行为。

25.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㈠ 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

㈡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就是要坚持整体系统的观点,多层次、多侧面进行研究,不能孤立、片面、割裂式地看问题。

㈢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主要是指以理论为参照系,用实践来检验理论,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和发展。

㈣ 教育性原则

研究者进行研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

26.简述问题解决学习的意义。

问题解决的学习至少具有以下意义:

⑹ 促使学生形成逻辑的、科学的、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教材上的知识的实践价值。问题解决的学习不仅仅是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使学生获得关于知识的信念。通过问题的解决而亲自独立地发现的新知识、新规则记忆得更牢固,检索得更方便。在紧张的智慧活动中获得的喜悦和满意等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树立信心。能使学生形成探索性地研究问题的心向,并获得一定的探索经验。能促进学生发展对一般学习和某一学科的良好态度和兴趣。

27.简述爱德华·德·波诺提出的横向思维开发训练方案的主要部分。

德·波诺根据其对横向思维的观点提出的横向思维的开发训练方案,该方案包括六个部分,每部分均由十课组成,针对思维的某一方面。这六部分分别是:⑴广度;⑵组织;⑶相互关系;⑷创造力;⑸信息和感觉;⑹行动。

28.简述学生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

一、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

㈠ 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⑶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家庭教育不当 学校教育的失误

㈡ 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要原因

⑶ 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 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

二、品德不良的矫正与教育

㈠ 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

㈡ 提高道德认识,消除意义障碍

㈢ 锻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消除习惯惰性障碍

㈣ 发现积极因素,多方法协同进行,促进转化

29.简述社会对教师的角色的期待。

⑸ 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心理辅导员 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教育科研人员

30.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能利用细微线索。动觉反馈动作加强。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31.人的品德心理结构具有怎样的特征?

⑸ 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具有层次性。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发展的顺序性、连续性。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阶段性。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多端性。

32.如何调整的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

㈠ 改变教师和家长的态度,调适压力

㈡ 帮助学生正确自我评价,建立自信

㈢ 创造适宜的学习气氛,劳逸结合33.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中可以有哪些应用?

㈠ 用于课堂讲解演示教学

㈡ 用于小组学习

㈢ 用于个别化学习

㈣ 用于训练与考试

㈤ 虚拟教室

㈥ 远程教学

34.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运用观察法要主要哪些问题?

为了使观察更为客观、准确,研究者在实施观察法时要着重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观察前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周详的计划;第二观察中的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尽量避免搀杂观察者自己的希望与偏见,这常常需要一定的专门训练;第三,对同一类的行为,要尽可能多次重复观察,尽量减少偶然因素的影响。

35.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迁移有什么意义?

学习迁移研究一直以来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课题,不仅具有重大实践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从实践上看,学习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理论方面,学习迁移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学习的本质与规律,是学习理论建立的主要支柱,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辛格莱和安德森所说的,迁移研究是对所有综合性认知理论的一个严格而必要的检验。

36.教师的专业知识中所包括的“实践知识”具有哪些特征?

具有五个特点:

⑸ 依赖内容和学生等具体的情境,带有情境性的特点; 经常以案例的形式来记忆; 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知识; 是一种熟练后得以自动化的知识; 有很多知识产生于教师个体的经验之上。

37.简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㈠ 内容趋于集中

㈡ 各派的分歧日益缩小

㈢ 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38.促进学生学习迁移实现的教学技巧是什么?

⑶ 促进基本概念、原理和科学规律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水平。应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防止干扰。强调迁移的特征,引起学生的迁移心向。

39.专家型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㈠ 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㈡ 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问题。

㈢ 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 教育心理学

***********************************

一 教育心理学概述

***********************************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五要素:

①学生②教师③教学内容④教学媒体⑤教学环境 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②教学过程③评价/反思过程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①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②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A.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B.学习过程: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

二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 A.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 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B.学习准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C.最近发展区:学生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D.人格,又称个性,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

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E.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经历了从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的过程

F.性格: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人格的核心。

***********************************

三 学习的基本理论

***********************************

1、联结学习理论

①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②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③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⑤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认知学习理论

①苛勒的完形-顿悟说②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③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①人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②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进行

③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4、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

㈠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②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过程 ㈡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㈢教师做法

①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结构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教学本身应有新颖性,同时跨度应适当,难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③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

A.广义的学习: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B.刺激分化:选择性强化和消退时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C.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

四 学习动机

***********************************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培养:

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激发: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A.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激活、指向、强化)

B.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C.学习需要: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缺陷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D.学习期待: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E.成就动机: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

F.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

五 学习的迁移

***********************************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其促进迁移的教学

影响因素:

①相似性②原有认知结构③学习的心向与定势促进迁移的教学:

①精选教材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有哪些影响

①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 ②原有的认知结构概括水平

③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 A.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

六 知识的学习

***********************************

1、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②加强词与形象配合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2、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概括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正确运用变式

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3、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①深度加工材料②有效运用记忆术 ③进行组块化编码④适当过度学习⑤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A.知识:个体对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

B.概念学习: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C.直观: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D.概括: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E.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

七 技能的形成***********************************

1、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①准确地示范与讲解②必要而适当的练习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馈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④注意学生个别差异 A.技能:通过联系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B.我国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时间模式,经历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 ***********************************

八 学习策略

***********************************

1、认知策略

㈠复述策略

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

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

⑤复习形式多样化

⑥画线

㈡精细加工策略

①记忆术②做笔记③提问④生成性学习

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㈢组织策略

①列提纲②利用图形③利用表格

2、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和方法

原则:

①主体②内化③特定④生成⑤有效的监控⑥个人自我效能感 方法:

①指导教学②程序化训练 ③完形训练④交互式教学 ⑤合作学习

***********************************

九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目的、认知、序列)发现、理解、提假、检假

***********************************

1、影响解决问题的主要因素

①问题的表征②已有的知识经验③定势与功能固着④个体的个性心理特性

2、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的知识的概括 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㈡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㈢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②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③ 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㈠环境㈡智力 ㈢个性

4、创造性的培养

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发散思维②推测与假设 ③自我设计④头脑风暴

A.创造性: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

十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道德发展阶段论(两难故事法)柯尔伯格(美)三水平六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相对功利

②习俗水平: 寻求认可、遵守法规

③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普遍伦理

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㈠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②自我意识增强

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㈡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3、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①有效的说服②树立良好的榜样

③利用群体约定④价值辨析

⑤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⑥角色扮演⑦小组道德讨论

A.态度: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认知、情感、行为)

B.品德: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

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认识<品德核心>、情感<直觉、想象、伦

理>、行为)

C.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从、认同、内化

***********************************

十一 心理健康教育

***********************************

1、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

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标准(六条)

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 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⑥小组辅导

3、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①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②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③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理性情绪辅导 A.焦虑症: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B.抑郁症: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C.强迫症:当事人身不由己的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 D.恐惧:对待特定的无实在危险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E.心理测验: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分认知测验、人格测验

F.会谈: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 ***********************************

十二 教学设计

***********************************

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环境

㈠教学事项: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加涅)①引起学生注意②提示教学目标③唤起先前经验④呈现教学内容⑤提供学习指导⑥展现学习行为⑦适时给予反馈⑧评定学习结果⑨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㈡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

㈢教学媒体㈣课堂教学环境A.教学目标: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学习结果,是教学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最可靠的标准·

B.布卢姆认知目标六层次: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C..布卢姆情感目标五等级: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D..布卢姆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E.行为目标: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十三 课堂管理(促进、激励、维持)

***********************************

课堂结构

包括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情境结构: ①班级规模的控制②课堂常规的建立③学生座位的分配 课堂教学结构:

①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②课程表的编制⑨教学过程的规划 A.课堂气氛: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

十四教学测量与评价

***********************************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①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

②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④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A.教学评价:有系统的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B.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则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

***********************************

十五教师心理

***********************************

1、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微格教学③进行专门训练 ④反思教学经验

2、教师的教育能力

①教学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 ③注意分配能力 ④教育观察能力 ⑤创造能力⑥教育机智

A.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在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方面都存在差异

补充:

1、课堂的三大要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境

2、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情绪

3、影响课堂效率的三大因素:教师、学生、课堂情境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整理版

心理学简答题整理

感觉的特性(感觉相互作用的规律)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2)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3)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感觉的现象。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以发生相互 影响。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起到 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3)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帮你记:十对猴,连起来,影子长

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有限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2.整体性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3.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4.恒常性

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是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教学 帮你记:参观三方四园

观察力的培养

1.让学生明确观察活动中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5.学会做观察记录。

6.观察后的归纳、总结。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遗忘的规律

1.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2.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这说明,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呈负加速趋势,并且遗忘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3.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4.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 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2.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小学生的思维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2..在过渡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年龄”,这一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在儿童10-11岁。

3.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迅速发展。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

4.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明显占优势,同时,高中生的辩证逻辑思维也基本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题

3.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能力 4.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5.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型学生

6.改变传统的评定学生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 7.培养学生的创造型人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集中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3.注意的分配: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4.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或由一种活动转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1.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2.低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

3.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中学生注意的发展

1.中学生无意注意进一步深化。2.中学生注意的随意性增强。

3.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了明显发展,但无意注意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2)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等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2)合理组织教学

(3)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1.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 2.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 3.对异性的情感 4.情绪和情感丰富而热烈 5.情绪和情感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

6.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发展 学生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1)教师要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2)尽量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

(5)可以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帮你记:标准体型要正确调控锻炼 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

1.双趋冲突:个体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2.双避冲突:个体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样强度的负面目标 进行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3.趋避冲突:个体对同一目标既想接近又想回避的两种矛盾的动机 而引起的心理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由于面对两个以上或多个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 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为引起的心理冲突。

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加德纳元多智能理论

简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 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对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 影响。(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2)科学的智力观。(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4)多样化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作用与营养的影响 2.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的影响 3.学校教育的影响 4.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 5.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2.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也有人认为到40岁)。智 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3.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 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4.成年(25-40)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 时期。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

性格和气质的区别

1.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2.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3.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4.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性格与教育(良好性格的培养)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帮你记:观强人,集彩礼。

教师职业成长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帮你记:听讲练思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知识观

第一:知识是一种解释、假设,会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 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第二:知识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第三: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 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建构主义学习观

第一: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第二: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对某 种社会文化的参与 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常常要通过 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第三:学习的情境性。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 活动之中。它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地被人理 解。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一 般来说中等程度的动机及其水平最 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 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 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3)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 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 实现的需要。

(2)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两种: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匮乏性需要,也叫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是指人在满足这些需要的时候,完全依赖于外界,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唉的 需要、尊重的需要;成长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不回避 挑战,甚至刻意追求挑战;不回避紧张状态,甚至刻意保持适度 的紧张状态。(3)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就 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但这种需求层次的等级也不是绝对的。

(4)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 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

学习动机的培养 1.树立学习目标 2.培养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个别差异 4.帮助学生正确归因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 4.恰当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5.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6.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7.培养自我效能感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的定势

4.除以上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个体的年龄、智力、态 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材料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程序的编排 3.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教学方法多样化

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第一:提前对概念进行分析 第二: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第三:辨别正例与反例

第四:提供变式与比较

知识的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 3.原型启发 4.定势 5.功能固着 6.情绪和动机 7.个体的智力水平

此外,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 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自我监控原则 6.个人自我效能感原则

帮你记:煮花生特有效

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 1.有效说服 2.树立榜样 3.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帮你记:说羊群,假奖惩

预防不良行为 1.明察秋毫 2.一心多用 3.关注整体 4.转换管理

帮你记:明医助理

第四篇: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 念学习。⑦规则学习。⑧解决问题学联系难以在实物直观中直接被觉察。生仔细地界定问题(3)教育学生学

一习。(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①智慧因此它不是唯一的直观方式,还必须习分析问题的方法(4)鼓励学生多1请简要阐述个体心理系统包括哪技能。②认知策略。④言语信息。④有其他种类的直观。(2)模像直观①角度提出假设(5)评价每个假设的些方面 动作技能。⑤态度。模像直观的优点:可以人为地排除一优缺点(6)考虑影响解决问题的因

(1)心理动力(2)心理过程(3)心3.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些无关因素,突出本质要素;并且可素(7)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并给予反理状态(4)心理特征(1)学习内容让的特点①专业化程以根据观察需要,通过大小变化、动馈

2.简述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②要求掌握静结合、虚实互换、色彩对比等方式十一

心理学从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扩大直观范围,不受实物直观的局1.简述自我意识的结构。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力③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限,提高直观效果,扩大直观范围。(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室诞生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2)学习方法上的特点①自学方式日因此它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2)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了众多流派。目前,心理学主要朝着益占有重要地位。②学习的独立性、段,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3)实现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以下两种趋势发展:(1)认知心理学 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③课堂学容。②模像直观的缺点:由于模像只我(2)人本主义心理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是事物的模拟形象,与实际事物之间2简述个体自我意识从产生到成熟3.心理学产生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4.阐述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理有一定距离,因此要使通过模像直观所经历的三个时期(1)自我中心期心理学的诞生是借助哲学的发展而论。获得的知识能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0~3岁)(2)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产生的,唯理论、经验论是心理学产(1)认知学习观①学习的实质。②学发挥更好的定向作用,一方面应注意期)(3)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生的两大哲学基础习的过程。(2)结构教学观①教学的将模像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同3.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二 目的。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模像直的自我探究。

1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活动过程则第一,动机原则。第二,结构原则。观与实物直观结合进行。(3)言语直(1)以学习成才为中心的自我探究 的关系 第三,程序原则。第四,强化原则。观①言语直观的优点:不受时间、地(2)以社交活动为中心的自我探究(3)(1)明确教学目标(2)分析任务(3)五 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以个人未来的前途与发展为中心的确定学生原有水平(4)设计课程(5)1.简述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用;同时也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自我探索(4)以自我的社会价值为实施教学(6)评定学绩 1)学习需要。学校情境中的学习驱力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中心的探究

2.简述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①认知内驱想像。②言语直观的缺点:言语直观4.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统一表现为哪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教育心力。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③交往内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些类型?

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驱力。(2)学习期待 模像直观鲜明、完整、稳定。因此,(1)自我肯定型(2)自我否定型(3)期:(1)改造期(2)繁荣期(3)破坏2.简述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自我矛盾型.(4)自我扩张型(5)自期(4)新生期(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大学生学习观和模像直观。我萎缩型

3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动机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报答性和附八 5.简述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2)属性学习动机;二是自我实现和自我1.简述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3)教学心理提高的学习动机;三是谋求职业和保(1)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2)(2)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有片研究(4)德育心理研究(5)教学设计证生活的学习动机;四是事业成就的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3)掌面性(3)自我概念的变化大学生自与教学评估 学习动机。(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3)握各种有效记忆方法 我概念的变化有以下特点:①自我概

4.简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学习动机的社会性(4)学习动机的2简述知识编码的主要方式 念的丰富性。②自我概念的完整性。作用。职业化(1)视觉编码(2)语音听觉编码(3)③自我概念的概括性。④自我概念的(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2)有助于3.怎样对学生进行学习需要的培养? 语义编码(4)语言中介编码 稳定性。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3.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十二

教育教学改革 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2)利用直接有哪些? 1.简述态度的实质与结构。5.简述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1)材料的数量与性质(2)识记的目(1)态度的实质①态度是一种“内部状(1)教育任务不同(2)教育对象不同 需要①直接发生途径②间接转化途的性与主动性(3)对材料意义的理态”,是一种行为的倾向性或反应准

(3)社会职能不同(4)地位作用不同 径 解度(4)组块化编码(5)尽可能使备状态,不是实际反应本身。②态度

(5)培养方式不同 六 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6)觉醒状态 与能力不同,能力决定人们能否顺利

三 1.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7)识记的信心 完成某些任务,态度则决定人们的行

1.简述教师角色。(1)学习的迁移贯穿于整个教学系4.简述知识保持与存贮的组织形式。为选择,即决定人们愿不愿意完成某

(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统(2)学习迁移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1)空间组织(2)系列组织(3)联想些任务。③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者和评定者(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组织(4)网络组织(5)更替组织习而形成的。态度不是天生的,是个理员(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灵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调节人的行九 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魂的塑造者(5)教育科学研究院 为,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学习的1.简述知识的分类。也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改变2如何促进教师角色形成 目的不是把经验贮存于大脑之中,而(1)陈述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①智慧的。(2)态度的结构①态度的认知成(1)正确认识教师职业(2)树立学习是最终要将所获得的经验应用于实技能②认识策略 分。②态度的情感成分。③态度的行榜样(3)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际的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去,以解决现2简述心智技能及其特点 为成分

3.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有哪些影实世界的各种问题。(2)学习迁移是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2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响? 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使习得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1)态度与品德的联系:二者实质

(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是相同的;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2)

(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德转化的关键个体能力的形成 式。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态度和品德的区别①二者所涉及的进一步的学习(3)影响教师在工作2.请列举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区别于程序性知识,心智技能是一种范围不同。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中的情绪(1)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2)已有经动作经验(2)区别于操作技能,心智总之,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

4.简述教学监控能力。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与策略 技能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简缩性。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1)教学监控能力的涵义 教学监控(4)定势的作用 体现在:①对象具有观念性。②执行问题,所以不对二者做严格区分。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3.简述学习迁移的分类。具有内潜性。③结构具有简缩性。(3)3.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1)正迁移与负迁移(2)纵向迁移与区别于习惯行为,心智技能是合乎法(1)他律道德阶段(2)自律道德阶段 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横向迁移(3)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则的活动方式 4.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4)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3.请叙述常见的几种认知策略。(1)遵从(2)认同(3)内化 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七(1)注意策略(2)编码与组织策略(3)5.简述道德品质不良的转化的一般能力的涵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①是1.简述人类个体思维的发展历程。精细加工策略(4)复述策略 过程。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1)言语前思维阶段(2)直觉行动4.简要概括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1)醒悟阶段引起醒悟的方法有:①和安排。②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思维阶段(3)具体形象思维阶段(4)(1)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消除疑惧。②引发其他需要。(2)转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③是形式逻辑思维阶段(5)辩证逻辑思维授元认知(2)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变阶段(3)巩固与稳定阶段这时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阶段 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3)在积极主注意:①避免歧视和翻旧账,要倍加有意识的自我控制。(2)教学监控能2.简述当代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4)关心他们的成长。②促进他们形成完力的因素①计划性与准备性。②课堂特点。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 整的自我观念。

教学的组织性。③教材呈现的水平与(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5)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规律教授认十三

意识。④沟通性。⑤对学生进步的敏辑思维过渡的阶段(2)在常规思维继知策略 1.简述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感性。⑥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⑦职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思维也在显著发十(1)社会助长及其性质与机制①社会业发展性。展(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

5.教师角色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有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1)已有的知识经验(2)定势与功能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哪些? 3.简述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一般固着(3)原型启发与联想(4)情感与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②

(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2)过程。动机状态(5)个性因素 社会助长的性质与机制。(2)社会惰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3)教师期(1)分析与综合(2)比较(3)抽象和2简述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观点 化及其机制

望对学生的影响(4)教师的举止言概括(1)问题表征(2)选择操作(3)实施2什么是群体思维?如何防止群体谈对学生的影响 4.联系实际,简述三种直观教学形操作(4)评价当前状态 思维 四 式的优缺点。3.简述问题解决的特点。(1)群体思维的涵义群体思维指群1.请简要阐述学习的心理实质。(1)实物直观①实物直观的优点:给(1)问题情境性(2)目的指向性(3)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群体思

(1)学习是一个介于经验与行为之人以真实感、亲切感,所得到的感性操作序列性(4)认知操作性 维经常会导致决策失误。在具有高凝间的中间变量,(2)学习所引起的行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4问题解决的一般认识过程包括哪聚力同时又很少受到外界不同意见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些方面? 直接影响的高层决策小组,常常容易

(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生活中能很(1)发现问题(2)明确问题(3)提出出现为保持意见一致而使不同意见2简述加涅对学习的一半分类理论 快地发挥作用。②实物直观的缺点:假设(4)检验假设 和评论受到压制的群体思维现象。其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①信号学由于实物直观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5.简述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基本步表现可概括为无懈可击的错觉、合理习。②刺激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属性联系在一切,并且由于受时空与骤。化、对群体道德深信不疑、刻板思维、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感官特性的限制,许多事物的特征与(1)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2)鼓励学从众压力、自我压抑、统一错觉、思

想警卫等。(2)群体思维的防止群体往的圈子窄,缺乏基本交往技巧,自是一切学习的基础。②认知策略,即思维有时会给群体的行动带来不利我封闭与自傲或自卑心理过重;④缺学习策略,也包括元认知策略。③心影响,因此防止群体思维可以从下面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或认知技能。的具体措施来考虑:①使群体成员懂性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认知策略和心智技能既是概念和命得群体思维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与专业兴趣,从而使自己面对学习压力题有效学习的条件,也是概念和命题后果。②领导要保持公正,不要偏向丧失自信,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反转化为学生能力的重要保证。这样的任何立场。③领导者应引导每一位成应;⑤社会适应能力差。⑥家庭问题教学目标类型确定了,教学策略的选员对提出的意见进行批评性评价,应的影响。⑦缺少心理卫生知识。择也就有了科学依据。(2)德育目标鼓励提出反对意见和怀疑。④应该制3.简述大学生择业与求职的心理健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定一位或多位成员充当反对者角色,康教育。人”,即成为一个能适应现代社会生专门提出反对意见。⑤经常将群体分(1)帮助学生了解自我(2)帮助学生活的心理健康的人。要培养个体健康为小组,让他们分组提出建议,然后了解职业世界(3)帮助学生发展健的人格,最根本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再全体聚会交流分歧。⑥充分研究一全的职业自我概念(4)求职技巧 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观)、良好的社切警告性信息,并确认对手群体会采4怎样对大学生进行学习适应的指会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人取的各种可能行动。⑦形成预备的决导 际关系。德育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定后,应召开“第二次机会”会议,并(1)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2)引面:①自我意识的培养,包括全面认要求每个成员提出自己的疑问。⑧在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3)掌识自我、正确对待自我和积极控制自决议达成前,请群体外的专家与会并握有效的学习方法(4)注意用脑卫我。②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即培养对请他们对群体意见提出质疑。⑨每个生(5)注意考试的心理卫生 待社会和他人的积极态度,具有正确群体成员都应向可信赖的有关人士5.新生应当如何适应大学的生活模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意志就群体意见交换意见,并将他们的反式? 行为。③人际关系的调适,即培养学应反馈回群体。⑩用几个不同的独立(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学会以平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与他人的关小组,分别同时就有关问题进行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3)正确系,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环境。议,在此基础上形成最后决议。认识和评价自己(4)端正专业思想,4.简述教师教学任务分析的主要内3.简述从众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容。

(1)从众的意义 从众对于个人适应十五 答:教学任务分析也称作业分析,指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任何一个1.简述教学设计的涵义及其类型。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社会,无论从社会功能的执行,还是答: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从社会文化的延续角度说,多数人的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都是必要的。只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有群体中成员的意见统一,才能够形怎么教(教学组织、模式选择、媒体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成一个群体成员所必须遵从的社会选用等)进行的设计。从宏观和微观件。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规范,使对群体成员必要的约束得以的层面来分,教学设计有以下两种类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2)分实现。一个人只有在更多的方面与社型:(1)宏观设计①制定教学计划。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3)分析学习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他才能适应②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③编选的支持性条件

社会,否则他将为困难所围绕。但是,教材④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2)5.简述教学模式的涵义与种类。从众也有其消极的一方面,(2)影响微观设计微观的教学设计是确定教答:(1)教学模式的涵义教学模式指从众的因素①群体的一致性。②个人学活动的计划以解决教学的短近期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在群体中的地位。③个性特征。规划问题。这是针对一个课题或单元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结构。4怎样理解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进行的,主要包括六个步骤:①确定(2)教学模式的种类①行为矫正模影响 教学目标。②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式。②信息加工模式。③个人发展模

(1)非正式群体的特点①心理相容 ③制定教学程序计划。④进行教学活式。④社会作用模式。

②凝聚力强。③会产生非正式领导。动。⑤确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内容及方十六

(2)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①非式,以确切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⑥1.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学生的学绩测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积极作用表现对教学成效做出确切的评价,对教学验评分?

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满足大是否需要继续做出判断。(1)评分标准要客观公正(2)评分标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要。非正式群体2.请从系统的观点谈谈教学设计的准要规定答案要点及可接受的变式中的交往是对班集体中交往的必要基本特点以及教学设计的原则。解(3)评分标准要依据题目的难易的有益的补充。第二,及时解决问题。答:(1)系统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及要点的主次分配给分数(4)评分能够及时发现成员在学习、生活中的①以系统论观点作为制定和评价教是要注意分析评分和综合评分相结困难,并及时给予解决。第三,增强学设计的指导思想。②重视教学过程合(5)评分标准应注重内容,不宜信息的沟通。非正式群体对于班集体中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为教学过注重形式

内各项制度的颁布、执行起着非常重程中的课程决策和教学决策提供尽2.简述教学测量、教学测验、教学要的辅助作用。②非正式群体对班集可能多的选择。③努力使设计成为发评价的涵义。

体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指南。④答:(1)教学测量教学测量是借助于第一,阻碍班集体工作的开展。第二,重视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传播小道消息。学方法和教学媒体。⑤强调教学的出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察,并以

5.简述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发点既要考虑教学任务,也要考虑学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2)

(1)交互性原则(2)社会交换原则 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分析现实的教教学测验,又称学绩测验,指用以测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4)情境控制原学环境和条件。⑥把教学任务作为具量学绩的量表,选择能代表学绩的一则 体的教学目标,并以明确无误的、可些行为样本进行考核并做出数量分十四 操作的项目来表示。⑦重视对教学效析。(3)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果做客观的科学测量,评定效果时还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的分心理健康包括两层涵义:其一是无心要参照教学过程的初始状况等等。析及解释。

理疾病;其二,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2)教学设计系统观的基本原则①3.简述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以及信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学习者教学目度的影响因素。

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大学生心理标的设计既要考虑教学过程的要求,答:(1)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①再测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1)能又要考虑学习者已有的准备状态,使法。②复本法。③分半法。④同质法。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教学从最恰当、有利的位置起步②教(2)信度的影响因素①测验长度。②(2)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3)具有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的选择测验难度。③施测对象因素。④施测和谐的人际关系(4)具有较强的自与设计,既要针对不同学习类型和教过程因素。

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学目的,又要考虑学习者不同的性格4.简述教学测验有哪些类型。绪(5)合理的行为(6)具有完整统特点③教学成效考评的设计必须依答:(1)根据测验目的划分①常模参一的人格品质 据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照测验。②标准参照测验。(2)根据2简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作业的科学测量。测评教学效果的目教学过程不同阶段选用的测验划分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受那些因素影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去修正、完善①准备性测验。②形成性测验。③总响 原有的教学设计④教学效果不理想结性测验。(3)根据测验的来源划分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从当或出了问题,还应该从教学设计的各①标准化学绩测验。②教师自编测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看,在个环节和组成成分去详察细究。验。

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3.简述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内容。5.如何确定对学生学绩测验的命题? 比例约有30%~40%左右。而其中答:(1)智育目标智育的最终目的是答:对学生进行学绩测验,首先要确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使学生学会“做事”,即具有解决问题定测验试题的类型,同时测验的命题学生总数的1O%左右。大学生中主的本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要存在的心理障碍为神经症性的情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 绪障碍、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倾向等力,必须以丰富的陈述性知识(狭义(1)试题的类型①自由应答型试题。问题。(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是认知策②固定应答型试题。(2)命题遵循的素①自我意识明显分化,理想我和现略)和技能(主要是心智技能)的掌握一般原则①试题要符合测验的目的。实我出现矛盾;②情绪控制能力较为前提。智育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②试题内容的取样要有代表性。试③低,表现为情绪起伏较大,遇事不冷面:①陈述性知识,包括符号、概念题目格式应多种多样。④文句要简明静,思考容易冲动,牢骚不满较多;和命题三个层次,高等教育领域中主扼要。⑤答案应正确可靠。测⑥测题③缺乏人际沟通能力。表现为人际交要是概念和命题的教学。知识的掌握应彼此独立。

第五篇:心理学简答题

1.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1)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2)微型教学训练(3)教学决策训练

(4)校本培训(5)反思教学经验(6)教师参与研究

2.课堂上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有哪些?

(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3.课堂上有效概括的方法有哪些?

(1)用好正反例证(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自觉地概括

4.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有哪些?

(1)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2)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5.怎样培训动作技能?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6.学习策略训练应遵循什么原则?

(1)主动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的监控

(6)个人自我效能感

7.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1)情绪稳定、乐观(2)人际关系和谐(3)人格完整(4)准确的自我观

(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6)心理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8.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1)教师的领导方式(2)班集体的特点(3)学生的责任感(4)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9.简述布鲁巴奇提出的教师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

(1)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交流讨论(4)行动研究

10.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生必须有有意义学习的倾向(2)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3)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

11.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成正比的(3)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学习任务的难度、学生个性不同而不同

(4)学习效果反过来影响学习动机

12.简述促进错误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

(1)诊断错误观念(2)引发认知冲突(3)理解新观念(4)应用新观念(5)反思观念转变过程

*13.怎样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1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哪些?

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

*15.心理健康的教育意义有哪些?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16.简述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处罚法(6)自我控制法

17.简述有效的课堂管理要求达到的三个目标

(1)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2)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3)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18.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的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19.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与态度?

(1)有效的说服--单、双面论据

(2)榜样示范(3)价值澄清(4)群体约定(5)赏罚控制

*20.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实践有哪些作用?

(1)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2)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

(3)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4)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21.认知方式差异有何教育意义?

(1)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3)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

*22.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有哪些?

(1)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3)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23.错误观念转变的条件有哪些?

(1)对原有观念的不满(2)新观念的可理解性(3)新观念的合理性(4)新观念的有效性

*24.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形成有组织的认知结构(2)教授学生运用策略

(3)促使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25.如何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1)预防(2)非言语暗示(3)表扬(4)言语提醒(5)有意忽视(6)转移注意

*26.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特性、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性,正确使用言语

(4)创设条件,提供心智技能练习、应用的机会

*27.怎样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迁移?

(1)精选教材,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5)在真实生活中学习

*28.怎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1)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2)设置合理目标(3)进行归因训练

*29.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造适宜的环境(2)注重个性的培养(3)创造性思维决策训练 *30.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指导意义

(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

(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

*31.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2)品德发展由动荡成熟过度

32.简述专家型教师能力的特点

(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2)熟练掌握教学技能 *(3)善于创造性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33.简述迁移的作用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34.简述错误观念的主要性质特点

(1)广泛性(2)自发性(3)顽固性(4)隐蔽性

35.简述帮助学生构建积极自我意识的措施?(同30)

(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

(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

*36.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使任务更有趣(2)引发认知冲突(3)合理使用表扬(4)合适的反馈

下载教育心理学B简答题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心理学B简答题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心理学) ★1.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①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②合理......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来优先加以反映 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

    心理学简答题[模版]

    1.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简答题 答案要点:(1)有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2)培养间接兴趣;(3)自觉与干扰作斗争;(4)注意实际操作。 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答案要点:(1)明确观察......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主要论述简答题

    1. 简述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那些? (1) 教学目标明确 (2) 教学内容准确 (3) 教学结构合理 (4) 教学方法恰当 (5) 语言艺术 (6) 板书有序 (7) 充分发挥学生组东兴 2. 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所谓心理发展,是指......

    心理学简答题基础2014

    心理学简答题基础1、观察力的培养: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首要条件。(2)充分的准备、周密......

    中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中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总结(模拟)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简述中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3分) ①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②为课堂......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总结)(范文大全)

    简答题总结 注意:一个★代表到目前为止考过一次 1、★★★★简述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原则。 (1)树立自信、自重与自尊的行为模范; (2)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 (3)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