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别学生情况分析与教育方案
个别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主要表现:
(一)学习方面。该生偏科情况较为严重,根据其月考考试成绩来看,英语和语文都排在全班的倒数第二,总分成绩倒数第一。平时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神,爱做其他事,有时会扰乱课堂纪律。据英语老师***反映,***同学对作业的态度是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自由散漫,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态度不够严肃认真。
跟他的交谈,发现最喜欢的科目是体育、美术和数学。虽然语文和英语成绩差,但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只是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神和有些难理解老师讲的内容,有点焦虑情绪。
(二)交际方面。
学生在班上都会有特别好的朋友,大多数都是纪律不好的学生,经常几个一起混,常常打乱其余同学的学习氛围,所以有时候也会遭到同学的反感。但是在一些班级集体活动和赛事,往往都会积极参加,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如,在跳舞比赛,主动请缨,希望能够担任主蹈之一,在校运会上,也能够主动参与多项比赛项目,推铅球和800米赛跑等。并能够在比赛之前,和同学相约一起练习。并且也取得名次,在班上,学生常常会做些奇怪的动作或者故意说些无厘头的话来引起班上同学或实习老师的注意力。
学生基本能够诚实坦诚地面对老师,对于老师的批评,虽然有时还会推卸责任和不服气,但经过分析和教导,最后还是能够认识到自己问题,能够虚心接受。在实习老师第一天巡午休的时候,学生也主动与实习老师谈及学习的问题,对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能够虚心地接受。
教育方案
针对该生乐于表现,希望被关注和能够虚心接受教育等特点,因势利导。具体措施如下:
1、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抓住该生的长处,如擅长美术、头脑灵活等,不断给予表扬,并给他施展长处的机会。不断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内心向善的一面。对他的犯错,我会采取柔软点的方式,采取与他个别谈话,引导他认识错误,并告诫他类似的错误不能再犯。
2、帮助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经常与他交流、谈心,在闲谈中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多举出身边的典型事例,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拿这些事例作比较,找出他身上的优势与不足,鼓励他向好的方面努力,从反面事例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3、可以询问其意见,是否愿意参与班级管理。同时告诉他班干部在班级中是要起带头模范作用的,除了数学的学科要学得好,其他学科也不能太差,以此来诱导他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的学习热情。
4、采取目标指导法,增强学习动力。
帮助学生设定每日目标,如按时完成任务,课余时间可与同学友好交流,但是不能打扰到同学。知道他以后高考会从事美术专业,会引出其他成功的目标,让他增强学习的动力。
第二篇:学生个别教育记录
岔道口完小学生个别教育记录
个案一:宋浩天学生,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个“不开窍”的孩子,一道应用题,老师课堂上讲过,家长又复习过,可做起来就是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常用字常会错,渐渐地学习提不起兴趣。
评析:“不开窍”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揭开它的面纱其实都与心理因素相关,当学生学习上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可不考虑:是不是存在学习心理问题?在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孩子做事丢三落四,对老师、家长的某些要求置之脑后,学习内容难以入脑,并非是头脑、智力的问题,而是他在记忆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时茫无目的,不知道记什么,记了有何用,记多长时间、多少内容;记忆时不讲究方法,或死记硬背或支零片断地记忆……
方法:1.教会周睿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理解记忆,趣味记忆即把记忆内容编成有趣的生活现象,让他乐于记。
2.培养良好宋浩天的思维习惯,独立、灵活、敏捷才是健康的思维。
3.帮助树立宋浩天自信心,经常是人云亦云,总怀疑自己是错,永远也品尝不到学习的成功和甜头,再之家长切不可以“笨蛋”批评、责骂他,这样使他对自己自暴自弃,不再努力,设想:思维之泉缺乏了内部动力,是不可能充分喷涌的,多给一些宋洪香鼓励,“试试你一定能行”,“啊,你进步了!”……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个案二:宋洪香的妈妈经常为孩子急得哭:宋洪香迷上了游戏机,一次,一次,又一次,妈妈把宋洪香从游戏机房拽回来;一次,一次,又一次,宋洪香挡不住游戏机的诱惑,偷偷溜进游戏机房,急得没法子,宋洪香妈妈只得每天提前到校接周璇,回家看书做作业;双休日更是形影不离。
评析:表面上看,孩子没有去玩游戏机了,实际上孩子的注意力并没有真正转过来,因为学习宋洪香仍三心二意,成绩依然如故,从客观上讲,游戏机动感强烈,内容新奇多变,色彩鲜明,极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主观上讲,周璇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对学习目的性的认识,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而他很容易将注意离开学习而指向于游戏机,这就造成了,周璇对学习三心二意,对游戏机可却是一心一意;学习时注意力分散,玩游戏机注意力可集中了!
方法:1.用有吸引力的刺激物吸引孩子,即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带孩子上公园走走,踢踢足球,买些孩子喜欢的读物,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游戏机引开去,不要急着硬逼孩子学习,因为孩子本身就不爱学习,正如你“强按牛头”,牛仍然不会饮水一样。
2.引导孩子逐渐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开始时可以提出少量学习任务,以后逐渐提高要求,逐步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学习任务,自己完成,自己督促检查。
3.教给孩子一些调控注意力的方法,学习时间过长,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远眺绿色,休息一会儿,再来学习,另外可在书桌旁贴上由孩子自己撰写的自警语录,如“有志者事竞成”、“战胜自己、挑战自己”等,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个案三:何靖涵有事没事老爱说谎,考试没考好,回家怕挨打,只好编些谎话搪塞,作业没做完却说做完了,没带忘在家了,看到其他小伙伴有美丽的风筝,为争点面子,免不了说谎:“我家有,比你的更漂亮。”其实家里并没有风筝。
评析:大部分孩子的谎言和大人恶意的谎言完全不同,所以不必过于紧张,应查明孩子说谎的原因,如: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手段,为了避免惩罚而说谎,为了在各方面超过别人,为了争得面子,孩子也经常下意识地编些谎话欺骗同伴,孩子多少都会说谎,如果在说谎之后完全不觉羞耻,那才是真正的无药可救。
方法:1.父母试着与孩子多沟通,经常反省自己的管教方式,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避免过于严格稍有过失就被严厉处罚现象。2.开展“猜猜我的心”的教育活动,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相互猜猜对方在想什么,对方有什么感受,经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训练,更多的学生将会体验到新视野,新境界,新心情,新思维,新收获。
个案四:刘文昊,男,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在家表现得任性、冲动,稍不顺口,就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特别充沛。
评析:多动症的特征为:注意力不集中,偶有集中注意的时候也是短暂的,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转移,多动是该症比较突出的症状之一,“多动”不仅是活动过多,而且活动时动作不协调,学习困难,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定均是症状之一,而且老师反映,卢世昊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只能屈居中游,纵上所述,卢世昊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但是,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并不一定说是多动症
方法:1.对于好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
2.纠正中要坚持下面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3.让孩子适当进行一些手脚协调、左右手协调、手脚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之类的活动,对纠正孩子好动行为有明显的效果。
个案五:张子涵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在许多技能上,表现得超出11岁孩子的水平,不但会骑自行车,还学会驾驶“小木兰”,讲起故事来眉飞色舞,活灵活现,动画片过目不忘,就是这样一个样样行的孩子就是学习成绩不好,这孩子什么都不怕,就是怕上学,怕上课,怕看书,怕做作业。
评析:张子涵对学习的厌恶情绪称为厌学,造成厌学的原因有:学校教育因素,如:学风、学业负担,和谐的师生关系;家庭教育的因素,如破损家庭,严厉的教育方法,家长的期望值;交往伙伴的因素和孩子自身因素,究闫洪雷厌学之原因来看他骑小木兰摔伤腿,在家休养一个月,爸爸怕他寂寞,给他买了两台手掌机,于是闫洪雷每日乐此不疲,越玩越有劲,上学后,连续三次单元测验均是倒数第一,父亲一气之下摔坏了手掌机,妈妈买了一本又一本练习册,除了做还是做,几个月的变化太大了,闫洪雷把一切都归罪于“学习”,对学习的厌恶,导致学业的不良;学业不良的后果,强化了他对学习的厌恶,如此恶性循环,聪明的闫洪雷成了有名的“后进生”。
方法:1.教师采用亮点诱导,就是肯定闫洪雷的优点、长处、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张扬其优点,发挥其长处,突出优势,发扬特点,使闫洪雷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树立搞好学习的信心,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2.利用十分钟队会或午间俱乐部请闫洪雷在班级活动时进行技能表演,如“故事会”等,渐渐地对搞好学习产生了需求,再也不那么害怕学习了。
3.逐步提要求。要求孩子一点一点进步,切忌操之过急,切忌拿孩子的短处与其他同学的长处进行比较。
个案六:李欣茹,女,十二岁,白白净净,爱打扮是家中的小公主,长这么大从不会自己洗头洗澡,铺床,什么家务也不会干,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平时看着满头大汗的父母却无动于衷。
评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条件的改善,孩子有了比较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但参加劳动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相对减少,究池鑫雨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父母对池鑫雨过分溺爱,许多孩子的父母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家庭中的“宝贝”,有的家长片面地认为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享受得好就是爱,这样导致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着伸手”的生活,养成了懒惰习惯。
2.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重智育忽视劳动教育,只要求孩子写好字、念好书,学习成绩好,而对孩子参加劳动则认为是浪费时间,说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干活,凡事不让孩子动手,不让实践,结果不仅孩子的智力得不到发展,而且孩子的身体也得不到锻炼。
方法与途径:
1.教育孩子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特征,劳动不但创造了世界,而且创造了人类本身,要教育孩子珍惜劳动果实,使孩子懂得每天吃的粮食、住的房屋、穿的衣服、学习用的文具等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而使孩子们确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2.激发孩子的劳动兴趣,孩子参加劳动是具有选择的,往往以兴趣作为主导,他们经常对大人的劳动显得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对他们进行劳动的启发教育,首先,教师在劳动中应多作示范,用以感染、影响他们,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其次,要保护孩子们的劳动兴趣,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劳动,对劳动中取得的成绩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假如劳动结果不令人满意,也不能随便否定,而应当肯定成绩,并善意地帮助孩子分析找出不足的原因,和孩子们一起完成劳动任务,使孩子获得劳动成功的快乐,这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劳动兴趣,再次,劳动时间不宜过长,应注意劳动强度,否则,孩子会把劳动看作是一种负担,从而失去劳动兴趣,产生消极影响。
3.培养孩子的劳动自觉性,孩子的劳动自觉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影响,如果父母勤劳,辛辛苦苦地干活,必然促使孩子们自觉地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劳动的任务,教师可以每天适当分配一些劳动岗位和劳动任务给孩子,并加强对完成任务的检查,促使孩子主动去完成,养成劳动的自觉性。
4.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劳动习惯的形成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首先,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安排的具体劳动,做到团结互助,不怕脏累,其次,让孩子从小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再次,教育孩子体贴父母,做家务劳动,做好长辈的小帮手,委托孩子完成一些为全家服务的任务。
个案七冯书博可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好多题;在家做些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不管事。
评析:
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待人热情外向,爱交朋友、爱帮助别人,苏凡琳可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任何事都能办,可总是由于自己的毛病不能把事情办好,显然,这样的孩子做事计划性不强,做事又没有常性,做事条理性差,随意性太强。久而久之,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方法:1.扬长避短。当孩子对新鲜事物产生新奇感,有强烈热情时;当孩子对同学的一些事情表示要予以热情帮助时……老师要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事事养成计划性。老师利用晨会、周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学生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可以教会学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放手让其独立。
经过帮助和引导后,应让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件事,其间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让学生去碰,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教训是最好的教训,自己亲身体验的经验是最好的经验。
个案八张林旭自打出生就是个巨大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十岁就成了一位肥胖儿童,可身体素质却很差,今天感冒,明天发烧,四季闹病,还早早架上了眼镜。
评析:纵观张林旭各身体素质表现,都与他缺乏体育锻炼有关,这将会影响他身心的、理想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体育锻炼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行为规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何人忽视孩子的身体成长发育的看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也是对孩子成长发展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关键是怎样使孩子,尤其是“豆芽”型孩子、肥胖儿童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呢?
方法:1.激发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引导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激发他们在某一项目中有一技之长,如“学校即将举行运动会,就利用活动课时间在班内进行选拔赛,优胜者参加运动会比赛,学生兴趣颇大,斗志昂扬。又如:可以利用晨会、午会给学生讲名人锻炼身体的趣闻轶事,结合时事体会祖国健儿摘金夺银的喜悦。
2.有计划选择项目进行锻炼,并给以具体的指导
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锻炼,如跳绳、蛙跳、踢毽子等小型的体育活动,有条件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等,在具体指导孩子体育活动时,要注意把体育活动与游戏娱乐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如我校开展的花色橡筋活动,边唱儿歌,边跳橡皮筋,这样会使孩子感到体育活动的乐趣,让身心都得到锻炼。
3.教给孩子有关的体育锻炼小常识,注意自我保护。
体育锻炼要收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必须保证活动的科学性。因此,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锻炼知识和技术。如:每次锻炼前,要有准备活动,锻炼后要有整理放松活动;起跑要听口令,打球时不能走步、撞人等,注意安全保护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要教育孩子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任何一个活动项目的锻炼内容,都是由不会到会的多次重复才能实现,如不经常锻炼,非但不能形成一定的熟练动作,而且还会前功尽弃,因此必须引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锻炼应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一张一弛,保证锻炼后的充分休息时间,使身体各部分恢复正常,对于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取得的进步要适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以促使其体育活动的兴趣不断得以保证和巩固。
个案八学生孟庆楠,11岁,男,平时不善言谈,孤独冷漠,不喜欢集体生活,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评析:在现在的家庭里,一般来说都是家长围着孩子转,孩子成了家里的“中心”,家长关心、爱护孩子,然而孩子对家长、对他人往往是漠不关心,这是因为孩子习惯了被照顾、被保护、被宠爱,因而变得冷漠、孤独、不喜欢集体生活,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齐铭召就是这样一个心里只有“我”字的孩子。偏差的行为习惯导致他心中无他人,将来走向社会也不可能很好地与别人合作共事,甚至可能发展到做出胡作非为的事情来,怎样教育学生养成善于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是老师需要研究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方法:1.要让学生懂得与人和睦相处的意义,体验与人和睦相处的喜悦。要让学生知道人总是要长大的,只有在与人不断地交往过程中,才能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认清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再者,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和大家和睦相处能使自己身心愉悦,真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2.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孩子的感情是纯真的,常会因为别人的欢乐而欢乐,别人的痛苦而痛苦,这是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与人和睦相处的感情基础,孩子有了这种感情基础,就可能产生发自内心的爱,自觉地为别人着想,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放在心上,要使孩子感到关心别人,为别人服务是一种愉快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心里想的就不完全是自己了。
3.严格要求孩子。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从学习到生活均以规范严格加以执行,从而形成习惯,这种习惯将是影响孩子的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以致学校的值日、做操等都能使孩子养成集体感,令他不能随便行事,严格要求自己,是与别人和睦相处的保证,孩子如果心中有了“想要求别人做到,自己首先应当做到”的观念,那么就会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与人和睦相处。
4.引导孩子逐步扩大与人和睦相处的范围。孩子将来要踏上社会,这样就要把孩子和睦相处的对象扩展到邻居,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要在孩子的意识中养成“别人的事,也是自己的事”的观念,在与同学玩要友好相待,要关心同学,关心老师,如:班上小朱同学病了,大家纷纷打电话表示慰问,并捎上一只大苹果写上祝福的话语送给她,这样不仅给小朱带去了温暖和友谊,自己也能从中体会到乐趣,只有这样,孩子才会逐渐知道怎样与人和眭相处,当孩子做了关心他人,与人为善的事情时,老师应及时肯定表扬,反过来,当孩子受到别人关心以后,也需要让他表示感谢。
第三篇:个别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和谐、稳定、健康。监狱对服刑罪犯的教育改造,实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监狱工作不断发展,罪犯的教育改造越来越趋向于社会化,大众化,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对监狱服刑罪犯的教育改造中来。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社会帮教对促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来阐述社 会帮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分析历史原因的基础上,对当前监狱在社会帮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有助于推进社会帮教工作在今后教育改造上有进一步发展。关键词:社会帮教 罪犯 教育改造 社会帮教对促进罪犯教育 改造工作初探 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承担着惩罚与改造罪犯的任务,是与犯罪现象作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将罪犯改造 成为守法公民,不仅需要监狱民警对其进行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而且还要组织社会力量进行帮助教育。
一、社会帮教对教育改造罪犯的意义和作用。我国《监狱法》第61条规定,教育改造罪犯要实行“狱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办法”。罪犯是犯了罪而被依法惩罚的人,是社会特殊的群体,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使之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总体目标。因此,如何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促进罪犯教育改造成果,成为现代监狱民警的重点课题。而社会帮教工作,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一个重要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改造罪犯的主要载体。社会帮教,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利用监狱以外的社会力量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的辅助教育活动。它是通过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来实现教育改造的个别化、社会化和科学化;是监管改造机关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基本教育手段之一。它的作用在于能够使罪犯体悟到国家和社会、家庭的温暖,增强罪犯改造信心,鼓励罪犯在希望中改造;能够使罪犯感受到犯罪行为对受害者的伤害,正确认识量刑,促进罪犯责己思过,认罪服法;能够使罪犯及时感受到时代信息,开阔罪犯的眼界,调节罪犯狱内单一生活节奏,丰富罪犯的精神生活,促进罪犯的再社会化进程;同时,它还有利于争取社会对监狱工作的支持,促进监狱工作的整体进步,树立社会主义新型监狱良好形象。我国动员社会力量对监狱服刑罪犯进行帮教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这项活动已进行了近二十年。由于这项活动对增强罪犯生活信心、鼓励罪犯接受改造、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社会力量对监狱服刑罪犯的帮教已成为中国改造罪犯工作的特色之一。这里先举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例 子:某监罪犯邱某(福建省永安市人,23岁,小学文化,犯故意杀人、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0年4月25日入监),入监以来,由于恶习较深,对自己要求散漫,监规纪律意识淡薄,服刑期间经常顶撞民警、打架斗殴,违规不断,民警对其多次谈话教育,均无效果,被监狱列为顽危重点控制人员。后在查阅该犯档案过程中发现,其家中还有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但从未来探望联系过,经过多方努力,与其家属联系、沟通,协商帮教工作。经过近半年的帮教,该犯在思想、行为上有明显的改观,改造表现也有较大进步,并获得了减刑1年的奖励。该案例虽然是社会帮教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一个小小例子,但它反映出,帮教工作尤其是亲情帮教在促进监管安全稳定,教育改造罪犯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唤回一个人的灵魂,找回失去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说,撇开社会帮教的教育改造工作是不健全的,是孤立的,只有把监狱民警的日常管理教育和社会力量对服刑罪犯的帮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是全面的、行之有效的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手段。
二、我国社会帮教工作的特点和种类。
(一)我国动员社会力量对监狱服刑罪犯帮教活动的主要特点是:
(1)参加帮教的人员广泛,有党政机关的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法机关人员;工会、青年团、妇联的代表;各行业的英雄模范;社会知名人士;社会上的老干部、老教师等;
(2)帮教的方式主要是社会帮教人员来到监狱看望罪犯,给罪犯作报 告、讲话等;(3)帮教的重点主要是法制、道德、理想、前途教 育等。
(二)我国社会帮教的种类主要是“两个延伸”,即向外延伸和向后延伸。所谓向外延伸,是指发动罪犯亲属、罪犯原所在单位和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监狱的改造罪犯工作,比如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来监狱做规劝、感化工
作,组织表现出色的出狱人来监狱现身说法做报告,动员罪犯亲属来监狱做规劝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监狱与罪犯亲属、原工作单位或原户口所在地的政府签订相互配合、共同教育改造罪犯的帮教安置协议。协议书明确规定双方在改造罪犯和社会帮教方面的职责及具体内容。监狱方面负责做到:对罪犯实施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积极进行思想、文化和技术教育,组织他们参加文艺、体育等有益活动,为他们回归社会后安置就业创造条件;积极做好探监亲属的工作,对重点对象进行家访,经常向他们介绍罪犯的改造情况,充分发挥亲属的特殊作用,等等。地方负责做到:经常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到监狱对罪犯进行宣传教育,促进罪犯的思想改造;积极配合监狱做好罪犯亲属工作,帮助解决罪犯家庭遇到的具体困难,依照法律和政策妥善解决出狱人的入户、就业、就学问题,等等。向外延伸包括亲情帮教和社会团体、个人帮教两个方面。所谓向后延伸,是监狱在罪犯出狱时,要如实向地方政府介绍其改造表现,并协助地方政府做好出狱人的安置帮教工作。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为刑释人员做好接收、教育、就业指导等帮教工作。如组织刑释罪犯在网上向当地劳动部门咨询,为他们与用人单位见面提供条件,并邀请社会用人单位到监狱招聘即将刑释罪犯,提高刑释人员就业的竞争力等。
三、当前监狱社会帮教工作存在的问题。经过二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动员社会力量对监狱服刑罪犯进行帮教这一做法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监狱社会帮教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社会和监狱在社会帮教工作上的思想认识不高、重视不够。长期以来,监狱社会帮教工作受诸多传统因素制约,一直未能在教育改造罪犯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使这一有效教育形式始终难以在高墙内找到应有位置。当前监狱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主要靠监狱民警的日常管理教育,而对社会帮教在促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上的重要作用认识不高,导致对社会帮教工作不够重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监狱机关处在一个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对监狱缺乏了解,对罪犯的教育改造缺乏认识,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始终保留着教育改造罪犯是监狱机关的责任,与社会没有关系的思想,特别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社会公众在观念上把监狱服刑罪犯看做是社会上的“渣滓”。只能严惩,不能施以帮助教育,否则就是“立场”不坚定。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随着科学地认识犯罪原因,社会公众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即对监狱服刑罪犯由完全排斥到逐渐宽容,认为他们既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害人者,又是需要社会力量予以帮助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但总体上对罪犯的帮教工作还缺乏认识,主动性不强。这是影响和制约社会对监狱服刑罪犯进行帮教的主要因素。
(二)社会帮教面窄,帮教形式单一。在社会帮教过程中,由于社会参与帮教人员少,需要接受帮教罪犯较多,无法满足每一位需要帮教的罪犯,造成实际受帮教罪犯过少,只能从罪犯当中选出一小部分接受帮教。并且,参与社会帮教人员多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对服刑人员进行形势、政策、法律、道德等方面内容教育,而对于一些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帮教人员较少,总体帮教面窄。在帮教形式上,在具体的帮教活动中,主要做法是请罪犯亲属来监看望、安慰、鼓舞罪犯,以促进罪犯能够安心改造;请社会团体到监对罪犯进行道德、理想、前途教育,增强改造信心等方式,缺少帮教“互动”,形式比较单一。
(三)社会帮教活动次数少,流于形式。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以及随着监狱工作的发展,监狱越来越注重生产效益,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生产上,对罪犯的教育改造有所弱化,社会帮教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显然被忽视。主要表现在各种帮教活动次数太少,一般每年三到四次,且过多流于形式,没有取得较好实效,有的甚至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而没有起到应有的社会教育效果。以某监为列,每年监狱都会邀请社会相关人员进监帮教,并分发慰问品,主要帮教人员有周边县、市政府机关、司法工作人员、律师等,为罪犯做形式、政策、道德教育,提供法律援助,提供就业指导等,但次数不多,且受帮教对象有限,一些地区边远特别是外省籍服刑人员,长期缺少社会帮教.
第四篇:个别教育材料
0 推荐个别教育工作应实现十个转变
八监区
巫辉敏
个别教育是我国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之一,被视为中国监狱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近年来,个别教育工作却面临着机制僵化、功能弱化,内容空泛化、手段单一化、地位边缘化的趋势。在监狱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监狱职能日益纯化、执法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更新观念、拓展内容、完善机制、不断深化个别教育工作是监狱工作实践的迫切需要。联系对照行刑个别化理论,笔者认为个别教育工作应在以下十个方面实现转化。
一、由重视经验总结转变为重视理论指导
众所周知,个别教育工作来源于改造罪犯的实践,是几代监狱干警从教育改造罪犯的成功经验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经验性”是其标志,也是其“先天不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个别教育工作深化发展的“瓶颈”正是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一是没有系统性。开展个别教育主要依靠经验,没有系统的预案,策略的运用和时机的把握完全凭民警的“即兴发挥”,缺乏计划性,“跟着感觉走”,过程的可控性差,难以实现规范管理;二是没有普遍性。有些经验做法只是针对特定的对象、由特定的干警来实施才会有理想效果;三是没有理论性。缺乏说服力,往往告诉我们怎么做,却讲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难以令人信服;四是没有成长性。始终是从实践到实践,从经验到经验,没有上升为理论,几十年一直在低水平重复,难以突破和发展。为了弥补不足,我们曾经努力地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来解释和说明个别教育中的经验(例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符合教育学上“因材施教”的原则等),即使如此,这种“事后联系”,与事前的理论指导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深化和发展个别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克服其先天不足,加强理论指导,我们不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个性差异性理论的基础地位,而且要广泛引进现代管理学、犯罪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作为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大胆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形成既包含现代文明发展成果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罪犯个案矫正模式,切实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二、由重视监管安全转变为重视改造质量
长期以来,监管安全一直被看作是监狱工作的“重中之重”,“监管安全大于天”,“维护监管安全是监狱工作最大的政治”,个别教育之所以受到广泛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别教育工作在教育转化重危分子、维护监管安全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个别教育工作主要是针对重点危险罪犯展开的。各地监狱普遍实行的民警个别教育工作中的“三包责任制”(包管、包教、包转化),其对象是从罪犯中排查出来的各类重点危险分子(简称重危分子),在个别教育工作中实行的“集中攻关”,其对象也是“重危分子”,个别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为了教育转化各类重危分子,维护监管安全。在特定情况下,这种做法无可厚非,毕竟,维护监管安全是监狱干警的基本职责,教育转化各类危险罪犯也是“改造人”的宗旨的体现,但其局限性同样不能忽视:一是监狱的职能不仅仅是维护监管安全,更要提高改造质量,而且要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如果只是为了极个别“重危分子”才开展个别教育工作,那么,一旦没有了“重危分子”个别教育就可以束之高阁了吗?二是教育改造工作(包括个别教育工作)的对象应说是罪犯整体而不是特定少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也是提高罪犯整体的改造质量,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做好个别罪犯的教育转化工作,而很少顾及其他罪犯,那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造质量的提高。此外,随着监狱布局调整工作的深化和监狱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各级加大了对监管设施建设的投入,物防和技防水平不断提高,监管安全的长效机制日趋完善,确保监管安全的基础日益稳固。我国监狱将实现从“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的转变,个别教育工作更要从重视安全稳定转变为重视教育改造质量,发挥“治本”功能,从根本上确保监狱的长治久安。
三、由重视创新形式转变为重视拓展内容
个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实际上在新中国监狱工作建立之初就已经广泛存在,但是作为一项教育改造制度,确切地讲,应该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个别教育的形式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有所创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的民警“责任承包制”,至今仍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为了维持个别教育工作的活力,各地监狱纷纷进行了创新和尝试,如湖北沙洋监狱实行“约谈制”;上海市未管所建立个别教育工作招标承包制;浙江乔司监狱首创“一警一箱”制度;山东潍坊监狱成立“女警教育中心”,用“女警+网络”的形式对罪犯开展个别教育和咨询服务;安徽省巢湖监狱实行个别教育罪犯“点警制”等等。这些创新和探索,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形式,在内容和方法没有实现真正的突破。笔者认为,深化个别教育工作,不仅要有形式上的创新,更要注重内容的拓展。个别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针对罪犯的“个性”进行有的放矢的说服和疏导,关键是针对罪犯的个性化的犯罪原因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犯罪结构、犯罪原因、犯罪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综观我国当前的犯罪类型,既有政治上对立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也有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侵犯财产等的刑事犯罪,还有因贪污、贿赂而致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经济犯罪,更有利用高科技、高知识手段的智能型犯罪,导致这些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相当一部分罪犯犯罪的直接原因是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障碍,如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性格障碍等,对于这部分罪犯,运用传统的“说教”的方法,非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事与愿违。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就会有效。因此,我们认为深化个别教育,不仅要创新形式,更要丰富手段、拓展内容;不仅要关心罪犯的思想问题,而且要关注罪犯的心理问题;不仅要立足于解决罪犯在服刑期间所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更要关注罪犯如何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未来。
四、由重视强制性转变为重视和谐性
长期以来,我们一贯强调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首先要体现强制性,民警在对罪犯个别教育时也是居高临下,“我说你做”,事实证明,这种强制性容易使罪犯产生抵触情绪,当然也就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深化个别教育重点之一,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民警与罪犯的关系。如果仅从个别教育的实施过程来看,笔者认为民警与罪犯的关系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可以称之为特殊的“师生关系”,按照教育学的原理,两者要达到心理相融,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通情然后达理”。陈士涵先生认为“两者之间应当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所谓健康的人际关系,是指作为个体的监管人员与罪犯之间不存在私人的亲密关系,更不存在私下的权钱交易或其他的彼此利用关系;所谓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是指监管人员与罪犯之间的关系是友好的、能够合作的,如果一旦发生冲突和矛盾,则能够较快地消除敌意和对立”。“如果你不与罪犯和谐相处,你就不可能了解他们,更不可能改造他们”。个别教育工作要取得预期效果,过分在意强制性是行不通的,建立民警与罪犯之间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而且民警占据着主导地位。
五、由重视个体行为转变为重视整体功能
众所周知,个别教育主要是采取相对固定的方式,由特定民警对特定罪犯进行“一对一”的教育、交流和沟通,整个施教过程基本上也是一名民警负责完成,对于某一名罪犯的教育转化工作,基本上由承包民警独立完成,这种运行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罪犯教育改造的效果完全由承包民警的能力和素质来决定,若承包民警的素质高、能力强、有责任心,就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反之,效果就会不理想,甚至会强化罪犯的抗改意识,增加改造的难度;第二,容易造成罪犯对于承包民警的依赖性,罪犯的改造表现往往随着承包民警工作岗位的变更而产生波动,不利于罪犯长期改造;第三,容易形成民警在个别教育上“各自为战”的局面,妨碍了监管改造资源的综合利用,制约了整体功能的发挥。避免出现上述不利局面的途径:一是调整个别教育的运行模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优化组合,成立矫正小组(攻关小组)实行一人负责,多人参与,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罪犯一旦出现思想问题,由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民警进行说服教育;发现罪犯有心理问题,则由负责心理咨询的民警负责提供帮助等等,这样可以发挥整体优势,使罪犯在现有条件下得到最好的教育;二是整合现有的监管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教育改造工作,从分管分押、劳动生产、考核奖惩等各个方面,制定协调统一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计划,实现罪犯教育改造功能的最大化;三是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建立社区矫正制度、志愿者服务制度、受害人谅解制度等等,最大限度转化罪犯的思想,将其改造为守法公民。
六、由重视直觉感知罪犯转变为科学认识罪犯
如何认识罪犯决定着如何改造罪犯。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罪犯的构成主要是历史和现行反革命分子,我们对罪犯的整体认识是一个政治术语——“敌人”。对于“敌人”的改造,主要是世界观的改造,教育形式主要是集体教育,如形势报告、政策教育、组织参观等。到70年代至80年代,罪犯的构成主要是刑事犯罪分子,我们对他们的整体认识是一个道德术语——“坏人”。监狱的教育形式主要是课堂化的分类教育,通过办特殊学校,实行扫盲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同时加大法制教育力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强化行为矫治。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押犯构成日趋复杂,犯罪形态日趋多元,犯罪原因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已经很难用诸如:“敌人”、“坏人”等简单概念来将罪犯进行有效归类,在此情况下,个别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推崇和重视。但是在如何认识罪犯的问题上,很多民警仍然靠经验、凭直觉,沉湎于惯性思维,结果引发了有关行刑理念上的热烈争论,再加上监狱体制的制约、经费保障的困难、监狱生产经营的艰难以及监管安全的空前压力等等,对罪犯的教育改造陷入了止步不前的困境。新世纪之初当上海市监狱系统率先提出“科学认识罪犯”的命题后,在全国引起了热烈响应和广泛深入的讨论。我们认为科学认识罪犯的目的是为了科学改造罪犯,科学认识罪犯的重点不仅仅在于从客观上把握罪犯的整体,更要从行刑个别化的意义上认识罪犯的个体,关键在于对罪犯进行科学分类。在新的历史时期,罪犯分类是教育的前提,监狱应根据罪犯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所犯罪行的轻重和人身危险性的差异,在科学认识罪犯的基础上,对罪犯实施科学改造,从每个罪犯的具体情况出发,实行个别处遇、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实行关押分类化、处遇个别化、改造个性化。
七、由辅助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
关于个别教育的定位,我们习惯上将其视为集体教育和分类教育的细化和补充,尽管各级各部门非常重视教育个别工作,尽管各地监狱均建立了个别教育制度,并坚持常抓不懈,但是在监狱教育改造制度体系中,个别教育始终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这种定位严重矮化了个别教育工作,压缩了个别教育的发展空间,制约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近年来,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逐渐兴起了一种新的矫正模式,即个案矫正模式(又称个别化矫正模式)。有学者研究指出,完整的个案矫正模式具有3个层面的涵义:一是观念层面,无论对罪犯进行分类、管理,还是矫正、处遇,无论出台规章制度,还是进行实务操作,都应当树立“立足于罪犯个体”的理念;二是程序层面,关于罪犯评估、分类、管理和教育矫正的流程、步骤与程序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充分适应不同罪犯个体的具体情况;三是技术层面,在评估、分类、管理与教育矫正罪犯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方法,所应用的技术工具应当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基本符合“因人施管”、“因人施教”的原则,并切实满足“罪犯个体矫正与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个案矫正模式,特别是其中的教育矫正工作与我们的个别教育工作有很多相似和重合之处,很显然,相比之下,个别教育工作定位太低,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个案矫正模式”的有益元素,对个别教育工作机制进行充实、完善,保留我们原有的合理成分,构建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个别教育(矫正)工作新模式,为科学的教育改造罪犯提供新的支点、搭建新的平台,使个别教育工作在改造罪犯中居于主导地位。
八、由重视言教转变为重视言传身教
首先,个别教育工作对于个人民警的施教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能力决定教育效果,而在客观上,监狱民警的素质和能力是参差不齐的,也就是说有部分基层民警是不适宜独立对罪犯进行个别教育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前文已经提到过,个别教育的对象事实上只局限于对监管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的“重点危险罪犯”,而监管安全责任制的要求是“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随着排查工作越来越严、越来越细,“重点危险罪犯”的比例不断上升,导致了一线民警人人都有“三包”对象,个个都要开展个别教育工作,这种“全员上阵”的局面,必然造成个别教育工作的“广种薄收”,影响了其效能的发挥。其次,对于民警能力的要求,要与时俱进、注重实效。我们经常把抓个别教育常被称作“谈话教育”,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民警的表达能力往往被看作个别教育是否有效的关键。我们认为,在新时期,面对日趋多元的押犯构成,民警的“能说会道”只是教育改造罪犯的次要条件,改造罪犯的实践,对一线民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第一,要有“以人为本”的人文素养,“人性化”理念已经被争论得过炽热,也产生太多的歧义和疑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我们提出“悲悯”理念,认为担负着教育改造罪犯的监狱民警应当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样更能体现中华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精神,也易为大家所理解和接受;第二,要平等地对待罪犯,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第三,要以身作则、公正执法,我们不仅是教育者,更是执法者,公正廉洁是我们的天职,“一次不公正的执法,是摧毁千百次的说教”。2006年上海市犯罪改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服刑人员对监狱民警评价”专题调研,他们以在押罪犯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民警的仪表、言行举止、刑罚执行能力、教育改造能力、工作态度等运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监狱民警在监管改造罪犯的工作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民警的教育管理水平需大力提高;二是对服刑人员人格尊重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三是有损公正执法的现象并未杜绝。“服刑人员尊敬的民警类型排序”依次为:公正、诚信、人道、责任、亲和、关心、修养、德行。由此可见,“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改造罪犯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九、由重视思想教育转变为重视人格改造
为什么要对罪犯进行个别教育?基层同志存在不少模糊认识,有的人认为,是完成规定的谈话次数;有的人认为是为了了解掌握罪犯的思想动态,以便采取控制措施,确保监管安全;也有的人认为是为了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教育转化罪犯的思想。我们认为,个别教育工作重点是为了解决罪犯的个性问题的,思想教育不应当作为个别教育的重点。有学者提出,在思想教育方面,传统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对于当今的大多数罪犯已经没有针对性,应当重点开展法制教育,培养罪犯的服法、守法意识,法制教育应当用集体教育和分类教育的方式进行,对于极少数有罪不认的罪犯,可以结合其犯罪行为和思想状况,采取个别教育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个别教育应当立足于采取个性化的方式解决罪犯在服刑中遇到的个别问题,重点是关注对于罪犯人格的重塑。陈士涵先生在其专著《人格改造论》(上、下)中,系统阐述了改造罪犯人格问题,并就如何有效地改造罪犯人格,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和方法。至于如何通过个别教育促进罪犯人格改造,我们的体会是关键在于发挥民警的示范作用。“监管人员在改造罪犯的活动中,应当身体力行,使自己形成健康、发展的人格特征,形成高尚的人格形象,形成真正的人格力量,由于这些健康良好的人格特征、人格形象和人格力量是以监管人员的行为体现的,它在无言无形之中就对罪犯的人格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造。这是人格对人格的影响、人格对人格的教化、人格对人格的改造。这是庄子所说“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这也是个别教育工作的最高境界。
十、由重视主观评价标准转变为重视科学评估标准
对于个别教育的考核评估,包括相互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罪犯改造状况的评估,我们通常用“转化率”来衡量;二是对于民警开展个别教育工作状况的评估,一般是检查民警的“谈话记录”,(重点是记录的数量和内容),考核一贯是认真的,各级“个别教育能手”和“个别教育标兵”的评选标准也是严格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不够严谨、科学,具体表现为:第一,罪犯是否转化没有明确标准,无非是看近期是否违纪、没有违纪就算是“稳定”,如果获得了行政奖励,那就更能说明罪犯改好了;第二,缺少关于民警对罪犯进行个别教育的直接效果的考察,民警记录的数量多,就能反映个别教育效果好吗?内容详实就能说明成效明显吗?罪犯没有违纪,甚至是受到行政奖励也不能说明已经改好了,对其真实思想包括人身危险性、重新犯罪预测等,需要借助评估量表和工具等进行测试和分析,如果单纯地依靠主观评价标准,不但不能真实地反映个别教育的效果,也会给下一步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加强个别教育工作,不能忽视对于考核评价标准的修订和完善,重点是要建立关于罪犯改造评估体系,对罪犯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估,并以此作为对罪犯进行分类、处遇、考核奖励的基础和依据。在司法部的高度重视下,探索改造质量评估标准已成为当前监狱理论与实践工作中的热点问题,经过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江苏模式”、“湖南模式”、“山东模式”等等。罪犯改造质量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个别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估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必将进一步促进个别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发展。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个别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造罪犯的成功经验和基本制度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学习和借鉴有关理论和技术,不断丰富和发展个别教育工作,提升个别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三监区2008年全年工作总结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我监区在监狱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同志悉心关怀下,在监区全体民警的共同努力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紧紧围绕年初监狱党委提出的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监管工作顺利进行,全年取得较多成绩,收到诸多成效,得到很好监管效果。在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的前提下,以维护监狱的安全稳定为首要任务,抓好对罪犯的监管、教育、安全生产工作。一年来,目前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比较顺利地完成了2008工作责任目标,现将我监区2008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工工作方面
(一)队伍建设
以“抓基础、提素质”为目标,全面推进监区政治、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严格落实监狱“四包”责任制。2008年是我监区监管工作整顿年、监区正规化建设投资年。监狱中层领导人事变动、监区班子、分监区班子调整等都牵动着我们每位民警的心,在这种情况下,监区民警的思想也极其复杂、多变。目前我监区民警队伍年轻同志多,新人多,有实际业务经验的民警少,较多新民警基本功不扎实,管教业务可操作能力不强,就这种客观情况监区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统一思想,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治本作用,适时加强监区民警的思想政治建设,专项业务能力建设,这一方面工作取得较好收效。
在本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一名同志被提任正科级领导职务,一名同志被提任中队级领导级职务,三名同志被提任为副中队级领导职务。我监区高度重视民警队伍建设,把队伍建设作为推进监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班子的协同能力和整体战斗力,同时努力强化民警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提高民警的履行职责能力。实现了全年无民警违法、违纪、违规,队伍建设状况良好保障了其它工作的有序健康开展。本监区开展了正规化建设取得较好效果,现正在开展深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二)党的建设
本我监区有两名预备党员同志预备期满经考察合格转正为中共党员,一名同志经过组织培养新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目前我监区党员人数为12人占监区民警总数的70%,这一比例在全监来看是较高的。党员同志政治责任感强为党的事业付出也较多,急、难、险、重是总冲锋在前,在人民民主专政工作中,党员同志发挥党性坚持原则,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事迹很多很突出,党员同志能够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勤勉尽责,为党的事业甘于奉献,能够说明我们的基层堡垒是很坚固的,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
二、监管改造工作方面
(一)政狱工作
全面落实各项监管制度、措施,确保监管秩序安全稳定。
我监区全年落实监狱各项监管职责和措施,努力实施了“五心”工程,下大力度开展打击罪犯持有手机、现金、酒类食品等违禁品专项活动,认真落实“四包”责任制,进行隐患大排查活动,精习组织部署“四项安全防范”大会战活动,确保了我监区监管秩序绝对安全和稳定,实现监狱管理全年“四无”目标。
(二)刑罚执行、狱侦工作
2008年罪犯改造质量也是提高较快一年,在押罪犯的能够认罪服法,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积极参加“三项”学习,没有罪犯狱内又犯罪,罪犯监内重大违纪率同比上一有较大程度降低。通过规范执法和执法规范化,促进执法公平、公正,切实推行政务、狱政公开,罪犯百分考核工作做到日清、周核、月结,全程公示。罪犯有效奖分评比工作做到分监区民警集体评议,监区评审,罪犯百分考核领导小组核查审批,层层监督。罪犯减刑、假释、保外等执法工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执行,此项工作民警从未出现任何错案和渎职行为。
狱侦工作有效开展,对打击罪犯违法违纪起到重要作用,专案耳目、控制耳目准确持续有效发挥作用,狱情报告能够真实反映监区犯情动态,为监狱准确部署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三)教改、生活卫生工作
在对罪犯教育改造过程中,全体民警能够依法行刑,公正执法,摸索教育改造新方法,总结新鲜经验,使绝大多数对一些重点犯、顽危犯能够有效的包夹和转化,改好率持续提高,对一些个别的抗劳抗教,持有违禁品的罪犯予以严厉打击,也给予其它违纪罪犯不同程度的处理,有效的净化了改造的环境,同时我监区进一步保障罪犯权利。努力解决罪犯改造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为罪犯排忧,提高了罪犯改造积极性,消除了潜在危险隐患。
今年监区投巨资对罪犯生产车间环境卫生进行建设性改善,使安全生产、生活卫生环境得到较大提升,下一步是对新迁入的监舍环境进行规化性改造,提高罪犯居住质量和卫生质量,同时也要较高程度要求罪犯的内务卫生,使罪犯有一个温馨整洁的家园,环境美好要在罪犯改造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生产经营、安全生产工作方面
我监区在年初受领监狱制定的生产任务后,就明确目标,层层分解指标任务,落实责任制,通过内引外联,广泛招商引资,保持了生产连续,并与新老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我监区通过科学分工,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响应的激励机制,使各项生产顺利开展,全年上缴利润
万元,由于罪犯持续减员全年未得到补充,调整后新任务将在12月下旬完成。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法律法规及监狱有关规定,水、电、生产用煤气、劳动工具专人管理,全年没有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和责任事故。
四、2008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即将过去的一年,我监区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一是民警队伍建设个别民警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适应变化的监管工作实际。二是监管改造工作中部分罪犯规范化意识稍差,有些情况导致监管工作在全监综合考评中不够突出,与改造职能科室沟通还是不尽完美,有待于近一步和谐。三是,生产经营指标只能够按人均完成,由于项目基础原因,及犯人的劳动水平极限发挥,经济任务很难再实现新突迫。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力争实现的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努力打造平安监区,为此我监区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1、民警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实现民警无违纪、无违法、无违章失职,整体合力显著增强,执法执纪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2、保持监管秩序的持续稳定,实现“四无”各项监管措施落实到位,罪犯的改造质量全面提高。
3、生产经营指标在科学合理计划内,力争完成任务继续挖掘生产潜力,扩大生产规模,调整生产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形成大生产格局。
5、立求2009年引进全新项目,提升利润价值。
6、力争2009年综合排名跨入先进行列。
在依法对罪犯执行刑罚的过程中,小龙潭监狱认真贯彻执行 “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十分重视对罪犯的教育改造,针对改造对象的不同特点,紧紧依靠法律政策的威力,加大个别教育工作力度,因人施教,恩威并举,通过全体监狱警察的共同努力,使得绝大多数罪犯的思想得到了改造,从而促使狱内罪犯改造秩序不断稳定,改造质量逐年提高,取得了连续九年无罪犯脱逃的良好成绩。
一、认识到位,坚持个别教育不放松
多年来,监狱党委始终把对罪犯的个别教育工作,作为新时期提高监狱警察素质的基础工作和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监狱党委每年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听取教育改造工作汇报,专题研究个别教育工作,提目标、定要求。党委要求在个别教育工作中,要真正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充分运用科学知识,进行个案分析,在对罪犯进行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治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分析罪犯的心理、思想特征、犯罪原因等,有针对性的进行政策攻心和行为感化,促使罪犯的思想转化,向个别教育工作要监狱稳定,向个别教育工作要罪犯改造质量的提升。
二、各级领导亲自参与、率先垂范
我监狱各级领导在个别教育工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严要求,亲自参与并积极做好罪犯个别教育工作。从党委书记到党委成员,无论分管改造,还是分管生产和安全,或者是分管政工、后勤的领导,都对监区的管教、生产进行责任制包干,并直接参与包干教育罪犯,每名监狱领导直接参与包干教育顽危犯1人,有针对性的进行谈话教育。监狱领导除外出学习和工作外,无论工作多忙,每月都要抽出时间深入监区找罪犯谈心、了解思想情况及改造表现,对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教育。监狱领导直接参与包干教育的顽危犯转化率三年均达100%。
三、以制度作保障,保证个别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多年来,我监狱非常重视个别教育的制度建设,早在九十年代就建立了个别教育工作的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2004年以来,监狱根据省局有关要求,重新修订了《小龙潭监狱罪犯个别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以规范全监狱的个别教育工作。为便于检查落实《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监狱又结合实际制订了《小龙潭监狱个别教育工作考核办法》,《考核办法》从十八个方面检查考核个别教育,每季度用于检查考核全监狱的个别教育工作。各监区根据监狱的有关规定,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考核措施,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考一级”检查考核制度。从今年开始,将个别教育工作纳入整个教育改造工作进行考核。
在个别教育工作中,全监狱形成了“层层负责,严格考核,奖惩分明”的工作格局。监狱分管领导每季度率领监狱管教业务处室有关警察深入各押犯监区,认真检查考核个别教育工作,总结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监狱在下一季度考核时严格考核上季度存在的问题,对仍存在的问题加倍考核扣分。这一制度的严格落实和执行,是我监狱多年来监管秩序不断稳定和改造质量稳步提高的关键。
四、强化培训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监狱警察业务素质,是做好罪犯个别教育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多年来监狱领导高度重视教育警察的培训工作,监狱教育改造处与政治部培训中心密切配合,三年来先后派出95名警察参加了省监狱局举办的培训班,已有3名警察参加了部监狱局在扬州大学医学院举办的“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学习班”为期一年的系统理论学习,学习后现从事罪犯心理矫治、个别教育工作。在此同时,监狱为提高个别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先后自办个别教育培训班三期150余人。通过培训,监狱警察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罪犯个别教育工作的质量。
五、总结经验,提升水平
为了不断深化个别教育工作,监狱每年都在监区个别教育经验交流的基础上,召开全监狱个别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所交流的经验材料都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性,从而实现全监狱个别教育经验资源共享。监狱严格按照个别教育能手的评选条件,推荐省级个别教育能手,三年来我监狱经过监区、监狱的逐级选拔,有36名警察被评为省级个别教育能手,有64名警察被评为监狱级个别教育能手。今年还从监狱近三年来个别教育经验交流材料中挑选30篇汇编成册(《监狱基层警察个别教育经验材料汇编》),供全监狱警察学习、借鉴,并进一步充实了监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学习内容,更好地利用这些经验指导个别教育工作。
六、创新工作方式,开展“点警约谈”工作
在认真做好罪犯“四知道”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我监狱根据省局要求严格推行“十熟悉”工作,通过警察对罪犯十个方面基本情况的了解掌握,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我监狱还在认真坚持行之有效的个别教育制度和措施的基础上,从2003年起采用必谈与约谈的方式,在全监狱探索和推行“点警约谈”制度,深化个别教育工作,通过让罪犯挑选并预约自己信得过的警察汇报思想,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接受教育。
三年来全监狱罪犯共预约一般警察谈话4257人次,预约监区领导谈话162人次,预约监狱领导谈话5人次,谈话满意率都在96%以上。
七、重点抓好顽固危险犯的教育转化工作
顽危犯因其固有的危险性、顽固性,给监狱的安全与稳定工作,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威胁。因此,教育转化顽危犯是个别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监狱认真做好顽固危险犯的排查和教育转化工作,将顽固危险犯的教育转化工作全部纳入“挂牌攻坚”工作。每年初,各监区根据罪犯在改造中的现实表现和顽固犯、危险犯的认定标准,排查出罪犯中的顽固犯、危险犯,根据《关于开展“个别教育攻坚”活动的实施意见》(龙狱教[2004]13号)的文件精神,依据顽固犯危险犯的改造表现分为监狱、监区、分监区三级进行“挂牌攻坚”。三年来全监狱共排查顽固犯、危险犯225人,教育转化177人,转化率为78.67%。通过对顽危犯的教育转化工作,确保了监狱的安全稳定,为监狱连续九年实现无罪犯脱逃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监狱将在省监狱局和监狱党委的领导下,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探索个别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全面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打造平安监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个别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挫折教育个案分析
挫折教育课题组
李克
基本情况 张某
男,15岁,父亲为高中物理老师,母亲为数学老师,2010年入学,父母平时工作比较繁忙,但能够保证与学生在家的相处时间。较少跟父母出去游玩,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人带在家里玩电脑做作业。和父母关系融洽。虽然父母都是老师,但是不会对他有过高的要求,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他的英语基础薄弱等问题,能够为其聘请英语家教辅导。
主要表现:
(一)学习方面。该生偏科情况较为严重,根据其期中考试成绩来看,英语和语文都排在全班的倒数第二,总分成绩倒数第一。平时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神,爱做其他事,有时会扰乱课堂纪律。据数学老师方老师反映,案主对作业的态度是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自由散漫,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态度不够严肃认真。
最喜欢的科目是体育和数学。虽然语文和英语成绩差,但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只是在课堂上无法理解老师所教的内容,有点焦虑情绪。
(二)交往方面。
案主在班上没有特别好的朋友,也不会与他们说知心话,认为不能轻易暴露自己。常常感觉被大家排斥,但却很想努力表现让大家接受并喜欢他,所以在一些班级集体活动和赛事,往往积极参加,希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如在校运会上,也能够主动参与多项比赛项目,如: 800米赛跑等。并能够在比赛之前,和同学相约一起练习跑步。但所得的名次靠后,他心里有点受挫。在班上,案主常常会做些奇怪的动作或者故意说些无厘头的话来引起班上同学或实习老师的注意力。
他基本能够诚实坦诚地面对老师,对于老师的批评,虽然还会推卸责任和不服气,但经过分析和教导,最后还是能够认识到自己问题,能够虚心接受。在实习老师第一天巡午休的时候,案主能主动与实习老师谈及学习的问题,对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能够虚心地接受。
至于与家长的关系上,案主在谈及父母的时候,情绪较为平淡。与父亲的交流比较少,母亲偶尔会主动了解其学习情况。当案主考试不理想时,父母都会责骂案主。若案主顽皮不听话时,其父母甚至会打案主。
分析诊断
(一)学习方面。学习上,在该生的语数英三科中,数学学得比较好,但其期中成绩却在全班平均分之下,除了由于父母亲都是理科老师,平日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一些遗传原因外,也与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和信心有一定关系。但是由于案主学习态度散漫和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在实验班的尖子生之中,案主的成绩只能处于全班中下的程度。
至于语文和英语,案主的基础较差,但根据与案主谈话的内容来看,案主对语文和英语并没有厌恶的情绪。当被问及为何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时,他便老实回答是因为听了也听不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案主无法适应B班。
(二)交往方面。
案主由于父母工作变动的关系从外地来到太和,对本地的生活和语言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所以由于文化背景的关系,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导致案主和班上的同学产生心理距离,这很可能是案主感觉自己被排斥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案主在班上没有特别好的朋友,也不会与他们说知心话,认为不能轻易暴露自己,这是一种明显的强烈自我保护。这可能是因为案主内心深处还无法完全放下对新环境的警惕心理。
案主内心自卑,他一直都在寻求机会极力的表现自己,目的是想被关注。由于成绩无法成为大家羡慕和关注的焦点,他便在课外活动和行为言语上寻求机会,希望得以被同学和老师认可。
辅导目标和对策
针对该生乐于表现,希望被关注和能够虚心接受教育等特点,因势利导。具体措施如下:
1、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抓住该生的长处,如擅长体育、头脑灵活等,不断给予表扬,并给他施展长处的机会。平时注意观察,只要发现他在某方面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起色都给予鼓励,不断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内心向善的一面。对他的错误,如果是轻微的,可说可不说的,就不予追究;如果是比较严重的,也不公开他的错误,而是与他个别谈话,引导他认识错误,并告诫他类似的错误不能再犯。
2、帮助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经常与他交流、谈心,在闲谈中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当他情绪较好时,我就利用课间或放学后的闲暇,不失时机地找他交谈、聊天,从关心他的生活入手,询问他的生活状况,让他说说生活中愉快的事、苦恼的事,或生活中的困惑,对他所说的适当给予肯定、认同。引导他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通过表扬减轻他的自卑感。让其多些参与班级活动,提供其表现的机会,并给予帮助,让其能够感受到班上同学对他的认可和支持。多举出身边的典型事例,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拿这些事例作比较,找出他身上的优势与不足,鼓励他向好的方面努力,从反面事例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3、可以询问其意见,是否愿意参与班级管理。若愿意,则可以让他担任课代表或者小组长等利索能力的职务。同时告诉他班干部在班级中是要起带头模范作用的,除了数学的学科要学得好,其他学科也不能太差,以此来诱导他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的学习热情。并通过这些职务增加案主与其他学生接触,早日真正融入这个班集体和广州的社会生活。
4、采取目标指导法,增强学习动力。
帮助案主设定每日目标,如按时完成任务,课余时间可与同学友好交流,但是不能与他们发生任何口角之争。若经过两个星期,这个目标达到了,便进入第二个阶段,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不开小差。并让其主动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增加其在班上同学的好的印象,可向知心的同学说心里话。
谈话记录
问:期中考试成绩如何?有没有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 答:不好,语文和政治达到了,数学和英语没有达到目标。问:那对于没有达到目标的科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英语太难了,数学没考好。
问: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对喜欢的科目你愿意花时间学习吗? 答:体育和数学。还行。问:你评价下自己课堂上表现? 答:有时候没有认真听讲。问:问什么没有认真听讲呢? 答:英语、语文听了也不懂。
问:那父母有没有请家教老师帮你辅导呢?
答:有。刚刚开始是每天都上英语辅导课,和后来改为周六、日。问:上那么多课,你会觉得累吗? 答:刚开始会,后来习惯了。问:爸爸知道你在班里的成绩情况吗? 答:知道,他说让我换个班可能会好点。
交往:
问:在班上与哪位同学最要好?
答:没有与谁特别好。我喜欢独来独往。感觉自己被排斥。但也有知心朋友,但不会与他分享秘密。
问:可是老师看起来觉得你和朋友相处得都还不错啊,怎么会有被排斥的感觉呢?
答:嗯,有时候有这种感觉。
问:上次与李镇江同学发生口角之争,还拿起椅子砸,虽然没有砸到人。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答:当时只是想吓唬他,并不是想砸他,因为他叫我打扫卫生的时候对我大呼小叫的。
问:觉得27班是个怎样的班级?喜欢27班这个班集体吗? 答:这个班很好,一般喜欢。辅导过程记录
老师: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很好。至于你说被同学排斥,这只是你的感激。在老师的观察中,并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可能是你刚来到广州还没能适应广州的生活和人文,再加上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缺乏同学间的沟通,所以你才感觉自己被同学排斥。老师建议你应该多与同学交流,不要独来独往。多说些有意义的事情,多主动帮助同学,主动了解同学们的爱好,主动与趣味相投的同学交朋友,如果学习和生活上有疑问也可以适当的请教同学和老师。争取早日缓解这种被排斥的感觉。
至于学习方面,老师建议你应该好好地与父母亲聊天交流,主动向他们倾诉你在学习上的困惑和困难。父母是会理解你的,并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的。
并且给自己制定一个个小目标,每天努力达成一点点,日积月累你会发现自己在渐渐进步。这次你的两个成绩都达到了自己制定的目标,这就是一种进步了,只要再努力些,争取把语文和英语的目标也达成,那么你就成功一大半了。
辅导结果与反思
由于时间所限,无法检测辅导结果,但在与学生谈话后的三天里,学生的以前种种的逆反心理得到了控制,如午休的时候捣蛋到午休安静的看书,也不找其他同学麻烦,能够服从班干部的指挥。
此次辅导的时间较短,也未能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检验检测到辅导的效果。但是值得肯定的是,经过此次谈话,学生学会正视自己的问题,并能主动跟老师敞开心扉,寻求解决的方法。另外,经过这次谈话,可以证明学生追求进步的心理较强烈,只要和家长配合好,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并且将其安排进适合其学习状态和节奏的班级,让其在一点点的进步中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心理,相信其今后定能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