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有感(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3 16:3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有感》。

第一篇:读《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有感

读《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有感

读《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有感

如今,科技发达。以前古人们所用的蜡烛早已“光荣退休”,取而代之的是能给人们带来强烈灯光的节能灯管。而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现在的部分小孩却过分依赖高科技,变得懒惰起来。认为学习是件枯燥无味的事,因此不愿去学习。

古人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都坚持了下来,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却不能呢?所以,其实我们有很多时候都应该向古人们学习。就像匡衡,他用功读书,之后就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孙敬,他刻苦学习,后来就成为了一名通晓古今的大文学家;孙康,他勤奋学习,往后他就当上了一个大官;车胤,他好学不倦,以后继而也做了一个职位很高的官。这些人物都是来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如《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而有着那么多古人勤奋学习的典故,无非就是想要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现在的高科技,同样也是因为以往的伟人们,他们发奋学习,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会有的。为此,人们如何能想象,如果没有了书籍,没有了知识,没有了这些人的贡献,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怎样?也许,这是无法想象的。但至少,我们知道结果一定是惨不忍睹的。因为,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没有了这些那怎么能行呢!

六年级:lingyashi

第二篇: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演讲稿

向师昌绪院士学习,为家乡争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向师昌绪院士学习,为家乡争光》

2011年1月14日,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一位90岁的老人缓步走上主席台,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鲜红的获奖证书,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这位老人就是我国著名的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师昌绪。看到这样的电视画面,我想我们会比一般的观众更加激动与自豪,因为师昌绪爷爷的故乡就在徐水,师昌绪爷爷的母校就是我们徐水小学,让我们一起去寻访师昌绪院士那令人感动得故事吧!

1920年师昌绪出生在徐水县大营村一个书香门第。他小时候并不聪明却非常勤奋,小学毕业时在全县统考中名列第一。

1948年师昌绪来到美国留学。怀着以科学报效祖国的愿望,他刻苦攻读,获得了博士学位。他多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早日带回祖国啊!但那时,他已失去了返回祖国的自由。因为美国明确宣布: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的中国人一律不许离开美国,一旦他们想离开等待他们的是判刑5年和巨额罚金。

一定要争取回国自由!师昌绪和其他26名中国学生和美国政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们写信给美国总统要求回国;还请印度驻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将他们要求回国的信件转交给周总理;他和同学还凑钱买了一台旧油印机自己刻印传单,一夜间印了3000份向美国公众散发,求得同情与支持……不屈不挠的奋争终于见到曙光,美国被迫同意一些中国留学生回国,其中就有师昌绪。

临行前他的美国导师问他为什么要执意回国,导师说:“如果因为职务低,挣钱少的话,我可以帮忙。”师昌绪谢绝了导师的热情挽留,严肃地说“都不是。在美国我无关紧要,但我的祖国需要我!”

回国后,师昌绪领导自己的科研小组取得了很多科技成果,其中最为耀眼的成就,就是帮助祖国一代代的战斗机冲上云天。

师昌绪院士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家乡赢得了荣誉,他的光辉事迹会永远鼓舞我们徐水小学的学生,鼓舞我们热爱科学,激励我们努力学习,长大后我们也要成为像师昌绪院士一样杰出的人才,为母校争光,为家乡争光!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牛角挂书

唐代李密听说包恺在缑山,前往拜访。他骑着牛,在牛角上挂上一卷《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在路上见到他,拉着马缰绳从后面跟着他,说:“什么书让你勤奋到这种地步?”李密说是《项羽传》。杨素于是与李密谈论,认为他是奇才(见《新唐书•李密传》)。后来用“牛角挂书”比喻勤奋读书。

囊萤映雪

这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典故。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映雪:利用雪的反光。利用口袋里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在夜间读书。

车胤勤奋读书,手不释卷,博学多才,但其家境贫寒,用不起灯油,夏天就用白布囊盛几十个萤火虫,用它们发出的光照着读书,夜以继日(见《晋书•车胤传》)。

南朝梁孙康家贫,无钱买灯烛,晚上常映着雪光读书。后人常把“囊萤映雪”两个典故作为勤学的典范。

凿壁借光

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载《西京杂记》)。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韦编三绝

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孔子晚年喜欢研究《周易》,编撰《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解说《周易》的《易传》。由于反复阅读《周易》,以致编联简册的绳子多次断开(见《史记•孔子世家》)。后泛用以形容勤奋读书。

刺股悬梁

苏秦,东周洛阳人。他到齐国,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学成后去游说秦王,上书十次,不被所用,带去的资金用完了,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哥哥、弟弟、嫂子、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里讥笑他,说他不务正业,搬弄口舌,倒霉活该。苏秦听后感到惭愧而暗自伤心,于是发愤读书,读得困倦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惊醒之后接着再读,最终做了六国的宰相,成为六国的合纵长。后用“刺股”比喻刻苦攻读。

汉朝孙敬读书困倦时,将头发用绳子拴在梁上,一打盹就能惊醒,终于成为当代大儒。后就用“刺股悬梁”比喻刻苦自学。

目不窥园

此典故是说无暇观看园中景色,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董仲舒讲学授课,三年不出屋,无暇看园中景,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居然没见过他的面。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见《汉书•董仲舒传》)。后来用以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

孟轲刻苦学习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的出生地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的石桥镇。他的祖父张堪做过太守,为官清廉。父亲早逝,因此张衡家里很贫穷。张衡从小就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颖,很早就闻名乡里。据史书记载,他10岁时就“能五经贯六艺”,过目成诵。他兴趣很广泛,常常涉猎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而且写得一手好辞赋。一天,张衡从一本诗集里读到四句诗,描述了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时的变化:“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他觉得这太有意思了。天上的繁星闪烁,有的像箕,有的像斗,有的像狗,又有的像熊,它们的运行义各有怎样的规律呢?这简直是太美妙了。于是张衡根据诗的内容又参考别的书籍画成了天象图,每夜只要是没有云彩,他就默默地对着天象图仔细观察着夜空。广漠的星空有多少难解之谜呀,他观察着、记录着、思考着,他的脑袋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充满了五颜六色的幻想。后来,他终于确认那四句诗里描述得不够准确,事实上斗柄早春指东北,暮春却指东南。

王羲之

墨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有一本书,你们看过吗?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勤奋好学的故事》。这本书里面记载着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我就讲一下里面其中的一个:海伦•凯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

第三篇: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大凡学识渊博之人,都勤奋读书,尤其是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典范,并传为佳话。下面我就给同学们讲几个勤奋读书的故事。

囊萤映雪

这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典故。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映雪:利用雪的反光。利用口袋里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在夜间读书。

车胤勤奋读书,手不释卷,博学多才,但其家境贫寒,用不起灯油,夏天就用白布囊盛几十个萤火虫,用它们发出的光照着读书,夜以继日。

南朝梁孙康家贫,无钱买灯烛,晚上常映着雪光读书。后人常把“囊萤映雪”两个典故作为勤学的典范。

凿壁借光

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孟轲刻苦学习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了,不必再 “囊萤映雪”、“凿壁偷光”,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只要我们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就一定会成功。

第四篇:古人一日三餐制的由来及典故

古人一日三餐制的由来及典故

餐制是一个民族为维持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自然形成的每日饮食次数和饮食时间,是饮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餐制的出现是在进人农耕社会以后的事。下面本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人一日三餐制的由来及典故。

在那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先民以猎取野兽、采集野果为生,没有食物贮藏,过着住无定居、食无定时的生活,因而也就无餐制而言。只有在农业、畜牧业产生后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谷物和畜产品有了一定的储蓄,人们的食物有了相对的保障,才会逐渐形成与当时的生产和生活相适应的餐制。然而,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我们今天难以清楚地了解上古先民的餐制,就目前而言,学术界认为商代是实行两餐制的,其依据是甲骨文中有“大食”、“小食”的记载。据董作宾的《殷历谱》,商代的纪时法中称上午九、十时为“大食”,下午四、五时为“小食”。当两餐的'时间已形成惯制才被纳为时辰专名。至于两餐制何时转变为三餐制,即今日人们日常生活中通行的一日三餐制是何时确立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饮食史》和《中国春秋战国习俗史》都认为:“大概在战国末年,一日三餐制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而得以推广开来。”一些文化史、古文献学、民俗学等方面的专著如陈直《汉书新证》、韩养民《秦汉文化史》、乌丙安《中国民俗史》等普遍认为:我国三餐制较早,古称“三食”,和今日相同,分早、午、晚三顿。胡新生在《谈古代日常生活中的“三食”习惯》中指出:一日三餐制“至少在两千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即已形成”。饮食学界的向春阶认为“到汉代以后,三餐制才比较普遍起来”,姚伟钧在《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中指出“汉唐时期,是中国三餐制习俗确立与巩固时期”,而黄金贵则根据其餐食词研究,认为:“ 一日三餐的观念与词语的出现,无疑是一日三餐制成为定制的标志,故可以断言:从元代起三餐制正式形成。”从以上几种观点可见:我国三餐制确立时间从战国说,到汉唐说,直至元代说,相差了近两千年,各执其辞,由于衡量三餐制确立的标准不一,故也难以达成共识。

《周礼·天官·膳夫》:“ 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郑玄注:“杀牲盛馔曰举”《周礼·天官·内饔》:“ 王举,则陈其鼎俎、以牲体实之。”《周礼·天官·醢人》:“王举,则共醢六十瓮。”《周礼·天官·醯人》:“王举,则共齐菹醯物六十瓮”从膳夫、内饔、醢人、醯人职记载看,“王举”,要陈十二鼎(正鼎九,陪鼎三),并配有俎,以牲体实于鼎、俎,还有醢酱六十瓮,醯酱六十瓮。这证明王每日一“举”时,列鼎设俎,拥有丰盛的肴馔。丰盛的肴馔并不仅为王食用而烹制,而主要是为祭而制作,在先秦礼乐制度下,食前必祭,以示不忘先祖,所以《周礼·天官·膳夫》曰:“ 以乐侑食,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王在祭先祖以后才食用盛馔。祭必须在人食用前,《礼记·曲礼》的“悛余不祭”,就是指不能用食剩的食品祭祖祭神。祭祀的食品必须是人未食的洁净食品。《淮南子·说山训》亦言:“ 先祭而后飨则可,先飨而后祭则不可。”王每日一餐拥有丰盛的肴馔,而其余餐则食用悛余。《礼记·玉藻》:“ 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中而悛。”此谓天子戴皮弁视朝后朝食,而日中食朝食之余馔。《周礼·天官·膳夫》:“王齐,日三举。”齐即斋之假字。《说文·示部》:“斋,戒絮也。”王在斋戒日为表示在祭祀前的洁净、虔敬,不用剩余的牲肉,一日内三次杀牲。也就是说斋戒日王每次用餐都杀牲盛馔,这“日三举”就意味着王一日三餐。所以,根据《周礼记载断言,王膳食实行的是三餐制。

郑玄注《周礼》“膳夫”职云:“ 燕食,谓日中与夕食。”“燕食”相对于陈鼎设俎的朝食“举”而言,是比较随意的用餐,一日中指日中与夕食两餐食用朝食的剩余牲肉。《周礼》“膳夫”职贾公彦疏也认为:王“一日食有三时,同食一举”。《礼记·玉藻》载:诸侯“夕深衣,祭牢肉”。郑玄注:“ 天子言日中,诸侯言夕,天子言悛,诸侯言祭牢肉,互相挟。”可见,在《周礼》、《礼记》经文中都已有关于天子、诸侯每日三次食的记载,分别是朝食、日中、夕食。

三餐的具体时间,《后汉书·五行志》刘昭注引《洪范五行传》 郑玄注:“平旦至食时为日之朝,隅中至日昳为日之中,晡时至黄昏为日之夕。”“食时”同于卜辞中的“大食”,约早上7-9时。“隅中”指在“正中”之前将到中午的时候。《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饧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其“隅中”是在正中之前。《史记·天官书》:“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昳至餔,为黍。”“晡”同“餔”。《说文·食部》释“餔”为“日加申时食也”。清人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云:“ 谓日加申之时食谓之餔也。日加某者,古语也。”“申时”一般在下午3-5时。朝食“平旦至食时”是从日出到上午7时之前。《礼记·内则》中说:“ 男女未冠笄者,……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若已食则退,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具。”这是指未成年的男女,在天色微明时要去向父母请安、问候长辈的朝食。日中“隅中至日昳”是正午之前至日开始西斜下午2时之间,这正是中午时间。日中即昼食,汉代也称作“食象”。《说文·食部》释“食象”为“昼食也,从食、象声”。

清人段玉裁说:“ 此犹朝曰饔、夕曰飧也,昼食曰食象。”可见,中食一般是在正午时刻。夕食“晡时至黄昏”,即时至黄昏,为下午5时至天将黑的黄昏之间。夕食在先秦称为“飧”。《周礼·天官·宰夫》郑司农注:“ 飧, 夕食也。”《说文·食部》:“ 飧,餔也,申时食也。”孙诒让认为“飧本为铺食,引申为凡食物之称。《蜀石经》作‘飧,夕食也’。”从朝食、日中与夕食三餐的时间看,与商代一日两餐的“大食”和“小食”相比有明显变化,一是朝食的时间比大食时间早,而夕食时间则比小食时间迟,这是比较符合饮食规律的。因为三餐制有日中一餐,将早、晚餐时间相对提前与推迟,拉开了三餐之间的间隔时间。二是三餐制中的朝食在天微明后时间段内,夕食在天色将黑时间段内,这种饮食时间安排更适合于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第五篇:古人的群聊——读《孔子如来》有感

古人的群聊

——读《孔子如来》有感

“二月过,三月三,穿上新缝的大布衫。大的大,小的小,一同到南河洗个澡。洗罢澡,乘晚凉,回来唱个“山坡羊”。”

“这是《论语》中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一段文字的意译,堪称神译。译者显然也是被两千多年前的浪漫感动得“稀里哗啦”

“此为《论语·先进》篇最后一节,记述了孔子和他几个弟子的一次群聊。”

今早,我在读鲍鹏山的《孔子如来》一书。因为近年来,跟着老师在科大网络课堂听课,在长江书院诵读《论语》近百遍,又在书院每周有读书会上的讨论交流,颇有兴趣,渐渐地,对相关的书籍等也有了兴味。

(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

如果说子路三人的语言是应用文,曾皙的语言就是诗歌。同样是谈“志”,子路三人的“志”在物境里,曾皙的“志”在意境里,不会累于物,周行而不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言志”是我们传统诗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为什么一定要用“诗”来言我们的“志”呢?

鲍鹏山认为:这是为了让我们的“志”有些弹性,尤其是在面对现实坚壁时,能转个弯,不至于撞墙。这不是“志”的改变,而是“志”的回旋与柔韧。物之“弹性”是物的记忆,弹性越强,受压变形后回到原状的意志力越强。人的志向亦然。

那么,由此想来,我们做人,与周围相处,是否应该有点弹性? 对于《论语》的学习,有过讨论和感受:《论语》第十四篇的“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理解: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邦国,也适用于单位上班族、自己家庭和自己身心调和。我们不能因为不是一就是二,很多事情不是这么简简单单判断的,也不是绝对的。

想起以前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不知道修身养性为何,那时的我,在工作和生活大事小情面前,总爱探个究竟,自我感觉一向爱憎分明,是非明断,大事小事总要判一个对与错。任死理,还觉得自己很有正义感,并公正宣称:我只会对事不对人。熟不知,事与人能分离吗?所以我有时为了把事情办好,直奔目标,在做的过程中,有意无意会伤了周围的人。(现在看来是一种偏激,是一种思想不成熟的表现)。人都做不好,如何做事?不能因为你的存而在令周围大多数人不安、难受和别扭,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执拗而改变。我目前好像不那么较真了,我是圆滑了、世故了?还是……?

我目前的些许改变,感觉自己内心柔软了,温暖了,身心调和一些,周围美了,人际关系和谐了。如此种种,我宁愿承认自己是“圆润”而不是圆滑。看过一篇微信文章《你越对越得罪人》,题目有点另类,但是里面的观点,我有些认同,工作生活中有些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中国人心里图个圆满,不图一定要分个是非曲直。这样一来,我们是不是会更宽容了。

智者还是混沌一些吧,郑板桥的一句“难得糊涂”倒有些道理呢。中国文化向来以“和”为贵,只要不是敌我是非的面前,大家不是追求绝对的对与错,而是一种我们大家都接受都舒服的“圆满”,这是事情能开展下去的前提。没有一个和谐的氛围,亲人间的谈话都难以进行下去,何况是一起合作做事呢?西方心理学上沟通技巧中的“共情”也是如此。

如同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和孟子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我会觉得孔老夫子敦厚淳朴,亲和温暖多了。

还是以《孔子如来》书中的一句话作结吧:

“孔子体现的是一个人对于他人的谦卑,孟子张扬的是道义对于权势的优越”“孔子在做自己,孟子已化身为道义”。——《孔子如来》

下载读《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有感(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有感(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典故30则

    读书典故30则 1.牛角挂书 《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jiān)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

    读《忆读书》有感

    提纲 一、是什么书,作者是谁。什么时候读的。读后的感受。 二、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类似的事。(可分多段) 四、总结体会,感受。 (情节丰富人物如生真情实感语......

    读《忆读书》有感(定稿)

    读《忆读书》有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通向成功的要诀,绝大部分知识是来源于书籍的。 起初,我对这篇文章并没有什么兴趣,但当我仔细阅读后,便马上被它吸引住了。 《忆读书......

    读书-读《狼图腾》有感(精选)

    读《狼图腾》有感春天到来的时候,冰雪消融,嫩草吐绿;到了夏天,野花遍地,百灵鸣唱,早观红日升腾,晚听牛羊入圈;秋日高阳,碧空无暇,灰鹤南翔,雁行落字。枳机草高密,拥锡林河东去。河边、井......

    读《巴金读书》有感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他没有上过大学,是书籍培养他成为杰出的作家。巴金视书为老师,为良友。他从书中汲取了大量的养料,为他以后的作品铺垫了基础。巴金读书的情......

    读《100》有感-读书心得

    人生格言:我可能不是一名最优秀的教师,但我要做一名最努力的教师; 我可能不是一名最聪明的教师,但我要做一名最勤奋的教师。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有感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

    古人谈读书文本解读

    古人谈读书文本解读一、教学设计意图本课的三篇短文是依时间之序来编排的:第一篇内容出自《论语》,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对于学习的看法。第二篇言论来自宋代的朱熹,与孔子的距离相......

    古人读书的故事

    古人读书的故事 负薪挂角悬梁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 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