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学习型校园打造教师发展平台
建设学习型校园打造教师发展平台
——关于学习型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
万州区长岭初级中学罗育明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教师,面对莘莘学子的渴求目光,面对家长和社会对子女成才的期盼,教育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教师如何应对这一社会需求,如何在教师专业化方面发展和有所最为,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工作方式,学习将会是每个人终身的需求。因此,学校的发展目标,应是成为“学习型学校”,未来人才的培养,也应重视培育能自我学习及不断成长的下一代。因此,教育作为传承文明、实践新思想的群体,建设学习型校园和学习型教师将是我们的选择。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名为《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的书,掀起了全世界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风潮。他在书中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思路即“五项修炼“:
1、自我超越:能够不断理清个人的真实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实现自我超;
2、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看待旧事物形成的特定的思维定势。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会影响对待新事物的观点;
3、建立共同愿景:就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愿望,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
4、团队学习:是发展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5、系统思考:要求人们用系统的观点对待组织的发展。学习型组织理论首先在企业管理中取得长足进展,继之被引入以政府机构为代表的非赢利性公共组织的管理过程,也对学校的组织建设产生了影响。笔着认为,中小学可以从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上获得许多的启示,从而创建书香校园、学习型校园,打造教师发展平台。
一、建设学习型校园的必然性
与企业组织相比,学校更能体现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其一,学校作为社会组成的重要部分,组织建设的质量不仅影响到学校自身的发展,更直接地影响到她的“产品”——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基础教
1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迅速发展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型、专家型教师应该成为新世纪教师的必然选择。如果没有“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没有“能让成员体验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没有“通过学习能创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仍然按照“制度+控制”型组织形式进行学校管理,无疑是难以实现教师素质的迅速提高的。
其二,学校教育活动更能体现现代管理以人为本的宗旨。企业组织内的基本关系在很大程度是人(管理者与员工)与物(原材料与产品)的关系,而学校组织内部的关系结构则完全是人与人的关系,学校领导者的管理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其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人;尤其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其身心发展特征决定了他们正处于生命发展中的特殊阶段,需要有成人的关心、引导,从而逐步完成社会化进程。教师也是特殊的生命体,实现生命的价值是其特殊的追求,而学习型校园的建设将有利于师生生命价值的实现。
其三,学校教育活动更能体现出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以学习为前提的。学生活动的学习本质自不待言,就教师来说,教师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教,是为了学生学得更好,“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古训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当代教师的理念是“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因此,教师自身的继续教育与持续学习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构建学习型组织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建设学习型校园是将成为学校组织的必然选择。
二、学习型校园建设要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笔着认为,所谓学习型校园就是所有校园中的人都能在有意无意的学习中得到适合自己的和可持续的发展。学习型组织是因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应运而生的,学习型校园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也应该是为了人的发展,尤其是为了作为学习型校园主体的教师的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发展学校,是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
我们知道,教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期望得到人们的尊重,获得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认可。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作为生命体,教师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成功欲望是人的生命本能之一,没有谁会去追求失败。教师更是如此,几乎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班级自己执教的学科比其它班级其它学科教得更好。所以,在建设学习型校园的过程中,我们要把目标放在——通过学习来“洗脑”,更新教育观念,确立现代理念;通过学习来“充电”,完善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通过学习来“提升”,成为学习型的教师,成为教育专家。
三、重新审视学习型校园中的学习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已不断地丰富、扩大,学习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活动,也不再局限于学生以及学校范围,更不仅仅为了升学、考试、晋升,学习型校园中的学习的内涵和特征都发生了变化。
首先,学习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学习意识的确立、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受环境和氛围影响的,所以学校要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是学习型组织创设的基本前提,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源于教师的平等交往和积极参与。校内人际关系主要由教师与行政人员的关系、教师间关系、师生间关系所构成。其中教师与行政人员间的关系居主导地位,影响着后二者间的关系。构建学习型学校就要鼓励、强调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鼓励教师在各种场合与管理者平等交流,特别是教师与行政人员能互相支持,遇到问题进行沟通,对重大问题能达成一致。使教师们积极主动地开展创造性教学,建立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归属感。共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学校还应鼓励教师之间横向的交流与分享,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的团队关系,从而激发起教师主动要求进步和提高的内在动机与愿望。当今社会,“学习”已经成为工作生活的通行证,只有不断的学习与提高才能参与社会竞争,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学校要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营造浓烈的学习气氛,创设“我在学,你在学,他在学”的环境,让每一个教师主动地学,自觉地学,使学习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同时,作为专业化的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把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另外,要制订学习的制度、公约、规范等,创造显性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使教师适应社会的发展,引导教师走向成功。
其次,学习是一种对话、一种互动。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认知,而是人与人的交流与互动。既包括读者与作者的心灵的沟通,也包括我们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学习型校园中的学习,学习的对象(书本之类)已成为读者与作者交流与沟通的载体,我们可以为作者的观点击节、喝彩,可以为对作者的观点生发疑虑,甚至怀疑。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学习型校园中的学习,更多的是团队学习、共同学习,学习者与学习者因学习而增加了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就教育理念、教育的难点
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在交流和互动中,知识不断丰富,认识不断提高。
第三,学习是一种质疑、一种批判。学习的过程不能仅仅接受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信书,不泥古,要以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去分析那些似乎“千真万确”的真理、那些所谓的“不可怀疑”的理论,还要联系理论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就本质而言,老师的学习应该是质疑和批判。
第四,学习是一种反思。作为教师科研活动的主要因素的“反思”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反思”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本过程。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教师就应该边学习,边思考,边工作。因此,教师要把学习与研究、思考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迅速地成长起来。
四、校长要成为学习型校园的首席学习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的办学思想就像舵盘,决定着学校的走向,科学、前卫、踏实的办学思想会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中发挥其决定性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校长的办学思想应该具备前瞻性、可行性、持久性、发展性,应当令师生乐于接受,真正成为学校全体成员共同的美好愿景,唤起员工的热情,成为校园每一个人的奋斗目标,而不是校长或某几个人的“孤芳自赏”。这就要求校长不断学习。
学习型校园是由学习型教师个体构成的,学校领导是否率先成为学习型至关重要,不但可以形成“气场”,影响教师的学习态度,而且也能正确引导教师的学习方向。一个学校,应该是先有学习型领导,后有学习型组织。所以说,校长应该首先加强学习。校长应该而且必须成为“首席学习官”(CLO)。
作为“首席学习官”的校长,首先要转变观念,确立正确的学习观。校长要确立活的知识观,不再只重视死的知识,而是高度重视知识的发展更新;活的信息观,重视信息的时效性、动态性、综合性;活的人才观,重视的不是人已经具备的技能,更重视一个人学习创新的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活的资源观,重视可发展的资源;活的组织观,重视组织的弹性、适应性、可调性,淡化组织的等级观念等。校长要以自己的切实行动引导教师摒弃被动应付式的、形式主义的、无实质意义的所谓学习,转向教育改革发展所迫切需要的能力的学习修炼,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其次,校长要善于学习。一是善于选择学习的内容。作为校长应该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还要涉猎经济学、社会学等
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的过程中,要涉猎诸如营销学、广告学等方面的知识,拓宽视野。使自己能够站在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正确地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二是善于选择学习的对象。除了向有字书学习外,更要向无字书学习。作为校长,要在向教师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要向中外优秀校长办学思想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还要广泛阅读中外教育名家的专著。尤其要善于与大师对话,与教育专家、管理专家交流,接受新的知识和管理理念。三是善于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方法。信息时代,除了传统的文本学习的途径和方式外,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可以参与论坛的讨论(沙龙)来学习,可以用咬文嚼字式的精读,也可以一目十行式的略读,关键是注重实效。
五、学校为老师搭建学习的平台
教师是学习型校园的主体,教师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习中转变自己的观念,提升自己的素质,是学习型校园的重要标志。因此,学校管要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
首先,要营造强力型的组织文化。学习型校园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团队的合作学习,学校的每一个教师都成为积极的学习者,这就需要营造强力型的学校组织文化。强力型的学校组织文化,能使全体教师产生共同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特别是能营造起人人学习、天天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所以,管理者要理清学校共同愿景,引导老师自觉将个人愿景融合到学校的共同愿景之中,把学校的事业看成是个人的事业,达到对组织的一致认同,从而对老师产生目标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使教师把学习视为促进组织发展也是自己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要制订必要的学习制度,包括对教师的学习进行必要的考核的制度,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的热情,强化教师的学习行为,形成学习的群体。
第二,要建设好学习型组织。“学而无友必然孤”,学习型校园中的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的交流过程,没有交流的地方就不会有真正的学习,所以,学习型校园的建设要以组织的保障为基础,学习组织的保障是一个学习型群体是否能持续生存并发展壮大的体制保证。可以组建一些诸如“教师沙龙”“读书人俱乐部”等开放型组织,让教师有个对话的天地,让不爱学习的老师有一种危机感,孤独感,从而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来。指导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只有构建起全员学习网络,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在构建学习网络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是重视抓好组长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组长的培养。教研组长是学习型组织的中坚力量,是广大教师学习最直接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示范者。要重视教研组研讨活动的开展,订
时间,订计划,落实每一次研讨内容。只有每一位组长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体会、把握学校的办学思想,带领全组教师创造性地学习,进而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各项措施才能真正得以落实。因此,加强教研组建设,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思辨型、创新型组织,是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
第三,要创造学习的机会。要引导教师确立并真正把学习作为每天工作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学习的氛围。譬如,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流,鼓励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大胆接受新理论,大胆应用新技术,大胆进行实验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出成果,出经验,出论文;每学期为教师提供一本书,组织读书以及读书体会交流,延请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播放有关专题录像,等等;开设论坛,组织教师交流、论争,与大师对话也是有效的形式;还可以实行学术休假制度,让教师进行一个学期或者一年的休假,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反思教学实践。
第四,要营造宽松的交流、探讨的氛围。学习离不开讨论,恰当的讨论能促进教师的学习。我们知道,当讨论带有一团和气、完全一致和相互依赖的特征时,就无法激发新的见解;当讨论带有全面冲突的时候,这种爆发性的不稳定的平衡或者人们干脆完全回避问题,也不能激发出新的见解;虽然大家互相争论、有不同意见,而仍然愿意讨论和互相交流听取意见时,才会激发出新的见解。所以,学习型校园应该努力营造第三种交流探讨的氛围,以讨论来促进教师的学习。
此外,学习型校园建设时,要引导教师注意学习的内容的丰富多采,除教育教学的业务外,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现代教育教学心理学、学习学、教育环境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生态学,等等,凡是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一切的知识,都应该成为学习的内容。还要以信息技术为运作平台,引导教师借助网络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利用网络(BBS、留言板等)进行学习方面的交流,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师的学习打开一扇窗。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的系统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学习型校园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的需要。但是学习型校园的创建,还是一个新的课题,还需我们进一步探索实践。
邮箱:clcz8@126.com地址:万州区长岭镇长新路189号
第二篇:兴安街道打造四个平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兴安街道打造“四个平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创新学习的平台,确保学习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长效化,从而加强和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一是打造“中心组”学习的平台。坚持和落实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学习,把机关干部、基层党组织负责热纳入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合力安排学习计划和内容,扎实推进学习型、创新型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能力。同时抓好基层党组织和机关的政治理论学习,完善检查督促机制,促进机关、社区学习的常态化。
二是打造“市民讲堂”平台。街道成立“市民百科讲堂”,制定完善“市民讲堂”制度,每月开展学堂活动,确保学习的长效性。加强组织领导,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担任讲堂校长,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领导到学堂集中授课、现场讲解、互动讨论等。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热点难点问题互动,行政管理、科技、法律、文化、专业知识等。
三是打造“交流空间”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打造网上交流平台,通过设立QQ群、开辟网上论坛、开设网上学习专栏等形式,开展网上在线交流,互动学习,畅谈体会、工作经验。开展好“交流空间”活动,每半年组织一次工作交流会,组织机关、社区干部,对如何开展好工作,解决当前矛盾纠纷,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开展讨论。
四是打造继续教育平台。一是鼓励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学活动,努力形成讲学习、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岗位培训,充分利用“市民讲堂”,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水平;三是创造脱产学习教育的机会。四是开阔视野,“外学内比”,每年有计划、有安排组织干部职工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发达地区、先进街镇、优秀村、社区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寻找差距,创新工作思路。(兴安街道楚凤艳)
第三篇: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
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
蓬莱路第二小学
项目由来:
如何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以提高两纲落实的有效性,是近几年学校所着重发展和探索的问题。借助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构建,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通过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从而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实现“优雅的文化、优秀的团队、优美的环境、优良的声誉”的办学目标,最终达到提高两纲落实的有效性的目标。
实施过程:
一、“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目标
我校对“学习型”教师团队的目标定位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实验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的发展。同时,学校要求所有参与研究的教师根据“学习型”教师团队的设定目标,自我完善,努力达到以下十个方面的素质标准: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乐于奉献的学习品质,相互合作的学习愿望,立志改革的学习决心,乐观向上的学习情绪,推陈出新的学习观念,批判创造的学习能力,多层吸纳的学习意识,不骄不躁的学习态度,开发潜能的学习水平。这些标准的倡导,旨在让教师在一种精神的感召下,自我激励、自我创新、自我反省、自觉学习,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学习型”教师。
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主要是促进教师把“知识本位”的传承式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为“创新本位”的主体式教育教学观念,让教师由主宰者、权威者、指挥者、表演者、仲裁者转变为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大伙伴、大朋友。这个教师角色的内在调整,使得教师与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一同学习、成长,成为一个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学习型”教师。一个学习型的教师以及所组成的学习型教师团队是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的推动力。
二、以学习型团队建设培育教师人文素养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本身的一言一行都是儿童学习的范例,教师身传的作用往往大于简单的说教,因此,实施两纲教育、提高两纲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对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行培育。通过学校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也是提高两纲教育有效性的首要途径。
在学习型团队建设过程中,学校制定科学的学习规划,明确学习内容:
1、每年要结合形势,学习政治理论读本一——二本,如十七大报告、上海十一五德育工作规划。
2、每年自学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二——四本,如《优秀是教育出来的》、《细节决定成败》等,每月学二篇读书笔记。
3、每学期写《两纲》进课堂的课例或案例两篇。
4、每学期安排二——三次专家讲座。
5、每年完成一个研究专题或课题。
6、每次教研活动都要认真输出有效的信息。
7、每位教师都要交一份两纲进课堂的自报课或研究课的教案及反思。
8、每年学期安排一个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如教育信息技术„„
9、每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十次。
10、每学期安排一——二次的外出考察学习,如名校采风、名校采访。
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校党政干部带头交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的心得与体会,力求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感、学有所用。学校领导的读书热情感染了全校的教职员工,学校读书氛围浓郁:有学习组长导读制,向教师推荐优秀的好书好文章,每位教师每个月都能完成两篇学习摘记;学习交流反馈制,每月组织教师采用演讲、征文等形式交流一次读书的感想。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还组织了“走进经典艺术”等主题活动,请老师们走进剧院,观赏芭蕾舞、歌舞剧和交响乐,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学校在听取广大教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并落实了理论学习先行制、学习运用实践制等六项制度,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力,为建设学习型团队提供制度保证。
我们还积极搭建舞台,为教师成长提供相互学习、展露才华的机会,比如:一月份的元旦文艺表演,二月份的读书活动,三月份的学雷锋“爱生日”活动和“三八”妇妇节活动,四月份的随堂课教学“比武”活动,五月份的艺术节,六月份的教工亲子活动,七、八月份的考察旅游活动,九月份的教师节活动,十月份的健康讲座,十一月份的精笔字、钢笔字等的一专多能比赛活动,十二月份的教工运动会。这些活动发挥了每一位教工的聪明智慧和个性特长,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蓬二小”的教工正是在这样的不断学习、展示交流中,注入了新观念,活跃了新思想,提升了每一位教职员工的人文素养,形成了百年优雅的校园文化,创建了“蓬二小”优质的教师示范群体,在社会上赢得了优良的声誉。
三、发挥“学习型”教师团队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形式,提高两纲教育的有效性
在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中,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多元化的教研尝试,来贯彻落实两纲进课堂,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提高了教研的效益,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形成了团结协作的氛围和奋发向上的风貌。
1.工作坊式教研
通过实践表明,运用工作坊式教研,发挥教师的集体力量,以提高实施两纲教育的有效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为解决过去教研活动中学科界限分明的弊端,我们成立了“共享性教师发展计划”工作坊,最初我们以2001届(5)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把这个班的语、数、英、音、体、美、自然学科七位教师组成一个工作坊。班主任做“坊长”,开展整体性教研活动。工作坊每两周进行一次活动,研讨教材,了解各科教学内容,发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共通点与联系。让每位教师都能全面了解该班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关注全班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充分体现了校本教研活动的人本性,2.论坛式教研
论坛式教研活动是面向全校教师所开设的,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展开全员讨论。论坛式教研活动的意义在于能使教师站在高一层次观察、反思教学,有效地集体发现、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使教研活动能螺旋型地向高水平发展。围绕两纲我们在全校开展了专题性的论坛活动,如“聚焦课堂,贯彻“两纲”、“民族精神,薪火传承”、“创新从习惯抓起”、“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现代教育信息与学科整合”等。这些教研活动帮助教师在落实两纲的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了教师在学科研究和提高两纲教育有效性方面不断提高水平。
3.课堂案例分析的教研
我校以课堂案例分析为主,集思广益,使课堂案例中的问题解决方法为大家所共享。为此,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如何撰写案例”的培训,使教师初步了解案例的结构要素: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等。各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教研实践课、公开课,进行判断、分析、选择与反思,撰写了许多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教学观察,我们找到了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增强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在此活动中,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彼此优点及共同探讨个别典型学生的特点,从而避免教师的重复劳动,提高了两纲教育教学的效率。
近二年来,蓬二小的教师共同自觉投身于两纲进课堂的教学研究之中,致力于育人的研究,性格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大家聚集课堂,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两纲教育,形成落实“两纲”的教学合力。每位老师既突出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又自觉地关注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语文教《我爱三峡》,劳技课上包粽子,社会课上讲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拓展课上探究中华民族的端午文化„„每一位老师都结合各自学科中的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的显性与隐性内容来实现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4.沙龙式教研
小学教师经常心理紧张且焦虑,因为他们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多、工作节奏快,同时他们又十分认真踏实。为了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我们探索了教研活动的新形式:沙龙式教研。在咖啡味和音乐的背景下,教师或小组组合,或自由交谈。每天下午三点钟以后,我们准备了水果、茶点,让教师们汇聚在一起,交流一天的工作,畅谈课题研究的进度和体会,特别是针对教学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难以解
决的问题,大家群策群力。沙龙式教研营造了一种良好、民主、愉悦、宽松的教研环境,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展示才华的舞台和交流信息的平台。
5.课题领衔式教研
学校建立一个合作、探究、分享与欣赏的教研文化。我校采用了课题领衔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学时制定教科研一览表,每周根据选题进行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探讨,让每位教师的自报课、探究课、公开课都能紧扣教研组的课题进行。
我校依托已经研究近2年的市级课题《教师人文素养提升的实践与研究》,力求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引导教师愉快、幸福地工作,将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作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成为教师自身的渴求。我校创建的“借分制”“补分制”“导生制”的评价制度引起社会的关注和《 新民晚报》 等七大媒体的大讨论。学校实行的“共享性教师发展计划”工作坊,将一个班的语、数、英等七学科的老师组织在一起开展整体性教研活动,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上海市教学比赛、德育方案评比等赛事的一等奖。
6.名师指导与互动联合式教研
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我们通过长期探索总结了十大流程管理经验并加以规范化。教研、备课、作业、培优辅差、学科竞赛等都依照规则进行,每学期逐一进行检查、指导、培训,使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化,使教学效益日渐凸显。我们还经常安排教师走出去,到京津沪三地交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教学往来,为教师们开拓了视野,增加了信息。“请进来,走出去”为我们的教研工作注入了活力。
在校本教研、校际教研、跨区域教研过程中,蓬二小的教导处精心组织各种教研活动。探索各种研究课、展示课、评比课,还开展了一个月的家常课比赛。通过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同伴互动和广大教师的自我反思,提升了广大教师的育德能力。
四、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促进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学校的管理理念是:学校管理人员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成为教师的“大后方”“加油站”“编辑部”。我校力求管理人员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帮助确立科研和学习的子课题,收集有关课题的图文资料,协助制定个人科研和学习课题规划,关注课题的每一个实施步骤,检查与科研和学习课题密切相关的测量表,修改润色课题总结和论文,指导撰写科研和学习的课题实验报告,校对、核实、检验数据资料,针对性投寄课题论文,组织编印课题研究信息。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配合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我们学校成为一个统一的、相互合作的学习型工作团队。
我们坚持民主管校、制度治校,走以人为本的管理之路,探索现代学校的管理艺术,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促进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形成、帮助教师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学校制定了落实“两纲”进课堂的管理体系:
校长室 党支部
教导处 德育处 科研处 总务处 经费管理 工会 系统 团支部 队伍 人事处 系统 教学流程管理 德育流程管理 科研流程管理 设施、设备、优化实践形成主力构建培育
学校党政班子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勤政廉洁,细致入微地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学校每年经过校长提名、校务会讨论、支委会审议和教代会四道程序,从骨干教师中选拔16 位教师担任本的值勤校长。选出的值勤校长要在一周内完成“七个一”即听一节随堂课、在教工论坛上发一次言、每天写一篇值勤日记、在升旗仪式上发一次言等七件事。青年教师就是在这样的锻炼中成长起来的。
学校在管理机制上为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提供了组织和管理上的保证,同时,也为教师借助于学习型团队提高自己的两纲教育能力和水平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第四篇:壮大支柱产业打造发展平台
壮大支柱产业 打造发展平台
田文彪
2009年第12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钟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培植壮大农产品加工、磷化工和文化旅游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切实加强工业园区、文化旅游风景区等平台建设。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作,有效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在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背景下,县域经济仍然保持了高位运行的态势。今年1—10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88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16.4%;一般预算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18.4%;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43.5亿元,同比增长48%;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同比增长63%;接待游客199万人次,同比增长21%,实现旅游总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22.5%。
(一)高起点规划产业园区。钟祥市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产业定位高、转型标准高、项目档次高、综合效益高”的要求,组成专门班子,拿出专项资金,聘请高层次专家和专业机构考察产业资源,论证发展方向,进行产业策划和园区景区定位,精心编制各类园区发展规划。钟祥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4.1平方公里扩展到3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10平方公里,形成粮油、果蔬、生猪、棉纺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被确定为湖北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全国第二批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为培育磷化工产业后发优势,我们科学编制磷化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规划面积由原来的4平方公里扩展到15平方公里,确定了“到2015年,园区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磷复肥生产基地和精细磷化工生产基地”的目标。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蓝图指导下,钟祥依托明显陵、黄仙洞两个4A景区,规划设计20平方公里的明显陵风景区,实施明文化主题公园、大明承天府、莫愁古村、体育馆、博物馆等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历史——人文——生态相融合,文化展示和综合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世界级风景区;编制客店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深入推进客店旅游名镇建设,着力打造自然景点与人文景观相协调,生态旅游与文化休闲相结合,集观光、休闲、娱乐、商务于一体的复合型、多功能风景旅游区,全力将钟祥打造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的“文化旅游胜地、生态休闲走廊、游客集散中心、重要节点城市”。
(二)大手笔建设基础设施。投入是园区建设的难点。虽然市财力有限,但我们仍坚持打基础、培后劲、管长远,积极探索政府推动、企业联动、项目拉动的多元化园区建设投入机制,完善配套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近三年来,挤出5亿多元财政资金,实施了西环一路二路三路、中磷大道、丽阳大道等园区道路建设,配套了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园区“七通一平”;投资近10亿元,建成了明显陵风景区莫愁湖景观带和莫愁湖国际大酒店,启动了莫愁村、莫愁渡、莫愁湖广场和体育馆、博物馆建设,开展了明显陵维修保护和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了全省旅游名镇创建单位——客店镇街区立面改造,启动了中华葛文化风情园和长达2.1公里的八折河景观带建设;实施了旅游道路、宾馆饭店、旅游商品开发等一批重点项目,着力解决交通、食宿、购物等难题。同时,引导企业和社会筹资18亿元,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和企业园区建设,建成了8个特色园区。
(三)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针对钟祥市场主体不多的实际,我们坚持以产业搭桥、项目铺路,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专班主攻,落实市领导包联重点项目制度,强力推行“二分之一工作法”,主要领导拿出一半的精力主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组建34个招商专班和10个服务小分队,定向招商,驻点招商,跟踪服务;实行半月通报、每月汇报、季度分析、重点督办办法,提高了引资效果。先后引进6家500强企业和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工业园区。为解决百万亩双低油菜深加工问题,我们经过不懈努力,引进中粮集团在钟祥经济开发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油菜籽加工企业,带动了本地及周边百万农户增收;为解决果农卖果难的问题,我们以超常之举引来了汇源集团,一周内办齐所有手续,从正式签约到项目动工,仅用了18天时间。仅今年1—10月,到资项目224个,引进资金33.5亿元,同比增长45.2%;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60个,其中亿元项目52个、竣工项目42个;净增规模企业59家,达到265家。
(四)下气力推进产业转型。我们根据园区定位,合理划分功能分区,抓好横向多品种的耦合共生、纵向产业链的拓展延伸,推动项目建设由遍地插花向产业聚集转变、由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由单一重复向循环发展转变,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在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发展上,转变过去“挖矿卖肥”的粗放经营模式,优化磷矿资源配置,关停并转了96家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设备工艺落后的采矿及加工企业,磷化企业由过去的213家整合到76家;严格控制基础磷肥生产,稳步发展高浓度多元素磷复肥,积极开发精细磷酸盐产品,全市高浓度磷复肥产量比过去增加5个百分点,精细化工产品产值比过去增加6个百分点。在钟祥经济开发区发展上,调整优化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植了中粮祥瑞、雨润盘龙、汇源果汁、广源食品等大型龙头加工企业,配套建设了100万亩优质油料、200万头生猪、10万头肉牛、20万亩小龙虾、2000万只家禽、20万亩水果等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促进了农企“双赢”。在循环经济发展上,严格实行新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排污申报登记许可制度,加快推进以气代煤、以气代油和建筑“禁实”工程,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五)硬措施改善发展环境。我们先后制定完善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基地建设等优惠政策,实行“减、免、缓、奖、扶”,为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减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22个部门208个审批服务项目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行政服务超市”;安排两名市委常委分别兼任客店镇和胡集镇党委第一书记,推动支柱产业加速发展;选派40名市直部门“一把手”到重点企业兼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为企业提供“贴身保姆式”服务;深入推进作风能力建设,着力培养求实、务实、落实的工作态度和敢干、实干、苦干的工作作风,确保执行无差错、落实不折扣。在优质服务中,德力西集团从开始来钟祥参股合作,到独资办厂,再到现在组建集团兴建电气产业园,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如今,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不断追加投资,加速裂变壮大,全市呈现出乘势快上、竞相发展的可喜局面。■
(作者系中共钟祥市委书记)
第五篇:建立长效机制打造发展平台
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不够是崇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崇阳县委结合县情,坚持把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为促进崇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用经济建设的成果来检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效。
一、建立开放引进机制,打造招商引资平台
发展县域经济,县委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确立工业兴县的理念抓招商,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把保持党员先进性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开放引进机制,打造招商引资平台。
1、坚持资源招商与资产招商相结合。招商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既可以盘活存量,又可以扩大增量。通过招商引资盘活企业资产,促进企业改革。按照“招商引资 国企改革=民营化 工业化”的方程式,开展资产招商。改变企业的经营机制,收到了既促进改革、又促进发展的双赢效果。
2、坚持专班招商与全员招商相结合。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实行全民招商、全员招商。用政策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社会各界人士,依托各种关系,进行招商引资,对部门和个人招商业绩实行重奖。形成个人靠招商发财,单位靠招商发展,崇阳靠招商发达的局面。
3、坚持政府招商与以商招商相结合。县委、县政府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财政拨给专门的招商经费,成立招商局,组建工作专班,每年组织几次大型招商活动,到北京、浙江、深圳、上海等地,采用同乡会、推介会等形式,开展招商活动。同时,采取付中介费、信息费等方式,委托一些外商帮助招商引资,做到以商招商,诚实守信。
4、坚持环境招商与项目招商相结合。县域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发展环境的竞争。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我们着力抓好“三园一廊”建设,即建设天城工业园、青山工业园、石城冶金工业园和崇青工业走廊。同时,确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摒除过去“开门招商、闭门宰客”和“政府招商、部门宰客”的陋习。对外来投资者实行“准入制、低收费、零罚款、无摊派、快登记”等措施,切实优化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
5、坚持引进外资和吸纳内资相结合。充分利用“三园一廊”平台,发展工业经济,同等对待外资、内资,防止“外来女婿赶走儿”现象。
二、建立财源培植机制,打造企业发展平台
注重从解决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入手,建立财源培植机制,既捡芝麻,又抱西瓜,多途径多渠道培植地方财源,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兴工强县,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县域经济的出路在于工业化。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兴县的思路,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实施“回归工程”。近几年,我们通过组织召开同乡联谊会、招商项目推介会等招商活动,宣传招商引资政策和回归创业典型,推介发展项目,吸引了龙志平、胡嘉、吴兴祥等一批崇阳籍人士回乡投资兴业。
2、创新机制,全面推进国企改革。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大突破,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的取向,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存量资产向能人集中,充分调动全县能人强人富人的创业热情,促进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善待职工,妥善处理好职工安置和补偿等问题。改制企业大都度过了艰难的磨合期,生产步入了正轨,活力明显增强。
3、“擂大”、“活小”,大力发展规模企业。一方面,通过大投入,带动大调整,壮大企业规模,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档次,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着力扶持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大产业,以湖北众望、慧安水泥、中健公司等龙头企业,激活民间资本,发掘民富潜能,发动全民创造财富。同时,采取放宽民营政策,聚集民间资本,壮大优势产业等办法,促成民间资本、县外资本和国有资本的融合,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和部分可以做大做强的企业,开展金融评信授级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三、建立产业调整机制,打造农民增收平台
实施“调整富民”思路,确立以工业化经营的理念抓农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产业调整机制,着力解决“资源大县,经济弱县”的问题。
1、优化区域布局,培植壮大特色产业。按照“一竹一稻”、“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调整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布局,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建成雷竹、优质稻、水果、桑蚕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蔬菜村”、“养猪村”、“桑蚕村”等特色村。
2、加强基地建设,发展龙头产业。要按区域化生产、产业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要求,经过3-5年的努力,把“一竹一稻”两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把崇阳建成一个10万亩雷竹大县和30万亩优质稻生产大县。争取在5年以内培植3-5个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税金在600万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争取崇阳雷竹鲜笋进入武汉各大超市、各类农贸市场。
3、落实惠农政策,实施再就业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完善土地延包,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产业导向上,鼓励民营资本向主导产业聚集,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确保双下岗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同时,大力鼓励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大力开展下岗人员免费技术培训,开展劳务输出,发展打工经济。到目前,全县外出打工人数超过10万人次,年收入在4.5亿元左右。
四、建立优质服务机制,打造环境建设平台
我们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县开展了“崇阳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专题大讨论,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纳入重要议事工作日程。
1、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三个一律”的要求,尽快修改和废止与《行政许可法》相冲突的作法和规定,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公开服务承诺制、政务、厂务公开制、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企业准检证制。以健全行政服务中心职能为基础,大力推行限时办结制、一次性收费制。
2、认真整改部门违法违规问题。针对工商、质监、环保、水利、交通、公安等部门存在的多头、多层执法问题,认真清理,严肃查处。进一步改善法制环境,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对乱摊派、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和“吃、拿、卡、要”以及滥用职权粗暴执法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财政四项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信用崇阳”建设,在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着力加强“平安崇阳”建设。
五、建立城市经营机制,打造城镇建设平台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能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我们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一主三化”目标,确立“城市经营引进功能项目,招商引资筹措建设资金”的战略思路。努力促进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天城、白霓、沙坪、青山和城北新区、青山工业园区、天城工业园区等“四镇三区”的建设。
1、高起点规划。切实搞好城镇建设规划,搞好集镇修编,是城建工作的平台工作,也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亮点。规划是建设的基础,建设是规划落实的前提,我们坚持科学规划,按功能区分,突出各个区镇的特色。
2、高标准建设。加速城镇建设规模,走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尽快形成支撑小城镇的产业群体,增强城镇的实力,加速城镇规模的扩张。在城镇建设上,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
3、高质量推进。坚持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加速资本营运,坚持高质量企业准入制度,做到以地生财、以地聚财,发挥城镇土地的潜在效益。在这方面,我们始终做到三个一律:即土地交易一律进市场,土地收益一律进财政,办事程序一律公开化。在城镇建设上,做到征地不违规,用钱不借债,拆迁不上访。
六、建立联系群众机制,打造队伍建设平台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缔造者,我们围绕“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建立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制度,加强干部继任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1、建立健全了解民意的信息机制。确定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联系点即为党建工作联系点,实行“五个一”联系制度,即一名领导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民营企业,一个重点项目,一个产业大户,一个特困群众,建立健全了调研工作制度,机关干部谈心制度,县级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等,开展“访贫问苦、访富问计、访贤问策”活动,广泛收集民意,准确掌握民意,工作决策顺应民意。
2、建立健全为民谋利的服务机制。认真办好与群众生产、生活等紧密相关的实事,着重解决群众行路难、就医难、看病贵,子女上学难等问题。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排出为民服务办实事时间表,推行服务承诺制度,重点单位党组织“一把手”,将本单位工作职责、办事程序,收费项目在电视上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3、建立健全助民爱民的联系机制。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注重把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定期征求意见制度、走访慰问制度、结对帮扶困难制度、信访接待制度,积极畅通民意表达途径,及时了解基层群众所需、所急、所忧、所盼,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总结推广高枧乡“驻村夜访”和天城镇“民情日记”经验,建立健全“双百帮扶”活动机制,继续实施一个单位党组织帮扶一名下岗特困职工活动。同时,对五保对象实行“低保救助”,对特困对象实行“定期救助”,对优抚对象实行“优待救助”,对受灾群众实行“临时救助”,对重病群众实行“爱心救助”等全方位救助机制。
4、建立健全廉洁从政的监督机制。出台了《崇阳县党委(党组)议事规则(试行)》,认真贯彻落实党内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推行政务公开、厂
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干部谈话提醒制度、干部诫免制度、干部考核反馈制度,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切实加强监督,各级领导干部签订了《崇阳县创建“廉洁家庭”承诺书》,筑牢家庭反腐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