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范文模版)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在这次会上,记者就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关重要问题,采访了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记者: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基本结束,请您介绍一下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背景和总体情况。
答:按照党的十七大部署,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2008年3月开始试点、同年9月正式启动,自上而下分三批进行,到今年2月底基本结束,共有370多万个党组织、7500多万名党员参加。每批历时半年左右,分为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展开。每批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都进行满意度测评,且分别安排半年左右时间做好整改落实后续工作。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是在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的背景下开展的,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的背景下开展的,特别是在全党全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背景下开展的。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期间,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全力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全面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有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筹办上海世博会,依法坚决平息和妥善处理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可以说大事多、喜事多、难事多。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紧扣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着力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牢牢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以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党员负责人为重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工作扎实、成效明显,基本实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和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为党和国家办成大事、办好喜事、办妥难事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总的来讲,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中央对学习实践活动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先后9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学习实践活动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有关工作。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带头参加学习实践活动。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8次听取学习实践活动情况汇报,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指导意见。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中央领导同志的率先垂范,为学习实践活动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保证。以习近平同志为组长、李源潮同志等为副组长的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每个批次、每个阶段学习实践活动的统筹谋划和组织指导。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记者: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次规模空前的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在加强理论武装方面有哪些明显特点?
答: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把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摆在首要位置。一是按照中央确定的内容组织学习。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两本书,学习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认真研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二是紧密联系实际深化学习。普遍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展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通过开展调研走访和案例分析,认真总结经验,深入查找问题,特别是把理论学习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三是通过开展解放思想讨论推动学习。普遍围绕科学发展主题,把解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问题、思路问题和能力问题作为重要任务,通过组织开展要不要、能不能、怎么样科学发展的大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把思想认识从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记者: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把突出实践作为最大特色,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学习推动实践,组织引导党员、干部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使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成为促进科学发展、推动实际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一是紧扣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促进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力抗震救灾、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加强基层组织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最重要的实际、最需要取得的实效。二是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普遍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精心确定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各具特色的实践载体,搭建发挥党员作用、凝聚发展力量、推动科学发展的平台。三是紧贴群众的愿望和期待,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从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就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党员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记者: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有许多创新之举,这里请您谈谈,在改进活动组织指导方式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答: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把分类指导作为重要方法,坚持从各批次、各行业和各类党员群体的实际出发,不断改进组织指导方式,加大分类指导力度,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注重对不同批次加强分类指导。第一批重点是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第二批重点是理清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三批重点是加强基层组织,着力为群众办实事。二是注重对不同行业加强分类指导。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分别成立中央企业、部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分别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分行业制定具体指导意见。三是注重对不同党员群体加强分类指导。根据党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从业状况等不同情况,既作出共性规定,又提出个性要求,务求切实管用。
同时,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坚持正确导向,紧扣工作进展、贴近党员群众,尊重新闻规律、把握报道节奏,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和持续不断的宣传工作。一是大力宣传中央精神,通过消息、通讯、图片、言论等多种方式,把中央精神及时宣传到基层。二是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推出了四川省南江县委原常委、纪委书记王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航空专家吴大观,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委原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浙江省抗击台风三英雄陈柱平、钟伟良、毛文国,解放军档案馆原馆员刘义权等一批走在时代前列、真实感人、可信可学的先进人物。三是充分运用互联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手机网等新兴媒体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舆论宣传不仅为学习实践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也成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也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在组织指导上的一个鲜明特点。
记者: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丰富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具体而言取得的成效主要有哪些?
答:一是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得到了增强,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对事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不加快发展不行,不科学发展更不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二是科学发展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过去、分析现在、规划未来,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修订完善了发展规划。普遍解决了一批发展方式落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和破坏生态环境、对社会和谐稳定重视不够等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规划、资源配置、环保约束、财税分配、民生保障、舆论引导、干部实绩考核、惩治预防腐败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三是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改善民生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制度、政策和投入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举措,促进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普遍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工作力度,使群众关心的上学难、就医难、饮水难、行路难等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普遍加大扶贫开发、移民帮扶、灾民救济力度,着力帮助残疾人、企业困难职工、低保户等特困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广大党员、干部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过程中,进一步查找和解决了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转变了作风,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部队实际,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履行使命见成效的总要求,组织党员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着力查找解决影响和制约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效履行军队使命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和最重要的实际,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打牢了全军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更加牢固地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重要指导方针地位,全面加强了部队各级党组织建设,提高了部队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有力促进了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整个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到第三批时,中央提出把“加强基层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强化基层的一个重要契机来抓。一是进一步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普遍加强了各领域各行业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单独建、联合建以及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多种方式,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二是进一步探索了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各级党政机关部署开展“走前头、作表率”活动,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国有企业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三是进一步探索改进了基层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具体指导、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格局;认真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努力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定职责目标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完善了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积极推进城市基层党组织“三有一化”建设,努力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地方议事,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
记者: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创造和积累了哪些主要经验?
答: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党始终成为带领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党的建设始终面对和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充分运用党的建设基本经验特别是党内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成功做法,在探索新形势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二是必须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统筹推进,把党建工作成效体现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上来;三是必须坚持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不断提高其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必须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做到让人民满意;五是必须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有效做法制度化、管用经验长效化。这些经验启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础在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目的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根本在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动力在于创新体制机制。
记者: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是否也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怎样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答:实践证明,党的十七大作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是衷心拥护的,社会各界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是充分认可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是在有限时间内实现了有限目标,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比如,学习实践活动在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开展得不够平衡,一些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刻,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进一步解决好这些问题,把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运用于经常性工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基本结束,但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长期战略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运用到经常性工作中去,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取得新的成效,不断提高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当前,尤其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进一步解决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和工作落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继续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切实以整改落实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按照党的十七大部署,组织开展好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
第二篇:中央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答记者问
认真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央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答记者问
今年在全国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近日,记者就专项治理工作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央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
一、您能否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工作,多次作出规定、提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违反规定换车借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公车私用等问题仍然突出,有的还相当严重,增加了行政成本,加重了财政负担,浪费了国家资源,助长了不良风气和不廉洁行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群众反映强烈。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切实解决公务用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对于落实中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和厉行节约工作部署,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推动党政机关改进作风、提高效能,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今年以来,中央在部署专项治理工作中有哪些举措?
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今年年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省部级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从降低配备标准、压缩编制数量、强化经费预算管理和审批购置、使用、保险、维修及加油等方面,对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严更高要求。
二是为贯彻落实两个《办法》、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对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专项治理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三是4月25日,中央专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按照中央的要求和贺国强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
四是中央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召开了全国专项治理工作部署培训会。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意见》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建立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周密组织实施,抓好任务落实,全国专项治理工作正在积极稳步有序推进。
三、这次专项治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这次专项治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和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制度,进一步提高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专项治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分级负责、齐抓共管,坚持总量控制、规范管理,坚持积极稳妥、注重实效,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
四、这次专项治理工作的范围包括哪些?
这次专项治理的范围包括各级党政机关及其所属行政单位、各级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级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
五、这次专项治理工作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
通过专项治理,重点解决以下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超编制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即违反中央或地方、部门公务用车编制规定,超额配备使用、未经审批配备使用、不在编制内配备使用公务用车。二是超标准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即超出中央或地方、部门公务用车排气量或价格等标准配备使 用公务用车。三是违反规定换车、借车,即擅自采取折旧变卖、转送下属单位、提前报废等方式处理能够正常使用的公务用车,利用职权以各种名义借用、调用、换用下属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其他服务管理对象的车辆。四是摊派款项购车,即向下属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其他服务管理对象摊派款项购买车辆,或擅自接受下属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其他服务管理对象赠送的车辆,以及摊派、转嫁车辆运行费用。五是豪华装饰公务用车,即增加公务用车高档配置或豪华内饰。六是公车私用,即将公务用车用于婚丧喜庆、探亲访友、度假休闲、接送亲友、学习驾驶等非公务活动。
各地区各部门还可结合实际,把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其他方面的突出问题纳入专项治理内容,进行集中整治,拓展工作领域,扩大工作成果。
六、这次专项治理工作如何开展,有哪些步骤和环节?
这次专项治理工作从4月份开始,至2011年底基本结束,主要分动员部署、清理纠正、重点检查、建章立制4个阶段进行。专项治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一是严格清理纠正。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实施意见》要求,对公务用车逐辆进行登记自查,不遗漏、不隐瞒,彻底摸清车辆底数;组织力量对登记上报情况逐车进行核实甄别,不留空白、不留盲区,对发现和认定的违规问题进行纠正和处理。二是严格编制和配备标准。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两个《办法》精神,从实际出发,按照不突破原有编制和配备标准的要求,明确新的编制和配备标准,重新核定车辆编制总数并报上一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备案,严格控制公务用车总量,严格依照规定标准配备更新公务用车。三是严格使用管理。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经费预算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公务用车,加强公务用车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和使用情况统计报告制度,逐步建立公务用车管理信息系统,切实避免公车私用,降低使用和维修保养成本。
七、在专项治理清理纠正阶段,应把握哪些政策规定?
为保证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明确了相关规定和政策界限,一是对违规车辆的处理,本着厉行节约、避免浪费的原则,按照调剂使用、公开拍卖、经批准继续使用和换回、退回等方式进行。严禁擅自处理违规车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对越野车的治理,两个《办法》下发后,党政机关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含SUV车型)。确因地理环境和工作性质特殊的,可以适当配备国产越野车,但须严格审批程序,纳入车辆编制,实行集中管理,不得作为领导干部固定用车。三是对责任人的处理,区别情况、体现政策。对主动自查、及时纠正的,依据有关规定从宽从轻处理;对隐瞒不报、不及时纠正的,严肃处理;对两个《办法》下发之后的违纪违 规行为,从严从重处理。四是严禁借机更换公务用车。凡是提拔、交流的干部,必须优先使用单位现有车辆,严禁占用其他单位车辆,严禁违规新购置车辆。在《实施意见》下发之日起至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重新核定编制和配备标准前,原则上暂停新购置车辆。
八、如何通过专项治理工作,建立起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这次专项治理工作,不仅要抓紧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而且要坚持边清理、边纠正,边建设、边完善,建立健全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果,逐步形成防治同类问题反复发生的长效机制。在专项治理工作中,重点落实和完善公务用车编制管理、购置审批、经费预算管理、日常管理、执法执勤用车管理等制度规定,堵塞管理使用上的漏洞;研究制定垂直管理部门、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着力构建完善的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制度体系。
九、这次专项治理工作与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什么关系?
专项治理工作与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互联系、相互衔接。专项治理主要是通过组织全面登记自查、严格审查核实、纠正处理问题、督促建章立制等工作,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制度规定落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在摸清情况、找准问题的基础上,改革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创新公务用车管理保障方式,从根本上杜绝公务用车方面存在问题的发生。通过专项治理工作,对公务用车进行清理规范,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可以巩固和扩大专项治理成果,从源头上解决存在问题。
十、在专项治理工作中,主要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此次专项治理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进行。中央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央纪委、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监察部、财政部、国管局、中直管理局、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参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管局。各级党委、政府对本地区本部门专项治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责任,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加强工作指导。各级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通过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分析现状和问题,提出对策措施;注重分类指导,区别工作情况,及时做好政策咨询答复工作;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工作。
三是强化督促检查。把监督检查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专项治理工作全过程。通过工作督导、重点抽查等形式,全面了解情况,督促整改发现问题,确保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严格执行纪律,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选择典型案例,适时进行通报或曝光,发挥警示教育作用。畅通监督渠道,认真受理信访举报,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落实专项治理工作安排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宣传推动作用,及时公布信息,主动释疑解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有序参与专项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第三篇: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小金库”治理工作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小金库”治理工作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今年将继续深入推进“小金库”治理工作,明确治理重点,严格执行政策,加大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案件,努力构建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为便于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小金库”治理工作,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小金库”治理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小金库”治理工作开展一年多来成效如何?
自2009年4月以来,通过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基本掌握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问题的情况,有力遏制了“小金库”滋生的势头,增强了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领导干部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保障了国有资产和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好评。截至目前,全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共发现“小金库”24877个,涉及金额122.42亿元。全国因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受到行政处罚842人,组织处理413人,党纪政纪处分1035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322人。
二、今年“小金库”治理工作是如何安排的,遵循哪些原则?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2010年“小金库”治理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认真开展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回头看”工作。加强督促指导、线索核查、检查验收,保证治理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二是全面开展社会团体的“小金库”治理工作。认真借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治理工作经验,按照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和整改落实四
个步骤,充分发挥业务主管单位的作用,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全面开展治理工作,争取年底基本结束。三是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小金库”治理工作。紧密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改革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小金库”治理工作。
各级“小金库”治理机构将继续坚持《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分级负责,分口把关;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依纪依法、宽严相济;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好“小金库”治理的具体组织工作。
三、今年“小金库”治理工作政策规定有何特点?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今年的“小金库”治理工作在政策规定上仍然突出鼓励自查自纠、严惩顶风违纪、鼓励举报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凡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对责任单位可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自查出的“小金库”,要如数转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各业务主管单位对所主管的社会团体和公募基金会进行的内部检查,各主管部门和国有企业对所属企业和单位组织的检查,试点金融企业对其所属单位进行的内部检查,一律视同自查。二是对被查发现的“小金库”,除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外,还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三是对专项治理工作中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主管部门和专项治理领导机构要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情况,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四是对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或重点检查中发现“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五是对“小金库”治理工作后顶风违纪设立“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按照组织程序先予以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六是对违反社会团体、公募基金会、国有资金监督管理,以及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按照有关程序和具体规定,依法做出处理处罚。七是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四、社会团体“小金库”治理范围如何界定?检查重点是什么?
根据《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2010年社会团体“小金库”治理的范围是:依法在民政部门登记管理的社会团体和公募基金会。在治理范围的界定上,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国务院批准不登记和免于登记的社会团体不纳入今年的社会团体治理范围。二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单位内部活动,不具有法人资格、不独立核算的单位不纳入今年的社会团体治理范围。三是纳入治理范围的社会团体无论规模大小、收入多少都应进行广泛的动员部署,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并做好迎接重点检查的准备工作。
检查重点主要包括行业性社会团体,有政府资助特别是有财政拨款、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特别是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社会团体和公募基金会,有举报线索、社会各界反应强烈、财务会计工作基础薄弱、工作走过场以及过去监督检查存在问题的社会团体和公募基金会。
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治理工作如何开展?应把握哪些关键环节?
按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和《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试点实施方案》的规定,2010年将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全面组织实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分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整改落实四个阶段推进,2010年底基本结束治理工作。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先进行试点工作,分前期调研、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整改落实和总结报告六个步骤进行,2010年底结束。
治理工作将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工作中应把握以下关键环节:一是
要高度重视自查自纠。鼓励自查自纠是此次治理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中央为此专门明确了从宽处理政策,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鼓励自查、支持自查和依靠自查。因此,一方面,治理机构要组织好自查自纠,保证自查自纠面达到100%;另一方面,各企业要高度重视自查自纠,敢于正视和暴露问题,争取把问题解决在自查自纠阶段。二是要认真组织重点检查。各级专项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将做好重点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方案制定、业务培训等准备工作,抽调业务骨干参加检查工作,突出检查重点,畅通举报渠道,创新方式方法,保证检查质量。三是要严查违纪违规问题。对于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要坚决果断地查处,行政处罚、党纪政纪处理、组织处理等手段并用,而且有选择地予以公开曝光,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
六、拓宽举报渠道是推动“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鼓励举报方面有何新举措?
今年,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除继续设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举报网址以外,国资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都设立并公布了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举报网址,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小金库”治理工作中来。各级“小金库”治理机构也将重新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网址,畅通举报渠道,共同做好举报受理和办理工作。
除此之外,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还就奖励举报有功单位和人员的规定作了调整。去年“按照查出并已收缴入库的„小金库‟资金、税款、罚款合计金额的3%-5%”,今年将“按照查实的设立„小金库‟金额的3%-5%”,给予举报人奖励,奖金最高额为10万元。
七、今年“小金库”治理工作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小金库”治理工作将继续遵循中央和地方分级负责、各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分口把关的原则,并建立“小金库”治理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为保证“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在原有10个成员单位的基础上新增民政部、国资委、证监会、保监会等4个成员单位,各级治理机构也及时作出了调整。新增成员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分别牵头制定、细化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协调对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小金库”治理工作。其他各成员单位也按照工作分工,认真履行本部门承担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要及时研究明确治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加强对方案制定、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案件移送、宣传报道、信息沟通等工作的督促指导和组织协调,建立起分工明确、配合有力、资源共享、运转顺畅的工作协调机制。
八、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工作进展如何?
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是“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根本任务,将贯穿于“小金库”治理工作的全过程,要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边治理、边规范、边完善,积极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铲除“小金库”问题滋生蔓延的土壤。
目前,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研究工作正在稳步推进,9月底要基本完成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课题研究工作。各地区各部门也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循序渐进地推进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以此次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结合社会团体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治理结构完善,建立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第四篇:长春市质监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18期
长春市质监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5月25日
市特检中心
突出“两抓”服务长春经济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和长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三满意”机关活动部署要求,长春特检中心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把确保全市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切实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在严把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关上下功夫。
一、围绕民生工作,抓检查监管
长春特检中心主要担负着对全市锅炉、电梯、医用消毒柜罐体、天然气管道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其设备的质量安全直接关乎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长春特检中心始终视安全为“生命”,面对今年的特殊形势,为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加大了安检工作力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近千家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进行科学施检。一是对锅炉全面检查。检查锅炉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为了检验数据的准确,他们不怕脏累整日围绕锅炉钻进钻出,进行测厚、测硬度、测蠕胀等工作,先后对7台有安全隐患的锅炉进行重点排查,现场解决问题,不让一个锅炉“带病上岗”。二是对医疗单位排查。在检验长春市中心医院两台高压氧舱时,发现舱体内部有开裂迹象,一台消毒柜罐体外壁腐蚀泄漏,对此检验人员及时要求医院停止使用,并提出报废处理意见,避免了一起爆炸事故的发生。三是检查大型企业。先后对大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西部管网工程、长春热力有限公司华能热电厂管网工程进行检查,长春特检中心抓住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德惠至长春东郊煤气厂长输天然气管道工程在5月份相继开工这一关键时机,组织专业骨干人员每天行程100多公里,集中对各个工地的管道逐一进行监检,对检验中发现的数个质量安全问题,立即下发检验意见通知书,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及时排除了隐患。四
是对电梯全面普查。在今年检验的2217台电梯工作中,不论是定检还是抽检,都严格按照检验规程进行操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不留后患。对企业整改达标的实行全过程监管和帮扶、协助企业建立设备档案,有效防范了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为普及电梯安全使用知识,他们积极筹备印发宣传册,引导百姓和企业共同关注和维护电梯安全。
二、围绕经济建设,抓服务保障
为保障我省“十一五”重点电源建设项目,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在九台开始投资建设华能九台电厂工程需要安装两台660MW机组大型电站锅炉,长春特检中心组成技术骨干攻关队,驻厂进行监检确保安装质量,携带测温仪器全过程监控设备焊接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及焊缝层间温度,随身携带焊接工艺卡,严格控制焊接工艺保证焊接质量。为保证抽查射线底片的数量及准确性,设专人随时检查施工单位的焊接专业检验记录、热处理记录、热处理工艺、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工艺卡的执行情况,认真核对焊口编号、材质、规格、坡口质量、焊缝成型、焊缝外观等质量参数。同时,对加工后的设备及时按比例抽查做光谱分析、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测厚、硬度检测等无损探伤检验。在1万多张评片中发现漏评未熔合、未焊透的质量问题,马上要求企业返修直至验收合格,受到企业好评。
特种设备的“特”体现在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特种设备检验人员的工作同样具有危险性,但他们始终坚信既然选择了特检事业,就要负起这个神圣的责任,时时刻刻把百姓的安全高举过头顶,他们既是这样想的,更是用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做的……
报: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指
导检查组、市纪委宣教室、局党委
发:直属事业单位党支部(总支)、双阳分局党总支、局机
关党总支
第五篇: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确定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和试点单位,各地各校申报的国家级试点项目即将全面启动实施。针对社会各界广泛关心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1.请简要介绍一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
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十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是这次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原则,也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根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扩大教育开放为重点,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并提出了本届政府启动实施的十大改革试点,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2.在新时期新阶段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程表明,每一次大的教育改革,都推进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当前,我们迎来了又一次推动教育改革的大好机遇,具备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从复杂性来看,教育改革既涉及体制机制,也涉及思想观念,还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期待高,有些方面认
识不尽一致。从艰巨性来看,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任何一项重大教育改革的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教育政策措施的出台,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失误或失败,可能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可以说,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改革的难度大、压力大,矛盾也比较多,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少走弯路,避免折腾,使改革的收益最大化,改革的风险最小化,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做到统筹谋划,系统设计,循序渐进。一是重视顶层设计,对各项改革都有一个前瞻性的通盘考虑和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和操作步骤。二是突出重点,抓住那些长期困扰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充满期待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争取突破,不能全面铺开、平均用力。三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按照这些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从三个层面系统推进教育改革:一是重大标准、重要制度的改革,以及复杂、敏感、系统性强的改革,由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谋划,在做好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统一组织实施;二是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由省级人民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在国家指导下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总结推广;三是各地各校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自行组织改革试验。
3.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是哪些?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多层次、多领域的体制机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教育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着眼于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突出矛盾,力争在4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教材、考试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二是在办学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三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
取得新突破,着力建立健全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四是在保障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4.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三条: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把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检验教育改革的根本标准。二是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搞好总体设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专项改革与综合改革相结合,着眼于事关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确保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三是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充分考虑我国城乡差别大、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把整体部署和尊重基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各地各校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增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
5.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是如何确定的?
为做好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从今年年初开始,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就结合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改革,研究确定了近期启动实施的重点任务,并将这些重点任务公开发布,请愿意先行先试的地区和学校,选择一项或几项申报国家改革试点,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协商论证、综合平衡、统一部署”的原则,制定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在第一轮申报的时候,共有500多个改革项目,各地各校改革的积极性很高。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主要从科学性、合理性、操作
性等方面,对所有项目提出修改完善建议,并将意见反馈给申报单位,进一步完善试点方案。试点方案再次上报后,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组织由教育部门、相关管理部门和专家组成的综合评审组,重点就试点方案的改革措施、配套政策、保障条件等进行研究论证,提出修改完善建议,反馈给申报单位。经过“三下三上”的过程,总体方案不断完善,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听取了与会代表的意见。大家认为,总体方案体现了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大家所提的意见建议,又对试点总体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按程序审定。8月27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行了统一部署。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了试点的重点任务和试点地区、试点单位。所有的试点项目,都是各地各校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改革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研究设计的。
6.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内容为三大类,即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专项改革包括10大试点任务:基础教育有3项,分别是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高等教育有3项,分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另外4项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和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旨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编制符合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的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统筹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总的来看,试点任务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每项任务在确定试点地区时统筹考虑了东、中、西部的布局。
7.在全国性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如何搞好统筹协调?
这次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搞好统筹协调。一要做到“上下结合”。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体现着国家意志,教育的大政方针和基本制度必须由国家统一制定。但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管教育的是各级政府,办教育的是各个学校。学校的实际情况如何,教育改革的效果如何,包括校长、老师在内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还有学生和家长往往是最清楚的。任何一项改革,只有既得到学生、家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又符合国家的要求,才能真正推行、取得成功。二要做到“左右结合”。据初步统计,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涉及约60个部门和团体的合作。任何重大改革,只有加强统筹协调,得到各相关方面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帮助,才能凝聚改革的力量,减少阻力,形成合力。三要做到“点面结合”。改革必然导致原有格局的调整、体制机制的创新,先在点上取得突破,才能减少和消除阻力,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留出后续完善的空间。凡是涉及面广的重大政策,应该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先行先试,取得成功经验后,再由点及面推广。这样做可以减少改革成本,使改革收益最大化。四要做到“远近结合”。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领域的许多矛盾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要对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科学分析,既要进行长远谋划,又要明确近期任务。对于反映突出的问题,要优先列入改革日程,及早启动改革,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五要做到“软硬结合”。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我们在硬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今后在继续加快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软件建设,加强思想观念的更新、方式方法的转变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只有硬件软件同时建设、同步加强,才能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8.如何确保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取得成功?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20个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审议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由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
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
二是加强检查指导。为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已于11月中旬成立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及时向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提出报告。各地各校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都要经咨询委员会评审、完成备案程序后,才能启动实施。改革试点启动后,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立督促检查机制,按照试点实施的计划进度,开展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试点方案。对于实施中需要突破的政策和规定,要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原则和精神,充分论证,积极探索,稳妥操作。对于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要深入分析和系统评估,做好预案,积极化解,确保改革平稳推进。对于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妥善处理,避免出现大的偏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将根据试点进展情况对试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和补充。对措施不具体、保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试点项目,对以改革试点名义进行不正当办学行为的试点单位,将予以调整。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改革。对在改革实践中涌现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只要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都应给予保护和支持。对于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要及时总结,组织交流,加以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扎扎实实把改革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