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与教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考题(共)
《学与教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指出下列现象是否属于学习(D)
A.每天早晨做广播操
B.成人使用筷子吃饭
C.幼儿初次上托儿所怕生人,时间长了就不怕了
D.每天浏览报纸
2.下列属于加涅的符号学习的例子是(C)
A.记住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这样的事实
B.能说出圆周率是“3.14159„„”
C.知道书又叫“book”
D.婴儿背儿歌如“我爱北京天安门”
3.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B)是对应的。
A.德B.智C.体D.美
4.按加涅和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区分“你”、“我”“他”和“1、2、3、4、5„„”,这里学习的本质是(A)
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知识学习D.动作技能学习
5.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中的符号学习等同于奥苏泊尔学习分类中的(D)
A.机械学习B.命题学习C.概念学习D.符号表征学习
6.动作技能不同关于智慧技能的根本特征是(B)
A.很少有认知成分B.含有肌肉协调成分
C.有一系列程序D.不易遗忘
7.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是(C)
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
B.技能是能力的表现,而知识不是
C.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
D.知识和技能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8.营业员在进行心算时不能与顾客交谈,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D)
A.营业员的心算不熟练
B.人不能同时做两件事
C.营业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
D.短时记忆容易因被新输入的信息替代而丧失
9.根据奥苏泊尔的同化学习理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掌握了“麻雀”、“乌鸦”、“燕子”等概念,再学习“鸟类”这个新概念的学习模式是(D)
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10.高中课程中的数学课、物理课的作业总比历史、政治课的要多,用知识分类学习论解释,这是因为,相对而言(A)
A.前两门课程的程序性知识多B.后两门课程的认知要求低
C.前两门课程的抽象水平高D.后两门课程的陈述性知识多
11.许多研究表明,人在短时内记住的孤立信息项目是()个信息单位,这个数字又叫(D)。
A.7±2记忆长度B.5±2记忆容量
C.9±2记忆长度D.7±2记忆广度
12.下位概念中属于城市概念的正例的是(B)
A.天安门B.苏州C.长安街D.人民广场
13.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符合同化论中的(B)
A.派生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
C.相关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14.掌握概念的行为指标是(D)
A.能区分概念的正反例B.能记住概念的定义特征
C.能理解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D.A、B、C都对
15.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A)
A.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采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B.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16.让寝室里的同学共同讨论制定出寝室守则,这种方法是(B)
A.说服B.利用群体规定C.价值观辨析D.角色扮演
17.甲孩子因偷吃东西,打破1只碗,乙孩子因帮妈妈洗碗,打破15只碗。根据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认为乙孩子的行为更坏的儿童可能是(A)
A.学前儿童B.小学儿童C.中学生D.无法确定
18.假如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最适合的安排是(D)
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他们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过度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9.“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宜用现代心理学(D)理论来解释。
A.强化原理B.认知失调说C.从众说D.观察学习说
20.国外有座收费的桥,当局规定,凡乘一人的车收税,乘两人以上的车可免收税,于是人们纷纷多人乘一辆车过桥。根据强化原理,这种行为最适合的解释是(A)
A.受负强化加强B.受正强化加强
C.受收税的影响而加强D.人们怕罚款
二、问答题
1、怎样说服才能有效地改变学生态度和品德。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证据,以免学生产生困惑,无所适从。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当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以免转移学生的注意,误导学生怀疑正面观点。当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教师应该主动呈现两方面观点,以增强学生对错误观点的免疫力。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以免延误时间。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感情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通过说服也可以引发学生产生某些负向的情绪体验,如恐惧、焦虑等,这对于改变作弊、吸烟、酗酒等简单的态度有一定的效果。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该要求。
2、根据广义知识学习阶段理论,请你说明为什么医学院、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有大量的实习时间。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过程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第二篇:学与教心理学
1、试论述加涅关于学生心理构成及其分类的观点
(一)先天的素质(The Nature of Learner Oualities)在心理学中,传统的素质概念指人的心理发展的先天遗传基础,主要指神经解剖学基础。加涅分析了影响学习的先天素质:1.信息输入阶段的感受性;
2.内部加工阶段的工作记忆容量;3.信息提取阶段的速度。先天素质为学习提供可能性,教育无法影响它们,但应避免超越它的限制,“避免超越人类的潜能”
(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由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易改变的特征。1.能力(abilities):(1)一般能力(测验得到的智商):核心是认知能力。
(2)差别能力:言语流利、数字推理、空间定位等;2.人格特质:其中对学习影响较大的是学习动机与焦虑。发展中形成的素质(能力与人格特质)虽不直接参与新的学习,但会加快或减慢学习的速度,对学习起支持性作用;本身并不构成学习的必要条件。
(三)后天习得的素质(Qualities that are Learned)
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态度5.动作技能 { 五种学习结果(习得的性能)}直接参与到新的学习中去,是新的学习的必要组成成分。
2、怎样理解学习概念
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练习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学习是有机体凭借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行为的变化
1、学习的发生时由于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
2、学习的结果是使个体的行为发生了持久的变化
3、不能简单的认为凡是行为的变化都意味着行为的发生
4、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人类普遍具有学习行为,而且动物也能学习
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情境中在教师指导下,有目地的、有计划的、有系统地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已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3、试论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张
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
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与皮亚杰关于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实现的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致的。只是建构主义者更重视后一种建构,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起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因此,学习不是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建构主义者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4、试论述品德及其品德的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1)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的组成成分。品德是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组成,品德的这四个方面表现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2)道德认识是指对于道德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社会上的道德要求转化成为个人需要的第一步,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等。(3)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于某种道德义务产生爱慕或憎恨、喜爱或厌恶态度的情绪体验。它伴随道德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又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4)道德意志是指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它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是为达到既定的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5)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志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是人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6)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成分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道德认识是前提和基础,道德情感是内在的必要条件,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品质的总的表现和检验依据、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习惯的精神支柱和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道德情感受阻、道德行为不能实现时,道德意志的作用更加明显。
5、试论述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
1、设臵并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这是一个教案首先要明确的。如何明确?
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所学内容作知识分类学方面的分析,以确定属于哪一类知识,有助于确立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测。
2、分析教学任务
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需要: 明确学生学习的起始状态;
分析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行为倾向
3、根据任务分析,导出适当的教学过程、方法、技术
课的类型不同,教学步骤、方法、技术也不尽相同,课的类型可以从两方面分: 第一,根据广义知识分类,有三类课: 1)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 2)以程序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 3)两类知识兼有或并重的课。
第二,根据两类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三阶段,亦可划分为三类课: 1)以知识理解为主要目标的课
2)以知识的巩固和转化为主要目标的课, 以知识的巩固为目的——复习课 以知识的转化为目的——练习课。 以学生活动为主。
3)以知识的应用或检测为主要目标的课; 在一个教学单元之后,或期中、期末进行。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试卷,并对学生的反应作出评价。
4、对照教学目标,检测与评价教学结果
6、试论述奥苏伯尔学习动机观
在奥苏伯尔看来,学习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所组成:
1.认知内驱力
认知驱力(cognitive drive)是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它大都是存在于学习任务本身之中的。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这是意义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动机。它发端于学生好奇的倾向,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环境的心理倾向。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心理倾向最初都是潜在的动机因素,它们本身既无内容也无方向。这些潜在的动机因之所以变为实际的动机因素,一方面是成功学习的结果,学生预期到未来的学习可能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家庭和社会中有关人士影响的结果。
2.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它与认知内驱力的区别在于:认知内驱力的指向是知识内容本身,它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由于在社会中,一定的成就总能够赢得一定的地位,成就的大小决定着他所赢得的地位的高低。所以,取得成就成了赢得地位的前提。又因为成就的取得与能力水平是相称的。这样,对地位的追求就导致了成就的取得和能力的提高,成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由此看来,对地位的追求是动机的直接目标;成就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是间接的目标。显然.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
对于学生来说,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它可以促使学生把学习的目标指向将来要从事的理想职业或学术上的成就,以便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在学习期间,自我提高的成就动机可以促使学生去追求优秀的学习成绩或较高的排列名次。总之,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会使学生变得更加努力,会使学生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地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在同伴中赢得优越的地位。显然,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源泉。
3.附属内驱力
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附属的内驱力表现为,学生为了赢得家长或教师的认可或赞许而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需要。附属的内驱力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有明显的不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两者追求的目的不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追求的是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附属的内驱力追求的是长者或权威人物的认可。(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自我能力的提高和学业成就的提高为中介,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得到公众的认可为满足;而附属的内驱力以满足或达到长者或权威的要求为中介,以得到长者或权威人物的认可和赞许为满足。(3)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所对应的奋斗目标是在客观社会的影响下内化而成的个人确立的目标;而附属的内驱力所对应的奋斗目标则是由长者或权威人物给确定的。
(4)学生在附属的内驱力的促使下,从长者或权威人物的认可和赞许中也会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但这种地位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所赢得的一定的社会地位不同。这种派生的地位不是由学生本人的能力或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从他追随和依附的长者或权威人物所给予的赞许中引申出来的。
附属的内驱力有比较明显的年龄特征。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上,附属的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主要成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地增强,附属的内驱力不仅在强度上有所减弱、而且在附属对象上也从家长和教师转移到同伴身上。在青少年时期,来自同伴的赞许或认可将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
第三篇:哪里学习心理学 感受心理学的神奇
学习心理学,成为心理咨询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那么哪里学习心理学?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想要学到真正的咨询技能以及心理疗法,选择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是关键。目前,人保部授权培训的机构是华夏心理,十年培养了近十万心理咨询师,遍布全部,全国各个省市皆有分支或分校,就业入学。
华夏心理包会体系打造心理咨询师培养体系——
一、会考试
华夏心理通过职业资格培训和特色考前培训辅导两大模块,有效整合了从零起点到拿到国家证书的知识积累期学习内容,考试通过率高达84.7%。全国近50%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出自华夏,近五万名学员的信任之选!
二、会咨询
这个阶段通过实务技能课程、远程落地见习实习、体验性工作坊和督导四个紧密相连的环节,让您有机会感受名师魅力、体验咨询感受、强化专业训练。在督导的指引下融会贯通的掌握心理咨询的实战技能。
三、会创业
是华夏心理专门为有一定心理咨询经验的资深咨询师定制的创业学习体系,旨在辅佐这部分有志之士成功创业。该体系通过职业规划和创业辅导两种方式,根据个人优势,引导咨询、应用、就业与创业的方向,实现您的职业梦想。
四、会生活
华夏心理全面整合心理学知识,引领您将其应用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从而解决自己或他人所遇到的情绪问题、心理问题,更有效的进行沟通交流,提升内心深处的幸福感。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灵倍加呵护,从而帮助自己和他人更懂生活,更会生活!
率先独立研发完整的心理咨询师培训体系
心理咨询师是终身成长的职业。华夏心理构建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实务技能培训、实习见习、专家督导、执业支持五大系统,为学员打造持续成长之路。坚持创新,首推心理咨询师实务技能培训
华夏心理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指导中心唯一授权组织实务技能全国认证和考试的机构,是国内首家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职业资格证书)和实务技能认证(心理咨询师实务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机构,实力雄厚,毋庸置疑!
华夏心理十年经验积累,领航心理咨询师培训
作为国家人保部心理咨询师远程培训项目指定技术合作单位,10年来华夏心理培训学员8万余名,以强大实力和绝佳口碑领跑中国心理咨询师培训市场。专家助力风格整合,全面促进个人成长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优势,整合宝贵的专家资源,与各地学员共享。国家心理咨询师教程编委会成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专家组成员、职业资格考试鉴定专家组成员,齐聚华夏。做心理咨询师要保持好的心态、开放的态度,不走极端,不执偏见;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行和督导畅通地交流。个人成长带你成为真正的心理咨询师,更是一个完整的和谐的人。
网络咨询平台功能强大,实习、监督随心所欲
咨询中心全新上线,每个帐号赠送1000心币。学员可以“实习心理咨询师”身份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在线交流等活动,是心理咨询师实习、从业、接受督导的平台。
全真模拟实务技能课程进阶您的咨询技能
认证培训聚焦于理论积累、资格认定,而实务技能培训体系以咨询师的实务训练、专业定向和风格整合为目标,研发制作了全真模拟交互式网络课程,快乐学习,提高技能。
全国统一客服中心倾力打造金牌服务
“用心服务,从心暖起”,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类教学、教务、技术问题,均可拨打400-886-1166。每日8:00—24:00,专人值守,热情、亲切、贴心服务。近200家合作机构遍布全国彰显雄厚实力
华夏心理凭借雄厚的机构实力、深厚的企业文化、全面的加盟支持,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近200家合作机构,报名学习就近便捷。奖学金、助学金激励体制,助力完成心理咨询师梦想
华夏心理实行奖学金制度,鼓励良好学风,奖励优秀学员。并对家庭贫寒或家庭确实有困难、品学兼优的华夏学员实行助学金制度,帮助学员实现助人自助的梦想。
近500万文字的资源库,打造坚实的知识储备
华夏心理网为广大学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知识库、案例库,共1760个词条,总量近500万字的信息。华夏心理社区会员数超过7万人,是心理工作者及爱好者“学习、对话、交流”中心。
近10万名校友遍布全国,学员生活丰富多彩
进入华夏心理大家庭,你就加入了一个最有活力的团队,近五万名校友遍及全国。你获得的绝对超过想象:最新的资讯,最好的课程,最棒的老师和同学,最精彩的心理培训旅程。
华夏心理拥有一支专业、高效的教学研究、教学辅导团队。团队成员不仅具备过硬的心理学专业背景,更积累了丰富的教辅工作经验,总结出科学的考辅办法,确保历年华夏学员考试通过率在全国遥遥领先。
郭念锋教授
心理咨询师项目组负责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主编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 中国特奥会副主席第三届中国残联主席团委员评议会副主任
李文馥教授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1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原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长期从事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学研究。曾两次赴东京大学做访问教授。十几年来深入幼儿园研究儿童自主性绘画,从而开创了儿童自主性绘画研究的新方向。现为国家教委“十五”重点课题——儿童自主性绘画心理与创新教育新途径——课题组长。
毕希名教授
我国著名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家、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医学院心理教研室主任。
现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统编教材(02版、05版)编委,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命题组成员。张平教授
国际关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 常委、副秘书长
国家劳动及社会保障部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师资
中国人才学会超常教育专业委员会 理事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北京心理卫生学会 理事
历任青苹果热线、红枫妇女热线、中国心理教育网督导,有十余年心理咨询实践经历。接受过国际生命线、结构式家庭治疗、团体心理辅导、短期心理咨询等国内外多项培训,并在学校、企业、部队和社区主持过几十个参与式、互动式的工作坊。
张平教授
国际关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 常委、副秘书长
国家劳动及社会保障部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师资
中国人才学会超常教育专业委员会 理事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北京心理卫生学会 理事
历任青苹果热线、红枫妇女热线、中国心理教育网督导,有十余年心理咨询实践经历。接受过国际生命线、结构式家庭治疗、团体心理辅导、短期心理咨询等国内外多项培训,并在学校、企业、部队和社区主持过几十个参与式、互动式的工作坊。
高云鹏教授
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基础心理学家
北京大学心理培训中心主任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普通心理学编写者
长期担任《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普通心理学课程》主讲专家
杨凤池教授
杨凤池,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开展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实践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他曾经为“神舟飞船”系统工程技术人员、中央驻京机关干部、国际航空公司、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等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高校大学生做心理减压讲座;并参与黑龙江洪灾灾后心理救援和“非典”心理干预工作。目前,担任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专家主持。
屈英
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擅长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论文《精神分裂症病人思维包含过多》、《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初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策略的实验研究》等曾获卫生局技术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邱炳武
博士,副编审。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本科毕业,1995年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毕业。现任《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编辑部主任。
王健
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科教办主任、心理测查室主任、脑电生理研究室主任。
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获北京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优秀论文奖,两次获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技优秀论文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主要包括:《MMPI在药物依赖者中的应用研究》,《阿尔茨海默病不同严重程度时的神经心理学研究》,《阿尔茨海默病语言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胃癌患者生存期与个性特征应付方式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应激所致心理症状与躯体症状的相关性研究》等。
如何通过心理咨询师考试?必读——
心理咨询师考试A卷为基础知识:通过基础知识考试的诀窍就是:“理解+记忆”,全部考点在教材中均可查,考试形式为125道选择题,60分及格。心理咨询师考试B卷为实操技能:考题相对于A卷来说活一些,一般从事过心理咨询工作的学员都可以顺利通过考试,如果是新入行或者不打算未来做职业心理咨询师的同学来说,需要多学多练多理解,例如定期收看心理访谈类节目(注意,心理访谈跟心理咨询不是同一事物),多总结心理咨询技能教材中的咨询流程与技术流派,多参加心理咨询团队活动,以更多更快的提升个人能力。
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时检查二级咨询师的重要考核手段,论文切忌不得抄袭,如不打算从事咨询工作或者仅希望了解不希望从业的学员,我们建议您不要报考二级心理咨询师,因为整个答辩过程是由多位常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专家组成,他们的问题尖锐,强烈打探你是否具备咨询经验。
在考前,华夏心理会帮助你安排答辩组专家为您做模拟答辩,让您提前适应心理咨询答辩过程。华夏心理借鉴美国、英国、台湾心理咨询师认证体系,参考香港、台湾行业发展经验,结合国内心理咨询师培训实际状况和资源,为您提供了系统化见习、实习指导方案。
第四篇:心理学考题+答案
心理学考试重点
一. 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2.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5.绝对感受阈限:指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6.差别感觉阈限:就是指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的量.7.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
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9.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10.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1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
12.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13.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14.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15.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6.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17.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8.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9.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0.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21.原型: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个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在头脑中可形成“原型” 22.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23.智力:就是使人能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即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观念、处理新情况和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4.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25.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26.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27.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28.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并且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29.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30.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1.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32.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33.气质: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言语速度、思维速度)、强度(如情绪体验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集中时间长短)和指向性(如内向或外向)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
34.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包括勤劳、懒惰、坚毅、怯懦、慷慨、正直、谦虚。35.人际关系: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36.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37.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现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
38.社会抑制: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降低的现象。
39.社会惰化:指的是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的倾向。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社会逍遥、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懈怠。
40.社会促进: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41.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
42.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是指个人依据一定德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德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43.学习——广义的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
思考题:
1.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什么?(时间、人物)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2.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
(1)测量与描述学习的心理状况与发展水平(2)解释与说明教育情景中的心理现象与问题(3)预测与控制教育主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 3.心理现象的结构图
4.判断个体行为与心理是否异常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1).主客观世界一致。
比如一个人说他听到或者看到什么,而实际上并没有,说明他主客观不一一致,可能有幻听,幻想之类的。
2).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一致。比如一个人遇到开心的事,而却用低沉的语言,不开心的情绪向别人讲述这件事,就说明是不一致的。3).人格相对稳定
5.心理学三大势力的主要代表人物
答: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 的代表人物 华生、斯金纳;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6.理解感知觉的区别
答:感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两者的区别如下:(1)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总和。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
(2)感觉仅依赖于感觉器官,而知觉依赖于多种器官的联合活动。
(3)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经验知识(4)知觉与词联系在一起 7.视觉、听觉的适宜刺激
8.常见的社会知觉效应有哪些? 答:
社会知觉效应:
Ⅰ。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在人际知觉中,第一次交往留下的印象总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Ⅱ。晕轮效应,也称光环作用: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的清晰、鲜明的印象,总会掩盖对他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
Ⅲ。刻板印象,或刻板化,也叫定型化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类人的稳固的看法
Ⅳ。近因效应:指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的影响 9.理解感觉的各种心理效应
10.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答: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意义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1.大小恒常性
2.形状恒常性
3.明度恒常性
4.颜色恒常性
11.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答:
1、强度律
事物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清晰感知 刺激物的绝对强度、相对强度同样重要
2、差异律
对象与背景差异越大,感知越清晰 教学语言、教材展示、3、对比律
将显著不同、对立、有对比意义的东西放在一起 突出对象的性质
4、活动律 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容易感知 教学语言、教材展示
5、组合律
形成整体的对象更易被感知 将对象组合、编排、形成系统
6、协同律
各种器官分工合作,协同活动,提高观察效果 学生学习做到“五到”
7、新奇律
新奇的东西总是容易吸引人的注意 避免与课堂无关的东西分散注意力
12.注意的特点是什么? 答: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集中性是指 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
13.注意有哪些种类?
答: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4.注意的品质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15.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①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的范围因注意对象的特点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
②活动的性质和任务:活动的任务不同,注意的范围也不同
③个体的知识经验:注意对象越具有内在联系,越为个人经验所熟悉,注意范围就越大
16.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答: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自动化
如:
电脑打字盲打 打毛衣不用看
17.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答:2.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依靠间接兴趣的支持
抗干扰的能力
(1)采取措施,消除与完成活动任务无关的干扰
(2)培养坚强的意志,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18.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答:
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产生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
②人的主观原因:需要和兴趣
情绪和精神状态
知识经验与期待 19.记忆的三个系统是什么?各自在保持时间和记忆容量方面有什么特点? 答: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保持时间 0.25-0.5秒 5秒-2分钟
2分钟以上、数周、终身难忘
编码方式 物理特征的编码和形象编码
声音编码、视觉编码语义编码 和语义编码
容量 较大 7加减2个组块 没有限度
20.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规律是什么?对我们的记忆有什么启示?
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速度先快后慢,遗忘数量先多后少。
启示:我们在复习时,从过程上来说,根据遗忘的曲线,复习应该及时,新内容复习间隔短,旧内容复习间隔慢慢加长。
21.试述如何从记忆的信息编码、存储提取三方面来提升自己的记忆力。
答:
1、信息编码,也就是说如何识记,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有明确的识记目的、整体识记与部分识记相结合、集中识记与分散识记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多种感官并用。
2、存储,也可以说是保持,方法:复述、过度学习、复习(及时复习、清晨起床和睡前复习、把握好复习时间间隔、试图回忆、过电影)。
3、提取,包括再认和回忆,方法:联想追忆法、推理促进法、再认助忆法。
4、结合亲身经历再加以论述
22.联系实际分析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来组织学生复习答:(1)记忆就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
(2)在长时记忆信息提取时候会发生遗忘现象,从艾宾浩斯的遗忘实验可以知道,遗忘的规律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影响因素有以下:①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②学习的程度③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④识记者的态度。
(3)以上记忆的规律启示我们在组织学生复习时,从过程上来说,根据遗忘的曲线,复习应该及时,新内容复习间隔短,旧内容复习间隔慢慢加长;从学生个体来说,应该培养其对学习良好的态度和认知,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从复习材料来说,记忆的材应该重点突出,利于学生注意集中,内容清晰有条理,分成一定的信息组块,利于学生记忆,一次学习中复习数量适宜,不能贪多求快,重要的内容安排在材料首部分或者末部分;从复习方法上来说,运用视觉的、听觉的各种材料,调动各个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提出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材料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记忆。
23.什么是过度学习(超额学习),过度学习的量为多少可以达到最理想的记忆效果?
答:过度学习也称超额学习,它是指所学材料达到刚刚成诵以后所追加的学习。适量的过度学习和复习有利于加深记忆痕迹,能阻止遗忘的进程。一般来说,过度学习量在50%左右为佳。
24.思维的特征是什么?
答: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并加以概括
思维的间接性:指人脑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
25.理解思维的种类
答:
①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可分为动作、形象和抽象思维
②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③根据思维过程是否遵循明确的逻辑规则,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④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⑤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6.思维的形式有哪些?
答:思维形式有三种:概念、判断和推理。
27.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一)动机和情绪: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们去解决问题的内部原因
(二)知识经验
(三)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和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四)定势:又叫心向,是个体在先前心理活动中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五)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功能
(六)个性特征:
28.理解想象的种类
答:1.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中典型和极端的情况)
2.有意想象:是带有目的性、自觉进行的想象。①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②创造想象:是在开创性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29.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特征?
答:1.独创性.2.求异性3.联想性4.灵活性;5.综合性。
31.英国的斯皮尔曼将智力分为哪两种因素? 答:斯皮尔曼根据智力测验相关的研究提出著名的二因素论,认为智力可被分析为g因素(“一般因素”)和s因素(特殊因素)。
32.多元智力理论由谁提出来? 答:霍华德·加德纳教授
33.智商的计算及分布
答:离差智商(Deviation IQ),是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表示被试者成绩偏离他自己这个年龄组平均成绩的数量(单位为标准差),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的。它以每个年龄组的IQ的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具体公式为:IQ=100+15Z=100+15(X-M)/S X为某人实得分数,M为某人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Z是标准分数,其值等于被测人实得分数减去同龄人平均分数,除以该年龄组的标准差。
34.试述智力开发的方式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1)创设自由、民主、宽松的环境(2)进行创造性教学
(3)进行实用创新技法的训练: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特征点列举法、头脑风暴法
应该注意的问题:① 智力水平高低及表现早晚的差异 ② 智力类型的差异
35.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1、产前环境的影响;
2、早期经验的作用;
3、学校教育的作用;
(三)实践活动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四)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能力的发展。
36.青少年学生的能力培养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答:(1)根据能力发展阶段性,把握时机,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2)在培养智力因素的同时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3)创设能力发展的环境,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4)重视和抓紧能力的早期培养。
37.试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认为人是一体化的整体,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等级的,即所谓的需要层次。
1.生理需要:对于食物、水分、氧气、性、排泄和休息等的需要
2.安全需要:对于稳定、安全、秩序、受保护的需要,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等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如需要朋友、爱人或孩子,渴望在团体中与同事间有深厚的关系等
4.尊重的需要:自己对自己的尊重(自尊)和要求别人对自己的承认 5.认知与审美需要: 6.自我实现的需要
3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39.动机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答: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引起动机的两个条件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个体的内在条件——需要;个体的外在条件——诱因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因素
40.理解各种动机冲突的表现
41.按照奥苏贝尔的观点,学习情景中主要的学习动机有哪些? 4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
44.意志过程包括哪些阶段
答: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
与
执行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确定目的和目标,制定计划,作出决策
可能的阻碍:动机冲突/心理冲突 执行决定阶段:将决定付诸行动
可能的阻碍:挫折、个性特征 45.意志的品质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
45.态度的功能
46.情绪、情感的种类有哪些?
答:情绪的种类:1.快乐:指一个人盼望和追求的目的达到后产生的情绪体验
2.愤怒:指所追求的目的受到阻碍,愿望无法实现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3.恐惧:是企图摆脱和逃避某种危险情境而又无力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4.悲哀:指心爱的事物失去时,或理想和愿望破灭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情感的种类:1.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2.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47.简述健康情绪必备的条件
48.结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试分析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
答:首先,青少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生理成熟的发展高于心理成熟的发展水平;青少年情绪稳定性差,常在两极间波动,冲动性强;青少年处于青春期阶段,是多种矛盾集中的时期,他们面临着情绪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等矛盾,使他们更容易遭受挫折,甚至是应激。其次,压力在人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增强抗压能力是培养良好的意志行为的重要方面,能否经受住压力和挫折不仅决定于个体经受压力时的心理状态,对压力的认识、评价和理解,还取决于对待压力的态度和应对压力的行为方法;
综上所述,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1.正确看待压力,转换思维,认识压力对个人成长的作用;2.改善挫折情景,分析挫折发生原因,设法改变、消除或降低其作用程度。也可暂时离开压力情景;3.总结经验教训,抓住机会锻炼自己,提高抗压能力;4.调节抱负水平,找到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寻求社会支持帮助缓解压力;6.合理宣泄和自我情绪调节。
49.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压力应对的指导? 答:a.抓住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b.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转换思维看待压力)c.调节情绪、合理宣泄
d.转移注意:通过从事适合自己的文体活动,转移目前对压力事件的注意 e.自我训练:倾诉、放松、保持营养、做感兴趣的事。50.人格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人格的基本特征有:
(一)独特性
(二)稳定性
(三)统合性.(四)功能性
51.性格的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
1.性格的态度特征:对待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
对待劳动态度的性格特征
对待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在感知方面有被动感知型、主动观察型、详细罗列型和概括型
在想象方面有幻想型和现实型,主动想象型和被动想象型
在思维方面有独立思考型和盲目模仿型,灵活型与刻板型,创造型和保守型
3.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行为目标方面的性格特征
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在经常和长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52.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培养和塑造良好的性格? 答:
(一)遗传的作用
(二)家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的作用
(四)社会文化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五)社会实践活动对性格的作用
(六)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培养和塑造良好的性格:
(一)重视早期性格习惯培养
(二)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三)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四)鼓励学生的自我教育
53.四种气质类型典型的特点及辨别
答:胆汁质:胆汁质的人,在情感方面,无论是高兴还是愤怒,体验都非常强烈,反应迅速,情感明显外露,言辞强烈,动作有力而意识控制水平较低。智力活动具有极大灵活性,但有粗枝大叶的倾向。工作行为上有活力,但不太注意方式,易急躁。概括地说,胆汁质的人是与急躁、直率、热情、易冲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为特征。整个心理过程带有突发性和外向性的特点。
多血质:多血质的人,情绪易表露也易变化,体验较强。活泼、语言思维灵活,反应迅速,注意与兴趣易与变化,善于交际,易适应变化的环境,但有时轻率。概括起来,多血质的人以活泼好动、行动敏捷、善于交际、灵活多变为特征 粘液质:粘液质的人,情绪兴奋性不强,心理比较平稳,变化缓慢,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喜欢沉思,注意稳定而转移困难,对问题思考较细致、较慢,对习惯的事物常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毅力,不易适应新环境。概括的说,粘液质的人以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为特征,具有内倾性。
抑郁质:抑郁质的人,情绪体验深刻,有高度敏感性,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对生活中的波折容易产生抑郁的情感,并持续较长时间。很少表现自己,不喜欢与人交往,有孤独感。概括起来,抑郁质的人以感情深刻稳定、细致敏感、缄默迟疑、动作迟缓、行为孤僻为特征。
54.试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答:个体:单个的人,具有人的普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能以单独的形式活动而有个性的实体。群体:由于某些相同的心理社会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人群。
55.学校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什么?(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56.理解几种主要的学校群体心理效应
答:社会知觉效应;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惰化作用;从众现象;去个性化;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57.去个性化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去个性化的外在条件有两个:一是身份的隐匿;二是责任的模糊化。
5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什么?
答: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
(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59.简述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60.品德的结构是什么?
答:品德的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感、道德动机、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61.过错行为矫正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 培养深厚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和对立。保护和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 彭阳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锻炼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6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1情绪稳定、乐观;(2人际关系和谐;(3人格完整;(4正确的自我观;(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6行为合理。
63.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几种?结合例子来表述 答: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每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64.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是什么?
答:试误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他认为学习是在盲目中尝试错误的过程。由开始的错误反应多于正确反应到最后的全部为正确反应的结果。
65.教师教育心理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1)认知素质。(2)情感素质。(3)意志素质。(4)个性素质。
66.学习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答:
一、认知策略
(一)复述策略
(二)精细加工策略
(三)组织策略
(四)模式再认策略
(五)动作系列学习策略
二、元认知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第五篇:高等教育心理学(考题分析)
题目为: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P17):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2、意识P103-104 :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的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
3、群体 P119:是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4、最佳刺激理论P82: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提出倒“U”曲线或抛物线---最佳激起水平理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增加难度);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最佳水平);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降低难度)。
二、简答
1、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
3、教学测验的种类(网络答案)答:
(一)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
(二)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
(三)标准化学绩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4、心里咨询的主要形式P152
答: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个别咨询与小组咨询;面谈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和现场咨询
64期左右的考题为
1、知识的定义与类型(第十章)P191-192: 答:定义: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类型:1)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2)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教学目标(网上查的答案):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3、群体定义与类型P119(还有一期为:群体的定义与特点):群体:也称为“团体”,是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就是群体。特点:1)群体
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2)群体是有组织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结构;3)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4、最优计划理论(没找到)
二、简答
1、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P96
答: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定势的作用。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
答: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3)问卷调查法4)个案分析法。
3、情绪情感的分类(第二章):
答: ⑴情绪: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应,表面的,肤浅的⑵情感:较高级较深刻的较内隐的⑶怀操:更内隐更高效,不仅仅重视与人的高级性社会需要相结合,还有一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相结合。
(展开的话也可以是如下的回答P28-30) 情绪(表面的肤浅的):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具体地说,它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客观现实是人类情绪产生的源泉。另一方面需要是客观现实和主观体验的中介。 情感(深刻的内隐的):是较高级的感情现象,着重体现感情的内容方面具有较稳定持久,内隐含蓄 的特点;它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爱、恨、依恋感、友谊、孤独感) 情操(更高级,与理想信念价值观相结合):是最高级的感情现象。着重体现在感情的内容方面,具有更稳定更含蓄的特点,不仅与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而且,还与一定的价值观念相结合。(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
4、简述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第九章)简述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还有一期是这么问的)
答:教师的教育智慧(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
体现在:
一、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二、灵活果断,随机应变;三,方式多样,对症下药;四,实事求是,掌握分寸。教师的教育能力 :指教师为成功地进行教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组织教学能力;
二、言语表达能力;
三、了解学生的能力;
四、独立创造的能力;
五、实际操作的能力;六教育科研能力。
(如果需要说二者关系,就自己总结两句。)
三、论述(开卷)
1、从高校教师的义务理解高校心理研究的意义。
2、高校学生学习的特点。《教育学》158-159(网络找的参考资料)
答:材料一: 1.学习目标要求高。
学习目标是人们学习活动所期望达到的预想结果,它是产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是激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重要前提。大学的学习要求要高于中小学。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的各种基础知识,为升学或就业做一般性的准备;大学则是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在中学学习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把他们培养成为各个部门和各行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大学的学习目标的要求明显高于中小学。2.学习内容博又专。
中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多学科性的、全面的、不定向的;大学则是一种定向的专业教学。专业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提高了对教学内容深度、广度的要求。大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与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高精尖的理论和最新的科学成果;不仅要向学生介绍学科发展已有的定见,还要向学生介绍尚在探索和争论的问题,这说明大学的学习与科学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前沿阵地更加靠近了。这种教育是中学普通教育的延伸,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发展的基础。3.学习形式多样化。
大学的学习形式明显多于中小学,中小学的学习形式较简单,一切教学活动基本上全由教师安排,主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取知识。而大学学习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除了课堂学习外,还可以通过实验课、课外讲座、科研活动、电脑网络、大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形式学习。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是由学习内容的“博”和“专”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形成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实践环节比例大。
大学学习是学生将高度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的活动,以发展学生应用技能与改造世界能力的过程。因此,实践性环节在高等院校的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总学时中占有的比例较大,一般超过20%。工科院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有的高达30%。
大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实验课、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实验和操作技能等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5.学习方法注重自主。
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像中小学管的那样细致。这种独立性是以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趋于成熟为基础的,它贯穿于大学教学的每个阶段和环节。因此,学生应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围绕学科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目标,并根据自身条件恰当地选学、补充相关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较好地控制自己,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学会自我评价学习效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经验,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6.思维特点求创新。
大学学习是学生在继承掌握前人积累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事探索活动、培养创造能力、获得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过程。大学教师基本上是本学科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本学科或专业的最新研究动向、成果及趋势介绍给学生,并引起学术争论,使学生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冲动。故此,创造性是大学学习的基本特点之一。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不轻易相信现成的结论,不盲从他人;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的角度。
材料二: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
智力,而且逐渐形成世界观、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专业性、自主性、多元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自主性是大学生活动的核心。①专业性。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特征的社会活动,围绕着如何使大学生尽快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而进行。这是大学生学习与中学生学习明显不同所在。中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不区分专业,主要是按年级划分的,各年级开设的主要课程基本相同,只是程度有差异。而大学则不同,大学是专业教育阶段,学生首先是按专业划分的,大学生在入校前或入校后一段时间内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选择一定的专业。各专业之间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安排以及培养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异。大学生一旦选定了专业,确定了主攻方向,就必须对该专业知识有较深的了解,能较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以适应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目标需要。当然,专业性不等于单一性,不等于大学生的学习必须拘泥于某一学科或专业,那样也是学不好的,因为学科之间是有联系的,是相互交叉渗透的。因此,大学生必须在侧重本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做到广博,广泛涉猎各学科领域,这样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实现“一专多能”,形成最佳的知识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当代大学生,身处知识经济时代,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吸收更为广泛、多样,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大学生学习新事物、新知识提供了方便。②自主性。大学生的学习虽然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但是不像中学生那样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地
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有相当大的自主性。教师课堂讲授要求做到少而精,势必要求大学生课外通过自学掌握的内容多。此外,大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较多,而且在教学以外的时间,授课教师和班主任或辅导员一般不对学生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作出具体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特点自主安排,可以自由选择教室、阅览室、图书馆或者宿舍进行学习,并且学分制的实行使得大学生可以有广阔的选课空间。离开了老师的检查和督促,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较强的学习计划能力,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否则就会白白浪费大量的时间。③多元性。大学生学习脱离不了课堂学习,课堂教学虽然仍是主要的学习途径,但已不象中学那样几乎是唯一的途径,大学生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的。除课堂教学以外,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开展多方面的学习。例如,参加专题讨论、社会调查、参观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教辅活动为拓宽大学生知识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④创新性。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前进的动力,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活动,其意义在于超越前人,超越同辈,超越自我。新世纪大学生,身处 21 世纪的创新的时代,被寄予了“创新一代”的厚望,他们应具有突破藩篱的创新品质,在培育和塑造创新品质的征途上敢于探索,长途跋涉。大学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的学习也具有研究和探索的性质。大学的课堂教学已从阐述既定结论,逐步转变为介绍各学派理论的争论、最新学术动态等,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从死记硬背、正确再现教学内容逐渐向汇集众家之长、确定个人见解的方向转变,这是人
生求学过程中的一大飞跃。大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求理解、巩固知识,而且还需要树立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创造性。在大学这种学术气氛浓厚的环境中,大学生要渐渐地萌发一种重新组合各种知识,从新的角度解释已有现象的创新愿望,从而产生探索和创新的需求。
3、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P218-222 答:培养创造性的原则:⑴创设一种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⑵重视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⑶引导全面发展与独立思考相结合⑷提供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创造性思维的训练:⑴脑力激荡法⑵隐喻训练法⑶戴维斯与豪特曼创造力训练法
4、如何通过大学生自我教育,实现自我心理健康。(第6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