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实践活动——数字开花教学分析 冀教版
实践活动——数字开花
教学内容:教科书P56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字开花的游戏,巩固练习这一单元的学习的内容。
2.通过主动思索,在游戏中说出与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同学们的问题意识。
3.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的小组合作意识。
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教学准备:1—100的数位顺序表、豆粒、红花。
教学分析与建议:
1.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数学游戏,教材设计了在写有1~100数的表格中投豆粒,然后围绕投中的数说出与这个数有关的数学知识的活动。教材先出示了游戏规则和亮亮与红红的游戏情况加以引导。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2.教学建议:
教学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讨论规则,再让同桌进行游戏。如果学生在游戏中有争议或拿不准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我们更希望教师作为参与者和学生一起游戏,这样既可以密切师生关系,又可以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在游戏活动结束后,通过交流每个人涂得到的小花,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左右教学分析 冀教版
左右
教学分析与建议:
1.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体间的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二是自身左右的认识。认识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教材选择了每个学生最熟悉的学习场所----教室为素材,通过兔博士“观察教室,用左右说一句话”,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教室中物品摆放的位置关系。呈现了师生观察、谈话的学习情境。由于描述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比较难,所以,教材特别设计了教师与学生观察方向相同的引导情景,帮助学生认识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材设计的目的,首先教室是所有学校现实的、学生熟悉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其次,教师的谈话,既丰富了教材的语言呈现方式,重要的是,体现了教材所倡导的师生平等交流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理念。三是有利于学生开展观察和交流等活动,教师不需要再准备所谓的教学情景、教具与学具。
2.教学建议:
教学时,要充分挖掘利用本班教室的现有资源,开展观察、交流活动。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发言和交流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如果学生不能正确表达,教师要给予引导。认识自身的左右,教材设计了“指出自己身上的左和右”的教学指导语,呈现了两个学生描述自身某些器官的情境图,如亮亮指着自己的右脚说:这是我的右脚等。这个情境,既是对蓝灵鼠教学指导语的进一步诠释,也是对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引导。需要说明的是,同学间的互相指认左右的活动,教材设计了第2爷练一练的第2题。根据本班学生的教学情况,在指出自己身上的左右后,互相指认一下同学的左右。
教学中首先采取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有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如可以是同桌,也可以自己找伙伴。在“做一做”中,设计了利用学具动手操作的活动。要给学生充分的摆和交流的空间,是学生进一步理解体验左右的相对位置关系。练一练安排了两道题,第1题设计了小朋友排队的示意图,其中第2个问题会出现不同的答案,如有的同学可能站在聪聪的角度描述,认为聪聪的左边有两人,也有的同学会以自己为观察者,认为聪聪的右边有两人。只要学生能够解释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人民币教学分析 冀教版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P62、P63
教学分析与建议:
活动一,教材首先呈现了小朋友在超市和书店购物的事情,引导学生交流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那些地方用到钱和自己的化钱经历,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也可以录制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录像短片。
活动二,呈现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教学时,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条件的师生在课前准备一些真币,先让学生自己认,如果有不认识的,全班一起认。其次,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得一些不同面额人民币的信息。如花纹、图案、人物、背景、盲文等。最后,使学生了解人民币有硬币、纸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活动三,呈现换钱的情境,了解元角分的单位换算。本节课设计情境是先把1元换成角,再把1角换成分,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尤其是通过换零钱呈现人民币的换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时,可通过观察情境图,说出情境图中的信息来进行,也可以请同学进行换钱表演,还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10角可以换1元,10分可以换1角的。练一练的第2题具有开放性。可以引导学生多拿几次,只要学生拿对了,教师就要给予鼓励。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加减混合教学分析 冀教版
加减混合教学内容:教材22-23页
教学目标:
1.学会并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2.使同学们经历从故事情景中抽象出数学算式的过程,培养同学们的语言表达以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分析与建议:
1.教材分析:
2.同上节课一样,教科书设计了咪咪快餐店的故事情境图,让学生在看图讲故事的基础上,发
现、提出并解决问题。本节课设计的目的、活动方式、计算方法处理同上节课基本一致。和连减的一样,也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学生比较感兴趣事情。
教材这样安排学习内容,就是要让学生在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中理解运算的意义,这里不仅很自然的出现了各种算法,而且不用人为的规定运算顺序,学生理解的还很自然。
3.教学建议
4.教学时,如果学生没有出现加减混合算式,教师要给出来。但要注意,在学生解决问题时,不要提出列综合算式的要求。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第二课时教学分析 冀教版
统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P98、P99
教学分析与建议:
教材选择了有三种动物标本的象形统计图,安排了三个环节的数学活动:
第一个环节,看图说出哪种标本最多。还特别强调“不能数”。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学生熟悉的、喜欢的事物,并利用原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通过直观比较,感受统计图的意义。这实际上是读统计图的过程。
第二个环节,在交流哪种标本最多的基础上,提出把图中各种标本的个数填在统计表中的要求。填完后,让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提问题。这个活动,既是以前所学知识的应用,也是读统计表的过程。
第三个环节,“做一做”要求把各种标本的数量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出来。这是上一节课内容的复习。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观察、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关于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名称,教师不要讲的太多,只要学生知道,并能认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