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规范创新,提高学习实效

时间:2019-05-13 17:0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持规范创新,提高学习实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持规范创新,提高学习实效》。

第一篇:坚持规范创新,提高学习实效

坚持规范创新,提高学习实效

(2004年5月)

改建党工委一年多来,我们遵照上级要求,把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作为党的建设和经济工作龙头来抓,以中心组为主要形式,努力实施理论武装工程,有力促进了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和街道工作开展,经济连续保持20%以上增长速度,成为省文明街道和市文明街道标兵,被授予市社区建设先进街道和区先进党工委称号。

我们抓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做法是:坚持“规范性、灵活性、实效性”的统一,以规范创新提高实效。

一、健全运行机制,确保规范性。我们认为,党工委中心组是全街理论学习的核心,必须有严格而规范的要求。为此,在提高认识基础上,从加强领导,健全运行机制入手,着重抓了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制度,狠抓考核落实。我们制定了《党工委中心组学习规范》,建立包括学习日、学习制度、考勤登记、书记阅批、调查研究、撰写文章、个人述学、检查汇报等八项制度,明确规定每月不少于半天集中学习,全年不少于15次;每个成员年内至少写一篇调研文章;宣传委员(学习秘书)年初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党政领导经过充分准备,一年至少作一

次中心发言,等等。为保证这些制度贯彻落实,还相应制定考核办法,把中心组成员学习表现作为对干部评议考核的依据和党工委生活会重要内容,年末对个人学习情况作出述评和总结汇报。建立考勤簿、记录簿,每次学习个人签名登记,党工委书记(学习组长)定期阅批学习笔记,督促检查学习情况。二是班长身体力行,带头学、带头写、带头讲。原党工委书记张树槐仅在2003年15次集中学习中,亲自备课讲课4次,并利用工作之余写两万多字读书笔记。他还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写出6篇理论文章,全部在区、市级报刊上发表。有了健全的制度和领导的带头,中心组学习面貌大不一样,不但有计划、有考勤、有记录、有讲评、有总结,走上规范化轨道,而且五名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都做了辅导讲课,共撰写调研体会文章9篇,在报刊发表8篇,有2篇在区征文中获奖。全班人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过去有的同志忙于工作坐不下来,现在雷打不动,有时确实工作脱不开,也在“可串不可占”的原则下适当调整。

二、创新学习方法,注重灵活性。过去我们中心组学习多以照本宣读或单纯讲课为主,时间久了,大家感到乏味。去年以来,积极创新行之有效、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了学习效果。主要坚持“四个结合”:即中心组学习与

调查研究结合;中心组学习与机关和社区干部学习结合;学习讨论与授课辅导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结合。每次学习围绕一个专题,集中学深学透;年初确定的学习计划,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可灵活调整。去年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给人们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也使街道工作特别是经济建设受到严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中心组灵活调整学习内容,及时增加“当前严峻形势和对策”的专题讨论。为将这一专题学深学透,我们引导大家在深刻认识非典严重性同时,更从另一角度认识非典疫情是对领导干部践行“三个代表”的考验,是在非常时期以超常毅力做好工作的推动。于是确定“一手防非典,一手抓发展,防控与工作紧密结合,三产丢了二产补”的对策,实现了防非典与工作双赢,经济指标不仅没下滑,相反比上年增长23%。今年初在传达贯彻区委全会精神时,我们一改过去一人念大家听的方式,把重点放在调查研究上,事先把要调查的问题抛给中心组成员,然后再到学习会上分析研究。这样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不仅深刻理解了区委全会精神实质,而且对辖区优势和存在问题有深层认识,找到新一轮经济发展增长点。这几年,我们在实践中还探索了一人中心发言,大家补充讨论;街道领导学习与机关、社区干部同步,有分有合,以及理论

研讨、测试等多种学习方式,开展每人每年读一本书、写一万字笔记、搞一个专题调研、写一篇调研材料、发表一篇理论文章的“五个一”活动,使学习既规范又生动活泼。所有这些,对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都发挥了良好作用。

三、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实效性。我们感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促进思想观念转变和工作开展。基于此,中心组一直把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放在首位,坚持学用结合,以理论学习推进主观和客观世界改造。在这方面,侧重抓好两件事:一是在学习内容确定上,精心选择有针对性、对推动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内容;确定中心发言,尽量与领导工作分工联系起来,使其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上说明问题,避免空洞说教。去年初针对有的同志对新时期保持艰苦奋斗作风不够自觉的情况,选择了学习胡锦涛考察西柏坡时重要讲话的课题,由党工委书记和主管副书记作中心发言。在提高认识基础上,党工委作出牢记“两个务必”的四项决定,要求领导干部不该去的场所不去,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花的钱不花,不该有的行为不要,并要做到每人包一个贫困户,交一名党外朋友,每年到基层调研一个月,亲自指导一个社区(企业),总结一份专题工作经验。以后,又作出学习郑培民事迹和

贯彻中央“两个条例”的决定,把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化,提高了班子成员廉洁自律自觉性,受到群众好评。二是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大家联系实际,用创造性的思维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一年多来,中心组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全国“两会”精神等学习,在掌握理论观点同时,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多次深入研讨“建设新旅顺,实现新跨越,光荣怎么办”、“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怎样树立科学发展观”等问题,使班子成员不仅在理论上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含义,而且增强了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大大连”的机遇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与此同时,针对光荣辖区民营经济占主体的现状,党工委确定,把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为牵动战略,把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高素质、做美环境、做富生活作为奋斗目标,把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努力方向,把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作为提升社区水平重要举措,把坚持“两会一站”抓好社区党建作为实现新跨越的根本保证,从而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促进了工作开展。尤其是调动了驻军、辖区单位和私营企业积极性,通过共驻共建途径,解决400多个失业职工再就业岗位,帮扶30多个贫困户,筹集扶贫基金10万元,建立9户家庭养老院。每年投入社区建设资金100万元、社区活动面积平均达260

平方米,率先实现“十个有”的硬件标准。

总结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对于理论中心学习组而言,严格规范是前提,探索创新是保证,而讲求实效促进工作才是目的。事实证明,只有在规范和创新的前提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才能为深化理论学习提供丰富的实践源泉,又为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武装的巨大动力,收到理论学习的真正实效。

(载于2002年区委《宣传工作》第2期)

第二篇:推进德育创新 提高德育实效

推进德育创新

提高德育实效

青岛市城阳区职教中心

青岛市城阳区职教中心建于1995年,现有在校学生5600多人,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全国中职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几年来,学校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中职德育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初步形成了“就业导向,文化引领,创新推进,队伍保障”的德育工作特色,促进了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推行文化管理,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最有竞争力的资源。近几年来,职教中心按照“以建设学校文化为主线,以实施文化管理为重点”的工作思路,构建了“物质文化营造育人氛围,制度文化规范道德行为,精神文化凝聚师生人心”的三位一体的学校文化建设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在此基础上,积极实施文化管理,通过管理人的思想,间接影响人的行为,达到激励师生共同进步、推进学校持续发展的目的。

学校物质文化建设重视育人环境的优化,建成了文明、优美、温馨、安全校园,装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让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服务和良好的人文关怀,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制度文化建设坚持人本化理念,充分体现关注学生发展的特点,各项规章制度具有鲜明的“激励人”、“发展人”的功能。精神文化建设注重学校共同价值观的培育,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把“责任〃奉献”确定为师生的核心价值观,把全校师生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凝练为“务实创新”的学校精神,形成了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师生价值观在内的价值观体系,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打造 了学校文化管理的思想基石。

培育共同价值观是文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由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到走向文化管理的重要标志。学校制定了文化管理实施意见,申报了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管理课题,在学生共同价值观的培育方面突出“四个结合”,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管理特色。一是把价值观的培育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学校通过每周举行早升旗仪式和主题班会,每季度召开学生思想行为总结会,每学期评选和表彰各类先进,对全体学生进行共同价值观的灌输和培育,强化学生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二是把价值观的培育与校园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学校每年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技能比武活动,举行班级文化建设和宿舍文化评比活动,开展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和礼貌礼仪展示活动,在活动开展中贯穿价值观教育,让全体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学校先进文化的熏陶。三是把价值观的培育与完善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学校建立健全了德育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规范,落实检查和考核的各个环节,重视制度文化的导向和引领作用,较好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四是把价值观的培育与学习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学校建立了企业文化长廊、劳模先进长廊和优秀毕业生长廊,着重展示海尔、喜盈门等大型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规范和辉煌业绩,宣传全国劳模和技术能手的优秀事迹,介绍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成才道路和展示“企业小老板”风采,让学生接触企业优秀文化,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还定期聘请著名企业家和优秀员工作报告,帮助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现在,大部分学生已认同了“责任〃奉献”的价值取向和“务实创新”的学校精神,形成了诚信、感恩、守纪,自信、宽容、爱校,文明有礼、崇尚劳动和敬业乐群、报效祖国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学校文化的价值引领、情感激励、规范调节功能得到较好发挥。

二、创新教育模式,逐步提升学生道德水平

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时期。学校在德育工作中,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在抓好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创新教育工作模式,实施感悟式道德教育和行为养成目标管理,促进了学生良好个人道德的形成。

(一)实施感悟式道德教育。

感悟式道德教育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特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的一项工作创新。感悟式道德教育是学校创设一定德育情景,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学习道德知识,升华道德情感,形成良好道德习惯的一种新型德育工作模式。2007年学校出台了《关于开设道德讲堂,进行感悟式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把道德讲堂纳入课程计划,作为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感悟式道德教育的内容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思想状况确定,道德情景的素材主要借助有效的社会文化资源,如于丹的《论语讲座》、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中国十佳道德模范事迹和抗震救灾英雄人物事迹等。按照德育大纲的要求,学校把社会文化资源与德育课程内容重新整合,形成了与德育课程相对应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四个主题系列,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感悟式道德教育以开设道德讲堂为主要形式,以班级为活动单位,通过看、写、讲、评四步教育法,即组织学生收看校园网统一播放的录像资料、写出个人心得体会、进行讨论交流、评说人生感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进而通过润物无声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化为高尚的道德品质。

感悟式教育的具体活动计划和各教育主题的思考题由德育教研室制定和设计,道德讲堂每周一节,两节课为一个教育内容循环,由德育教师组织实施。为确保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学校健全了组织保障,实行跟踪研究指导,推动教育效果不断提高。在向学生进行孝德教育时,学校统一播放了于丹的讲学资料,德育教研室拟定了学生讨论题目,德育教师指导学生在写心得和开展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孝道的具体要求,然后让学生通过“孝敬父母,体验亲情”的实践活动,品悟古人的高尚品德,感悟自己的存在问题,定准自己的行为方向。很多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的孝敬和感恩只停留在口头上,通过这次活动才真正明白了孝德的真正含义。

(二)推行学生行为养成目标管理。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也不是通过轰轰烈烈的教育活动所能奏效的。按照循循善诱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为了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在一定阶段内改掉一个或几个坏毛病,养成一种或几种好习惯,近两年,学校在实行学生校园行为积分和诚信积分的基础上,实施行为养成目标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行为养成目标管理,就是在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自身行为习惯的基础上,确立良好的行为习惯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进步措施,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养成和阶段性评价,在“自订行为养成目标、自寻行为养成方法、自评行为养成效果”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实现学生个人道德素养全面提高。

学校为每个学生印制了《行为养成评价手册》,学生自订的行为习惯养成目标,经家长和班主任认同后,由本人填入手册,并通过主题班会、张贴目标汇总表等形式,向全班同学和任课教师公开承诺。《行为养成评价手册》设“行为习惯养成记录”栏,学生对照自订的改进措施,定期记录良好习惯养成情况。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评价每学期期中、期末进行两次,评价形式有个人自评和他人互评两种,他人评价又分小组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和班主任评价,评价意见都要填入《评价手册》。学校把学生行为养成目标管理同平日进行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礼貌礼仪教育、诚信守纪教育紧密结合,把实施情况纳入对班级、班主任和专业科的考核内容,纳入学生个人学分,与就业安置挂钩,逐步构建起学生道德教育的新型机制。

实行学生行为养成目标管理,是学校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实施的一项具有自警、自醒、自励、自律作用的德育创新模式,是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尝试。一年多来,不少学生在这项活动中改掉了抽烟、说脏话、不尊敬师长的坏毛病,养成了见到教师主动问好、乘车主动让座、回家主动做家务等好习惯。学生的良好行为表现得到家长和社会普遍认可,走上工作岗位后受到企业领导和工人师傅称赞。

三、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强有力的班主任群体

城阳区职教中心有100多个教学班,需要一支长期坚守岗位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建校以来,学校把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放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较好地解决了班主任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初步建立了一支愿意做,能做好和长期坚守岗位的优秀班主任队伍,保证了德育创新的有效实施。

(一)加强班主任的培训交流,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搭建平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教育艺术。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专业性岗位。学校把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思想素质作为培训的核心内容,按照“责任〃奉献”的价值观要求,通过文化管理和文化活动,引导班主任教师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惑,把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身心地倾注到班主任工作上,用人民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体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学校实行菜单式班主任培训,不仅聘请专家教授讲理论和理念,更多的是介绍正确理论、理念指导下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方法。在校本培训中,特别重视如何召开主题班会、如何指导班委会工作、如何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与家长沟通等问题的讲解,切切实实地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学校每学期选派优秀班主任代表到省内外先进学校学习取经,开拓视野,2007年组织部分优秀班主任到上海参加全国的专项培训活动,使班主任的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重视青年班主任的培养。新分配来校的青年教师,先由政教处进行岗前培训,然后安排在第二班主任的见习岗位上,让其尽快熟悉班主任业务。学校制定了《班主任结对学习实施意见》,青年教师在结对教师指导下,每学期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公开课,召开一次任课教师协调会,撰写两个班干部培训方案并实际施行,促进青年班主任与骨干班主任共同成长、共同提高。目前,全校年龄30岁以下和教龄不满10年的青年班主任已占班主任总数的75%,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班主任队伍的主力。

学校建立了每周班主任例会制度,每次例会都有明确的主题,都有中心发言人,都有案例分析,便于促进交流和提高。创办了《班主任之友》月刊并出刊89期,介绍国内外优秀教育经验,刊登本校教师的经验体会和工作反思,深受广大班主任喜爱。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和一次班主任论坛,每年一度的教育教学研讨会都要交流班主任论文,推动班主任工作不断上水平、上台阶。学校申报了《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等省级科研课题和《中等职业学校班级主题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实效性研究》的国家级课题,有多名班主任参与研究工作。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大量交流研究活动的开展,激发了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升华了班主任的精神追求。

(二)完善班主任的考核机制,让班主任的艰辛劳动得到应有回报。

班主任工作是教师与学生深度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尝识”。推而言之,班主任最大的心理满足就是自己的工作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肯定和褒奖。

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考核标准及办法》,每学期根据班主任意见进行修订和完善,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班主任考核机制。班主任考核由政教处和专业科共同负责,两个部门各占一定权重。班主任的业绩 考评包括个人工作完成情况和班级管理量化得分两部分,班级的学风和学业成绩及专业技能成绩列入考核内容。班主任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两个学期均获一等奖的即为优秀班主任。学校实行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班级分类考核,适当增加工作难度较大班级的得分权重和评优比例,较好地体现了客观公正的原则。2007年,学校出台了《星级班主任评选办法》,教师获得一次优秀班主任称号即为一个“星”,连续三年或累计四年获优秀班主任称号的为“三星班主任”,连续五年或累计六年获优秀班主任称号的为“五星班主任”,累计十年获优秀班主任称号的为“十星班主任”。这一举措,对于鼓励优秀班主任长期坚守班主任岗位,发挥了积极作用。

合理的考核标准、严格的考核程序和富有实效的考核结果,维护了班主任的心理平衡,赢得了广大班主任的高度信赖。他们纷纷要求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并创造优异成绩,争取在班主任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强化班主任的价值定位,营造以从事班主任为荣的学校氛围。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做班主任难,做职业学校班主任更难。近几年,学校认真研究和分析了班主任容易诱发职业倦怠的思想和工作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营造以从事班主任为荣的学校氛围。学校坚持把班主任工作记入工作量,每月拿出教师绩效工资总额的10%用于班主任津贴和奖励。对于评出的优秀班主任,学校每年暑期组织一次外出休假,每学年初安排各专业科优先聘任。获得三星班主任称号的教师,每周增加相应的课时量,工作津贴高于普通班主任,在各项评选中享受优先待遇,在职称晋升时可按不同梯度加分。五星以上班主任有赴韩国友好学校参观访问的机会,每年母亲节学校都要邀请他们的亲人到学校座谈,增强优秀班主任的幸福感,让他们体验真正的成功和满足。学校大力倡导“为班主任服务”的理念,努 力为班主任创造合作、信任、宽松的工作环境。

2008年1月,学校在四届四次教代会上,明确提出了“让星级班主任成为全校最受尊敬的人”的响亮口号,极大地鼓舞了全体班主任教师。在城阳职教中心,班主任工作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青睐。看到学生的茁壮成长,感受学校的真情关怀,许多班主任更加钟爱自己从事的职业。他们表示,“牺牲和磨难,我无怨无悔。班主任工作,我愿永远干下去。”

经过几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城阳区职教中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文化管理中实施德育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成为海尔、海信等大型企业的首选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发展步入进出两旺的良性循环。我们深深体会到,先进的学校文化是事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实施学校文化管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正确选择。只有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才能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就业导向,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管理,抓好德育队伍建设,深化德育的研究探索,努力开创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八年六月

第三篇: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

——————论如何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

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代表的重要职责。办理议案、建议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举措,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是对国家机关和有关组织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推进工作的重要形式,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一府两院”实施工作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凝聚了代表的心血,汇集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民意最集中、最直接的体现。如何在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实效上积极探索,促进我市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的认为:

一、健全办理制度,规范办理程序

(一)规范办理时限、在市人大的代表建议办理规定和“一府两院”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规程中,明确承办单位务必在3个月内办理完结并书面答复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确因办理难度大不能如期作出答复需延长期限的,应经市人大常委会同意,并向代表说明原因,但办理时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人大代表对答复不满意的,经主任会议研究责成承办单位重新办理,并在3个月内重新答复人大代表。

(二)落实联办责任、在每年的代表建议中,都会有部分代表建议需由两个或多个部门共同办理才能完成。对涉及多个单位办理的代表建议,在交办时首先明确牵头主办单位和相关协办单位,明确由牵头主办单位负责召集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意见,由主办单位负责完善答复工作,要求协办单位必须积极配合,及时向主办单位反馈职责范围内的办理意见,力求使答复意见更完善,让人大代表更满意。

(三)重视交办环节、交办是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重点是分解任务,明确承办单位,细化办理责任。每次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之前,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都要召集“一府两院”办公室相关人员一起对所有代表建议进行归类、分析,确定出承办单位或牵头主办和协办单位,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交办通知,明确细化办理责任,把代表建议办理工

作纳入市政府对部门年终工作的考核内容,纳入市人大常委会对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年终述职测评或干部评议的重要内容,确保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到了实处。

(四)是创新办理方式、认真开展同代表的“三见面活动”,即办前联系代表,进一步了解代表提出建议的目的和要求;办中邀请代表座谈,交换意见或进行工作视察,通报办理进展情况;办后进行重点回访,并书面征求代表对办理结果的意见。通过“三见面活动”,加强了承办单位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提高了代表建议办理实效。

(五)规范答复文书、代表建议的答复文书是否规范,既体现承办单位的重视程度和办理效果,又体现承办单位对人大代表的尊重程度和办理诚意。答复文书的内容要客观真实,用语要诚恳详实,对能解决的问题应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对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列出相关工作规划逐步予以解决,对确实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要向代表做好解释说明。对承办单位书面答复意见草率应付,明显与代表建议提出的本意不符和代表不满意的,责成承办单位重新办理,重新答复代表。

二、强化跟踪督办,提高办理实效

(一)对代表建议采取由委室分工跟踪督办。对所有人大代表建议按委室职能和常委会副主任联系乡镇进行分解,由常委会领导在常委会会前以调研方式组织带队逐件进行督办,形成共同参与、共同负责、共同重视的工作局面。通过共同督办,使每一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都有所了解,为常委会会议审议县人民政府办理代表建议情况报告提供了客观、真实的第一手材料,较好地促进了代表建议的办理。

(二)对重点代表建议实行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每年从代表建议中挑选出部分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督办件,以“解决问题和代表满意”为目标,行文分解任务,明确督办责任。督办方式采取组织人大代表视察、调研,在掌握了解相关情况的基础上,由常委会领衔督办主任、副主任与市长、分管副市长交换情况,提出办理建议,并适时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加大督办力度,形成了分管副市长亲自抓代表建议办理的工作局面,确保重点建议得到了较快、较好的落实。

(三)对代表建议办理结果实行满意度测评。代表建议答复文书送达人大代表时,承办单位必须同时送达办理结果满意度测评表,测评结果必须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报告。在召开常委会会议前,开展各项深入基层走访人大代表活动,了解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征求人大代表对办理结果的意见,使之人大代表的评价成为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基础。专题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并对报告进行表决,同时针对办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议意见,限期“一府两院”在两个月内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在下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报告整改落实情况,并进行满意度测评。

(市科技局)

第四篇: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在大力推进中等职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既是塑造创新人才的教育,又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教育。怎样用创新的德育去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教育章法,更不能畏首畏尾,一筹莫展,而应当敢于创新,努力把创新思想贯穿于德育工作之中,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力求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

一、完善德育网络,加强队伍建设

新时期的中职德育工作应不断完善德育网络,健全组织,强化管理,努力架设德育立交桥。通过有效协调,使用多种途径,充分发挥整体效应,使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共同参与、融合渗透。

1、德育管理制度化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强化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努力抓实四条德育工作线:以“校长——教务科——教研组——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线;以“党支部——德育科——班主任——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线;以“校长——总务处——后勤人员”为主体的服务育人线;以“学校——社区——家庭”为主体的社会力量校外指导教育线,每学期进行考核。这样的德育管理制度能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德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工作模式创新化

为开掘小中职德育工作的活力与源泉,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多元化教育途径,即“课堂教学主动渗透,课外活动延伸补充,日常生活熏陶感染,社会实践锻炼成长,三位一体共谱育人新章”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德育工作模式。同时,校园网上设置德育网页,增强德育工作网络化,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使得德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3、队伍建设人本化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尤其是班主任的管理。因为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起着骨干作用。为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性,坚持“每周班主任工作例会制”,相互切磋,共同探讨班级管理;坚持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工作理论知识学习,增强他们班级管理的艺术和能力。

二、注重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通过有意识地对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德育教育在润物无声中进行,使学生素质在日常生活中熏陶感染。

1、校园环境教育化

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的一草一木、每一墙壁都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重视校园环境的“三化”建设,即:“净化、绿化、美化”。

2、升旗仪式序列化

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做到内容丰富,在保留传统的爱国、励志等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同社会生活、时事形势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形成序列。

3、广播室节目多样化

共青团广播每天按时播放,内容的选择、组织、采编都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校园广播室是学生了解校园新闻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4、板报设计个性化

精心设计班级板报,每月一期,围绕学校阶段主题定期更换内容,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及班级个性。

三、架构课内体系,促进融合渗透

学科是德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学科渗透德育的关键。首先,学校应通过培训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位教师认识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同时,为了确保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工作规范化、经常化,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一、要求教师积极改进教学行为,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学校应把此项工作作为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教务科应加强听课、评课的力度,努力发挥听课、评课活动的导向作用。

三、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学科教育渗透德育课堂论坛活动为载体,认真研究如何充分挖掘并丰富教材中德育教育内涵,通过上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撰写案例、教后反思等形式积累经验。

四、定期召开经验总结会,不断提高教师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水平。

四、开展丰富活动,引导感悟体验

学校教育是多形式的,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主题实践活动,是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1、重视民族精神教育。近几年,学生读报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定时间、定内容,确保学生每天诵读,并且组织开展各类读报活动。同时,读报活动与行规教育、创先争优、课外拓展活动等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基本道德素养得到提升。

2、重视特色项目建设。乒乓、篮球、足球、科技、书法、民乐是我们学校的特色项目,学校蓬勃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取得活动实效的同时,学生们不仅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更是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意志、愉悦了身心。

3、重视开展节庆教育。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节庆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其树立强烈的国家意识。“5.4”青年节,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卡OK大赛活动;元旦,进行大型的文艺汇演和班级联欢活动;感恩节,引导学生用书信的方式表达对父母、师长、同伴的感恩之情;重阳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

4、积极开展仪式教育。学校充分发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团仪式等教育活动的激励作用,融入爱国情感,基础道德等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

5、组织实践体验活动。学校开展“爱我校园”、“我的中职校生活”、“消防演练”等实践体验活动;下社区、敬老院等定点服务活动;春秋两季的课外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塑造品行。

6、开展主题教育。以“校庆”为契机,开展“难忘母校”征文演讲赛、“走近中职生”系列活动;结合“今天行动计划”,进行“好习惯伴我成长”、“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为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举行“校园卡拉OK”大赛。学生们用歌声述说校园情谊,在演讲中感悟彼此的成长,在笑声中扬起理想的风帆。

五、构建德育网络,增强德育合力

教育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尤其是作为德育教育,应该随时把握教育的时机,推动德育教育。

1、家庭学校携手,共谱育人新章

作为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能力出众,这些想法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在教育活动中要与家长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

①建立家长学校。学校定期开设讲座,组织家长学习与交流,提高他们育子能力,让德育教育、技能教育、素质教育走进千家万户。

②家长走进学校。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就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来,协助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在观看活动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其育人的责任感。

③教师走进家庭。通过教师的家访活动,将学校德育带入家庭。要求教师定期进行家访,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也使学校了解家庭的教育情况。通过学校、教师、家长合力,促进学生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

2、挖掘社会资源,共谱育人新章。

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学校与敬老院、派出所、消防中队、看守所等单位结成“共建单位”,充分发挥他们的育人作用,拓宽学校教育渠道,提供学生锻炼成长的广阔天地。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如果把德育工作比作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德育工作的创新则是为它开掘新的活力和源泉。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在学校教育中,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为自己的生命奠基,为学生的生命奠基!

第五篇:坚持个性化教学,提高政治课实效

坚持个性化教学,提高政治课实效

许多人在研究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教学模式,寄希望于找出一种相对固定的结构程序,来适应不同水平、特点的教师与学生,以最大化地促成中学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近些年活跃在教研上的许多文章皆以研究教学模式的优化为方向,去探寻更适合今天需要的政治课教学模式。

但是,当我们更深刻地思考这一问题时,却发现教学中的模式化未必是好事。

一、模式化教学的冷思考

正如美国教育家埃根在《教师策略》一书中明确指出的:教学中不存在一种可以适用于所有教学情景的模式或结构,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与之相适应,世界上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这主要是基于以下理由:

1.教师专长导致模式化不适用任何教学,首先必须有“教”这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如何去实施靠的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与执行者——教师。而教师与教师之间,在个性、情感、知识、专业背景、教学专长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一些老师那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教学模式,在大规模推广后往往发现在一些领域、一些教师手中并不好用。

如本人曾受听课启发,以辩论赛形式组织“公平与效率关系”这一内容的教学。在准备到上课过程中一切顺利,学生表现突出,课堂热闹异常。但在最后教师总结时,不少学生各有支持对象,不断追 问:老师,今天谁是最佳辩手?哪一方获胜?由于本人当时辩论赛这方面素养、知识欠缺,一时语塞,只能以胜负无关紧要,重在过程搪塞。令学生由极度兴奋变为相当沮丧。在这以后,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我以后每当要组织此类型的课,一般请语文老师押阵、点评。但无形中增加了课堂实施的难度,相当吃力。

后来更发现,在用辩论赛组织教学过程中,学生为取得辩论胜利,有时会提出偏离甚至违背教学目标的论点、论据;由于过分热烈,场面容易失控,言语过激甚至极端话语都可能出现。这就对教师的引导能力、驾驭技巧、课堂管控能力提出了挑战。客观地讲,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将这种模式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好的。

2.学生特点,要求关注个性。我们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取决于我们的目标。因为方法、模式只是达到目标的途径或者手段。即使同一个老师,在面对不同特色的学生时,所运用的教学模式也应该“因材而变”。

现在课程理论总的方向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是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环节,却存在着巨大的可变空间。对于思维活跃、主动学习欲望强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更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开放地教学来扬其所长。让他们不局限于课本与教材,全方位探寻学科知识,形成综合能力,树立科学的主观意识。

对于性格较为内敛、口才不佳的学生,强行让他们开辩论赛、争论政治课理论,则未免不太靠谱。到时你看到的局面可能是教师宣布 开始,结果学生面对着面,各自在欣赏对方的脸。学生特点的改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不是我们凭热情能一下子变过来的。对这样的学生,以写论文形式或者理论教学模式可能更为适合。更有些学生过往不注重学习,导致基础知识储备极弱、自主学习能力欠缺。这种情形下,我们在教学中为他们学习补充相关概念、理论,要求他们识记、理解,就不能被说成违背课标精神的填鸭式教学了。因为这是他们能发挥学习主体地位的先决条件。只有掌握最基础的东西,学生才有进一步自主学习、积极争取进步的空问。要不然,1和2都不懂,怎么去学四则运算? 所以,教学生一定要考虑一个怎么教的问题,包括你面对学生的全体、学生中由各种标准分出来的不同层次,这些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解决,只能因材施教。

3.教学条件的差异性,直接影响教学模式的适用度。现在很热门的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有一块是把博客、网络游戏运用于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这类文章不少,给人的结论几乎是:只要运用了网络资源、模式进行教学,就是贴近学生实际、就是发扬了学生兴趣、就是符合学生认知特征,就能取得极佳教学效果。

其实,所有这类文章最好加上限定条件——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设备先进的地区适用。即使在广东这种全国相对发达的地区,也存在一些学校,教室里仅有黑板、书桌,很传统的那种。上课很难找到一个地方实现人手一台电脑,学生放学也还需要帮家里从事农业劳作。在这样的条件下,奢谈什么通过“极品飞车“游戏来理解矛盾、通过博客提交作业、通过模拟炒股游戏来认识股票,基本上是完全脱离了学生和教师现有的教学条件的痴人说梦。再往上点,关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是如此,在教室根本无法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条件下,谈课件教学无异缘木求鱼。故而,企图寻找具普遍适用性的中学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努力,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中学政治课教学应凸显个性化。

二、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我们强调个性化,即要求教学不能同守陈规、墨守现成课例。而要充分分析老师的专业特长、不足与缺陷,扬长避短,展示教师风采;要认真研究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综合素质,选择学生可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从实际出发,利用好现有资源服务于教学。个性化教学焕发出无穷的活力:

1.个性化教学,能充分展示教师风采从教师与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师的威望与形象从来都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一个教师如果能得到学生爱戴、尊重甚至崇拜,那将容易使学生“爱屋及乌”,由热爱教师而热爱这个教师所教学科,即由喜爱政治教师而喜爱政治学科。不仅我们熟悉的中国式教育如此。

教师展示自己的个性,通过个性化教学选择适于展示自己特长的教学方式,能让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博学、专业、认真等正面形象,从而有利于确立教师威望,有助于建立和谐有序师生关系,促进中学政治课教学。像我身边的教师,有的将古诗词与政治课教学完美结合,学识渊博充分展现;有的喜欢每节课陪学生唱一支歌,在歌声中增进师生关系,升华情感;有的善于调动学生展示自我,整节课掌声绵绵、精彩不断。这些,发挥教师特长、展示教师独特风采,有利于教师以个人赢得学生喜爱,于教学大有益处。这是遵循他人教学模式所难以达到的。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果。教学工作是互动性工作。工作对象是情感丰富、个性多样的活生生的人。这就注定教学中要善于研究学生实际。最能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学生保持旺盛求知欲望和不断进步学习状态的教学模式,一定要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内。这样,能使得我们的孩子在“跳'一跳”之后能摘到“桃子“。同化的教学模式之所以不能任意套用,很大部分原因就在于一定的教学总是适用于一定的学生。超出适用范围,哪怕曾经辉煌的模式注定效果不佳。

像本文探讨过的辩论赛教学,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班口才不佳的学生,强行用这种方式教学,恐怕只能保持学生由沮丧走向沮丧。

3.个性化教学能有效融合教学条件,实现资源优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中教学方式的选择,与教学条件密切相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的教学条件,不仅是教室里的条件,还包括学生手头的各种资源与工具。因为我们的教学早已超出了教室的范围,现在许多教学模式已经将研究视角延伸到课堂外。

像什么网络游戏教学、博客交作业的条件,除了教室有条件外,我们要考虑到学生是否具备自己利用电脑上网交作业、玩游戏的条件和时空间。假如条件具备,且学生普遍对网络有浓厚兴趣,那么,如此组织教学就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有效整合了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确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当我们处于教学条件较为原始的境况时,通过个性化教学,也完全能做到资源的有效整合。比如利用经济学知识的特长,指导学生家里种植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农产品,通过学生的实践写出总结报告,就很好地利用了现代技术设备较差的农村教学资源。

三、个性化教学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1.个性化教学要坚持思想政治方向的导向性原则。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看,教育由社会需要决定,反过来又反作用于社会。如果教育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将能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天中学政治课应当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思想和政治教育的重任。在教学中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此前提下,才有所谓教学个性,而教学个性化的目标,说到底也是为了服务于教学目标。

在中国具体国情下,我们教育尤其强调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2.个性化教学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我们讲个性化教学,绝非拒绝改变,永远保持自己现在的“特色"。恰恰相反,要想使个性化教学能够成功,需要坚持不懈地与时俱进。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提高专业水平,适应变化着的实际。对于教师来说,对所教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够把中学政治课内容放在更为深广的学术背景上,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所教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取其左右而逢其源,此其一。其二,中学政治课理论随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更新,这种背景下,教师只有不断学习、高屋建瓴,才能游刃有余,在此基础上才有所谓的个性化教学的空间。

第二,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思想和理念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教师行动的方向。一方面,我们要根据客观变化着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整个教育界的理论发展动向,及时吸纳具科学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思论,并结合实际工作,积极为中学政治课教学理论作出贡献。这样能够为教育理论创新有所思考的教师,才从根本上有了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学科理论高度。

第三,教学内容和形式要不断创新。不能今天讲这个课是这样,一年后讲这个课也还是这样,要不然,教师的教学经历就白浪费掉了。个性是发展着的个性,尤其对于中学政治课这种时效性很强的课来讲,课程要暂切结合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状况,将社会发展新动向纳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并根据客观条件创新教学方式。

3.个性化教学要有前瞻性,要引导个性化的学生适应社会化未来的需要。我们通过个性化教学向学生展示了如何将自己的个性与社会教育需求较好结合,这本身有利于启发充满个性的青少年学生思考如何使自己的个性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比如,我们通过古诗词运用于中学政治课,可以让学生明白原来古诗词还可以这样用,原来教师在文学方面的特长能够让原本枯燥的政治理论课学起来这么有蕴味。进而他们能思考,自己如何在各种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能够将自己的个性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恰恰就是比较受社会欢迎的有用的人。

所以,我们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不应去追求模式化的教学。而应该根据教师与学生实际,根据教学条件的现状,寻找最佳的达到教学目标途径与方式方法,促进中学政治课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下载坚持规范创新,提高学习实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持规范创新,提高学习实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个坚持创新思路增实效范文

    三个坚持创新思路增实效(作者:张倩 来源:学习时报2012年1月2日14版)本报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干部队伍的要求,这对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

    创新监督工作方法 提高人大监督实效

    创新监督工作方法 提高人大监督实效创新是人大工作的动力源泉,是提高监督实效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稳步推进,人大工作领域不断拓宽,监督内容不断丰富,人民群......

    创新培训途径 提高培训实效(精选5篇)

    创新培训途径 提高培训实效 【摘要】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进展与教师教育理论的变化,以及教师专业化的需求,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培训,尤其是需要关注区域本土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浅谈创新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xiexiebang推荐)

    浅谈创新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 论文关键词:创新 德育管理 德育实效 论文摘要:学校德育管理是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外部因素。德育目标和德育制度的制定、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创......

    创新帮教措施提高帮教实效(精选五篇)

    创新帮教措施提高帮教实效张大祥永登县城关镇东街社区位于县城东南方,312国道、兰新铁路穿境而过,辖区面积1.8平方公里,居民总户数3168户,总人口10228人,8个居民小区,社区直管党员......

    创新德育形式 提高教育实效

    创新德育形式 提高教育实效 [摘要] 德育是学校的根本性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认真研究新情况......

    坚持“三破三立” 提高督查实效

    坚持“三破三立” 提高督查实效 督促检查抓落实是一切工作取得成效的保证。一直以来,馆陶县政府督查室创新督查方式,坚持“三破三立”,提升服务效能,提高督查实效,有力地推动了县......

    提高人大监督实效要做到“三个坚持”

    提高人大监督实效要做到“三个坚持” 依法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能。监督的目的在于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