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训途径 提高培训实效(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9:5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培训途径 提高培训实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培训途径 提高培训实效》。

第一篇:创新培训途径 提高培训实效

创新培训途径 提高培训实效

【摘要】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进展与教师教育理论的变化,以及教师专业化的需求,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培训,尤其是需要关注区域本土教师培训的实效性。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我校推出的“六结合”教师培训机制,在区域本土教师培训实践和探索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关键词】教师培训 “菜单式 订单式”培训 送训上门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门峡市陕州区已立项课题《区域教师本土培训的实践研究》,编号szjky201742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92-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谈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时,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目前我区教师队伍素质高低参差不齐,教师的培训、学习、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等问题依然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教师培训机构,我们转换工作思路,以训为本,训研结合,立足区情,进行区域教师本土培训探索与实践,创新培训方式,注重提高培训实效。

一、深入一线,了解一线教师所需

教师培训中,参与培训的教师是有差异的,甚至差异是很大的。这些差异有些来自生理,也有来自心理,还有来自经验的,此外还有来自学习能力与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教师培训中不可能都按照同质的要求而将教师分组、分班进行。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OECD组织就指出,“十分不幸和令人感到苦恼的是,人们对在职培训的日益增长似乎更多的是以信念为基础,而不是以实际的知识为基础”。因此,教师培训究竟是为了实现上级指示的贯彻与实施,还是要解决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是教师培训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因此,我们在培训前设计了培训需求调研问卷,深入到一线教师中,通过座谈、调研的方式了解一线教师所需,然后制订培训方案,细选培训项目、精选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开展培训。

二、创新培训途径,满足教师所需

(一)优化“菜单式、订单式”培训模式,满足教师专业需求。根据调研结果,教师结合自身专长,研发培训专题,从专题的论证确立、方案设计、培训内容、专家选聘、开班准备、过程管理、总结考核等方面潜心研究,精心准备,拿出方案,上交学校论证考核,合格的培训专题确定为我校菜单式培训项目。

(二)“量身裁衣”培训内容,提升培训针对性。一是针对基层学校中层干部的岗位管理能力提升培训。2016-2017学年,我们进行了中小学教务主任管理能力能力提升培训、政教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培训。2017-2018学年上半期,我们举办了陕州区教育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这些培训,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专家讲座,学员反响很好。二是针对学校特定职能人员的岗位培训。如对后勤管理人员、仪器管理人员、宿管人员、新教师岗前培训、特岗教师培训等。三是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如农村学校英语教师、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兼职教师培训。四是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如课题研究能力、教研室开发的“三维五环”课堂模式推广能力、校本研修能力、校本教材开发能力、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开发能力、微课制作等方面的提升培训。全区教师受训面达100%,合格率100%。这些项目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富有针对性强和实用性,及时解决了教师们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与问题,受到基层学校高度称赞,对我区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三)基层调研和送训上门相结合,实现研训一体。我校分别与十二所城乡学校签定协议,建立了教育教学调研基地。确定每周三为基地调研日,由我校领导和专职教师组成的两个指导小组深入基地开展跟踪听课调研工作,每期每人撰写写调研报告一份。专任教师结合基地学校实际需求定期入校送教、送训。每学年,专任教师听评课业务指导都在80节以上,人均送训、送教各一次。通过送教、送训、听课、议课准确了解了一线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了教师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探索出了一条“研训一体”的道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四)加强网络培训,实现培训多维化。近年来,我们承担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育部“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微软-中国携手助学”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国培计划”――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提高远程培训,“国培计划2016河南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三门峡市中小学远程教育培训等国家、省、市级网络培训的组织和辅导工作。我们建立了“区―校――组”三级管理辅导机制,立体化、多维化、全程化,提高了辅导的质量和效率,使教师享受到最大化的培训效益。

(五)搞好追踪服务,落实培训实效。学员集中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才能将所培训的内容落实到工作中?学员在结束培训后,他们回到工作岗位上,我们却并未放松对其的管理。一是让学员每周上报工作实践的心得,二是在微信群中定期发布话题,让学员积极参加讨论,三是定期到学员所在的学校走访,了解学员的工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四是选出优秀心得、精彩讨论内容和调研结果制作成动感相册,及时发布到微信群中,让学员有一种获得感和归属感。

(六)完善评价制度,强化培训效果。为了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健全了教师培训质量监控、检查、评估等一系列制度。建立了全区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和本校教师学习业务进修档案,将培训过程和培训结果结合想结合,实现了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这种校内培训和送教下乡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类培训相结合,集体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举行专家讲座和教师训练相结合,远程教育培训和面对面培训相结合的“六结合”形式解决了一线的教师没有时间参加培训的难题,受到一线老师和好评,对区域本土化教师培训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Z].北京:2002.[2]朱益明.论教师培训的基本要求.[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2).

第二篇:如何提高师德培训的实效

如何提高师德培训的实效

教师队伍是这一重任的肩负者,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是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目前教师队伍素质高低参差不齐,教师的培训、学习、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等问题依然至关重要。面对课改新时期教师培训新需求,应如何改变教师培训的模式,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性。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教师队伍是这一重任的肩负者,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是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但是,目前教师队伍素质高低参差不齐,教师的培训、学习、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等问题依然至关重要。面对课改新时期教师培训新需求,应如何改变教师培训的模式,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性。结合教师培训的现状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专业引领,提高集中培训的实效性

教师集中培训也就是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还有一些专题培训。集中培训的理念必须富有前瞻性,必须发挥其专业引领和指导性作用,能为教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交流掌舵护航,指明方向。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来引导,教师的行动研究只会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就谈不上个人专业发展和能力的提升。集中培训的重要性,也是我们教师培训管理部门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全区、全校

1的集中培训,组织每一次培训都要先确定主题,定位目标,把握住培训的方向,选择好有能力、有实力的专家或教师授课,确保培训内容和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步或超前,使参与培训的教师切实受到启发,得到实效。每次培训后,都让学员写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切实提高了集中培训的实效性。

二、立足校情,探索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事实表明,教师真正的成长仅靠岗前培训或外出学习是不够的,学校才是大熔炉,是研究中心,教师个人就是研究者,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因此,我们要立足校情,发展特色,把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使校本培训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1、建立培训的保障机制,营造和谐的培训氛围

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小组成员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列,是教育教学的“领头羊”。制定并落实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完善培训制度,促校本教研规范化。如:理论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随堂听课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师徒结对制度等,从制度上保障培训的质量和效益。还注重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以释缓教师的心理压力,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

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

2、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将师德教育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强化教师敬业爱岗、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特别注重引导青年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敢于挑战,勇于创新,让他们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尽快胜任自己的教学岗位。

3、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发展了教师,才能发展学生,也才能发展学校。因此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不能满足于做一名教书匠,要争取做研究型、科研型教师。

4、深入课堂,进行实践探索

过去的实践证明我们要改变那些形式上的集中、报告式的培训,应当多进行个案分析和现场指导。而课堂是实施这一举措的主渠道,是教师获得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注重开展课堂研讨、即席指导的培训形式效果最好。应不定时的派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进行现场的课堂指导。

5、强化反思意识,提升专业水平

反思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最有效的途径,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写一辈子的教案未必成为名师,而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却能成为名师。” 在实施过程中,尝试如下做法:

(1)多次备课。要求教师根据教学中和教学后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存在问题和今后改进方向,从而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2)写教后反思。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可使有益的经验及时得到总结、提炼和升华;可使失败的教训得以改正。

(3)选择优秀教育教学案例研讨交流,并鼓励教师参与各级竞赛或投稿。通过以上方法逐步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有效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6、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教师转型

教师除了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外,还要增强研究意识,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没有研究能力的教师永远只是一个“教书匠”。因此,我们鼓励教师从自己的问题出发,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帮助每一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进行个案研究,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立总课题和子课题。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转型。

三、建立服务平台式的管理机制为培训提供保证

1.创建管理机制

教师继续教育是法律赋予教育行政部门的一项义务,也只有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分工负责,教师培训才能取得实效。首先要有专职的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它是科研工作小组的联络员和领导者,其职责就是领导工作小组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帮助在职教师达成专业目标和满足专业需求,改革教师教育管理机制,为教师的继续教

育和专业发展提供管理制度上的保障。

2.搭建网络服务平台

一方面根据各级不同标准制作学习模块和课件以用于远程教育。利用软件环境进行自学是远程教育主要学习方法,面对起点不同、层次各异的教师,必须依靠不同层次的任务模块才能激励他们学习。在这种学习活动中,我们的重要工作是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驱动学员学习的“任务”,通过任务组织学习,同时要注意让学员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而不是强迫,让学员在自学中尽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并安排教师进行网上授课及答疑。另一方面建立网站,负责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及做好网络宣传。通过网络的聊天室、QQ群、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和网络论坛,使学员能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及相关资料,同时也成为了解教师培训需求的一个场所,网络也使全体教师能更方便快捷地了解教师培训的现状及相关政策。

3.建立保障机制

一方面加强教师教育的政策保障。以政府文件统一教师的认识,对教师继续教育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及规划。另一方面,建立了教师继续教育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使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来源得以保证。

四、培训效益的科学评价

教师培训的目的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通过培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我认为,在重视培训过程的同时,要发挥培训结果的效应。在现实中,往往是教师参加培训后,拿到证书就意味着培训到此为止,至于学习什么,学得怎样无人过问,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教育资

源的极大浪费。培训结果的有效性就是要体现在培训结果利用的最大化上。因此,无论是培训的举办者或培训对象的派出单位(学校),首先都应该重视对教师培训后的跟踪考核,要给受训老师留作业(比如向同事汇报培训心得或进行某项专题研究,进行实践活动交流等),充分利用受训教师的学习成效进行校本培训。特别是要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对象的示范辐射作用,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其次培训效果如何,最有发言权的是参与培训学习的教师自己,可参照国际教师培训评估的有效做法,专门设计培训效果评估表,以半开放式问卷的方式,对教师培训的效果进行现场评估调查;另外建立成果集,将受训教师的科研成果和论文集合成册在全市范围交流,方便教师经验的交流,同时也便于向学术期刊、学报等推荐发表。

第三篇:创新教育形式注重培训实效

创新教育形式注重培训实效

推动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实现新跃升

(2009年5月6日)

张 红 伟

新密市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设置专门机构,划拨专项经费,创新教育形式,狠抓学风建设,使教育培训工作有人抓,有钱办,有质量,有效果。去年以来,市委组织部直接举办各类培训班37期,培训党员干部1.4万人,扎实推进了“干部素质提升万人培训工程”,尤其是今年开展的村“两委”成员暨大学生村干部封闭式半军事化集中轮训、万名党员“进党校、学理论”和领导干部读书竞赛活动,掀起了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热潮,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科学发展能力。

一、以“局长讲座”为抓手,让干部在跟学中提升能力

对基层党员干部而言,提升其实践能力是教育培训的重点。为此,我们在党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次上开辟“局长讲座”,活化教学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一是择优选聘局长讲师。结合新密实际,按照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工作成绩突出、讲演水平较高的标准选聘局长讲师,经过报名、试讲、评审,从全市择优确定了农业、经委、环保、计生、国土、信访、-1-

纪检、司法等10多位市直委局长和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党校的客座讲师。二是授课突出实用特色。根据培训班次和受训干部个性化需求,选择局长讲师,选定实用专题进行授课,特别注重贴近新密、贴近实际、贴近基层,内容涉及县域经济和基层工作的主要方面。局长讲师在授课中紧密结合部门和行业的实际,讲政策,议业务,授方法,谈体会,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机对接,引发了学员对工作实践的思考与共鸣。三是开展实地观摩教学。结合“局长讲座”的内容,组织学员到先进乡镇(村)、机关事业单位和知名企业进行现场教学,使干部在现场教学中增强感性认识,启发工作思路,催生发展动力。一年多来,共举办“局长讲座”72讲,鲜活的教学内容深受干部欢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兴起了“大学习、大调研、大解放”的浓厚氛围。去年,全省县级党校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新密召开,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待献及省委党校领导出席会议,对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以“严格管理”为基点,让干部在真学中受到教育

学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干部能否真学真会,也影响着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形象。为此,我们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任务来抓。工作中突出一个“严”字,凡是组织部举办的主体班次,都实行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严格纪律,严肃学风,同时把干部的参训情况作为考核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今年初举行的全市村“两委”成员暨大学生村干部集中轮训中,参学的1629名学员分别按连队编制进行管理,-2-

军事教官任连长,党校教师任指导员,组织部牵头,乡镇、办事处、相关委局派乡科级干部全程跟班、驻校协调。军训从集合、列队、报数、停止间转法,到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以及内务整理等一个个动作去训练,即使当时大雪纷飞、细雨绵绵,也坚持内容不减、标准不降。这次培训做到了“七个统一”,即统一军训、统一早操、统一内务、统一就餐、统一上课、统一活动、统一交流。无论是军训、出操、上课、就餐,还是交流座谈,都集合整队,列队入场,所到之处,秩序井然,使学员在严管真学中受到教育,转变作风。一位50多岁的农村普通干部感慨地说:“第一次参加这么高规格、这么正规的培训,没有发现迟到缺课的,也没有请客吃饭的,这种培训真好、真管用,我们打心眼里佩服和欢迎。”

三、以“发展论坛”为载体,让干部在互学中达成共识

为把广大干部的思想凝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上来,去年下半年,我们设立了“新密科学发展论坛”,构建中心论坛—党校论坛—乡村论坛—媒体论坛多层次的学习讨论平台,实现了从领导干部到一般党员的全覆盖。中心论坛由新密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市直单位党政正职参加,每月举办一期,或请有关领导、专家专题辅导,或由新密市委中心组成员轮流讲课,在学习讨论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分析问题,理清思路,达成共识。党校论坛在党校举办,前不久我们组织万名党员“进党校、学理论”,对科学发展观的背景、意义、内涵 -3-

和实践要求进行专题学习,目前已举办19场次。乡村论坛主要由市委组织部和党校组成讲师团,下乡村,进厂矿,到一线,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宣传政策理论。一年来共举办乡村论坛120余场次,加上各基层单位自行举办的论坛,累计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达6万人次。媒体论坛设在新密电视台、广播电台,市、乡、村、企业党员干部主动“亮相”,谈认识,摆问题,定措施,相互学习,共谋发展。通过不同层次论坛的辐射和影响,从领导到群众,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形成了关心发展、热议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以“网上课堂”为平台,让干部在自学中完善自己

自学是提高干部素质、应对本领恐慌的内在动力,而在信息社会里,网络这一新兴传媒又为自学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和手段。我们运用互联网、机关信息网和新密党建网,建立了“网上课堂”,利用文字、图片、视频、幻灯片、动画等形式,把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科技、领导科学、电子政务等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的知识和上级的有关政策、工作部署等,整理发布到 “新密网校”。网校学习实行学分制,列入全市干部培训管理,干部凭组织人事部门调训安排和个人培训账号进入网校学习,学习时数自动记录,学习成效在网上集中考试,成绩计入培训档案,并与干部考核、评先晋升挂钩。“网上课堂”使干部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降低了培训成本,促进了干部的日常自学。同时,今年以来,我们按照郑州市组织 -4-

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开展了读书竞赛活动,列出读书参考篇目,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年底评选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干部,从而激发干部的自学兴趣,提升干部的自学能力。

我们深知,新形势下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新密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和关注。去年以来,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待献先后三次对新密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出批示肯定,《中国县域经济报》、《河南日报》、《郑州日报》、人民网、新浪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对新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给予了大量报道。这些是对我们的极大鞭策和鼓励,而实际工作距上级的要求和干部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贯彻上级精神,借鉴先进经验,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创新创造,推动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实现新跃升,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快新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5-

第四篇: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性途径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永嘉县乌牛镇仁浦小学柯向阳

[摘要]在积极推进新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切实加强开放性,调整沟通策略,吸取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让更多的家长融入教育进程。在我校 “家校联营社团” 的创建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尝试着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携手,共同去认识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组建家校联营社团,让家长的家教理念渗透到学校中来,直接参与班级管理,甚至学校管理中来,开辟出了德育教育的另一条路径,摸索出了我们学校特有的德育工作之路。

[关键词]家校联营;组织管理;课程设置;德育

一、背 景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整个大教育体系中的两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在教育者、教育场所、教育手段以及内容等诸多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二者在教育工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合作的好,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因此,作为实施教育的机构,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应该首先认真审视自己。囿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整体偏低,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在育人方向上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颇的。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方面,学校教育试图囊括一切教育功能,以期学生走出校门时,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其实还有社会教育)被在相当程度上矮化了———与其说是学校单方面漠视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能量,不如说是家庭和社会赋予了学校教育过多的责任。而这直接带来的是:学校教育职能被无限的放大,达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地步,家庭教育被极为不该的沦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鉴于此,我们尝试着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携手,共同去认识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组建家校联营社团,让家长的家教理念渗透到学校中来,直接参与班级管理,甚至学校管理中来。下面就以我校开展的环保特色教育为抓手,阐述如何进行家校携手,创建家校联营社团,进行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

二、概念的界定

(一)家校合作

本课题中的“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有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二)家校联营社团

我以学校的环保特色教育为例,指的是以家长为引领者,按照学校设置的环保课程,家长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主题定时进校授课,以及进行环保社会实践的组织。突现家长的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

三、“家校联营社团”创建实践过程

(一)社团组织的管理

为了使家校联营社团有序、有质的进行,我们在创建时,分成了三个阶段进行布署:初级阶段,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家校联营社团管理部,直接隶属于班级家委会。委任主要负责人、班子和主要任教家长名单。班主任和社团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和设定课程的长远安排规划,及近期的授课内容,并在每期授课前小组讨论授课内容。

中级阶段,成立年级段和班级两级家长授课社团,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开展活动。每个班级选派2名社团团员代表参与年级段社团的家长授课教研交流活动,共同探讨课题方向授课方式及深浅安排,以及在相同阶段可以选派代表统一备课,让不同班级执行授课,这样可以弥补一个班级家长某些版块知识不全的缺陷。

高级阶段,学校成立家长课堂社团研究组,具体负责家长社团的活动组织,并成立学校和班级两级社团模式。每班级选派一人参与学校社团,并设立学校社团的负责人。由学校和学校家长课堂社团共同参与授课大计方针的制定,授课方向、课程内容规划的讨论、交流和制定,进行家长授课常态化管理和执行。在这种模式下学校成立的研究组需深入参与进去,并起到把握方向的作用。

(二)社团组织的课程设置

家校联营社团的课程应常态化规划。首先从课程设置框架入手。我们了设置四大授课课题方向:其一,环保知识,包括环保小知识、环保医疗、航天环保等科技知识;其二,环保社会生活知识,包括衣、食、住、行、裁、缝、编、织等环保社会生活技能和知识;其三,环保实验科学知识,包括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等。其四,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等。这就解决了家长授课时“接下去该从哪里入手、讲什么”的疑惑。

其次,做好环保教育授课进程的长期规划。以目前家长授课每月2次为例,学生每年在校8个月计,每年共授课16次,那么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共6年合计授课96次。如果按上述四大课题计算,每个课题在6年中平均可获得24课次,上述任何课题都拥有极广的知识量,分6年24课(每年4课次)进行教授并不多,家长有足够的内容进行

授课,将这24课次平均分成三个阶段,每2年一个阶段共8课次,每个课题在第一阶段选择最简单易懂的话题和知识便于学生接受,并逐步提升难度,提高学生知识深度,难度控制可由老师和家长课堂社团共同决定。这样的长远规划就解决了家长可能遇到的“深浅怎么把握、该怎么讲”的疑惑。

最后,可进行授课的阶段性效果检验。在每个学期结束时,由班主任主持举行知识竞答活动,对家长授过课的知识进行一次选择性的趣味竞答,以考核学生的课外知识掌握情况;也可以在每一个单元的测试卷上安排一至二道题目,针对家长教过的课外知识进行考核;这样也更能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

(三)社团组织的开展情况

家长联营社团活动,已进行将近一个学期了。每月二次,家长定时定主题来校进行授课。授课主题由家长自身的特长进行确定,本学期分别给孩子带来了系列的课程,如:《汽车的尾气》、《环境保护小知识》、《臭氧层被破坏了》、《环保安全》、《我们生存的环境》、《环保漫画》、《环卫工作生活》等,有课堂上的游戏、实验生活;有现实生活的实践、参观;有现代技术的操作学习等,孩子们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是课程设置所不能包括的,再加上每位家长上课的风格各不一样,有些家长幽默恢谐,有些家长娓娓道来,有些家长激情风趣,有些家长严肃可爱等,使孩子们爱学、乐学,盼望着每周家长环保课的到来。真有“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四、基于“家校联营社团”创建的启示

(一)各方面的反响

1、家长——积极响应、踊跃参与

“留驻绿色”家长联营社团活动自开展以来,家长反应热烈,积极参与,并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关心,从以下几点看出家长对活动的反应态度:

A、对活动倡议的积极响应和关心;本活动于开学初在全校家长会上提出,获得全体通过,并积极报名参加家长环保社团。

B、后续跟进的家长众多,个个欲试。

C、通过活动,环保教育的理念从校内一直延续在校外,形成了比较强的合力,不仅提高了师生、家长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外在对学校评价更加积极,提高学校的品牌度和认可度。

D、家长以参与家长环保社团为契机,充分参与到学校管理,有利于学校的管理。

2、学生——兴趣盎然、知识扩展

A、学生每到家长社团开始前,就已经非常期待,这不仅为他们带来乐趣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总会在下课后围着上课的家长积极据探讨的场面。

B、学到了更多环境保护的知识,成为他们课间讨论的话题,扩张了知识面。

3、其他学校——学习借鉴、跃跃欲试

其他学校老师对我们学校这种活动的开展,持支持意见,觉得很值得借鉴:不仅更加丰富了孩子的环保教育生活,而且让家长参与到课堂中来,直面接触孩子,为以后学校的管理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启示

在积极推进新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切实加强开放性,调整沟通策略,吸取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让更多的家长融入教育进程。通过我校 “家校联营社团” 的实践,不难发现家校联营的张力和活动,更主要的是让我们更好的开辟了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另一条路径,摸索出了我们学校特有的德育工作之路。

1、通过家校联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校和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当学生感到老师和家长在为发展而协同努力时,他们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鼓舞,产生向上的动力,激发成就感,并最终转化为进取的实际行动,很大程度上满足孩子们心理上受关注的需要。

2、通过家校联营可以优化教育环境,因为家长的职业、兴趣、知识、阅历、技能和方法都各不相同,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3、通过家校联营有利于强化社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使学生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4、通过家校联营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使学生在学校内外获得更大的成功。学校作为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必须与家庭教育的正确结合,才能给学生更全面的教育影响。家庭、社会有着取之不尽的德育资源,学校结合当地社会现实,因势利导,这会比简单地逃避社会现实更行之有效。特别是当地一些历史文化资源可观可感,其与学校德育的有效衔接,也有益于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对于一切受教育者,我们不怕其先天的缺陷,不怕后天的不足,最可怕的是道德流失、心灵沙化和精神污染。选择家校联营的德育方式,遵循德育规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一切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 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 ] 徐明峡,吴建成.影响现代家校合作制度建构的环境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 7.[4] 周乾坤.基础教育新理念.[ EB/ OL ].http : pep.com.cnP200406Pca492307.htm,200601.

第五篇:拓展育人途径 提高德育实效

拓展育人途径 提高德育实效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我们在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实德育内容、积极研究德育工作规律的同时,重点以拓展德育工作途径为突破口,力求把德育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从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其认识与做法如下:

一、健全的学校德育管理系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由中心小学、各学校、班、队组成的四级管理德育纵网络和由学校、家庭、村委会组成的三位一体德育横网络,明确了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村委会主任、班主任、家长代表、大队辅导员、班长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行成了上下联系,左右配合,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时时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管理格局。充分发挥了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活泼的德育途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保证

众所周之,德育途径是实现德育目标、任务和内容的具体渠道,是贯彻德育原则的有效手段,要想改革单一枯燥的育人说教,必须探索寻找活泼多样的育人途径,使其成为最实在、最有效的德育工作载体。

1、学科育人。我们不仅主张使学生在自己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得到思想品德教育,而且主张把德育寓于学生的各学科教学之中。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 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我们的各学科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深挖教材的德育内涵,把育人有机地融入教书中,使思想教育润物无声。一方面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主阵地作用,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按照德育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使各学科的课堂成为德育的有源之泉,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参与和承担德育工作,把教育和教学轻松自如地熔于一炉,达到“目的”和“手段”的和谐统一。

2、活动育人。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广泛地渗透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的良好途径。一是利用好传统节日,组织学生举行主题纪念活动,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建党节、国庆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的庆祝活动上,组织师生举办“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的书画艺术展评、“我爱祖国”为主题的诗朗诵大赛、“和谐社会大联欢”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举行作文比赛、书信比赛、演唱会、运动会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二是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参与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春天是植树的大好时机,我们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外参加义务植树劳动,让学生感觉到劳动的愉快,并写好“小树长,我也长,我跟小树一起长”为主题的体会作文;公路旁、街道上处处有塑料袋乱扔,我们定期组织学生拣“白色垃圾”,实施“绿色行动”,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三是严格升降旗制度,周一举行全校师生参加的升旗仪式,周五举行降旗仪式,同学们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演讲活动,自觉增强了爱国热情,从而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

3、榜样育人。在德育工作上,我们的理念是“典型引路、榜样带动、整体提高”。一方面,我们在德育课内容中,选出古今中外的名人和英雄的典型事迹,让学生学习领会感悟伟人的高尚品质,伟大精神,使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把伟人名人树为榜样,让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鼓舞自己。另一方面,我们把学校内部的优秀同学,“三 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树为身边的模范,把这些优秀小朋友身上平凡而又值得学习的东西提炼出来,让全体学生比、学、赶、超,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孔子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也。”德育工作者就是要培养学生向先进看齐,不断提高自己品德素质的上进意识。

4、环境育人。近年来,我们积极响应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投资投力创建校园环境示范学校,尤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多做文章,力求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绿色、书香校园,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一是精选书写育人理念新、育人内涵深的校园标语,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改理念。二是在校园内醒目的墙壁上统一布置张贴名人名言瓷砖画,要求学生学名人、背名言,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让名言、哲理感化自己的心灵。三是各学校定期更换校园内的黑板报、教室中的学习园地,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时事政策,发挥好宣传阵地的作用。四是统一定制橱窗,展示学生优秀的学习作业和艺术作品,展示师生的教学优秀成果,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五是大面积绿化、合理硬化校园,为学生学习提供优美的环境。另外学校领导、教师时刻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自身的修养,以教师高尚的道德环境来感染学生幼小的心灵。

5、团队育人。小学生成长在学校中,更是成长在班集体中,成长在少先队组织中,因此团队育人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方面我们首先重视班团队建设,每学期,加强一次班委会建设,使班委会的成员在一个班集体中发挥好学生领导的作用。每学年,进行少先队员入队建设,做好少先队员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和少先队的任务考核。评选出优秀少先队员和队干部。其次是重视团队具体工作。每年一次的主题队会,完善队会程序、突出德育主题。三是在法制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的指导下班委会开好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四是办好队报,各中队有自己的队报,以黑板报为主要形式,板报设计要新颖、美观,色彩要明丽、和谐,内容要生动感人、有趣。五是每月搞一次“小手拉大手”的社会实践 活动。

6、一体化育人。以学校为中心以及相对封闭的学校德育体制,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和困惑,并且降低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近几年,我们重视这方面的改革,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的横向德育网络雏形。一是建立了学校德育指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村书记、家长代表组成。二是有效地开展德育指导工作,每学期开一次由学校德育指导小组组织的家长会,在会上班主任介绍学生在学校的成长情况,学生的作业等跟家长见面。三是德育指导小组对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特教生进行定期的家访,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健康成长。充分发挥了“一体化”在一些特殊学生德育工作上的联系作用。

7、管理育人。德育工作的优化管理,本身体现了育人的科学性。我们所属的10所完全小学和4所初级小学,每学年都有详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包括周活动安排。根据自己学生实际,每学期都有重点突破的德育内容。而中心小学有总的德育工作思路,这样一个有分有总的德育工作计划体系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了德育工作的有效目标。中心小学定期对计划内容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整改。年终对各校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估,评选德育工作先进的学校、班级、团队和个人。尤其重视班主任工作,每学期期中组织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把成功的经验向各学校扩散、推广,加强德育科研的指导。

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

近年来,经过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不懈努力,我校的素质教育取得显著的成绩。学风、校风日益端正,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成绩在全县19个单位评比中位居第四,所属光丰小学被树为市级示范性小学,有3所学校被树为市级环境示范校,另有3所学校被树为县级环境示范校,上学年共有213名学生的作文和书信在县级竞赛中获奖,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有53篇获省、市、县级奖励或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上,上报50余件艺术作品参加展评并获奖,全国英语竞赛能力竞赛实现了多年零的突破。

下载创新培训途径 提高培训实效(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培训途径 提高培训实效(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驾驶培训质量的途径

    提高驾驶培训质量的途径 要提高驾驶培训质量,驾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把培养合格的驾驶人员做为社会责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把提高......

    培训抓实效

    辽阳工务段培训抓实效 搞好工班长脱产培训 为全面提高线路工班长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过硬的工班长队伍,适应自控型班组建设的需要,结合安全生产和职工队伍实际情况,辽阳工务段举......

    推进德育创新 提高德育实效

    推进德育创新提高德育实效 青岛市城阳区职教中心 青岛市城阳区职教中心建于1995年,现有在校学生5600多人,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全国中职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几年来,学......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 ——————论如何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 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代表的重要职责。办理议案、建议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解决民生......

    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在大力推进中等职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既是塑......

    提高校本培训实效的策略(5篇模版)

    提高校本培训实效的策略现实的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由于教师的职业性倦怠、家庭和身体健康状况、校本培训的内容与模式、工学矛盾、管理机制、培训结果的运用等因素,制约着校本......

    深化党校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培训实效

    深化党校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培训实效 罗爱国 根据中央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

    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途径与探索

    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实践与探索北京市塑料工业学校 王志强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实效的实践与探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中华民族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跨入新的千年之际,我国的改革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