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策略
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策略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策略即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事实上,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都在使用着各自的学习策略。只不过有些学习策略是科学的,有些是不科学的;有的在这个阶段有效,在其它阶段效果就不明显;有的学习策略适合其他学科,而不适合英语学科。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掌握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 帮助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策略,使之成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我在学生初一进校就提出要求,每日学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学前备齐材料——课前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及时订正错误——系统归纳小结——课外补充学习。三年的教学中我不断督促,强化他们这种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也变得轻松愉快了。
3.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最佳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良好的学习方法一定会助你成功。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阅读的方法、作业的方法、复习的方法、笔记的方法、应试的方法„„ 做任何事都有方法可寻。
总之,教师作为引导者,上课不能仅仅教授知识,更应当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篇: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学习模块二心得体会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
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生可持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策略训练,我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听”的策略训练
训练学生有目的地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是课堂听力训练的基本原则。听力训练分为三个环节,即听前、听中和听后。听是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听前为学生做好听的准备是听力设计中的应有环节。听前要设计好热身活动让学生熟悉话题,熟悉相关词语和句型,接受背景信息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具体任务。听前激发学生欲望是后续听力顺利展开的基础。要想让学生想听,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出发,找出听力材料中与他们相关的联系点。找到这个点后,才能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引发其思考。此
外,通过图片、标题,或是讨论,让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大意进行预测也很有效。处理生词也很重要。当然,学生需要学会带着生词获取信息的策略。但是听力环节可能会有听写结合的题,一定要提前帮学生准备好要求他们写的词,使教学具有实效性,否则他们即使听懂了也写不出来
听中的活动中有很多种,如听信息,排顺序;听信息,列项目;听信息,补全文字;听并画图;听并制作;听并填空;听写;听并记笔记;听指令,完成系列动作;听并选择;听并匹配。听中的任务设计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一般到具体,任务要以获取信息为主,同时要有对归纳、推断等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取完信息后,老师还可以采取精听的方式,让学生再听,引导学生切实地把阅读词汇转化为声音信息。
听后练习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听写结合,也可以是听说结合,如:口头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模拟对话,复述或转述所听内容,作出书面回应,总结要点,改变所听内容和表达个人感受和观点等。
在做听后任务设计时,不但要考虑任务与听力话题是否相关,还要考虑与听力中获取的语言相关度高不高。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要真实且具有可操作性。
二、“说”的训练
说的活动的程序:激活——提取——熟练——记忆——反应——整合。
训练要选择与学生水平相当并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有趣味性和真实性,且话题要具体,目的要明确
说前要设计活动激活表达动机,呈现情景与环境,熟悉话题和语境,语言准备,让学生明确对话任务。
说的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小组、个人、对子。活动设计有多种,如:表演情景对话,模拟情景对话,短剧表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演讲,简短报告,讲故事,接续故事,复述故事,相互补充信息等。
说后要组织学生列出要点和细节,写出要点并转述信息。
三、阅读训练
阅读前教师不必帮助学生处理新词难句,“无障碍”阅读反而使学生丧失了语篇自主阅读的策略和能力。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去研究文本的整体,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其有意识地寻找整体框架并在理解的全过程中发挥整体的功能。
阅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语篇、解决语篇问题的能力,增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因此,教师应反复研读阅读课文,不但要了解文章大意,还要搞清楚文章的发展脉络、篇章结构、段落联系、句际关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不是机械地走某个特定流程的过场,而应是一个具有人文的、互动的、个性的过程。在 PWP 教学模式下设计活动时,应该
遵循 三个原则: 1.不同环节、不同活动要递进有效,对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培养要体现层次; 2.保障个体学习时间,考虑学生参与的广度; 3.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寻找根据。所以,教师应基于学生情况,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和活动。进行阅读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要运用什么技能,是否和本教学阶段的重点技能相呼应,是否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规律,是否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同时,活动设计要遵循以下逻辑规律:课文内容理解在先,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学习在后;理解的过程要体现层次,从整体到局部,从主旨大意到细节,从表层到深层;语言知识教学要紧密联系课文的内容,融合在听说读写实践过程中。
四、写作策略
将写作和阅读教学割裂而彼此孤立是不科学的。“读写整合”的教学方式是不错的选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结合阅读材料进行真实合理的写作训练,展开阅读与写作的互动促进。阅读中的“可理解性输入”必须与写作中有意义的“交际”相结合,学习者才能获得练习运用语言的条件。“读”属于理解技能,“写”属于表达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理解技能一般略高于表达技能。所以,在进行写作训练时,要适当考虑降低表达技能的要求。
教师应重视写作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知识的内化过程,紧扣阅读理解的内容和过程,开展以阅读材料为依托的借鉴式写作,在借鉴阅读材料的组织构思方式、词汇语句的选取和意义表达等方面的技
巧时,展开阅读中的写作训练,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设计情境,借鉴阅读材料中的重要词汇句型,深层次地运用语块。
阅读就是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感知新的语言现象,学习和运用这些新内容,经历感知—体验—操练—运用的过程,丰富语言知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感知—体验是在阅读中完成的,操练—运用是在阅读后完成的。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创造情景,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新的语言知识。
2.阅读欣赏,借鉴阅读文本的语篇模式,学习谋篇、拓展、衔接等技能。
阅读就是获取作者所要给予的信息以及表达的思想,同时发现和学习表达本主题内容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学生应能模仿作者,使自己就这一主题内容进行表达的能力有所提高。每篇文章根据体裁都有相应的结构模式,各种话题的文章都由相应的内容组成。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归纳语篇的模式并在阅读后进行借鉴,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
3.深化主题,借鉴阅读文本的丰富内涵,提升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
思维与表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两种能力。教师应利用阅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对主题内容的深入思考,以提高学
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以主题内容形式出现的课文也是使学生了解异域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这一层面的要素,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文化意识的渗透和情感态度的熏陶有机结合起来。
以上就是我学习模块二的一点体会,我将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第三篇:如何指导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如何指导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举例说明你在教学中的做法。
答:高中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在听、说、读、写、译各种语言技能方面和词汇、语法、句法、语篇等语言知识方面知识量的急剧扩展,面对大量需要识记、掌握的词汇、短语,各种辅导材料,诸多纷繁复杂的练习、试题,学生们会感觉到无从抓起,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主动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指导学生形成 有效学习策略方面的几点做法:
1、夯实基础,循序渐进。
学生进入到高中阶段会感觉到大量涌现的词汇、短语,大篇阅读材料涉及的语句、文化背景知识让他们难以应对,花费了大量时间做练习、做试卷却显得收效甚微。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知识的薄弱。应该让他们以课本为基础,辅以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材料,从听力、阅读、情景交流等多方面大力加强有效的语言输入,让学得的语言文化知识在不同情境的与语言环境中反复重现,巩固他们学习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的pair work 和 group work,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设计、布置灵活有效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检查和巩固学生每节课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安排结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的并能积极促进学生愿做、乐做的作业,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的必要性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说的就是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的必要性,并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高中学生已经掌握的必要的基础的语法知识和一定量的基本词汇和短语,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技能,高中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经验,培养并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
第四篇:“指导学生形成有效学习方法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指导学生形成有效学习方法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理论基础、现状分析
1、时代趋势:学会学习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八十年代就提出 “现代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进入二十一世纪,学会学习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学会学习就是要学会“高效率地处理信息以创造新的资源”的方法。这就要求受教育者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技能,追求更有效率的学习过程,达到更有成效的学习结果,因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会有效学习”的人才才是时代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
2、现实需求: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我们这里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六年,我们欣慰地看到课改确实改变了许多,巅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才定位的重新省思等,但是,我们也不无失落地看到,孩子们似乎没有真正从学习中体验到持久的快乐,我们似乎没能如愿地从孩子们的眼睛中看到我们所期待的光芒。冷静观察分析某些教学现象,不难发现师生关注的仍然是最后的结论,教学改革中热衷的更多是“抛”给方法,甚至不自觉地操作教法,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掌握方法。通过和孩子们的交流我们发现,课改大舞台中许多华而不实的“课堂说唱”开始使他们在学习之门面前感到惘然,“找不着北”的感觉影响了他们对于学习的信心和热情,而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循序渐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训,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便显得非常迫切了。
3、理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便告诉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改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便要求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要求彻底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机械的学习模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呼唤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持续发展的课堂。而对于每一位教育者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他们学会学习,让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更加有效,既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4、国内外同类问题研究现状以及其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发价值。
国内外研究现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近几年国际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正逐渐取代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成为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也日益重视学生学习策略的分析与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只有当学生积极想学而又懂得怎样学习时,他们才可能取得理想结果。”而在中国,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许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对学法指导开展了课题实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借鉴与启发:学会学习,重在掌握方法,从国内外学习方法的研究现状看,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调查、分析及分类上,而针对学习方法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相比之下,本课题着重从教学实际出发,着重探讨的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服务(即“教法”要为“学法”服务),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教学行为、探寻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有效性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与研究价值。
三、本课题的界定和研究的具体内容。
1、课题的界定
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用以获取信息、增强能力和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这个方法往往是带有学生个性倾向和经验性的策略,如语文教学中识字的方法,提问题的方法,朗读的方法,数学教学中寻找计算规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等。
指导学法: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强化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目标管理,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设计,探讨有效的学习理念的渗透和指导策略的有效实施,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法指导不仅仅是机械的方法授予和操作演练,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导探寻学习方法,体验学习乐趣,最终形成对学习方法的积极情感和信赖,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
有效学习:有效学习是针对无效学习和低效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恰当的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的加工,在一定时间内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自身获得发展的过程。
促进有效学习: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指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善于“点拨”,重在“引导”,引发“参与”,鼓励“对话”,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情感,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学得有动力、有成效。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逐步形成“方法意识”,让学生在学方法,选方法,用方法的过程中打开自主学习之门;
研究分析能够促进中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特点、规律,总结归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具体教学策略,以及在新的课改精神下以学法指导为特点的课堂教学的结构、特点、操作程序、注意问题、适应范围及评估体系;
摸索逐步转变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主体参与、主动探寻中得到方法的“金钥匙”,实现有效学习的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本课题研究主要探索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逐步形成方法意识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让学生在学方法、选方法、用方法的过程中,转变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打开自主学习之门,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总目标迈进,并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
1、唤起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对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及其价值有所认识,能自主规划、合理安排、主动追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激发乐于探究的情感。学生能有创造地学习,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独立思考,多向思维,善于综合,创造性地运用,勇于探索。
3、培养反思调控的能力。学生能在学习上自我调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并学会比较、分析、选择、调整,逐步掌握系统的方法体系。
4、提高信息处理水平。学生在大量方法信息面前,能及时捕捉信息,敏锐感受和理解信息,能有选择地汲取,并根据需要进行分类、整理、选择。
5、培养合作分享的情感。学生能适应群体或团体生活,具有人际交往的意愿和能力。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学习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产生教学共振,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
对教师在教法改革提出的目标是,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树立引导“学法习得”的意识,能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教材,根据教师自身实际制订适宜的学法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参与、启发探究、交流检验、巩固提升”循环反复的过程落实学法的传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想。
五、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指导原则、研究策略与方法
1、实践指导原则
(1)、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持之以恒。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既要逐步让全体教师体会,加强“学法指导”的教研主题是转变师生教学方式的主渠道,最终将形成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的学风,更要把主题探索落实在日常教学中,不断丰富主题的子系统,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使主题避免空洞化。同时我们要明确完成一项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它需要理论学习,内容拓展,教学实践,专题反思等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一次经验交流,一个教学公开日,只是一个载体,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实践与反思相结合的教学研究理念。
(2)、辩证看待,循序渐进,切忌矫枉过正。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须保持辩证的理念,避免绝对化:一说传统学习不好,就非要把接受学习贬得一无是处;一说过程比结果重要,非要把过程抬上天,结果扔在地,这些都是不辩证的后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时刻注意,不能为了方法,把课堂变成方法传授课、方法训练课,而是要给方法多一些实践的土壤。关键是让学生在方法实践中,学会自主探索,体会方法为学习带来的好处。
(3)、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的关系。要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坚持教、研结合,不单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不纯粹为了科研任务而研究,坚持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工作思路。本课题研究是以课堂实践研究为重心,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教研的最终目的。专题研究是为教学服务的,课题研究脱离了服务于教育教学这一轨道,必将空洞化,形式化。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把课题研究凌驾在教学实践之上的错误倾向,不能因为要展示教研的某个成果而改变了教学本该有的特质。
2、研究策略与方法。
研究策略:坚持行动研究为主的策略,将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以教育实践研究法为主,辅之以问卷测验法、个案分析法、比较法和文献法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个案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重点测试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并举的策略。前期研究内容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文献研究法等,从多学科、多角度收集情报资料,分析教师行为特征,找准突破口。具体研究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逐步完善有效的学法指导系统和实施策略。总结阶段,采用抽样调查法,评价学生素质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综合采用“质”和“量”结合的办法,形成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教育实践研究法、个体观察法、问卷访谈法、总结法、文献法、个案分析法等。
六、研究程序和进度
结合我校师资水平及本课题重难点,本课题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并在各个阶段灵活采用“学习、实践、反思、总结”的模式循环反复、螺旋上升,进行科学务实的研究。
2009年5月—2009年9月为准备阶段;
2009年10月—2011年2月为实施阶段;
2011年3月—2011年6月为总结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提高认识,典型引路,2009.5——2009.9)
1、组建课题组,学习相关理论。
2、制定研究细则,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研究学生目前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等学情,以及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教情。
3、形成课题目标,确定学科子课题研究方案,完善管理制度,成立子课题组,建立课题研究博客,制订阶段工作计划。
4、通过教育博客、教育论坛等方式,互相推荐、学习有关理论文章,开展理论交流会,或聘请专家指导,或推出典型课例,提高认识,树立实验研究信心。
5、提出课题组成员资料积累要求:每人每学期总结经验文章一篇;整理典型课例一份,要有反思或点评;参与相关活动的博客记录、听课笔记、学习笔记若干。相应负责人要做好计划、小结、总结。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阶段(由点及面,全面展开2009.10——2011.2)
1、尝试实验阶段(2009、9——2009、12):确定具体研究阶段专题,开始循序渐进的实践与研究,初步拟定的年级范围是七、八年级,以语文、数学学科为带动。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和个体访谈,对有效学习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抓好个案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促进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教师培训方案。
2、反思调整阶段(2010、2——2010、12):在回顾反思第一价段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策略,继续进行课堂教学实验。这阶段的实验科目由语数科重点推出课题研讨课、展示课,注重总结阶段经验。
3、验证完善阶段(2011、2――2011、2):在进一步的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开展实践经验交流会,发现典型,宣传典型,及时推广成功经验,形成研究氛围。教师能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时刻以教学有效性为出发点,实现由单纯注重教法设计向教法与学法并重的转变;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由“我会学”向“我能学好”的转变。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组织交流,总结提高2011.3——2011.6):点面结合,全面整理典型案例,汇编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展示师生实践成果,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撰写出课题研究报告,进行结题汇报活动。
七、研究的组织形式和工作分工合作设想
1、与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有机结合,将课题研究作为日常校本教学研究工作的提升与指导性研究工作;
2、学校课题领导组作为该课题的组织单位和监控者、协调者,下设学科课题研究小组具体进行本学科课题研究工作,并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协调,及时调整,共同推进。
曾集中学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张正中
副组长:姚军洲 曾雪威
成员: 贾玲丽 王在芹 李红艳 金 波 陈云丽
陈风华 官 虎 潘 蒙 张良文 张春梅
3、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率先分别确定研究子课题,其他教研组根据学校师资发展情况及阶段研究进程循序渐进。
语文子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王在芹
实验教师名单:曾雪威 王金红 贾玲丽 王玉梅
李红艳 王立新 阳明清 邓家洪
数学子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金 波
实验教师名单:张良文 张春梅 肖义 许孝德 鲁锋
段维虎 何进 肖新明 李友芳
英语子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陈云丽
实验教师名单:苏红菊 向荣 李春丽 艾兴财 丁俊 黄荣
综合文科子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陈xx
实验教师名单:潘x
胡静玲 梁xx
综合理科子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官虎
实验教师名单:范xx
《指导学生形成有效学习方法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分工
(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
ID
姓名
职务
具体工作
须上交材料
1张xx
校长
课题开展及经费保障
相关论文两篇
2姚xx
教导主任
负责课题的实施,
成员的培训工作
1、课题培训材料4份及培训记载
2、相关论文一篇
3曾xx
本课题设计兼学术秘书
课题设计,制定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撰写阶段总结的结题报告
1、开题报告书一份;
2、实施方案与计划一份、
3、阶段性计划和总结各一份
4、相关论文一篇
4金x
数学学科带头人
数学子课组题材料收集及研究
数学教学观摩课教案或案例分析一份,相关论文一篇。
5陈x
英语骨干教师
英语子课组题材料收集及研究
英语教学观摩课教案或案例分析一份,相关论文一篇。
6张x
数学优秀教师
课题研究
数学教学观摩课教案或案例分析一份,相关论文一篇。
7王x
语文优秀教师
语文子课组题材料收集及研究
语文教学观摩课教案或案例分析一份,相关论文一篇。
8陈x
综合文科组长
综合文科子课题组材料收集及研究
综合文科(政、史、地)教学观摩课教案或案例分析一份,相关论文一篇。
9官x
物理优秀教师
综合理科子课组题材料收集及研究
综合理科(理、化、生)教学观摩课教案或案例分析一份,相关论文一篇。
王x
语文组组长、
语文骨干教师
档案整理
资料收集
数据统计
1、收集与整理以上各项资料并装订成册
2、课题开展汇报材料一份
3、后期整理《指导学生形成效学习方法的策略研究》论文与教案一本,档案一本
八、预期结果
1、参与实验的教师从理论和实践研究中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能力素质的“指导学法”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体系,能从方法论的角度,探索出科学性强、易于操作的“注重学法指导,优化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2、实验班的学生能建立较为稳固的热爱学习的情感,较系统地掌握一些先进而实用的学习方法,同时,善于质疑、乐于探究,热衷于用新思维寻找新方法,并在学习中能灵活地、自动化地选择、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实现“乐学、善学”的目标,并培养有利终身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3、成果展示形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实践典型案例与反思汇编、课题研究论文、师生成果展等。
九、研究的保障措施(制度与经费)
1、修订《曾集中学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保障该课题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
2、学校每学期拨出一定经费用于人员培训、学习研讨、研究材料购买等,必要时向上级申请补助。
xx中学《指导学生形成有效学习方法的策略研究》课题组
第五篇:指导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指导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近些年来教育界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一般性的整体策略或谋划。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认知策略、元认知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学习策略系统又包括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两大类以及若干小类,因此,为了学生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首先在确定学习策略的教学内容需要考虑以下具体目标:
1.教给学生大量可供提取或选用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如复述、记笔记、拟提纲等具
体方法。
2.训练学生知道如何确定学习目标,知道需要学什么。要培养他们区别学习材料中
主要观点和次要观点的能力,这是学生动用记忆术、笔记法、提问法、概要法及
其他学习方法的前提技能。再者,学生能够确认自己应该学什么、也是策略性学习这种高级形式的学习所必要的能力。最后,学生要善于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选
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3.帮助学生储存有关学习及学习方法或策略的信息,其中包括影响学习因素的知
识,各因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并且知道何时及如何使用这些策略的信息。因此
有必要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教给学生一些关于学习心理,认知心理特别是元认知的知识。
学习策略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促使其最终形成自觉、自动、灵活的学习调节与控制,从而有效地在各种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形成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可以在两种教学情境下进行。一种是把它放在自然的学习情境下进行,即把它同具体学科知识如英语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另一种是把它从具体学科的教学中分离出来独立于学科教学内容,进行专门的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有以下几点体会:
1.元认知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明晰教学。元认知能意识和体验学习情境中各种变量间的关
系及其变化,并导致情感活动的形成,而成熟的学习的调节与控制则能根据上述体验来监视并控制学习方法的使用,使之自始自终伴随学习过程并适合于新的情境下的学习。
2.在教学中增加明晰的反馈。已有研究表明,反馈能改进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学习策
略的反馈方面的研究也表明,如果降低训练的有效性,理解学习策略的效应,或者体会到学习策略的确实改善了他们的学习,学生就更有可能把学习策略运用于更为现实的学习情境中去。
3.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和实践。学习的调节与控制是否自动化、学习方法的使用是否熟练,是学习策略持续使用和迁移的条件之一,为此,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策略训练的时间,使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也就非常有必要了。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选择恰当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的时候,他们才可能策略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