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状况及其分析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状况及其分析
铜山区马坡镇中心中学付金芝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学生、课堂教学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一、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状况
1、学生学习方式的可喜变化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在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态度、情感与兴趣上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他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认真倾听、欣赏同学们的发言,学会了大胆质疑,学会了评价,课堂气氛活跃了。新课程,使学生卸下了沉重的书包,卸下来自教师和父母的压力,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学习自由和乐趣。
2、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变革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转变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尽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中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所运用的或者是鼓励学生采纳新的学习方式,从整体上看是合乎教学方式或者是学习方式的要求,但在实质上却与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相差较大,有的甚至没有效果。这种表面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或者合作学习只是具有它们的表面特征,其内在的东西涉及的很少。在教学中,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也相当活跃,但是当一堂课结束以后,我们在评估学生到底学了什么,教师给了学生哪些知识,完成了哪些目标时,确实很含糊,学习效果究竟如何,往往教师也不知道。有的教师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讨论,讨论时间过短,往往属于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因此,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如何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新的学习方式,忽视或者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转变学生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新课程并不是单纯地否定或者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而是强调“过于接受”,这就表明我们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但是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理解上的偏差,一些教师认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应该完全废除,课程改革中理应都是现代的学习方式。而从实质上看,接受学习对于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有重要的价值,任何学习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因此,任何人的学习也就不可能脱离接受学习,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传统接受学习的优点,使之与现代的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发展。
再次,课堂过于吵闹,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巧。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往往一宣布讨论或者探究开始,学生便开始大声讨论。在课堂上,你根本听不到学生在说什么,说的内容与学习有关还是无关。讨论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再问几个问题,算是结束。有的教师往往一节课都在讨论,学生都在说,课堂上闹哄哄的,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诚然,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相应的变革,这种变革的教学方式反映在课堂上,课堂气氛确实比以前活跃,课堂也就活起来。但是,这种活跃绝不是学生无目的地讨论或者是整节课地讨论、活动,而是体现出活而不乱。课堂秩序的混乱往往反映出教师缺乏相应的课堂调控技巧。
最后,教师不明确自己学习方式转变中的角色意识。新课程实施后,现代的学习方式几乎都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却存在这样的问题,课堂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后,有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困惑。特别是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教师布置完任务,学生开始讨论,有些教师往往在讲台上一站,似乎学生的讨论或者合作学习与他无关,结果使学生的学习缺乏有力的指导,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二、课程实施中学习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1、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深入
教师对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理解是课程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往往是教师对课堂改革学习方式的变革理解不深入所致。学习方式的变革绝对不是表面上的,在运用学习方式中,我们更多地是理解学习方式发生的条件、基本内涵以及如何有效地应用,而不是只追求表面上的程序。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它的应用范围,不顾教育的现实状况,学习内容的需要而盲目地追求时尚,不仅不可能发挥学习方式的作用,有时还会起相反的作用。
2、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能和技巧
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主要是以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要完成教师传授的知识,学习过程也就结束了,教师调控课堂的技能和技巧要求相应地较低。而现在,由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教师的课堂调控技能、技巧的要求更高。这样,教师自身课堂调控技巧偏低与新课程要求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
3、教师对自己在学习方式上角色定位困惑
以往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课堂教学的权威,对课堂教学拥有绝对的权利。而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原来的权威转向引导者和参与者。一些教师往往不适应这种转换,因此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中无所适从。
4、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
目前,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效果评价尚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一些教师往往从表面上看待教学方式或者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有讨论、探究、合作就一定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深入地研究学习方式的实质,只追求一些表面的东西。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应集中在以下方面:提高教师对学习方式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加强教师培训,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
2、制定有效的学习方式的评价标准。
第二篇:新课程下学习方式改革案例分析
课程与教学论考题编写
数教102 杨晓燕 10#
选择题:
1.奥苏伯尔提倡的课堂教学是()
A.讲解式教学 B.发现学习
C.程序教学 D.范例教学
答案:A
解析:为促成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和认知结构的发展,奥苏伯尔提倡讲解式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精心设计,并提出了两条安排教学内容的原则。他指出:“不论在哪一个学科,要使教材的内容编排成序,有两个原则是适用的,这就是逐渐分化原则和综合贯通原则。”这两条原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原理,也是讲解式教学的原则。
材料分析题:
1.对于课程与教学评价存在这样一种观点:
每一个人的命运靠自己来主宰,但对他人又有责任和义务,他们是“自主”与“责任”的统一。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都是平等的主体,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体现价值多元、尊重差异的基本性格,反对量的评价方法,主张质的评价。
请从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取向出发,对以上材料展开分析。
解析: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取向是指每一种课程评价所体现的特定的价值观,它实际上是对课程评价的本质的集中概括,支配着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从取向的维度,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纷繁复杂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归纳为三种,即“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
材料中对于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观点是属于主体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评价是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种价值是多元的。在评价情境中,不论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这种价值取向反对量的评价方法,主张质的评价,因为量的评价与评价的主体性追求是根本违背的。这种评价取向对应于古巴、林肯所谓的“第四代评价”以及利维所称的评价的“后现代时期”。主体性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的支配的,它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它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为评价的根本鹄的。其实,真正的主体性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而是每一个主体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每个人的命运由自己主宰,但对他人又有责任和义务,所以主体是“自主”和“责任”的统一。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所以,价值多远、尊重差异就成为主体取向评价的基本特征。毫无疑问,主体取向的评价体现了课程评价的时代精神。
第三篇:关于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习方式的一点思考
关于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习方式的一点思考
南航大附初中 吕正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者对新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这其中有赞扬有批评,有惊喜有困惑,但无论是哪一种声音在我看来都是足以让人振奋的,因为有这么多人在关注着我们的语文教育。下面我想就新课标中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这一理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根本性的改革,它的出现对我们因循多年的传统学习方式无疑是一种挑战。那么我们究竟需不需要转变我们习惯多年的学习方式呢?如何才能保障新的学习方式贯彻实施呢?我认为:
首先,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极其必要的。学习方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根本因素之一,因而也历来受到极大的关注,探讨声不绝于耳。我们可以根据教师的支配作用或学生的主动程度,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分为由机械的接受学习、意义接受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等组成的一个序列。就整体学习方式转变而言,需要遵循这一量的演进序列。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初中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地存在。所以机械接受和意义接受的学习方式曾大行其道。其实机械接受学习的弊端已不言而喻,它带来的是“相声、背多分、多动症”,自然淘汰;意义接受学习一度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它可以理解新知识本质的意义,但往往只停留在知识点本身,不利于学生掌握方法,形成系统知识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下,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这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真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自由的发展,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必须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追求终身学习的可能,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正因为这样,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探究性学习乃至更先进的研究型学习应运而生。这是时代的需要,语文改革的需要。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看到了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新教材的“写在前面”里明确到:“自主,即主动。要主动的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则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 这里所说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创新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一次全新的革命。它不仅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对中学生学习的束缚,也严格遵循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当代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宗旨。同时也完全符合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当代教学原则。并能有效地激发班级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其次,学习方式转变任重道远,必须从各方面得到切实的保障。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是随心所欲、想变就变的。它绝非是一蹴而就,或是谁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就好比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所引发的关于实行“分餐制”的大讨论一样。分餐的好处不言而喻,人人称是,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究其缘由无非是国情、传统文化、物质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受到教育思想、教育情景、教育条件、教育内容、年龄特征、个别差异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这一转变过程将是漫长而艰辛的,必须从各方面得到切实的保障。那么如何保障学习方式的转变呢?在我看来,应从有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教育观念的保障
我们的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观的转变,不能再“用昨天的观念教今天的儿童让他们适应明天的生活”。我们的教师要变道德的传播者为道德发展的向导;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促进者;变问题的解决者为问题的解决顾问;变教学中的演员为教学中的导演;变教书匠为研究者。我们的教学再也不能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除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要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另外还要进行师生关系观的转变。要把过去师生间单向的专制的命令与服从关系转变为双向的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力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真正把学生当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个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信,尊重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理解学生的心理,解决学生的困难,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促进学生的进步,客观公证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
再次,也要进行教育任务观的转变。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人的学校生涯有期而人的学习生涯无期。随着终身教育概念为人们所接受,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以使走出校门的学生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在工作中自我学习,这也是我们教育所研究的热门课题。这一趋势的出现和发展,必然要求教师转变教育任务观念,形成一条从“教学生知识——教学生学会——教学生会学——教学生会创造"新思维。
2.教师教育水平的保障
教师教育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教育效果。从实践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与课程改革同步,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迎接新课改的挑战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接受各类教师培训外,还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转变观念,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应 继续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是对教师的巨大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只有置身于知识的泉水中,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应战者,才能完善教学策略,才能“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能够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情况、特殊情况做出及时、灵活、妥当的处理,“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这就需要教师创造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教师不再做“春蚕”或“蜡烛”,要成为溪流,要成为大海中的浪花,永不干涸,永远激越。教师的思想也要如此,停滞的,是一泓缺乏生命的死水,死水是安全的,但载不去远航的帆。总之,教师既要有深厚的底子,更要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看来这是一个极其保守的比例。教师应该像江海那样博大的,只要善于积蓄百川,是会看到泱泱大海的。
3。教育评价标准及原则的保障 “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已成为现行教育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它不符合学生实际,压抑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导致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入睡,对语文学科失去兴趣,课堂效率极其低下。语文课程评价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力提倡过程评价、能力评价、多元评价。这其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是情感性原则。就情感取向而言,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对于学生虽不成熟却经过自己思索的独特判断要倍加重视,尤其珍视其中建设性和创新性的价值意蕴,摒弃求全责备;就语言运用而言,要多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期待而释放出潜在激情能量。第二是前瞻性原则。从学生个体的成长过程着眼,既不忽视其当下在语文知识、能力乃至个性形成中的缺陷,更要关注其发展的潜力和可能的进步。众所周知,语文学习具有显著的内隐性特征,从对优质言语作品的鉴赏和玩味到对语感素质的积淀和言语能力的升华,需要极为漫长的心理同化和顺应过程,其细微的进步当须语文教师以博大的情怀去精心发现和呵护,并以对明天的信心去保护其成长所必备的和谐健康的氛围。第三是差异性原则。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从课程始点、过程和终端多方面去关注“这一个”学生,通过纵向比较去评估“这一个”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承认并尊重课程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往往能体会到:母语课程学习中的差异性常蕴涵着学习主体的特殊性乃至创新性,那些无法为统一标准所“整合”的学生恰恰可能是别有思维活力和言语个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接纳个体之间的差异,功德无量。只要形成了这样的评价体系,我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顺利的推行,否则学生终究还要为“分数”而忙碌。
4.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保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终是体现在学生学习行为上的,这就需要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保障。学习习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经养成,没有千倍万倍力量很难改变。因此良好学习习惯对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至关重要。我们教育者要在日常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并非是指我们所熟知的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写作业等行为习惯,而是更多的关注思维习惯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习惯;培养独立钻研、彼此切磋的习惯;培养学生学而时用、学而时思、学而时问的习惯;培养学生讲求时效的习惯。这些在笔者看来才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根本来源和有力保证。否则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很可能只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纸上谈兵。
当然,学习方式的转变除了以上几点保障,还需要诸如社会文化制度、舆论氛围等条件的保障,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总之,新课程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是完全有必要的,是符合素质教育需求的。虽然这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但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从各方面努力保障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我们的语文之花开的更加灿烂。我们当坚信既然“自主、合作、探究”的太阳已经升起,还有什么可以阻止它普照大地呢?
参考资料:《语文新课程标准》
《让学生都跳起来摘果实——关于开发学生潜能的探讨》 张富
《 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 刘涛
《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热点冷观》 谭顶良
第四篇:新课程中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关于新课程的系列思考(之二)
高慎英刘良华
【摘要】:正某种学习方式能够被开发出来并在学校教育中流行,往往经历了长久的教育实践探索。这些基本的学习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两类。前者强调教师直接把知识结论传递给学生,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的教学形态;后者强调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结论,强调的是让学生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领会学习的方法、体验探索的欢乐。
【关键词】: 学习方式 新课程 探究学习意义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 教师 化难为易 合作学习发现学习
【分类号】:G423.0
【正文快照】:
某种学习方式能够被开发出来并在学校教育中流行,往往经历了长久的教育实践探索。这些基本的学习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两类。前者强调教师直接把知识结论传递给学生,以“教师讲一—学生听”为主要的教学形态;后者强调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结论,强
第五篇: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分析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分析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只关注教的效率,忽视学的效率;只关注课堂形式,忽视课堂效果;只关注短期效果,忽视长远目标。为此,要转变教学方式,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科学教学活动的预设与生成;加强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重视学生情感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2-0138-02[ZW(N]
[作者简介]张有浦(1978―),男,浙江浦江人,本科,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壶江初中教师,中学一级。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大,创新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已经在许多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初中阶段的学科较多,科学是其中的重要一门。初中学生需要学习物理、生物与化学这些科学学科,利用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初中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素养,有利于其相关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今天,响应教学改革的号召,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科学思考,有利于科学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原因
之所以要转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是因为当前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着效率较低的问题,影响了当代初中学生科学能力的提升。
(一)只关注教的效率,忽视学的效率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将重心放在了自己的教学上,认为自己教学行为的效率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就高了,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满足两点要求:其一,教学活动应当具有一个明确的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反对一切低效与无效行为,教学产出的质与量都应当大于或等于教学投入。其二,高效的教学活动应当具有理想的教学效益,满足教师、学生、时代的发展需求。但是,许多初中科学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些,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专注于讲解自己认为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解决教师认为需要掌握的问题。教师总是存在“学生考不好,学校、家长会怪罪自己”的心理,所以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讲解知识,导致知识越讲越多的现象产生。“教多学少”会让课堂成为教师的课堂,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调动,也就无法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教师只重视自己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让学生的科学学习积极性得不到调动,体现不出课堂主人翁的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二)只关注课堂形式,忽视课堂效果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利用个人讲解教材的方式组织科学教学,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机械化的掌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材知识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同时,教材内容通过教师的加工成为科学学科的考试内容,用于对学生的检测。这是当前许多初中学校科学教学的流程,教师与学生乐此不疲。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师也逐渐开始将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但是,部分教师不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总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这虽然活跃了课堂氛围,让课堂热闹了起来,但教学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合作学习内容与主题设置不合理、讨论时间不充足等问题,让课堂合作学习成为了有名无实的活动,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还有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时,让多媒体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喧宾夺主,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只关注短期效果,忽视长远目标
教学活动应当是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但是,许多初中科学教师没有长远的教学观,也没有整体教学意识,缺乏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些教师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教学活动的长远效果。只顾眼前教学,会让教师意识不到教学方法指导的重要性,也意识不到德育的必要性,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忽视学生能力的提升;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忽视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利用满堂灌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益。学生的科学学习负担过重,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厌学。只重视眼前的教学效果会让学生只学到一些肤浅的课本知识,只掌握一些考试技巧,无法实现个人科学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方法
转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手方式能让科学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实现,让初中学生的科学能力有所提升。
(一)加强科学教学活动的预设与生成
预设与生成虽然是一对矛盾体,但如果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则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没有预设的教学活动是没有重心的,不具有科学性、目的性,会让教学步骤的设计不合理。但是,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化的活动,变化多,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会给课堂添加许多新鲜的元素。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思维与学生个性化思维不断碰撞的过程,教师要在课前做好预设,做足准备,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接受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所以,做好课堂教学的预设,能够改善初中科学教学的质量。
教师要处理好教学活动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不要让自己的教学预设影响课堂生成。比如在教学《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预设“细菌是什么?真菌是什么?二者异同何在?如何实现繁殖”等问题,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同样,教师也要给学生时间思考,让他们说出想要了解的其他知识。一些学生提出“细菌与真菌的繁殖方式是不是最简单的繁殖方式”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讨论,将课堂生成的问题作为学生课外延伸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解决问题,并在下一节课分享成果。如此教学会让初中科学课堂更有魅力,能够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加强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
要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进行转变,需要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科学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精讲多练法、合作学习法、实验学习法等。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选择最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在科学课堂中有所收获。
比如在教学《摩擦力》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实验法开展教学。教师先用一个简单的“摩擦尺子吸纸屑”实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认识摩擦力,再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证明摩擦力的存在,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重视学生情感的开发与利用
学习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更新自己的师生观,乐于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真心关注学习,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加强师生交流,让学生通过喜爱教师而喜爱科学这门学科。教师要在课堂中多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多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另外,教师要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给予学生微笑,让学生在自己身上得到学习的力量,从而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在国家大力推行的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学习精神的培养是教学活动的重点。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仅要将课本中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给学生自主思考及动手实践的机会。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利用课堂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与进步的机会。只有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学生才会有新的学习感受。
参考文献:
[1]张美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状况的调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2]方亦飞.浅析促进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的有效提出[J].教育教学论坛,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