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

时间:2019-05-15 05:2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

第一篇: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

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

【摘 要】根据“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基本理念,本文从笔者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从“单一媒体”到“多种媒体”的转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学语文”到“用语文”的转变的四个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方式

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本人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自身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过程那种沉闷和严肃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

二、从“单一媒体”到“多种媒体”的转变

以电脑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能够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多媒体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如在教学《小巷深处》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我们自从来到这个大千世界,就被母爱包围着。可是,书中有这样一位同龄人,她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经历和生活。”接着出示课件情景一、二。情景一:一个破蓝布袄裹着的婴儿在山坡顶上哭泣,在风中依稀有几片飘落的黄叶,配以讲解。讲解内容是介绍“我”的身世,背景音乐配以低沉伤感的曲子《二泉映月》。情景二:在情景一的基础上,于画面一角出现一只大人的手,配以讲解(这是一只救命的手,这是一只瞎眼姨娘的手,就是这只手,托起了一个弃婴即将坠落的天空,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音乐停。我接着动情地说:“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这是一位不是生母却胜似生母的母亲,下面让我们跟随林莉一起走进《小巷深处》,去认识这位母亲。”至此,学生已完全进入情境,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与内容协调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不仅掌握语文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

三、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语文而言,学生一旦享受到“学会”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学语文。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比如对于写作,很多学生缺乏兴趣,也缺少动力,我是这样调动他们写作兴趣的。

第一课时学生全部写完作文,第二课时,先学生谈写作感受,后赏析佳作,相互点评。谈感受时,凡是谈到本次作文有收获,有进步,觉得写作文不难等观点的同学,老师真诚表扬他们,并为他们有如此进步而由衷高兴。这时学生也会被老师情绪所感染,心里不禁暗自得意。学生表扬多了,就自信了;有了自信,还愁写不好作文。同时,学生在相互点评中,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找出不足,特别是一批原来写作水平不高,对写作缺乏兴趣的学生,现在对写作兴趣浓厚,并对自己的作品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敢于大胆质疑,大胆猜想,大胆评价。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语文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觉得语文不再枯燥乏味了。

四、从“学语文”到“用语文”的转变

新课程提倡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发展应用意识。但语文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语文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种类型的语文试题或写某种类型的作文,却不知道为什么学语文,学语文有什么用。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角色,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密切语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能力、捉高综合素质,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和发展语文。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2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新课程改革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体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理念。伴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也将产生根本的变革。

一、自主学习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向主动的、自主的学习方式转变,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自主学习的涵义

自主学习是指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学习者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 相对独立地积极建构知识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在学习活动之前, 学习者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进行监控、调节和修正;在任务结束后对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和评价[1]。

自主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建构。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是通过学生自我参与有关实践而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自觉的、积极的参与者,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发现者,成为自己主动建构与发展的主宰者,并在每次参与过程中实现其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的构建也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知识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而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建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过程。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而是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自主学习的本质就是主动建构。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上自己做主。学生的自学过程即学生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学生自学意识、自学精神的启动而发展的[2]。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

根据自主学习的涵义,自主学习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

1.主动性

主动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被动性而言的。自主学习有别于其他各种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主动性。主动性是学习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品质。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和把握, 对学习任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大的兴趣。学生善于思考, 能积极主动地选择和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来达到学习目标。当学习遇到困难时, 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2.相对独立性

独立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而言的。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上, 相信学习主体愿意依靠自己的努力来独立解决学习问题, 完成学习任务。它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和他人的依赖, 由自己对学习做出选择和控制, 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具体表现为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和原有学习基础, 对学习目标做出独立选择, 并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等等。整个学习过程主要是由自己安排与管理的, 而不是由教师或他人来包办。然而, 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认知特点, 自主学习又不完全是学生的自学, 其独立又具有相对性, 在强调学习的独立性的同时, 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计划, 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等等。在自主学习中, 任何否定教师作用的做法都是不负责任的。

3.反思性

反思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机械性而言的。反思性集中反映在对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状态的调控上, 它贯穿于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 是衡量自主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剥离了反思性特征, 自主学习将失去其重要内涵, 并最终沦为机械学习、被动学习和他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反思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开始之前的反思, 如对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进行反思, 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 如对自己学习状态、学习进展情况、学习效果等进行反思, 并据此对学习活动做出及时调整;在学习任务结束之后的反思, 如对自己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得失进行总结、对学习结果与学习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做出评估等等。

4.自我建构性

自我建构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盲目接受性而言的。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的记忆与背诵,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始终处于盲目接受状态。自主学习则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它是“以我为主”的学习, 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和个体经验的背景下, 借助教师和其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来获得知识。自主学习的自我建构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选择与已有经验相适应的知识作为学习内容, 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学习内容的“个人化”理解, 通过已有认知结构发现属于自己的问题, 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5.创新性

创新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墨守成规而言的。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性、思维的定向性、方法的单一性和结果的惟一性, 遏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了突出地位。在教学实践中, 为了落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方式担当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性是自主学习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 是自主学习的应有之意。自主与创新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自主是创新的前提, 没有自主就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 自主也将无法展开, 无法实现或无法完全实现自主学习的价值。自主学习的创新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学生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与结果, 敢于质疑权威, 对学习内容能够自觉、主动地展开独立思考, 进行多向思维, 能从多种角度去认识事物。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新问题, 解决新情况, 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三)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形成[2]:

1.强化问题意识,确立自学目标

自主学习的标志之一就是学生能够自主地确立学习目标。实现真正有意义的学习的关键是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是一种真正的需要,亦即要有问题需要解决。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己探究并建构自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一方面教学内容应呈现出一种造成问题的情景、说法、事例和布置要解决的、有疑惑的任务,穿插一些联系学生实际经验的、发人深思的问题,以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另一方面应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直接产生问题、发现问题并努力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围绕某个专题去读书、去思考、去行动、去合作、去探究。要积极创造条件,发扬教学民主,着力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热情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所有学生都有“我要质疑”的欲望,大胆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使学生确立“我是学习的主人而非奴隶”的观念。自主学习鼓励勇于怀疑和批判,在批判和怀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调动自学兴趣,保障自学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主动学习意识。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与诱导,善于运用发现法、情境法、暗示法、讨论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先进的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对知识的强烈探究的欲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应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摈弃“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不同见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其次,要融洽师生关系。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即使出现失误,教师也应宽容大度,肯定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勇气和态度,对其获得成功的部分,哪怕是极微小的创造性,也应加以充分肯定和激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放手自主学习,形成自学氛围

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在教师的引领与指导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注重知识的综合,注重创造性的劳动,注重否定与批判,注重借鉴与超越。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表述,促进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发展智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说来反馈信息,使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在有限的45分钟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师在自主学习形成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在自主学习形成中的作用[2]。

1.实现自我变革,为自主学习提供观念支撑。

教师观念的自我变革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根本保证。教师观念的变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改变教学观念。要改变那种“为教而教”、“为考而教”的观念,确立为学生发展而教的观念,做到教是为了学生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二是改变课堂教学角色。要改变传统的传授者、施教者角色,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变为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突破难点的扶持者,学生质疑问难的中介人,学生主动学习的鼓励者。三是改变教学机制。新的教学过程必须建立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新的交流模式基础上,使师生在平等的对话中进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四是改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应突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要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学习的过程如何,而不是看其结果如何,考试如何;要看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2.遵循辅导原则,为自主学习形成提供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守4个基本原则,促进自主学习生成。一是遵循激励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激励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使学生感到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是自身内在的一种需要。二是遵循全面性原则。自主学习不只是一些学习好的学生的事,而是每一个学生的事。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指导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向每一个学生伸出热情的手,指引、扶持、鼓励他们。三是遵循差异性原则。每个学生所具有的多元智力因素是不相同的,每个人的学习风格、学习潜能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到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个人性格不同而存在的差异。四是遵循迁移性原则。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封闭于某一学科的自学能力,而是开放的动态体系,它体现在各门学科学习中的主动建构,也体现在生活中自理能力的主动建构及在集体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的自主建构等,这些方面的自主能力可以相互迁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掌握辅导方法,实现自主学习。

基于自主学习形成的过程及有关的辅导原则,辅导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是:(1)采用分层次教学辅导法。基于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会自主学习,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对不同的学习个体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2)由“扶”到“放”,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当学生自主学习处于初期时,教师应多扶持,多教方法,多示范;当学生已经具备一些自主学习能力后,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当学生能力较强时,应完全放手让其自主学习。(3)注意及时反馈,鼓励自我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及时地主动地检验、调控、修正自己的学习程序和学习方法,这样有利于反省认知策略的形成。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2001 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3][4]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尽管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却有着许多共同的基本理念,与传统教学有许多质的不同,并由此形成鲜明的对比。

1.异质分组,追求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合作学习则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多向合作性互动,特别是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把生生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生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倡导和强调“异质”分组原则。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甚至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2~8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由于各小组是异质分组,这样就使得各小组间是同质的,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让学生承担起个人责任并相互依赖。

在传统的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往往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这容易导致“责任扩散”,小组成员各自为战、一盘散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小组成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合作学习特别强调在小组活动中必须明确每个组员的个人责任,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要使学生们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也就是小组成员之间必须互相依赖,“荣辱与共”。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往往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来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使他们相互依赖。这样,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共同实现小组目标。

3.交往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在合作学习中,一般来说,学生需掌握三种类型的社交技能:一是组成小组的技能,包括向他人打招呼问候、介绍自己、介绍别人等;二是小组活动的基本技能,如注意倾听他人谈话、鼓励他人参与、用幽默活跃气氛等;三是交流思想的技能,包括提建议、对别人建议的应答、询问原因、说明原因、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对别人不赞同意见的应答、说服他人等。

4.教师参与合作过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应以决策者、组织者、支持者、沟通者的角色出现,师生关系会因这种教学形式而发生变化。很多情况下,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更是他们学习的“伙伴”。把课堂的舞台留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无所事事了。相反,教师要担负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要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教师要对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形做到心中有数,以此判断小组合作成功与否,并将结果反馈给各个小组的每一个成员,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与其他人成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5.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过去,教师通常是按照分数给学生排队,看每一个学生在全体学生中的名次,以此作为衡量学生成绩优劣的惟一标准。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高分或好名次,能够取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而大多数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在合作学习中,引入了“基础分”(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和“提高分”(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这是合作学习中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评价方法。学生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同时,合作学习还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这样就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鼓励大家合作达标。

(二)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要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需要对合作学习的教学程序进行一定的设计。一般来讲,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有以下十个步骤[5]。

1.陈述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术目标,主要指与学生认知发展有关的目标;另一类是技能目标,是与学生的技能发展相联系的一系列目标,合作技能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课前应当详细表明这两种教学目标。

2.进行分组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对于小组大小教师要预先确定。开始,小组人数应限制在2-3人之间。随着小组成员获得了越来越复杂的合作技能,小组规模可以扩大。合作小组保持的时间可以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是整个学年,但是所有学生迟早要有机会至少在一门课程内共同活动。

3.分配角色

除了学习责任外,每个小组成员还必须承担帮助小组有效活动的责任,这些角色有总结者、联络员、记录员、鼓励者、观察者等。教师需要依据成员的性格特征及特长,适当分配成员的角色。

4.安排教室

合作学习的学习环境与传统教学区别较大,它不象传统教学那样按“稻田型”布置教室,而是要求教学环境从满足多向交流信息的需要出发,改为“T”型、“马蹄”型或“田字格”型。这样不仅缩短了学生间的空间距离,利于学生交流;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合作学习空间,是一种开放式学习群体空间,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交流思想和进行有效的学习。各小组之间还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相互之间的学习。

5.设计材料

教学材料的安排必须考虑有效的学业学习和小组成员良好而积极的互赖、互动关系,也就是说必须使学习材料具有合作性,确保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介入小组活动。

6.解释学术任务

教师要向学生清楚地解释要学习的概念、原理、技能等,并使之与学生过去的学习经验相连接,最大程度地实现学习的迁移和保持;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7.建立积极的目标互赖

教师向学生说明在个人学习目标基础上的小组群体目标,强调群体内的互助与合作,同时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8.明确成功的标准

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就应明确地告知学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习的评价是标准参照评价,是每位学生的表现与期望的学习结果相比,而不是与其他同学相对照。教师可因人而异,为不同的学生分别设定标准,学习的期望应当具有挑战性和可能性,以维持学习的动机。

9.进行追踪与指导

教师可自己观察或指派各组的记录员记录合作学习情况,通过观察或记录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业是否有进步,是否能恰当地运用人际交往和小组活动的技能。根据这些观察,教师便可有的放矢地介入学生的合作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人际技能。

10.实施评价与反馈

教师必须及时地与小组成员讨论小组活动情况,同时鼓励成员发表合作历程中的想法,以提升合作学习的经验与质量。

三、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常常表现为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是与接受式学习本质不同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实施方法及策略在此前的综述中已有详细介绍。

四、体验性学习

体验性学习是教育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之中,进而生成反思与实践的学习方式,它从根本上区别于接受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的基本特性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主体性;(2)交往性;(3)过程性;(4)个性化;(5)反思性[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体验性学习提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既强调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又强调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自主发展。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和“经历”等。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进行学习。如“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基本方面,体验性学习与后两个目标有着更为直接、密切的联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体验性学习是对既往的接受性学习的重大突破,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和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它所关涉到的不仅仅是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涉及到对教育世界中人的生存状态的改造与重塑。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生生存和学会做人。

值得注意的是,体验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中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其意义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主要是因为:首先,体验性学习并不是一种单一化的学习方式,它具有综合性。体验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目前流行的许多学习方式都有着交叉、重叠关系。其次,体验性学习的对立面虽然是接受性学习,但体验并非完全排斥接受。事实上,体验性学习中也有接受的成分,如学习者对他人经验的接受等。再次,体验性学习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适用于任何知识的学习。如学习某些历史知识、数学知识、外语知识等,并不一定要采用体验性学习。另外,体验性学习与条件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在没有条件或条件非常欠缺的情况下,往往很难开展体验性学习。

五、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意义学习[7]

在教育发展史上,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鲜明地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较少地采用,甚至不采用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导等教学方式,而较多地采用间接的、不明确指导和命令、不作详细指点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情感、提出问题、采取行动并解决问题,从而促成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基本思想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在指导思想和最终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

(一)有意义学习的基本特征

与有意义学习相对的是“机械学习”,也就是不理解学习内容、依靠强行灌输的死记硬背式的学习。与之相比,有意义学习具有四个特征。

(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整个人(包括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等方面)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学习中的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仍是来自内部的。

(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发生变化。

(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学生最清楚某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是否弄明白了自己原先不甚清楚的知识。

(二)有意义学习的基本策略

帮助学生开展有意义学习,促成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创设真实场景。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显然会更有意义。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多种手段,创设诸如赏析、实验、调查、考察、访问、演说、对话等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场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切实体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实践性、体验性、情境性等基本特征。

2.激活知识积淀。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学习内容的意义。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只有当已有的知识经验被唤起、被再次激活,并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有效联系,才能发生有意义的学习。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3.丰富情感体验。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和乐趣,充盈激动和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产生心灵的共鸣和升华,这才是学习活动更高层次上的价值追求。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有意义的学习首先必须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情感需要、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情感的学习。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诚相待,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真实地向学生敞开,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动机,使之在学习中增强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感悟,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尊重个别差异。实现有意义学习,必须尽可能地尊重个体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尽量使学习目标、内容、要求、措施、评价等做到个性化、个人化,以适应学习者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加强实践转化。新课程改革力避传统学习的弊端,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做好对所学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工作,帮助他们在实践的同时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使学习与实践同在,因实践而富于意义。具体讲,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和确定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广泛搜集资料,解决现实问题,从中获取知识、丰富经验;另一方面,创设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将在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及时转化运用于校外等其它场合,让学生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力量,自然生发出学习的意义。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有意义学习也是当前较为流行的学习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学习方式的划分并非绝对的,它们之间有着交叉、重叠的关系。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要依据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对象,采取合适的学习方式,达到最佳学习效果,采用的学习方式并非越多越好。另外,新的学习方式的运用并非完全排斥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是在原有学习方式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准确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恰当运用各种新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参考资料:

[1]霍巍:《浅析课改背景下的自主学习》,载《教育理论研究》,2004年第8期。

[2]王德勋:《自主学习新探》,载《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2期。

[3]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一)》,载《人民教育》,2004年第1期。

[4]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二)》,载《人民教育》,2004年第2期。

[5]高艳、陈丽:《合作学习的内涵、特质及教学设计》,载《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3期。

[6]靖国平:《体验性学习与新课程改革》,载《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7]张雪兰:《新课程理念下有意义学习的概念与策略》,载《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第三篇:关于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习方式的一点思考

关于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习方式的一点思考

南航大附初中 吕正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者对新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这其中有赞扬有批评,有惊喜有困惑,但无论是哪一种声音在我看来都是足以让人振奋的,因为有这么多人在关注着我们的语文教育。下面我想就新课标中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这一理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根本性的改革,它的出现对我们因循多年的传统学习方式无疑是一种挑战。那么我们究竟需不需要转变我们习惯多年的学习方式呢?如何才能保障新的学习方式贯彻实施呢?我认为:

首先,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极其必要的。学习方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根本因素之一,因而也历来受到极大的关注,探讨声不绝于耳。我们可以根据教师的支配作用或学生的主动程度,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分为由机械的接受学习、意义接受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等组成的一个序列。就整体学习方式转变而言,需要遵循这一量的演进序列。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初中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地存在。所以机械接受和意义接受的学习方式曾大行其道。其实机械接受学习的弊端已不言而喻,它带来的是“相声、背多分、多动症”,自然淘汰;意义接受学习一度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它可以理解新知识本质的意义,但往往只停留在知识点本身,不利于学生掌握方法,形成系统知识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下,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这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真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自由的发展,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必须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追求终身学习的可能,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正因为这样,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探究性学习乃至更先进的研究型学习应运而生。这是时代的需要,语文改革的需要。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看到了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新教材的“写在前面”里明确到:“自主,即主动。要主动的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则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 这里所说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创新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一次全新的革命。它不仅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对中学生学习的束缚,也严格遵循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当代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宗旨。同时也完全符合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当代教学原则。并能有效地激发班级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其次,学习方式转变任重道远,必须从各方面得到切实的保障。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是随心所欲、想变就变的。它绝非是一蹴而就,或是谁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就好比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所引发的关于实行“分餐制”的大讨论一样。分餐的好处不言而喻,人人称是,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究其缘由无非是国情、传统文化、物质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受到教育思想、教育情景、教育条件、教育内容、年龄特征、个别差异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这一转变过程将是漫长而艰辛的,必须从各方面得到切实的保障。那么如何保障学习方式的转变呢?在我看来,应从有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教育观念的保障

我们的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观的转变,不能再“用昨天的观念教今天的儿童让他们适应明天的生活”。我们的教师要变道德的传播者为道德发展的向导;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促进者;变问题的解决者为问题的解决顾问;变教学中的演员为教学中的导演;变教书匠为研究者。我们的教学再也不能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除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要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另外还要进行师生关系观的转变。要把过去师生间单向的专制的命令与服从关系转变为双向的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力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真正把学生当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个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信,尊重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理解学生的心理,解决学生的困难,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促进学生的进步,客观公证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

再次,也要进行教育任务观的转变。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人的学校生涯有期而人的学习生涯无期。随着终身教育概念为人们所接受,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以使走出校门的学生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在工作中自我学习,这也是我们教育所研究的热门课题。这一趋势的出现和发展,必然要求教师转变教育任务观念,形成一条从“教学生知识——教学生学会——教学生会学——教学生会创造"新思维。

2.教师教育水平的保障

教师教育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教育效果。从实践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与课程改革同步,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迎接新课改的挑战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接受各类教师培训外,还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转变观念,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应 继续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是对教师的巨大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只有置身于知识的泉水中,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应战者,才能完善教学策略,才能“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能够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情况、特殊情况做出及时、灵活、妥当的处理,“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这就需要教师创造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教师不再做“春蚕”或“蜡烛”,要成为溪流,要成为大海中的浪花,永不干涸,永远激越。教师的思想也要如此,停滞的,是一泓缺乏生命的死水,死水是安全的,但载不去远航的帆。总之,教师既要有深厚的底子,更要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看来这是一个极其保守的比例。教师应该像江海那样博大的,只要善于积蓄百川,是会看到泱泱大海的。

3。教育评价标准及原则的保障 “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已成为现行教育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它不符合学生实际,压抑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导致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入睡,对语文学科失去兴趣,课堂效率极其低下。语文课程评价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力提倡过程评价、能力评价、多元评价。这其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是情感性原则。就情感取向而言,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对于学生虽不成熟却经过自己思索的独特判断要倍加重视,尤其珍视其中建设性和创新性的价值意蕴,摒弃求全责备;就语言运用而言,要多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期待而释放出潜在激情能量。第二是前瞻性原则。从学生个体的成长过程着眼,既不忽视其当下在语文知识、能力乃至个性形成中的缺陷,更要关注其发展的潜力和可能的进步。众所周知,语文学习具有显著的内隐性特征,从对优质言语作品的鉴赏和玩味到对语感素质的积淀和言语能力的升华,需要极为漫长的心理同化和顺应过程,其细微的进步当须语文教师以博大的情怀去精心发现和呵护,并以对明天的信心去保护其成长所必备的和谐健康的氛围。第三是差异性原则。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从课程始点、过程和终端多方面去关注“这一个”学生,通过纵向比较去评估“这一个”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承认并尊重课程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往往能体会到:母语课程学习中的差异性常蕴涵着学习主体的特殊性乃至创新性,那些无法为统一标准所“整合”的学生恰恰可能是别有思维活力和言语个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接纳个体之间的差异,功德无量。只要形成了这样的评价体系,我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顺利的推行,否则学生终究还要为“分数”而忙碌。

4.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保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终是体现在学生学习行为上的,这就需要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保障。学习习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经养成,没有千倍万倍力量很难改变。因此良好学习习惯对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至关重要。我们教育者要在日常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并非是指我们所熟知的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写作业等行为习惯,而是更多的关注思维习惯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习惯;培养独立钻研、彼此切磋的习惯;培养学生学而时用、学而时思、学而时问的习惯;培养学生讲求时效的习惯。这些在笔者看来才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根本来源和有力保证。否则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很可能只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纸上谈兵。

当然,学习方式的转变除了以上几点保障,还需要诸如社会文化制度、舆论氛围等条件的保障,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总之,新课程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是完全有必要的,是符合素质教育需求的。虽然这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但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从各方面努力保障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我们的语文之花开的更加灿烂。我们当坚信既然“自主、合作、探究”的太阳已经升起,还有什么可以阻止它普照大地呢?

参考资料:《语文新课程标准》

《让学生都跳起来摘果实——关于开发学生潜能的探讨》 张富

《 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 刘涛

《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热点冷观》 谭顶良

第四篇:新课程中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关于新课程的系列思考(之二)

高慎英刘良华

【摘要】:正某种学习方式能够被开发出来并在学校教育中流行,往往经历了长久的教育实践探索。这些基本的学习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两类。前者强调教师直接把知识结论传递给学生,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的教学形态;后者强调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结论,强调的是让学生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领会学习的方法、体验探索的欢乐。

【关键词】: 学习方式 新课程 探究学习意义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 教师 化难为易 合作学习发现学习

【分类号】:G423.0

【正文快照】:

某种学习方式能够被开发出来并在学校教育中流行,往往经历了长久的教育实践探索。这些基本的学习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两类。前者强调教师直接把知识结论传递给学生,以“教师讲一—学生听”为主要的教学形态;后者强调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结论,强

第五篇: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的转变

内容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展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关注评价转变促进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将与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尝试新评价。通过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激活进取心。使学生在参与数学的活动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检测、修正和完善的重要作用,它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它是促进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课程评价过分地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把评价作为一种甄别和选拔手段,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这种评价不够客观、公正,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压力。分数和等级只是对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一种估量。目前,虽然“等级制”在形式上已经代替了“百分制”,但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它与新课程的评价观仍然不相适应。在实施新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陷入了一种矛盾与困惑中,即明知传统的评价办法必然导致与新课改精神背道而驰,而又没有与新课程配套的,与目前学生实际相符的新方法,迫使我们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下面我就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的转变谈几点自己的意见:

一、创设情境,激发评价动机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具有感染力,宽松的和谐的氛围和师生情感的投入是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外部条件,是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好土壤。积极主动、奋发向上的情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互爱的真挚情感以及相互的交流和感染是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能在一个平等、宽松、愉快的情境中毫无心理压力地进行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制造悬念,诱发争辩,让学生去发现,提出扫除障碍的建议,而教师却“坚持错误”,学生据理力争,教师终于由“固执”到“认输”,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采用了这 1

样一个故事:星期天,猴妈妈买回来一个大西瓜,对她的两个孩子说;“一个大西瓜,我分给哥哥1/3个西瓜,分给弟弟2/6个西瓜„„”猴妈妈还未说完,猴哥哥大叫起来:“妈妈不公平!”我趁机说:“我也觉得猴妈妈不公平。”这时有学生站起来说:“猴妈妈公平呢,它们两人一样多。”我又说:“怎么会公平呢?猴哥哥才分得一份,猴弟弟却分得两份。”“不是的,把西瓜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和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2份是一样的。”„„这一过程正是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调动和感染学生的过程,也是鼓励学生大胆地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间的情感交融,才能激发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等活动的动机。

二、体验过程,发挥评价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学习、评价的主体。任何知识都要靠学生自己主动去获取。评价也只有在学生完全参与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评价的立足点必须由“教师单纯评价”向“学生自评、互评和师生共评”相结合的轨道转变。有的教师认为,多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机会,会耽误教学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其实,评价依赖于学生更深层次的参与,只有把评价的主动权完完全全地交给学生,才能用评价促思维、促发展。教师应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于学生独特的评价、见解要正面肯定;对于学生错误的想法也不能轻易否定,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评价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例如,判断“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一样大”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先让学生计算出结果,然后诱导评价:“它们的计算结果都是16,我认为是对的,你们同意我的判断吗?”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甲说:“不同意。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不一样”;乙说:”我也不同意。虽然计算结果相同,但两个16的单位不同”;小组互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不同、计算方法不同、单位也不一样,这道题只是一种巧合,得数相等,不能以此混淆周长和面积的知识。”经过一番评价后,教师不是硬性把知识注入学生的大脑,而是让学生在你争我辩中,自己获取知识。

评价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自主评价。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的评价意见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保留开放状态,评价他人,评价教师,充分发挥评价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评价学习过程时,要借助信息不断地进行自我反馈,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状态,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评价的主体作用。

三、关注差异,实施评价策略

评价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密切相关,教师要因人施评,体现差异。学生是变化中的人,他的思维水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情感都会因年龄、家庭环境、教师调整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评价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过去的评价方式不甚合理,使一些学生因“考试不及格”产生自卑感,失败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科学家曾通过跳蚤实验证明动物的进取意识。把跳蚤放在杯子里盖上盖,它跳几下碰着盖儿,当你打开盖后,它再也不跳了,而是爬上来的。还有将狗放一间屋里,闭门,四处通电,狗乱跑乱叫,找出路逃

生。但实验两次后,再把狗放进去,它趴在地上不跑不叫,只是哆嗦。这说明,经过努力后,仍然无效,再也不努力了。学生也一样,若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进取精神磨灭了就无法振作起来.鉴于这一实际情况,教师要运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待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学习积极性;对待中等学生应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待优等生则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分层测试能给学生带来一种成功的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体面地在人群中站起来。

例如:测试等级要因人而定,而不是因成绩而定,千万不能以一个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来评判他在未来数学的发展。曾听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学生成绩太差,老师在一起谈起他,语文老师叫他“四季豆”,数学老师叫他“无解”,化学老师叫他“堕性气体”,物理老师叫他“绝缘脑袋”。这个学生虽无读书的能力,可后来经商出人头地,成了大老板,学校校庆时邀请他出席,但他未接受母校的邀请。如果,学生与自己比较,进步了,让学生获得 “跳”一个等级的机会。即使是“待进生”,只要你努力了,只要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可以把考试“不及格”改为“待及格”。“良”对于待进生是一种“成就”,教师对学生尽量少作或不作“不及格”的评定。对于“优”等学生,为了发掘创新潜能,可适当提高要求。因为,成就感能激励一个人不断进步,“优”对于多数学生更是一个“鞭策”,它可以激励学生勇敢直前。课堂评价中采用异步评价,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受到不同的感染力。“抓两头,促中间”,学生时刻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时刻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四、开放形式,探究评价体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群体交流、互动的开放的评价环境,使评价成为师生双向思维活动暴露的过程。变传统的封闭的课堂教学为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状态,使学生从单纯的“听、答、写”转变为“思、问、评价”的角色。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协调,学生可以评价教师的活动,敢于同教师进行争辩。教师便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自我评价作为对自己行为负责,自我调控的过程。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由低级到高级,螺旋上升,不断发展。有自评:这节课,我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我觉得自己的方法好?等等;自评与互评:甲:他的发言很精彩;乙:他说话的速度太快,有的地方让人听不清楚,丙:我不完全同意他的发言,我还有新的补充,这道题我还有不同的解法;师生共评:张三:我不同意小明的发言,我还有新的想法;李四:老师,你为什么总不叫我发言?这节课老师总问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能不能提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师:你回答得很好,还要别的发现吗?你的方法很独特;综合评价:课堂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作业、平时表现出来的学习数学的水平,情感、态度和自信等。例如:“朱玉洁同学:本学期,我们班开展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探究,你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用多种方法查找和收集与所

学知识的相关信息,你的自学能力较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表现很出色,愿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你的解题方法经常与众不同,你设计的“数学小天地”较有创意。可你有时做作业比较马虎,不太讲究作业书写,你有信心克服这些小毛病吗?本学期数学总评成绩:“优”。通过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学生的评价意识在自我反思中得到升华,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五、倡导激励,呈现评价结果

“评价就是给学生一种求得才能得驱力”。每个人都有成就的需要,学生也不例外。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激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正确而有效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承认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用正面的方法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评价要以激励评价为主,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有“等级”、“评语”或“等级加评语”等。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一份份优秀作业、优秀试卷、数学题的巧解、数学设计方案、数学日记、获奖证书、教师评语、家长寄语等,一一地进行积累,让它伴随着学生学习的成长岁月。在实际评价中,教师还要经常注意学生在操作、合作、交流与表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并给予及时鼓励,多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诱导。如:“你回答得很好;你的解题方法与众不同;你的方法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等,尽量少用“对”、“不对”等笼统的评价语气。总之,多鼓励和表扬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真正的朋友,自己乐意与教师合作。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作出诊断,不断地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总之,评价旨在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是为学生服务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成为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个性品质的发展,使学生拥有和谐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使学生保持自我发展的激情。有教学就要有评价,评价方式的变革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大胆实践与积极探索的问题。”每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作用,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改与完善,但终究要服务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 年7月第1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1999年7月第1版

3、魏超群《数学教育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4、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

下载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与学方式转变 教学设计 转变改革

    在变教为学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活动设计要求不明确,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知道如何进行探究。二是,活动设计要求过高,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感觉......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化浅议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化浅议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有新的转化。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发展转化,由组织教学向探究教学转化,由教学权威向学习伙伴转化,由传......

    语文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中 卫菊珍 邮编 215011联系电话:0512-66817098内容摘要: 语文新课程下,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习搜......

    转变化学教学观念,迎接新课程改革

    转变化学教学观念,迎接新课程改革 安徽省肥东一中许克敏231600 “观念是改革的先导,一切先进的改革都是从先进的观念生发出来的,观念是行动的灵魂,观念对行为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

    谈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谈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即将实施。.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

    转变教学方式

    转变教学方式,心中装有学生 ---------记暑期教师培训 青杠塘镇野茶小学:孙琦 2013年8月23日青杠塘镇全体小学教师聚集在新生小学远教室,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这次培训,对于我......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状况及其分析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状况及其分析 铜山区马坡镇中心中学付金芝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学生、课堂教学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

    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心得

    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心得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