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术散手结课论文
武术散手课程总结
一学期的武术散手结束了,没有想象中的累,虽然下午饿的时间会更提前。这短时期的学习也许并不能让我真的会打了,但是摆上这个架势还是能唬人的,就像张老师说的,一看到别人也摆出这种架势,就知道是内行人了。
每节课练这个散手下来后,腰、腿、胳臂都会发酸,不过自己还是很开心,能够体会到付出努力后的成就感。我不是做的最好的,动作力度不够幅度不够,姿势可能也不标准,与同一寝的另一同学相比相差甚远。不过,学习的过程很轻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深以为当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的时候,当学习是由着兴趣驱动的时候,这才达到了学习的最高境界。
大学里一周一节体育课的锻炼并不够。相比在中学时,一周两节体育课,每天还做广播体操的锻炼强度差远了。上了大学,就曾听说我们的体质会越来越差,检验标准就是体能测试结果。生命在于运动,有时看到操场上跑步的人群,看到他们运动的热情,我会很钦佩他们。有一段时间,我也曾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在图书馆学习到闭馆后,在操场上跑上几圈。在昏暗的灯光下,身边的脚步声、呼吸声此起彼伏,一切都静谧下来,只有脚下的路和自己与自己心里的对话。平时,自己很难给自己留下时间思考,或者说不舍得把时间分配给自己。生活太忙碌,留一点闲暇时间都觉得奢侈,可时间没留给自己却也在无所谓的事情中浪费。而在跑步时,才会想想自己的境况,才会想想自己的目标。运动确实是一件好事情。
生命就是要动静结合。体育运动不管有没有体育课我都要继续下去,把运动养成一种习惯。
第二篇:散手课感想
散手课感想
不知不觉中,又一个学期即将走过,而这个学期的体育课改变的是学习内容,不变的则是我们的学习热情以及老师的细心教育。散手是我一直想要学习的,看着竞赛场上的运动员们一招一式的帅气,一进一退的自如,恨不得自己早早学到些散手技术。幸运的是我如愿选到散手课,并有幸结识了一位负责和蔼的老师和一群同样热爱散手的同学。因此每周五下午的这个时间都是我最盼望的时刻,在这里我学到了一些散手技术动作,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自身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的黄金时间。也许是因为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种对武术的热爱,抑或是炎黄子孙那种不屈的精神的源远流长,让我对这种传统的武术项目特别喜爱,被他那种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底蕴深深折服。
这个学期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直拳,摆拳,组合拳,正踹以及拳与腿法的结合等等,这些招式中每一种都体现了中国的武术精神。老师的细致讲解使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动作的要领,例如老师讲到我们的拳法要求是技巧加力量,要求我们牵一发而动全身,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到我们的拳上,这样才可以给予对手重创,这与我们以往自认为的完全不同。
另外老师讲到的“摔法”也是我们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的确散打训练包括拳法、腿法和摔法等很多种,无论是上肢还是下肢都从不同角度得到了锻炼,肌肉和关节也比较全面地得到了锻炼,这样对身体的锻炼更全面。长期坚持散打练习,既可增大关节的稳固性,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提高人体的柔韧性,肌肉活动的协调性加强了,这就有助于较快的掌握各种技术的要领和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减少伤害事故。
散手课带给我的,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动作和运动能力两方面外,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收获。学习散手培养了我们勇敢、顽强、坚毅,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而且可以使我们形成坚持不懈的精神,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还能使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养成礼让谦逊的,宽厚待人的美德。同时自我认识在自我的发展过程慢慢得以提升,自信心不断增强,还从中认识到自己的在心理上的优点与缺点,从而让人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发挥潜能与长处,克服缺点改正不足,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这一学期的散手课即将结束,然而散手不会离开我,它仍将是我今后学习和练习的体育项目,而在散手课上收获的竞技品质和良好心态也将永远陪伴着我。
第三篇:散手课感想
散手课感想
37172114 陈阳
上散打课已经有一学期之久,在与王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我感触很多。老师不但武艺高强,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而且注重学生的品质与素质的培养,体现了他“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敬业精神和做人原则。
散打,是一门集艺术与实用为一体的科目,散打的训练不但有武术那种爆发与力的美感,更是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着它优越的实效作用。散打中无论是直拳、摆拳,还是踢、踹的动作,都是最简单而实用的技术,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没有花拳绣腿。正如老师曾说过:“别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千万不能糊弄别人!”我们散打课上的内容没有一件是糊弄人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有它独特的杀伤效果,我们必须认真的学习和体会。有一次,我们在练习抱腰摔的时候,老师发现我动作不对后认真的给我讲解了动作要领,并给我做了示范,尽管摔在地上有点疼,可是我却熟练的掌握了此技术!从此,我得到启发,无论是上什么课,都要好好学,首先不能糊弄的就是自己,就像学散打一样好好学!
在散打课上,老师不但履行了一位散打老师的义务,更是担负了一位父亲的职责。第一节课上,王老师就交给我们,无论走到哪里,一定要自信!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我们首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做一条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什么时候,每当介绍自己时,我的介绍总是清晰而铿锵有力!我想,在散打课上树立起来的自信将永远陪伴在我身边,令我走好以后的人生旅途。每当老师讲解动作时,总有同学在私下里讨论,为此,老师多次提出了批评并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了剖析。听了老师的教导,我想了很多。试想,如果我们把这习惯保留到参加工作之后,当我们的上司讲话而我们在下边讨论时,一方面体现了个人修养高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会给同事和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领导以为我们对上级有意见,或者说认为我们的素质不足以继续胜任自己的岗位,我们甚至会有失业的危险!幸好,老师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并引导我们向好的方面发展。可以说,老师用自己的体行言教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通过这半年的学习,我不但从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关于散打的有关知识,更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原则和道理,它们将和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一起,永远刻在我的大脑中,影响并指导我今后的人生,让我在通向成功的路上走的更顺!
第四篇:散手课总结
散手课总结
体育课一直都是我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小时候我就很喜欢武术,很想自己能够用武术来强身健体。然而高中学业很重,散打的梦想就被迫搁置了。
进入大三,终于在选课时的时候选到了散打课。刚上大一的时候,我就已经听说过周若夫老师的名字,没想到这次真的能够在他的指导下学习散打,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在这一个学期的过程当中,我也转变了对散打的看法,我一直认为练习散打就是好斗,学好一身散打功夫可以防身。现在我才明白,散打其实不是打架防身,而是一项健身的好运动——每次上完散打课都会流好多的汗。打架防身只是练习散打的最低级的层次,而真正的散打应该从美学的角度去欣赏,每一次进攻,每一次防守,如何进攻成功,如何防守到位都是要经过缜密的思索和推敲的,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在里面。散打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的身体素质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之前跑一千米下来之后总是累的受不了,现在由于对散打很有兴趣所以经常练习,导致我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能比较轻松跑完一千米。并且,大三的课业比较紧张,我们平时很少有机会锻炼身体,尽管大家都知道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而由于我正好选了散打课,所以每周必会有一次强度较高的训练,不但可以学到散打技巧,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可谓是一举两得。老师在每次正式上课之前都要要求我们做好足够的热身准备,然后才开始真正的训练或者教学,这样的话就可以很好地避免我们由于动作过于剧烈而受伤,并且每次热身都是一丝不苟绝不含糊,我想,这是一个老师对同学们负责任的表现吧。
对于这个课的授课方式,我是很喜欢的。很轻松很自由,老师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领路人的角色,让我们对散打有一个基本的入门。我觉得这样非常科学,因为我们毕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学习人员。另外上课的内容也丰富,除了教授一些基本动作,还加入了不少的实战技巧和一些小游戏,每次我们的动作不是特别标准,老师也是不厌其烦的为我们纠正。唯一的美中不足的就是,可能学校资源有限,我们开始的时候只能在室外网球场练习,受到天气的影响就比较大了。当然,后来搬到体育场看台下面就好了。最后,感谢周若夫老师对我这一个学期的教学,谢谢!
第五篇:大学武术课论文
武术精神之我见
从小学到高中,我并未真正接触过武术,对武术的印象停留在影视上精彩纷呈的打斗场面上,甚至一直把古装剧的武打、点穴看成是武术。上大学后,我因为机缘巧合地加入武协,并选修了武术通选课,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武术的基本知识,这才有了我对“武术”这概念的正本清源。
有许多人曾问我:“你在武协学到了什么?是不是能和人对打了?”我总会感到一丝被人不理解的失落。在武协的一年里,由于刚入门,所学的是基本功和一两套套路,我也知道套路与实战不同,套路更多地侧重于锻炼锻炼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等,实战侧重于防守和攻击。用不大中听的话说,套路有点像花架子。但他们不知道,武术教给人的不一定是打架的技能,它更多的是传递一种精神。
日复一日的基本功训练是有些枯燥的,它需要长久坚持,这期间会有动摇的念头,练得不好领略不到位时总忍不住想这样牺牲时间是否值得。最终挺过来时,不经意地发现自己成长了许多,开始懂得为一件事全心付出的感觉。这正对应了武术的精神之一------精进。古人云:“非恒无以学成”;谚语讲:“有志者事竟成”;达到目标的奥妙,其中之一就是精进的精神。南校队长在这点上给我很大触动,晓敏师姐和琳森师兄作为新生加入武协时,凭着对武术的热爱和努力练好武术的信念,他俩除每天基本功的训练外,还不怕筋骨疼痛硬是掌握了本不是大一新生所学的武术内容。的确,一个真正的习武之人是刻苦奋进的。冬炼三九,夏练三伏,精益求精。若偷懒一日,功夫便荒废一日。不仅是武术,一个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也应如此。真正的高手往往闭门修炼,待到功成之日,往往惊艳世人。而世人不知的是,那些夹杂着辛酸和孤独的日子是如何的难熬。坚持、精进,是每个人面对人生应有的姿态。武术告诉我:高楼都是砖瓦建成的,别急功近利想一步登天,不要厌烦基本功的训练,坚持下去,如此才可有潇洒的“武姿”。
师兄总跟我们说:“练武要具备有武德”。我曾粗略了解过武术的发展史。从武术发展史上看,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很深。受儒道精神的影响,内外兼修、神武兼备、注重武德历来成为武术文化的第一要义。习武的真正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受影视节目的影响,许多人认为武术只是打打杀杀的的技能。这种打打杀杀其实是武术最低级的应用形式。《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样,武术的最高境界便是“无招胜有招”。曾有幸观看已毕业的师兄打太极,初时我把太极和老人操混淆了,以为太极是极易学而无所用的一门武术,当我看到师兄站定,气定神闲地使出太极招式时,我被彻底征服了。太极招式刚柔并济,虚实相生,讲究平衡,看似不动,实则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得不说,那种气定神闲超脱于世外的气质,让我想到道家“天人合一”、“以静制动”的思想主张。推而广之,生活中不乏不顺心之事,也可如打太极般,先稳住身心,顺应其势,找突破口借力打力,如太极般进退自如。
惭愧的是,我仍然是武术的门外汉,在武术这个博大精深的传统体育项目前仅能谈谈自己零星的感想。庆幸还能在大学接触武术认识武术,并在武协中重新发现自己。武术内在精神的传承是其千年来延续不绝的原因之一。我想,也许在以后的以后,我已经忘记大学所学的许多招式了,但我仍会记得武协带给我的感动以及武术教给我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