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学习方式(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3 17:0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改变学习方式(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改变学习方式(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如何改变学习方式(写写帮整理)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其中,自主探求、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堂上的现成结论的过程,而应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体验过程。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改变当前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呢?

1.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教学目的不是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是为了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影响学习者的诸种行为,而且教学过程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那种固定而程式化的教学应当抛弃。教学过程主要由以下事件构成: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唤起他们的学习需要,就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形成共识,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促进保持和迁移。

2.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广义而言,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体验到的一切都是课程。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教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一所学校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所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人的素质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水平。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对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供给学生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3.实行研究性学习,开展 hands-on活动,布置小课题和长作业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进人问题情境阶段;第二,实践体验阶段;第三,表达与交流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问题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hands—on意思为动手活动。是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旨在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的管理活动。它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hands-on活动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动手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在展开这一活动时,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学生观察一个物体或一种现象,或者操作某些学具;第二,学生在研究所观察的物体或现象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弥补他们在单纯的观察和操作过程中的不足;第三,老师按一定的顺序给他们推荐活动,学生可以从中作出选择并实施这些活动,学生在选择中有较强的自主性;第四,这一活动可以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生每周至少花两个小时进行同一主题的活动,并应保证这些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第五,孩子们每个人都记录活动过程。学生通过这一活动,逐渐学会操作,同时培养并巩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理解力。

关于小课题与长作业。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观点,认为搞课题是大人的事,学生的学习似乎与研究无关。因此,学生绝少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的学生也因此普遍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目前,进行小课题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教学中布置作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在美国,小课题称 Project,在教学材料中,有很多 Project。学生非常有兴趣地完成这些小课题。在完成小课题时,学生往往会进行合作交流。在我国,小课题的研究,也受到极大的重视,正逐渐成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进行这些小课题的学习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便于学生具备较大的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其次,小课题的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学习,重学习的过程;第三,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第四,对小课题的评估注重过程。不注意结果;第五,小课题的呈现主要通过学生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操作,其内容结合身边的事物;第六,小课题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有趣的。小课题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形式布置下去,时间可以延续几周或几个月。这就是长作业,长作业是课题学习在课外的延续。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实际上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问题。

第二篇: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

1、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供契合教师需求的培训课程,为教师

专业发展补养,提供教师工作的胜任力。通过教师分级培养,各学科均有在市或区级有知名度的专家型教师和崭露头角的新秀教师。

2、2、重建教师评价体系,实施教师档案信息化管理,全面可持续地评价教师和教师团队的教育教学工作。

3、3、借助省、市、区名师资源,带动学校学科的教学研究质量,着力推动薄弱学科的发展,实现学科发展的均衡。

4、4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生命质量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为着眼点,提升教师和学生教学和学习的幸福感和效能感。

四、2012年至2016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举措

1.推进校本研修,建立教师终身学习的长效机制。开展以“三个一”(即“定一个专题,研一套理论,育一批新人”)为特色的校本培训。积极营造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校本研修氛围,以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为出发点,以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中心,从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每年不超过24学时。

2.2.重建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现行教师评价以学生学

科成绩为主要评价方式,评价方式片面化、主观化、模糊化,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重建教师发展性评价,将有利于提升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教师发展性评价主要从“学生学业成绩、教师个人业务成果、承担学校工作”三个维度考量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采集客观数据,实施教师档案信息化管理,每学年向每位教师提交工作业绩单,全面持续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根据以上信息综合考评学校各个教师团队的工作实绩,促进团队成长与教师合作文化的推进。

3.3.分层培养和分类培养相结合,让不同层面的教师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未来五年中,将继续坚持和完善骨干教师和名师的评选和培养制度,形成立足于本校的骨干教师和名师队伍,完善骨干教师、名师与新教师结对。搭建学校教师成长平台,带徒工作(拟采取工作室的形式,建立师徒团队),评选校级教坛新秀。重视学科教学研究每年评选教学新苗(5年内新教师)活动的,让教师在学科研究活动中获得成长。

第三篇:改变学习方式 感受学习乐趣

改变学习方式 感受学习乐趣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浪漫,爱说爱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对自己的行为控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有时会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思想视这些特征为影响学生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好像是被捆住了手脚,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一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日积月累,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我们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一入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也必将对孩子的学习和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是我的心得和体会。

一、数学课上有“童话”。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对童话入迷。《白雪公主》、《小红帽》等优美的故事伴随着他们长大,并潜移默化地从中懂和许多道理。数学课上为什么就不能有童话呢?如在“8的认识”时,我们就可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让学生装扮“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从而引出“8”,还可不断变换“白雪公主”的位置,让学生区分“8”和第“8”的不同含义。

除了利用已有的童话创设情境,还可以教师自己编,慢慢地让学生编。如“10的认识”可这样创境导入:在数学王国里,数字“9”总是认为自己最大,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字,特别是“0”,“0”非常伤心,这时“1”站出来和“0”手拉手组成“10”(板书“10”),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这个新朋友“10”,这样不仅使抽象的数字形象化、生活化,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又渗透着思想教育,一举数得。

二、数学课上有“儿歌”。

儿歌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将数学与儿歌联系起来,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时,可出现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上下前后左右----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两手侧平举,指着左和右。”要求一边读儿歌,一边做动作,甚至可以让它成为课中操。相信经过几次练习,这六个方位会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又如“10的分与合”可编“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三、数学课上有“游戏”。

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有利于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符合不孩子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如在“人民币的认识”的练习中,可设计“天线宝宝卖文具”的游戏:“拉拉新开了一家文具店,欢迎小朋友去参观„„四个小朋友戴上头饰当“天线宝宝”,其他孩子当顾客,看价钱、讨价还价、付钱、找钱„„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真正实现了“玩中学,乐中学”。

此外,课堂上还可有“玩具”,课堂上还可有“擂台”,课堂上还可有许许多多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总而言之,数学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势利导,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情境,让孩子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江承杏)

探究:不要被学生的“会”所牵动

教学案例:[现象]这是一节口算教学(9+几)的新授课。师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9+4,然后要求学生用小棒操作探究算法。学生表现却出人意料:有的小声说:“不用摆,我都知道等于13。”有的则毫无热情地摆弄起小棒;还有的趁机把小棒当玩具。教师见状,草草收场,探究到此为止。教师自己也纳闷:学生都会算了,还有操作探究的必要吗?

[分析]新课标指出:学生只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归纳、交流等活动,才能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把课堂奉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动手探究,但我们对学生的信任要把好一个“度”,切不可过分轻信学生。因为学生的“会”可能是家长告知的,是一种假象;也可能是“空洞记忆”,经不起推敲,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如果我们被这种表面现象所蒙蔽,就会给后面新知的学习留下隐患。

[对策]教学中我们应强调“过程”与“结果”的平衡,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结论的获得过程,而不只是注重结果。这就要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己有知识经验的基础,根据探究计算方法的需要,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定向操作:(1)动手前,要有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2)操作中的观察提示:师边巡视,边给学生必要的指导,让生明确操作的顺序,观察的重点,让他们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从而有所发现,有所领悟,具体的提示方法视情况而定。(如a、针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b、就操作过程中的某种现象请生说明;c、提醒已完成的学生尝试着总结计算方法等)。(3)操作后要有分析讨论:抓住关键、概括算法。只有把观察思考与操作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离开学具后,在头脑中留下鲜明、完整的表象。

[结论]在计算教学中,应大胆地让学生探究算法,但千万不要被学生的“会”所牵动,应下功夫引导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在掌握算法的过程中学会探究和学习。

(江承杏)

以评促发展

新课标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由此可见,过程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向。如何让这些理念在实践中加以体现呢?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一些尝试:

[镜头一]这是前不久的一节公开课上,我设计了四枚奖章:“发言章”(图案:大嘴巴)、“合作章”(两只紧握的手)、“倾听章”(一对竖起的耳朵)、“真棒章”(竖起的大拇指),正面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时,出现的生生之间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过程评价的场景。

“‘倾听章’要跟生交朋友,因为他觉得生,特别专心听同学的发言。(当发现有个别学生走神时所作的提醒评价)。”

“‘合作章’”想和生

2、生3手拉手,因为他们两个合作特别默契。(促进其他小组合作时所作的评价)„„(以下是课堂小结时的评价)“我认为生4可以得到‘发言章’,因为他爱动脑筋,积极发言。” “我觉得我的同桌能得到‘合作章’,因为他今天肯跟我合作了。” “我可以得到‘倾听章’因为我很专心听讲。”

“认为生

5、生6和生7都可以得到‘真棒章’,因为生5和生6今天的课堂表现与已往相比,进步特别大,而生7爱动脑筋,想法与众不同„„”

征得其他学生的同意后,我郑重地把“奖章”颁发给爱表扬的孩子。得到“奖章”的学生,面对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他们的小脸兴奋得通红,腰杆子挺得笔直。

[镜头二]在平时,课堂教学评价采用星级制,评价结果体现在课堂评价表里。评价表分三级(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经评价在发言、倾听、合作等方面有一项表现突出或进步明显的学生就可以得到一颗星,三项或三项以上的均可以得到三颗星,表现特别突出还可以加星。然后在周末、月末、期末时,评出语数课堂表现的周冠军、月冠军与学期冠军,予以奖励。此外每次测试都与相应时间内的课堂表现情况挂钩,酌情加分或扣分,引起学生甚至家长的高度重视。

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积极评价,学生已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1)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求知欲更旺。

孩子们最期待的是公正评价和积极的肯定。由于在评价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性差异,注重纵向评价,对学生进行全面、公正地评价,发现其身上哪怕是稍纵即逝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就使得聪明的孩子得到了肯定,调皮的孩子得到了关注,而中间状态的孩子也得到了细心关爱。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激发,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2)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

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学生越来越感到与同学相处的重要,合作交往的意识也增强了。他们学会客观评价、发现并欣赏他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他们也学会通过合作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从中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快乐。

“为了孩子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评价正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如果说新课标倡导的“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是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处方”,那么我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所做的尝试,只能勉强称得上是一个“药引子。”衷心地希望,在领导关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这个“药引子”能引出更多的“好药方”。

(江承杏)

少一些限制

多一份惊喜

学生学习过程的知识构建,学生思维的开发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完成,是老师是不可替代,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才能起作用。这些道理我们都懂,可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却大打折扣,总觉得不放心,不敢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无意识地限制了学生的思路。近日,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学生的表现让我惊喜不已,下面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教学口诀“一一得一”时,只在黑板上画了一朵,请学生根据图写乘法算式,全班出现了两种答案:(1)1×1=1;(2)1×1=2。我没有指出谁是谁非,把问题抛还给学生:谁讲得清原因,谁就对。学生独立思考后的交流特别激烈,出现以下发言:生1:只有1朵花;生2:只有1堆;生3:只有1个1„„生n居然说:“因为只有一堆,每堆一朵,1个1是1,所以1×1=1。”当生n说完后,孩子们已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了。此时,我突然觉得我再说什么都是多余的,打心眼里不敢小瞧这些孩子。接着由此导出的口诀“一一得一”学生的理解也顺理成章了。在之后的其他口诀的教学中,我继续放手给孩子们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兴趣异常浓厚,学习效果也不错,孩子们不仅能在理解口诀意义的基础上熟练地用口诀计算(最快的30秒内算了32题)而且连二年级才学习的7、8、9口诀也能同理推导。他们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达到了在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触类旁通。

原来,课堂上适当放手,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讨论、交流,学生间的思维碰撞会绽放出如此耀眼的火花。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不放心、讲得多、不放手、包得多”的倾向,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努力做到学生能发现的知识,老师决不替代,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并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次数,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驱使学生向无数次的成功前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江承杏)

新知前一定要“复习铺垫”吗 ?

学生在学习新知前一定要“复习铺垫”吗?对这一问题的老师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观点一)新课前应适当的复习做“铺垫”,让学生明确方向,避免走“弯路”。(观点二)创设有利的情境“直奔主题”更棒,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那么,新课前到底该“复习铺垫”还是该“创境直奔主题”呢?带着这个困惑,查询了一些资料,也请教了一些专家,加上自己的尝试,有了一些体会,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于生活。”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指出:“通过数学学习,要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看,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个新问题,当你去解决它时,一般没有人会告诉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别无选择,你只好在碰到问题后,在实际解决过程中摸索出需要哪些知识,并且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这些知识,这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试想,如果在学习新知前,我们都无微不至地为学生“铺垫”,那么当学生有一天突然要独立面对学习或生活中的新问题时,他该会多么的手足无措啊!

因此,作为老师,应该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既要按教材的学习进度,确定学生解决新问题应具有的知识基础,又要了解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具有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针对教材情况和学生实际,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有价值的问题,并让学生在已有的、众多的知识中寻找要解决的问题的相关信息,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假如把一节课要学习的新知比作“树上的果子”,学生的学习对新知的探索就像“摘果子”。那么,“复习铺垫”就是提醒学生“摘果子”时的该从哪儿开始“跳”,该怎么“跳”(即限制“跳跃起点”和“跳跃方式”),而“创设情境、直奔主题”则是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想一想,如何“跳”才能“摘到果子”。让学生摘到“果子”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但如果惟恐学生“摘不到果子”拼命地“铺垫”,长此以往,造成 学生能力低下,这样的“好心人”做不得。教师应该是”好心人,但首先必须是一个“有心人”,要用心钻研教材,细心体察学生,准确地定位学生学生的学习起点,同时要将自己置于学生之中,与学生一起“在果树下思考”。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站在各自的“起跳点”上,应用自己的跳跃方式“跳一跳”,达到既“摘到果子”又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真正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江承杏)

挖掘主题图的“内在魅力”

都说“只有创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生趣,生趣才能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说到“创设情境”,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图文并茂,色彩明丽的苏教版教材。那一幅幅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也引起了老师们极大的关注。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刚开始时,让学生从现成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探索数学知识,学生兴趣浓厚。效果也不错。但时间一长,学生对主题图好象不再感到新鲜有趣了。难道主题图的作用到此为止了吗?我在困惑中尝试,在尝试中有了感悟。

二年级下学期“角的认识”的主题图是两个学生手中拿着剪刀,五角星等许多带有“角”的东西。备课时,第一反应就是将这张情景图挂在黑板上,让学生去找挂图中的“角”。但仔细一琢磨:不对,“角”对于学生并不陌生,而且生活中到处都有“角”,为什么要让学生去找挂图中的“角”呢?于是,课前我就布置了一道作业“你能找到隐藏在生活中的‘角’吗?”并要求每生至少带一样实物。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正确的:第二天在交流时,学生果然带来了各种各样带有“角”的实物(除了课桌上现成的课本、作业本等,他们还带来了积木、自己折的五角星,四角扑克等,甚至还有个孩子得意地宣布他发现了一个可大可小的活动角——妈妈晒衣服的裤架)。但是,在请他们指“角“时,却意外地发现,很多孩子都只指着“角”的顶点,这说明学生对“角”这个平面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在反复的实物触摸中充分地感受“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抽象出“角”。后来在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角”时,他们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惊喜:“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不能光指着它的顶点;“角”有大有小;大五角星和小五角星上的“角”相等„„

静下心来,反思这一节课的所得,重新认真地审视教材中的主题图,通过细细地品味和思考,慢慢地感觉到新教材主题图的“内在魅力”远远超过了它“美丽的外表”。纵观新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原来可分为两种:(1)自然情境类——向我们提供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教学资源,如一年级上册“数一数”的主题图,我们就可以直接将其作为挂图,让孩子们在美丽的“游乐园”中“畅游”,找到隐藏在其中的数字娃娃;(2)活动方式类——提供在教学过程中活动或操作的方式,提示给我们的是一种“做数学”的教学理念,让孩子们在类似的操作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数学。“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的主题图就属于后者。

享受着尝试成功的幸福,我深刻地体会到新课改新教材在给我们师生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挑战。课改真的不仅仅是换一本教材,它是一种教育思想的更新,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超越。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理念—观念—行为”是一个很漫长的艰辛的过程。所以,做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新理念,在吃透教材,尊重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地审视“主题图”,寻求最佳的切入口,充分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展示其迷人的“内在魅力”,让其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江承杏)

第四篇:改变教学方式

转变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学生兴趣

黑山寨学校 韩玉荣

2016.1.20

转变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学生兴趣

教学方式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学习方式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而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有机的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前提和基础,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结果和目的。

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要求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新课程理念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在充分的参与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教学提倡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机会和权利,使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探究。

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忽视了发现和探究的价值,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也不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深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这种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可见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来达到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会带来积极的学习效果,反之,则效果不良。可见,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影响深远。因此,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转变传统单一的、被动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调查,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合作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如今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成了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互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二、一些半文半白的词语,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老师要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新课程理念体现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爱语文源于学生对语文产生发自内心的需求与喜爱。在语文课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感情的陶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语文的快乐,学生就一定能爱上语文。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我”对他的思念之情。对于鲁迅作品的理解,孩子们有些困难。初读课文时,孩子们对于鲁迅的作品中的一些词语,学生现在读起来有些陌生。一些事物的名称,不影响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就不必追究。一些半文半白的词语,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老师帮助学生加以理解,还有一些词语如,“值年”、“祭祀”、“五行”、“闰月”,老师作了通俗的讲解,学生大致了解就可以了。

三、教学生环境、人物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环境描写具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表现作品主题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唯一的听众》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有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成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好心灵,表达了“我”对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学习对环境、人物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本文教学的重点是继续学习这种写法,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老人的敬佩、感激之情。

出示课件同时配上我的讲解,孩子们对重点句的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然后教师再尊重孩子们的独特感受,理解我”对老人的敬佩、感激之情。让他们用朗读表达自己的体会。

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理解提出不懂的问题

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所学课文大胆质疑,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所至,便再次披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庄严地把自己掩埋在“百象冢”旁。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课文讲述的内容及思想感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理解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提问,激发了学生钻研的乐趣,学生为寻找问题而绞尽脑汁,老师则从说教中解脱出来,从多层面、多角度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使之在教学进程中获得解决,这种教学的方式方法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让我们在这种探求中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吧。

五、培养学生自律能力,才能有序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自主了,也相对自由了,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容纳错误的行为,当学生发生不正当行为时,教师要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长在课堂纪律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首先是自律,然后要求本组成员严格遵守纪律,根据课堂程序一步步向前走,并及时提醒开小差的同学跟上小组合作的步伐,不让他们掉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真正灵动起来。

第五篇:《着重改变教师学习方式》读后感

《着重改变教师学习方式》读后感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既是学生的教育者,同样也是自身的学习者。虽然新课程下的课堂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研究式学习方式,但侧重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但李玉龙认为,研究性学习应该有更广泛的内涵和外延,即教师也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他认为教师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生的是有本质差别的,它强调教师主体思维的发挥,是教师进行主动积极的学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在实践中确立学习主题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在原有知识背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学习与研究活动,使研究性学习融入到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这也促使教师从单纯教授知识的课堂上走下来,逐渐掌握并熟练运用更多的教育科研方法,养成以科研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和研究。

2、行动学习

所谓行动学习,就是教师在实践中产生学习主题后,所开展的学习就是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直接来自于教学中的问题,学习的目的就是探讨解决问题的教学行为。为改善自己的教学而学习。

②来自于教学实践的学习资源。教学实践为学习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学习并没有超越自己教学实践问题的范围。针对自己教学问题而学习。

③教学实践的过程称为学习过程的主要载体,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学习化,寓学与行。在自己教学过程中学习。

3、实行多方位扩展学习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网络成为自己学习和科研的广阔空间。教师在确立课题后,可以利用学校这个学习和研究场所,从周围经验丰富的同行身上获取教学经验,通过示范性教学方案或自身教学实例中获得启发。即利用学校资源收集与自己课题相关的资料。也可通过家访、调查获得社会性资源。在当今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学习资料。

4、交流与合作学习

教师的合作学习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类型。①指导型合作学习,通过校外专家、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对教师指导获取经验;②表现型合作学习,通过开公开课、教学成果展示、读书汇报会,通过与同行的交流获取建议,提升自己;③研究型合作学习,参与专题讨论、课题研究,获取学习资源。

总之,教师的职业富有挑战性,社会、学校、学生与其家长几乎不约而同的要求教师是全面发展的集大成者,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加强自身学习也是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要求,所以,作为教师要重视寓学与行,提高自身能力素养。

下载如何改变学习方式(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改变学习方式(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变情感思维方式范文大全

    改变情感思维方式 ——从《怒海潜将》观后感谈起 丁亮李伟科 组织学生看了电影《怒海潜将》,观影后我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内容。所有的同学都能回答影片讲述了美国第一位黑人船......

    改变政绩考核方式

    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标准表述:改变政绩考核方式 【背景链接】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在涉及“十二五”规划时,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并没有设定GDP指标和能耗下降指标,......

    如何改变中学生物教学方式

    《如何改变中学生物教学方式》作业 1、请从下列课题中选择一个,写出该课题的“三维目标”,并说明你是如何落实“三维目标”的?(20分) A、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七年级上册) B、动物在......

    改变作文评价方式

    改变作文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梁山二中张杰 写作课历来是个老大难,学生难写、不愿写,水平难提高,教师难批、不愿批,批了也难有效果。原来学生用两节课写作,老师用两星期批改......

    专题八 高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及其策略

    专题八 高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及其策略 撰 稿 人:赵亚夫 主持专家:赵亚夫(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 教授) 嘉 宾:张汉林(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高级教师)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传统德育方式(五篇)

    改变传统德育方式,探索德育改革的方法 我国小学的道德教育,长期以来采用的是一种强化的、单向灌输的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教材内容为中心,重视目的教学,注入式地进行,忽视或......

    浅谈初中化学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

    浅谈初中化学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长丰乡学校王景明 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纪,社会、经济、科技的突飞猛进无不推动教育的变革。特别是当今素质教育下的课程改革......

    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

    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很多家长见到我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孩子进入中学,好像变了一个人,不仅没原来听话,而且家长一说还爱激动、发脾气、喜怒无常、多愁善感、动不动就和家长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