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

时间:2019-05-13 17:5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

第一篇: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

(五)学习定势说 哈洛

15.如何促进教学迁

移?(经典教学理论的教学应用)1)

使不同学习课题之间保持一定的同一性2)加强基本原理的教学促进原理是规则的迁移3)注意教材的整体结构使学生把握事物的整体关系4)让学生学会学习并正确发挥学习定式的作用。16.简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联接说)?《1》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接,二者之间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不需要任何中介因素,S-R,他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都能分解为基本的单位—刺激与反应的联接。1)通过饿猫打开迷龙实验得出了学习链接理论【联接说】2)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接【事物说】3)学习是通过不断的尝试与错误而实现的4)联接的行程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5)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17.斯金纳操作性行为强化说?1)基本

观点:(1)应答性条件作用于操作性条件作用,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操作性行为是由有机体本身发出的反应(2)强化。二级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联合,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 18.格式塔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的本质的基本观点:1)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接,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2)从学习过程来看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3)刺激与反应之间是以意识为中介的 19.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代表自称为“目的行为主义者”

(一)托尔曼关于学习问题的经典实验:1)位置学习实验,其中代表性实验室是高架迷津实验,得出的结论:白鼠学会的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反应动作而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建立一个完整的“符号-格塔式”模式。即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关迷津的“认知地图”2)潜伏

学习实验,表明的事实:操作水平的变化并不是学习的同义词,强化也并非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不仅仅是外显行为的改变,还包括其他东西。“潜伏学习的实质”就是认知学习,这种认知学习发生在内部而未能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强化物的作用和练习的次数在学习中仅有次要意义而认知才起重要作用。

(二)基本观点1)行为是整体性的有目的的2)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3)行为习得在于形成对信号的预期

(三)评价: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把认知主义的观点引进行为主义的学习联结理论,改变了学习联结理论吧学习堪称是盲目的,机械的错误观点

20.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一)基本观点:认为学生的知识学习主要是通过类别化的信息加工活动,积极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或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1)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习得新信息,转换,评价2)学习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

结构,21.奥苏泊尔的接受-同化学习理论

(一)基本观点:1)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同化,强调学习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同化过程,同化的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其固定作用的知识或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进而被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来,导致两种结果:一是使新的知识被学习这理解,获得心理意义另一方面实施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增加新内容,建立更广阔的联系3)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4)“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22.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替代性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来学习,因为人们不可能通过亲自行动并体验到行动后过来掌握各种复杂事物【观察学习概念】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及后果所进行的学习,市值就在于它人给观察着传递某种信息,告知其新行为的途径

22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只是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他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没有最终答案们随着人们的认识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假设所以只是不能概括世界法则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再创造。建构主义认为就个体获得的知识而言,并非预先确定的更不可能绝对正确,只有以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需要在具体情境的复杂变化中不断加以深化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1)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过程2)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3)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设计的四大要素,情境是意义建构基本条件,协作和会话视具体过程,意义建构是最终目的同化和顺应是意义建构的两种基质

(三)建构主义学生观,学生是信息加工的整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意义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学习发挥主体作用】(1)

使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注定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3)要求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食物尽量和一张我的内容相互联系,并对联系进行深入思考

(四)教师观: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一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主导作用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③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合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五)教学观,未来的教学主要是给学习者提供建构的知识框架,思维方式,学习情境及有关线索,而不是知识内容的多少 1)教学目标是有关知识的“主题图式、框架”2)教学过程围绕支架式、抛锚式和随机进入模式加以训练

25.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探究式学习2)支架式学习3)随机通达教学4合作学系

29.奥苏泊尔进一步

确立意义学习两个条件(1)意义学习的心向,及学习这又把新材料以非任意性的方式和在实质上同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的倾向(2)学习材料的潜在意义性即学习材料能以非任意性的方式和在实质上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联系起

34.元认知结构包括:元认知知识(在长时间记忆中),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在工作记忆中);元认知知识包括:关于个人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关于任务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过程性知识){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寻求

支持策略;元认知监控{计划,监视,调节

35.主要的策略性知识: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

36.什么是问题解决及特征?问题解决是由一定问题情景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特征:1)问题情境性2)目的指向性3)操作程序性4)认知操作性

38.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知识与技能因素1)专家具有较大的有意义的直觉模式2)专家记忆容量增大3)技能执行速冻上的特点4)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比解决问题用的时间多5)能够根据问题的内在结构表征问题6)更频繁而有效地进行自我监控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1)人格因素2)心理定势3)思维策略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课题因素1)刺激呈现的模式2)问题的具体性3)练习的多样化

39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全面促进学生专门知识的掌握2)养成运用通用思维策略的意识3)

运用充足的时间来发现和识别问题4)掌握问题解决的启发式策略(手段-目的分析法,逆推法,联想法,简化计划法)

40.创造力的培养:

(一)创造有利环境1)保障学生心理的安全与自由2)为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3)做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教师{教师应注意的问题:提供条件;教给学生必要的技能和技巧;注重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注重开发自身的创造性}

(二)培养创造性人格1)保护好奇心2)解决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3)鼓励学生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4)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

(三)设置创造性课程1)发散思维训练课{内容:用途扩散;结构扩散;形态扩散;方法扩散}2)自我设计课3)创造发明课

(四)发展创造性思维1)类比推理策略{拟人、象征、仿生类化}2)对立思考策略3)多路思维策略4)综合运用多项思维机制

41.皮亚杰品的发展阶段理论

(一)自我中心阶段(2-5岁)儿童能接受外界准则

(二)权威阶段(6-8岁)该时期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范围

(三)可逆性阶段(8-10岁)而统一不把准则看做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做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四)公正阶段(11-12)公正观念是从可你的道德认知脱胎而来的 42.柯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一)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2朴素的利己趋向主义

(二)习俗的水平阶段3“好孩子“取向阶段4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三)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良心或原则取向

46.导致学生心理挫折的冲突:期望与现实的冲突;社会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独立与依赖冲突;自尊与自卑冲突

47.学生的挫折教育与挫折疏导:

(一)挫折教育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挫折观2,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3,进行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教育4,教给学生调试心态的方法与技术(二挫折梳到1,情绪宣泄法2,代偿迁移法3,合理认知法4,心理咨询法

48.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他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其内部心理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他把儿童认知分四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7-11)形式运算(11至今)

49.布鲁纳认知阶段理论:动作,映像式,符号是阶段 51.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社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和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以语言等符号系统为工具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包括教学,对儿童的发展起形成性的作用;儿童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等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心理的发展是个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二是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即语言符号系统,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即语言符号系统,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基于上述基本观点,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维果茨基的思想体系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石。

53.冲动型-—沉思型差异区别:学习能力方面

沉思型的儿童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都比较好

冲动型的儿童则往往有阅读困难,学习成绩也不太好 5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

埃里克森是美国当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最知名心理学家。他依据

个体每个发展时期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冲突,将人的一生

划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 独特的矛盾或危机,这些矛盾或危机只有得到顺利的解决,人格才能得到完善和发展,否则

人格的正常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第一阶段(0~1.5 岁)的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第二 阶段(1.5~3 岁)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第三阶段(3~5 岁)的主要矛盾是创 新对内疚。第四阶段(5~12 岁)的主要矛盾是勤奋对自卑。第五阶段(12~18 岁)的主要

矛盾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18~25 岁左右)的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第 七阶段(25~65 岁)的主要矛盾是关心下一代对自我关注。第八阶段(老年至死亡)的主 要矛盾是自我整合对失望。

5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把观察学习分为四个阶段:①注意过程。这个过程

包括观察者对被观察者行为的注意和识别。某一行为方式只有引起儿童的注意时儿童才会去 模仿。②保持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观察者以符号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贮存原先观察到的有 关他人行为的信息,从而获得了某种行为。③动作再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把保持在 头脑中的内部表征信息转化为外在行为,从而再现了先前所观察到的行为。④强化和动机过 程。个体通过观察学会了某种行为,但这种行为未必要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强化才会产生行 为动机。强化包括外部强化和自我强化两种形式。

58.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发动作用 指向作用调控作用

5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一般来说,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效果之间是一致的,活动效果取决于动机的强度和方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驱使人努力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有时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差。60.学习动机与学习辩证关系:不是单向性的,是相辅相成的61.需要层次理论 :生长需要{自我实现 审美需要 认识和理解需要} 缺失需要{自尊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63.成就归因理论:维纳 提出的一种动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生对学业成败会做出不同的归因。学生往往倾向于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等方面进行归因。

归因按其特性分为三个维度,即原因源维度(内部—外部)、稳定性维度(稳定—不稳定)、可控性维度(可控—不可控)

64.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提出,是人类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项活动的主观估计活预测。影响自我效能原因:个人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暗示;情绪唤醒

65.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设计 方法1.内部动机的培养(1)学习兴趣的提高(2)认知内驱力的维持(3)成功期望的维持4)成就动机的激励5)自我效能的提高6)成就归因训练(7)自尊与自我价值的维护(8)形成掌握目标

(二)外部动机的激励(1)保持一定诱因2)表扬与奖励5)适当的竞争 ARCS模式是由科勒提出的,他把教学中的心理反应划分为四类:注意,切身性、自信心和满意度(,认为在教学设计中要从这四类要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艾姆斯在成就目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TARGET模式。认为影响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课堂结构因素主要有六种:任务设计、权利分配、认可方式、小组安排、评价方式,时间分配,简称, TARGET。

二。学习动机培养与技法一般原则:给学生已成功的满足和失败的挑战;保持学生合理的期待;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为辅;合理运用外部强化;教学与教育相结合三学习动机培养:进行人生观教育,增强学习责任感;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是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注意: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社会意义;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某一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66.学习动机的技法与维持:一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遇三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四提供明确的学习反馈五教师的评价及适当的表扬批平六适当开展竞赛活动

第二篇: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重点总结

学前特殊教育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美国特殊教育专家 柯克和蔼拉格 将特殊儿童分为五类: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多重障碍与在重度教育(放射圈,双向的。结论:1每个特殊儿童的存在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大都通过家庭和学校产生2社会特殊儿童也有影响作用,这种作用同样是通过家庭或学校产生效果的)1990年《世界权利全民教育宣言》。1993年,《哈尔滨宣言》,正式提出了全纳性教育的观念。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病弱儿童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实质:给各种不同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特别的支持性教育环境,是成人负责而认真的对儿童的各种特殊需求和行为做出的反应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意义:(较早涉及学前特殊教育较著名的是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

一、直接效益—对特殊儿童成长的意义。1积极帮助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2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3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

二、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的儿童家庭的意义。1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许需要,并且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去帮助自己的孩子2有助于家长减轻家长精神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

三、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存在的,与整个社会及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作用集中表现在1为社会发展增加建设者的力量2有效的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福利费用3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早起发现与早期干预趋向:共同措施反映在1、法律上保证对特殊为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

2、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3、围绕特殊儿童教育需要定制早期干预方案,使他们过的最佳发展。一体化融合教育:将原来对立的来年高中教育观念融合起来,也将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融合起来,促进整个趋同和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变革 回归主流运动:集中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的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这标志着当代人特殊教育观念的演变(从传统的将特殊教育隔离与普通教育之外,到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从摒弃、漠视、救济残疾儿童,但尊重残疾儿童的权利,改变对特殊儿童的态度;从单纯的肯定盲聋哑残疾儿童为特殊教育对象,到将服务范围扩大至各类需要在教育上给予特别扶助的轻度障碍儿童)。提倡给特殊儿童提供正常的教育环境条件,有利于他们与正常儿童交往,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顺利进入正常社会生活做准备。回归主流的三种形式:物理空间的回归主流、社会交往能力的回归主流、教学的回归主流。

比较突出的回归主流教育模式:资源教育模式、教育配对模式、咨询教师模式、混合服务模式

全纳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1、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无论他们又和残疾,也无论他们残疾程度如何,都必须正在常班级里接受所有教育;教育要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提供特殊服务

2、全纳性教育要求教师与其他人员组成特殊需要儿童的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家长等),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高水平的支持

3、全纳性教育的课程有一班课程和个别化教育计划构成,课堂教学主要以小组学习方式进行,保证每个儿童都有同样的机会参与活动,而不会被孤立。

全全纳性教育理论转化为三个层次的基本模式:全纳性教育体系、全纳性学校、全纳性课堂 整合教育的去向→“多元智能”理论(加登纳)。加登纳认为有必要创设特殊的学习情境,为儿童某一特殊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提供条件,从而促进这种能力的发展,同时促进其他智能的发展;人类的智能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加以调动

多元智能理论帮助我们从整合的角度来看待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教育。四个层次的整合:经验的整合、社会的整合、知识的整合、课程的整合(特征:一是考虑反映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问题;二是具有中心经验,并从中心经验出发整合相关的知识;三是让儿童围绕中心经验,并从发展和使用知识;四是在整合的活动中让儿童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方法,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五是儿童参与课程设计过程,使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和形成学习的关注点,成为课程设计的积极组成部分)

视觉发展障碍

表现:揉眼、抓头发、绕圈转、手脚不协调、表情呆板有自卑感

低视力: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05-0.3之间。一级低视力:好眼的最佳校正实力等于或高于0.05低于0.1

二级低势眼:等于或高于0.1低于0.3 盲:在0.05以下

一级盲: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低于0.02或视野半径小于5度

二级盲:等于或高于0.02,低于0.05,或少于10度

原因:遗传与先天因素、疾病因素(白内障、沙眼、角膜炎)视网膜脱离、意外事故学前视觉障碍儿童主要心理行为特点:感知觉(视力会丧失或减弱、更多依赖使用听觉、触觉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注意力和兴趣特点(注意力得到很大锻炼,听觉认知能力很强)、记忆和想象(记忆表象不完整、对视觉缺陷起到了补偿作用、想想缺乏视觉经验做基础,所以往往会出现一些没有根据的胡乱猜测)、语言与思维(不会有太大语言问题。由于看不清嘴型,在模仿和学习时会出现发音不准、口吃、颤音等现象,还会有多余动作)、个性特点(容易造成儿童性格怪癖和自卑心理、自私、依赖 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好嫉妒、心胸狭窄)、动作行为特点(动作不如正常行为敏捷、行动缓慢且手脚笨拙)。

鉴别:视力检查(市利民度和视野的检查)

检查儿童视力:万国视力检查表(C形图)史乃仑视力检查表(E形图)

视觉障碍儿童:视力在0.3以下

弱视儿童:优势眼(两眼中视力好的一只眼)的势力经过矫正后在0.05以上但未达到0.3者

视野的检查:

1、对比检查(了解儿童事业的大致情况)

2、卡片检查(检查因看不清事物而行走困难的儿童)

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原则:

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特殊教育的原则(了解儿童的视觉障碍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了解儿童视觉障碍发生的年龄、尽早了解儿童的视力残存的程度)

2、多重感官协同原则(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合理使用残余势力,在了解孩子的视力状况后更有效的帮助他们合理的阅读材料、借助其他感觉途径来丰富和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

3、自然性原则

4、安全性原则

5、全面性原则

6、持久性原则

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内容:

一、感知技能训练(1.残余势力的利用和保护2.听觉训练①辨声游戏②指令性游戏③省略词语④听觉选择的练习)

二、运动能力训练(1.头颈部练习2.翻身练习3.坐的练习4.爬行练习5.站和蹲的练习6.走的练习7.定向行走训练8.手的训练)

三、认知训练

四、语音训练(1.经常与孩子说话2.教孩子表达复杂的意思3.教儿童运用面部表情和姿态)

五、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1.鼓励视觉障碍儿童与同龄人交往2.培养视觉障碍儿童良好的个性3.正确运用言语与人交往)

六、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1.饮食2.穿衣脱衣3.上厕所4.个人卫生①洗脸②刷牙漱口)

教育方法:

1、综合多种感官法

2、表象指导法

3、愉快学习法

4、试误法

5、及时反馈法

6、实践法

听觉发展障碍(传导性、精神性和混合性耳聋)(聋和重听)

原因: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1.怀孕是有害因素2.围产期有害因素3.后天疾病)

鉴别:

1、纯音测听法

2、言语测听法

3、幼儿和不易测验儿童测验的方法(1.发射测听法2.受激反映测听法3.游戏侧听法)

特征:

一、言语与语言发展(发音时收不到充分的听觉反馈、无法从成人那里得到充分的言语强化、无法听到成人言语示范,说话容易有异常现象、语音知觉差、对周围的话与周围的噪音无动于衷、学习语言兴趣不浓)

二、认知与思维(1.无法感知视觉意外的东西2.不善于感知事物的本质,不善于把握事物的统一关系3.不能保持直觉与语言的统一4.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完成口头指令。思维的僵持、固着状态、缺少视觉障碍儿童的灵活思维)

三、社会化发展(与人交往较少、容易对别人产生误解猜疑、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情绪、有退缩自我封闭等倾向、爱与同类交往)

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考虑医治的可能性、进行早期干预)早期干预观念:回归主流观念、整合教育观念

早期干预基础:

1、尽早发现听障问题

2、尽早佩戴助听器

3、进行师资培训 语言训练内容:

1、听觉训练

2、发音训练

3、语言理解与掌握

4、语言能力评估

身体病弱儿童

出现率:.01%~0.7%

分类: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疾病、神经障碍疾病

诊断:面色过于苍白、全身显得相当柔软、动作笨拙经常有摔跤现象、肢体活动协调性差、关节、肌肉僵硬、四肢无法伸直、嘴唇和指甲成青紫色、吃饭时盗虚汗、面色苍白、经常呕吐、经常发烧不退、容易出血或发炎、四肢和身体出鲜血斑

身体特征:体质虚弱、体力不支、耽误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精力不支缺乏自信、容易形成孤僻、退缩灯不亮任何特征

脑瘫儿童:表现:运动障碍和动作协调困难,感觉能力、认知能力、言语能力都会受影响,有一部分脑瘫智力是正常的脑瘫儿童应进行的训练:运动、生活、认知、语言能力的训练、特殊设施准备 护理:让脑瘫儿童远离危险地方、在日长生活中要特别关注脑瘫儿童、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靠近脑瘫儿童,以避免别的孩子对他冲撞

教师应怎样对待癫痫儿童:

1、教育全体儿童不歧视癫痫儿童

2、密切关注这些儿童

3、在儿童发病时期,要想正常儿童对待他们

哮喘儿童:表现:呼吸苦难、呼吸期延长、脸色发青、喘息、大量出汗

智力落后儿童:智力分类(我国):需监护型【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IQ在20或25下 适应行为极差,面容明显呆滞,运动感觉能力极差 ;二级智力残疾(重度)

IQ在20~25或25~40之间

适应行为差,审核或能力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仍需要他们照顾,运动、语言发育差,与人交往能力差】

可训练型【三级智力残疾(中度)

IQ在30~50或40~55之间

适应行为不全,使用技能不全,生活能部分自理,能做简单家务,具有初步的卫生安全知识,但阅读和计算能力很差,对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差,能以简单的方式与人交往】

可教育型【死鸡之力残疾(轻度)IQ在50~70或55~75之间

适应行为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具有相当的实用技能,对周围环境具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能较恰当的与人交往】 出现率:按常态分布曲线,智力落后占人群的2.27%

0~14岁

1.07% 城市0.75% 农村1.46.%男性1.13%女性1.01%

成因:出生前原因(染色体变异、新陈代谢异常、先天性获得性异常、胎儿的病毒感染、药物中毒的伤害、物理伤害、烟酒重度)出生过程原因(产生、无痛分娩)出生后原因(感染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社会文化因素)

身心特点:

一、感知觉(1、速度缓慢、感知的范围狭窄

2、过程中,分辨能力差,往往看不清事物的差异性

3、恒常性较差)

二、注意(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范围狭窄、注意力的转移和分配能力差)

三、记忆(速度慢、容量小、忘得快、在幼儿园中表现明显、机械记忆、在现困难)

四、语言(低于正常儿童、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困难,语言理解水平低于正常儿童、有时候能复述成人意思但不理解意思)

五、思维(思维多处于直观和具体思维阶段中、抽象概括能力差、还表现出调节能力差)

六、个性(期望值普遍降低、缺乏自我尊重意识、缺乏交往的需要,性格胆怯,孤僻,不喜欢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交谈和往来)需要方面缺乏各种愿望志向和需要;生理需要上还表现出亢进。

IQ=MA(智力年龄)÷CA(生理年龄)x100

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个别化原则(1、对智力落后儿童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估,特别要重视对其发展潜能的评估

2、充分考虑智力落后儿童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儿童身心条件、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制定适合于不同儿童的个别教育计划

3、认真考虑智力落后儿童个体的内部差异,发现其在任职子、动作、社会适应等方面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训练)量力性原则(1、要细致分析、切合实际的了解学前治理儿童的人之、运动、生活自己、语言沟通等方面的现有水平发展,在充分考虑其他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重视其可接受性,避免疲劳或过度训练对儿童造成伤害

2、在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的同时分散难点、重点,并使教育与训练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整合性原则(1、要综合设计教育训练内容,是一个具体活动尽可能指向儿童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或多个活动设计志向儿童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

2、尽可能的让儿童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尽可能的是活动具体、可操作性强

3、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和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儿童教育训练活动,并从内容、方法及要求方面给予持续指导,建议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经常联系)反复性原则(1、教育计划要有弹性,流出复习和巩固时间,进行及时的复习和巩固

2、教育计划要有循环型,螺旋式安排教育训练内容

3、幼儿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允许儿童有较长的学习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反馈与强化

4、反复与提高相结合,利用“变式”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智力落后儿童早期教育的内容:运动领域【

1、大运动能力培养

2、精细动作训练】认知领域【

3、认知能力培养】语言领域【

4、语言能力培养】社会生活领域【

5、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6、社会适应及交往能力培养】

早期教育和训练的计划和方法:

1、波特奇早期教育指导方案

2、家长辅导方案

3、多曼早期教育法(多曼,美国外科专家,他认为认得治理的好坏只要取决与 生命最初几年接受的刺激和教育)

语言发展障碍

形成因素(生理因素→发音器官缺陷过神经异常等、心理因素→儿童不良的情绪情感、环境因素→社会性环境为儿童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机会与条件,环境中缺乏适当的语言刺激,包括刺激不足或刺激不当,严重的也会造成儿童语言发展障碍)

语言障碍类型:按语言组成分—语音、语义、语法、语用。

与儿童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分---性的语言障碍、伴随性的语言障碍。按儿童的行为特征分---构音异常、发声异常、流畅度异常(前三,言语障碍)语言发展障碍

构音异常

表现:替代音、歪曲音、添加音、省略音、声调错误、整体性的而语言不清

形成原因:感知运动因素(舌头或其他口腔构造异常,发音动作协调不良)社会心理因素(儿童自身情绪所处环境不良造成语言异常)。环境 勾引问题诊断:

1、收集儿童个案基本资料,包括儿童的出生、发育及疾病情况

2、根据儿童障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带儿童到医疗机构进行生理检查,确定儿童是否有生理方面问题,包括检查儿童的听觉器官与构音器官的口唇舌尺等

3、检查儿童的言语情况

4、汇总上述途径所得到的资料,对儿童的语言进行总得分析评价,得出有关儿童语言张类型、程度、原因等方面的结论

矫治发音障碍,教师主要作用是简化语言、提供正确范例,让儿童模仿口型,重复正确发音

构音矫治注意:

1、强调针对儿童的个别需要,矫治计划要符合儿童障碍程度、接受水平、性别与年龄特征等

2、抢点循序渐进

3、要有固定、充足得矫正时间,保证矫正效果

4、注意强化巩固较之效果,尤其要利用儿童的游戏情境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机会,联系和巩固发音

5、学前儿童勾引脚趾应该由专业人员、教师、父母等多人共同参与 流畅度异常

口吃鉴别:

1、部分词语重复,托音较频繁

2、出现紧张与说话伴随努力

3、有意避开某些容易引起口吃的词语和说话场合,逐渐发展为对说话感到窘困和害怕

教师在分析流畅度异常诊断是需做到的工作:

1、描述和分析儿童说话不流畅的具体表现

2、评论儿童负面情绪的性质及强度

3、评价儿童对自身语言表现的态度与心里调适水平

流畅度检查内容

1、自由回话,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说话状态

2、图片单词命名

3、句子描述,了解在不同句子长度及不同句型中的口吃表现

4、复句描述,了解口吃时的情况

5、复述或相伴复述,医疗界是否有被刺激性及口吃在相伴复述的情况下改善的情况

6、回答问题,了解儿童是否有回避现象及说话困难程度

7、母子间谈话,设定母子游戏场面,让患者越放松越好

改善儿童所处的言语环境:做一定的呼吸练习、增加儿童交往的机会、让儿童注意倾听、多进行正强化

发声异常

分类:音调异常、音量异常、因之一场、共鸣异常

成因:儿童不正确的发音习惯或者心理方面的原因引起

诊断:应从音调音质音色三方面入手,检查儿童是否有嘶哑及气息声;是否适合说话预警的要求;是否能够适当变化声音大小,做到抑扬顿挫

语言发展异常

类型:语言缺乏、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语言发展迟缓、语言发展中断

原因:构音器官异常、闹村上、智力缺陷和感官损伤、儿童情绪不良、缺少学习语言的动机、环境中缺乏正常的语言刺激等都会引起 矫治:

1、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矫治方案

2、从儿童的全面发展着手

3、安排儿童训练程序时,要吧辅导建立在语言正常发展程序的基础上,遵循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4、在家庭中,父母要乐于听孩子话,与孩子有交谈的时间,每天给孩子读童话故事,让孩子看适宜的电视节目,玩一些发生和听觉游戏,还要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学前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的教育

孤独症儿童

特征:

1、发育速度和顺序异常

2、对任何一种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

3、言语、语言认识及非语言性交流异常

4、与人、物和事的联系异常

表现:

1、社交困难

2、言语发展迟缓、语言刻板,奇异难懂

3、刻板或仪式性行为

发病率:女性比男性多,男女比例2:1至3:1

原因:

1、“心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是因为儿童生活在充满威胁和缺乏母爱的环境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与孤独症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李奥·坎纳指出,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具有人际交往上的问题疏远等性格)

2、“身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源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技能失调及生化因素

孤独症儿童神经系统障碍、大脑发育不良或整合功能不足也可以从体征上表现出来 孤独症儿童的神经递质与正常儿童不同

3、“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特征:(李奥·坎纳)极端地自闭性孤立、保持同一性的强迫要求、出色的机械能力、模仿语言的持误、对刺激过度敏感、自发性活动类的局限性、良好的潜在认知能力极高治理水平的家庭环境等

(Shah)社会障碍(不合群、对别人漠不关心、只是被动的接受甚至拒绝他人对自己的接触,或者即使与人能够接触也随着怪异的行为举动鱼腥,不遵守社会常规行为等)、交流障碍(不会从常规意义上进行交流,讲话的内容与情境毫不相干;没有正常谈话的概念和原则,也不愿与人交谈)、想像障碍(活动兴趣和范围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想象性活动能力缺乏、难以理解假扮游戏等)

行为特征:

1、社会交往障碍(对人缺乏兴趣、不能与他人建立关系、常有恋物行为)

2、缺乏交会性注意

3、言语发展迟缓

4、言语沟通障碍

5、言语表达怪异(鹦鹉学舌)

6、刻板性行为重复玩一件玩具,不厌其烦

7、拒绝变化

8、超常记忆力(很难理解意思)早期鉴别:医疗检查(了解形成孤独症的生理原因)、量表评定(婴儿孤独症检查表CHAT、Brigence筛查表、儿童发育问卷、儿童发育状况父母评定量表)、调查与行为观察(访谈其父母或监护人为主、行为观察)

矫治:

1、提供支持性、接纳性环境

2、培养语言沟通能力

3、感知系统和训练

4、体验性认知学习

5、以儿童为中心

6、保护儿童安全

多动症儿童

发病率:7岁以前表现出来,典型年龄3岁左右,8至10虽未发病的高峰期 男女比例4:1~9:1

分类:多动、不专注和被动、紧张和焦虑、不合群、懒散、学习问题

原因:80%是遗传的、环境因素、文化差异

行为特征:

1、注意力集中困难

2、精力过剩

3、行为冲动

4、情绪不稳定

5、学习困难

6、不良行为倾向

7、协调动作缺陷

干预:

一、行为管理治疗(最有效的矫正技术)

1、选择好要矫正的行为

2、选择的强化物一定是儿童喜欢的想要的3、强化物不要只停留在物质方面,应给予儿童更多的活动奖赏和精神奖赏

二、认知—行为治疗 对行为治疗的延伸,其主要技术是抢点认知对行为的监控作用,让儿童通过每部语言或外部语言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心理治疗

包括提高教师、家长的认识(有正确的认识)和对多动症儿童的治疗(帮助儿童树立克服不良行为的信心)

四、环境控制

五、释放精力(精力旺盛,常从事一些破坏活动以发泄其精力)

六、药物辅助治疗(改善儿童对情绪行为的控制能力)

七、饮食辅助治疗锌铁等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儿童的注意水平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

流行率:3-15岁儿童中有情绪行为问题者占5%-15%

分类:心理学家魏克曼:扰乱性的、心理性的//心理学家奎伊:品行障碍、焦虑—退缩、不成熟、社会化攻击行为//郭为潘:情绪化行为、抑郁行为、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堕落行为、心因性心理状况//朱家雄:情绪障碍、品行障碍、正常心理机能发展迟缓而产生的损害、不良习惯

原因:

1、家庭的不良影响(家庭不完整、冷漠的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庭本身的情绪行为问题)

2、幼儿园教育不当

3、社会环境的“污染”

4、生理因素

评价标准:

1、不良行为出现的强度和频率

2、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

3、是否有异常行为的症状(情绪不稳定、社交困难、过度不满足、不能容忍挫折、不诚实、懒散、退缩、过度认同、第十他人、残酷行为)

观察发现:

一、直接观察(1、与同龄大多数幼儿相比

2、与儿童本身的发展史相比

3、与儿童所处的环境相比)

二、间接观察

1、评定表

2、访问

常见行为问题:

1、攻击性行为

2、恐惧情绪

3、嫉妒行为

4、退缩行为

5、残忍行为(要求家长和教师基于儿童充分的爱和关怀,为儿童创造一个和睦有爱的情感气氛,让儿童在其中感受爱,善良的情感、用争取的方式方法纠正儿童的残忍行为)

学前超常儿童教育

学前超常儿童

类型:

1、智力型

2、语言型(阅读2-3岁)

3、艺术型(音乐3岁以前绘画5-6岁)

4、创造型(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5领导型

特征:

1、智力早熟

2、坚持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3、掌握欲极强

鉴别:

一、对智力的鉴别(1、测验的编制和实施都有严格的标准化程序

2、测验结果有常模进行比较

3、测验用数字或登记对所测智力或能力进行描述,操作较简单,评定标准比较准确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二、对特殊才能的鉴别(用测验法鉴别特殊才能、活动成果鉴定)

三、对创造力的鉴别(吉尔福特发散性思维测试 特点:

1、流畅性,发散的量多少

2、变通性,发散的类别或方面

3、独创性,发散的新颖成分罕见程度。托兰斯创造思维测试

1、语言测试,产品改良 不寻常的用途 不寻常的问题

2、图形测试 图画设计 图画完成 按要求作画)

四、对领导才能鉴别

五、对非智力个性特征的鉴别

早期教育的意义:

1、促进超长儿童才能的形成2、促进已显露的常常才能的继续发展

早期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1、符合儿童实际的原则(一方面要满足超常儿童的求知欲,提供适合他们智能水平的学习材料,可以为他们安排同龄儿童还未涉及的学习内容,在学习方法上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幼小和生理心理特点)

2、全面发展原则(一方面要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另一方面要重视发展他们的非主力因素,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

3、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幼儿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只有将三者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促进超常发挥儿童健康成才)

家庭教育:

1、家长可以早期发现超常儿童

2、可以为超常儿童成才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有利于超长儿童发展的家庭环境:

1、能提供充足而适宜的材料和活动

2、尊重儿童特点

3、创造求知的气氛

4、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5、家庭气氛和谐

幼儿园对超常儿童教育的有利条件:

1、幼儿园可以及时发现超常儿童

2、幼儿园与超常儿童研究人员联系比较密切

幼儿园教育策略:

1、学习内容(加速学习、加深学习、内容精深化、内容新颖化)

2、技能培养(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策略一,提供给儿童一系列技能和方法;策略二,创造一种鼓励“智力冒险”和奖励创造性思维的将于环境】)

3、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最佳的教育安置模式(强加班、辅导教师项目、资源教室、专题报告、独立学习项目、特殊班、特殊教育机构)

4、更新教育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给幼儿园教师的忠告:

1、在健全、广大的基础上,充分发展超常儿童的特殊禀赋

2、注意协助超常儿童参与社会活动,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3、注意对超常儿童“五育”并进,以发展他们完美人格

4、注意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密切合作,达到对超常儿童完美的教育成效

师资条件;

1、尊重、信任、鼓励、支持儿童,尤其是爱护儿童的创造性、好奇心、想象力,绝不讥笑、讽刺、挖苦儿童

2、热爱儿童,乐于之人,意志坚定,积极向上,有奋斗不息的精神,不消沉,不颓废,不自私,不放纵,不好逸恶劳

3、热爱学习,勤于思考,潜心研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故步自封,不满足于一知半解,不似是而非

4、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博大精深,有批判思维的习惯和形成较好的认知结构,善于吸收新知识,新思想,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5、客观,公正,心胸宽广,甘为人梯,不偏私,不护短,不嫉贤妒能

6、崇尚科学与民主,关心社会进步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游戏治疗

儿童心理治疗五个重要因素:治疗者、治疗对象、中介物(至关重要的因素:治疗过程中治疗对像的言语、表情、行为、姿态、特意安排的情境等,语言是最主要的中介物)、运用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技术与方法、治疗所要达到的目的特点:

1、是经过精心设计的2、幼儿教育中包含着游戏治疗的因素(1、游戏中角色、动作、语言、玩具材料等直观具体的活动,可以使儿童有机会身体力行,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不断积累有关的生活知识经验

2、游戏能激发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促进思维的发展,使儿童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清楚的意识

3、游戏是儿童调整消极情感,建立积极情感的途径,也是他们表露、发泄情感的渠道

4、游戏因其娱乐性、趣味性,可以激起特殊儿童良好的情绪和积极从事活动的力量,给他们带来舒适、愉悦的感受,并从中体验各种情绪情感

5、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由于自身发展水平迟缓,加之父母过分溺爱或放弃不管,所以很容易养成孤僻、退缩、任性等习惯)

3、游戏治疗能充分体现儿童的自主性

4、游戏治疗安全愉快(儿童所处的游戏环境是安全的、自由的,表现在:他们没有任何担心和焦虑,不会害怕承认的干涉或同伴的侵犯、教师的态度温和、信任、有好,对他们的言行是接受、容忍、耐心的、游戏的时间是固定的,儿童不用担心游戏时间不够、儿童将一切又碍于成长问题都暴露出来,获得了情绪上的松弛、游戏治疗在儿童看来是一种自由愉快的游戏活动,通过趣味性的游戏,儿童抒发了情感,获得了良好愉快的心境,使他们充分的表现自我,认识自我价值,树立起自信心,从而达到促进健全人格发展的目的)

游戏治疗对特殊儿童还有着特殊的作用:

1、可以给特殊儿童提供充分活动和自由练习的机会,是儿童在游戏中增长知识、积累经验

2、可以帮助特殊儿童把心中的问题发泄出来,时期心理趋于正常发展,解决各种心理障碍

3、可以使特殊儿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促进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品德和行为习惯

4、可以有效的提高特殊儿童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兴趣和愿望,帮助他们打破自我封闭的尖壳,建立新的情感交往模式,以代替旧有的模式 发展:

1、借助玩具材料

2、创设游戏环境

3、利用生活情景

4、注意现实的表现

5、强调关系和现实的生活情景

理论流派:卡尔·罗杰斯提出“非指导式游戏治疗”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相关理论(1、弗洛伊德思想影响 他认为儿童之所以会感到不舒服,是因为体内能量堆积多了。它主要将语言作为沟通媒介。他认为只要找到合适的途径,就可以释放个体体内堆积过多而导致问题出现的能量;游戏能满足儿童的愿望,是受压抑的第一冲动得到发泄。影响:使游戏在临床诊断中得到普遍运用,发展为专门的游戏治疗技术)

2、游戏治疗主要观点 哈葛·赫尔马斯第一个将游戏用于心理治疗。安娜·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心理治疗的必要没接,是用来帮助儿童做好准备工作的主要媒介,但其本身并无治疗功效;安娜认为语言必须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进行心理分析,她只是把游戏作为一种手段,而非意义上的游戏治疗。克莱恩认为对儿童来说,潜意识表现最大舞台不是成人的梦和自由联想,而是儿童在游戏过程展现出来的内容。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治疗,主要是把游戏作为心里分析治疗的手段,他们认为,异常行为和心理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石油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快感或儿童早期的床上体验索引器的,精神分析治疗就是让儿童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早起床上和痛苦体验暴露出来,治疗者加以分析、解释和疏导,着重解决异常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内在原因,而非就是就事论事,之矫正其行为本身。)

二、人本主义学派的相关理论(1、基本思想:拒绝自然主义,反对决定论的观点,反对把人看作被动的“机器”,而是把人看作一个积极的、具体的人,人的行为既不是友情的攻击力所驱使,也不是有环境因素所控制。以人本心里活人本论的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心理治疗法,被称为人本治疗法。罗杰斯认为,个体之所以出现心理异常,是因为个人自我观念发生了冲突。他提倡的心理治疗,重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的过程当做是治疗这位当事人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治疗的积极目的是帮助当事人达到自我实现的理想人生境界,治疗徐经历“掌握真实经验”、“找回失去的信心”、“走出自己地天地”、“培养成长的能力”四个阶段。

2、阿克萨莱恩的游戏治疗 提出游戏治疗不应以探求无意识记忆或改变对刺激的反应曲纠正异常行为,而应当艰辛儿童有自我导向的能力,治疗者需要做的只是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八项基本原则:

1、治疗者应该和儿童建立一种热情友好的关系,并非尽可能早些建立这种融洽的关系

2、治疗者要完全接受儿童的现实表现

3、治疗者在与儿童建立起这种关系中,要让儿童又被许可的感觉,能自由表达他们的全部感情

4、治疗者要迅速地承认并反馈儿童表达的感情,是他们能洞察自己的行为

5、治疗者要始终相信儿童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让儿童有自己选择和改变情况的权利

6、治疗者不要企图以任何方式指导儿童的言行,坚持让儿童领路,治疗者跟从

7、治疗者应该承认治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企图加快治疗的进程

8、对治疗者规定的一些限制,是为了人保证治疗面向现实,使儿童在这种关系中明确他自己的责任 实施方法;

一、准备期【

1、发现并鉴别有特殊需要的儿童(1、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主要表现①儿童自身发育的影响②孕期及围产期的影响③家庭抚养方式的影响④亲子关系的影响

2、用量表测查判断

3、建议到儿童精神卫生中心检查)

2、游戏治疗中的家长作用(1、家长的态度①经常观察孩子的言行②尽早接受诊断和治疗

2、家长对治疗的理解

3、家长对治疗的配合①多陪孩子玩耍②为孩子创设一个交往的环境③积极配合游戏治疗)

3、游戏治疗终于教师的沟通 治疗者与教师沟通的主要内容:(1、该儿童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2、该儿童在哪些方面的发展有突出的问题,在接受治疗后的变化,有什么进步或又新出现了什么问题

3、教师及同伴过去和现在对该儿童的评价)

4、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1、游戏伙伴关系可以是教师与一个特殊儿童之间,也可以是教师与一组特殊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

2、创设一种自由游戏氛围

3、接纳特殊儿童)

5、游戏治疗室的结构(1、环境

2、玩具

3、游戏治疗时间的确定)

6、游戏治疗者的角色】

二、治疗期【

1、设计适合该儿童需要的治疗方案及目标(阶段目标、终极目标)

2、实施治疗方案(1、带儿童进游戏治疗室①允许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进入游戏治疗室②允许儿童按照自己的方式游戏

2、给儿童创设自由探索的机会和条件

3、观察记录儿童在游戏治疗室中的表现

4、及时反馈儿童的言行

5、及时与家长、教师沟通,获得相关信息

6、游戏治疗中的限制----吉勒特提出:正确的实施限制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意识,限制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保护)】

三、追踪期【

1、综合评价①幼教机构中的行为表现---教师的评价②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家长的评价③实地观察---治疗者的观察

2、量表评估①量表的评估②专业机构的评估】

语言矫治

沃拉奇和米勒提出语言矫治的四大目标:

1、帮助语言障碍儿童养成语言自我学习的习惯

2、让语言障碍儿童对自己的言语有一定的敏感性,了解自己的学习模式与取向

3、协助语言障碍儿童较顺利的转换到流畅表达的方式

4、帮助儿童建立语言学习的目标

特点:是一个异质性很高的群体

语言发展出现异常,儿童认知、社会化、情绪情感方面也会相应迟缓

聋儿语言康复,在2岁开始矫治,成功率可以达80% 4岁治只有5%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如果错过了2~7岁这段阶段,语言障碍就很难纠正

观察评估儿童语言问题的步骤:

1、手机儿童有关原始资料

2、系统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

3、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测查

4、撰写观察结果和语言矫治建议

指导原则:

1、个别化指导原则

2、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在幼儿园进行语言矫治,具有的安置形式:

1、在幼儿园成立专门的语言矫治班,又有一定语言矫治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师任教

2、在正常班级内特别关注语言障碍儿童(最普遍)

3、定期把全幼儿园患有语言障碍的儿童集中起来,有专门的教师辅导

教师的主要职责:

1、及时发现儿童的问题(发现的确凿,就越容易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2、树立良好的态度(教师要端正态度,注意克服对语言障碍儿童的偏见,正确看待其各方面的发展和分析其语言上的不足对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一边给这些儿童提供是以特别帮助)

3、提供正确的语言范型(教师要教育正常儿童尊重帮助有语言障碍的儿童,不要嘲笑、其实他们,为班级内的语言障碍儿童提供一个接纳性的语言换进,还可以选择同情心较强、各方面发展比较好的儿童结成对子,专门帮助语言障碍儿童)

4、做好家长等人的工作(一是帮助语言障碍儿童家长,让他们认识到应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并尽可能为儿童创造交往机会;而是教育班级内正常儿童家长,正确看待其女所在班级内的语言障碍儿童,支持自己的孩子与这些儿童交往)

5、制定和执行个别化教育方案(包括对儿童的障碍程度,障碍成荫、其他方面的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评定,有明确得阶段性目标,教育的手段与内容,独角之效果的检查评估)

矫治方法:

一、儿歌故事法(1、激发儿童学习语言的兴趣①易于为幼儿理解和接受②在矫治中,我们强调“松弛心情”③儿歌对流畅度障碍儿童也有良好的影响

2、形成语言符号系统①可以接收触到丰富的词汇,好的儿歌,语言优美,句式整齐规范,可为儿童提供使用语音的良好规范②语言连贯性的发展是幼儿语言能力和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

3、正音)

二、全面交流法(预言书与符号的一种。我们可以采用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活动方式,促进幼儿语言符号系统掌握)

三、多重刺激法(包含了符号互动因素,主要是强调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同时给予儿童多重刺激;还可采用书面符号与口语符号相互刺激的方法)

四、日常交往法(提高交往能力,首先要激发儿童交往的愿望和兴趣还要在环境上多提供沙箱、水槽手指娃娃、玩偶等收音机玩具来刺激儿童说话动机)

五、自然情境法

六、游戏法(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在语言矫治中已被广泛利用、利用游戏等情景强化语言学习,要注意强化轻松地、接纳的气氛)

行为矫正

学前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

一、行为问题的特征:

1、持久性的困难

2、不受普通教育方法控制的行为

3、不理会现实

4、客观困难的存在二、问题行为的表现

1、行为不足

2、行为过度

3、行为不适当

从产生的原因来看,儿童的问题行为表现为:

1、有矛盾心理引起的神经性行为

2、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

3、性格方面的问题行为

4、学习(智力活动)方面的问题行为

5、活动过度的问题行为

6、习惯性方面的心问题行为

7、其他不良行为

行为问题产生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

二、父母教育存在的问题

1、期望值过高

2、过多保护

3、过度教育

三、幼儿园教育不当

1、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落后

2、教育方式欠妥

3、家园教育不一致

相关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又称应第性条件反射,俄国巴普洛夫提出

通过提来刺激可以塑造行为。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美国斯金纳提出

操作性条件反射与应答性条件反射有很多共同点,主要差别在于强化手段不同。

三、认知行为矫正理论:试图通过矫正人的不良认知方式,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四、观察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种社会性理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的行为来获得

基本方法:一,正强化法(又称阳性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 其操作原则

1、正确选择要强化的行为

2、正确选择强化物

3、正确实施正强化

4、逐渐脱离强化程序)

二、间歇强化(按照时间或次数标准来衡量行为并给予一定的强化

形式:

1、固定比例强化

2、可变比例强化

3、固定时间间隔强化)

三、区别强化(1、零反应区别强化

2、不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

四、消退(消退应和正强化结合,要防止对不良行为给予注意,还要确保态度前后一致

原则:

1、选择消退的行为要明确具体,不熬计划一次改进所有的不良行为

2、不能指望消退后是行为一次产生重大改进

3、在有消退过期间,行为在开始变好以前可能表现得更坏,有时还会产生情感抵触性行为和攻击型行为

4、确定要消退行为的强化物,最好是能人为控制的,以便必要时可以撤出

5、做好充分的实施准备)

五、隔离(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暂时将其从强化物的环境中分离开,对严重者可使用隔离室。不要过多采用隔离法。有时可以让儿童采用隔离法的一种变通方式-—自选隔离)行为矫正方法的应用:

一、代币式(原则:

1、明确目标行为

2、代币的选择

3、选定支持强化物

4、确定要奖励的行为与支持强化物的兑换比例及方式

5、严格具体操作

6、吧代币制泛化到自然环境中去)

二、模仿与示范(作用:

1、增进行为①获得效果②解除抑制效果③促进效果

2、减弱行为,获得如下两种效果①抑制效果②不相容行为效果

类型:

1、电影、电视或录像想象法

2、现场模仿

3、参与模仿

4、想象模仿

原则:

1、选择好要改变的行为

2、确定学习、模仿的楷模

3、吸引幼儿注意力

4、增加示范行为呈现时间

5、没模仿行为产生后要给予强化

6、确切记录模仿情况)

三、行为塑造法(原则:

1、确定具体的目标行为

2、选择适当强化物

3、选择一个合适的行为

4、设计塑造步骤

5、正确进行操作)

消除破坏玩具事件行为的基本步骤:

1、定义破坏玩具行为

2、确定行为基准线

3、确定行为矫正方案(1、尽可能防止破坏玩具时间的发生

2、称赞爱惜使用教室器材学生

3、有计划的指导该儿童控制自己破坏玩具的行为

4、假如该儿童破坏玩具就使用终止法

5、持续记录这一行为)

4、维持

一体化教育

安置形态:

1、随班就读与个别帮助相结合的安置状态(注意:①要准确诊断具有各种特殊需要的儿童②要根据每个特殊儿童的需要,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通过个别或小组活动对其进行特别帮助③要尽可能的创造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交往机会)

2、设立中心的安置状态(注意:①中心内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应该由经过特殊教育培训的教师负责②中心每日的教育活动均应包括特殊儿童相对独立的活动和正常儿童混合的活动③中心的工作计划应成为幼儿园整体工作计划中的一部分,有幼儿园园长统一管理和指导)

3、对口活动的安置状态

选择哪种方式时应考虑:

1、特殊儿童的特点

2、学前教育机构特点

3、师资的特点

4、特使儿童家长的观念

一体化教育的组织形式:

1、集体教学活动(主要方式)

2、分组教学形式

3、在集体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形式

4、个别辅导的形式

教学目标策略:

一、目标制定原则:

1、强调特殊儿童的全面性原则

2、强调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原则

3、强调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融洽原则

二、目标制定步骤:

1、确定目标

2、选择学习内容

3、组织学习内容

4、评价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分类:按教学组织形式分---集体活动目标、特殊帮助小组目标、个别教学目标。按儿童的发展分---一般发展目标、个别发展目标。按达到目标时间分---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教学内容分类:

1、普通学前教育课程

2、认知加强课程

3、特殊治疗课程

4、生存技能课程

教师在一体化教育中承担的任务:

1、发现和诊断班级内的特殊儿童

2、交给儿童日常交往能力

3、制定和执行个别化教育方案

4、组织协调其他人员教育特殊儿童

应具备的素质:

1、良好的教学技能

2、充分地职前或在职培训

3、接纳特殊儿童的观念

师资特点:

1、认识特殊矫治的意义,对所有儿童一视同仁

2、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技能

3、具备组织协调能力

4、具有创造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

一体化教育中的家长

1、提供有关特殊儿童的发展状况

2、参与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3、提供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环境

4、做好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工作 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应遵守的原则:

1、家园一致性原则

2、相互弥补的原则

同伴教学的形式:

1、配对关系

2、指定几名正常儿童一起与特殊儿童形成一个活动小组

实施“工作小组法”应遵循:

1、工作小组各成员要相互信任、真诚相待

2、小组成员应目标一致

3、尊重彼此的不同意见

4、各成员共同分担成功与失败

5、遵循“弹性原则”,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修改方案

6、既能相互合作,又能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7、工作小组成员要经常面对面的坐在一起相互交流,达成一致

个别化教育方案制定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内容:

1、儿童受教育的水平状况

2、儿童应该达到的短期阶段目标和年终目标

3、为这位儿童提供的特定服务及其可参与普通教育计划的程度说明

4、实施上述教育服务的预定日期和实施期限

5、在最短不超过一年的期限内,利用适宜的目标衡量瞄准、评价手段、预定计划、以确定短期目标能否达到

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

1、儿童现状分析

2、特殊儿童接受特殊治疗、特殊帮助的内容

3、特殊儿童参与正常儿童学习的内容及程度

4、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方式

5、特殊儿童的发展目标

6、方案检查的时间及方式

第三篇:《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

【1】为什么说心理学史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答: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概念〗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孩子的心理是在大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它不是消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于现实。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

(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各种心理活动都在学前阶段开始发生。儿童出生时只有最简单的感知活动,难以与生理活动区分;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表象和想象、思维和言语、情感和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产生。因此,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但其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

2.相同年龄儿童的心理,一般具有大致相似的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遗传、教育、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这一切说明,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包括:

(1)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本身的规律;

(2)制约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作用的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2】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答: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表现为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每种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

1.发展心理学2.普通心理学3.学前教育学4.儿童解剖生理学5.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3】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有何关系?

答: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它更多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展,即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也可以分别独立成为一些学科,如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除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外,还研究人类心理种系发展,即从动物进化到人类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又可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主要研究原始人类的心理。

学前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4】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有何关系?答: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的、成熟了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儿童的心理活动,服从人类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学前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学前心理学,不仅利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反过来,其研究资料和成果,又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第二节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5】论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

1.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包括各种心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出现的顺序和发展的趋势,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各种心理活动所出现的变化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2.儿童心理变化的原因,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原因,说明是什么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变化,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学前教育理论奠定基础。幼教工作者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可以提高自己了解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能力。

二、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幼儿教师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之前总为不能完成教育任务而苦恼,甚至认为幼儿故意和自己捣乱而生气,但在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后,变为欣赏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

三、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幼儿教师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有条件系统地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但有的教师因不懂研究方法而失去机会。学习研究方法后,在教育工作中,可用观察、谈话,甚至实验的方法了解幼儿,使教育工作水平得以提高。

四、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学前心理学可以具体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发生条件,变化、发展原因,外界环境对心理的影响等。每个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行为,都可以找到其原因。这些知识有助于形成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唯心主义宿命论;了解人的认识如何从感知发展到思维及思维如何促进感知的提高;有助于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量变到质变、矛盾的对立统一的思想。

第三节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一、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1.抓住学科特点,包括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明确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弄清心理学和学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掌握儿童心理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原因。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幼儿教师有条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来学习,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过程中,要对儿童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状况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对学前儿童的心理进行客观的研究,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对研究对象的表现要避免主观性。

2.活动性原则

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并且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因此,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从他们的活动中进行分析。

3.发展性原则

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

1.观察法〖概念〗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制订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要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根据观察目的和任务之不同,可以采用局外观察或参与性观察。(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3)观察一般应多次反复进行,通常需要两个观察者同时分别评定。

2.实验法

【6】论述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实验法

答:对学前儿童进行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测验法〖概念〗

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测验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

4.调查访问法

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5.问卷法

问卷法可以说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运用问卷法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所问对象主要是与学前儿童有关的成人,即请赦调查者按拟定的问卷表作书面回答。

6.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谈话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内容要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非常明确的目的,以及熟练的谈话技巧。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概念〗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一、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

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概念〗

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概念〗

1.儿童生理年龄特征: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概念〗

【论述】为什么要强调年龄特征?答:(1)谈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而生理成熟受年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2)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而不是该年龄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代表该年龄儿童本质的心理特点,而不代表各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在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问题上,更应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

二、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答:(一)稳定性

根源于本质未变的制约因素:

1.儿童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有次序的;2.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童也必须遵循;3.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可变性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三)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2】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的必要性何复杂性。

答:(一)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必要性

儿童心理的发展客观上呈现一定的阶段性。

1.理论上,有必要对客观存在的各个发展阶段有清晰的认识,并做明确标志,即儿童心理学上所谓的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2.实践中,对在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及有关儿童工作者,据划分标准,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有关工作。

(二)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复杂性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明显存在,但划分复杂。

1.儿童心理发展是渐变式的、连续性的,各阶段间无明显界限;2.儿童心理发展受生理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阶段有一定可变性,这给科学地掌握划分阶段的标准带来困难。

(三)现行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婴儿期(0~1岁),又称乳儿期,包括新生儿期(0~1月)、婴儿早期(1~6月)、婴儿晚期(6~12月);

先学前期(1~3岁),又称幼儿早期;

学前期(3~6岁),又称幼儿期,包括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7岁);

学龄期(6、7~18岁)

四、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1.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曩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概念〗

2.〖概念〗危机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3.转折期与危机期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非必然出现,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危机“会化解;危机期一般出现在转折期。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1•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或发展某种能力的时期,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方面。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

1.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概念〗

2.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答:(1)与生理发展的加速期有关;

.(2)与儿童心理发展本身的状态有关;(3)与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有关。

(四)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

1.概念: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概念〗

2.特点: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儿童心理发展每一时刻都存在,同时又时刻都在变化,因人而异。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人生第一年

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称婴儿期或乳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因心理变化发展迅速又分3个阶段:

(一)新生儿期(0~1月)

1.心理发生的基础:惊人的本能。如吸吮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击剑反射、迈步反射、游泳反射、巴布金反射、蜷缩反射。这些都是无条件反射,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基础。

2.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现。条件反射的出现,使儿童获得了维持生命、适应新生活需要的新机制,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其出现是心理的发生。新生儿期就在各种生活活动中学习,发展各种心理能力。因此,从孩子出生就要注意对他的教育。

3.认识世界的开始。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最初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知觉发生和视听觉的集中;视听觉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注意的出现,是选择性反映,是人们心理能动性反映客观世界的原始表现。

4.人际交往的开端。通过情绪和表情表现出交往的需要。

(二)婴儿早期(1~6月)

这段时间心理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视听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依靠定向活动认识世界,眼手动作逐渐协调。

1.视觉、听觉迅速发展。半岁内的婴儿认识周围事物主要靠视听觉,因动作刚刚开始发展,能直接用手、身体接触到的事物很有限。

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

意义:婴儿用手的动作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手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

3.主动招人。这是最初的社会性交往需要。这时期要注意亲子游戏的教育性。

4.开始认生。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明显表现了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表现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的重大变化,出现对人的依恋态度。

(三)婴儿晚期(6~12月)

明显变化是动作灵活了,表现在身体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双手可模仿多种动作,逐渐出现言语萌芽,亲子依恋关系更加牢固。

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抬头、翻身(在半岁前学会)、坐、爬、站、走等动作形成。

意义:可以锻炼四肢和背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活动,促进大脑和小脑的神经的生长和发育;主动接触外界事物,摆脱成人的怀抱,自己活动,扩大活动范围、开阔了眼界,满足了好奇心,促进儿童认知、情绪和人际交往的发展。

教育:安全保障下的玩具、游戏作用不可忽视。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五指分工动作和手眼协调动作同时发展,这是人类拿东西的典型。五指分工,指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动作逐渐分开,活动时采取对立方向,坐爬动作利于它的发展。〖概念〗

除五指分工之外,手的动作发展还表现在:(1)双手配合;(2)摆弄物体;(3)重复连锁动作。

3.言语开始萌芽。这时发出的音节较清楚,能重复、连续。这时期的婴儿已能听懂一些词。

4.依恋关系发展。分离焦虑,即亲人离去后长时间哭闹,情绪不安,是依恋关系受到障碍的表现。开始出现用“前语言”方式和亲人交往,孩子理解亲人的一些词,做出所期待的反应,使亲人开始理解他的要求。

二、先学前期(1~3岁)

这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表现:学会走路、说话,出现思维;有最初独立性。高级心理过程逐渐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

1.学会直立行走。1~2岁独立行走不自如,有其生理原因:

(1)头重脚轻;(2)骨骼肌肉嫩弱;(3)脊柱弯曲没完全形成;(4)两腿和身体动作不协调。

2.使用工具。1岁半左右,已能根据物体的特性来使用,这是把物体当作工具使用的开端,孩子使用工具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可能出现反复或倒退现象。

3.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真正形成的。出现最初的概括和推理,想象也开始发生。

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人际关系的发展进人一个新阶段,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

三、学前期(3~5岁)

【4】(3~5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答:这是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一)学前初期(3~4岁)在幼儿园称小班,特点突出表现在:

1.最初步生活自理。幼儿园生活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心理发展上的各种变化,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迅速发展。

2.认识依靠行动。认识活动是具体的,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即“直观行动思维”。

3.情绪作用大。心理活动情绪性极大,认识过程主要受情绪及外界事物左右,不受理智支配。

4.爱模仿。模仿性突出,模仿也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

(二)学前中期(4~5岁)

心理发展出现较大质变,表现在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开始发展,具体表现在:

1.更加活泼好动;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接受任务;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三)学前晚期(5~6岁)

【5】5~6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答:幼儿园大班年龄,突出特点:

1.好问好学。幼儿在这时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好奇心比以前深刻;

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发。大班幼儿思维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萌芽;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出现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运用集中注意的方法,有意记忆的运用。

4.个性初具雏形。有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那么外露。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一节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的概念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执行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概念〗

特点:1.指向性: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能使人有选择地反映事物,从而获得清晰印象。2.集中性:指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或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即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的强度和紧张度。

【论述】二、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选择性反映并接受更多信息。

2.维持功能,使儿童心理活动对所选择的对象保持一种比较紧张、持续的状态,从而维持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3.调节功能,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变化,调整行为,为应付外来刺激作相应准备,从而能更好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

1.注意与知觉的发展。凡是注意的对象,人们对该对象的知觉就最完全、清晰、突出;注意是感知的先决条件;注意是研究幼小婴儿感知发展的指标。

2.注意与记忆的发展。注意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注意发展水平低的儿童,记忆发展水平也低。

3.注意与坚持性的发展。注意能加强行动力量和坚持性。幼儿只有在集中注意时,才能坚持某一行动。注意力差的学生,不但智力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纪律、交际,形成道德不良。

4.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注意是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注意的范围、稳定性、分配、转移等品质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学习的效果。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活动本身性质的变化、注意对象的变化。

【1】简述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答: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1.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原始的定向反射是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也是儿童最早出现的最初级的注意。最初的定向性注意,主要由外物特点引起,即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本能的定向性注意随年龄增长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但不会消失。

2.选择性注意的发生发展。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倾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选择性注意在新生儿时已出现,其发展表现在两方面:(1)性质的变化,由取决于刺激物的物理特性转向刺激物对儿童的意义;(2)对象的变化,即范围的扩大和对象的复杂化。

【2】二、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1.无意注意,指无预定目的,不需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无意注意与生俱来,但也有发展过程,表现在注意的性质和对象不断变化;稳定性增长,对象范围扩大。

2.有意注意,指有目的、有意识支配的、主动的注意,2岁以后开媾萌芽,幼儿期开始发展。有意注意的发展,使儿童注意发生变化,心理能动性增强。

第三节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3】一、新生儿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最初形态定向性注意出现。定向反射性注意在新生儿瓣出现,婴儿期较明显,成人也可观察到,这是本能的无条件反射,也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

2.选择性注意的萌芽,视觉偏爱法研究表明选择性注意在新生儿期已经萌芽。视觉搜索运动轨迹的实验,也证明了新生儿选择性注意的萌芽。

【4】二、1岁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注意选择性的发展上,其基本特征是:

1.注意的选择性带有规律性的倾向,这些倾向主要表现在视觉方面,也称视觉偏好。

2.注意的选择性的变化发展过程,从注意局部轮廓到较全面的轮廓;从注意形体外周到注意形体的内部成分。

3.经验在注意活动中开始起作用。

【5】三、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1.注意的发展和“客体永久性”认识密不可分;客体永久性:即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信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在这之前,物体在儿童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是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的标志。

2.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表象的影响;3.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的支配;4.注意的时间延长,注意的事物增加。

【6】四、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一)无意注意占优势,其发展表现为: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2.与兴趣和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二)有意注意初步形成,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依赖成人的组织和引导,有如下表现特点:

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要求下发展的;

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

【论述】第四节

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

一、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选择:指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选择性的反映,使儿童在一定的时刻选择重要的或符合需要的对象,并做出清晰的反映。

1.注意的选择性随年龄增长而发展:一方面依赖生理成熟;一方面与后天的学习训练,个人的知识经验及兴趣情绪有关。

2.教育意义:

(1)幼儿教育内容的安排,要适合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2)幼儿在注意物体特征方面存在个性差异;(3)幼儿注意选择性可通过教育强化改变。

二、注意的范围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性片断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食物的数量。

1.注意的范围有一定的生理制约性,还取决于注意对象的特点及本人的知识经验。

2.教育意义:

(1)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同一短时间内不能要求注意太多方面;(2)呈现挂图或直观教具时,数目不能太多,排列应当有序;(3)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教学,帮助获得知识经验,扩大注意范围。

三、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使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等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

1.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自身状态有关,随年龄增长而增强。

2.教育意义:

(1)教育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

(2)教育教学方式要新颖多变,富于变化;

(3)幼儿园大中小班作业时间应当有别,集体活动时间适当、内容多样。

四、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及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同时从事两种以上的活动。

1.注意分配的基本条件就是同时进行的活动中,至少有一种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还与注意对象的刺激强度、个人的兴趣、控制力、意志力等有关。

2.教育意义:

(1)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与自我控制能力;

(2)加强动作或活动练习,使幼儿对活动熟练,做起来不必花费太多注意力和精力;(3)使同时进行的活动,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衡等。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食物的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它反映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简答】二、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2.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3.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占优势;4.幼儿的记忆、情绪和意志也受感知觉的影响。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感觉与生俱有,出生后不久,知觉就在感觉基础上发展起来。在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对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很低。

【简答】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出生后第一年,婴儿认识事物依靠知觉的恒常性,1岁后随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觉的概括水平逐渐提高;1岁多常按照某个事物的明显特征来辨认物体;随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觉的概括性逐渐向思维的概括性过渡。

三、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3岁后,儿童对物体的知觉,渐渐和有关的概念相联系,知觉活动已发展到能够进行观察。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

一、视觉敏度的发展

(一)视觉敏度的概念

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简答】(二)视觉敏度发展的机制

1.晶状体的变化调节;

2.中枢神经系统对视感觉的信号加以辨认;3.视觉系统突触组织的发展是辨别能力发展的基础;4.控制眼动的能力;

5.经验的参与,即视知觉。

(三)视觉敏度发展的年龄特点

1.新生儿的视觉敏度,孩子出生后即能看见眼前东西,最佳视距在20cm左右;

2.婴幼儿的视觉敏度,6个月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4个星期的婴儿视力为20/60,8个星期为20/100,5~6个月为20/20。

(四)视觉敏度的测定

1.视力检查表测定:一般的E字检查表;专为儿童设计的图形视力表;2.用简单观测方法。

【简答】(五)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

1.受遗传和环境影响,视觉经验是促进视觉发展的必要因素。影媳视力减退的条件:

(1)光线照明;(2)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3)坐姿不良。

2.儿童弱视:指在视觉发育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弱视者实力达不到正常水平,两眼不能同时注意一个目标,无立体感,不能判断自身的空间位置,分不清物体离自己的原籍高低,定位不准确,不能完成精细动作。(1)表现;(2)成因;(3)治疗。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1.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

2.婴儿的颜色视觉:婴儿出生后第三个月开始区分红、绿两种光刺激,但不稳定,第四个月比较稳定。颜色视觉与颜色的明度、色调、饱和度有关。

3.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别颜色细微差别能力的继续发展,同时对颜色的辨别和掌握颜色名称结合起来。3岁儿童不能认清基本颜色和区分各种颜色的色调。4岁区别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发展,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5岁注意到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能辨别更多混合色。颜色辨别能力的发展,主要在于掌握颜色的名称,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

4.色盲是颜色视觉异常,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和红绿色弱4种。

第四节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一、听觉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1.听觉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依靠听觉辨认周围事物发声特点;

2.依靠听觉感受音乐,学唱歌曲,欣赏乐曲,从而还得到美育的熏陶;

3.儿童与成人交往,特别是学习口语,必须依靠听觉.听觉对智力、个性发展也有影响。

二、儿童听觉的发生

(一)胎儿对声音的反应

胎儿对声音有反应。据此,孕妇应多听宁静悦耳的音乐.避免过多噪音刺激。

(二)新生儿听觉的发生

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声音的纯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等都有不同的反应。

(三)听觉与视觉协调活动的发生

1.听觉和视觉很早就发展起来;2.持续、复合的听觉刺激有助于视觉定向;3.听觉刺激能导致视觉的习惯化;

4.婴儿能识别同时出现的视听觉刺激的一致性。

(四)新生儿的听觉偏好新生儿爱听人的声音、母亲的声音、柔和的声音、高音调的声音。

三、婴幼儿听觉的发展

随年龄增长,学习语言、接触音乐环境和接受听觉训练的过程中,婴幼儿的听觉迅速发展:儿童的听觉阈限值逐渐降低,听觉感受性提高。

四、学前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

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听觉反应已可分五等,反应形式、强度也不同,存在音高差别阈限。

五、学前儿童听觉的测定

1.观察听觉行为;2.简易测听;3.用仪器做听力测查。

【简答】六、听力的保护与培养

(一)避免噪音污染

1.在家庭为幼儿创设安宁环境;2.在幼儿园教育孩子避免大声喧哗;3.采用吸音设备;4.用养花种草等净化环境。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乐音和音乐活动都是幼儿发展听觉的有力手段。

(三)通过学习语言发展听觉在幼儿园,可组织专门训练听力的游戏,训练听力辨别力等。

七、聋儿听觉康复的训练

1.早期验配助听器

2.早期听力训练

(1)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在游戏中运用音响玩具、游戏,感官功能代偿,音乐训练等;

(2)对声音的辨别:结合图片、实物或模型,使聋儿感知不同事物发出的声音。

第五节

学前儿童触觉、动觉和痛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一)儿童触觉的发生儿童出生就有触觉反应,许多种无条件反射都有触觉参加。

(二)口腔的触觉

儿童出生具有口腔触觉,且通过它认识物体。

(三)手的触觉

1.触觉探索主要通过手来进行,儿童出生就有本能触觉反应;

2.视觉和手的触觉协调,是半岁婴儿认知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

3.眼手协调出现的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表明儿童知觉达到了能知觉到物体的位置、手的位置、视觉指导手的触觉活动。

二、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

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动作越来越准确.动作感受性提高,有助于手控制自己的动作.而系统训练有利于提高动觉感受性,提供声音和视觉刺激物等作为信号.有助于提高儿童对动觉的意识。

三、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

儿童痛觉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表现在痛觉感受性的提高。

1.疼痛发生的条件:

(1)伤害或过强刺激的刺激量;(2)痛觉阈限;(3)痛的情绪。

2.疼痛包括痛的感觉和痛的情绪,孩子疼痛的阈限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第六节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卒问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一、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

(一)婴儿的形状知觉

1.很小的婴儿已能辨别不同的形状,具有对形状的知觉的恒常性;

2.对物体形状的视觉偏好。

(二)幼儿的形状知觉

1.在视觉、触觉、动觉的协调活动中,对几何形体知觉的效果最好;

2.对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易到难,具顺序性;3.形状知觉和掌握形状的名称相结合;

4.形状知觉在先,用词概括形状的能力在后;5.通过游戏可提高形状知觉水平;

6.日常生活需要形状知觉,也为形状知觉发展提供条件。

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

1.婴儿对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已经形成;

2.视触动觉的共同活动,利于幼儿对积木大小的知觉;

3.对物体大小知觉的发展,蕴含着辩证思维发展的萌芽。

三、学前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

1.婴儿已有听觉定位能力;

2.正常儿童主要依靠视觉定位;

3.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和词语所代表的方位概念结合;4.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5.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6.方位知觉的发展是幼儿人学准备的重要内容;

7.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

四、学前儿童距离知觉的发展

1.防御反应表明婴儿已有距离知觉;2.婴儿能够区分物体与自己的距离;3.距离知觉的发展受经验影响;

4.已有深度知觉,且受刺激模式和刺激条件的影响;,5.深度知觉的发展受经验影响较大。

幼儿园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因深度知觉的发展不足而出现安全问题.教师要特别注意加强教育。游戏和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的发展。

五、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

1.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即由生物节奏周期(生物钟)所提供的时间信息而出现的时间知觉。

2.随年龄增长,会产生与具体事物和事件相联系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

3.逐渐能通过钟表和日历认识时间,把钟表和日历上的字符形象化。

4.6岁以后,能够开始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

5.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联系起来。

第七节

幼儿观察的发展

【简答】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以及观察方法等方面。

一、观察的目的性加强

幼儿观察的目的性从低到高可分为三级:低级、中级、高级。

二、观察的持续性延长

幼儿初期,观察持续时间很短,其持续性和目的性有关。

三、观察的细致性增加

经过系统的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能够有所提高。

四、观察的概括性提高

对图像观察概括化可分四个阶段:个别对象、空间联系、因果联系、对象总体。

五、观察方法的形成幼儿的观察,是依赖于外部动作向以视觉为主的内心的活动发展。

1.幼儿的观察是从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有序性的观察发展。

2.幼儿掌握观察方法,需要教师指导和培养,如指导不当,反而阻碍幼儿观察的发展。

3.成人的指导语,往往影响幼儿观察图画的水平。

【论述】第八节

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一、适应现象

1.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

2.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二、对比现象

1.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

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不同分析器的感觉,也会因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在视觉感性方面较明显。

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很大。

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受以下因素影响: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和强度方面的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分离。

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不,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教材的重点部分,使用粗线条、粗字体或彩色笔,使它们特别醒目;教学指示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2.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被知觉为对象。

据此,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在视觉刺激中.凡距离上接近或

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分离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

据此.教师绘制挂图时,为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位,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色彩;凡说明事物变化或发展的挂图.更应注意每一个演进图的距离;教师讲课声音应抑扬顿挫。

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结合。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中实现的。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直观材料加上教师讲解,幼儿才能很好理解。

据此,教师对直观材料的区别,必须和言语讲解结合起来。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2、环节包括识记、保持、恢复。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再现(回忆)

【简答】二、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

2、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使儿童能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儿童最原始的想象和记忆不易区分。

3.记忆与言语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要靠记忆,儿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离不开记忆。

4.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记忆的发展影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记忆使情感丰富,意志活动稳定。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的发生

(一)记忆发生的指标从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记忆包括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过程。

判断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与所用指标有关。前语言时期儿童的记忆,一般采用三个指标:1.习惯化;2.条件反射;3.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

1.习惯化不学而能。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这是原始的记忆因素。2.自然条件反射发生于出生后10天左右;人工条件反射出生

1~3天的新生儿即可形成。采用指标不同,判定记忆发生的时间也稍有不同,但不论用何种方法或指标进行研究,都可肯定,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

【简答】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1.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依次出现;2.记忆的潜伏期延长,即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3.由“幼年健忘”到出现可保持终生的记忆。幼年健忘:指3岁前的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1.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

2.整个学前期,再现都落后于再认;

3.再现在两岁左右出现,再认和再现的差距随年龄增长而缩小;

4.再认依赖感知;再现依赖表象。

(三)记忆容量的增加1.记忆广度。

人类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组块),儿童不是一开始就具有人类记忆广度的;2.记忆范围扩大,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信息加工熊力增强;3.工作记忆能力增强。工作记忆:指在短时间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来联系起来的记忆。

(四)记忆内容的变化从记忆内容看,可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

1.运动记忆(2周左右)。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

2.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新生儿已有明显表现;

3.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依靠表象进行;表象: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

4.语词记忆(1岁左右).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

【简答】

三、记忆策略的形成震忆策略的形成和记忆有意性的发展密切联系.包括对记忆的计燃和使用记忆的方法。常见记忆策略有: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3.问接的意义识记。

第三节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岁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新生儿记忆的特点新生儿是记忆发生的时期,主要是短时记忆。

表现为对刺激的习惯化和最初的条件反射。

(二)出生后头半年记忆发展的特点

1.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1~3个月);2.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3~6个月)。

(三)生后第二个半年记忆发展的特点

1.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6~12个月);2.开始出现工作记忆(8个月左右)。

【简答】二、1~3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再认形式的记忆发展较早。语言真正发生后,再认的内容和性质迅速发生变化。

2.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岁以后,由于语言发展,儿童得以用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符号表象记忆。

3.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由于语言产生而发生重大变化。

4.出现初步的回忆,用行动表现出初步回忆能力:

(1)替成人找东西;

(2)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不是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

【论述】三、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到了幼儿期,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继续发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记忆的意识性、理解性明显提高,表现为有意记忆、意义记忆、语词记忆和记忆方法继续发展。这表明记忆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意识性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基本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

(1)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2)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无意记忆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不是直接接受记忆任务和完成记忆任务而产生,而是在完成感知和思维任务过程中的附带结果。

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

①客观事物的性质;⑦客观事物与主体的关系;③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④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

⑤活动动机。

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1)有意识记在成人教育下产生;(2)有意识记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

(3)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有意再现有三种行为类型。

(二)理解性

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1.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1)机械记忆用得多,较多运用机械记忆,可能是因为:

①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留下痕迹;

②对事物理解能力差,对材料不理解,不会进行加工,只能死记硬背,进行机械记忆。.,(2)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原因:

①通过对材料理解而进行,理解使材料和已有知识经验联系,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知识经验体系;

②机械记忆只把事物作为单个孤立的小单位来记忆,意义记忆使记忆材料互相联系,从而把孤立的小单位联系起来,形成较大单位或系统。

2.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年龄小的幼儿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高得多,随年龄增长,差距缩小,主要是因为意义记忆向机械记忆渗透,机械记忆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理解成分。

(三)记忆内容

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形象带有直观性、鲜明性);

2.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3.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四)记忆方法

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发展,意义记忆对机械记忆的渗透及其相互接近.都反映了幼儿记忆过程的自觉意识性和记忆策略、方法的发展。幼儿能够对记忆材料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使记忆形象和语词联系。

【论述】第四节

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一、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1.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识记和恢复(再认和再现)的中间环节。

2.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保持阶段.知识经验会发生“量”和“质”两方面变化.就“量”而言.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显著表现就是遗忘;就“质”而言.因知识经验、加工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回忆的内容会变化。有的内容变得简略了、概括了.不重要的细节消失了;有的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而有的却变得更加具体、夸张、突出。

学前儿童年龄小.大脑神经发育不够成熟。知识经验缺乏.更容易变化,忘事。因而对学前儿童记忆保持的要求不能太高,而应实事求是,符合记忆的心理年龄特点,教孩子学习知识,要注意巩固率或识记后的保持率。

二、根据遗忘规律科学地组织复习

(一)遗忘

即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再认或再现时发生错误。有几种情况: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再现;完全遗忘,既不能再现也不能再认;临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再现;永久性遗忘,永远不能再认或再现。

(二)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揭示了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快,以后逐渐缓慢,简单说,就是“先快后慢”。

(三)科学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多种感官综合运用;

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恢复(回涨)现象。

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孩子进行科学的分散复习,分散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而要使复习方式多样化,做到眼耳手脑并用。正确看待“回涨“现象,利用这一规律组织孩子学习、游戏。

三、排除影响“保持”的因素,科学地安排识记材料

(一)排除影响学习材料之间的干扰

1.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安排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影响。

2.复习或学习时应注意:

(1)同一时间不能要求孩子学习识记内容太多;(2)要求孩子巩固、牢记材料或事情。不能把内容、性质相近或相似的材料安排在一起学习或复习,而应交错安排。先学习、巩固一种,中间安排休息或学习另一种内容、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以减少或防止干扰。

(二)排除疲劳的干扰

遗忘的另一种原因是识记时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由于另一种活动的干扰而被抑制。因此要注意用脑卫生,以排除疲劳对记忆保特的干扰。

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一节

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想象的概念

(一)想象的涵义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两大基本特征;主要处理图形信息,是以直观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不是词或符号;形成的新形象,可以是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但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想象的种类

1.据想象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目的地、不自觉地想象某种形象的过程;

(2)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2.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所形成的形象一般是以前已存在的;

(2)创造想象是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它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论述】二、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

1.想象依靠原有的表象。想象依靠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学前儿童头脑中的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具体形象。

2.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

(1)想象依靠记忆,记忆的表象越多,想象就越容易越丰富;(2)想象的发展利于记忆活动的顺利进行,想象越丰富,水平越

高,越利于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加工、保持、回忆。

3.想象和思维关系密切,想象一端接近于记忆,另一端接近于创造性思维的阶段。

(二)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

1.想象能引发情绪;2.情绪影响想象,能引起想象过程或改变想象方向。

(三)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

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

(四)想象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

1.想象是学前儿童学习必不可少的,没有想象就无法理解、掌握新知识。2.想象的形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及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想象发生的年龄

1岁半至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把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迁移到游戏中去,就有想象成分的参与,当能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象活动的时候,就明确客观地说明了想象的出现。

【简答】二、想象萌芽的表现和特点

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表现为下列特点:

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2.简单的相似联想;3.没有情节的组合。

【简答】三、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具体表现在: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第三节

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简答】一、无意想象的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象的过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想象的方向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主题无预定目标,不稳定,内容零散,所想象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联系。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影响,幼儿想象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左右,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无意想象实际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i只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二、有意想象的萌芽和发展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比较明显的表现:

1.活动中出现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2.想象主题逐渐稳定;3.为了实现主题能克服一定的困难。

定势想象实验说明幼儿有意想象是需要培养的。成人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有主题的想象活动,启发幼儿明确主题,准备有关材料时,成人及时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有意想象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第四节

学前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再造想象在幼儿期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二者是根据想象过程的独立性和想象内容的新颖性区分的。

一、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发展

【简答】(一)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

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

【简答】(二)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1.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相比,是较低级水平的想象。想象内容

主要有四类:①经验性想象;②情境性想象;③愿望性想象;④拟人化想象。2.再造想象是幼儿生活所大量需要的。

(三)幼儿再造想象为创造想象发展奠定基础

1.再造想象的发展。使幼儿积累了大量的想象形象,出现创造想象因素;

2.再造想象可以转换为创造想象。

二、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创造想象的发生,表现为能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为:独立性。这类想象不是在外界指导下进行,不是模仿,受暗示性少;新颖性。它改变原先知觉的形象,摆脱原有知觉的束缚。

【简答】(一)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及特点

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

2.形象和原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上略有改造;

3.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相似。

(二)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

有研究认为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有6种水平:

1.最低水平:不能接受任务;2.能在图片上加工,画出图画,但物体形象只是粗线条的,只有轮廓,无细节;

3.能画各种物体,已有细节;4.画出的形象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

5.据想象情节.画出几个物体,它们之间有情节联系;6.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

【简答】随生活、知识经验的丰富及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创造想象水平逐渐提高。具体表现在:

(1)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2)自编新故事;(3)创造性的游戏活动;(4)创造性的绘画活动。

三、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一)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2.混淆假想与真实。

【论述】(二)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1.认知水平的限制;2.情绪的影响;3.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第五节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简答】一、2~3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2~3岁是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儿童想象的最初形态的特点如下:

1.想象活动完全没有目的,想象活动开展前不能形成想象的表象;

2.想象过程进展缓慢;3.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想象表象只是新情境的某些特征和旧形象的某些特征的等同或相似性联想;4.想象内容简单贫乏;5.想象依靠感知动作,动作有利于促进幼小儿童想象的进行;

6.想象依赖成人的语言提示,成人语言提示作用在于:

(1)使有关表象活跃起来;(2)丰富想象内容。

【练习】二、3~4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基本上是无意的,是一种自由联想,主要表现:

1.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2.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原因:

(1)想象受感知形象直接影响;(2)不追求想象成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练习】三、4~5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无意想象中出现了有意成分,但仍以无意想象为主,具体特点:

1.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想象过程常随感知形象、外来因素和自己情绪而变化;

2.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表现在出现了有一定目的、一定范围的自由联系;3.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4.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

四、5~6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已有明显表现:

1.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2.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3.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4.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第七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一、思维的概念: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二)特点

1.概括性。思维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2.间接性,思维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关系的过程。

【练习】二、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

1.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2.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3.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4.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第二节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

一、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

儿童的思维发生在感知、记忆等过程发生之后,与言语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即2岁左右。2岁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

二、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出现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直观的概括,即感知水平的概括;2.动作的概括,即表象水平的概括;3.语词的概括,即思维水平的概括。

【练习】第三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一、思维方式的变化

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1.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主要特点是:

(1)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2)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

(3)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

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严格说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论述】二、思维工具的变化

思维发展中,动作和语言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则由小到大,可分三个阶段:

1.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

2.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在实际生活中,儿童对自己的行动结果不断做出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逐渐出现表象形式的行动目标和行动计划。

3.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据上述趋势和特点,大致可以说:4岁前的幼儿思维是非常具体的,需要依靠直观材料和动作进行;4岁后,主要依靠在头脑里的具体形象进行。据此,在不同场合,据幼儿知识经验、发展水平的不同,教师可用不同的教材教法;不熟悉的教学内容要多设直观环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对有具体形象的教学内容,可主要依靠言语活动。

第四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

【论述】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把智慧、认识、思维作为同义语,认为“阶段”的概念包括三个基本点:

1.前后阶段顺序不变,但可加速或推迟;

2.每个阶段有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该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

3.各阶段前后连续,每个阶段的结构是整合的,有整体性。

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发展分三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运算阶段。7岁前处于前两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

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只能靠感知和动作适应外界环境。

(一)反射练习阶段

1.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带有练习因素的不断重复;2.天生的反射通过练习而巩固;3.天生的反射得到发展。

(二)最初习惯阶段又称初级循环反应阶段。

1.形成条件反射即习得性动作;2.初级的习得性动作变成自动性的动作,称为习惯性动作或初级的循环反应。

(三)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又称二级循环阶段。

1.视动协调后进入这一阶段,婴儿开始抓弄所见到的一切物体;

2.动作、兴趣相互影响,出现“循环反应”。

(四)方法和目的分化与协调阶段

1.动作目的和方法开始分化,动作明显地表现出它是达到目的的方法;2.动作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

(五)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又称三级循环阶段。

1.能在偶然中发现新方法,已开始探索达到目的的新手段;

2.对偶然动作结果发生兴趣,开始对这种情境反复试验,不断变换方法,试验方法似乎带有系统性。

(六)智慧综合阶段

是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结和向前运算阶段过渡。

1.用外部动作寻找新方法;2.用头脑内部的动作达到突然理解和顿悟。

二、前运算阶段又称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

1.前概念阶段(象征性阶段),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

(1)思维中的事物带有一般性、概括性;(2)认为个别成分并不是在整体中;(3)常运用“转导推理”;(4)是自我中心思维。

2.直觉思维阶段,又称半逻辑思维,既能反映事物的一些客观逻辑,还受直接感知形象的影响。

3.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主要区别:

(1)运算思维依概念进行,前运算思维依表象进行;

(2)运算思维有可逆性,前运算思维具单向性;

(3)运算思维具守恒概念,前运算思维没守恒概念;

(4)运算思维逐渐非中心化,前运算思维只是自我中心;

(5)运算思维具灵活性,前运算思维具呆滞性、固定性、刻板性。

第五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学前儿童思维是由幼儿的直观行动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

一、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

1.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2.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化;3.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

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1.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形象性,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依靠形象来思维。

2.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的派生特点:

(1)经验性;(2)拟人性;(3)表面性;

(4)片面性;(5)固定性;(6)近视性。

三、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第六节

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分析综合的发展

不同认识阶段,思维分析、综合有不同特点,对感知形象的分析综合,属感知水平的分析综合,随语言的作用增加,幼儿逐渐学会用语言在头脑中分析综合,但还不能把握事物复杂的组成部分。

二、学前儿童比较的发展

1.逐渐学会找出事物的相应部分;2.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再学会找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相似处。

三、学前儿童分类的发展

分类能力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分类活动表现思维概括性水平。

(一)学前儿童分类的类型

1.不能分类;2.依感知特点分类;3.依生活情景分类;4.依功用分类;5.依概念分类。

【练习】(二)学前儿童分类的年龄特点

1.4岁以下儿童基本不能分类;

2.5~6岁,由不能分类到发展初步分类能力过渡,主要依据物体感知特点和情境联系起来分类;

3.5.5~6.5岁,从依靠外部特点向依靠内部隐蔽特点分类的转变;

4.6岁后,逐渐摆脱具体感知和情境性的束缚,能依物体的功能和内在联系分类。

四、学前儿童概括的发展

处于从表面的、具体的感知和经验的概括到开始进行某些内部的、靠近本质概括的发展阶段。

第七节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一般特点

(一)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

1.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形成的概念。但儿童并不是简单地、机械地接受成人所教的概念,而是把成人传授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系统之中,经过概括而形成概念。2.生活实践。儿童掌握概念也可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

(二)学前儿童概念的一般特点

1.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2.外延不适当,往往失之过宽或过窄,因而概念往往不准确或内容贫乏。

二、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类型和特点

(一)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

1.以低层次概念为主;2.以具体特征为主。以下定义为例,幼儿对实物概念所下定义可分7类(不会说、同义反复、举出实例、一般非本质特征、说出重要特征、说出功用或习性、说出初步概念),又分4种水平(完全不会说、不会下定义、据具体特征下定义、接近下定义水平)。

(二)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

1.学前儿童数概念的萌芽(经过辨数、认数、点数三个阶段);2.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包括掌握数的顺序、实际意义、组成三个成分);

3.幼儿数概念形成经历口头数数一给物说数一按数取物一掌握数概念四个阶段。

(三)学前儿童掌握空间概念的特点

儿童空间、时间知觉发展较早,而掌握空间、时间概念较晚。儿童掌握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与掌握相应的词相联系。

1.较易掌握‘上下““前后”概念,较难掌握“左右”概念。这反映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即思维的直观、固定、情景和不灵活性。2.掌握长度、面积和体积的特点:

(1)掌握长度概念。无长度守恒概念,依实物的形象判断长短;

(2)掌握面积概念。掌握面积等分概念,只有对实物面积进行等分的概念,但任务水平也因题目不同而不同;

(3)掌握体积概念。单个物体体积的概念守恒出现较早,体积守恒概念没真正形成。

【练习】(四)学前儿童掌握时间概念的特点

时间概念较抽象,时间不断在流动,有一定的延续性和顺序性,幼儿较难掌握时间概念。

1.对时间顺序的概念明显受时间循环周期长短的影响;2.对一日时间的延伸的认知低于当日之内时序的认知、对过去的认知低于对未来的认知水平;3.对时序的认知带有固定性;4.以自身生活经验作为时间关系的参照物;

5.时间概念的形成和时间词语的说出相互促进,但不同步;

6.对时序的认知经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

(1)不能对有关时问的刺激物归类;(2)在知觉水平上做出分类;(3)能把某一特定的时序与具体生活事件联系起来,并用故事的形式正确叙述先后发生的连续事件;(4)能够摆脱具体的直观的生活内容,把时间关系抽象概括出来,真正形成时间的概念。

(五)学前儿童掌握科学概念的特点

1.经过专门教学才能掌握;2.依靠亲身经历来领会概念的内涵;3.丰富日常概念可为掌握科学概念打基础。

第八节

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练习】一、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

1.判断形式间接化。学前儿童的判断从以直接判断为主,开始向间接判断发展。幼儿期大量依靠直接判断,间接判断通常需要推理,反映事物之间因果、时空、条件等联系.制约思维的基本关系是因果关系;成人和幼儿的判断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实质上反映了思维方式的不同。

2.判断内容深入化。从判断内容上看,首先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在幼儿期开始向反映事物本质联系发展.即从直接判断向间接判断发展;幼儿能把客体的关系分解,并概括出来,开始反映概括的规律,分解的深度和概括性也就逐渐提高。

3.判断根据客观化。幼儿从以对生活的态度为根据向以客观逻辑为依据发展,还要经过从事物的偶然性特征为依据过渡到以孤立的、片面的、不确切的原则为依据,然后开始一些正确的或接近正确的客观逻辑判断。

4.判断论据明确化。从没意识到判断的根据过渡到开始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根据,说明思维的自觉性、意识性和逻辑性开始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民主气氛,让幼儿敢于争辩,对思维发展有益。

二、学前儿童推理的发展

(一)最初的转导推理

儿童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即从特殊事例到另一特殊事例的推理,是依靠表象进行的,不符合客观逻辑。因为:

1.缺乏知识经验;2.不会分类、概括。

(二)幼儿的演绎推理

3~7岁儿童三段论式逻辑推理的发展可分为5个阶段:

1.不会运用任何一般原理;2.运用了一般原理,试图引用一些从偶然性特征上做出的概括,来论证自己的答案;

3.运用了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已经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事物本质的特性,但只是近似的、不准确的,不能概括一切可能发生的个别情况,因而不能做出正确结论;4.不运用一般原理,却能正确自信地解决问题;

5.会运用正确反映现实的一般原理,并能做出恰当结论。

(三)幼儿的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也是一种逻辑推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它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

【练习】(四)幼儿推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1.推理过程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2.推理过程可划分为四级水平(0级,不能进行推理活动;I级,只能据较熟悉的非本质特征进行简单的推理活动;Ⅱ级,提示条件下,运用展开的方式逐步发现事物本质联系,最后做出正确结论;Ⅲ级,独立、迅速、简约的方式进行正确的推理活动)。

3.儿童推理方式由展开式向简约式转化。展开式:指儿童的推理是一步步进行的,进行缓慢,主要通过外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

推理水平的提高表现在:推理内容的正确性、推理的独立性、推理过程的概括性及方式的简约性等方面。

第九节

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

【练习】儿童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即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以后逐渐出现间接理解,通过一系列较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进行。儿童对事物的理解趋势:

一、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二、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词的理解

三、从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四、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五、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第八章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和发展阶段

一、言语的概念

1.言语即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的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通过言语活动互相交往,交流思想。儿童言语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掌握语言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能够越来越完善地运用语言来和别人交往。

2.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3.言语活动依靠语言作为工具进行,儿童掌握语言的水平影响言语活动水平;语言是在人们的言语交流活动中产生发展的•某种语言不再被人的言语活动所使用,就会消失,如果儿童无言语活动机会,也就不能掌握语言。

【练习】二、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言语活动包括:

1.对语言的接受,即感知、理解过程;2.发出语言,即说或写。这两种过程,不同步。其趋势是:

1.语音知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2.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简答】三、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

(一)前言语阶段(生后第一年)

1.言语发生的准备:

(1)说出词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2)理解词的准备,包括语音辨别和对语词的理解。

2.前言语阶段的三个小阶段:

(1)简单发音阶段(o~3个月);

(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二)言语发生阶段(1~3岁)

1.言语发生的标志:说出最初的词和掌握其意义。具体标志:

(1)用最不严格的标准衡量,初步理解词的意义;

(2)持续地、自发地使用一些词,且这些词必须是成人语言中的词而非自造的;(3)词带有概括的意义,而不是只代表某一事物;

(4)掌握0个词左右。

2.言语发生阶段的两个小阶段:

(1)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5岁);(2)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5~2、3岁)。

(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

儿童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迅速发展.为入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是掌握口语的发展,首先是掌握语音。

一、语音的形成儿童发出语音和语音感受性的发展有不同的顺序,并非容易听

(辨别)的语音都容易发出。语音形成阶段:

1.出现嗓音(0~2个月);2.出现啊咕声(3~4个月);3•出现喃喃语声(4~8个月),又称连续发音阶段;

4.开始发出语音(9~12个月)。

二、语音模仿的阶段

1•偶发性的单个模仿(从第2个月开始)。特点是:

(1)发声传染;(2)相互模仿;(3)偶发性模仿。

2.开始系统地模仿(在4到5个月左右)。3.能够模仿新的发音动作(从8~9个月开始)。4.开始系统地模仿新语音(1岁后)。

一般地说,一岁前语音发展缓慢,1~1.5岁发展较快,1岁9个月语音发展基本成熟,但发音不流利、不准确。应注意:儿童语言发展的个别差异较大。

【练习】三、语首发展的顺序

1.各民族儿童语音的发展有共同的普遍规律;

2.语音发展的扩展和收缩趋势;

3.元音和辅音发展顺序,元音和辅音同时出现,成熟时间也大致相同,在1.5岁时基本成熟。

【问答】四、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和难点

1.幼儿期(3~6岁)是能够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的年龄;

2.发音错误的集中点:辅音、发音方式;

3.发音难点,在于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原因是:(1)生理原因。生理上不成熟,不能恰当支配发音器官,不善于掌握发音部位和方法。(2)语言环境。主要是方言。

五、语音意识的发生

(一)语音意识发生的表现

从4岁开始,能够把语音作为自觉意识到的对象,即语音意识明显地发展起来。

(二)语音的自我调节机制

1.言语听觉调节,听觉上正确分辨语音;2.言语运动觉的调节;3.言语视觉调节。

第三节

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数量的增加

词汇量是儿童言语发展的标志之一,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标志之~,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词汇量增长有其客观规律,有一致性,也有差异,具体到每个孩子更有个别差异。差异原因:

(一)计算词汇量所用的指标不同

1.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儿童言语的发生是理解词先于说出词;

2.理解词的指标;

3.使用词的指标.正确理解词是掌握词的较准确的指标,还应包括:

(1)持续使用某个词而不是偶然说出;(2)自发使用而不是学舌;(3)使用的是通用的词而不是自造词;(4)使用的词带有概括意义。

(二)儿童的个别的差异

儿童生活条件不同对词汇量有巨大影响。影响儿童词汇量的生活条件包括:

1.时代的差异;2.民族语言和方言的差异;3.具体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差异。

二、词类的扩大

词汇量从数量方面说明儿童词汇量的发展,词类范围则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儿童词汇的质量。不同词类抽象概括程度不同,虚词意义较抽象,实词代表具体的事物。数量方面,实词是大量的;质量方面,掌握虚词说明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一)幼儿对各类词的掌握

1.幼儿掌握各类词的顺序:

(1)先实词后虚词;(2)对实词,名词一动词一形容词掌握较早。对其他实词如副词、代词、数词等掌握较晚;(3)对虚词,如连词、分词、助词、语气词等掌握较晚。

2.各类词在儿童词汇总量中的比例:

名词占1/2,动词占1/5~1/4,形容词占1/10,其他词类所占比例都相当小。3.幼儿期各类词增长的比例:

(1)实词在3~4岁增长速度较快;(2)虚词则在4~5岁增长较迅速。总的说来:4~5岁是词汇丰富的活跃期,5~6岁是言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期。

(二)词类的运用

幼儿词汇中各类词使用频率的特点:

1.词频率最高的是代词;2.使用名词的频率较高;3.使用动词的频率多于名词。

三、词义的深化

初步掌握词时,往往对词义理解不确切,所谓不确切有两个特点:笼统、非常具体。

四、不同词类词义的掌握

幼儿对不同词类词义的掌握,有其具体特点。

(一)形容词的掌握

使用形容词的发展过程表现以下趋势:

1.从物体特征到事件、情景的描述;2.从形容词的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

(二)指示代词的掌握

幼儿对指示代词的理解是以自身为中心的.参照点和幼儿自身中心一致时,幼儿较容易正确理解;当参照点和幼儿中心需要逆向转换时,较难正确理解。

(三)人称代词的掌握

2岁前的儿童分不清“你”、“我”。

(四)量词的掌握

3~4岁幼儿仅能使用少数量词,且使用范围过宽,注意不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5岁开始注意到名词、量词的搭配,但不能正确搭配,或把动词代替量词,或把形容词代替量词;或使用错误。

第四节

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

一、句型的发展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1)不完整句,包括单词句和电报句;

(2)完整句又可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陈述句与其他多种句型、无修饰句与修饰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二、语句结构的变化

1.从混沌一体到逐渐分化,分化过程表现在三个方面

(1)表达内容的分化;(2)词性的分化;(3)结构层次的分化。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3.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三、句子含词量的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说话所用的句子有延伸的趋势,即句子的含词量逐渐增加。

四、语法意识的出现

幼儿对语法的意识从4岁开始明显出现。这时,幼儿会提出有关语法结构的问题,逐渐能发现别人说话中的语法错误。

【论述】第五节

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自言语的发生

1.儿童的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互相交往中才能进行;

2.幼儿期对话言语有进一步发展,幼儿不但能够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和要求,而且为了协调行动能够在对话中与人商议、讨论对事物的评价,对别人提出指示等;

3.对话言语的发展是和儿童与成人关系的变化.以及儿童活动的发展相联系的;

4.独白言语是在幼儿期产生的。是随活动的丰富和发展,独立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讲述自己的知识经验的需要而产生,同时也是认知能力特别是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3~4岁幼儿能主动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在集体面前胆怯;4~5岁能独立地讲故事和各种事情;5~6岁能系统、大胆、自然、生动、有感情地讲述。

二、情境言语的发展和连贯言语的发生

1.3岁前儿童的言语主要是情境言语;

2.3~4岁幼儿的言语仍带有情境性;

3.4~5岁幼儿说话常是断续的,不能说明事物现象、行为、动作间的联系,只能说出一些片断;

4.6~7岁儿童已能连贯、完整地说话,开始从叙述外部联系到叙述内部联系;

5.随年龄增大,情境言语比重下降,连贯言语比重上升。

三、讲述逻辑性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讲述的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

1.3~4岁幼儿的讲述常常主题思想不明确,层次不清;2.3~4岁往往是单纯对现象的罗列,主题不突出,这时期言语表达的顺序性、完整性、逻辑性发展较快,4~5岁差别不大;3.5~6岁儿童在看图讲述中往往过于具体和琐碎,妨碍了突出主要的情节。4.对幼儿来讲,单纯积累词汇是不够的,幼儿讲述逻辑性的发展需专门培养。

四、掌握言语表情技巧

1.语气的掌握,语气表示说话时的情感和态度的区别、说话人的状态。2.口吃的心理因素:

(1)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导致这种现象可能有两种情况:

①头脑中已经储存了许多语言信息,说话时回忆语言模式的速度相对较快。而说出的语言速度相对较慢,二者时间差造成言语流的脱节;②开始说话后,找不到应有的语词去继续表达。

(2)幼儿口吃还可能来自模仿,不自觉地形成口吃习惯。矫正口吃的最重要的原则性方法是消除紧张。

【论述】第六节

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

言语有两种功能:一是交际功能;二是概括和调节功能。

一、儿童肓语交际功能的发展

在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儿童交往,不依靠语言,而靠表情、手势、动作等“体态语言”。

学前儿童言语交际功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3岁前,主要是请求、回答和提问,主要使用对话言语、情境言语和不连贯言语。

第二阶段:3~6岁,除请求和问答外,还有陈述、商量、指示和命令、评价等。与此相适应的是:连贯性言语、陈述性言语逐渐发展。

二、儿童言语概括和调节功能的发展

1.言语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概括和调节功能的发展;2.言语的参与,使学前儿童认识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3.言语的概括功能,还可以改变对复合刺激物感知中刺激物强度的主次地位;4.言语对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功能,使儿童有了心理的自我调节功能。

三、内部言语的发生发展(4岁以后)

内部言语: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语言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内部语言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

(一)出声的自言自语的出现

1.出声的自言自语,是内部言语发展的初级形态,是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内部言语的过渡形态,它既有外部言语说出声音的特点,又有内部言语对自己说的特点;2.从形式上看,内部言语的特点是不发出声音的,幼儿不能控制和调节发音系统,因此,自言自语有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过渡的性质;3.从功能看,内部言语的特点是不作为交流的工具,是对自己的言语,因此,又称“自我中心言语”。突出表现出内部言语的概括和调节功能,幼儿不会独立思考问题,而是依靠外界条件,特别是交谈。因此,还不能产生内部言语。自言自语是一种思维过程,有指导行动的作用。伴随活动而进行,带有反映活动结果和行动中转折点的作用,以后则出现在行动的开端,具有计划和指引行动的性质;

4.幼儿的出声的自言自语,也包含对别人说话的性质,最多出现在有与别人说话的要求,但又缺乏言语交往的实际可能性的时候,所以它既有外部言语又有内部言语的特性。

(二)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

游戏言语、问题言语。

1.游戏言语

特点: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作用:游戏中,用语言补充和丰富行动。

2.问题言语

特点:较简单零碎,常在遇到困难时出现,或表现困惑、怀疑、惊奇等,当找到解决问题办法时,也会用这种言语表示所采取的方法。4~5岁儿童,问题言语最为丰富;6~7岁只在遇到困难时才用“问题言语”。

出声的自言自语是幼儿口语发展的一种形态,要正确对待,进行帮助引导他发展成真正的内部言语,不要斥责、阻止或嫌孩子嘟囔。

第七节

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生

书面言语活动包括认字、写字和阅读、写话。认字、阅读属于接受性言语活动,写字、写话属于表达性言语活动,儿童书面言语的产生是从接受性的言语活动开始的。

一、学前儿童识字的特点

(一)儿童学识字的过程

1.泛化阶段;

2.识字阶段;3.再现阶段。

幼儿识字主要处于前两阶段,是对字的再认。对字的再现,实际上已经进入写字阶段,默写阶段。

(二)儿童认字的泛化阶段

1.字是视觉形象,幼儿对视觉形象感知的发展服从于从笼统到具体的规律;2.幼儿最初把字当作图谱。

(三)儿童识字阶段

1.儿童多次接触某个字或某些字时,他的感知活动从笼统到分化,就可以认识一些字;

2.幼儿识字特点:①容易混淆,对字形的细节难以分化;②对字义认识的概括水平低。幼儿容易认识的字的特征:

(1)字大、清楚;(2)与响亮的语音同时出现;(3)有形象作为辨认的支柱;(4)字形结构简单;(5)多次重复;(6)与情绪和兴趣相联系。

二、学前儿童的阅读准备—前阅读活动

(一)看书—最初的阅读活动

1.孩子几个月就可以进行阅读活动。最初的阅读活动是看书,而非阅读,孩子并非阅读文字,而是拿书看,是母子共读;

2.1岁左右,孩子情绪好的时候,有时也会自己拿着书看;3.3岁左右,孩子可培养起爱看书的习惯;

4.幼儿期的阅读,基本以图为主;水平高一点的,能认一些字,以图为辅。这个年龄的阅读往往是依靠上下文来读,不一定认识每一个字。

(二)阅读的准备

1.掌握有关词汇;2.掌握语法和表达能力;

3.掌握基本阅读技能:①翻书动作;②按页翻书;③阅读顺序;

4.培养阅读兴趣。

三、学前儿童的书写准备—前书写活动

1.手的小肌肉协调性的发展。通过绘画活动,提高画线条的力度和流畅性,通过日常生活的自我服务和劳动任务培养手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2.对字形的空间知觉、方位知觉的发展。幼儿对空间知觉和方位知觉的发展不足,导致不能写出正确字形。应在行动和动作的空间和方位知觉方面、形体的空间和方位知觉的辨别能力上进行培养;

3.对笔顺的掌握;4.正确的执笔姿势。

此外,书写与识字能力的准备有关,写字的准备与掌握语音的能力有关。幼儿期是书面言语发生的年龄,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口头语言。

第八节

幼儿口语的培养

儿童的言语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言语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口语培养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幼儿言语交往的需要

幼儿本身言语交往的需要,对其言语发展非常重要,儿童创造言语交往的条件包括以下方面:

1.亲子之间的交往:

(1)照料孩子过程中,及早对孩子说话;(2)养成对孩子言语的敏感性;(3)善于倾听幼儿谈话。

2.同伴之间的言语交往:

(1)让幼儿积极与同伴交往,同伴共同活动中,会自然地用言语交往;

(2)同伴的言语沟通和互学语言,比与成人更容易。

3.师生之间的言语交往:

(1)教师要特别注意创造言语交往条件,日常生活相处中有意识地多和幼儿交谈;(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言语活动的双向交往。

二、讲究教法

儿童学习语言的两条途径:一是模仿;二是强化。

1.模仿,有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两种。要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提供正确榜样。

2.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强化原则多用于指导孩子学说话、练习说话和纠正不良的说话习惯。

良好的教法就是使幼儿获得正确使用言语示范和有正确指导的练习,练习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强化的过程,模仿和练习都不是机械重复,应帮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学习语言。

【问答】三、鼓励言语创造性

儿童学习、使用语言中的创造性不可低估,在言语活动中,有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模仿和创造性相结合。儿童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创造。儿童在学习语言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表现在:对成人言语活动的反馈中,会暗示甚至影响成人特别是父母对他所用的语言,最突出的表现:往往是成人先模仿儿童的发音、用词和表达方式,然后再是儿童模仿成人或受到强化。成人对幼儿说话的特征:

1.语音、语调特征:(1)高音调;(2)夸张的语调。

2.句法特征:(1)句子较短;(2)较少修饰形式;(3)较少复合句、从属句,层次较少;(4)实词较多,虚词较少。

3.语句特征:(1)较多疑问句和祈使句;(2)言语较清晰、较流利;

(3)较多重复。

四、培养“前读写”兴趣

幼儿期在书面语言方面处于准备期。此期在为读写作准备中,应以培养前读写兴趣为重点.对读写要求不要过于严格,多鼓励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成绩。

第九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一节

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伴随现象或副现象;还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这在学前儿童身上更为突出。

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的作用非常明显。情绪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导致各种消极行为。

同样是学说话,在不同情绪影响下,学习效果并不相同。到了学前晚期,情绪对行为的动机作用仍然相当明显。

强制会使孩子们产生不良情绪,而适合幼儿需要的措施,则使他们产生良好的情绪从而表现出积极的行动。

【论述】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和认知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学前儿童心理过程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儿童的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迟作用。

学前儿童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无意性为主,而无意性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受自身情绪所左右。

1.情绪对儿童认知和智力发展的作用:

(1)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

(2)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和惧怕之间浮动。这种不稳定状态,游离到兴趣一端时,激发探究活动,游离到惧怕一端时,则引起逃避反应;

(3)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之间的相关为倒“U”字形关系,即适中的愉快情绪才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这时起核心作用的是兴趣;、(4)惧怕和痛苦的程度与操作效果之间为直线关系,即惧怕和痛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

?

(5)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

2.对记忆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识记和保持效果优于有恶感色彩的词。

3.对语言发展,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是表示情感和愿望的,此时言语的情感功能和指物功能不分;用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

三、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

情绪对人类适应环境有重要作用,在人类进化史上,情绪曾起过这种作用,婴儿最初的情绪表现,有帮他适应生存的作用。婴儿生存靠成人,天生的情绪反应能帮助他呼唤和影响成人,使得到照顾。

儿童对环境的适应主要通过交往。儿童的情绪在出生后日益社会化。直到幼儿期,情绪仍然是适应环境的工具,即交往工具。

成人对新生儿的了解,几乎完全依靠他的表情动作。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以表情作为交往的工具。在幼儿期,表情仍然是~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其作用不下于语言。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

情绪表达的再现早于语言表达,婴幼儿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及肢体活动,即身体和四肢的动作和活动,来表达情绪。在言语发生后,则通过言语活动和表情动作一起来表达情绪。

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是有感染性。在婴儿期,情绪的感染作用尤为突出。对婴幼儿的情绪感染,往往比语言的作用要大。

情绪能成为交往工具是因为情绪有信号作用,能够向别人提供信息交流,情绪往往不是单向的表达,而大多数是有沟通对象的。

四、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大约5岁以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幼儿的情绪已经比较高度的社会化,他们对情绪的调节能力也有所提高。加之幼儿总是受着特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这些影响经常以系统化的刺激作用于幼儿,幼儿也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稳定的情绪反应。

成人对待幼儿不同的情绪态度、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使幼儿形成对事物的不同的比较稳定的情绪态度。

情绪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阈限。有些孩子经常处于某种情绪体验的低阈中,他们在和其他儿童或成人交往时,不可避免地形成某些特有的情绪反应,情绪过程日益稳定化,逐渐变成情绪品质。情绪的品质特征,是个性的性格特征的组成部分。当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倾向时,就形成了基本的个性结构,一岁前,婴儿的情绪发展影响到他早期的智力发展和个性特征的形成,甚至影响到日后以至成人后的行为。早期的情绪损伤,则可能导致怪癖的性格和异常行为。

第二节

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一、原始情绪反应

1.本能的情绪反应

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新生儿哭、安静、四肢划动等,可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特点是,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身体内部或外部的刺激都可引起情绪反应,不同民族的婴儿有共同的基本面部表情模式,说明原始情绪是人类进化的产物。

2.原始情绪的种类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怕、怒、爱

(1)怕,怕两件事:一是大声;二是失持;

(2)怒,限制活动会激怒婴儿;(3)爱,抚摸婴儿皮肤,抱他,都会产生爱的情绪,特别是抚摸皮肤的敏感区域。

二、情绪的分化

婴儿情绪的发展表现为情绪的逐渐分化。初生婴儿的情绪是笼统不分化的,1岁后逐渐分化,两岁左右,已出现各种基本情绪。

1.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论和0~2岁儿童情绪分化模式;

2.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新生婴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辨得清的情绪反映,即愉快和不愉快。都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的表现;

3.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情绪逐渐分化为人类的9种基本情绪。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练习】一、情绪的社会化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二、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说,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情绪的丰富指: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情绪的深刻化指:它指向事物性质的变化,由指向事物表面到指向事物的内在特点。

产生愤怒的动因有:

1.生理习惯的问题;2.与权威的矛盾问题;3.与人的关系问题。

各情况依次发生在2岁以下、3~4岁和4岁以上。

【简答】根据情绪与认知过程的关系,情绪的发展可分为若干种水平:

1.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与生理性刺激相联系的情绪多属此类;

2.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儿童的许多恐惧情绪都是后天学来的;

3.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同情感也和记忆与想象有关;

4.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幽默感是一种与思维发展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是作为高级情感的理智感的萌芽;

5.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与意识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是典型的社会性情绪,是人际关系性质的情感体验。

【问答】三、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基本情绪表现

一、哭

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哭代表不愉快的情绪。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幼儿哭已经主要表现为社会性情绪了。

新生儿啼哭的原因,主要是饿、渴、冷、痛和想睡觉等,也还有其他刺激。周期性的哭,是新生儿在表达内在的需要,也是一种放松,也可能是一种调剂的力量,刺激太多也哭,刺激过多使孩子疲劳,妈妈过分焦虑,也会使孩子爱哭。妈妈心情不好,孩子哭得较多。

婴儿啼哭的表情和动作反映出来的情绪日益分化。随着孩子长大,啼哭的诱因增加。

二、笑

儿童的笑,比哭发生得晚,是愉快的表现。从发生看,可分为:自发性和诱发性的笑;不出声和出声的笑;无差别的笑和有差别的笑等。

(一)自发性的笑和诱发性的笑

1.自发性的笑:睡眠中的笑;清醒时的笑;2.诱发性的笑,最初也发生于睡眠时间。

(二)不出声的笑和出声的笑

3~4个月前的婴儿只会微笑;3~4个月才会笑出咯咯声。

(三)无差别的笑和有差别的笑

4个月的笑是不分对象的,无差别的笑;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三、恐惧

恐惧的分化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本能的恐惧;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3•怕生。是对陌生刺激物的恐惧反应,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4.压力感。行为方面的压力、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压力、安全方面的压力。

第五节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情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自豪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友谊感和同情感以及妒忌的情感等,也都发展起来。

二、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

三、理智感

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这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第六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

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婴幼儿情绪发展主要依靠周围情绪气氛的熏陶。因此要:

1.保持和谐的情绪气氛;

2.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

二、成人的情绪自控

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必要营养,成人要给孩子以愉快的、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感染。

1.家长要避免喜怒无常,不溺爱和吝惜爱;

2.教师把忧伤留在教室外,情绪饱满地进课堂,理智对待每个幼

儿的情绪和态度。

三、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论述】从教育的角度,结合实际对孩子情绪的培养阐述。

1.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2.耐心倾听孩子说话;3.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四、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1.转移法;2.冷却法;3.消退法。

五、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1.反思法;2.自我说服法;3.想象法。

第十章

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简述】一、儿童动作的发展与意志行动的发展

1、儿童小动作发展较早,出生时眼球就会活动,眼睛会看东西;

2、儿童出生1~2年才会自如走路,其间经过抬头、翻身、坐、爬、站等学习过程;

3、儿童动作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关系密切,主要是由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支配,而中枢神经系统是人的心理活动所在;

4、意志行动和儿童动作的发展关系更密切,没有基本动作的发展,不可能产生意志行动,而没有意志的参与,即有意性调控,动作不可能发展、完善。

二、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儿童动作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每个孩子动作发展顺序遵循客观规律,每种基本动作发展的时间大体相同;对年幼特别是2岁前儿童的动作训练,对动作发生时间早晚的影响是有限的。儿童动作发展规律有:

1.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的,以后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概

2.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

3.近远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同步和去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在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4.大小规律;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

j.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一的支配。

三、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阶段

儿童动作发展分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处于学前期。

1.反射阶段(o~4个月),有许多不受意识支配的本能动作,即无条件反射;

2.最初动作阶段(4个月~2岁),掌握人生最初的、起码的、基本动作的阶段;

3.基础动作阶段(2~7岁),能控制自己的肌肉系统,保持稳定性,能自由运动.是儿童获得大量运动经验的时期;

4.专门化动作阶段(7~14岁),动作处于转变、应用和终生使用阶段,这阶段的动作,把前一阶段孤立的、分开的动作的基本因素联结起来,形成各种专门化动作技能。

四、学前儿童基础动作的发展

(一)基础动作的模式

1.基础的移位动作,如走、跑、跳等;

2.基础的操作性动作,如投掷、接住、踢、击等;

3.基础的稳定性动作,如静态平衡、动态平衡、轴心动作等。

(二)基础动作发展的顺序

1.基础移位动作能力的发展;2.基础操作性动作能力的发展;3.基础稳定性动作能力的发展。

(三)基础动作发展的小阶段

1.起始阶段;2.初级阶段;3.成熟阶段。

第二节

意志行动的发展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意志和意志行动

(一)意志

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特征:

1.明确的目的;2.意识调节行动;3.克服困难。

(二)意志行动

意志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学前儿童的意志过程,由于生理发育和整个心理活动发展水平的限制,处于低级阶段,往往表现为直接外露的意志行动,意识内化的水平低。

【论述】二、意志行动与学前儿童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作用)

意志行动与认识过程不可分:

1.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意志过程以认识过程为前提;

2.认识过程有意性也是意志过程的成分,儿童意志的发生发甓意味着认识过程的有意性的发生和加强,也就是认识过程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意志行动与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1.在意志行动中,为达到预定目的,无论是遇到外部障碍或是克服内部障碍〖概念〗,以及目的能否实现,都会引起积极争取或拒绝的态度,即产生情绪;

2.情绪是人的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对意志行动作用可以是鼓舞,也可以是阻挠;

3.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特别是理智感的发展,正是意志对情感调节作用的表现。

四、意志行动的发展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意志是成体系的活动,其产生和进行过程,包含着复杂的成体系的心理结构,意志体系的形成取决于行动动机的组织程度,动机的体系决定人的行动的目的和方向。

动机体系是变化发展的,不同年龄、不同场合,动机的关系可以发生变化,不同动机的主次地位可以发生转换,但意志活动总与动机体系相联系,主要地位的动机决定着意志行动的目的和方向。

第三节

学前儿童意志的萌芽

一、学前儿童有意运动的发生及其特点

(一)有意运动在无意运动的基础上发生

有意运动又称随意运动,它是意志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意运动是在无意运动(即不随意运动)的基础上发生的。

【练习】(二)有意运动的特点

有意运动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的肌肉运动,例如,伸手去拿杯子,用脚去踢球等等,它是意识到的运动。

有意运动是条件性的动作反应。有意运动有两个特点:

1.有意运动是后天学会的;

2.有意运动是自觉意识到的主动的运动。

(三)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

人所特有的手的动作和直立行走都是有意运动,是儿童在人类社会生活环境影响下,由成人教育而逐渐掌握的。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是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也是孩子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展经历以下阶段:

1.动作混乱阶段;2.无意抚摸阶段;3.无意抓握阶段;4.手眼不协调的抓握;5.手眼协调的抓握。

(四)直立行走动作的发展

孩子的直立行走动作,也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逐渐产生的。身体动作发展的顺序是抬头、翻身、坐、爬、站、走。

二、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萌芽

意志行动是一种特殊的有意行动,其特点不仅在于自觉意识到行动的目的和行动过程,而且在于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因此,儿童行动的自觉意识性的发展,要经过比较长的过程。整个学前期,儿童的意志行动也只是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

1.最初的习惯性动作;2.最初的有意性和目的性;3.意志行动的萌芽。

第四节

幼儿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

幼儿意志行动目的和动机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是:

一、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幼儿期是自觉行动目的开始形成的时期,其发展经过是:

1.缺乏明确目的;2.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3.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

4.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

从意志行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要使幼儿把意志能力和良好意志品质结合起来,防止任性等不良意志品质产生。

【简答】二、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

根据动机与目的关系之不同,可把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往往是一致的;学习和劳动活动的出现,主要是间接动机。

幼儿行动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所发生的变化,是从直接动机为主向间接动机为主的方向发展。当儿童正式入学以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在严肃的学习过程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间接的,学习是目的,是行动的预期结果。但是学生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的动机是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在人的劳动实践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都是间接的。幼儿期是动机和目的关系开始出现间接化的时期。

第五节

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坚持性是指在较长时问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在坚持性中,可以看到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水平及其作用,又可以看到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和状况。

一、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研究证明,l岁半至2岁的儿童,已经出现坚持性的萌芽。幼儿的坚持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二、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

3岁幼儿坚持性的发展水平很低,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动,但是行动过程不完全受行动目的所制约,坚持时问极短,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困难枯燥会使他们失去坚持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许多情况根本不能接受坚持性任务。

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4~5岁。坚持性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年龄,也是它受外界影响波动最大的年龄。

实验表明: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最快的年龄。也正是在这个年龄,外界条件对幼儿坚持性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说,4~5岁星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应抓紧对这个年龄幼儿坚持性的培养。

第六节

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

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在儿童生长的不同时期,各种因素对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所起的作用又不完全相同。

【问答】一、遗传因素

儿童身体发展是以遗传素质为基础的。遗传素质对儿童动作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动作是神经系统支配的骨骼、肌肉系统的活动,也与呼吸系统有关,因此动作的发展.与整个身体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在体格发育上,遗传因素占相当大的比例;动作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遗传决定的:体型在相当程度上与遗传有关,而体型又影响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发展;遗传带来的身体个别部位的特征或缺陷,对相应动作的发展也有影响。

二、成熟因素

儿童动作的发展受生理成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儿童动作发展有关键期和敏感期。如果抓住时机,在儿童最容易掌握某种动作的时候,促进其发展,则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笼统地说,0~6岁是儿童动作发展的关键期,最初始的动作和基础性的动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学会的。这与成熟因素有关。因此,应该十分重视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辅导。

三、教育和练习

儿童的各种基本动作,似乎是自然成熟的。事实上,都要经过练习。成熟只是提供一种生理上的可能性。在成熟的时间范围内,练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婴幼儿来说,在学习各种动作时,练习与不练习,使动作发展有很大区别,许多人的某种运动能力终生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发展到成熟阶段,缺乏练习机会是原因之一。

四、激发动机

婴幼儿自身的积极性,是促进其动作发展,特别是意志行动发展的主要力量。

1.兴趣。兴趣性强时,幼儿坚持性行为显著高于兴趣性弱的活动。

2.鼓励和增加信心。成人态度对幼儿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至关重要,孩子自发地活动、尝试进行各种动作的需要,在尝试的探索中获得各种成就感。

增加自筇心,是孩子发展各种动作意志行动的有力的内部力量。肯定和鼓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当孩子得到点滴进步时,成功感可以使他增加自信心。当孩子在活动失败时,更需要成人的支持,成人的亲近和语言强化,包括提出要求、提示、建议、称赞等,鼓励他再接再厉。但是,如果大人坚持包办代替,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使他渐渐丧失活动的愿望,也丧失自信心。

3.幼儿自己的态度。幼儿对于行动的态度,影响到他的意志行动;幼儿对行动的理解,也有助于其水平的提高;对自我控制方法和其他意志行动方法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意志行动的水平;同伴的比较,对幼儿的意志行动起着干扰或促进的作用。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

个性形成的开始

一、个性及其基本内容

(一)个性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和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简述】(二)个性的基本特征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及社会性。

1.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问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另一方面,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虽然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于他人的,但对于同一个民族、同一性别、同一个年龄的人来说,个性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的心理都有一些比较普遍的特点。因此,个性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2.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使每个人的行为的各方面都体现出统一的特征。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往往可以看到他的个性,这就是个性整体性的具体体现。

3.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个人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带来了个性的可变性。因此,个性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4.个性的社会性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的个性的形成、发展中,人的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联系。即使比较基本的个性特征的形成,也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个性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影响个性形成的社会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给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一可能变成现实。因此,个性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

【简述】(三)个性的结构

个性的调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

1•个性的调控系统,包括个性的调节系统和个性的倾向性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其成熟标志儿童个性的成熟。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等,了解幼儿个性倾向性发展的特点,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因此,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对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个性特征开始形成。

【问答】二、个性开始形成的标志:一般把3~6岁作为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标志有四方面:

1.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先天气质差异(出生至1岁前)

孩子从刚刚出生开始,就显示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与生理联系密切的气质类型的差异。这种先天气质类型的差异作为个别差异而存在,同时又影响着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并在与父母的日常交往中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个人特点。

2.个性特征的萌芽(1~3岁前)

此间孩子的各种心理过程包括想象、思维等逐渐齐全,发展迅速。3岁左右,在气质类型差异的基础上及与父母和周围人的相互作用中,孩子之间出现较明显的个性特征的差异。

3.个性初步形成(3~6岁)

幼儿期,儿童心理水平逐渐向高级发展,特别是随着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有意性的发展,孩子个性的完整性、稳定性、独特性及倾向性各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标志着儿童个性逐步形成。

【问】二、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学前期儿童的一些个性特点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有很直接的影响,成为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学龄前期儿童个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日后的发展。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特点,都可以在我们小的时候找到根源。这也提醒教育者,要注意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学前期儿童个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及能力各方面的发展。

【论述】第三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

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

1.分离感,分离感即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

2.稳定的同一感,稳定的同一感即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长期地持续存在的,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不管自己有了什么新的特点,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简单的对自己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三、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

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自我控制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发展三个方面。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期I闭,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4~5岁期间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趋于渐变状态。

(一)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

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3.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

4.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评价。

(二)幼儿自我体验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1.从初步的内心体验发展到较强烈的内心体验;

2.从受暗示性的体验发展到独立的体验。

(三)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1.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

第四节

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一、个性倾向性及其基本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起着促进和引导的作用。学前期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主要反映在需要、动机及兴趣的发展方面。个性倾向性有两个基本特征,即积极性和选择性。

1.积极性,个性积极性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和积极性去组织自己的行动。如当一个人的需要强烈时,他的行为反应就会相应比较强;而当需要较弱时,行为反应的程度就会相对减弱;

2.选择性,个性积极性使人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反应。如不同的需要会导致人选择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向。

二、学前儿童需要和动机的发展

(一)需要和动机的概念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

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需要和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二)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

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幼儿期儿童的社会性需要逐渐增强。同时,需要的发展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个性特点。

1.开始出现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

2.优势需要有所发展。

【问】(三)学前儿童活动动机的发展

进入幼儿期以后,随着儿童社会性需要及其目的性的发展,孩子的活动动机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2.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问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3.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三、学前儿童兴趣的发展

(一)兴趣及其特点

兴趣是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有三个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

(二)学前儿童兴趣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o~1岁);

2.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1~3岁);3.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渐稳定阶段(3~6岁)n

第五节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一、气质的概念

1.气质

气质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莉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

2.气质的特点: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二、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

传统的四种气质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划分对学前儿童同样可以使用。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起魂迟缓型。

三、学前儿童气质类型的稳定性和变化

1.学前儿童气质类型具有相对稳定性。2.学前儿童气质类型有一定变化。

(1)幼儿期气质中的兴奋性增长;(2)生活环境可以改变幼儿的气质,即“掩蔽现象”。

【论述】四、学前儿童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1.儿童的气质是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儿童能力、性格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1)对智力

气质不能影响儿童智力发展水平,但可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

(2)对性格

性格表现上带有各自的气质特点;某种气质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发展。

2.儿童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个性发展。因此,父母和教师要避免儿童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影响。

3.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接受培养。

第六节

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1.性格的特点:对现实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稳定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是统一的,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其行为方式,而惯常的行为方式又体现着人对现实的态度。

2.性格的结构

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它是由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有机结合组成的统一体。具体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

二、婴儿性格的萌芽

3岁左右,儿童出现了最初的性格方面的差异:

1.合群性;2.独立性;3.自制力;4.活动性。

婴儿期性格的差异还表现在:坚持性、好奇心及情绪等方面。

【问】三、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在儿童性格差异日益明显的同时,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

1.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4.模仿性强;5.好冲动。

四、学前期是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期

学前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儿童的性格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儿童行为的各方面,使孩子在不同场合、不同方面的行为都显示出较强的一致性。如对幼儿日常行为的观察就可以发现每个孩子的典型特点;

2.性格是一个多侧面的结构,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是针对那些较低级的性格因素而言,而对于人的性格有决定性影响或成为性格的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因素还远未形成;

3.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儿童的行为直接反映外界的环境影响。

第七节

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

一、能力及其结构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能力又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

(一)能力的特征

1.能力和活动密切联系;2.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3.完成一种活动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

(二)能力的结构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3.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问】二、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

1.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2.语言能力在婴儿期发展迅速,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3.模仿能力发展迅速,是幼儿学习的基础;4.认识能力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前提;5.特殊能力有所表现;6.创造能力萌芽。

(二)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变化趋势的不同观点:

1.智力分化论;〖概念〗2.智力复合论;3.智力内容变化论。

以上理论可以说明,儿童智力结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复杂化、复合化和抽象化,不同的智力因素有各自迅速发展的年龄。

(三)出现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

(四)智力发展迅速。

本杰明•布鲁姆儿童智力发展曲线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社会性发展,即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论述】三、研究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2.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节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一、依恋的发展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

(一)婴儿依恋发展的阶段

1.第一阶段(o~3个月),无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

2.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

3.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二)婴儿依恋的类别

1.回避型;2.安全型;3.反抗型。

三种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较好的依恋类型。

(三)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

2.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

【问】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恋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3.父母亲与孩子间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4.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及时做出反应。

【问】二、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民主型,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且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的发展较好;

2.专制型,这类家庭的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3.放任型,这种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

三、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一)婚姻关系

1.和谐的婚姻关系和配偶支持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相关;

2.父母间高度的冲突和对孩子的消极情感相关联;

3.离异家庭,父母教育子女往往采取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方式。

(二)家庭结构

1.核心家庭;2.三代人家庭。另外,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还有家庭规模与出生顺序。

第三节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生发展的阶段

(一)两岁前儿童同伴交往发展的特点

第一阶段:物体中心阶段。这时儿童之间虽有相互作用,但他把大部分注意都指向玩具或物体,而不是指向其他儿童。

第二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儿童对同伴的行为能做出反应,并常常试图支配其他儿童的行为。

第三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出现厂一些更复杂的社会性互动行为,对他人行为的模仿更为常见,出现了互动的或互补的角色关系。这一阶段,当积极性的社会交往发生时,常伴有微笑、出声或其他恰当的积极性表情。

(二)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1.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间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2.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

3.5岁以后,合作性游戕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4.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同性别的儿童交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女孩更明显表现出交往的选择性,其偏向更加固定,女孩游戏中交往水平高于男孩,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

二、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1.外表

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外表是影响同伴交往的一个明显因素,幼儿园的孩子更喜欢与长相穿戴漂亮、干净整齐的孩子玩,漂亮在对』:女孩的同伴接纳中比对于男孩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2.社交能力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的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接纳程度的重要原因;孩子自身对交往的主动性和交往能力是影响同伴接纳性的主要因素。

三、学前期同伴关系中的问题儿童

存在交往困难的儿童分两种:被忽视型幼儿、被排斥型幼儿。在幼儿期帮助交友困难儿童要做到:

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同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螳幼儿在同伴心日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闩的。

第四节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一、性别角色与学前儿童的性别行为

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会期单。性别行为是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

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而学前儿童主要经历前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3岁):知道自己的性别,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

2.第二阶段(3~4岁):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

3.第三阶段(5~7岁):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三、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一)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

2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

1.儿童的活动兴趣;2.选择同伴;3.社会性发展。

(二)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

进入幼儿期,儿童间的性别角色差异日益稳定、明显,具体表现在:

1.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2.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四、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

1.生物因素。主要是性激素和大脑功能分化的影响。在承认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性别行为的影响的同时,社会文化因素,特别是家庭因素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及相应的性别行为的形成作用更重要;

2.父母的行为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被模仿和强化作用。

五、男女双性化与教育

男女双性化,指一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特征是:有自信心、事业成功、愿意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奋斗(男性特征);温和、文雅、愿意献身(女性特征)。这种双性文化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而不过分强调性别差异。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高水平的智力成就是同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双性化相联系的;过分划分两性不同的作用会妨碍男女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发展。因此,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对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

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意识到,至少在学龄前期.淡化儿童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发展是有益的。

第五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发展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亲社会行为是儿童良好个性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提高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

儿童早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具有连续性。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一、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

移情指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前提或动机。作用表现在:

1.移情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导致亲社会行为;

2.移情可以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

(一)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特点

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2.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3.移情隹力的水平随儿童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

4.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

(二)影响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因素

1.家庭教育因素,早期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移情能力形成至关重要;

2.同伴交往,同伴交往中的认知冲突对孩子移情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一)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

在儿童的援助行为中,有些行为是模仿性的,但许多是独创的,是成人完成工作的一帮分。

(二)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

1.合作行为发展迅速;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的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3.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

三、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一)社会生活环境

1.亲社会行为受社会文化的影响;2.亲社会行为受电视媒介的影响。

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儿童具体生活环境来起作用.因为孩子是生活在具体的家庭和同伴环境中。

(二)儿童曰常的生活环境

(1)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一方面是榜样的作用,父母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关键因素;

(2)同伴相互作用,美国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移情

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还是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移情而起作用。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内在因素。

第六节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

(一)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依据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分类:言语性攻击与生理性攻击、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可接受的攻击和不可接受的攻击等。早期分类中,广泛认可的是把它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新的分类是:反应型攻击性行为或主动型攻击性行为。反应型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愤怒或发脾气,失去控制;主动型攻击行为表现为物品的获得,欺侮或控制同伴。

(二)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或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破坏玩具、物品或直接争夺;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高‘语的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问】二、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1.父母的惩罚

惩罚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的儿童能产生不同影响,对非攻击型儿童能抑制攻击性,但对攻击型儿童则加重攻击性行为。

2.榜样

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暴力还能影Ⅱ向儿童的态度。

3.强化

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听之任之就等于对侵犯行为的强化;成功运用了攻击性策略控制同伴,会增加和加强他以后的攻击性。

4.挫折: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攻击性荇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对孩子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论述】第七节

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

一、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无明显差异;

2.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二、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中的突出问题

1.任性;2.依赖性强;3.自私;4.不合群;5.胆小。

三、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的原因

1.缺失;2.独特;3.家长子女关系。

专家研究认为:前两者不是造成独生子女问题的根本原因,而家长

子女关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更强调父母教养方式对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直接影响。

(二)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的教养方式的特点:1.溺爱;

2.过分保护。

四、影响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教育

(一)家庭教育

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应特别重视:

1.鼓励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2.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

3.让孩子懂得行为界限,了解行为规范;4.让孩子学会移情,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二)幼儿园集体教育

幼儿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家庭,做好社会性教育工作。应注意做好:

1.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及社会行为规范;2.促进同伴交往、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3.注重个别教育。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

一、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进步性方向

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大方向总是在进步,总是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变化;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偶尔也出现短时停顿,或倒退的现象,但这是前进中的倒退,在酝酿新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心理结构不断改造、日趋完善、日趋复杂化的过程。表现为:

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

(一)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2.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主动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

一、发展的高速度

学前时期是儿童心理高速发展的时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和规律之一就是变化迅速。

二、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整体性

(一)发展的不均衡性

1.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越快;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3.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二)发展的整体性

从横向方面看,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发展的连续性

儿童心理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的矛盾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前后发展之间的联系,先前的较低级的发展是后来较高级的发展的前提。

2.发展的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量的积累引起心理在质上的变化。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儿童心理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人脑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本体,周围世界是儿童心理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儿童心理发展决不能离开这两个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

一、影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理成熟。

(一)遗传因素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机体得到高度的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获得了不同于其他一切生物的特征。人的天然的族类特征是正常儿童出生时都具有的遗传素质。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初步、最基本的条件。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世界上除同卵双生外,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遗传模式。遗传模式的差异性决定着心理活动所依据的物质本体的差异性,从而影响着心理机能。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不同方面的影响是不完全相同的。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为心理发展提供厂最初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在环境的影响下,最初的叮能性能够变为最初的现实,而这个现实又将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和可能。儿童每一步的发展现实总是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生理成熟因素

1.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2.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3.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遗传素质以及遗传的发展程序虽然制约着儿童的生理成熟,但成熟却并不绝对由遗传决定。生理发展本身存在着遗传和变异辩证统一的规律。遗传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会变化,人类的种系特征就是世世代代遗传和变异进化的产物。成熟过程始终受到环境的影响。

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在:

1.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3.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

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

(1)儿童在家庭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心理特点是以后心理发展的基础;

(2)家庭及其成员对儿童心理的教育,比家庭以外其他人更易起作用;

(3)家庭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在时问和空间上都是全面的。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

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提出不同观点,形成所谓先天与后天、成熟与学习、环境与教育之争。

1.遗传决定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

代表人物有:高尔顿及其“遗传定律”;霍尔及其“复演说”;盖塞尔及其“成熟势力说”。

2.环境决定论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

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

3.二因素论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为了比较全面地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折衷的观点,后被统称作“二因素论”。

代表人物有:吴伟士、施太伦。

4.相互作用论

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问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

我们认为,不应陷入遗传和环境作用大小的公式化争论。遗传、成熟、环境、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客观条件,它们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应该强调的是:

1.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2.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3.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总之,可以认为,脱离了社会环境因素,遗传的生物因素就不起作用,脱离了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也无从起作用。因为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心理),没有反映的机制(生理基础)也不能有反映。

第四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以及

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一、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

1.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含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地说,包括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需要。

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撤本动因或动力内部矛盾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新的需要和原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

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1.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2.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

(1)儿童心理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心理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对其生理活动及成熟发生影响;

(2)儿童心理对环境的影响,儿童心理活动影响周围事物和成人心理。

3.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

客观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客观因素的变化,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

【论述】第五节

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学前儿童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活动。对物的活动也叫及物活动,是以操作摆弄物体为主的活动。与人交往的活动,主要包括与成人的交往和与同伴的交往。

一、活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1.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且是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

人的任何有意行为或活动,都是由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而人的心理总是通过他的语言、行为或活动表现的;动作和活动是心理的外部表现,也是儿童发展水平的体现和客观指标。

2.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在儿童活动中产生并转化的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儿童积极的活动过程中,客观事物的矛盾以及客观事物同儿童主体的矛盾在儿童头脑中的反映。一句话,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在儿童本身的积极活动中产生的。

不仅如此,儿童心理内部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统一,也同样是在儿童的活动中实现的。

3.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儿童的活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各种活动在儿童各年龄阶段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游戏}黝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因而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1)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2)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丰富深化积极情感,疏导消极情感;

(3)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心理是在同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发展的。

1.和成人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儿童与周围的实际联系是以成人为中介实现的;

(2)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人所特有的行为方式(使用工具的动作、言语活动等),掌握历史经验;

(3)交际工具言语的掌握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使儿童心理机能发生重大质变;

(4)儿童个性是在交往中形成的。

2.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或协作关系,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2)同伴交往可以增强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3)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4)同伴交往可以促进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第四篇:《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本站推荐)

【1】为什么说心理学史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答: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概念〗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孩子的心理是在大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它不是消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于现实。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各种心理活动都在学前阶段开始发生。儿童出生时只有最简单的感知活动,难以与生理活动区分;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表象和想象、思维和言语、情感和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产生。因此,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但其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

2.相同年龄儿童的心理,一般具有大致相似的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遗传、教育、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这一切说明,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包括:(1)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本身的规律;(2)制约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作用的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2】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答: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表现为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每种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

1.发展心理学2.普通心理学3.学前教育学4.儿童解剖生理学5.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3】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有何关系?

答: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它更多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展,即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也可以分别独立成为一些学科,如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除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外,还研究人类心理种系发展,即从动物进化到人类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又可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主要研究原始人类的心理。

学前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4】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有何关系?答: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的、成熟了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儿童的心理活动,服从人类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学前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学前心理学,不仅利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反过来,其研究资料和成果,又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第二节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5】论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

1.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包括各种心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出现的顺序和发展的趋势,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各种心理活动所出现的变化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2.儿童心理变化的原因,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原因,说明是什么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变化,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学前教育理论奠定基础。幼教工作者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可以提高自己了解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能力。

二、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幼儿教师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之前总为不能完成教育任务而苦恼,甚至认为幼儿故意和自己捣乱而生气,但在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后,变为欣赏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

三、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幼儿教师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有条件系统地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但有的教师因不懂研究方法而失去机会。学习研究方法后,在教育工作中,可用观察、谈话,甚至实验的方法了解幼儿,使教育工作水平得以提高。

四、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学前心理学可以具体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发生条件,变化、发展原因,外界环境对心理的影响等。每个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行为,都可以找到其原因。这些知识有助于形成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唯心主义宿命论;了解人的认识如何从感知发展到思维及思维如何促进感知的提高;有助于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量变到质变、矛盾的对立统一的思想。第三节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一、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1.抓住学科特点,包括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明确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弄清心理学和学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掌握儿童心理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原因。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幼儿教师有条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来学习,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过程中,要对儿童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状况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对学前儿童的心理进行客观的研究,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对研究对象的表现要避免主观性。2.活动性原则

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并且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因此,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从他们的活动中进行分析。3.发展性原则

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 1.观察法〖概念〗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应注意的问题:(1)制订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要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根据观察目的和任务之不同,可以采用局外观察或参与性观察。(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3)观察一般应多次反复进行,通常需要两个观察者同时分别评定。2.实验法

【6】论述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实验法

答:对学前儿童进行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测验法〖概念〗 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测验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

4.调查访问法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它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5.问卷法问卷法可以说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运用问卷法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所问对象主要是与学前儿童有关的成人,即请赦调查者按拟定的问卷表作书面回答。

6.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谈话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内容要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非常明确的目的,以及熟练的谈话技巧。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概念〗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第一节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一、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

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概念〗 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概念〗

1.儿童生理年龄特征: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概念〗 【论述】为什么要强调年龄特征?答:(1)谈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而生理成熟受年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2)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而不是该年龄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代表该年龄儿童本质的心理特点,而不代表各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在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问题上,更应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

二、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答:(一)稳定性

根源于本质未变的制约因素:

1.儿童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有次序的;2.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童也必须遵循;3.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二)可变性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三)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2】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的必要性何复杂性。答:(一)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必要性 儿童心理的发展客观上呈现一定的阶段性。

1.理论上,有必要对客观存在的各个发展阶段有清晰的认识,并做明确标志,即儿童心理学上所谓的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2.实践中,对在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及有关儿童工作者,据划分标准,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和其它有关工作。(二)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复杂性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明显存在,但划分复杂。

1.儿童心理发展是渐变式的、连续性的,各阶段间无明显界限;2.儿童心理发展受生理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阶段有一定可变性,这给科学地掌握划分阶段的标准带来困难。(三)现行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婴儿期(0~1岁),又称乳儿期,包括新生儿期(0~1月)、婴儿早期(1~6月)、婴儿晚期(6~12月);

先学前期(1~3岁),又称幼儿早期;

学前期(3~6岁),又称幼儿期,包括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7岁); 学龄期(6、7~18岁)

四、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1.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曩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概念〗 2.〖概念〗危机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3.转折期与危机期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非必然出现,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危机“会化解;危机期一般出现在转折期。(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1•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或发展某种能力的时期,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方面。(三)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

1.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概念〗 2.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答:(1)与生理发展的加速期有关;.(2)与儿童心理发展本身的状态有关;(3)与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有关。(四)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

1.概念: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概念〗

2.特点: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儿童心理发展每一时刻都存在,同时又时刻都在变化,因人而异。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人生第一年

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称婴儿期或乳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因心理变化发展迅速又分3个阶段:(一)新生儿期(0~1月)

1.心理发生的基础:惊人的本能。如吸吮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击剑反射、迈步反射、游泳反射、巴布金反射、蜷缩反射。这些都是无条件反射,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基础。2.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现。条件反射的出现,使儿童获得了维持生命、适应新生活需要的新机制,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其出现是心理的发生。新生儿期就在各种生活活动中学习,发展各种心理能力。因此,从孩子出生就要注意对他的教育。

3.认识世界的开始。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最初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知觉发生和视听觉的集中;视听觉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注意的出现,是选择性反映,是人们心理能动性反映客观世界的原始表现。4.人际交往的开端。通过情绪和表情表现出交往的需要。(二)婴儿早期(1~6月)

这段时间心理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视听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依靠定向活动认识世界,眼手动作逐渐协调。

1.视觉、听觉迅速发展。半岁内的婴儿认识周围事物主要靠视听觉,因动作刚刚开始发展,能直接用手、身体接触到的事物很有限。

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意义:婴儿用手的动作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手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

3.主动招人。这是最初的社会性交往需要。这时期要注意亲子游戏的教育性。

4.开始认生。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明显表现了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表现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的重大变化,出现对人的依恋态度。(三)婴儿晚期(6~12月)

明显变化是动作灵活了,表现在身体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双手可模仿多种动作,逐渐出现言语萌芽,亲子依恋关系更加牢固。

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抬头、翻身(在半岁前学会)、坐、爬、站、走等动作形成。

意义:可以锻炼四肢和背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活动,促进大脑和小脑的神经的生长和发育;主动接触外界事物,摆脱成人的怀抱,自己活动,扩大活动范围、开阔了眼界,满足了好奇心,促进儿童认知、情绪和人际交往的发展。

教育:安全保障下的玩具、游戏作用不可忽视。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五指分工动作和手眼协调动作同时发展,这是人类拿东西的典型。五指分工,指大拇指和其它四指的动作逐渐分开,活动时采取对立方向,坐爬动作利于它的发展。〖概念〗

除五指分工之外,手的动作发展还表现在:(1)双手配合;(2)摆弄物体;(3)重复连锁动作。

3.言语开始萌芽。这时发出的音节较清楚,能重复、连续。这时期的婴儿已能听懂一些词。

4.依恋关系发展。分离焦虑,即亲人离去后长时间哭闹,情绪不安,是依恋关系受到障碍的表现。开始出现用“前语言”方式和亲人交往,孩子理解亲人的一些词,做出所期待的反应,使亲人开始理解他的要求。

二、先学前期(1~3岁)

这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表现:学会走路、说话,出现思维;有最初独立性。高级心理过程逐渐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1.学会直立行走。1~2岁独立行走不自如,有其生理原因:

(1)头重脚轻;(2)骨骼肌肉嫩弱;(3)脊柱弯曲没完全形成;(4)两腿和身体动作不协调。

2.使用工具。1岁半左右,已能根据物体的特性来使用,这是把物体当作工具使用的开端,孩子使用工具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可能出现反复或倒退现象。

3.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 2岁左右真正形成的。出现最初的概括和推理,想象也开始发生。

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人际关系的发展进人一个新阶段,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

三、学前期(3~5岁)

【4】(3~5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答:这是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一)学前初期(3~4岁)在幼儿园称小班,特点突出表现在:

1.最初步生活自理。幼儿园生活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心理发展上的各种变化,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迅速发展。

2.认识依靠行动。认识活动是具体的,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即“直观行动思维”。

3.情绪作用大。心理活动情绪性极大,认识过程主要受情绪及外界事物左右,不受理智支配。

4.爱模仿。模仿性突出,模仿也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二)学前中期(4~5岁)心理发展出现较大质变,表现在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开始发展,具体表现在:

1.更加活泼好动;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接受任务;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三)学前晚期(5~6岁)

【5】5~6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答:幼儿园大班年龄,突出特点:

1.好问好学。幼儿在这时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好奇心比以前深刻;

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发。大班幼儿思维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萌芽;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出现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运用集中注意的方法,有意记忆的运用。4.个性初具雏形。有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那么外露。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一节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的概念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执行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概念〗

特点:1.指向性: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能使人有选择地反映事物,从而获得清晰印象。2.集中性:指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或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即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的强度和紧张度。

【论述】

二、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选择性反映并接受更多信息。

2.维持功能,使儿童心理活动对所选择的对象保持一种比较紧张、持续的状态,从而维持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3.调节功能,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变化,调整行为,为应付外来刺激作相应准备,从而能更好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二)注意与心理过程

1.注意与知觉的发展。凡是注意的对象,人们对该对象的知觉就最完全、清晰、突出;注意是感知的先决条件;注意是研究幼小婴儿感知发展的指标。

2.注意与记忆的发展。注意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注意发展水平低的儿童,记忆发展水平也低。

3.注意与坚持性的发展。注意能加强行动力量和坚持性。幼儿只有在集中注意时,才能坚持某一行动。注意力差的学生,不但智力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纪律、交际,形成道德不良。

4.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注意是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注意的范围、稳定性、分配、转移等品质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学习的效果。第二节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活动本身性质的变化、注意对象的变化。

【1】简述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答:

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1.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原始的定向反射是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也是儿童最早出现的最初级的注意。最初的定向性注意,主要由外物特点引起,即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本能的定向性注意随年龄增长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但不会消失。

2.选择性注意的发生发展。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倾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选择性注意在新生儿时已出现,其发展表现在两方面:(1)性质的变化,由取决于刺激物的物理特性转向刺激物对儿童的意义;(2)对象的变化,即范围的扩大和对象的复杂化。

【2】

二、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1.无意注意,指无预定目的,不需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无意注意与生

俱来,但也有发展过程,表现在注意的性质和对象不断变化;稳定性增长,对象范围扩大。

2.有意注意,指有目的、有意识支配的、主动的注意,2岁以后开媾萌芽,幼儿期开始发展。有意注意的发展,使儿童注意发生变化,心理能动性增强。

第三节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3】

一、新生儿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最初形态定向性注意出现。定向反射性注意在新生儿瓣出现,婴儿期较明显,成人也可观察到,这是本能的无条件反射,也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

2.选择性注意的萌芽,视觉偏爱法研究表明选择性注意在新生儿期已经萌芽。视觉搜索运动轨迹的实验,也证明了新生儿选择性注意的萌芽。【4】

二、1岁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注意选择性的发展上,其基本特征是:

1.注意的选择性带有规律性的倾向,这些倾向主要表现在视觉方面,也称视觉偏好。

2.注意的选择性的变化发展过程,从注意局部轮廓到较全面的轮廓;从注意形体外周到注意形体的内部成分。3.经验在注意活动中开始起作用。【5】

三、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1.注意的发展和“客体永久性”认识密不可分;客体永久性:即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信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在这之前,物体在儿童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是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的标志。

2.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表象的影响;3.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的支配;4.注意的时间延长,注意的事物增加。

【6】

四、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一)无意注意占优势,其发展表现为: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2.与兴趣和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二)有意注意初步形成,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依赖成人的组织和引导,有如下表现特点:

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要求下发展的;

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

【论述】第四节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

一、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选择:指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选择性的反映,使儿童在一定的时刻选择重要的或符合需要的对象,并做出清晰的反映。

1.注意的选择性随年龄增长而发展:一方面依赖生理成熟;一方面与后天的学习训练,个人的知识经验及兴趣情绪有关。2.教育意义:

(1)幼儿教育内容的安排,要适合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2)幼儿在注意物体特征方面存在个性差异;(3)幼儿注意选择性可通过教育强化改变。

二、注意的范围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性片断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食物的数量。

1.注意的范围有一定的生理制约性,还取决于注意对象的特点及本人的知识经验。2.教育意义:

(1)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同一短时间内不能要求注意太多方面;(2)呈现挂图或直观教具时,数目不能太多,排列应当有序;(3)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教学,帮助获得知识经验,扩大注意范围。

三、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使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等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

1.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自身状态有关,随年龄增长而增强。

2.教育意义:

(1)教育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2)教育教学方式要新颖多变,富于变化;

(3)幼儿园大中小班作业时间应当有别,集体活动时间适当、内容多样。

四、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及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同时从事两种以上的活动。

1.注意分配的基本条件就是同时进行的活动中,至少有一种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还与注意对象的刺激强度、个人的兴趣、控制力、意志力等有关。2.教育意义:

(1)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与自我控制能力;(2)加强动作或活动练习,使幼儿对活动熟练,做起来不必花费太多注意力和精力;(3)使同时进行的活动,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第四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衡等。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食物的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它反映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

所不同。

【简答】

二、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2.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3.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占优势;4.幼儿的记忆、情绪和意志也受感知觉的影响。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感觉与生俱有,出生后不久,知觉就在感觉基础上发展起来。在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对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很低。【简答】

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1出生后第一年,婴儿认识事物依靠知觉的恒常性,○21岁后随语言和○

31岁多常按照某个事物的明思维的发展,知觉的概括水平逐渐提高;○

4随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觉的概括性逐渐向思维的显特征来辨认物体;○

概括性过渡。

三、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3岁后,儿童对物体的知觉,渐渐和有关的概念相联系,知觉活动已发展到能够进行观察。

第三节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

一、视觉敏度的发展(一)视觉敏度的概念

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简答】(二)视觉敏度发展的机制

1.晶状体的变化调节;2.中枢神经系统对视感觉的信号加以辨认;3.视觉系统突触组织的发展是辨别能力发展的基础;4.控制眼动的能力;5.经验的参与,即视知觉。(三)视觉敏度发展的年龄特点 1.新生儿的视觉敏度,孩子出生后即能看见眼前东西,最佳视距在20cm左右;

2.婴幼儿的视觉敏度,6个月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4个星期的婴儿视力为20/60,8个星期为20/100,5~6个月为20/20。(四)视觉敏度的测定

1.视力检查表测定:一般的E字检查表;专为儿童设计的图形视力表;2.用简单观测方法。

【简答】(五)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

1.受遗传和环境影响,视觉经验是促进视觉发展的必要因素。影媳视力减退的条件:

(1)光线照明;(2)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3)坐姿不良。

2.儿童弱视:指在视觉发育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弱视者实力达不到正常水平,两眼不能同时注意一个目标,无立体感,不能判断自身的空间位置,分不清物体离自己的原籍高低,定位不准确,不能完成精细动作。(1)表现;(2)成因;(3)治疗。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1.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

2.婴儿的颜色视觉:婴儿出生后第三个月开始区分红、绿两种光刺激,但不稳定,第四个月比较稳定。颜色视觉与颜色的明度、色调、饱和度有关。3.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别颜色细微差别能力的继续发展,同时对颜色的辨别和掌握颜色名称结合起来。3岁儿童不能认清基本颜色和区分各种颜色的色调。4岁区别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发展,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5岁注意到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能辨别更多混合色。颜色辨别能力的发展,主要在于掌握颜色的名称,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

4.色盲是颜色视觉异常,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和红绿色弱4种。

第四节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一、听觉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1.听觉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依靠听觉辨认周围事物发声特点; 2.依靠听觉感受音乐,学唱歌曲,欣赏乐曲,从而还得到美育的熏陶; 3.儿童与成人交往,特别是学习口语,必须依靠听觉.听觉对智力、个性发展也有影响。

二、儿童听觉的发生(一)胎儿对声音的反应

胎儿对声音有反应。据此,孕妇应多听宁静悦耳的音乐.避免过多噪音刺激。

(二)新生儿听觉的发生 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声音的纯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等都有不同的反应。(三)听觉与视觉协调活动的发生

1.听觉和视觉很早就发展起来;2.持续、复合的听觉刺激有助于视觉定向;3.听觉刺激能导致视觉的习惯化;

4.婴儿能识别同时出现的视听觉刺激的一致性。(四)新生儿的听觉偏好新生儿爱听人的声音、母亲的声音、柔和的声音、高音调的声音。

三、婴幼儿听觉的发展

随年龄增长,学习语言、接触音乐环境和接受听觉训练的过程中,婴幼儿的听觉迅速发展:儿童的听觉阈限值逐渐降低,听觉感受性提高。

四、学前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

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听觉反应已可分五等,反应形式、强度也不同,存在音高差别阈限。

五、学前儿童听觉的测定

1.观察听觉行为;2.简易测听;3.用仪器做听力测查。【简答】

六、听力的保护与培养(一)避免噪音污染

1.在家庭为幼儿创设安宁环境;2.在幼儿园教育孩子避免大声喧哗;3.采用吸音设备;4.用养花种草等净化环境。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乐音和音乐活动都是幼儿发展听觉的有力手段。

(三)通过学习语言发展听觉在幼儿园,可组织专门训练听力的游戏,训练听力辨别力等。

七、聋儿听觉康复的训练 1.早期验配助听器 2.早期听力训练(1)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在游戏中运用音响玩具、游戏,感官功能代偿,音乐训练等;

(2)对声音的辨别:结合图片、实物或模型,使聋儿感知不同事物发出的声音。

第五节学前儿童触觉、动觉和痛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一)儿童触觉的发生儿童出生就有触觉反应,许多种无条件反射都有触觉参加。(二)口腔的触觉

儿童出生具有口腔触觉,且通过它认识物体。(三)手的触觉

1.触觉探索主要通过手来进行,儿童出生就有本能触觉反应;

2.视觉和手的触觉协调,是半岁婴儿认知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

3.眼手协调出现的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表明儿童知觉达到了能知觉到物体的位置、手的位置、视觉指导手的触觉活动。

二、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

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动作越来越准确.动作感受性提高,有助于手控制自己的动作.而系统训练有利于提高动觉感受性,提供声音和视觉刺激物等作为信号.有助于提高儿童对动觉的意识。

三、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

儿童痛觉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表现在痛觉感受性的提高。1.疼痛发生的条件:

(1)伤害或过强刺激的刺激量;(2)痛觉阈限;(3)痛的情绪。

2.疼痛包括痛的感觉和痛的情绪,孩子疼痛的阈限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第六节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卒问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一、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一)婴儿的形状知觉 1.很小的婴儿已能辨别不同的形状,具有对形状的知觉的恒常性; 2.对物体形状的视觉偏好。(二)幼儿的形状知觉

1.在视觉、触觉、动觉的协调活动中,对几何形体知觉的效果最好; 2.对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易到难,具顺序性;3.形状知觉和掌握形状的名称相结合;

4.形状知觉在先,用词概括形状的能力在后;5.通过游戏可提高形状知觉水平;

6.日常生活需要形状知觉,也为形状知觉发展提供条件。

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

1.婴儿对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已经形成; 2.视触动觉的共同活动,利于幼儿对积木大小的知觉; 3.对物体大小知觉的发展,蕴含着辩证思维发展的萌芽。

三、学前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 1.婴儿已有听觉定位能力; 2.正常儿童主要依靠视觉定位;

3.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和词语所代表的方位概念结合;4.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5.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6.方位知觉的发展是幼儿人学准备的重要内容;

7.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

四、学前儿童距离知觉的发展

1.防御反应表明婴儿已有距离知觉;2.婴儿能够区分物体与自己的距离;3.距离知觉的发展受经验影响;

4.已有深度知觉,且受刺激模式和刺激条件的影响;,5.深度知觉的发展受经验影响较大。幼儿园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因深度知觉的发展不足而出现安全问题.教师要特别注意加强教育。游戏和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的发展。

五、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

1.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即由生物节奏周期(生物钟)所提供的时间信息而出现的时间知觉。

2.随年龄增长,会产生与具体事物和事件相联系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

3.逐渐能通过钟表和日历认识时间,把钟表和日历上的字符形象化。4.6岁以后,能够开始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

5.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联系起来。第七节幼儿观察的发展

【简答】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以及观察方法等方面。

一、观察的目的性加强幼儿观察的目的性从低到高可分为三级:低级、中级、高级。

二、观察的持续性延长幼儿初期,观察持续时间很短,其持续性和目的性有关。

三、观察的细致性增加经过系统的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能够有所提高。

四、观察的概括性提高对图像观察概括化可分四个阶段:个别对象、空间联系、因果联系、对象总体。

五、观察方法的形成幼儿的观察,是依赖于外部动作向以视觉为主的内心的活动发展。

1.幼儿的观察是从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有序性的观察发展。

2.幼儿掌握观察方法,需要教师指导和培养,如指导不当,反而阻碍幼儿观察的发展。

3.成人的指导语,往往影响幼儿观察图画的水平。【论述】第八节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一、适应现象

1.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

2.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二、对比现象

1.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

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不同分析器的感觉,也会因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在视觉感性方面较明显。

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很大。

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受以下因素影响: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和强度方面的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分离。

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不,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教材的重点部分,使用粗线条、粗字体或彩色笔,使它们特别醒目;教学指示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2.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被知觉为对象。

据此,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在视觉刺激中.凡距离上接近或

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分离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据此.教师绘制挂图时,为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位,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色彩;凡说明事物变化或发展的挂图.更应注意每一个演进图的距离;教师讲课声音应抑扬顿挫。

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结合。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中实现的。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直观材料加上教师讲解,幼儿才能很好理解。

据此,教师对直观材料的区别,必须和言语讲解结合起来。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2、环节包括识记、保持、恢复。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再现(回忆)【简答】

二、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

2、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使儿童能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儿童最原始的想象和记忆不易区分。

3.记忆与言语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要靠记忆,儿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离不开记忆。

4.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记忆的发展影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记忆使情感丰富,意志活动稳定。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的发生

(一)记忆发生的指标从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记忆包括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过程。判断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与所用指标有关。前语言时期儿童的记忆,一般采用三个指标:1.习惯化;2.条件反射;3.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

1.习惯化不学而能。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这是原始的记忆因素。2.自然条件反射发生于出生后10天左右;人工条件反射出生 1~3天的新生儿即可形成。采用指标不同,判定记忆发生的时间也稍有不同,但不论用何种方法或指标进行研究,都可肯定,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

【简答】

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1.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依次出现;2.记忆的潜伏期延长,即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3.由“幼年健忘”到出现可保持终生的记忆。幼年健忘:指3岁前的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1.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 2.整个学前期,再现都落后于再认; 3.再现在两岁左右出现,再认和再现的差距随年龄增长而缩小; 4.再认依赖感知;再现依赖表象。

(三)记忆容量的增加1.记忆广度。人类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组块),儿童不是一开始就具有人类记忆广度的;2.记忆范围扩大,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信息加工熊力增强;3.工作记忆能力增强。工作记忆:指在短时间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来联系起来的记忆。

(四)记忆内容的变化从记忆内容看,可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1.运动记忆(2周左右)。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 2.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新生儿已有明显表现; 3.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依靠表象进行;表象: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4.语词记忆(1岁左右).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简答】

三、记忆策略的形成震忆策略的形成和记忆有意性的发展密切联系.包括对记忆的计燃和使用记忆的方法。常见记忆策略有: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3.问接的意义识记。

第三节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岁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新生儿记忆的特点新生儿是记忆发生的时期,主要是短时记忆。表现为对刺激的习惯化和最初的条件反射。

(二)出生后头半年记忆发展的特点

1.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1~3个月);2.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3~6个月)。‘

(三)生后第二个半年记忆发展的特点

1.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6~12个月);2.开始出现工作记忆(8个月左右)。

【简答】

二、1~3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再认形式的记忆发展较早。语言真正发生后,再认的内容和性质迅速发生变化。

2.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岁以后,由于语言发展,儿童得以用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符号表象记忆。

3.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由于语言产生而发生重大变化。4.出现初步的回忆,用行动表现出初步回忆能力:(1)替成人找东西;

(2)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不是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

【论述】

三、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到了幼儿期,记忆的水平显着提高: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继续发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记忆的意识性、理解性明显提高,表现为有意记忆、意义记忆、语词记忆和记忆方法继续发展。这表明记忆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意识性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基本特点)。1.无意记忆占优势:

(1)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2)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无意记忆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不是直接接受记忆任务和完成记忆任务而产生,而是在完成感知和思维任务过程中的附带结果。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

①客观事物的性质;⑦客观事物与主体的关系;③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④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 ⑤活动动机。

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1)有意识记在成人教育下产生;(2)有意识记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3)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有意再现有三种行为类型。(二)理解性

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1.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1)机械记忆用得多,较多运用机械记忆,可能是因为:

①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留下痕迹; ②对事物理解能力差,对材料不理解,不会进行加工,只能死记硬背,进行机械记忆。.,(2)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原因: ①通过对材料理解而进行,理解使材料和已有知识经验联系,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知识经验体系;

②机械记忆只把事物作为单个孤立的小单位来记忆,意义记忆使记忆材料互相联系,从而把孤立的小单位联系起来,形成较大单位或系统。2.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年龄小的幼儿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高得多,随年龄增长,差距缩小,主要是因为意义记忆向机械记忆渗透,机械记忆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理解成分。(三)记忆内容

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形象带有直观性、鲜明性);

2.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3.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四)记忆方法

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发展,意义记忆对机械记忆的渗透及其相互接近.都反映了幼儿记忆过程的自觉意识性和记忆策略、方法的发展。幼儿能够对记忆材料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使记忆形象和语词联系。【论述】第四节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一、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1.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识记和恢复(再认和再现)的中间环节。2.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保持阶段.知识经验会发生“量”和“质”两方面变化.就“量”而言.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显着表现就是遗忘;就“质”而言.因知识经验、加工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回忆的内容会变化。有的内容变得简略了、概括了.不重要的细节消失了;有的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而有的却变得更加具体、夸张、突出。学前儿童年龄小.大脑神经发育不够成熟。知识经验缺乏.更容易变化,忘事。因而对学前儿童记忆保持的要求不能太高,而应实事求是,符合记忆的心理年龄特点,教孩子学习知识,要注意巩固率或识记后的保持率。

二、根据遗忘规律科学地组织复习(一)遗忘

即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再认或再现时发生错误。有几种情况: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再现;完全遗忘,既不能再现也不能再认;临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再现;永久性遗忘,永远不能再认或再现。

(二)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揭示了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快,以后逐渐缓慢,简单说,就是“先快后慢”。(三)科学地组织复习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多种感官综合运用;

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恢复(回涨)现象。

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孩子进行科学的分散复习,分散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而要使复习方式多样化,做到眼耳手脑并用。正确看待“回涨“现象,利用这一规律组织孩子学习、游戏。

三、排除影响“保持”的因素,科学地安排识记材料(一)排除影响学习材料之间的干扰 1.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安排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影响。2.复习或学习时应注意:

(1)同一时间不能要求孩子学习识记内容太多;(2)要求孩子巩固、牢记材料或事情。不能把内容、性质相近或相似的材料安排在一起学习或复习,而应交错安排。先学习、巩固一种,中间安排休息或学习另一种内容、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以减少或防止干扰。(二)排除疲劳的干扰

遗忘的另一种原因是识记时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由于另一种活动的干扰而被抑制。因此要注意用脑卫生,以排除疲劳对记忆保特的干扰。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一节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想象的概念(一)想象的涵义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两大基本特征;主要处理图形信息,是以直观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不是词或符号;形成的新形象,可以是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但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二)想象的种类

1.据想象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目的地、不自觉地想象某种形象的过程;(2)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2.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所形成的形象一般是以前已存在的;(2)创造想象是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它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论述】

二、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一)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

1.想象依靠原有的表象。想象依靠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学前儿童头脑中的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具体形象。2.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

(1)想象依靠记忆,记忆的表象越多,想象就越容易越丰富;(2)想象的发展利于记忆活动的顺利进行,想象越丰富,水平越 高,越利于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加工、保持、回忆。

3.想象和思维关系密切,想象一端接近于记忆,另一端接近于创造性思维的阶段。

(二)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

1.想象能引发情绪;2.情绪影响想象,能引起想象过程或改变想象方向。

(三)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

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四)想象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

1.想象是学前儿童学习必不可少的,没有想象就无法理解、掌握新知识。2.想象的形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第二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及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想象发生的年龄

1岁半至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把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迁移到游戏中去,就有想象成分的参与,当能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象活动的时候,就明确客观地说明了想象的出现。【简答】

二、想象萌芽的表现和特点

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表现为下列特点: 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2.简单的相似联想;3.没有情节的组合。

【简答】

三、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具体表现在: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第三节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简答】

一、无意想象的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象的过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想象的方向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主题无预定目标,不稳定,内容零散,所想象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联系。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影响,幼儿想象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左右,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无意想象实际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i只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二、有意想象的萌芽和发展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比较明显的表现:

1.活动中出现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2.想象主题逐渐稳定;3.为了实现主题能克服一定的困难。

定势想象实验说明幼儿有意想象是需要培养的。成人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有主题的想象活动,启发幼儿明确主题,准备有关材料时,成人及时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有意想象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第四节学前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再造想象在幼儿期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二者是根据想象过程的独立性和想象内容的新颖性区分的。

一、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发展

【简答】(一)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 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

【简答】(二)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1.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相比,是较低级水平的想象。想象内容

主要有四类:①经验性想象;②情境性想象;③愿望性想象;④拟人化想象。2.再造想象是幼儿生活所大量需要的。(三)幼儿再造想象为创造想象发展奠定基础

1.再造想象的发展。使幼儿积累了大量的想象形象,出现创造想象因素;

2.再造想象可以转换为创造想象。

二、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创造想象的发生,表现为能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为:独立性。这类想象不是在外界指导下进行,不是模仿,受暗示性少;新颖性。它改变原先知觉的形象,摆脱原有知觉的束缚。【简答】(一)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及特点

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 2.形象和原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上略有改造;

3.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相似。(二)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

有研究认为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有6种水平:

1.最低水平:不能接受任务;2.能在图片上加工,画出图画,但物体形象只是粗线条的,只有轮廓,无细节;

3.能画各种物体,已有细节;4.画出的形象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 5.据想象情节.画出几个物体,它们之间有情节联系;6.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

【简答】随生活、知识经验的丰富及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创造想象水平逐渐提高。具体表现在:

(1)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2)自编新故事;(3)创造性的游戏活动;(4)创造性的绘画活动。

三、幼儿想象的夸张性(一)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2.混淆假想与真实。【论述】(二)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1.认知水平的限制;2.情绪的影响;3.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第五节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简答】

一、2~3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2~3岁是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儿童想象的最初形态的特点如下: 1.想象活动完全没有目的,想象活动开展前不能形成想象的表象; 2.想象过程进展缓慢;3.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想象表象只是新情境的某些特征和旧形象的某些特征的等同或相似性联想;4.想象内容简单贫乏;5.想象依靠感知动作,动作有利于促进幼小儿童想象的进行; 6.想象依赖成人的语言提示,成人语言提示作用在于:(1)使有关表象活跃起来;(2)丰富想象内容。【练习】

二、3~4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基本上是无意的,是一种自由联想,主要表现:

1.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2.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原因:

(1)想象受感知形象直接影响;(2)不追求想象成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练习】

三、4~5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无意想象中出现了有意成分,但仍以无意想象为主,具体特点:

1.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想象过程常随感知形象、外来因素和自己情绪而变化;

2.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表现在出现了有一定目的、一定范围的自由联系;3.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4.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

四、5~6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已有明显表现:

1.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2.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3.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4.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一、思维的概念: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二)特点 1.概括性。思维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2.间接性,思维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关系的过程。

【练习】

二、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

1.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2.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它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3.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4.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第二节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

一、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

儿童的思维发生在感知、记忆等过程发生之后,与言语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即2岁左右。2岁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

二、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出现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直观的概括,即感知水平的概括;2.动作的概括,即表象水平的概括;3.语词的概括,即思维水平的概括。【练习】第三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一、思维方式的变化

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1.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主要特点是:

(1)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2)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3)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

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严格说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论述】

二、思维工具的变化

思维发展中,动作和语言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则由小到大,可分三个阶段:

1.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

2.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在实际生活中,儿童对自己的行动结果不断做出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逐渐出现表象形式的行动目标和行动计划。

3.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据上述趋势和特点,大致可以说:4岁前的幼儿思维是非常具体的,需要依靠直观材料和动作进行;4岁后,主要依靠在头脑里的具体形象进行。据此,在不同场合,据幼儿知识经验、发展水平的不同,教师可用不同的教材教法;不熟悉的教学内容要多设直观环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对有具体形象的教学内容,可主要依靠言语活动。第四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 【论述】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把智慧、认识、思维作为同义语,认为“阶段”的概念包括三个基本点: 1.前后阶段顺序不变,但可加速或推迟; 2.每个阶段有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该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 3.各阶段前后连续,每个阶段的结构是整合的,有整体性。

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发展分三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运算阶段。7岁前处于前两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

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只能靠感知和动作适应外界环境。(一)反射练习阶段

1.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带有练习因素的不断重复;2.天生的反射通过练习而巩固;3.天生的反射得到发展。

(二)最初习惯阶段又称初级循环反应阶段。

1.形成条件反射即习得性动作;2.初级的习得性动作变成自动性的动作,称为习惯性动作或初级的循环反应。(三)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又称二级循环阶段。1.视动协调后进入这一阶段,婴儿开始抓弄所见到的一切物体; 2.动作、兴趣相互影响,出现“循环反应”。(四)方法和目的分化与协调阶段

1.动作目的和方法开始分化,动作明显地表现出它是达到目的的方法;2.动作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

(五)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又称三级循环阶段。

1.能在偶然中发现新方法,已开始探索达到目的的新手段;

2.对偶然动作结果发生兴趣,开始对这种情境反复试验,不断变换方法,试验方法似乎带有系统性。(六)智慧综合阶段

是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结和向前运算阶段过渡。1.用外部动作寻找新方法;2.用头脑内部的动作达到突然理解和顿悟。

二、前运算阶段又称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 1.前概念阶段(象征性阶段),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

(1)思维中的事物带有一般性、概括性;(2)认为个别成分并不是在整体中;(3)常运用“转导推理”;(4)是自我中心思维。

2.直觉思维阶段,又称半逻辑思维,既能反映事物的一些客观逻辑,还受直接感知形象的影响。

3.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主要区别:

(1)运算思维依概念进行,前运算思维依表象进行;(2)运算思维有可逆性,前运算思维具单向性;(3)运算思维具守恒概念,前运算思维没守恒概念;(4)运算思维逐渐非中心化,前运算思维只是自我中心;(5)运算思维具灵活性,前运算思维具呆滞性、固定性、刻板性。第五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学前儿童思维是由幼儿的直观行动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

一、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

1.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2.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化;3.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

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1.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形象性,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依靠形象来思维。

2.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的派生特点:

(1)经验性;(2)拟人性;(3)表面性;(4)片面性;(5)固定性;(6)近视性。

三、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第六节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分析综合的发展

不同认识阶段,思维分析、综合有不同特点,对感知形象的分析综合,属感知水平的分析综合,随语言的作用增加,幼儿逐渐学会用语言在头脑中分析综合,但还不能把握事物复杂的组成部分。

二、学前儿童比较的发展

1.逐渐学会找出事物的相应部分;2.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再学会找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相似处。

三、学前儿童分类的发展

分类能力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分类活动表现思维概括性水平。

(一)学前儿童分类的类型

1.不能分类;2.依感知特点分类;3.依生活情景分类;4.依功用分类;5.依概念分类。

【练习】(二)学前儿童分类的年龄特点 1.4岁以下儿童基本不能分类;

2.5~6岁,由不能分类到发展初步分类能力过渡,主要依据物体感知特点和情境联系起来分类;

3.5.5~6.5岁,从依靠外部特点向依靠内部隐蔽特点分类的转变; 4.6岁后,逐渐摆脱具体感知和情境性的束缚,能依物体的功能和内在联系分类。

四、学前儿童概括的发展

处于从表面的、具体的感知和经验的概括到开始进行某些内部的、靠近本质概括的发展阶段。

第七节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一般特点(一)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

1.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形成的概念。但儿童并不是简单地、机械地接受成人所教的概念,而是把成人传授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系统之中,经过概括而形成概念。2.生活实践。儿童掌握概念也可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

(二)学前儿童概念的一般特点

1.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2.外延不适当,往往失之过宽或过窄,因而概念往往不准确或内容贫乏。

二、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类型和特点(一)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 1.以低层次概念为主;2.以具体特征为主。以下定义为例,幼儿对实物概念所下定义可分7类(不会说、同义反复、举出实例、一般非本质特征、说出重要特征、说出功用或习性、说出初步概念),又分4种水平(完全不会说、不会下定义、据具体特征下定义、接近下定义水平)。(二)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

1.学前儿童数概念的萌芽(经过辨数、认数、点数三个阶段);2.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包括掌握数的顺序、实际意义、组成三个成分);3.幼儿数概念形成经历口头数数一给物说数一按数取物一掌握数概念四个阶段。

(三)学前儿童掌握空间概念的特点

儿童空间、时间知觉发展较早,而掌握空间、时间概念较晚。儿童掌握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与掌握相应的词相联系。1.较易掌握‘上下““前后”概念,较难掌握“左右”概念。这反映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即思维的直观、固定、情景和不灵活性。2.掌握长度、面积和体积的特点:

(1)掌握长度概念。无长度守恒概念,依实物的形象判断长短;(2)掌握面积概念。掌握面积等分概念,只有对实物面积进行等分的概念,但任务水平也因题目不同而不同;(3)掌握体积概念。单个物体体积的概念守恒出现较早,体积守恒概念没真正形成。

【练习】(四)学前儿童掌握时间概念的特点

时间概念较抽象,时间不断在流动,有一定的延续性和顺序性,幼儿较难掌握时间概念。

1.对时间顺序的概念明显受时间循环周期长短的影响;2.对一日时间的延伸的认知低于当日之内时序的认知、对过去的认知低于对未来的认知水平;3.对时序的认知带有固定性;4.以自身生活经验作为时间关系的参照物;

5.时间概念的形成和时间词语的说出相互促进,但不同步; 6.对时序的认知经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

(1)不能对有关时问的刺激物归类;(2)在知觉水平上做出分类;(3)能把某一特定的时序与具体生活事件联系起来,并用故事的形式正确叙述先后发生的连续事件;(4)能够摆脱具体的直观的生活内容,把时间关系抽象概括出来,真正形成时间的概念。(五)学前儿童掌握科学概念的特点

1.经过专门教学才能掌握;2.依靠亲身经历来领会概念的内涵;3.丰富日常概念可为掌握科学概念打基础。第八节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练习】

一、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

1.判断形式间接化。学前儿童的判断从以直接判断为主,开始向间接判断发展。幼儿期大量依靠直接判断,间接判断通常需要推理,反映事物之间因果、时空、条件等联系.制约思维的基本关系是因果关系;成人和幼儿的判断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实质上反映了思维方式的不同。2.判断内容深入化。从判断内容上看,首先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在幼儿期开始向反映事物本质联系发展.即从直接判断向间接判断发展;幼儿能把客体的关系分解,并概括出来,开始反映概括的规律,分解的深度和概括性也就逐渐提高。

3.判断根据客观化。幼儿从以对生活的态度为根据向以客观逻辑为依据发展,还要经过从事物的偶然性特征为依据过渡到以孤立的、片面的、不确切的原则为依据,然后开始一些正确的或接近正确的客观逻辑判断。

4.判断论据明确化。从没意识到判断的根据过渡到开始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根据,说明思维的自觉性、意识性和逻辑性开始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民主气氛,让幼儿敢于争辩,对思维发展有益。

二、学前儿童推理的发展(一)最初的转导推理

儿童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即从特殊事例到另一特殊事例的推理,是依靠表象进行的,不符合客观逻辑。因为: 1.缺乏知识经验;2.不会分类、概括。(二)幼儿的演绎推理

3~7岁儿童三段论式逻辑推理的发展可分为5个阶段:

1.不会运用任何一般原理;2.运用了一般原理,试图引用一些从偶然性特征上做出的概括,来论证自己的答案;

3.运用了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已经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事物本质的特性,但只是近似的、不准确的,不能概括一切可能发生的个别情况,因而不能做出正确结论;4.不运用一般原理,却能正确自信地解决问题; 5.会运用正确反映现实的一般原理,并能做出恰当结论。(三)幼儿的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也是一种逻辑推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它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

【练习】(四)幼儿推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1.推理过程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2.推理过程可划分为四级水平(0级,不能进行推理活动;I级,只能据较熟悉的非本质特征进行简单的推理活动;Ⅱ级,提示条件下,运用展开的方式逐步发现事物本质联系,最后做出正确结论;Ⅲ级,独立、迅速、简约的方式进行正确的推理活动)。

3.儿童推理方式由展开式向简约式转化。展开式:指儿童的推理是一步步进行的,进行缓慢,主要通过外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

推理水平的提高表现在:推理内容的正确性、推理的独立性、推理过程的概括性及方式的简约性等方面。第九节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

【练习】儿童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即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以后逐渐出现间接理解,通过一系列较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进行。儿童对事物的理解趋势:

一、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二、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词的理解

三、从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四、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五、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第八章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和发展阶段

一、言语的概念

1.言语即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的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通过言语活动互相交往,交流思想。儿童言语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掌握语言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能够越来越完善地运用语言来和别人交往。

2.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3.言语活动依靠语言作为工具进行,儿童掌握语言的水平影响言语活动水平;语言是在人们的言语交流活动中产生发展的•某种语言不再被人的言语活动所使用,就会消失,如果儿童无言语活动机会,也就不能掌握语言。

【练习】

二、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言语活动包括:

1.对语言的接受,即感知、理解过程;2.发出语言,即说或写。这两种过程,不同步。其趋势是: 1.语音知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2.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简答】

三、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一)前言语阶段(生后第一年)1.言语发生的准备:

(1)说出词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2)理解词的准备,包括语音辨别和对语词的理解。2.前言语阶段的三个小阶段:(1)简单发音阶段(o~3个月);(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二)言语发生阶段(1~3岁)

1.言语发生的标志:说出最初的词和掌握其意义。具体标志:

(1)用最不严格的标准衡量,初步理解词的意义;(2)持续地、自发地使用一些词,且这些词必须是成人语言中的 词而非自造的;(3)词带有概括的意义,而不是只代表某一事物;(4)掌握0个词左右。

2.言语发生阶段的两个小阶段:

(1)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5岁);(2)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5~2、3岁)。

(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

儿童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迅速发展.为入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第二节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是掌握口语的发展,首先是掌握语音。

一、语音的形成儿童发出语音和语音感受性的发展有不同的顺序,并非容易听(辨别)的语音都容易发出。语音形成阶段:

1.出现嗓音(0~2个月);2.出现啊咕声(3~4个月);3•出现喃喃语声(4~8个月),又称连续发音阶段; 4.开始发出语音(9~12个月)。

二、语音模仿的阶段

1•偶发性的单个模仿(从第2个月开始)。特点是:(1)发声传染;(2)相互模仿;(3)偶发性模仿。

2.开始系统地模仿(在4到5个月左右)。3.能够模仿新的发音动作(从8~9个月开始)。4.开始系统地模仿新语音(1岁后)。

一般地说,一岁前语音发展缓慢,1~1.5岁发展较快,1岁9个月语音发展基本成熟,但发音不流利、不准确。应注意:儿童语言发展的个别差异较大。

【练习】

三、语首发展的顺序 1.各民族儿童语音的发展有共同的普遍规律; 2.语音发展的扩展和收缩趋势;

3.元音和辅音发展顺序,元音和辅音同时出现,成熟时间也大致相同,在1.5岁时基本成熟。

【问答】

四、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和难点

1.幼儿期(3~6岁)是能够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的年龄; 2.发音错误的集中点:辅音、发音方式; 3.发音难点,在于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原因是:(1)生理原因。生理上不成熟,不能恰当支配发音器官,不善于掌握发音部位和方法。(2)语言环境。主要是方言。

五、语音意识的发生(一)语音意识发生的表现

从4岁开始,能够把语音作为自觉意识到的对象,即语音意识明显地发展起来。

(二)语音的自我调节机制

1.言语听觉调节,听觉上正确分辨语音;2.言语运动觉的调节;3.言语视觉调节。

第三节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数量的增加

词汇量是儿童言语发展的标志之一,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标志之~,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词汇量增长有其客观规律,有一致性,也有差异,具体到每个孩子更有个别差异。差异原因:(一)计算词汇量所用的指标不同

1.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儿童言语的发生是理解词先于说出词; 2.理解词的指标;3.使用词的指标.正确理解词是掌握词的较准确的指标,还应包括:

(1)持续使用某个词而不是偶然说出;(2)自发使用而不是学舌;(3)使用的是通用的词而不是自造词;(4)使用的词带有概括意义。(二)儿童的个别的差异

儿童生活条件不同对词汇量有巨大影响。影响儿童词汇量的生活条件包括:

1.时代的差异;2.民族语言和方言的差异;3.具体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差异。

二、词类的扩大

词汇量从数量方面说明儿童词汇量的发展,词类范围则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儿童词汇的质量。不同词类抽象概括程度不同,虚词意义较抽象,实词代表具体的事物。数量方面,实词是大量的;质量方面,掌握虚词说明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一)幼儿对各类词的掌握 1.幼儿掌握各类词的顺序:

(1)先实词后虚词;(2)对实词,名词一动词一形容词掌握较早。对其它实词如副词、代词、数词等掌握较晚;(3)对虚词,如连词、分词、助词、语气词等掌握较晚。

2.各类词在儿童词汇总量中的比例:

名词占1/2,动词占1/5~1/4,形容词占1/10,其它词类所占比例都相当小。3.幼儿期各类词增长的比例:

(1)实词在3~4岁增长速度较快;(2)虚词则在4~5岁增长较迅速。总的说来:4~5岁是词汇丰富的活跃期,5~6岁是言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期。

(二)词类的运用

幼儿词汇中各类词使用频率的特点:

1.词频率最高的是代词;2.使用名词的频率较高;3.使用动词的频率多于名词。

三、词义的深化 初步掌握词时,往往对词义理解不确切,所谓不确切有两个特点:笼统、非常具体。

四、不同词类词义的掌握

幼儿对不同词类词义的掌握,有其具体特点。(一)形容词的掌握

使用形容词的发展过程表现以下趋势:

1.从物体特征到事件、情景的描述;2.从形容词的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

(二)指示代词的掌握

幼儿对指示代词的理解是以自身为中心的.参照点和幼儿自身中心一致时,幼儿较容易正确理解;当参照点和幼儿中心需要逆向转换时,较难正确理解。

(三)人称代词的掌握

2岁前的儿童分不清“你”、“我”。(四)量词的掌握

3~4岁幼儿仅能使用少数量词,且使用范围过宽,注意不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5岁开始注意到名词、量词的搭配,但不能正确搭配,或把动词代替量词,或把形容词代替量词;或使用错误。第四节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

一、句型的发展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1)不完整句,包括单词句和电报句;(2)完整句又可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陈述句与其它多种句型、无修饰句与修饰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二、语句结构的变化

1.从混沌一体到逐渐分化,分化过程表现在三个方面

(1)表达内容的分化;(2)词性的分化;(3)结构层次的分化。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3.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三、句子含词量的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说话所用的句子有延伸的趋势,即句子的含词量逐渐增加。

四、语法意识的出现

幼儿对语法的意识从4岁开始明显出现。这时,幼儿会提出有关语法结构的问题,逐渐能发现别人说话中的语法错误。【论述】第五节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自言语的发生

1.儿童的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互相交往中才能进行; 2.幼儿期对话言语有进一步发展,幼儿不但能够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和要求,而且为了协调行动能够在对话中与人商议、讨论对事物的评价,对别人提出指示等;

3.对话言语的发展是和儿童与成人关系的变化.以及儿童活动的发展相联系的;

4.独白言语是在幼儿期产生的。是随活动的丰富和发展,独立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讲述自己的知识经验的需要而产生,同时也是认知能力特别是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3~4岁幼儿能主动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在集体面前胆怯;4~5岁能独立地讲故事和各种事情;5~6岁能系统、大胆、自然、生动、有感情地讲述。

二、情境言语的发展和连贯言语的发生 1.3岁前儿童的言语主要是情境言语; 2.3~4岁幼儿的言语仍带有情境性;

3.4~5岁幼儿说话常是断续的,不能说明事物现象、行为、动作间的联系,只能说出一些片断;

4.6~7岁儿童已能连贯、完整地说话,开始从叙述外部联系到叙述内部联系;

5.随年龄增大,情境言语比重下降,连贯言语比重上升。

三、讲述逻辑性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讲述的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

1.3~4岁幼儿的讲述常常主题思想不明确,层次不清;2.3~4岁往往是单纯对现象的罗列,主题不突出,这时期言语表达的顺序性、完整性、逻辑性发展较快,4~5岁差别不大;3.5~6岁儿童在看图讲述中往往过于具体和琐碎,妨碍了突出主要的情节。4.对幼儿来讲,单纯积累词汇是不够的,幼儿讲述逻辑性的发展需专门培养。

四、掌握言语表情技巧

1.语气的掌握,语气表示说话时的情感和态度的区别、说话人的状态。2.口吃的心理因素:

(1)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导致这种现象可能有两种情况: ①头脑中已经储存了许多语言信息,说话时回忆语言模式的速度相对较快。而说出的语言速度相对较慢,二者时间差造成言语流的脱节;②开始说话后,找不到应有的语词去继续表达。(2)幼儿口吃还可能来自模仿,不自觉地形成口吃习惯。矫正口吃的最重要的原则性方法是消除紧张。

【论述】第六节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

言语有两种功能:一是交际功能;二是概括和调节功能。

一、儿童肓语交际功能的发展

在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儿童交往,不依靠语言,而靠表情、手势、动作等“体态语言”。

学前儿童言语交际功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3岁前,主要是请求、回答和提问,主要使用对话言语、情境言语和不连贯言语。

第二阶段:3~6岁,除请求和问答外,还有陈述、商量、指示和命令、评价等。与此相适应的是:连贯性言语、陈述性言语逐渐发展。

二、儿童言语概括和调节功能的发展

1.言语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概括和调节功能的发展;2.言语的参与,使学前儿童认识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3.言语的概括功能,还可以改变对复合刺激物感知中刺激物强度的主次地位;4.言语对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功能,使儿童有了心理的自我调节功能。

三、内部言语的发生发展(4岁以后)内部言语: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语言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内部语言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

(一)出声的自言自语的出现

1.出声的自言自语,是内部言语发展的初级形态,是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内部言语的过渡形态,它既有外部言语说出声音的特点,又有内部言语对自己说的特点;2.从形式上看,内部言语的特点是不发出声音的,幼儿不能控制和调节发音系统,因此,自言自语有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过渡的性质;3.从功能看,内部言语的特点是不作为交流的工具,是对自己的言语,因此,又称“自我中心言语”。突出表现出内部言语的概括和调节功能,幼儿不会独立思考问题,而是依靠外界条件,特别是交谈。因此,还不能产生内部言语。自言自语是一种思维过程,有指导行动的作用。伴随活动而进行,带有反映活动结果和行动中转折点的作用,以后则出现在行动的开端,具有计划和指引行动的性质; 4.幼儿的出声的自言自语,也包含对别人说话的性质,最多出现在有与别人说话的要求,但又缺乏言语交往的实际可能性的时候,所以它既有外部言语又有内部言语的特性。(二)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 游戏言语、问题言语。

1.游戏言语 特点: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作用:游戏中,用语言补充和丰富行动。

2.问题言语 特点:较简单零碎,常在遇到困难时出现,或表现困惑、怀疑、惊奇等,当找到解决问题办法时,也会用这种言语表示所采取的方法。4~5岁儿童,问题言语最为丰富;6~7岁只在遇到困难时才用“问题言语”。

出声的自言自语是幼儿口语发展的一种形态,要正确对待,进行帮助引导他发展成真正的内部言语,不要斥责、阻止或嫌孩子嘟囔。第七节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生

书面言语活动包括认字、写字和阅读、写话。认字、阅读属于接受性言语活动,写字、写话属于表达性言语活动,儿童书面言语的产生是从接受性的言语活动开始的。

一、学前儿童识字的特点(一)儿童学识字的过程

1.泛化阶段;2.识字阶段;3.再现阶段。

幼儿识字主要处于前两阶段,是对字的再认。对字的再现,实际上已经进入写字阶段,默写阶段。(二)儿童认字的泛化阶段

1.字是视觉形象,幼儿对视觉形象感知的发展服从于从笼统到具体的规律;2.幼儿最初把字当作图谱。(三)儿童识字阶段

1.儿童多次接触某个字或某些字时,他的感知活动从笼统到分化,就(1)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 可以认识一些字;.。(2)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和惧怕之间浮2.幼儿识字特点:①容易混淆,对字形的细节难以分化;②对字义认动。这种不稳定状态,游离到兴趣一端时,激发探究活动,游离到惧怕识的概括水平低。幼儿容易认识的字的特征: 一端时,则引起逃避反应;

(1)字大、清楚;(2)与响亮的语音同时出现;(3)有形象作为辨认的支柱;(3)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之间的相关为倒“U”字形关系,即适中的愉快(4)字形结构简单;(5)多次重复;(6)与情绪和兴趣相联系。情绪才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这时起核心作用的是兴趣;、(4)惧怕和

二、学前儿童的阅读准备—前阅读活动 痛苦的程度与操作效果之间为直线关系,即惧怕和痛苦越大,操作效果(一)看书—最初的阅读活动 越差; ?(5)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1.孩子几个月就可以进行阅读活动。最初的阅读活动是看书,而非阅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读,孩子并非阅读文字,而是拿书看,是母子共读; 童智力发展不利。2.1岁左右,孩子情绪好的时候,有时也会自己拿着书看;3.3岁左2.对记忆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识记和保持效果优于有恶感色彩的词。右,孩子可培养起爱看书的习惯; 3.对语言发展,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是表示情感和愿望的,此时言语4.幼儿期的阅读,基本以图为主;水平高一点的,能认一些字,以图的情感功能和指物功能不分;用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为辅。这个年龄的阅读往往是依靠上下文来读,不一定认识每一个字。掌握的词。(二)阅读的准备

三、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 1.掌握有关词汇;2.掌握语法和表达能力; 情绪对人类适应环境有重要作用,在人类进化史上,情绪曾起过这种作3.掌握基本阅读技能:①翻书动作;②按页翻书;③阅读顺序; 4.培用,婴儿最初的情绪表现,有帮他适应生存的作用。婴儿生存靠成人,养阅读兴趣。天生的情绪反应能帮助他呼唤和影响成人,使得到照顾。

三、学前儿童的书写准备—前书写活动儿童对环境的适应主要通过交往。儿童的情绪在出生后日益社会化。1.手的小肌肉协调性的发展。通过绘画活动,提高画线条的力度和流直到幼儿期,情绪仍然是适应环境的工具,即交往工具。畅性,通过日常生活的自我服务和劳动任务培养手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成人对新生儿的了解,几乎完全依靠他的表情动作。儿童在掌握语言之能力; 前,主要以表情作为交往的工具。在幼儿期,表情仍然是~种重要的交2.对字形的空间知觉、方位知觉的发展。幼儿对空间知觉和方位知觉流工具,其作用不下于语言。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的发展不足,导致不能写出正确字形。应在行动和动作的空间和方位知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觉方面、形体的空间和方位知觉的辨别能力上进行培养; 情绪表达的再现早于语言表达,婴幼儿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及肢体活动,3.对笔顺的掌握;4.正确的执笔姿势。即身体和四肢的动作和活动,来表达情绪。在言语发生后,则通过言语此外,书写与识字能力的准备有关,写字的准备与掌握语音的能力有关。活动和表情动作一起来表达情绪。幼儿期是书面言语发生的年龄,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口头语言。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是有感染性。在婴儿期,情绪的感染作用第八节幼儿口语的培养 尤为突出。对婴幼儿的情绪感染,往往比语言的作用要大。儿童的言语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言语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口语培养应情绪能成为交往工具是因为情绪有信号作用,能够向别人提供信息交注意以下几方面: 流,情绪往往不是单向的表达,而大多数是有沟通对象的。

一、激发幼儿言语交往的需要

四、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幼儿本身言语交往的需要,对其言语发展非常重要,儿童创造言语交往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大约5岁以后,情绪的发展开始的条件包括以下方面: 进入系统化阶段。幼儿的情绪已经比较高度的社会化,他们对情绪的调1.亲子之间的交往: 节能力也有所提高。加之幼儿总是受着特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这些(1)照料孩子过程中,及早对孩子说话;(2)养成对孩子言语的敏感性;(3)影响经常以系统化的刺激作用于幼儿,幼儿也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稳善于倾听幼儿谈话。定的情绪反应。2.同伴之间的言语交往: 成人对待幼儿不同的情绪态度、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使幼(1)让幼儿积极与同伴交往,同伴共同活动中,会自然地用言语交往;儿形成对事物的不同的比较稳定的情绪态度。(2)同伴的言语沟通和互学语言,比与成人更容易。情绪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阈限。有些孩子经常处于某种情绪体验的低3.师生之间的言语交往: 阈中,他们在和其它儿童或成人交往时,不可避免地形成某些特有的情(1)教师要特别注意创造言语交往条件,日常生活相处中有意识地多和幼绪反应,情绪过程日益稳定化,逐渐变成情绪品质。情绪的品质特征,儿交谈;(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言语活动的双向交往。是个性的性格特征的组成部分。当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倾向

二、讲究教法 时,就形成了基本的个性结构,一岁前,婴儿的情绪发展影响到他早期儿童学习语言的两条途径:一是模仿;二是强化。的智力发展和个性特征的形成,甚至影响到日后以至成人后的行为。早1.模仿,有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两种。要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提期的情绪损伤,则可能导致怪癖的性格和异常行为。供正确榜样。第二节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2.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强化原则多用于指导孩子学说话、一、原始情绪反应 练习说话和纠正不良的说话习惯。1.本能的情绪反应 良好的教法就是使幼儿获得正确使用言语示范和有正确指导的练习,练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新生儿哭、安静、四肢划动等,习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强化的过程,模仿和练习都不是机械重复,可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特点是,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应帮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学习语言。系;身体内部或外部的刺激都可引起情绪反应,不同民族的婴儿有共同【问答】

三、鼓励言语创造性 的基本面部表情模式,说明原始情绪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儿童学习、使用语言中的创造性不可低估,在言语活动中,有他的主动2.原始情绪的种类 性和积极性,模仿和创造性相结合。儿童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创造。儿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怕、怒、爱 童在学习语言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表现在:对成人言语活动的反馈中,(1)怕,怕两件事:一是大声;二是失持; 会暗示甚至影响成人特别是父母对他所用的语言,最突出的表现:往往(2)怒,限制活动会激怒婴儿;(3)爱,抚摸婴儿皮肤,抱他,都会产生是成人先模仿儿童的发音、用词和表达方式,然后再是儿童模仿成人或爱的情绪,特别是抚摸皮肤的敏感区域。受到强化。成人对幼儿说话的特征:

二、情绪的分化 1.语音、语调特征:(1)高音调;(2)夸张的语调。婴儿情绪的发展表现为情绪的逐渐分化。初生婴儿的情绪是笼统不分化2.句法特征:(1)句子较短;(2)较少修饰形式;(3)较少复合句、从属句,的,1岁后逐渐分化,两岁左右,已出现各种基本情绪。层次较少;(4)实词较多,虚词较少。1.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论和0~2岁儿童情绪分化模3.语句特征:(1)较多疑问句和祈使句;(2)言语较清晰、较流利;(3)式; 较多重复。2.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新生婴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辨得清的情绪

四、培养“前读写”兴趣 反映,即愉快和不愉快。都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的表现; 幼儿期在书面语言方面处于准备期。此期在为读写作准备中,应以培养3.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情绪逐渐前读写兴趣为重点.对读写要求不要过于严格,多鼓励幼儿学习的积极分化为人类的9种基本情绪。性,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成绩。第三节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第一节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练习】

一、情绪的社会化

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情绪是心理活动的伴随现象或副现象;还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动因不断增加; 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组织者,这在学前儿童身上更为突出。

二、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的作用非常明显。情绪直接指导着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说,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情绪的丰学前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导致各种消富指: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极行为。情绪的深刻化指:它指向事物性质的变化,由指向事物表面到指向事物同样是学说话,在不同情绪影响下,学习效果并不相同。到了学前晚期,的内在特点。情绪对行为的动机作用仍然相当明显。产生愤怒的动因有: 强制会使孩子们产生不良情绪,而适合幼儿需要的措施,则使他们产生1.生理习惯的问题;2.与权威的矛盾问题;3.与人的关系问题。良好的情绪从而表现出积极的行动。各情况依次发生在2岁以下、3~4岁和4岁以上。【论述】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简答】根据情绪与认知过程的关系,情绪的发展可分为若干种水平: 情绪和认知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学前儿童心理过程中1.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与生理性刺激相联系的情绪多属此类; 也有明显的表现。儿童的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情绪对儿2.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儿童的许多恐惧情绪都是后天学来的; 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迟作用。3.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同情感也和记忆与想象有关; 学前儿童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无意性为主,而无意性的主要特4.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幽默感是一种与思维发展相联系的情绪体验,点之一就是受自身情绪所左右。是作为高级情感的理智感的萌芽; 1.情绪对儿童认知和智力发展的作用: 5.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与意识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是典型的社

会性情绪,是人际关系性质的情感体验。

【问答】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第四节学前儿童的基本情绪表现

一、哭

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哭代表不愉快的情绪。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幼儿哭已经主要表现为社会性情绪了。新生儿啼哭的原因,主要是饿、渴、冷、痛和想睡觉等,也还有其它刺激。周期性的哭,是新生儿在表达内在的需要,也是一种放松,也可能是一种调剂的力量,刺激太多也哭,刺激过多使孩子疲劳,妈妈过分焦虑,也会使孩子爱哭。妈妈心情不好,孩子哭得较多。

婴儿啼哭的表情和动作反映出来的情绪日益分化。随着孩子长大,啼哭的诱因增加。

二、笑

儿童的笑,比哭发生得晚,是愉快的表现。从发生看,可分为:自发性和诱发性的笑;不出声和出声的笑;无差别的笑和有差别的笑等。(一)自发性的笑和诱发性的笑

1.自发性的笑:睡眠中的笑;清醒时的笑;2.诱发性的笑,最初也发生于睡眠时间。

(二)不出声的笑和出声的笑

3~4个月前的婴儿只会微笑;3~4个月才会笑出咯咯声。(三)无差别的笑和有差别的笑

4个月的笑是不分对象的,无差别的笑;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三、恐惧

恐惧的分化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本能的恐惧;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3•怕生。是对陌生刺激物的恐惧反应,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4.压力感。行为方面的压力、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压力、安全方面的压力。第五节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情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自豪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友谊感和同情感以及妒忌的情感等,也都发展起来。

二、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

三、理智感

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这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第六节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

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婴幼儿情绪发展主要依靠周围情绪气氛的熏陶。因此要: 1.保持和谐的情绪气氛;

2.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

二、成人的情绪自控

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必要营养,成人要给孩子以愉快的、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感染。

1.家长要避免喜怒无常,不溺爱和吝惜爱;

2.教师把忧伤留在教室外,情绪饱满地进课堂,理智对待每个幼 儿的情绪和态度。

三、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论述】从教育的角度,结合实际对孩子情绪的培养阐述。

1.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2.耐心倾听孩子说话;3.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四、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1.转移法;2.冷却法;3.消退法。

五、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1.反思法;2.自我说服法;3.想象法。第十章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简述】

一、儿童动作的发展与意志行动的发展

1、儿童小动作发展较早,出生时眼球就会活动,眼睛会看东西;

2、儿童出生1~2年才会自如走路,其间经过抬头、翻身、坐、爬、站等学习过程;

3、儿童动作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关系密切,主要是由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支配,而中枢神经系统是人的心理活动所在;

4、意志行动和儿童动作的发展关系更密切,没有基本动作的发展,不可能产生意志行动,而没有意志的参与,即有意性调控,动作不可能发展、完善。

二、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儿童动作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每个孩子动作发展顺序遵循客观规律,每种基本动作发展的时间大体相同;对年幼特别是2岁前儿童的动作训练,对动作发生时间早晚的影响是有限的。儿童动作发展规律有: 1.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的,以后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概

2.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3.近远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同步和去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在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4.大小规律;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

j.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一的支配。

三、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阶段

儿童动作发展分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处于学前期。

1.反射阶段(o~4个月),有许多不受意识支配的本能动作,即无条件反射;

2.最初动作阶段(4个月~2岁),掌握人生最初的、起码的、基本动作的阶段;

3.基础动作阶段(2~7岁),能控制自己的肌肉系统,保持稳定性,能自由运动.是儿童获得大量运动经验的时期;

4.专门化动作阶段(7~14岁),动作处于转变、应用和终生使用阶段,这阶段的动作,把前一阶段孤立的、分开的动作的基本因素联结起来,形成各种专门化动作技能。

四、学前儿童基础动作的发展(一)基础动作的模式 1.基础的移位动作,如走、跑、跳等;

2.基础的操作性动作,如投掷、接住、踢、击等; 3.基础的稳定性动作,如静态平衡、动态平衡、轴心动作等。(二)基础动作发展的顺序

1.基础移位动作能力的发展;2.基础操作性动作能力的发展;3.基础稳定性动作能力的发展。(三)基础动作发展的小阶段

1.起始阶段;2.初级阶段;3.成熟阶段。

第二节意志行动的发展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意志和意志行动(一)意志

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特征:

1.明确的目的;2.意识调节行动;3.克服困难。(二)意志行动

意志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学前儿童的意志过程,由于生理发育和整个心理活动发展水平的限制,处于低级阶段,往往表现为直接外露的意志行动,意识内化的水平低。

【论述】

二、意志行动与学前儿童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作用)意志行动与认识过程不可分:

1.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意志过程以认识过程为前提; 2.认识过程有意性也是意志过程的成分,儿童意志的发生发甓意味着认识过程的有意性的发生和加强,也就是认识过程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意志行动与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1.在意志行动中,为达到预定目的,无论是遇到外部障碍或是克服内部障碍〖概念〗,以及目的能否实现,都会引起积极争取或拒绝的态度,即产生情绪;

2.情绪是人的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对意志行动作用可以是鼓舞,也可以是阻挠;

3.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特别是理智感的发展,正是意志对情感调节作用的表现。

四、意志行动的发展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意志是成体系的活动,其产生和进行过程,包含着复杂的成体系的心理结构,意志体系的形成取决于行动动机的组织程度,动机的体系决定人的行动的目的和方向。动机体系是变化发展的,不同年龄、不同场合,动机的关系可以发生变化,不同动机的主次地位可以发生转换,但意志活动总与动机体系相联系,主要地位的动机决定着意志行动的目的和方向。第三节学前儿童意志的萌芽

一、学前儿童有意运动的发生及其特点(一)有意运动在无意运动的基础上发生

有意运动又称随意运动,它是意志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意运动是在无意运动(即不随意运动)的基础上发生的。【练习】(二)有意运动的特点

有意运动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的肌肉运动,例如,伸手去拿杯子,用脚去踢球等等,它是意识到的运动。有意运动是条件性的动作反应。有意运动有两个特点: 1.有意运动是后天学会的;

2.有意运动是自觉意识到的主动的运动。(三)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

人所特有的手的动作和直立行走都是有意运动,是儿童在人类社会生活环境影响下,由成人教育而逐渐掌握的。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是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也是孩子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手眼协调动作的发展经历以下阶段:

1.动作混乱阶段;2.无意抚摸阶段;3.无意抓握阶段;4.手眼不协调的抓握;5.手眼协调的抓握。(四)直立行走动作的发展

孩子的直立行走动作,也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逐渐产生的。身体动作发展的顺序是抬头、翻身、坐、爬、站、走。

二、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萌芽 意志行动是一种特殊的有意行动,其特点不仅在于自觉意识到行动的目的和行动过程,而且在于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因此,儿童行动的自觉意识性的发展,要经过比较长的过程。整个学前期,儿童的意志行动也只是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

1.最初的习惯性动作;2.最初的有意性和目的性;3.意志行动的萌芽。

第四节幼儿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

幼儿意志行动目的和动机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是:

一、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幼儿期是自觉行动目的开始形成的时期,其发展经过是:

1.缺乏明确目的;2.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3.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

形成;

4.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从意志行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要使幼儿把意志能力和良好意志品质结合起来,防止任性等不良意志品质产生。

【简答】

二、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

根据动机与目的关系之不同,可把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往往是一致的;学习和劳动活动的出现,主要是间接动机。

幼儿行动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所发生的变化,是从直接动机为主向间接动机为主的方向发展。当儿童正式入学以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在严肃的学习过程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间接的,学习是目的,是行动的预期结果。但是学生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的动机是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在人的劳动实践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都是间接的。幼儿期是动机和目的关系开始出现间接化的时期。第五节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坚持性是指在较长时问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在坚持性中,可以看到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水平及其作用,又可以看到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和状况。

一、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研究证明,l岁半至2岁的儿童,已经出现坚持性的萌芽。幼儿的坚持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二、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

3岁幼儿坚持性的发展水平很低,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动,但是行动过程不完全受行动目的所制约,坚持时问极短,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困难枯燥会使他们失去坚持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许多情况根本不能接受坚持性任务。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4~5岁。坚持性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年龄,也是它受外界影响波动最大的年龄。

实验表明: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最快的年龄。也正是在这个年龄,外界条件对幼儿坚持性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说,4~5岁星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应抓紧对这个年龄幼儿坚持性的培养。第六节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 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在儿童生长的不同时期,各种因素对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所起的作用又不完全相同。【问答】

一、遗传因素

儿童身体发展是以遗传素质为基础的。遗传素质对儿童动作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动作是神经系统支配的骨骼、肌肉系统的活动,也与呼吸系统有关,因此动作的发展.与整个身体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在体格发育上,遗传因素占相当大的比例;动作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遗传决定的:体型在相当程度上与遗传有关,而体型又影响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发展;遗传带来的身体个别部位的特征或缺陷,对相应动作的发展也有影响。

二、成熟因素

儿童动作的发展受生理成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儿童动作发展有关键期和敏感期。如果抓住时机,在儿童最容易掌握某种动作的时候,促进其发展,则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笼统地说,0~6岁是儿童动作发展的关键期,最初始的动作和基础性的动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学会的。这与成熟因素有关。因此,应该十分重视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辅导。

三、教育和练习

儿童的各种基本动作,似乎是自然成熟的。事实上,都要经过练习。成熟只是提供一种生理上的可能性。在成熟的时间范围内,练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婴幼儿来说,在学习各种动作时,练习与不练习,使动作发展有很大区别,许多人的某种运动能力终生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发展到成熟阶段,缺乏练习机会是原因之一。

四、激发动机

婴幼儿自身的积极性,是促进其动作发展,特别是意志行动发展的主要力量。

1.兴趣。兴趣性强时,幼儿坚持性行为显着高于兴趣性弱的活动。2.鼓励和增加信心。成人态度对幼儿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至关重要,孩子自发地活动、尝试进行各种动作的需要,在尝试的探索中获得各种成就感。

增加自筇心,是孩子发展各种动作意志行动的有力的内部力量。肯定和鼓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当孩子得到点滴进步时,成功感可以使他增加自信心。当孩子在活动失败时,更需要成人的支持,成人的亲近和语言强化,包括提出要求、提示、建议、称赞等,鼓励他再接再厉。但是,如果大人坚持包办代替,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使他渐渐丧失活动的愿望,也丧失自信心。

3.幼儿自己的态度。幼儿对于行动的态度,影响到他的意志行动;幼儿对行动的理解,也有助于其水平的提高;对自我控制方法和其它意志行动方法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意志行动的水平;同伴的比较,对幼儿的意志行动起着干扰或促进的作用。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个性形成的开始

一、个性及其基本内容

(一)个性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和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简述】(二)个性的基本特征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及社会性。1.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问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另一方面,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虽然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于他人的,但对于同一个民族、同一性别、同一个年龄的人来说,个性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的心理都有一些比较普遍的特点。因此,个性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2.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使每个人的行为的各方面都体现出统一的特征。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往往可以看到他的个性,这就是个性整体性的具体体现。3.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个人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带来了个性的可变性。因此,个性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4.个性的社会性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的个性的形成、发展中,人的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联系。即使比较基本的个性特征的形成,也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个性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影响个性形成的社会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给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一可能变成现实。因此,个性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

【简述】(三)个性的结构

个性的调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1•个性的调控系统,包括个性的调节系统和个性的倾向性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其成熟标志儿童个性的成熟。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等,了解幼儿个性倾向性发展的特点,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因此,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对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个性特征开始形成。

【问答】

二、个性开始形成的标志:一般把3~6岁作为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标志有四方面:

1.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第二节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先天气质差异(出生至1岁前)孩子从刚刚出生开始,就显示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与生理联系密切的气质类型的差异。这种先天气质类型的差异作为个别差异而存在,同时又影响着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并在与父母的日常交往中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个人特点。2.个性特征的萌芽(1~3岁前)

此间孩子的各种心理过程包括想象、思维等逐渐齐全,发展迅速。3岁左右,在气质类型差异的基础上及与父母和周围人的相互作用中,孩子之间出现较明显的个性特征的差异。3.个性初步形成(3~6岁)

幼儿期,儿童心理水平逐渐向高级发展,特别是随着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有意性的发展,孩子个性的完整性、稳定性、独特性及倾向性各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标志着儿童个性逐步形成。

【问】

二、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学前期儿童的一些个性特点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有很直接的影响,成为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学龄前期儿童个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日后的发展。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特点,都可以在我们小的时候找到根源。这也提醒教育者,要注意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学前期儿童个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及能力各方面的发展。【论述】第三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

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

1.分离感,分离感即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

2.稳定的同一感,稳定的同一感即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长期地持续存在的,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不管自己有了什么新的特点,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简单的对自己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三、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自我控制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

性和自制力等。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发展三个方面。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期I闭,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4~5岁期间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趋于渐变状态。(一)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3.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 4.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评价。(二)幼儿自我体验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1.从初步的内心体验发展到较强烈的内心体验; 2.从受暗示性的体验发展到独立的体验。(三)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1.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第四节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一、个性倾向性及其基本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起着促进和引导的作用。学前期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主要反映在需要、动机及兴趣的发展方面。个性倾向性有两个基本特征,即积极性和选择性。

1.积极性,个性积极性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和积极性去组织自己的行动。如当一个人的需要强烈时,他的行为反应就会相应比较强;而当需要较弱时,行为反应的程度就会相对减弱;

2.选择性,个性积极性使人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反应。如不同的需要会导致人选择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向。

二、学前儿童需要和动机的发展(一)需要和动机的概念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

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需要和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二)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

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幼儿期儿童的社会性需要逐渐增强。同时,需要的发展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个性特点。

1.开始出现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 2.优势需要有所发展。

【问】(三)学前儿童活动动机的发展

进入幼儿期以后,随着儿童社会性需要及其目的性的发展,孩子的活动动机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2.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问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3.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三、学前儿童兴趣的发展(一)兴趣及其特点

兴趣是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有三个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二)学前儿童兴趣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o~1岁);2.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1~3岁);3.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渐稳定阶段(3~6岁)n 第五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一、气质的概念 1.气质

气质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莉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

2.气质的特点: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二、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

传统的四种气质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划分对学前儿童同样可以使用。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起魂迟缓型。

三、学前儿童气质类型的稳定性和变化

1.学前儿童气质类型具有相对稳定性。2.学前儿童气质类型有一定变化。

(1)幼儿期气质中的兴奋性增长;(2)生活环境可以改变幼儿的气质,即“掩蔽现象”。

【论述】

四、学前儿童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1.儿童的气质是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儿童能力、性格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1)对智力

气质不能影响儿童智力发展水平,但可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2)对性格

性格表现上带有各自的气质特点;某种气质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发展。

2.儿童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个性发展。因此,父母和教师要避免儿童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影响。3.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接受培养。第六节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1.性格的特点:对现实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稳定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是统一的,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其行为方式,而惯常的行为方式又体现着人对现实的态度。

2.性格的结构

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它是由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有机结合组成的统一体。具体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

二、婴儿性格的萌芽

3岁左右,儿童出现了最初的性格方面的差异: 1.合群性;2.独立性;3.自制力;4.活动性。

婴儿期性格的差异还表现在:坚持性、好奇心及情绪等方面。【问】

三、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在儿童性格差异日益明显的同时,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

1.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4.模仿性强;5.好冲动。

四、学前期是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期

学前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儿童的性格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儿童行为的各方面,使孩子在不同场合、不同方面的行为都显示出较强的一致性。如对幼儿日常行为的观察就可以发现每个孩子的典型特点;

2.性格是一个多侧面的结构,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是针对那些较低级的性格因素而言,而对于人的性格有决定性影响或成为性格的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因素还远未形成;

3.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儿童的行为直接反映外界的环境影响。

第七节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

一、能力及其结构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能力又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一)能力的特征

1.能力和活动密切联系;2.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3.完成一种活动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二)能力的结构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3.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问】

二、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 1.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2.语言能力在婴儿期发展迅速,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3.模仿能力发展迅速,是幼儿学习的基础;4.认识能力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前提;5.特殊能力有所表现;6.创造能力萌芽。

(二)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变化趋势的不同观点: 1.智力分化论;〖概念〗2.智力复合论;3.智力内容变化论。

以上理论可以说明,儿童智力结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复杂化、复合化和抽象化,不同的智力因素有各自迅速发展的年龄。

(三)出现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四)智力发展迅速。本杰明•布鲁姆儿童智力发展曲线 第十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社会性发展,即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论述】

三、研究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2.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节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一、依恋的发展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一)婴儿依恋发展的阶段

1.第一阶段(o~3个月),无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 2.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 3.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二)婴儿依恋的类别

1.回避型;2.安全型;3.反抗型。

三种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较好的依恋类型。(三)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2.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

【问】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恋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3.父母亲与孩子间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4.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及时做出反应。【问】

二、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民主型,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且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的发展较好;

2.专制型,这类家庭的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

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3.放任型,这种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

三、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一)婚姻关系

1.和谐的婚姻关系和配偶支持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相关; 2.父母间高度的冲突和对孩子的消极情感相关联; 3.离异家庭,父母教育子女往往采取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方式。(二)家庭结构

1.核心家庭;2.三代人家庭。另外,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还有家庭规模与出生顺序。

第三节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生发展的阶段(一)两岁前儿童同伴交往发展的特点

第一阶段:物体中心阶段。这时儿童之间虽有相互作用,但他把大部分注意都指向玩具或物体,而不是指向其它儿童。

第二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儿童对同伴的行为能做出反应,并常常试图支配其它儿童的行为。第三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出现厂一些更复杂的社会性互动行为,对他人行为的模仿更为常见,出现了互动的或互补的角色关系。这一阶段,当积极性的社会交往发生时,常伴有微笑、出声或其它恰当的积极性表情。

(二)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1.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间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2.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

3.5岁以后,合作性游戕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4.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同性别的儿童交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女孩更明显表现出交往的选择性,其偏向更加固定,女孩游戏中交往水平高于男孩,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

二、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1.外表

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外表是影响同伴交往的一个明显因素,幼儿园的孩子更喜欢与长相穿戴漂亮、干净整齐的孩子玩,漂亮在对』:女孩的同伴接纳中比对于男孩占有更重要的地位。2.社交能力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的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接纳程度的重要原因;孩子自身对交往的主动性和交往能力是影响同伴接纳性的主要因素。

三、学前期同伴关系中的问题儿童

存在交往困难的儿童分两种:被忽视型幼儿、被排斥型幼儿。在幼儿期帮助交友困难儿童要做到:

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同时,教师要引导其它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螳幼儿在同伴心日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闩的。第四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一、性别角色与学前儿童的性别行为

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会期单。性别行为是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

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而学前儿童主要经历前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3岁):知道自己的性别,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 2.第二阶段(3~4岁):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 3.第三阶段(5~7岁):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三、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一)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

2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 1.儿童的活动兴趣;2.选择同伴;3.社会性发展。(二)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

进入幼儿期,儿童间的性别角色差异日益稳定、明显,具体表现在: 1.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2.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四、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

1.生物因素。主要是性激素和大脑功能分化的影响。在承认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性别行为的影响的同时,社会文化因素,特别是家庭因素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及相应的性别行为的形成作用更重要;

2.父母的行为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被模仿和强化作用。

五、男女双性化与教育

男女双性化,指一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特征是:有自信心、事业成功、愿意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奋斗(男性特征);温和、文雅、愿意献身(女性特征)。这种双性文化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而不过分强调性别差异。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高水平的智力成就是同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双性化相联系的;过分划分两性不同的作用会妨碍男女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发展。因此,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对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

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意识到,至少在学龄前期.淡化儿童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发展是有益的。第五节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发展对儿童子的同情心。

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

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亲社会行为是儿童良好个性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提(二)幼儿园集体教育

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高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重幼儿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有利于代表人物有:高尔顿及其“遗传定律”;霍尔及其“复演说”;盖塞尔及要条件。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家庭,做其“成熟势力说”。

儿童早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具有连续性。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好社会性教育工作。应注意做好:

2.环境决定论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础。

一、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

1.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及社会行为规范;2.促进同伴交往、培养孩子结果。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移情指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前提或动机。的社交技能;3.注重个别教育。

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作用表现在:

第十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3.二因素论

1.移情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导致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为了2.移情可以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

一、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进步性方向 比较全面地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折衷的观点,后(一)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大方向总被统称作“二因素论”。

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2.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是在进步,总是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变化;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偶尔也出现代表人物有:吴伟士、施太伦。能理解隐蔽线索;3.移情隹力的水平随儿童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 4.移短时停顿,或倒退的现象,但这是前进中的倒退,在酝酿新的发展。4.相互作用论

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二)影响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因素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心理结构不断改造、日趋完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问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1.家庭教育因素,早期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移情能力形成至关重要; 善、日趋复杂化的过程。表现为:

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2.同伴交往,同伴交往中的认知冲突对孩子移情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限度的制约。的促进作用。

(一)从简单到复杂

我们认为,不应陷入遗传和环境作用大小的公式化争论。遗传、成熟、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1.从不齐全到齐全;2.从笼统到分化。环境、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客观条件,它们的关系是复杂的、(一)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

(二)从具体到抽象 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应该强调的是:

在儿童的援助行为中,有些行为是模仿性的,但许多是独创的,是成人(三)从被动到主动

1.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完成工作的一帮分。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2.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二)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3.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1.合作行为发展迅速;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的对象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 总之,可以认为,脱离了社会环境因素,遗传的生物因素就不起作用,的不同而变化; 3.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

一、发展的高速度

脱离了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也无从起作用。因为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

三、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学前时期是儿童心理高速发展的时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特映(心理),没有反映的机制(生理基础)也不能有反映。(一)社会生活环境

点和规律之一就是变化迅速。第四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以及 1.亲社会行为受社会文化的影响;2.亲社会行为受电视媒介的影响。

二、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整体性 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儿童具体生活环境来起作用.因为孩子是生活(一)发展的不均衡性

一、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

在具体的家庭和同伴环境中。1.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越快;2.不同方面发1.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影响儿童心理(二)儿童曰常的生活环境

展的不均衡;3.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含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地说,包(1)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一方(二)发展的整体性 括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其面是榜样的作用,父母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另从横向方面看,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需要。

一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关键因素;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撤本动因或动力内部矛(2)同伴相互作用,美国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同情

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盾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新的需要和原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发展的连续性

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三)移情

儿童心理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的矛盾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1.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还是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变、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前后发展之间的联系,先前的较低级2.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 移情而起作用。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内在因素。的发展是后来较高级的发展的前提。(1)儿童心理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心理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对其生理活动第六节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2.发展的阶段性

及成熟发生影响;

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心理发展的量的积累引起心理在质上的变化。(2)儿童心理对环境的影响,儿童心理活动影响周围事物和成人心理。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第三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3.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 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儿童心理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人客观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客观因素(一)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脑和周围现实。人脑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本体,周围世界是儿的变化,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依据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分类:言语性攻击与生理性攻击、工具性攻童心理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儿童心理发展决不能离开这两个方面客观条过程。

击和敌意性攻击、可接受的攻击和不可接受的攻击等。早期分类中,广件的制约。

【论述】第五节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泛认可的是把它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新的分类是:反应型攻

一、影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学前儿童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活动。对物的活动击性行为或主动型攻击性行为。反应型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愤怒或发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理成熟。也叫及物活动,是以操作摆弄物体为主的活动。与人交往的活动,主要脾气,失去控制;主动型攻击行为表现为物品的获得,欺侮或控制同伴。(一)遗传因素

包括与成人的交往和与同伴的交往。(二)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活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1.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或其它物品而争吵、打架,1.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机1.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行为更多是破坏玩具、物品或直接争夺;

体得到高度的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产生、发展,且是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高‘语的攻击; 3.从工具性度发达的水平,获得了不同于其它一切生物的特征。人的天然的族类特人的任何有意行为或活动,都是由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而人的心理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征是正常儿童出生时都具有的遗传素质。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儿童在总是通过他的语言、行为或活动表现的;动作和活动是心理的外部表现,差异。

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一定也是儿童发展水平的体现和客观指标。

【问】

二、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初步、最基本的条件。2.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在儿童活动中产生并转化的1.父母的惩罚惩罚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的儿童能产生不同影响,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儿童积对非攻击型儿童能抑制攻击性,但对攻击型儿童则加重攻击性行为。世界上除同卵双生外,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遗传模式。遗传模式的差极的活动过程中,客观事物的矛盾以及客观事物同儿童主体的矛盾在儿2.榜样

异性决定着心理活动所依据的物质本体的差异性,从而影响着心理机童头脑中的反映。一句话,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在儿童本身的积极活动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暴力还能影Ⅱ向儿能。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不同方面的影响是不完全相同的。遗传在中产生的。

童的态度。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为心理发展提供厂最初的物质不仅如此,儿童心理内部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统一,也同样是在儿童的活3.强化

前提和可能性。在环境的影响下,最初的叮能性能够变为最初的现实,动中实现的。

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听之任之就等于对侵犯行为的强化;成功运用而这个现实又将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和可能。儿童每一步的发展现实总3.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儿童的活动,除了日常了攻击性策略控制同伴,会增加和加强他以后的攻击性。

是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的结果。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各种活动在儿童4.挫折: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二)生理成熟因素

各年龄阶段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游戏}黝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1.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2.生理成熟为儿童心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因而是促进幼儿心攻击性荇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对孩子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1)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论述】第七节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 遗传素质以及遗传的发展程序虽然制约着儿童的生理成熟,但成熟却并(2)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丰富深化积极情感,疏导消极情

一、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不绝对由遗传决定。生理发展本身存在着遗传和变异辩证统一的规律。感;

1.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无明显差异; 2.独生子女社会性遗传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会变化,人类的种系特征就是世世代代遗传和(3)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发展中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变异进化的产物。成熟过程始终受到环境的影响。

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心理是在同成人和同伴的交往

二、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中的突出问题

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中发展的。1.和成人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任性;2.依赖性强;3.自私;4.不合群;5.胆小。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1)儿童与周围的实际联系是以成人为中介实现的;

三、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

(2)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人所特有的行为方式(使用工具的动作、言语活(一)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的原因

1.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宏观的社动等),掌握历史经验;

1.缺失;2.独特;3.家长子女关系。

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3.微观的(3)交际工具言语的掌握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使儿童心理机能专家研究认为:前两者不是造成独生子女问题的根本原因,而家长子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发生重大质变;

女关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更强调父母教养方式对独生子女心理发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

(4)儿童个性是在交往中形成的。展的直接影响。

(1)儿童在家庭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心理特点是以后心理发展的基础; 2.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

(二)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的教养方式的特点:1.溺爱;2.过分保护。(2)家庭及其成员对儿童心理的教育,比家庭以外其它人更易起作用;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或协作关系,四、影响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教育(3)家庭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在时问和空间上都是全面的。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1)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2)同伴交往可以增强儿童社会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在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提出认知和社会技能;(3)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应特别重视:

不同观点,形成所谓先天与后天、成熟与学习、环境与教育之争。的需要:(4)同伴交往可以促进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1.鼓励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2.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

1.遗传决定论

3.让孩子懂得行为界限,了解行为规范;4.让孩子学会移情,培养孩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

第五篇:学前儿童教育基础理论

《学前儿童教育基础理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完《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后,对学前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了幼儿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发展。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既要保证幼儿在身体健康,又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在教育教学方面:以爱为基础,尊重幼儿。

教师要有爱心,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和尊重,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同样。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不同侧重,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借鉴前人有益的主张和对幼儿的研究,善于捕捉幼儿的关键期,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去发现幼儿,观察幼儿。

(二)在幼儿的身心健康方面:增强幼儿体质,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尽量用正面的语言去引导幼儿。一天保证幼儿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单单是要增加幼儿认知,而是要是幼儿在身心方面都得到发展。吸取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等的精华,让我们的教育实践更符合幼儿,更能发展幼儿。

(三)在管理方面:理论结合实际。

学习完基本理论,对我的幼儿园管理和班级管理都颇有益处。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支持,我的工作更顺畅。当然我也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

总而言之,学习《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让我更加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也让我的教育生活多了许多依据和理论奠基。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成为孩子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通过这次《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学习,让我了解到学前期是儿童的认识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他们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了幼儿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发展。

在讲座中,我对夸美纽斯的道德训练教育思想,印象十分深刻,它要求幼儿尊重长辈,说实话,使孩子习惯于劳动,厌恶懒惰,要学会仁爱,乐于施舍,乐于助人,谦恭的良好品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孩子提供各种例子,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进行教导。在教育教学方面:以爱为基础,尊重幼儿。教师要有爱心,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和尊重,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同样。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不同侧重,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借鉴前人有益的主张和对幼儿的研究,善于捕捉幼儿的关键期,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去发现幼儿,观察幼儿。

学前教育能对儿童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而长远的作用,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我们不能忽略了孩子们受良好教育的时期,我们应该更加的关心,爱护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成材。此次学习让我对学前教育理论有了新的认识,他将引导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自己做得更好。

下载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一、特殊教育的内涵与理念 特殊儿童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规律的科学,又称特殊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对特殊儿童有两种理解,特殊儿童教育学也......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一, 对该儿童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姓名: 小萌 性别: 女出生年月: 2003年10月健康状况: 良好智障程度: 中度智障自身发展状况:自理能力较强,可以自己穿衣服、穿鞋子、......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 学前特殊儿童 是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心理学重点知识辅导(范文)

    2010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辅导 1、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

    学前心理学 各章节重点[五篇范文]

    Laman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 【1】为什么说心理学史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答: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概念〗 1.心理是人脑的机......

    论文-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研究综述 摘要:特殊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其发展经历了萌芽、诞生和发展等阶段。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特殊教育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2大全

    (0883号)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主要表现为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的特殊儿童是 A.脑瘫儿童B.认知发展障碍儿童C.病弱儿童D.孤独症儿童 2.全纳性一体化融合教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