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峰学区两基整改报告
高峰学区关于教体局督查‚两基‛工作的整改材料
为了全面抓好‚两基‛迎国检的各项工作,保证我学区‚两基‛迎国检工作能够顺利通过,根据安定区‚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两基‛工作整改通知书,就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学区在近一段时间进行了积极整改,现将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1.认真学习《安定区‚两基‛迎国检工作手册》,学区组织对各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就‚两基‛相关数据进行了多次认真的培训,并建立学区人员包校联系责任制,由学区人员就相关学校随时进行督查,促使各校领导真正理解、掌握‚两基‛各种数据。
2.由乡政府牵头召开‚高峰乡‘控辍保学’动员会‛,对各村委会书记、主任、各校校长进行培训,并签订责任书,要求各村委会书记、主任、各校校长开展法律法规教育活动,依法动员、劝返流失学生复学。经过努力,我学区成功劝返流失学生3名,已经在原学校继续上学。一部分流失学生正在劝返的过程中。
3.结合教体局8月3日召开的‚两基‛档案建设培训的会议精神,我学区根据《安定区‚两基‛迎国检建档工作辅导资料》中提出的8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逐条收集整理,力求内容齐全,重点突出。并结合最近教体局包片人员刘主任的检查和安定区孙区长、教体局南局长、雪局长、纪主任一行的督察情况,经过近几天的整改,我学区各所学校的‚两基‛档案整理已逐渐规范、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提高: 一是进一步坚持依法治教,巩固‚两基‛成果。各学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还有教育类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要进一步提升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借‚两基‛国检的强劲东风,进一步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用观念的提升来切实加快全乡教育现代化进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提高全乡人口素质。
三是要进一步提高投入。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能对教育发展和投入松劲,坚定不移地加大投入,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达到经济、教育发展双赢目的。进一步加强对村完全小学音、体、美、实验仪器及设备的配置工作。努力改善村级学校的办学条件。
四是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使全乡教师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作风有大的提高。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层次和学识水平,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教师安心教学、倾心工作,为我乡的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五是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切实对贫困家庭、离异家庭、单亲无亲家庭及各种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教师家访式劝返,并责任到人,一定要解决学生思想上的负担,使其能够正常放下负担,重回学校上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不为国家社会拉后腿。
六是加快各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大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加快扫盲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成人自学成材的效率,各学校扫盲教师要加强脱盲人员的学习巩固,杜绝复盲现象,努力提高成人教育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
七是查漏补缺,建立健全完善‚两基‛档案,各种数据要做到严肃、准确、真实、可靠。进一步规划学校管理,不断完善各类规章制度,按照《安定区‚两基‛ 迎国检建档工作辅导资料》,逐项检查,一一完善,使档案达到迎国检的标准。
八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各学校‚两基 ‛工作各个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对于挪用、侵占专项经费,提供虚假材料骗取专项经费以及由于规划失误和工程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要及时予以查处。
总之,我们要以这次‚两基‛的国检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把我学区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办让家长放心和社会满意的教育,全面迎接区、市、省以及国家的检查验收。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高峰学区
关于教体局督查“两基”工作的整改材料
安定区高峰学区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第二篇:关于检查高峰学区“两基”工作的汇报材料
关于检查高峰学区“两基”工作的
汇报材料
为了使高峰学区的“两基”迎国检工作能够顺利过关,根据局领导的安排,我在最近几天对所包学区进行认真检查,现将检查中了解的“两基”情况以及发现的一些问题汇报如下:
一、高峰学区“两基”情况
(一)基本情况
高峰乡位于定西市安定区西南部,属高寒二阴山区,全学区流域面积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万亩,现有8个行政村,总人口 7951人(农业人口7827人),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14元。
全学区现有一所独立初中、一所九年制学校、五所完全小学、一个教学点,在校学生1016人(女482人),其中初中学生479人,小学生537人,共设44个班(其中中学12个班,小学32个班),共有教师96人,女28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专任教师中中级职务32人、初级职务59人、未评人员5人。全学区共有退休教师11人。
(二)“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1.普及程度
入学率:2010-2011学年全学区共有适龄儿童(7-12周岁)678人,已入学678人,入学率100%,适龄女童人口330人,已入学330人,入学率100%;全学区共有适龄少年(13-15周岁)430人,初中入学411人,初中净入学率95.6%,其中女229人,初中入学219人,初中净入学率95.6%; 辍学率:全学区小学学年初在校学生550人,年内转入1人,转出9人,(转出区外5人,区内4人)现有学生537人,辍学5人,辍学率为0.9%;初中学年初在校学生503人,年内转入3人,转出18人,(转出区外8人,区内10人)现有学生479人,辍学9人,辍学率为1.79%。
完成率:全学区15周岁人口164人,已接受完初等教育157人,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5.7%;15周岁女90人,已接受完初等教育87人,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6.7%。
全学区17周岁人口223人,已接受完初级中等教育205人,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1.9%。17周岁女103人,已接受完初级中等教育96人,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3.2%。
留守儿童少年:中小学留守儿童27人,其中女15人。2.师资水平
全学区有小学教师56人,专任教师55人,本科10人,大专35人,中专11人,任职资格合格率100%,学历合格率100%。初中教师40人,专任教师40人,本科14人,大专25人,高中1人,任职资格合格率100%,学历合格率97.5%。全学区中小学教师与学生比例为:小学为1:10,初中为1:12。
3.办学条件
①高峰学区中小学占地面积40813平方米,小学校舍建筑面积3568平方米,生均校舍7.4平方米,初中校舍建筑面积4158平方米,生均面积8.3平方米。
②完善教学设施,全力做好图书、仪器、教学设备购置及初中实验室建设。配合项目建设完成高峰初中、明德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装备,完成独立初中学校理化生实验室建设,明德中心小学完成科学实验室建设,使中心小学、独立初中实验仪器100%达标。学校生均图书:按照
寄宿制小学一所:明德中心小学现有学生176人,6个班,2013年改建为寄宿制小学,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更好地发挥中心小学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2013年红堡学校将停止初中部招生,逐步改办为完全小学,计划并入红光小学、红堡子小学3-5年级,部分教师分流到红堡学校。并于2011年将红堡子小学改办为教学点,于2015年将红光小学改办为教学点,届时,红堡学校共有学生预计200人(6个教学班)。
马营小学(完全小学、6个班)、牌坊小学(完全小学、5个班)、新泉教学点(教学点、1个班)按《布局调整规划》计划保留。
按《布局调整规划》2012年新建高峰幼儿园一所。4.教育经费
自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了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以来。2008——2010年,各学校公用经费补助分别为52.84万元、65.5万元、70.67万元;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分别为3.13万元、4.91万元、12.8万元。
学区和各学校均按照安定区教体局、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收费,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和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杜绝滥订教辅资料,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严禁截留、挪用保障经费,严禁私设“小金库”。切实加强对学校财务工作的审计监督,保证学校有限的资金全部用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5.教育质量
全学区各学校都能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小学初中开课率均达100%,并能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②进行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在地震、建筑物发生火灾或倒塌等突发事件时,师生们能有条不紊地疏散远离事发现场,防患于未然,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各学校每学期组织进行了一次安全疏散演练活动,拟定了详细的安全演练活动方案。
③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明确工作职责,分工协作,统筹做好全学区各学校的安全工作,学区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学区校长陆涛同志,副组长为学区会计杨树禄同志,各校校长和学区其他人员为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杨树禄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督促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及学校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记录等工作。学区最后与各学校签订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要求延伸到每个教师和班级。经督查,各学校与班主任、科任教师都签订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了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④各学校加强校内治安巡逻检查
为了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学校教师为组员的综治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全部建立警务室,同时确定了保卫专干,成立学校护校巡逻队,配发发了保安制服、巡逻袖章、胸牌、专用木棍,在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树立安全警示牌,在学校周围张贴标语,每天组织教师值日巡逻,制止校外不相干的陌生人员进入校园,维持学生秩序,检查住宿学生就寝情况,处理突发事件,把影响安全工作的矛盾处理在荫芽状态之中,有力地维护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各学校全面落实全封闭式管理制度,教学时间大门上锁,设立来客登记处,由值周教师负责,杜绝学生在课余时间出入
调了具有成人小学毕业证的村民到乡派出所更改文化程度,将文盲或半文盲改为小学;各学校建立健全了扫盲“七项”材料:(扫盲教材;教案;作业;试卷;扫盲人员花名册;培训记录;培训人员花名册。)
二、“两基”工作的具体做法
自从2000年以来,高峰乡始终把创建教育强校与“两基”迎国检齐头并进,融为一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义务教育政策,落实上级有关精神,自加压力,抢抓时机,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形成“两基”迎国检工作强大合力
1、乡党委、政府始终站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两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做到“ 四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教育放在全学区社会发展的首要地位,通过各种会议和层层动员,统一了全学区广大干部、教师和党员群众的思想认识,为“两基”迎国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根据省政府“两基”迎国检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区两基迎国检会议精神安排,为进一步抓好高峰乡“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强化各项指标,迎接“两基”国检,要求各学校做到早布置、早安排、早落实,尽快做好“两基” 国检相关准备工作。经乡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高峰乡 “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两基”迎国检工作。要求各学校成立“两基” 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并做好“两基”档案的续建和各项具体工作,促进高峰乡“两基”工作和教育教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工作到位。实行“两基”迎国检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乡村领导包校、学校教师包教,促使各学校将“两基”迎验责任落实
和有关资料。(办公室)
(2)督促各学校采取积极措施,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有关任务的达标。负责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巩固提高、摸底调查和建档工作。(电教室)
(3)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治理,确保各学校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学校收费行为。(财务室)
(4)负责教育质量各项指标的监控和义务教育监测工作,督促各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依法规范办学行为。(教研室)
(5)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做好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校园校产的摸底、登记等工作;理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机制。(财务室)
(6)“两基”档案的重建等工作。(电教室、办公室)(7)负责设施、设备、图书仪器、音体美、卫生等器材的摸底调查及装备配备工作。(电教室、办公室)
(8)各类材料撰写和 “两基”迎“国检”工作的宣传。(办公室、教研室)
(二)立足实际,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峰乡抓住“两基”迎国检的难得机遇,拓宽渠道,加大投入,2004年,争取明德项目100万元新建明德中心小学,2007年,红堡学校修建砖木结构办公室3栋,教室2栋,建筑面积855平方米,投资89万元,2009年,高峰初级中学争取校安工程项目90万元新建宿舍楼1016平方米,牌坊小学争取校安工程20万元修建2栋教室,面积172平方米;2010年,红堡学校学校自筹资金4万元修建厕所75平方米;马营小学争取43万元修建办公室1栋,教室3栋,厕所
011
三、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1、高峰初级中学校门口左侧一栋厕所,因为储便池在水渠下流,遇到雨水天气,储便池里的污水满溢后会流向校门外斜下方的水井,加之常年雨水浸泡,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已建议校领导结合实际情况想办法及时修缮。
2、“两基”表册表间关系不正确,更新不及时、不完整。各学校两基业务教师不注重实效,不钻研“两基”表册表间关系,个别学校两基业务教师有侥幸心理因素,工作滞后。
3、辍学底子不清,异动出入学生转学手续不全。这个特别是高峰和红堡两所初中。
4、“两基”迎国检以来,个别校长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没有提高认识。高峰初中校园文化建设投入少,效果不大。
5、各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成人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相对滞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还比较缓慢。
6、各学校音体美器材少。
第三篇:学区两基汇报材料
泉湖乡“两基”迎国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2011年9月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泉湖乡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专家不辞辛苦莅临我乡检查指导“两基”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对我乡教育工作的关心和厚爱!我乡“两基”迎国检工作启动以来,按照区政府提出的相关工作要求,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快速行动,各项工作均有序开展。下面就我乡“两基”迎国检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如下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指正。
一、基本情况
泉湖乡位于肃州区东城郊,距离城区2公里,现辖9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5301户,20432人,青壮年人口8760人;耕地面积35122亩,人均耕地1.8亩。近年来,全乡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导产品,以奶牛养殖、务工经商、城郊旅游、农产品批发、精深加工为支柱产业,五业并举发展。2010年,全乡社会总产值10.2亿元,经济总收入7.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36元,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全乡教育布局调整后,现有1所中学、7所小学。学校占地总面积99481平方米,生均22.87平方米;建筑面积14782平方米,生均4.94平方米。在编教职工153人,其中:女教师8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41人,中高级以上职称55人。全乡共有教学班76个,有适龄儿童2825人,其中:中学在校学生589人,小学在校学生1534人,寄宿生190人。
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按照“两基”工作评估验收办法,我乡“两基”工作经过自查自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一)普及程度
目前,全乡共有0-18周岁人口5010人,7-15周岁学龄儿童2825人。其中,小学适龄人口(7-12周岁)1954人,初中适龄人口(12-15周岁)1092人,残疾儿童、少年9人。2008年-2010年,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三年均为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三年均为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三年均为100%。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三年均为:0%;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三年均为0%。15周岁人口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三年均为1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三年均为100%; 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三年均为:0%。通过三年来的辛苦工作,我乡教育成果丰硕,达到了国检的标准。
(二)师资水平。
2008—2010年,全乡小学师生比分别为1:
23、1:
21、1:19;中学师生比分别为1:15.5、1:
13、1:15。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100%、100%、100%,专任教师任职资格率分别为100%、100%、100%。新补充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100%、100%、100%。教师继续教育年检合格率分别为100%、100%、100%。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分别为:100%、100%、100%。学历合格率全部达到国检目标。
(三)办学条件。
1、校舍情况:全乡小学校园占地总面积57653平方米,生均31.9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267平方米,生均6.25平方米。初中校园占地总面积41828平方米,生均71.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15平方米,生均5.96平方米。没有D级危房。2008年撤并了北湖小学,现全乡8所中小学全部建成校校通,优化了教育资源。
2、图书配备情况:全乡小学共有图书30680册,生均图书20册。初中有图书12369册,生均图书21册。全部达到了国检标准。
3、教学仪器配备情况:我乡中小学试验仪器设备达到2006教育部基本配置。小学音体美卫设备配备率为98%,初中音体美卫设备配备率为95%;小学电教设备配备率为100%,初中电教设备配备率为98%。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98%,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4、大班额情况:全乡小学平均每班29名学生,初中平均每班42名学生,不存在大班额教学情况。
(四)教育经费
2008—2010年,全乡财政拨款分别为:712.78万元、841.06万元、881.73万元;2008年—2010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均大大高于区上标准,大大超过了国家验收标准。教师工资由区财政按月及时全额统发、义保经费全部足额拨付,初中每生每年500元小学每生每年300元。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各类教育专项资金都能按时拨付到位,没有截留、挪用现象,国家免费教科书全部发放到学生手中。对困难学生的帮扶资助力度逐年加大,对低保户子女、低保边缘户子女、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全部纳入一折通及时给予发放,小学贫困寄宿生每生每年补助750元、初中贫困寄宿生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教育经费投入达到三个增长。
(五)教育质量
2008年以来,学校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在校学生品德评定合格率均达到100%。2008年—2010年,小学毕业生全科合格率分别为93.5%、94.5%、95%,初中毕业生全科合格率分别为93%、92.3%、89.3%。小学毕业率分别为100%、100%、100%,初中毕业率分别为100%、100%、100%。小学毕业年级全科合格率和初中会考合格率保持在了全区前列。
(六)扫盲工作
2008年,全乡共有文盲112人,青壮年文盲率为1.1%。2008—— 2010年以来,分别扫除文盲30人、40人、42人,扫盲率分别为99.8%、99.7%、99.6%。三年来,脱盲人员巩固率分别为100%、100%、100%。全乡扫盲工作达标率全部为100%。共办挂牌扫盲点4个、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乡级1所辖3个分校,三年开办扫盲班3期12场次,共扫除文盲112人,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校面积560平方米,分校设在春光、泉湖、花寨三所小学。
(七)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部门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力度,各校均安装了电子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全乡配备专、兼职保安员9名,配置电警棍16根,橡胶警棍18根,大对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拆除了D级危房,翻建、维修了老旧校舍2600多㎡,彻底解决了校舍的安全隐患问题。几年内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安全事故。
主要做法有: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为加强学校的周边环境治理,确保教育教学工作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开展。成立了由政府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和学区主任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各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泉湖乡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完善了泉湖乡学校稳定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及职责》、《泉湖乡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单位配合抓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有力地维护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二是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管理职能,完善了监督检查、排查整治等工作机制,由乡政府牵头,乡综治办、司法所、卫生办、东郊派出所等部门和单位全力配合,定期对各中小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督查,检查范围包括学生宿舍卫生情况、楼 道安全出口状况、食堂卫生等,对发现的突出问题或安全隐患责令及时整改。同时,对校园及周边的校舍、房屋、网吧、饭馆、小卖部进行集中排查整治等活动,为各学校师生提供了安全保障,营造了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自2008年以来,乡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拆除了D级危房,翻建、维修了老旧校舍2600多㎡,彻底解决了校舍的安全隐患问题。
三、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自开展“两基”迎“国检”工作以来,我乡研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政府乡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村书记和双管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为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办公场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配齐办公设施、设备,积极认真开展工作,做到了“人员到位、设备齐全、职责明确”。根据区上的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各项目标任务,研究制定工作措施,细化了各部门职责,分解落实评估细则分项指标,把“两基”迎“国检”的各项指标列入工作考核内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排查解决“两基”迎“国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拟定工作方案,采取得力措施,认真组织自查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为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乡党委、政府根据《肃州区2011年“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制定下发了《泉湖乡“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对认真做好“两基”迎“国检”准备工作和完成时限进行了周密安排,对各部门、单位应承办的重点事项予以明确,并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了重点交办。同时,乡党委、政府把教育事业的发展纳入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优先考虑 教育发展。每年筹集一定资金用于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先后完成了全乡七个幼儿园的新建,中学餐厅、围墙、操场的新建。每学期开校或期末,党委书记、乡长、分管教育的副乡长等领导同志亲自深入各校检查工作,广泛走访调查,狠抓安全与收费工作,采取现场办公、现场交办等工作形式,及时指导安排相关工作。在平时,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定期、不定期的深入学校检查工作,了解教学工作进展情况,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利用节假日走访慰问优秀教师和困难教师,有效促进了全乡教育的有序快速发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全力营造浓厚的迎检氛围。
乡文化站和各中小学通力合作、相互配合,收集整理了我乡“两基”迎“国检”工作中的各种图像、文字资料,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我乡“两基”工作的丰硕成果,在全乡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反响,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我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力度。一是制做宣传展板15块,30个板面,内容涉及我乡教育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文字简明通俗,图片清晰感人;二是乡政府及各中小学悬挂宣传横幅共60多条,刷写、张贴宣传标语300多条,制作黑板报三期,印发宣传资料10000余份;三是各村、各学校建立“两基”工作展室和档案资料室,在醒目的位置设立2块以上永久性标语,并在人员密集或流动量大的地段悬挂或刷写了90多条宣传标语,设立了专题宣传橱窗,宣传版面达5块以上。通过组织召开专门会议、悬挂横幅、墙体标语、校园广播、入户调查、发放《两基迎国检应知应会知识手册》等多种宣传渠道,向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宣传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的重要意义,介绍全乡近年“两基”工作取得的成效,增强了各级组织、广大群众重视教育、关注“两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营造了全乡合力支持“两基”迎国检工作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创新工作载体,狠抓迎检各项任务落实。
1、狠抓空辍保学,努力提高普及程度。一是加强入学后的管理,用情感留住学生。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服务好学生,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二是实行学生入学家长通知书制。每学期开学初实行小学生到校人数一周一报制,初中生到校人数一天一报制,对全乡“两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实行月通报制。
2、建全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文化技能水平。泉湖乡地处城郊,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多,为扫盲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为全面完成扫盲工作,我乡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保持质量、按期达标”的扫盲思路,不断加大对扫盲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扫盲工作责任意识,实行政府、教育部门“双线三级六包六保”责任制,把扫盲任务落实到村、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了“八落实一保证”。扫盲人员组织扫盲班,深入农村开展扫盲工作。三年来,共举办扫盲班3期12场次,先后抽调21名乡镇干部、44名教师组成扫盲工作组,对112名文盲进行了扫盲培训,其中参加脱盲考试的有112名,合格率为100%。经过三年来的大规模扫盲,全乡的非文盲率达到了100%,常住青壮年人口8760人,提高了全乡农民整体素质,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3、规范档案管理,完善“两基”基础资料。
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两基”资料收集整理,按照区“两基”办的统一建档标准,进行了分类指导。一是抓好了业务培训。乡政府、学区主管领导参加了区上召开的“两基”迎国检工作培训会;乡“两基”办又召开会议,对各村、学校具体负责“两基”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和人员进行了“两基”建档工作的二次培训。二是做实了入户调查信息收集工作。乡学区安排全乡中小学教师分组进入86个村民小组,对 0-18岁的儿童少年进行了入户摸底,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三是加强了督促检查。乡主要领导定期检查,掌握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苦难和问题,有效地推进了工作进度。四是规范建档标准。按照区国检办的要求,以国检7大类、305小类的标准,乡政府、学区共整理资料382本,210盒。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较先进的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辖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的 “控辍保学”工作难度仍然较大,学生季节性流失或因举家搬迁、外出打工而流失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中小学校舍用房还比较紧张。
三是学校安全保卫力量薄弱。我乡目前共有中小学8所,学校专、兼职保安只有2名,辖区内派出所,无法及时应对校园及周边突发安全事件,校园安全得不到根本保障;
四是部分学科结构不合理,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紧缺,一师多科、非专业任教等现象依然存在。
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要创新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迎检工作氛围;
二是按照乡教育局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强教育投入,加快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让全乡适龄儿童接受优质教育。
三是通过积极稳妥的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教师培训,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
四是要健全信息收集和档案管理制度,对各种数据资料要进行及时的收集、核对、整理,做好各类表册数据的填写、运作工作,切实做到表表相符、表册相符,确保基本数据与实际情况吻合; 五是建立扫盲教育、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做好流动人口子女的排查登记工作,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情况。同时,每年举办巩固培训班,巩固扫盲成果,杜绝文盲复盲和新生文盲的产生。以健全的制度、规范的程序,做好我乡的控辍保学和扫盲教育工作。
第四篇:2010“两基”自查整改报告 2010.12.4专题
二中(2010)27号
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两基”工作整改报告
桥头镇人民政府: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口素质的重大举措。为了认真做好“两基”的巩固提高工作,根据县教育局,县政府教育督导室11月24日通知的要求,根据文件精神,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我校成立了自查整改小组,对“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自查,现将自查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通二中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县直属完全中学,也是青海省二十所知名重点中学之一。目前,学校占地71.5亩,有6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16名,教职工272名。学校现有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809名,设有28个教学班。
二、“普九”主要指标巩固提高情况
(一)普及程度(近三年)
1.入学情况
在校学生数
2008年1639人,2009年1677人,2010年1809人。学生变动数
2008年,上学年初在校学生1550人。增加学生544人,其中,初一招生530人,转入14人。减少学生455人,其中,毕业419人,休学2人,转出8人,辍学26人。本学年初在校学生1639人。
2009年,上学年初在校学生1639人。增加学生670人,其中,初一招生639人,复学2人,转入29人。减少学生632人,其中,毕业584人,休学5人,转出18人,辍学25人。本学年初在校学生1677人。
2010年,上学年初在校学生1677人。增加学生677人,其中,初一招生650人,复学3人,转入24人。减少学生545人,其中,毕业501人,休学7人,转出12人,辍学25人。本学年初在校学生1809人。
在校残疾学生数
2008年3人,2009年3人,2010年2人。2.辍学率
2007年1.68%、2008年1.53%、2009年1.49%
(二)师资水平1.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2.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3.校长培训合格率为100% 4.代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2010年有代课教师1人,占专任教师1%。1.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2010年5.02平方米,已达标。无危房面积。2.教学仪器生均金额(生均标准:140元)
2010年188元,教学仪器按生均金额计算,已达标。教学仪器配齐率目前还未达标,已按照省上下发的标准,对所缺仪器和设备进行了登记,并上报了所缺仪器和设备目录与参考报价,总金额为209700元,等统一购置的仪器设备到货后,教学仪器配齐率就可达标。
3.音体美器材设备生均金额(生均标准:164元)
2010年120元,本学年的音体美器材设备生均金额未达标。配齐率目前也未达标,已按照市上下发的标准,对所缺器材设备进行了登记,并上报了所缺器材设备的目录与参考报价,总金额为105900元,等统一购置的器材设备到货后,教学仪器配齐率就可达标。
4.生均图书册数(生均标准12册)2010年我校生均图书为11.93册,尚未达标。学校已制定出了购置计划,等购置的图书到货后,图书就可以达到人均12册的标准。
(四)教育经费(近三年)1.学校教育经费总支出
2008学年92.9万元,2009学年113.1万元,2010学年 115.9万元。
学校预算内教育基建拨款
2008学年拨款5万元,2009学年无拨款,2010学年无拨款。上级下拨各种教育专款
2008学年1.4万元,2009学年1.5万元,2010学年6.9 万元,以上下拨各种教育专款均用于义务教育。
2.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2008学年568元,2009学年675元,2010学年691.3 元。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
2008学年447.5元,2009学年587.5元,2010学年650 元。3.学校年教师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的比例
2008学年3.41%,2009学年3.46%,2010学年4.5%。
4.教职工工资均能按时足额发放 5.学校无捐、集资收入
(五)教育质量 1.毕业率为100% 2.体质健康合格率
2008年98.1%、2009年81%、2010年96.5%、3、综合素质合格率为100%
三、“普九”巩固提高的主要做法
1、对流失、辍学学生的动员返校采取的措施及流失、辍学学生情况。
学校正配合桥头镇人民政府加大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继续开展对流失、辍学学生的动员返校工作,对异地读书,去向不明学生佐证资料的收集工作。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我校制定了“控辍保学四项措施”:一是制度控辍——制定了《大通二中控辍保学工作制度》;二是管理控辍——把控辍责任分解到每一位任课教师;三是教改控辍——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四是情感控辍——开展“爱心一帮一”活动,关爱“问题”学生和学困生,用真心爱护辍学生。
2、“两基”迎国检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我校已在街道书写两条大型标语,绘制一幅大型宣传画,召开了全校“两基”迎国检工作动员大会,利用家长会宣传“两基”迎国检工作,并印发宣传材料,办了两期“两基”迎国检知识宣传橱窗。
3、学校教学仪器,体、音、美器材,图书的录入与统计情况。按照下发的全市《中小学音体美器材装备情况统计表》和青海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网》上发布的小学、初中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我校已将上半年和近期通过政府采购、学校自购和捐资助学的教学仪器、体音美器材、均录入“良佐”表册,对照之后,统计出了我校的教学仪器,体音美器材,图书的现有情况,统计出的三项数据均不达标,其中图书生均11.9册,尚缺150册。体音美器材缺口较大。具体现有和缺少的教学仪器,体、音、美器材,图书统计表将按时上交项目办和体卫艺科。
4、我校正按照新形成的“良佐”数据,按下发格式重新认真撰写2007—2010年的自查报告,将于12月上报县政府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
5、文书档案整理归档的情况。我校按照下发的全市统一的文书档案资料目录,在现有的基础上正进一步补充和完善2007—2010的文书档案资料,并打印了总目录和分目录。
6、按照“两基”迎国检七项的内容要求,已整理归档出2007—2010年的照片资料集,并按七项内容分类加以了说明:撰写展板和专题片材料的工作也正在加紧筹备进行中。我校将在12月份全面完成这项工作。
7、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情况
2007年我校被确定为“西宁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西宁市
教育局拨付了10万元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为了做到专款专用,合理使用,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认真讨论,合理规划,保证了每一分钱都花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项目上。同时,我们以被命名和我校建校五十周年为契机,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使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007——2008年,我校在合理使用十万元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学校又追加投资了447413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随着大通县城建设的突飞猛进,大量人口迁入县城居住,使我校生源猛增,学生数量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初中生增加到现在28个班,学校基础设施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教室较为紧缺的困难。实验设备、教学仪器等还不宽裕,音体美器材设备、图书和艺术教学器材的生均拥有量不多,今后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补充。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如何提升大通教育在全省的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是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对此,今后我们的工作思路是:
1、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首先,要建设一支团结进取、模范带头的干部队伍;其次,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2、加强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探索实施高战略决策,低重心运行的年级组管理模式。首先,要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教学工作环境,调动和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
性。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研究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人性、性格和心态,尊重和顺应知识分子的工作特点,进行文化引领,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再次,要及时解决存在和发现的问题,保证学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教科研力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学生成长的规律,追求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出一条最优化的学生培养之路。
2010年12月8日
主题词:“两基”工作 自查 报告
抄 送:县教育局,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桥头镇政府,存档。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 二0一0年十二月九日印发
共印4份
第五篇:古城学区两基简报5
古城镇学区教育管理服务站
2011年5月18日两基简报
(第五期)
充实“两基”档案 推进“两基” 工作
“两基”国检是国家教育督导团对“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是国家依法对“两基”工作的整体评估确认,是教育方面最权威、最全面、最高规格的一项督导检查,是对政府各部门履行“两基”职责是否到位的全面检查和考核。其目的不仅是认定,而是要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学区按照凉州区教育局“两基”工作的安排,结合我学区工作实际,近期以“两基”迎“国检”为主导,做了以下工作: 1、5月10日,我学区组织召开了全体中小学校长会议,要求各学校认真做好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报告,查漏补缺,分析差距,寻找原因,每位教师增强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从我学区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争取在下半学期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2、加强学校校园安全管理,做好学校安全日志记载,要求值班领导及教师坚守工作岗位,不离岗、不脱岗、不换岗、不顶岗。确保学校财产万无一失。
3、组织各校认真学习凉州区教育局捐赠图书倡议书,并要求各校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发动全校师生捐赠图书,学区领导及学校领导带头每人捐赠图书20本,每位教师捐赠图书10本,每生捐赠图书5本,各校对捐赠的图书分类整理,登记造册。
4、加强各校校园环境的治理工作,使校园整洁美观,教室墙壁、课桌椅无污迹,门窗玻璃无破损,进一步搞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作,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用最美的校园环境来迎接“两基”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