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业制造学院学术会议管理办法(写写帮推荐)
工业制造学院学术会议管理办法
为促进学术交流的发展使学术交流更好地为学科建设和科研服务,沟通我系与学术界的联系,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学术会议是指以学术研讨为核心组织的会议,主要分为学科建设、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型学术会议。
二、对于我院所属专业相关的全国性专业指导委员会召开的专业建设指导会议,我院将指定教师有针对性的参加。对于其它各种学术会议,教师希望院里经费资助参加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并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由院务会根据当年经费使用情况和教师承担课题情况决定资助费用。
1.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必须事先由个人提出书面申请,教研室推荐,提交院务会研究决定。
2.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后,应在系(部)的教学研究会议上传达学术会议内容、精神和收获,并将相关资料交资料室存档。
3.教师要积极主动的承担系(部)的教学及其它日常工作,完成教研室安排的各项工作,完成学院的教学工作量。
2009年9月11日
第二篇:2010工业制造学院毕业设计总结
2010工业制造学院毕业设计总结
今年我院共有2006级机设本科2个班和材料成型本科专业1个班约130多学生,以及2007级机设专科3个班约140多学生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其中材料成型专业为首次。为此,在毕业设计安排的初期,我们感觉有些诚惶诚恐,指导老师究竟安排谁比较合适,毕业设计题目深度为多少才能达到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生的专业水平的目的?种种问题一直浮现在脑海。后来,在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经过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克服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终于完成了我院2010年的毕业设计指导和答辩工作。下面,把我们此次的毕业设计工作做一总结,也好为未来更好地完成新的毕业设计指明一条路子。
一、关于毕业设计内容选择问题
我院各专业的毕业设计的内容应该非常丰富的,它可以是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及控制工程等专业领域,也可以是模具设计方向和材料成型专业对典型零件的成型工艺及相关的工艺装备的设计制作;更可以是各种材料成型设备的设计、控制、改造等;毕业设计研究的对象应该不仅局限于冲压、塑料件的成型工艺,更可以是各种塑性加工工艺,包括热锻件、热拉深、冷热挤压等成型工艺及工装设计等。
但目前因为受专业教师的人数和教师的专业限制,很多毕业设计内容还暂时不能开展。对06级材料班共有39人,选择了塑性和塑胶
两个方向,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也基本局限于冲压和塑料成型工艺,特别是工装设计方面。我们在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的方向选择上尽量满足学生的愿望,就是即使他专业学的是塑性方向,但因为毕业后就业将从事塑胶成型,也允许他选择塑胶方向的毕业设计题。最终有一名同学放弃了毕业设计,38人按照自己的愿望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
二、关于毕业指导教师安排问题
按照学校的毕业设计的管理规定,对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要求必须是讲师以上的职称,每个教师指导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我们安排的指导教师职称都达到了,但因为教师人数限制,并且也为了考虑专业的相关性等原因,我们尽量按照有关规定安排了每个教师指导学生搞毕业设计。本来想安排机械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但因为机械专业的老师人数本身就很紧张,每个人也都安排了相应的指导毕业设计工作,因此只能尽可能按照要求行事。
所以,我们非常希望多进一些优秀的专业老师,特别从07级开始,学生人数增加较多,指导老师紧张的问题会更突出。我们只有从师资上得到保证,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会减少,相对来说,教师的指导压力也会减小。
三、关于毕业设计质量问题
虽然我们每个教师都须指导多个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同时还有其它的课程需要教学,每个教师的压力都很大。但我们老师并没有因为指导人数的增加而放松了对学生的指导和把关工作。06级毕业班的学生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根据最终统计,机设本科和材料成型专业130多人中,获校“优秀”毕业设计推荐4人,机设本科专业有4人人获得校“优秀”毕业设计推荐。整个毕业设计成绩完全符合统计学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规律。
当然,我们在对教师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的互评过程,也发现一些老师指导的学生设计图纸有一些问题,这可能与教师的专业知识局限性有关,但最终互评老师指导了学生进行了更正和完善,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由此可见,毕业设计指导中的把关是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学生,对得起我们教师的称号。
虽然,今年的毕业设计工作就快要告一段落,但经过了这个过程,我们感觉收获不小,最起码的一条是建立起了师生之间的互信和友情,也通过教和学的互动,使老师和学生相互都得到提高。我相信,以后在学校和学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毕业设计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六日
第三篇:2008年工业制造学院毕业设计工作总结
2008年工业制造学院毕业设计
工作总结
2008年我院共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130人以及机械设计制造专科77人进行毕业设计,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现已顺利完成。其中本科共有17人毕业设计获得优秀,占总人数的13.08%;38人获得良好,占29.23%;43人获得中等,占33.08%;25人获得及格,占19.23%;7人不及格,占5.38%。专科15人获得优秀,占总人数的19.48%;25人获得良好,占32.47%;24人获得中等,占31.17%;12人获得及格,占15.58%;有1人不及格,占1.3%。以上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是科学合理的。总结今年毕业设计的经验与教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学生毕业设计期间前往工作单位实习问题。由于我院各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极好,但许多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前往单位实习,就此我院制定了相关规定,鼓励学生采用企业命题,经学院审核同意并履行相应的手续后实施,并要求指导教师加强监督指导。但在实际实施中,由于学生在外地实习,通讯联系不便,教师指导监督存在难度,另外有的学生仍采用学院命题,实习工作繁忙,无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只有到实习完后才作突击,从而毕业设计效果不理想。在明年的毕业设计中,我院还需进一步研究制订更切实可行的政策,以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其次是助教参与毕业设计时导师指导的问题。由于我院教师较少,参加毕业设计学生较多,而每位指导教师原则上指导学生不能超过10人,因此我院允许助教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并指定相应的高职称教师进行指导。实际实施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工作开展并不顺利,效果不是很好。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要求指导教师加强指导力度,提高指导质量。
随着我院学生人数特别是本科人数的不断增加,需要加大我院人才特别是高职称人才的引进,以满足毕业设计的需要。加强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积极推进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工业制造学院08年毕业设计领导小组
2008年6月23日
第四篇:2008年工业制造学院教学工作总结
2008年工业制造学院教学工作总结
2008年是我院改革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当中,根据我院“十一五”工作要点,围绕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我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努力下,我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被学校批准为校级特色专业。该特色专业是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突出对学生实际动手设计能力与应用创新能力,大力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创新设计大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我院学生有100多学生在校内参与了机械创新设计比赛,其中选拔出六个项目参与了四川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共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和两个优秀奖,在全国比赛获得一个二等奖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充分体现了本专业的特色。
其次是整合教学资源,努力完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办学能力。自2006年以来,我院新增了两个本科专业,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从2007年开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便着手进行相应的实验室建设。2008年在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建立了模具模型成列室、CAD/CAE专业教学与毕业设计专用机房、创新实验实训制作室等,并着手开始拟定下一步实验室建设计划。
另外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相关要求,根据我院各专业的培养特色和实际情况,制定了2008级三个本科专业和一个专科专业教学计划,并顺利通过了校外专家审核,为顺利完成08级各专业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我院加强了对教学秩序的管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过程管理体系,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向广大教职员工宣传学校有关规定基础上,严格按照教务处有关规定执行各项管理工作,杜绝了随意调课、上课迟到等问题。
全年未有各类教学事故发生,保证了我院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研究,本共有一项校级教改项目立项;加强了对教学质量的监督,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组织多次院内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促进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的提高。在全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一个三等奖,在校级多媒体课件比赛中,获得一个三等奖和一个优秀奖。
最后,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工程实训中心新设备的安装调试、旧设备的评估检修工作,保障了工程实训中心的顺利运行。
第五篇:2010年工业制造学院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工业制造学院教学工作总结
“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的2010年,是我院教学改革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当中,根据我院“十一五”工作要点,围绕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年末“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努力下,我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2010年被成都市批准为特色专业。该特色专业是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突出对学生实际动手设计能力与应用创新能力,大力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创新设计大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我院学生有200多学生在校内参与了机械创新设计比赛,其中选拔出十二个项目、59名学生参与了四川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其中,一个项目、5名学生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并获得一等奖。64名学生参加了2010年成都大学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技能竞赛,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156名学生和63名学生分别参加了科技创新协会举办的第四届“鸡蛋撞地球”比赛和第二届CAD技能大赛,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优秀奖13项,另外尚有四个项目获得了成都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立项等。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本专业的培养特色。
我院于2009年正式申报的车辆工程专业,2010年秋季已经正式招生41名学生,在围绕车辆工程专业的建设中,学院在一系列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5年建设规划(2010~2015),以及成都大学与龙泉区共建汽车产业平台三年规划等等,充分体现了“就业导向、服务市场,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高等教育精神,凸现校企的深度合作。
其次是整合教学资源,努力完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办学能力。在学校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本,我院在原有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着手新专业车辆工程的实验室建设的规划制定和初步落实,参与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教学实验平台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申报了成都大学车辆类专业教学实验平台建设项目,并获得100多万的初步建设资金的支持。
另外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相关要求,根据我院各专业的培养
特色和实际情况,制定了2010级四个本科专业和一个专科专业教学计划,为顺利完成10级各专业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我院加强了对教学秩序的管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过程管理体系,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向广大教职员工宣传学校有关规定基础上,严格按照教务处有关规定执行各项管理工作,杜绝了随意调课、上课迟到等问题。全年未有各类教学事故发生,保证了我院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圆满完成了2010度毕业设计的各项工作,机设本科和材料成型专业130多人中,获校“优秀”毕业设计4人,整个毕业设计成绩完全符合统计学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研究,本共有两项校级教改项目立项,积极落实和推动学校“教学质量活动月”各项工作的安排,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对教学质量的监督,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院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的提高。其中,莫莉老师获得了成都大学2010年青年教学竞赛一等奖;李俭老师的机械设计课程获得了成都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网络课程。
最后积极开展辅修课程工作的落实和安排,由于是第一次开展此一课程,学院上下非常重视,最好师资加上宣传到位和组织到位,最终 185名学生参加了第一期辅修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辅修规模居成都大学各学院之首,SoldWorks 助理工程师通过率超过86%,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