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财经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实施细则》的决议
晋财大学位[2014]2号
山西财经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山西财经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实施细则》的决议
为了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号)和《关于印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的通知》(学位[2014]5号)文件精神,山西财经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于2014年3月27日会议审议通过了《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实施细则》,并决定于发布之日起即予实施。
附件:《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实施细则》
山西财经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一、学位论文的格式构成除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要求用其它文字外,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汉字撰写。
学位论文一般由十二个部分组成,依次为:
(一)封面;
(二)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三)相应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四)目录(博士学位论文一般还须有图表目录);
(五)正文;
(六)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只针对博士学位论文);
(七)附录;
(八)参考文献;
(九)后记;
(十)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十一)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十二)封底。
二、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
学位论文每个组成部分从新的一页开始,各部分要求如下:
(一)封面
论文封面具体格式见附件一。各项目填写要求如下:
1.学校编码:10173
2.密级:非涉密(公开)论文不需标注密级,涉密论文须标注论文的密级(内部、机密),同时还应注明相应的保密年限。
3.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核心内容,一般不能超过25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4.指导教师姓名:填写指导教师的姓名、职称(教授、研究员等)。
5.一级、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名称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和我校一级学科内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名称为准。
6.论文答辩时间:按相应的时间填写。
7.论文书脊:上方写论文题目,中间写作者姓名,下方写东北财经大学,仿宋四号,行距16磅,段前段后0磅。
(二)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1.摘要是学位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学位论文的缩影。摘要文字应力求精炼、准确,要突出说明本文的新见解和创造性成果。摘要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1)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2)摘要内容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研究内容、结论、创新和不足等,尤其要突出说明本文的新见解和创造性成果。
(3)摘要的字数,硕士学位论文应在15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应在3000字左右。用外文撰写的学位论文,其中文摘要的字数,博士学位论文应不少于5000汉字,硕士学位论文应不少于3000汉字。
(4)摘要中不要用图、表、数学公式。
2.关键词是为了便于做文献索引和检索工作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为3~5个。
(三)相应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四)目录
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目三个层次的标题依次排列。目录的编排格式应统一,参阅本文第三部分《学位论文的书写、排版及印刷要求》中的示例。
(五)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核心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言或绪论(第一章):本部分一般应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提出、选题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等。
2.各具体章节: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应互相关联,符合逻辑顺序。
3.结论:本部分是学位论文的总结,着重阐述作者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正文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实,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图表清晰整齐。作者引用的文献、资料及他人的观点必须注明出处,以避免论文抄袭现象发生。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12万字,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2.5万字。
(六)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博士研究生应在正文之后增加此项内容。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包括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研究项目或获奖情况等。
(七)附录
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对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可列入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于冗长的公式推导、复杂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视论文情况也可无此项。
(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在学位论文中具有重要作用,表明该论文参考了某些有关资料,从而作为评价该论文的依据之一。硕士论文不少于40项,博士论文不少于100项。
参考文献详细规范见本文第三部分《学位论文的书写、排版及印刷要求》。
(九)后记
后记一般是表明作者论文的创作来源,应体现出作者对论文的形成过程以及在论文形成过程中作出过贡献的组织或个人予以感谢的文字记载。后记语言要简明诚恳,字数在400字左右。
(十)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需由研究生本人亲笔填写并签字,不得打字。具体样式见附件二。
(十一)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需由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本人亲笔填写并签字,不得打字。具体样式见附件二。
(十二)封底
三、学位论文的书写、排版及印刷要求
(一)摘要
摘要两字居中,三号黑体,字间空一格。摘要两字下空一行为摘要内容,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用小四号黑体,其后关键词用小四号宋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点标点符号。英文摘要,“ABSTRACT”用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居中,下空一行为摘要内容,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s”,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其后关键词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点标点符号。
(二)目录
目录两字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字间空一格。下空二行为一、二、三级(章、节、目)标题及其开始页码,一级标题用四号宋体,二、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
标题式样采用国际标准,“1”表示一级标题,“1.1”表示二级标题“,1.1.1”表示三级标题,„„以此类推。每一级目录后退两个中文字符。
标准示例:
目录(三号,黑体,居中)XXXXX(四号,宋体)„„„„„„„„„„„„„„„„„X
1.1XXXXX(小四,宋体)
„„„„„„„„„„„„„„„„X
1.1.1XXXXX(小四,宋体)„„„„„„„„„„„„„„X
目录至少由三个层次构成。层次标题要简短明确,应该是言简意赅的一个短语或词组。
(三)篇眉和页码
从第一章开始书写篇眉,篇眉为上粗下细文武线,内容与该部分的标题相同,五号黑体,居中,在正文上方显示。
页码从第一章(引言)开始按阿拉伯数字(1,2,3„„)连续编排,置于页面底端中间。第一章之前的部分按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的次序以罗马数字(Ⅰ、Ⅱ„„)单独居中编排。
(四)正文
论文正文用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中文字符。
正文中一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左起编排;一级标题下空两行为二级标题,以四号黑体左起编排;二级标题下空一行为三级标题,以小四号黑体左起编排。
新的一章,另起一页继续。
文中注释位置,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均采用脚注(页下注),编号格式为:①,②,③ „,5号宋体,每页重新编号。
(五)表
1.表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第二章第3个表的表序为表2-3,五号黑体,居表上方,左对齐;
2.表名:五号黑体,居表上方正中;
3.单位:五号黑体,居表右上方;
4.表正文:五号宋体;表中数字栏所有内容居中;最左侧项目栏中,不同项目垂直居中;某一项目中的具体子项目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居中;表格用黑色单线,线粗3/4磅;
5.资料来源:标明“作者、资料名称、刊物或出版社、时间、页码”,小五宋体,置表格左下方,顶表格左框编排;
6.表格较大,不能在一页打印、需要转页时,需在续表上方居中注明“续表”,续表的表头应重复排出;
7.表与上下正文之间各空一行。
(六)图
图一般随文编排,先见相应文字后见图。
1.图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第四章第2个图的图序为图4-2,五号黑体,居图下方,图序和图名间空2个字距;
2.图名:五号黑体,居图下方正中;
3.图形要标明计量单位;
4.图的资料来源要示明“作者、资料名称、刊物或出版社、时间、页码”,小五宋体,置图左下方;
5.图与上下正文之间各空一行。
(七)数学表达式
数学表达式,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书写。表达式后应注明序号,该序号按章顺序编排,用小括号括起放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八)附录
每个附录应有标题,小四号宋体。附录的序号用A,B,C„系列,如附录A,附录B„。附录中的公式、图和表的编号分别用A1,A2„;图A1,图A2„;表A1,表A2„表示。
(九)文后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要精选,著录主要的且与文章直接相关的文献。
2.中外文参考文献按作者姓氏拼音第一个字母单独排序。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
3.参考文献著录,每条项目应齐全。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按下表顺序和格式排列: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名[文献标识].
版本.
出版事项.
起止页码.
[1]
张明.
粮食消费预测研究[M].
第3版.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6.
注:出版事项是指出版者的城市名、出版社名称和出版时间,出版地不能省略。
(2)期刊文章按下表顺序和格式排列: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名[文献标识].
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
[1]
吴姚东.
当代国外福利测算方法研究——福利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2006,(6):
67-73.
(3)报纸文章按下表顺序和格式排列: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名[文献标识].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
王祖祥.
贫困评价与贫困指数[N].
人民日报,1998-12-25(10).
(4)电子文献按下表顺序和格式排列: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名[文献标识].
出版或地址,发表日期/引用日期
(任选其一).
[1]
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 OL].
http://,1998-08-16/1998-10-04.
4.文献标识类型。文献标识分为纸质文献标识和电子文献标识。
(1)纸质文献标识为: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专著
论文集
学位论文
研究报告
报纸文章
析出文献
文献标识
[J] [M] [C] [D] [R] [N] [A]
(2)电子文献标识为:
电子文献类型
联机网上数据库
网上期刊
网上电子公告
磁带数据库
光盘图书
磁盘软件
文献标识
[DB/OL] [J/OL] [EB/OL] [DB/MT]
[M/CD] [CP/DK]
5.如有3位以上作者,则只能列前3位,其后加“,等”或“,et al”;如“宋红、马良、杜芳,等”;其中,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字。
6.外文文献编排方法。每篇文献在同一行按以下顺序连续注明,中间用逗号隔开:
(1)所引文献为外文原文,不论是否存在该文的中译本,都可按外文原文文献处理。
(2)以作者姓名原文打头,姓名必须首字母大写;姓在前,并用逗号与后面的名隔开;名用缩写时,必须用实心点标明。
(3)出版年份。
(4)文献标题。每个实词应首字母大写。如果所引文献是文章,必须用双引号括起来,如果是书籍,不用引号;
(5)杂志名或出版社。如果是杂志,用斜体表示;如果是出版社,保持正体。
(6)第x卷,或刊物期号;
例:John,D.,1956,“On Demand”,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Feb.,PP15-25.例:John,D.,1956,On Demand,Oxford Press.7.“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小三号黑体,居中。间距为段前2行,段后2行。
题目下面书写参考文献内容,中文在前,小四号楷体;外文在后,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间距为段前段后0行,行距设置值为20磅。
(十)后记
后记两字以小三号黑体居中打印,字间空一字格。后记下空两行为后记内容,小四号楷体。
后记正文下空两行,于段尾处打印作者姓名,下一行打印写作日期,均为小四号黑体,数字使用Times New Roman体。
(十一)印刷要求
论文自中文摘要起双面印刷,之前部分单面印刷。
1.纸型与页边距:博士学位论文使用A4纸型打印,硕士学位论文使用16开纸型(184mm×260mm)打印,行间距20磅。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0mm,地脚(下)15mm,订口(左)20mm,翻口(右)20mm。
2.封皮与装订:论文一律用线装或热胶装订;博士学位论文封皮用230克米色创意纸,硕士学位论文用土绿古石纹120克纸,高校教师和同等学力人员论文选用白色。
(十二)学位论文提交
博士学位论文6本由本人提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全日制统招硕士学位论文7本,同等学力人员、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各4本提交到所在学院,由各学院统一提交研究生院学位办。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
Copyright(c)2008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院长信箱:yjsy@dufe.edu.cn
就业信箱:grad678@dufe.edu.cn
第三篇:《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科学学位
《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科学学位)指导教师遴选办法》
(山医大校学位字[2010]8号)
为促进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下放博士生指导教师审批权的通知”(学位[1999]9号文件)和《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对我校博士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修订如下:
一、指导思想
博士生指导教师是指导、培养博士生的重要工作岗位,而不是教授系列中的一个固定层次和荣誉称号。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工作应有利于我校学科学位建设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健康需要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二、基本原则
1、严格执行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博士生导师遴选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
2、自愿申请,多次评审,严格程序,公正合理,择优遴选。
3、以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其平台和引领支撑作用,支持相邻、相近、相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
三、学科范围
我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
四、遴选对象 我校正式注册的教授,直属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以及非隶属附属医院和教学基地的兼职教授。
五、基本条件
1、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能团结协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并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指导和培养博士生。
2、具有博士学位和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目前在博士点所属二级学科内从事教学、科研和/或临床工作,年龄不超过57周岁,身体健康,能担负起实际指导责任。
3、承担并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任务。
4、具有丰富的科研或临床工作经验,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较高的学术水平,研究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具体条件如下:
(1)从事基础研究的,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刊物上发表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论著3篇及以上;或在国内本专业核心期刊(CSCD,CSTPCD,CSSCI)上发表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论著8篇及以上。
②近5年主持有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可支配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指提交的科研立项任务书上第一负责人,核定的计划时间内、任务书上标明的上级下达经费数额,不包括配套经费,本校申请人以校科技处备案材料为准,校外申请人以提供的科研立项任务书并经核查为准)15万元以上。
(2)从事临床医学工作的,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刊物上发表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论著2篇及以上;或在国内本专业核心期刊(CSCD,CSTPCD,CSSCI)上发表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论著6篇及以上,同时以第一完成人获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
②近5年主持有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国家级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可支配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指提交的科研立项任务书上第一负责人,核定的计划时间内、任务书上标明的上级下达经费数额,不包括配套经费,本校申请人以校科研处备案材料为准,校外申请人以提供的科研立项任务书并经核查为准)10万元以上。
5、有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经历,至少独立、完整地培养过三届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较好。
6、有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
六、破格条件
对我校临床、教学和科研能力强且成果突出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至少独立、完整地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无博士学位的教授,或虽超过57周岁但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延(返)聘的教授,必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二项,可破格申请博导资格。
1、正在主持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国家级科研项目(面上),科研经费20万元以上;或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30万元以上;不含配套经费。
2、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刊物(影响因子在本学科Ⅰ区之内)发表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论著2篇及以上;
3、近5年来以第一完成人获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
七、遴选程序
1、本人申请并填写《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批表》一式五份和相关旁证材料一份(原件及复印件)。
2、由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培养博士生的能力及科研方向等进行认定,并向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
3、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本办法对每位申请者进行初评(投票表决,同意票达到与会委员人数三分之二方可推荐)。
4、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校内专家组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进行学术评审(投票表决,同意票须达到与会专家人数三分之二)。
5、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聘请校外专家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进行学术复审(聘请三位同行专家,同意票须在两票以上)。
6、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就申请者是否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进行学术终评(投票表决,同意票须达到与会委员人数三分之二)并做出决议。
7、提交学校党政会议研究通过。
八、非隶属附属医院人员及教学基地人员申请博士生导师资格,须首先取得我校兼职教授资格,并由教务处对其教学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审定,其它程序参照本办法执行。
九、博士生导师遴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
十、本办法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十一、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山医大校学位字[2004]1号)中有关规定和《山西医科大学关于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实施细则》(山医大校学位字[2000]12号)文件同时废止。
第四篇: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
2002年9月修订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表明研究生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的创造性成果,是申请相应学位的前提和依据。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博士研究生在规定期限内修完符合本人培养计划的全部课程,修满规定学分,经导师同意,即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
一、学位论文的选题
1.博士研究生应参加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参加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术活动及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博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工作应同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尽可能与导师及其所在博士学科点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相结合。
2.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预定的研究方向查阅文献,做好选题准备,并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写出开题报告,完成开题的论证。开题报告论证会应有包括导师在内的不少于3人的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对选题的科学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向、课题条件等作出论证。论证通过后须拟定正式论文工作计划,包括论文工作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方式、完成期限等。经导师审核同意后,院(系、所)盖章,报研究生部备案。
博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时间应不少于二年。
二、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善的学术论文。论文字数一般为10万字左右。
2.论文应表明作者已广泛阅读国内外与其专业有关的大量文献,并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和系统深入的最新专门知识。
3.论文内容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在学术上对学科发展或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4.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三、学位论文摘要与格式
论文摘要是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讨论学位的材料之一,博士生必须单独写出较详细的论文摘要(约2000字左右),内容包括:
1.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2.研究内容和过程的概括叙述;
3.主要结论、创新与不足。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格式详见《上海财经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规定》。
四、学位论文的预答辩
为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进行预答辩。
1.预答辩的时间
学位论文预答辩一般安排在学位论文答辩前的3个月进行,上半年4月上旬前,下半年10月上旬前。参加预答辩的博士生须于开学后第一周内填写“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及情况备案表”导师签字同意后,报院(系、所)研究生秘书。研究生秘书须在预答辩前3天将本院(系、所)“预答辩时间表”报研究生部备案。
2.预答辩的组织
预答辩应由院(系、所)主管研究生教育的领导负责,在学院范围内组织,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聘请5位有关学科专家组成预答辩小组,设一名预答辩负责人,博士生本人的导师不得担任。交叉学科的论文预答辩,应聘请相关学科至少2名专家参加。预答辩前半个月博士生须将打印的学位论文初稿及“博士学位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书”各5份,交各院(系、所)研究生秘书转预答辩小组成员审阅。
3.预答辩的程序
预答辩由预答辩小组负责人主持,博士生导师应报告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的表现和学习、科研情况。博士研究生本人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除介绍论文的概要外,应重点介绍学位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研究结论的论证、研究成果的社会、经济意义等。
预答辩小组成员应结合开题报告和预答辩情况对学位论文初稿提出质疑,对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水平以及学位论文的理论或实证研究的立论依据、研究成果和重要结论等作出评价,提出修改建议。
4.预答辩的评价
预答辩小组在学位论文预答辩结束后应明确作出预答辩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研究生秘书应于预答辩结束后的3日内将预答辩评价结果统一报研究生部备案。
预答辩合格的博士生,应根据预答辩小组提出的修改意见,在规定的期限内(5月上旬、11月上旬前,以不影响学位论文提交双盲评阅为限)完成论文的修订。
预答辩不合格的博士生不能进入答辩程序,须办理延期毕业手续,填写“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学位论文修改后,随下一期博士生一起进行预答辩,预答辩次数最多3次,后2次预答辩涉及的一切费用由本人自理。
学位论文的修改与完善由导师负责指导督促完成。
五、学位论文的评阅
1.通过预答辩的博士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将不含本人及导师信息的3本论文及3份《博士论文评阅书》送交研究生部学科学位办公室进行双盲评阅。
2.论文双盲评阅人由院(系、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名,建立双盲评阅专家库。评阅人应在这一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深,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中有成就的专家。评阅人应对论文写出详细的评语,其中只要有1名评阅人认为论文未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的不能组织答辩。但对评阅结果差异较大的论文,可以重新送审一次。评阅人的姓名对博士生和导师严格保密。双盲评阅通过后由研究生部通知院(系、所)组织答辩。答辩时,应宣读评阅人的评阅意见。
六、学位论文的答辩
论文答辩是把好学位授予质量的关键,也是对研究生整个学习和论文答辩工作的综合考核。
1.论文答辩委员会
答辩委员会应聘请本学科、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任答辩委员,并要注意聘请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两方面的专家参加。
答辩委员会由五至七人组成,其中博士生导师四至五人;校外专家二至三人,其中必须有一位是博士生导师。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校外专家担任。博士生导师不得作为所指导博士生的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人,办理答辩有关事宜,博士生本人不得参加接待工作。
2.答辩委员会在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议时,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得通过。论文经答辩和投票未经通过,但经再次无记名投票半数通过并作出在两年内修改论文的决议后,可重新答辩一次;如答辩委员会未作出修改论文的决议,任何个人都无权同意修改论文和重新组织答辩。重新答辩费用由答辩人自己承担。
答辩委员会认为申请人的论文虽未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申请人又尚未获得该学科硕士学位的,可以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报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3.博士研究生因故不能按期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在第六学期结束前三个月内提交延期毕业申请,经导师和院(系、所)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研
究生部审批同意。在延长期限内该申请人不能享受博士生待遇。
4.在规定的延长期内,仍不能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撰写的博士研究生,作结业处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的博士研究生,作结业处理。
附件: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前言
本规范所指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包括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含同等学力人员申请者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包括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等)。
第1章 构成要件
除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要求用其它文字外,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汉字撰写。学位论文一般由十一个部分组成,依次为: 1.封面;
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3.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4.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5.目录; 6.正文; 7.参考文献; 8.附录; 9.致谢;
10.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11.封底。
第2章 格式要求
学位论文每个组成部分从新的一页开始,各部分要求如下: 2.1 中文封面
(1)学校代码号:10272(2)密级:非涉密(公开)论文不需标注密级,涉密论文须标注论文的密级(内部、秘密、或机密),同时还应注明相应的保密年限。
(3)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核心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5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4)培养院(系、所):填写所属院(系、所)的全名。
(5)一级、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名称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及经国务院学位办备案通过的、我校在一级学科内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名称为准。
(6)学位论文类型:分别填写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论文、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填写硕士专业学位全称,如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7)指导教师:填写指导教师的姓名、职称(教授、研究员等)。(8)上海财经大学。
(9)论文完成时间:填写论文成文打印日期(年、月、日)。2.2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2.3 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财经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有关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2.4 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单陈述。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
成果。摘要中不可出现图片、图表、表格或其他插图材料。摘要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中文摘要的字数,硕士学位论文应在15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应在3000字左右。用外文撰写的学位论文,其中文摘要的字数,博士学位论文应不少于5000汉字,硕士学位论文应不少于3000汉字。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做文献索引和检索工作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为3~5个。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的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对应。2.5 目录
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目三个层次的标题依次排列。目录的编排格式应统一,参阅第三章《书写要求》中的示例。2.6 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学位论文必须有相当的信息量,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应达到10万字以上,硕士学位论文应不低于2万字。学位论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引言(第一章):本部分应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提出、选题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等。
(2)各具体章节: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应互相关联,符合逻辑顺序。
(3)结论(最后一章):本部分是学位论文的总结,着重阐述作者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应明确、精练、完整、准确。2.7 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表是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私人通信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列入,可紧跟在引用的内容之后注释或标注在当页的下方。2.8 附录
附录是指那些纳入文章主体会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或有碍于文章结构的紧凑和突出主题思想等的材料,应编排于参考文献后致谢前。
每个附录应有标题。附录的序号用A,B,C„系列,如附录A,附录B„。附录中的公式、图和表的编号分别用A1,A2„系列;图A1,图A2„系列;表A1,表A2„系列。
2.9 致谢
致谢是作者对论文的形成作出过贡献的组织或个人予以感谢的文字记载。语言要诚恳、恰当、简短。
2.10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包括出生年月日、获得学士、硕士学位的学校、专业、时间等;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研究项目、申请的专利或获奖情况等。
第五篇:江西财经大学MBA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规定(修订稿)
江西财经大学MBA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规定(修订稿)
(2008年8月)
为加强我校MBA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工作,提高MBA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凡修满规定学分(46学分,包括课程总学分44学分、社会实践调查学分2学分),且课程成绩全部合格的MBA研究生均可提出学位论文开题申请。
第二条 MBA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教务负责人负责审查申请学位论文开题的MBA研究生(以下简称“学生”)所修学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报学院备案。
第三条 在学生选题及开题以前,学生应参加学院举办的论文写作专题讲座。
第四条 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初步拟定毕业论文的方向和选题,并将自己拟定的选题在规定的时间报送MBA学院,经学院论文工作小组审定;不符合MBA学位论文选题要求的学生,应重新进行选题。
第五条 学院结合学生的选题将论文指导教师名单下发给学生,学生结合选题的方向选择导师。如果导师与学生未能实现“双向选择”,由学院负责协调。每位导师在每个班级指导的学生原则上不能超过2人(专职教师除外)。
第六条 学院负责组织召开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书》经导师及开题小组成员签署意见后应当日送交学院存档。
第七条 学生应在开题后3个月内将论文初稿交给导师,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将《一稿审议书》交指导教师签字后交到学院,逾期者,推迟答辩时间半年。
第八条 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将论文送交指导教师,将二稿、三稿审议书交指导教师签字后交学院存档。
第九条 学生完成论文后,应在答辩前一个半月将学位论文(正稿电子磁盘一份)、社会调查报告、《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学位论文定稿审议书》、正式打印好的两份论文等提交学院,经审查合格后方可安排论文答辩。
第十条 为确保论文质量,学院将随机抽查学位论文。如在格式、写作规范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或者正文错误率达到万分之六(包括错别字、图标标注错误、脚注错误),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更正。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修正或者修正后论文错误率仍然超过万分之二者,推迟论文答辩时间半年。
第十一条 毕业论文必须经过评阅专家匿名评审环节,通过评阅的论文方能进入答辩。评阅专家一般由三名组成(校内两名、校外一名),原则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如三名评审专家中有两名评阅不予通过,本次申请无效。如三名评审专家中有两名评阅予以通过,一名不予通过,且建议通过者中的一名对论文评价很高(评分在85分以上),则可再请一名专家评阅,如该专家评阅通过,则进入正常答辩;如建议通过的专家中评价分数没有达到85分者,视同两名专家评阅不予通过,推迟答辩时间半年。
第十二条 答辩人必须根据论文评阅专家和答辩委员会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修改补充学位论文,修改稿经学院聘请的专家审核后,打印成册并存档。
第十三条 学院将保留学生学位论文的软盘及光盘。学院负责整理好学生的MBA学位论文及相关资料,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最后评议,评议合格者方能授予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通过之日起实施。第十五条 本规定由MBA学院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