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教育学复习重点
古代中国教育最早出现地时代是 夏代
<<学记> >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长善而救起失“,”禁于未发”“教学相长“等都出自于《学记》。
1632年,杰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完整的教育学体系创立者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家的奠基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视为“传统教育派”代表。
“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是杜威。
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均衡性,发展的互补性。在考试时是要回区分一些现象是属于哪个发展阶段?如人的生长关键期是属于发展的不均衡性,盲人调音期是在 发展的互补性等。
影响人发展的四大因素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3、不同类型的教育在人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是教育方针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它不是教育方针的全部。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各种各样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所以,教育方针的内涵比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更广泛。
三种学制:
双轨学制 代表欧洲—英国单轨制其代表美国分支型学制其代表苏联 四大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
1901年制定《钦定学堂章程》又叫壬寅学制,是我国第一个以中央名义制定的学制。1904年1月统制了《凑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其是第一个实施学制,标志封建传统教育结束,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1912年9月,颁布“壬子学制”,又称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是明国时期制定的第一个学制。
1922年11月1日公布了“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美国用六三三学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第八次的新课改。
试述教学过程的四大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是相互作用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的科学文化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 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2、掌握知识和法则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正确处理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系,防止重犯“’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的错误观点。2)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3)给学生进行智力展示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尽量提供一些能够启发不同不同智慧的材料,启发儿童多元智力的发展
3、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史密不可分、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
约。
4、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程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系统性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性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条原则实际上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反映。贯彻这一原则,对老师的要求是1)充分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2)尊重学生的差异
7.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能长时间的保持记忆中,以便在需要是能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这一原则由教学过程的特点和人类的记忆规律所决定的。贯彻这一原则,对老师的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3)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教学方法有:
传授法谈话法(提问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实习法欣赏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
德育的任务:
根据德育目标,我国当前情况下培养学生品德的任务主要有三方面:
1)逐步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能力并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观
2)培养坚定地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注重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道德思维、思想道德判断。思想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等素质有利于完成德育任务。现在的德育不知局限于或满足于该是学生什么是善恶美丑,不知单纯的要求学生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不仅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知道在思想道德是非面前能做出理性的分析评价、判断和选择。
德育原则 1.方向性和理论联系实际 2.知行统一3.长善救失4.循序渐进5.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 6.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7.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8.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
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2.陶冶3.标榜示范4.实际锻炼5.奖励和惩罚6.品德修养指导法 概念
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之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应该指品德教育,包括道德教育。
教学原则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学生的概念:
广义的学生指一切受教育的人或向他人学习的人;狭义的学生是指各种教育机构受教育的人;更狭义的学生是指在学校中专门从事学习活动、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教育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育组织形式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在特殊的时空环境中按一定要求组织起来的教育学诸要素结构形态及活动方式。
教育的含义
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增强人们体质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可以称之为教育活动。
广义教育既包括制度化的教育、也包括非制度化的教育它是众多形态教育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在家中、学校里、亲友间、职场中、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由社会专门机构即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进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P119
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的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是平等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教育方针的概念: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为教育工作确定的总方向和行动指针
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它是根据教育目标为指导学习者学习活动,有计划的编制…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学制的概念:
学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
第二篇: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
苏格拉底产婆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 教育内容是“七艺”(逻辑学、修辞学、文法、算术、几何、天文、乐理)古罗马时期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教育理论的专著 培根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的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提出来,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的《大教学论》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论述对象的专著(班级授课制)卢梭与《爱弥尔》强调教学活动必须注重感性、直观、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 洛克的《教育漫画》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1717 德国普鲁士王朝颁布了世界第一部义务教育法 康德第一个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教育学真正的成为一门学科的标志性事件是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现在教育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教育及生活(杜威——儿童中心论)实验教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刚要》
拉伊《实验教育学》 教育起源: 神话起源论:朱熹 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论:孟禄——儿童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论:米丁斯基、凯洛夫—唯物主义的思想下产生的 生活起源论:孙培青、胡德海 原始教育的特点:原始性、宗教性、无阶级性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目标狭窄、阶级性,封闭性、机械性、科学性、彻底性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我们如何理解教育的概念 教育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和完美化的过程。通过教育,人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提高,品德得以养成,情趣爱好得以发展,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广义的教育是一种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目的的隐秘性,导致广义教育判断的复杂性。)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关系:
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2、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
3、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教育活动的基本特性: 1 永恒性2 生产性3 历史性4 继承性5 相对独立性6 长期性7 民族性 教育目的概念 教育目的就是人们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所要取得的结果,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广义:教育的目的即培养人的总目标 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的目的 教育方针教育工作的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教育方向、教育目的和教育政策,它包含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基本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 教育目的的功能:激励功能、指导、评价、教育的分类:以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倾向为依据分类 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中心,应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萨特)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是以社会价值为中心,根据社会需要……(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纳托普)生活本位论: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提出“教育即生活说”(杜威、斯宾塞)教育目的科学分类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国教育目的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在德智体美劳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万向
2、“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3、“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教育质量标准
4、注重全名素质提高 我国教育的实现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 内容:五方面德智体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突出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关注终身发展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辨析:教育价值观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育方法、教育评价 第三章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顺序性、阶段性(循序渐进)、差异性(因材施教)、不均衡性(抓关键期教育)教育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遗传、教育、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体个性化: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特征的发展、价值的实现。P83 个体社会化的含义:个体社会化是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自身与社会的双向互动,逐步形成社会心理丁香和社会心理模式,学会履行其社会角色,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并不断完善长期发展的过程。第四章p96 现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五章:现在教师与学生 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重组性)、示范性、迟效性 现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装也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是主体性的人、发展性的人、完整性的人、个性化的人 现代师生关系的理解:教育、心理、伦理 师生关系的内型:命令、放任、民主 特点:民主平等性、互利互惠关系、合作对话性 现代师生关系的重建: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式、爱护尊重学生 第六章 课程的分类:
一、德智体美劳动技术课程
二、正规课程 有计划的正规课程 潜在课程:无计划的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悬缺课程 现代课程的设计取向:
1、知识中心课程设计理论
2、学习者中心课程设计理论
3、社会中心课程设计理论 现代课程的实施取向:
1、忠实取向
2、相互调适取向 现代课程的评价 含义:课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教育过程的计划与组织的判断和学生成绩的判断,课程评价即为,依据课程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及教育价值、二队课程系统的各方面以及课程整体作出的价值判断过程 功能:导向、调控、管理、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
1、强调全人教育,反应在课程方面,就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的发展做出要求。
2、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跟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改进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于集中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目标
是一定的教育目的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目的是通过具体的课程目标体现出来的
行为目标:随着课程研究领域的独立而出现的,并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课程类型
生成性目标:在教育过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不断生成的课程目标 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学生活动过程中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来的对首创性的反应,不是预定的结果。第七章
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学与教育之间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与智育不是一个概念 教学与上课不是一个概念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巴普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 认知主义————:布鲁纳
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也相互作用,两者是源和流的关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两条途径。
教育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一般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法、学导式教学法、讲授法、实践法 现代教学发的基本运用策略
1、注重构建系统化的教学方法
2、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价值取向
3、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的多变互动
4、教学方法实验的优化提取
5、教学方法原则及其发展趋势的把握
6、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整合 现代教学模式、布鲁纳:发现教学法
2、约翰.卡罗尔、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3、乔治诺咋洛夫 暗示教学模式
4、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模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1、改革、完善班级授课制、促进教学单位合理化
2、综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3、个别化教学成为改革方向 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教学原则是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联系实际、直观性、巩固性、量力性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辅导答疑、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教学组织形式
是一种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个别教学:是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进
度和教学实践不作统一安排
2、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统一规定的课程,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也被称作课堂教学
3、道尔顿制:能够较好地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
能力和创造才能
4、文纳特卡制:学习课程分为两部分,意识采用分科组织学生个人自
学的方式,一部分采用集体的教学方式
5、分组教学制:是一种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能力、作业、外部、学科能力、内部
6、特朗普制: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组合在一起
几种典型的教学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总结性 掌握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的辨析
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史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于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平的的基础,学生要想把思想品德的提高有助于知识掌握,但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就提高了思想品德
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的掌握知识为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
3、防止出现单纯追求知识传授或单纯追求思想品德教育的偏差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应将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时,有效发挥其能力
1、知识的获得是能力发展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赖于能力的发展
2、教育学中应引导学生自觉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促进其有效发展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1、非智力因素依赖于智力因素
2、注意有效利用非智力因素,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现代教育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习起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正确对待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
2、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3、要防止出现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对教
学的基础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第三篇:远程教育学 期末考试重点 复习答案
狭义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广义远程教育:是对在师生时空分离或学习者独立自主的所有各种情境(包括传统学校校园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中),应用各种信息通信技术和媒体资源的方法和手段,在教育、培训和学习中进行的远程教学与远程学习活动的总称。
开放学习:是一个总的类概念,不仅表示入学政策对各类教育对象的开放,而且表示用以满足学习者个人需要的各类学习资源的开放,以及学习过程和学习组织管理方式的灵活开放。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努力排除以教师、学校和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所固有的种种学习障碍。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中,学习者应能依据自身的需要和可能选择专业课程、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进度及考核方式。学生学习支助服务:是指远程教学院校及其主要代表教师等为远程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类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助服务的总和,其目的是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远程学习,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学习中心:是远程教学院校在各地社区建设的学生学习支助服务体系的基层组织机构,是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的活动基地,是远程教育教学信息的双向交互通道和教学资源的集散地,是远程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向社区辐射延伸的节点和终端。
课程开发:包括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开发和教学生的各个环节及其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学生自治:是指学习者对其自身学习的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媒体材料及其发送和接收方式、学习方法、学习进度以及检查考试方案等拥有应有的尽可能多的知情权、决策权、选择权和控制权。
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它是网络课程开发、网络教学支持、网络教学 管理三大软件系统以及众多工具软件的整合和集成。
5、远程教学的四个要素:助学者(教师)、学习者(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
远程教学3要素:教师、学生、教学资源。
远程学习组织模式:个别学习与集体学习。
学生学习支助服务:(分为学术类支助服务和非学术类支助服务)
6、远程教学过程的两个阶段
(1)远程教学(专指教)准备阶段。主要指远程教育院校(系统)及其主要代表远程教师进行远程教学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与发送(2)远程教学(教与学)实施阶段,主要指远程学生在没有教师连续面授教学的情况下进行基于资源与通信的远程学习。
7、远程教师的两大功能:①提供教学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与传送②为远程学生提供支助服务
8、课程资源开发过程:创作(设计创作和试用评估)→制作(生产制作)→发送(传输发送)→更新(课程评估和更新)
9、远程学生如何进行远程学习:(或六点中个别进行考查,注意看)
(1)从积极适应远程学习到成长为成熟的终身学习者(2)远程学习组织模式:个别学习与集体学习(3)学会自治(4)重视并学会基于课程资源的自主学习(5)重视并学会争取各类学习支柱服务(6)重视并学会有效交互与协作学习
10、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关系:
(1)信息技术催生出远程教学、远程学习和远程教育①应用信息技术开发远程教育课程②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支助服务与双向通信③应用信息技术于远程教育的组织管理。
11、五代远程教育模式理论模型:(P60图)
(1)第一代:函授模式(2)第二代远程教育:多种媒体模式(3)第三代远程教育:远程学习模式。(4)第四代远程教育:灵活学习模式(5)第五代远程教育:智能灵活学习模式
14、远程教学交互模式:单项发送技术和双向交互技术
15、远程学习模式: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基于通信的协作学习
12、三代信息技术与三代远程教育分期表:(分期;起始年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媒体)(1)第一代;19世纪中叶;函授教育;传统印刷技术、邮政运输技术、早期视听技术;印刷材料、电话、电影等
(2)第二代;20世纪中叶;多媒体教学的开放远程教育;单向传输为主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大众媒体(广播电视、卫星电视)、个人媒体(录音录像、光盘)、远程电子通信等(3)第三代:20世纪末叶;网络远程教育;双向交互的电子信息技术;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多媒体、智能媒体
1、三代信息技术与三代远程教育每代的特点 ①第一代信息技术以印刷技术和邮件通信为主,对应第一代函授教育;②第二代以大众媒介和视听技术为主,对应第二代多种媒体教学的开放远程教育;③第三代以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为主,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主要代表,对应第三代网络远程教育,电子网络学习,在线学习。
3、远程教育与开放学习相关的一种简洁分类:(P35图)远程与开放学习是指在远程教学情境中的开放学习,而开放与远程教育则是指具有开放学习特征的远程教育,都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特征。与此相对的是以连续面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和传统教学。尽管传统教育与非传统教育通常集中代表了以教师为中心和教育资源相对封闭的特征,然而,已经有不少革新表明,以连续面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和非传统教学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教育系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开放特征。
4、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基础理论
(1)社会历史动力(或社会经济基础):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对各级各类大量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大军的需求,知识经济对知识创造、传播与应用及人类智能开发的倚重,构成了推动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历史动力(或社会经济基础)。(2)物质技术基础(或科学技术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或科学技术基础)。
(3)思想理论基础:人类知识爆炸式的加速创新与发展否定一劳永逸式的学校教育,呼唤实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教育民主化和大众化、教育与学习终身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等教育思想的演变和革新构成了远程教育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4)政治决策基础: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压力、传统教育资源的不足、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各国政府对教育投资的重视和对远程教育规模效益优势的认同是优先发展远程教育的政治决策基础。
(5)教育—心理学科基础(或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学习科学基础):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学习科学的最新发展和演进的方向与趋势构成了推动远程教育发展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学习科学基础。
13、第三代远程教育(网络远程教育)应用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P63)
(1)电子通信技术;①技术构成:同轴电缆、光纤、卫星、数字微波、无线移动通信、异步传输模式与帧中继通信、分组交换通信、宽带综合服务数字通信;②举例:直播远程教学、双向交互数字卫星电视、音频会议、视频会议、音频图像、视频点播、多媒体数据流卫星广播技术
(2)计算机与网络技术;①技术构成:多媒体和超媒体、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全球网、信息高速公路、空间互联网、无线网络、移动通信;②举例: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多媒体、网络资源发布和搜索、网络非实时异步通信、网络实时同步通信、移动学习、泛在学习(3)综合技术;①技术构成:人工智能、知识媒体、智能代理、数据挖掘、虚拟现实技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全球信息基础设施;②举例:知识管理、虚拟教室、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现实、虚拟校园、全球虚拟大学
17、远程教学系统开发与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1)教学要素的扩展和重组是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与教学设计的特点(2)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支助服务是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与教学设计的重点(3)对远程教与学创新模式的探索是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与教学设计的难点
18、远程教育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体现在:①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的多样化②个别化、个性化的教学计划③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④灵活的选课制⑤完全的学分制⑥灵活的学分转移
16、远程教育各学派的微观理论及其主要内容:(P93表)
(1)穆尔;①远程教与学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学生与学习内容、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②独立学习;交互距离(师生对话和课程结构的函数)和学生自治(三条学生自治程度判定准则)的二维模型
(2)霍姆伯格;①远程教学两大功能要素;课程设计开发发送和学习支助服务②有指导的教学会谈;强调通过课程材料事先设计的教学会谈和通过技术媒体实现的各种非连续的双向通信交互机制
(3)凯伊和鲁姆勃尔;远程教学系统的两个运行子系统;课程子系统和学生子系统
(4)基更;①虚拟学习;面授教学—远程教学—虚拟教学 ②移动学习;远程学习—电子学习—移动学习③远程教与学再度综合;远程教学系统跨越时空重新构建教(师)—学(生)行为的交互作用
(5)丁兴富;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学习圈理论;远程教学要素分析以及包括以学生为本、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治和学生学习支助服务四项核心内容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学习圈理论
19、课程开发的创作模式:改造模式、新建模式、更新模式
20、课程学习材料分类:①印刷(文本)学习材料②广播(录音)学习材料③电视(录像)学习材料④计算机课件⑤互联网与全球网资源⑥网络教学平台与网络课程⑦移动学习材料 远程教育与以学生为中心:
21、远程学习是远程教育的核心
22、远程教育运行(教与学)系统:(P147图)
23、传统教育的教学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P148图)
24、远程教育的教学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P148图)
25、以学生为中心的内容
①以学生为本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根基; ②学生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核心; ③学生自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目标;
④学生学习支助服务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6、远程教育学生的共同特征:①远程学生的年龄一般以20岁至40岁之间的为多数②大多数远程学生以业余学习为主③在多数情况下,参加远程学习的男学生比率较高④大多数远程学生主要以家庭为基地的自主学习为主⑤大多数远程学生是在职成人,具有工作和家庭负担⑥远程学生通常并不属于社会上的特权和富有阶层⑦远程学生在地理上的分布通常比传统校园院校更分散、更广泛⑧上述远程学生的特征以及远程教育院校在入学政策上的开放性必然造成远程教育的学生对象比传统教育的差异大、不均匀。
27、我国远程教育学习者的特点
①大多以工作单位或生活社区为学习基地,注重社会化集体学习
②注重教师讲解、辅导及对话交流,注重视听节目等形象化学习材料,具有定期或不定期教师班组面授教学和考前辅导
③始终都在应试教育和灌输教学倾向极重的文化教育体制中学习,养成了比顽固的对教师课堂集体面授的依赖
④较少有自主学习的习惯,缺乏自我承担学习的责任,控制学习的进度。选择学习的策略、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准备。
28、学生支助服务类型:学术性支助服务与非学术性支助服务
29、远程学生遇到的困难:
(1)学习问题: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和学习进程中学术、技术和资源等发面的困难。由于远程教育采用的技术和媒体越来越多样和复杂而使这类困难增加;
(2)交流问题:远程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和个人,在与异地的远程教育机构及其代表交往时经常发生的人际交流及与组织交流的困难和信息传播。
(3)个人问题:影响学习的各种特殊的个人问题,如雇主和家庭其他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学习时间和场地、环境和条件、财政、交通等问题。30、远程学习组织模式:个别学习和班组学习
31、学生支助服务类型及功能:信息服务,资源服务,人员服务,设施服务,实践性教学 环节,作业,检测,考试
(1)信息服务①信息发布,实现动态信息滚动发布、及时更新②信息反馈与处理答复(2)资源服务①课程材料发送 ②图书馆服务,提供大量丰富的资源③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共享,有参与性、交互性,及时和经常更新
(3)人员服务①辅导,对学生课程进行辅导,答疑 ②咨询,对学生在学习期间遇到的各类(与学习有关的和与学习无关的)问题提供解答、帮助和建议性的服务③兼职辅导员教师和学生咨询顾问,对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和进度安排,考试以及注册和学籍学分管理,乃至生活和财政安排与申请资助等方面的指导和咨询④学生小组活动,减少学生的孤独感、增强认同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和问题,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认知水平
(4)设施服务①图书馆相关设施服务②视听设备服务③通信设备服务④计算机及网络服务(5)实践性教学环节,(6)作业、检测和考试,是课程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也是确定学生学业成绩、教师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32、世界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单一院校模式、双重院校模式、多重系统模式
33、世界远程教育的三大理论学派:①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变革的革命学派(并行学派)②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一体化的趋同学派(并和学派)③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连续递变的谱系学派(折中学派)
34、远程教育的起源:函数教育,英国的伊萨克·皮特曼在1840年首先应用函数方式教授速记
35、大学层次远程教育的起源:(1)英国新大学运动(2)大学推广运动
36、中国远程教育历史发展分期
(1)萌芽和准备期。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是我国远程教育的萌芽和准备期(2)创建、起步和中断期。20世纪下半叶的前期 1.函授高等教育的创建和初步发展。2.城市电视大学的创建和初步发展。
(3)恢复、繁荣和调整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1.高等函授教育的重建和繁荣2.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建立及其快速发展。3.我国远程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的繁荣4.相对平稳的发展和调整时期(4)战略革新和起飞期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起
1.普通高等学校纷纷创办现代远程教育。2.广播电视大学的战略革新。3.中国政府决策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4.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决策和进程的加快5.国家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6.重视和加快高质量教育资源(软件和课件)的建设。7.从教育界产业界到全社会的远程教育热潮。
37、远程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为中国城市和农村尤其是基层,加快培养了大批高级和中级专业人才; ③在我国这个经济不太发达的穷国办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远程教育对调整和改善我国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的层次比例、学科专业结构和地理布局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⑤远程教育为边远地区和少数名族地区培养了适合当地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经济、师范、法律、农林等专业人才;
⑥远程教育提供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全体就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提高国民素质、开展终身教育创造了条件
⑦远程教育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做好了人才准备作出了贡献,并将为推动我国进入信息和学习社会、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2、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关系,两者之间如何进行相互融合?
(1)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共性。①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组成要素是一致的。教育的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内容。②从教育的规范程度来看,传统教育与学校远程教育均具备正规教育的基本属性。正规教育主要指由学校主办,有完整课程体系,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等(2)两者的差异。①从教育的时空来看。A、学校教育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校教育形态也随着社会和教育发展而发展变化,同时,划分教育类型的标准和方法也会相应发生变化。B、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教育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提供了可能,远程教育开始发展。以让我们根据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自主的分配,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
②个性发展比较。A、传统校园教育强调统一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B、现代远程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培养。现代远程教育强调确定一种个性化、多元化的培养规格,为的是强调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③培养目的。A、传统校园高等教育以培养“英才”为目的,结果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B、远程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为目的,构筑了培养人才的“立交桥”。④教学模式。A、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B、远程教育的模式多样,有CAI课件、VBI数据广播、视听阅览室、多媒体教材、VCD光盘、BBS讨论、直播课堂、电子邮件、网上查询、电话答疑、作业指导。⑤创新能力。A、传统校园教育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专业设置口径狭窄,课程结构固定死板,加之教学内容陈旧,所以培养的学生实际上是知识面狭窄的所谓“专业对口”的专门人才,缺乏创新能力。B、远程开放教育是实现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多样化形式将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供最直接的手段,能为全社会各类成员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结果、不同形式的学习机会,能满足不同需求、不同目的、不同情况的学习者的学习要求。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教育,它面向未来,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基本目的。
(3)两者的融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使人们的学习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场所主动的进行学习。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和新的学习方式。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已不再是两个界限分明的世界,而是趋于相互融合。对于远程教育而言,必然要依托于传统教育才能正常运作,比如在招生、咨询、服务、考试等各方面需要依赖远程教育服务体系;远距离教学不能完全代替面对面的交流,仍需要组织师生、学员间线下的各种活动、沟通。而对于传统教育而言,我国约 80%的高校已经建设了校园网,校园网在日常 教学中逐渐发挥出巨大的威力,远程教育的某些应用在传统校园中逐渐流行,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产生的冲击日趋明显;建设打破时空、疆域限制的 新型开放式大学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网络教育英文专业术语:(P23表)
CAL- 计算机辅助学习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CBT- 基于计算机的培训 e-Learning- 电子学习、网络学习e-Education- 电子教育、网络教育 Distance learning- 远程学习Distance Education- 远程教育 Online Learning- 在线学习、网络学习Online Course- 在线课程、网络课程 Online Education- 在线教育、网络教育 Blended Learning- 混合学习Blended Education- 混合教育 Hybrid Learning- 混合学习Virtual Learning- 虚拟学习Virtual Education- 虚拟教育 Web-based Learning- 网络学习Web-based Education- 网络教育 Distributed Learning- 分布式学习Distributed Education- 分布式教育 Digital Learning- 数字学习Digital Education- 数字教育 Mobile Learning- 移动学习Mobile Education- 移动教育 Networked Learning - 网络学习Networked education- 网络教育 Internet Learning- 互联网学习Internet Education- 互联网教育 Technology-based Learning- 基于技术的学习Resource-based Learning- 基于资源的学习ICT-based Learning- 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学习IT-based Learning- 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Computer-mediated Learning- 计算机媒介的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 泛在学习Ubiquitous Education- 泛在教育 Open Learning- 开放学习Open Education- 开放教育 Flexible Learning- 灵活学习
三代信息技术与三代远程教育:①第一代信息技术以印刷技术和邮件通信为主,对应第一代函授教育;②第二代以大众媒介和视听技术为主,对应第二代多种媒体教学的开放远程教育;③第三代以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为主,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主要代表,对应第三代网络远程教育,电子网络学习,在线学习。狭义远程教育:教学全过程主体通过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实现的由学校或机构组织实施的各类教育与培训项目计划的总称,也可称为学校远程教育或机构远程教育。特征:①教师和学生时空上相对分离②建立在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基础上③由学校或其他社会机构组织实施④学生自学为主,教室助学为辅,教师和学生通过双向通信实现教与学的行为的联系、交互和整合。
开放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努力排除以教师、学校和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所固有的种种学习障碍,即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能依据自身的需要和可能选择专业课程、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进度及考核方式等。远程学习圈(Learning Group):用以表示构成远程教育微观层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集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于一体的远程学习时空域。
学生自治:指学习者对自身学习的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媒体材料及其发送和接收方式,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以及检查考试方案等拥有应有的尽可能多的知情权、决策权、选择权和控制权。
网络教学平台:实质上是一个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是网络课程开发,网络教学支持、网络教学管理三大软件系统以及众多的工具软件的整合和集成。
远程教育发展动力基础理论的形成:①社会历史动力②物质技术基础③思想理论基础④政治决策基础⑤教育心里学科基础
远程教学3要素:教师、学生、教学资源。
远程教育的两大功能:①提供教学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与传送②为远程学生提供支助服务 远程教育过程的两个阶段:①远程教学准备阶段:指远程教师进行资源设计、开发与传送②远程教学实施阶段:学生在没教师连续面授的情境中基于通信的远程学习。学生学习支助服务:(分为学术类支助服务和非学术类支助服务)指远程教学院校及其主要代表教师等为远程学生提供的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类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助服务的总和,其目的是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远程学习,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学习中心:是远程教学院校在各地社区建设的学生学习支助服务体系的基层组织结构,是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的活动基地;是远程教育教学信息的双向交互通道和教学资源的集散地,是远教信息基础设施向社区辐射延伸的节点和终端。
课程开发:包括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开发和教学生的各个环节及其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课程资源开发过程:创作→制作→发送→更新
远程教学交互模式:单项发送技术和双向交互技术
远程学习模式: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基于通信的协作学习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改造、新建和革新
远程学习材料分类:印刷(学术)学习材料、广播(录音)学习材料、电视(录像)学习材料、计算机课件、互联网全球网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与网络课程、移动学习学习材料。远程学习是远程教育的核心
远程学生的困难有:a.学习问题
b.交流问题 c.个人问题 远程学习组织模式:个别学习和集体学习学生支助服务类型及功能:信息服务
人员服务
资源服务
设施服务
实践性教学环节
作业
检测
考试
远程教育的起源:英国的 伊萨克.皮特曼 远程教育的运动:大学运动--大学推广运动
中国远程教育历史发展分期:萌芽准备期—->创建、起步和中断期-恢复、繁荣和调整期-战略革新和起飞期
远程教育学生的共同特征: ①学生的年龄没有限制
②大多数学生以业余学习为主; ③多数情况下,男生比率较高;
④大多数学生主要以家庭为基础的自主学习为主 ⑤大多数为在职成人、有工作和家庭负担; ⑥学生通常并不属于社会上的特权和富有阶层;
⑦学生在地理上的分布比传统的校园学生更分散、更广泛 我国远程教育学习者的特点?
① 大多以工作单位或生活社区为学习基地,注重社会化集体学习② 注重教师讲解、辅导及对话交流,注重视听节目等形象化学习材料,具有定期或不定期教师班组面授教学和考前辅导
③始终都在应试教育和灌输教学倾向极重的文化教育体制中学习,养成了比顽固的对教师课堂集体面授的依赖
④较少有自主学习的习惯,缺乏自我承担学习的责任,控制学习的进度。选择学习的策略、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准备。
以学生为中心的内容?
①以学生为本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根基; ②学生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核心; ③学生自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目标;
④学生学习支助服务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重要条件和保证。远程教育对教育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①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为中国城市和农村尤其是基层,加快培养了大批高级和中级专业人才; ③在我国这个经济不太发达的穷国办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远程教育对调整和改善我国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的层次比例、学科专业结构和地理布局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⑤远程教育为边远地区和少数名族地区培养了适合当地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经济、师范、法律、农林等专业人才;
⑥远程教育提供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全体就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提高国民素质、开展终身教育创造了条件
⑦远程教育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做好了人才准备作出了贡献,并将为推动我国进入信息和学习社会、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远程学生如何进行远程学习① 从积极适应远程学习到成长为成熟的终身学习者 ② 远程学习组织模式:个别学习与集体学习③ 学会自治,即对远程学习的自我规划设计和控制 ④ 重视和学会基于课程资源的自主学习⑤ 重视并学会争取各类学习支助服务 ⑥ 重视并学会有效交互与协作学习。
远程教学系统开发和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① 教学要素的扩展和重组(特点)②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支助服务,这是远程教育质量成功的基础和关键;(重点)③ 对远程教育学的创新模式的探索(难点)远程教育课程灵活性体现在: ①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的多样化 ②个别化、个性化教学计划 ③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 ④灵活的选课制
⑤完全的学分制 ⑥灵活的学分转移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关系?
①信息技术是远程教育发生和发展的技术基础,在远程教育中,信息技术和教学媒体被应用来为远程学习者发送教育和培训;
②学习者利用远程教育院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设计开发的教学资源和环境进行学习,主要体现在多媒体中的学习材料、视频会议和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等; ③远程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微机入网,通过网络及各种教学平台软件工具开展信息交流、协作学习等。
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有:
A.应用信息技术开发远程教育课程;
B.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支助服务与双向通信 C.应用信息技术于远程教育的组织管理。
五代远程教育模式理论模型?
第一代:函授模式(印刷);
第二代
多种媒体模式(印刷、录像带、录音带、基于计算机学习、交互视频媒体)第三代
远程学习(视频会议、音频会议、音频图像通信)
第四代
灵活学习(在线交互媒体、访问互联网的全球网、计算机媒介通信)第五代
智能灵活学习(在线交互多媒体、自动应答计算机媒体通信)
P62-63(五代远程教育模式图)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区别?
①传统教育通常以教师为中心或教师为主导,远程教育强调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治;
②传统教育以校园课堂教学为主,远程教育以学生自学为主,即传统教育侧重教,以教为主,远程教育侧重学,以学为主;
③传统教育教室个人准备教案,编写讲义或由院校指定标准教科书,远程教育由学科内容专家和教育技术设计人员共同组成创作组设计、开发、发送多种媒体的学习材料和其他教育资源。
第四篇:教育学 复习重点 2011
1、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临床法、问卷法、测量法、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统计分析法等。
2、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自身所固有的,较稳定的根本性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高等教育既有属于上层建筑的属性,也有属于生产力的属性,还包括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上层建筑的成分。高等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高等教育的本质需要参照教育本质的认识,但简单地从一般教育本质的理解来推演是无法把握其本质属性的,从根本上说,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理解分歧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历史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认识的差异性及其现实表现的复杂性、多样性。
3、高等教育有三大基本特征:
性质任务上的高等专门性,教育对象上的身心成熟性,带动过程中的复杂精神性。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四个要点
马克思主义给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专才教育:是以培养适应某一专业领域需要的人才的教育,为人才走向社会之前提供一种职业资格,因此也有人认为“专才教育”就是以职
业训练为目的的教育,是与职业的准备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6、通才教育:从性质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这种通识教育以发展人的理性为
终极目的。从目的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的教育。从内容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认识、技能和素质的教育。
7、高等学校的三个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随着高等教育在不同时期的使命不同,在三大职能之外,又有职能的新发展,如:引导社会的职能,创造新职业的职能,国际合作的职能等。
8、对高等学校职能体系的基本认识(关系):高等学校的职能并非生来如此,一成不变的;在高等学校职能的递进发展过程中,后出现的职能并不否定或取代先前已经存在的职能,而是和原来的职能一道展现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是有综合交叉发生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9、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特征:
高等教育职业劳动的内容和要求,规定其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要求。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能力结构。文化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科学基础和教育智慧。心理素质包括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品质。道德素质包括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团结协作。能力结构是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三个方面。在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非产丰富。教师角色所指的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和对教师的期望。特征主要有:大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大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楷模,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10、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现状:
以教师为主导和中心,师生关系比较淡漠,师生关系有些异化,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民主与平等,交流与理解,自由与宽容。
11、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主要有:
1)科学态度与人本精神有机统一原则;2)师生能动合作与自觉制约有机统一的原则;3)科学稳定性与适时更新性有机统一;4)坚持广泛开发、选择与便利有效利用有机统一;5)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认识有机统一;6)坚持专业化、定型化、常规化和开放化、变通化、灵活化有机统一;7)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突出关键环节有效统一。这些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
12、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1)教学改革国际化趋势;2)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3)教学趋向个性化;4)教学管理活性化;5)倡导自主性学习;6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
7)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
13、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教学服务,科研服务,信息设备服务和其他综合化的服务
14、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1)学制的建立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学制的建立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3)学制的建立须适应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15、美国高等学校学制:
三级结构,第一级为两年制初级学院,毕业后获得副学士学位;第二级为四年制综合大学和各种专业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第三级为研究院和高级专业教育,研究生可以在不同的年限与水平上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日本:
1)短期大学,与本科大学一样,但学制2~3年不等,类似我国的大专
2)高等专门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5年,毕业后可插入大学3年级学习,3)本科大学,学制一般为4年,医学科为6年,可设立研究生院,设有硕士、博士课程。
法国:
1)大学技术学院和高级技术员班,均属短期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学制2~3年,获大学技师文凭,2)大学,即综合性大学,是从事高等教
育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年,可获普通高校学业证明或科学与技术高校学业证明,第二阶段,2年,第一年获学士学位,第二年获硕士学位,或3年后获取工程师文凭,第三阶段,进一步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学制4~5年; 3)大学校,之前要经过2年的大学校预科学习,通过考试入学,经3年学习,完成后获工程师文凭,再经过1.5~2年,可获技术研究文凭。P25816、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方略
1)合理规划,确立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2)理顺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3)重视学术梯队建设,4)突破原有的学科建设组织形式,5)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
17、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1)导向目标,2)启迪智慧,3)塑造人格,4)规范行为
内容及途径:
1)共创校园精神,2)发展智能结构,3)培养健全人格,4)丰富业余生活
18、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
1)办学主体多元化,2)高教结构多样化,3)专业设置多样化,4)民办高教规范化
19、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1)国际化的教育观念,2)国际化的培养目标,3)国际化的课程内容,4)人员的国际交流,5)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6)国际化的教育评估
20、高等教育现代化:
是高等教育实体方面的现代化,而在本质上是人自身的现代化,包括:
1)高等教育实体的现代化,涉及a)高等教育思想现代化,b)高等教育制度现代化,c)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现代化,d)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
2)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有以下内涵:a)对自己本质真正占有,b)具有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精神,c)具备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创造精神。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考试题目
一、故事考核(40分钟)
1.小兔子乖乖
2.小老鼠和啤酒桶
3.好饿的毛毛虫
4.小胖熊分气球
5.冰镜子
6.梨子提琴
二、10个最熟悉的卡通形象(20分钟)
小胖熊分气球
小胖熊拿来五只气球,分给大家。胖熊说:“这是顶顶好玩的气球。”
火红色的给小狗,小狗不会吹气球,胖熊帮他吹。哇!红色的气球像团火。
黄色的气球给小猫,小猫不会吹气球,胖熊帮他吹。哇!黄色的气球像鸭梨。
绿色的气球给小兔,小兔不会吹气球,胖熊帮他吹。哇!绿色的气球像个大苹果。
紫色的气球给小猪,小猪偏要自己吹,吹呀,吹呀,“啪!”吹爆了。紫色气球变成碎片片,小猪抹起了眼泪。
胖熊拿出第五只气球,吹呀,吹呀,吹大了,气球像蓝天一样美丽。胖熊把蓝色的气球送给小猪,小猪笑了。袋鼠阿姨走过来,把一束吹好的气球送给胖熊,夸他是个好孩子。
好饿的毛毛虫
一颗小小的卵躺在叶子上。
星期天早上,暖和的太阳升上来了。
“砰!”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卵里爬了出来。
他要去找一些东西来吃。
星期一,他吃了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二,他吃了两个梨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三,他吃了三个李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四,他吃了四个草莓。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五,他吃了五个橘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六,他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甜筒、一条小黄瓜、一块奶酪、一条火腿、一根棒棒糖、一个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杯子蛋糕和一片西瓜。
那天晚上,毛毛虫的肚子痛!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毛毛虫吃了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觉得舒服多了。
现在,毛毛虫不觉得肚子饿了。他不再是一只小毛毛虫了。他是一只又肥又大的毛毛虫。他造了一间小房子,叫做“茧”,把自己包在里头。
他在里面住了两个多星期,然后,把茧咬破一个洞,钻了出来…… 啊!毛毛虫变成了一只好漂亮的蝴蝶。
冰镜子
一天,鼠妈妈和孩子们在家里大扫除。鼠妈妈把冰箱打开,哇!冰箱里面结了好大的一块冰啊!
三只小老鼠小心地把冰敲下来,圆圆的一块,又平又薄又亮。第一只老鼠说:“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学滑冰。”第二只老鼠说:“我们可以在这上面打冰球。”第三只老鼠说:“不,我看还是用它做镜子吧。”
三只小老鼠在冰块的外围镶上一圈边,背上贴一张大锡纸,再把它放到新做的木架上,做成了好大的一面冰镜子。小公鸡来了,他要照着镜子洗洗脸。小兔子来了,她要照着镜子扎蝴蝶结。蛤蟆小姐来了,她要照着镜子给大嘴巴涂口红。大家排着队,来小老鼠家照镜子。
到了晚上,鼠妈妈和孩子们关上门窗,准备睡觉了。“滴答,滴答……”“是什么响声啊?”小老鼠们很好奇,可是他们太困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小老鼠们一起床,咦?木架上的冰镜子不见了? 冰镜子到哪儿去了呢?小朋友们,快帮小老鼠们找找吧!
梨子提琴
小松鼠住在松树上。有一天,小松鼠从树上爬下来,到地上来玩。他在地上走来走去,看见一个大梨子。大梨子颜色黄黄的,一头大一头小。可是小松鼠不认识它。“咦?这是什么东西呀?真好玩。”小松鼠费了好大的劲,把梨子背回家去。他找来一把刀,把梨子对半切开,一股香味飘散开来。
“啊,好香啊,好香啊。”
小松鼠吃掉半个梨子。那剩下的半个,他舍不得吃了。
小松鼠捧着那半个梨子左看右看,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我拿它做一把小提琴吧!”
小松鼠真的把半个梨子做成了一把小提琴,又拿小树枝和自己的胡子,做成了一把琴弓。小松鼠坐在树枝上,拉起小提琴来。拉出来的琴声好听极了,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香味,传出很远很远去。
这样好听的音乐,森林里从来没有过。
这时候,在森林里的一个地方,有一只狐狸在追一只小野鸡,小野鸡一面哭,一面拼命地跑。“我一定要把你捉住!”狐狸可凶啦。
狐狸跑得快,小野鸡跑得慢,狐狸很快就要追上小野鸡了。“救命呀,救命呀!”小鸡吓得尖声乱叫。
突然,好听的音乐传进了狐狸的耳朵。呀,真好听呀!狐狸对小野鸡喊起来:
“喂,你别跑啦,我不捉你了,我要去听音乐。”
这时候,在森林里的另一个地方,有一只狮子在追一只小兔子。小兔子一面哭,一面拼命地跑。
“我一定要把你捉住!”狮子可凶啦。
狮子脚步大,小兔子脚步小,狮子很快就要追上小兔子了。“救命呀,救命呀!”小兔子吓得失声乱叫。
突然,好听的音乐传进了狮子的耳朵。呀,真好听呀!狮子对小兔子喊起来: “喂,你别跑啦,我不捉你了,我要去听音乐。” 小松鼠还在松树上拉小提琴。
森林里许多动物都来了,脚步轻轻的,在松树下坐下来。
狐狸走来。他的身后,跟着那只小野鸡。
狮子走来。他的身后,跟着那只小兔子。
小松鼠拉呀,拉呀,星星也来听,月亮也来听。
优美的音乐,好像果子蜜流到动物们的心里去了,大家都觉得心里甜蜜蜜的。
森林里,真安静。狐狸让小野鸡躺在他的大尾巴上,这样,小野鸡听音乐会觉得更舒服些。狮子让小兔子躺在他的怀里,这样,小兔子听音乐会觉得更暖和些。
小松鼠拉着拉着,突然,从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落在地上不见了。
“咦,是什么东西掉下来呢?”
小松鼠说:“是我不小心,让小提琴里的一个小音符掉出来了。”
第二天,这儿地上长出来一棵小绿芽。动物们围着它,都说:“这准是发了芽的小音符。” 瞧它弯着腰,是见了陌生人怕难为情吧?
小松鼠拉小提琴给绿芽听,听到琴声,小绿芽呼呼地直往上长,很快长成了一棵大树,大树上,结出很多很多的梨子。这些梨子,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满满地挂了一树。小松鼠说:“这些果子,都可以做提琴呢!”
小松鼠把梨子摘下来,送给动物们。最大的送给狮子,不大不小的,送给狐狸和小兔子,小的送给小野鸡,最小的,送给了小甲虫。这些梨子都做成了提琴,大的做成大提琴,小的做成小提琴。
动物们不再追来打去了,他们每天学拉提琴,到了有月亮的晚上,就都到松树下来开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