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型”建设创建活动情况汇报
“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工作汇报
郯城县教育局
为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教育系统广大师生中推广普及“两型”理念,倡导“两型”生活和行为方式,按照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县教育局及时做出工作部署,积极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1、成立领导小组,做好工作部署。为了切实加强对“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领导,县教育局及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确保教育系统“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有序推进。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县教育局制定了《关于“两型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学校的创建工作职责。10月14日,县教育局召开了“两型”学校建设动员会议,传达贯彻市、县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文件精神,对“两型”学校创建活动及时进行了工作部署。
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落实创建责任。各学校按照要求,制定了学校创建“两型”校园活动方案,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创建职责和工作责任,建立了责任制和自查 1
自纠等制度,将创建工作落实到各责任处室:工作小组负责创建方案的制定、落实情况;教务处主抓宣传教育、教育教学活动;后勤负责资源综合利用、节约水电、环境建设、建筑装饰;政教处主抓文体活动、设备管理等。校内建立了“日巡查、月通报、季评比”的检查制度,各处室将创建“两型”校园纳入日常工作内容,工作业绩及成效的评定指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有无浪费现象。由于分工明确,推进有力,“两型”学校创建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二、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1、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一是局“两型社会”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的进展情况,在郯城教育网上登载信息,加强交流、指导。二是各创建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校报、校刊、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两型”理念,提高师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营造建设“两型”学校的良好氛围。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阵地作用。各创建学校将“两型”学校建设与学科教学、校本课程设置、学生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把“两型”学校建设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在学科教学,特别是思想品德与生活、科学课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两型”学校内容。
3、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主渠道作用。各学校以第二课堂为渠道,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如有的学校组织开展“两型社会知识”手抄报展示活动,极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有的组织学生用废旧物品制作工
艺品和科技作品,既培养了环保与节约意识,又锻炼了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
三、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创建目标
开展“两型”学校建设工作以来,各学校在管理中实行最低能源消耗,推行绿色消费,倡导废物的回收利用。加强对学校小卖部、食堂的卫生管理,不使用一次性快餐盒及方便袋,切实减少校园白色污染,在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的同时,把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进一步落实到每一名师生的实际行动中。
1、节约公共资源。一是各校将“两型”学校建设工作与校园规划、绿化美化工作相结合,综合利用学校资源,减少了闲置性浪费。校园环境布置体现了育人功能,校园内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等划分科学合理。二是大力推进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工作,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劳技等课程的教科书回收利用率超过了80%。
2、节约办公用品。一是各学校严格审批和控制办公用品的发放数量,减少使用纸杯、中性笔等一次性用品。各学校严格限制教师使用一次性的茶杯、碗筷等生活用品,给每位教师配备了钢笔和墨水,大量减少使用中性笔;开展“校服转赠”活动,高年级学生把穿小了的校服赠送给低年级学生,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和谐了学生之间的关系。二是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尽可能地做到文件双面印刷,复印纸、草稿纸双面使用。局机关各科室实行打印复印申报制度,要求双面使用复印纸和草稿纸。各创建学
校也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
3、节约会议和公务经费。一是局机关认真执行会议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会议数量、时间、规模,正在形成开短会、讲短话的风气;二是严格执行会议食宿标准,控制会议纪念品发放;三是建立公务接待规章制度和公车管理制度,在接待和用车方面都有严格的审批程序。
4、节约用电用水。在节约用电方面,各创建学校表现在能杜绝使用电炉、电热器等大功率电器;能高效使用空调、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能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引导师生们都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在节约用水方面,一是逐渐淘汰老式水龙头,更换节水的快开式水龙头,并且设备的管理做到专人负责,每日巡查,及时修复故障,杜绝了“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的浪费现象;二是做好废水的回收利用工作。有的学校将食堂用水与厕所用水都进行二次用水处理,大大节约了自来水。
5、节约燃料。积极进行节能工作创新尝试,有的学校利用太阳能取暖、洗浴,利用沼气池取火做饭,学生生活用锅炉和学生食堂、浴室、茶水房都做到了节约燃料、蒸汽工作,防止了燃料、蒸汽的跑冒和浪费。
四、强化督查指导,建立长效机制
1、加强督查指导。为了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10月25日至26日,县教育局两型社会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同县“两型”办对各学校创建工作及时进行督查指导,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并及时总
结好的经验和做法。
2、建立长效机制。“两型学校”创建活动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持久性工程,县教育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作中逐步建立了“两型”学校创建活动的指标统计体系、考评检测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使“两型”学校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使“两型”学校创建活动能够持续、健康、有效开展。
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各学校以督导检查为契机,对照创建评估标准,认真查找创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建立、完善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两型学校”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创建工作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督查指导,强化创建工作措施,保证“两型”学校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为我县“两型”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10月26日
第二篇:街道两型社会建设汇报材料
传播节约环保文化 建设富足和谐邾城
——邾城街“两型社会”建设汇报材料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7月8日,全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会议召开后,邾城街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先后召开了党工委扩大会和各站、办、所负责人会,结合会议精神谋划工作措施,对区下达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点工作进行了分解落实,各顶工作已全面启动,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多种形式,深入发动,营造“两型社会”建设良好氛围
宣传发动既是搞好“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提,也是贯彻活动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街道通过各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先后召开了两次干部学习讨论会,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市组织的“两型社会”宣讲团开展的“继续解放思想,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电视宣讲活动,为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在街道专栏举办了“两型社会”专题板报一期,动员全体机关干部建言献策,为我街“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在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动员会上,印发了?致邾城街居民的一封信?,动员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并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对被采用的建议将给予奖励,大大提高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街道还充分发挥农民学校的阵地作用,在村极农民学校中定期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知识教育培训,同时,利用广播、阅报栏、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在村民中举办“热情迎奥运,文明我争先”等活动,强化了村民道德意识,环境意识,使“两型社会”建设进入千家万户,为我街改革试验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领导,建章立制,建设节约型机关
为切实加强对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在党委会上重点强调,并进行了专题研究,传达了上级关于创建节约型社会文件精神。在工作上,坚持领导带头、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本机关实际,既要从宏观上加强管理,从大处着眼,更要注重从微观上入手,从平时最容易被忽视、看起来微不足道等最细小的环节抓起,把节约的着力点放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节水方面,加强了对上下水管道的维修,对供水管道锈蚀腐烂的分期分批进行了维修更换。在办公管理方面,严格文件、材料的制作份数,提倡一纸两面用,尽可能的使用网上传送文件。严把计算机耗材关,耗材要主要领导审批。另外,在财务、用电、车辆使用、待客进餐、办公用品以及采购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管理规定。建设节约型机关,制度是保证,为此,街道党政办公室建立了?办公室资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向制度要节约,在正确处理好服务与节约的关系的同时,有机地把提高认识与狠抓落实结合起来,把认识变为人人行动的动力,把制度措施变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真正收到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实效。
三、调整结构,狠抓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邾城街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也是一个农业大街,全街共有耕地面积7。5万亩,其中旱地面积6。4万亩,水田面积1。1万亩,2008年,邾城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现代理念发展农业。一是优化农业结构,围绕蔬菜、蘑菇、林果、水产、畜禽五大板块做文章。先后在陈先、钱寨建成黄金梨基地1060亩,对基地实行高标准规划、公司化管理、高科技种植。同时抓好以“站桥瓜”“邱桥红菜苔”、“城西花菜”为代表的有机蔬菜种植,努力引进蔬菜加工项目,使站桥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力争实现年加工蔬菜总量突破1000吨。在巴徐村建设胭脂鱼试验养殖和虾鳖套养基地,与相邻的养鸡场、养鸭场及200亩生态林共同构成以巴徐村为主体的生态养殖基地;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三是开展信息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开拓产品市场,搞活产品流通,打造农业品牌;四是开发农家乐项目,依托中心城镇,发展观光、垂钓、休闲农村产业经济。
四、保护农田,节约用地,推进土地资源集约
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的国策,我们一是在40个村设立了农田保护站,绘制了宣传土地保护的文化墙,宣写标语400余条,同时,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的规定,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档案,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要求,严格落实保护基本农田的村支部书记责任制;二是切实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我们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实行计划预报制,即提前预报街内较大的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及时信息反馈,对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汇总整理,由街道土管所及时了解和掌握计划的执行情况。在土地利用上,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优先做好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控制一般性用地,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手续,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对于建设占用土地的,我们从是否符合土地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计划,是否符合建设用地标准等方面进行预案,非农业建设项目造址时,由街土管所严格现场把关,申请用地一律不准占用农田。另外,我们坚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的大政方针,积极探索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路子,在落实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的前提下,围绕如何处理好“基本国策”与“第一要务”的关系,一方面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对规划调整的农田进行补划,切实做到了缺一补一;另一方面在立足存量,内涵挖潜,集约利用上做文章,保证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通过以上措施,既保证了我街经济建设项目落地,又有效地保护了我街的耕地和基本农田。
五、抓环境创新,促文明创建,大力构建和谐邾城
按照“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要求,年初全街召开了文明创建工作大会,确定了全年的创建目标,一是开展文明村组、社区、单位及“五好家庭”的创建活动,确定文明社区标准,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加强科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方式,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努力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迁建停车厂,继续改造背街后巷泥巴路,整改地下排水管网,维护城区排水、绿化及公用市政建设。
在我街“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工作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离目标任务还有一定的距离,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很多人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搞“两型社会”建设是政府部门的事,是企业的事,与其它行业或个人无关,造成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生态建设不容乐观,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新洲的要求来看,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所涉及到的绿化率和农村坡地的森林覆盖率,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生态型、节能型、环保型农村民居的推广等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3、社会共同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力度不够,要加大宣传力度,政府部门应率先垂范,营造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下阶段,我街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倡无公害种植,绿色生产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此,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在发展民营经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上下功夫。为建宜居宜业,富足和谐的邾城而努力。
第三篇:五型班组创建活动汇报材料
以创建“五型”班组为立足点
全面推进基层建设水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将特种作业大队基层建设和创建“五型”班组活动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大队基本情况:
1、、人员情况
现用工总量X人,其中在册合同化、合同制员工X人,社会化劳务派遣工X人。
2、队伍机构
1、设综合办公室、生产运行组X个机关组室,有人员X人(包括班子成员X人),全部为在册员工。机关附属生活X人、汽车司机X人。
2、基层在编班组X个,现有在册员工X人,社会化劳务派遣工X人。
3、设备
现有主要设备X台,其中修井机X台、通井机X台。
第二部分
主要工作
2013年,我大队以服务原油生产为中心,强化树立“三种”意识,构建“五种”管理机制,采取“六项”措施,狠抓“五型”班组创建工作,有效实现了平稳起步、安全生产、规范运作,为全年生产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树立“三种”意识,职工思想得到了彻底转变 树立“做精做专创一流品牌施工队伍”的意识,依托会议、宣传栏、编印宣传册等手段,向员工讲解形势,分析现状,介绍兄弟修井单位的成功经验,辅助各项奖惩策略,有效带动员工转变思想管理、思维方式,使大多数员工初步形成了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了平稳快速起步,为做精做专大队油水井大修施工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素质基础。
二、构建“五种”机制,全面建立规范合理的特种作业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井筒作业组织机制。制定了岗位职责、机关及机组工作流程,利用图表的形式,明确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二是建立现场标准化检查监督机制。周帮促指导、旬检查整改、月通报奖惩,用政策和强硬的管理手段促使现场管理紧跟油田发展步伐;
三是建立技术措施动态分析机制。根据井下作业资料录取行业标准,录全、取准各项现场资料,建立健全各项资料台帐,坚持标准化作业,规范化运作,为实现生产平稳运行做好资料上的保障。
四是建立安全环保管理机制。制定了各项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建立了各项安全环保资料台帐,明确了各级安全管理责任,周检查,旬通报,月评比,形成了大队、作业队两级管理体系,有效减少了安全隐患,消减了安全风险,树立了安全意识,提升了安全水平。
五是建立了员工培训机制。建立和完善了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制定了员工培训计划,编写印发了员工应知应会知识手册,利用作业间隙,采取集中培训和小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进行安全、井控、技术方面的讲解,结合现场操作技能比武,定期进行岗位练兵,五种工况下的应急演练,提升了员工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三、采取六项措施,强化了措施增油增注全过程管理
一是指导帮促措施。从现场作业、设备管理、资料录取、安全管理、规范操作、工艺流程等六个方面入手,由大队领导分片包干,手把手和员工探讨、规范、指导,积极帮促班组开展工作,有效规范了一线管理。
二是规范各种制度和工作标准。从生产组织、技术保障、安全管理、健康环保、综合治理、生活管理等六个方面制定了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并认真贯彻执行,有效促进了规范管理。
三是采取定期检查的手段。坚持周抽查、旬通报、月评比的措施,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入手,以检查促整改、以通报促进步、以评比促提高,推进大队整体工作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是采取激励措施。制定了作业队先进评树制度,定期量化打分综合考评,根据考评成绩,推荐参评处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员工,以此激励员工赶、学、比、超,营造出我大队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促进了员工生产工作的积极性。
五是采取奖惩措施。制定各类奖惩办法,根据月度考核及日常检查情况,惩处违规,奖励先进,全面营造保障油田增产增注氛围,拉动整体工作上水平。
六是采取岗位晋级的措施。制定作业队、施工岗位工作质量标准,及时将责任心强、业务技能熟练的员工调整到作业队队长、班组长等管理岗位,及时淘汰不合格者,以规范、合理的员工流动机制促进员工队伍素质养成,有效促进人才成长。
四、以创建“五型”班组为立足点,全面推进基层建设工作上台阶
2013年,我大队依照自身实际,根据处《2013年基层建设示范点和“五型”班组工作标准》的通知精神,以创建“五型”班组为立足点,促进基层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1、突出重点全面创建,务求实效创建品牌
我大队特作二队自成立以来,面对设备老、人员新,操作工全为劳务派遣工等诸多困难,把抓好员工队伍技术培训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经常组织员工学习生产技术,开展操作技能培训,演练井控预案,先后开展各类技术培训达20多次,严格执行标准化施工作业程序,员工队伍技术素质不断提高,成为一支敢打“硬仗 ”,不怕挑战的队伍。同时,该队队积极推行HSE和“两书一表”管理体系,加强现场标准化建设和“五型班组”建设,在修井作业中,严把安全质量关,小到一个数据,大到管柱结构,都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今年以来,该队措施大修作业一次性完井合格率100%,措施有效率保持在87%以上,达到了设计质量要求,赢得了作业区的称赞,与之建立了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
因此,我们确立了以“安全型”为突破,以“学习型”为依托,以全面创建为目标,采取“一定三规四查一评”的方法,有效促进了班组整体管理水平。一定就是从安全、环保、技术、操作、文化、培训等方面定制班组创建标准;三规:在作业施工中规范了工艺流程、操作标准、量化考核细则。四查:以监督巡查、安全抽查、现场检查、员工互查的方法,对每次施工的安全环保隐患、资料录取情况等进行检查整改,有效提升了班组日常管理水平。
2、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员参与提升品牌。我大队一线操作工全部为劳务派遣工,以前未接触过井下作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几乎为零。对此,我们确定了以“学习型”为突破口,及时提出了“精一会二懂面”的创建“学习型”班组工作思路,认真学习各类井筒作业技能知识,采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法,有效促进了班组整体业务水平。
首先是确定目标,精通一项关键技能。针对每位员工各自岗位特点,使每位员工确定一个自我学习技能关键项目,定期在两个不同岗位轮流学习上岗,熟悉两个不同岗位的技能知识。利用1年的时间,全面了解井下作业各个岗位的基本操作。
其次是建立机制。根据相关培训要求,制定了、季度、月度学习计划和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实行每天班前小会10分钟安全常识学习,作业员工一日一题一练,采取周集中培训,月岗位练兵,季技能考核的方法,建立和完善了有效的学习机制。
第三是优选方法,整体推进。在基层管理工作中,我们以强化环境污染预防控制,搞好自控、互控、联控,实现全过程文明、清洁生产的“清洁型”为基础;以发扬勤谨节约传统、创新节约手段、控制工序质量、降低生产能耗的“节约型”为目标;以增强员工民主参与意识、加大员工民主管理力度、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水平、创建班组特色文化氛围的“和谐型”为保障,全面、整体推进了“五型”班组创建活动。
第三部分
下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大队将从思想上、管理上精心组织,积极行动,以饱满的热情和诚恳的态度进一步推动我大队井下作业水平全面发展。
一是观念理念的树立。采用教育、指导、培训的方式,使员工形成“做人尽职尽责、做事尽善尽美”的思想理念,进一步树立“安全生产第一、质量环保第一、技能培养第一”的意识,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大队干部分工明确、岗位员工职责清楚。
二是加强大队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以建设“四好班子”、创建“六个一”支部为目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增强党支部活力和领导班子的“五种”意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全力落实油田公司基层管理十法,以“标准化作业程序” 为龙头,系统强制推行从机关到基层管理理念的转变,整章建制,理顺再建管理流程。
四是标准化作业程序的全面推行。从理论知识培训、现场操作示范、工序流程施工、质量验收回访等环节入手,全面推行标准化程序操作,提升整体操作人员标准化意识。
目前,我大队正处在创建活动之初,各项工作都还在起步阶段,离油田公司提出的“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切实以员工根本利益和企业经营发展为目标,发动员工广泛、积极参与,系统、科学的完善各项机制,努力使基层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四篇:两型社会汇报材料
益阳市三益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
两型社会创建汇报材料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会贯彻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我们对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中呼之欲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益阳市三益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以土地折资入股和吸收社会资金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农业专业合作社,由三益有机农场、三益有机生鲜超市公司和三益有机餐饮连锁机构组成。2008年2月正式审批成立,公司注册资金1680万元,现有合作农户449户。发展至今,合作社已有10个直销店、两个批发点投入运营,已建成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3000余亩,其中:有机水稻2000亩;年出栏肉猪1000头的有机猪场一个;年产3000多羽的有机鸡场1个,年产2000多羽有机鸭的鸭场一个;有机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主要产品有:大米、蔬菜(含特种蔬菜)、宁乡土花(黑)猪、土鸡、土鸭、湖鱼、湖藕、豆制品等有机农产品,种养品种达50多个,引进和栽培了特种蔬菜10余个品种。合作社技术力量雄厚,有农艺师10人,农业技术员30人,长期聘请了区农业局、区畜牧局、区蔬菜局的有关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并且和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了教授专家、博士硕士等人才的优势,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了产研结合。
合作社始终坚持“有益于顾客身体健康、有益于农民收入增加、有益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办社宗旨,以人力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轴心、以顾客满意为己任,坚持诚信立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上实现合作社成员的合作共赢。在生产中始终做到“四个禁用”: 禁用化学农药、禁用化学肥料、禁用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禁用转基因产品,采取传统耕种、秸秆还田、猪沼稻(菜)循环、菜土养蛙(赤眼蜂)、稻田养鱼(鸭)等生物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目前,合作社是益阳长郡•朝阳国际实验学校食品供应及校外环保与生态教育基地,是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的科研教学基地。2010年合作社荣获了“赫山区2010民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先进单位”、“省级示范合作社”等称号,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基地”,获得了全国有机转换资格认证证书,2012年获得了“国家农业示范合作社”。
自2011年以来,合作社积极响应,热情参与,结合两型社会会议精神谋划工作措施并执行,各项工作稳步进行,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与成绩:
(1)完成了猪场产仔床、保育床的改造、员工宿舍、围墙、排污通道的建造,确定了猪场污粪处理生产与生活分离等方案与设计,此项工作投入50万余元。
(2)蔬菜生产区域内的沟渠硬化完工,主要道理全部整理并铺上砂卵石,此项工作投入6万元。
(3)完成了主干道植树造林,诱娥灯、杀虫灯、粘虫板的安置,50亩蛙菜共生生产区建设,菜地喷滴灌系统覆盖率达50%等工作。
(4)投入5万元完成水泥主干道、涵洞式灌渠道建设工作。
(5)投入4万元安装地磅,并投入使用。
(6)投入50万元添购1套烘干机,购置1台高速插秧机以及推广晚稻的高速插秧工作。
(7)投入50万元添购了1台大型旋耕机,1台真空包装机,1台切菜机,1台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仪,3台机动三轮车。
(8)与赫山区农业局、蔬菜局合作,完成了测土施肥、有机农业生产肥水管理,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对生产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9)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大学生就业协议,引进相关专业大学生来基地工作。
(10)完成申报并获得了“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11)完成了QS证定点单位确定工作,通过了全国有机认证考评,获得了有机认证转换证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产品可追溯体系。
(12)积极开展了产品进社区活动实现了与客户直接对接,提高了居民健康意识;建立了完整的农事活动网上监控系统,开通了网上商城实现了销售扩大了影响。
(13)完成了蔬菜基地标准化整治工作,申报并成为了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创建单位。
(14)合作社因地制宜制订了不同作物的有机生产操作规程,并制作上墙;
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了农药管理制度,农事活动档案记录制度,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质量追溯制度;合作社具备农资存放、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产品检测、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功能区,配备必要的实施设备,且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2011年,实现经营总收入1638.8万元,总支出1390万元,利润248万元。合作社初步实现了规模与效益同步发展的目标。2012年合作社有望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2.社会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变了土地资源综合效益低的局面,而且还符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有利于农民掌握科学种植与养殖技术,提高科技素质,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合作社还能吸收当地村名入社工作,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增加农民的就业岗位,还能净化社会风气。
3.生态效益
合理安排茬口,科学轮作,有效防治连作障碍,适宜蔬菜全面推行垄或者高畦覆盖地膜栽培。选用抗病、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利用专门的育苗措施,采用穴盘或者泥炭营养块等集约化育苗方式,集中培育、统一供应优质适龄壮苗,需要育苗的实行100%集约化育苗。应用喷滴灌,测土施肥配方技术,基肥施用适量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全面应用杀虫灯和性诱剂、粘虫板等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安全用药,农药以高效低毒生物药剂,实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推广生态栽培技术,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不仅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能优化资源配置,对田间危害作物的杂草、有害昆虫等起到有效控制,减少有机肥及农药使用量,确保粮食增产,鱼类增产、有机蔬菜生产。
三、发展和规划
合作社在各级领导的益大力支持下,在全社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目标,将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作为合作社保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使合作社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五篇:两型社会建设范文
中国的循环经济建设的提出和具体成就
骆梅
(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 10级对外汉语班 2010310119)
摘要: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及我国建设两型社会工作的提出过程。循环经济的定义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我国循环经济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两型社会资源节约 资源问题 循环经济 中国特色循环经济 企业 个人 正文:
1.两型社会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中“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简称。[1]
2.建设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在清朝是就自诩为“天朝上国”,土地广袤,资源丰富。然而,自二十世纪以来,或者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致使人口迅速增长。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2](其中不包括港澳台的人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还会对居民的就业、住房、交通、医疗等方面造成极大困难;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未来几十年后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不可避免,这无疑危及人民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中国出现的那些资源短缺现象及事故,无不昭示着这一认识的正确性。如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是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这一水荒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生存的极大威胁,也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再如近几年的黄河断流、长江断流及众多内陆湖泊的萎缩枯竭都给我们敲响了一警钟。我们的母亲河的生命都遭受了威胁,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再来就是各大城市的水荒、电荒、油荒等等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及时解决。
从1995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后。针对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系列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2005年6月27日下午,胡锦涛指出,“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2]此后,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通知》,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了部署。至此,中国开始全面进入建设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建设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资源节约问题首当其冲。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而在2005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
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3]因此,我国必须首先解决资源问题。而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4]
3.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的成就
我国一直在进行循环经济的探索,并在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各个省市都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建设循环经济的相关的政策。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属于自身的中国特色循环经济。各个企业甚至个人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下面我列举了一些具体成就。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泰格林纸集团公司总裁王祥就是其中的一位不可忽视的典范。1998年7月,王祥临危受命,正式出任岳阳造纸厂厂长。当时的纸厂因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艰难转变的冲击而濒临。而过去的造纸方法与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有着极大的冲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和工人们提出了“林纸一体化”思路。“林纸一体化”就是打破过去传统林木和造纸分离的管理生产模式,将制浆造纸企业与营造造纸林木基地有机结合起来,既发展造纸企业,又建设原料林木基地,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产业化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这一具有循环经济发展思想的方法不仅拯救了濒临倒闭的工厂还为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人民都在积极地为建设循环经济而奋斗,我国的企业当然也不甘落后近年来。济南钢铁集团公司坚定不移地走低资源耗用、低污染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早在1999年,济钢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的经验就在全行业得到推广。斗转星移,目前济钢已形成了以“创新中循环,循环中高效”为主要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是企业成功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案例。
此外,广东省更是提出了绿色广东的口号。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在2004年年底首次提出之后,人们对这一构建和谐广东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目标与构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2005年2月,广东成为全国绿色GDP试点的十个省市之一,表明建设绿色广东已进入实践探索。据专家介绍,广东的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单个企业、共生企业群和全社会三个层面。在单个企业层面,广东省经贸委、省科技厅和省环保局从2003年开始组织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试点,22家企业被命名为“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在共生企业群层面,广东在南海建设了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计划滚动投资50亿元,将建设成为面向珠三角,辐射华南的体现循环经济的第三代工业园。在社会层面,广东初步形成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体系。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地建设了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充分回收生活垃圾中的热能。积极发展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目前,广东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每年综合利用回收危险废物已达80万吨以上。
除此之外还有安徽铜陵的对铜水淬渣、硫酸渣、磷石膏堆这些昔日的铜、硫酸、化肥和水泥等主导产业形成的当地的结构性污染源的合理的再利用;河南三门峡市下辖的河南省煤化工基地,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循环经济试点义马市,它制定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10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到15%,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基本构建
起以电-煤-铬为主导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湖南省农村的林业和农业方面循环经济已经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湖北鄂州的循环经济也渐成气候。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5]积极建设循环经济以推动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以推动我国构建和谐的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了历史进程。
注释:[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04-28
[2]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下午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2005-06-27
[3]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通知 2005-07-06
[4]曲格平.《循环经济———21世纪发展的趋势》[J]
[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上的讲话200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