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习型县域 谱写沐川发展新篇[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8:0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学习型县域 谱写沐川发展新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学习型县域 谱写沐川发展新篇》。

第一篇:构建学习型县域 谱写沐川发展新篇

构建学习型县域 谱写沐川发展新篇学习型县域是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通过鼓励区域内成员不断共同学习,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理念和区域特色文化,持续提升区域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是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学习型社会的实现形式。沐川县通过开发各种学习型组织,构建全民参与的学习型县域,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构建学习型县域重点是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构建学习型县域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一是制定构建规划。组织和个人要联系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规划,落实学习的目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经费,在引导社会成员进行个体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团队学习,明确学习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以及获取知识的途径。二是建设各种学习型组织。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学校、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乡镇、学习型家庭,推进构建学习型县域工作。三是建立共同愿景。通过上作分析、职业生涯设计,鼓励区域成员围绕组织的共同愿景,建立个人发展目标,沐川县把建设中国西部生态经济示范县作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景,形成了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了组织和个人目标的共同实现。四是丰富学习载体。整合各类教育资源,通过与院校联合办学,邀请著名专家学者讲课,为民众提供多种学习选择机会,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五是营造学习氛围。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在县境内交通干道,县城主要街道,重要路口,设计制作永久性学习型标识、公益广告、名言警句,发挥潜移默化和引导作用,营造“发展中学习,学习中发展”的学习氛围。六是开展团队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和组织推动,广泛开展“机关学习日”、“教帅读书节”、“市民学习周”、“农民教育月”等全民读书活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构建学习型县域关键是完善学习机制构建学习型县域是一项惠及广大民众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套稳定高效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建立构建学习型县域的指导机构和专家咨询机构,把构建工作纳人目标管理,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实行分类指导,在实践中发现典型,在工作中总结推广,不断提升学习到组织创建水平。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学习培训管理的通知》、《关于鼓励自学提高区域内成员受教育年限的奖励办法》等政策规定,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在规定年限内达不到学历要求的,是领导干部的予以降职,是一般人员的不予晋升职务,并逐步淘汰出机关事业单位。定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件、先进个人和全县“十佳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学以致用,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建立学习考评机制。制定和完善学习型组织考评办法和考评细则,推行“知识学力认定制度”,建立“个人学习卡”、“终身学习卡”,完善干部学习培训档案。按照“靠得住、有能力、肯干事、爱沐川”的用人导向,健全公平竞争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把参学情况作为任职考核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突出学习绩效在晋升、使用、招聘等方面的评价作用,增强干部职工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四是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对构建工作经常组织明查暗访,及时掌握情况,及时沟通信息,及时督查落实,通过反复督促检查,逐步建立构建学习型县域pDCA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区域内成员和组织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建立学习保障机制。树立对人才开发的投入是最有效率的投资观念,不断加强构建学习到县域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人力度,构建经费每年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构建工作必要的经费支出。

三、构建学习型县域目的是形成区域特色围绕实践“三个代表”、推动“三个转变”、促进跨越式发展三大目标,全面构建学习型县域。一是抓好“三个结合”,把构建学习型县域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相结合,与培育区域持色文化相结合,与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相结合,一切从沐川实际出发,找准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一纸一电”两大支柱产业的形成,就是从开发沐川的自然资源出发,经过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形成的。独具沐川特色的区域经济结构。在挖掘提升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形成以学习文化、创新义化、生态文化、诚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特色文化。在党政机关实施以工作分析、职业生涯设计、岗位培训和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把个人发展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党政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促进人才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源转变。二是加强终身教育。依托高等学院、知名企业,引进学分制管理,联合创办沐川终身教育大学,有力地促进了继续教育的发展。广大干部职工可以通过学习相应的公共平台课、岗位平台课和选修课获得相应学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员工,每年必须修满规定学分才能维持原学历,修满更高一级学历学分标准,获得专科、本科、硕士上学历证书的学员,在沐川县范围内可享受同等学历待遇。对不能修满相应学分以维持原有学历水平的于部,按规定将降低一级学历标准使用,基本实现了对学历的动态管理。三是建设企业型政府。政府通过向企业学习,引进学习型组织理念、管理流程理念和星级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培育政府文化,建设“讲学习、讲效率、讲服务、讲诚信”的企业型政府,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法制环境和服务环境。

四、构建学习型县域取得的初步成效&n

第二篇:构建学习型县域 谱写沐川发展新篇

构建学习型县域 谱写沐川发展新篇

学习型县域是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通过鼓励区域内成员不断共同学习,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理念和区域特色文化,持续提升区域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是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学习型社会的实现形式。沐川县通过开发各种学习型组织,构建全民参与的学习型县域,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构建学习型县域重点是建设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构建学习型县域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一是制定构建规划。组织和个人要联系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规划,落实学习的目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经费,在引导社会成员进行个体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团队学习,明确学习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以及获取知识的途径。二是建设各种学习型组织。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学校、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乡镇、学习型家庭,推进构建学习型县域工作。三是建立共同愿景。通过上作分析、职业生涯设计,鼓励区域成员围绕组织的共同愿景,建立个人发展目标,沐川县把建设中国西部生态经济示范县作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景,形成了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了组织和个人目标的共同实现。四是丰富学习载体。整合各类教育资源,通过与院校联合办学,邀请著名专家学者讲课,为民众提供多种学习选择机会,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五是营造学习氛围。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在县境内交通干道,县城主要街道,重要路口,设计制作永久性学习型标识、公益广告、名言警句,发挥潜移默化和引导作用,营造“发展中学习,学习中发展”的学习氛围。六是开展团队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和组织推动,广泛开展“机关学习日”、“教帅读书节”、“市民学习周”、“农民教育月”等全民读书活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构建学习型县域关键是完善学习机制

构建学习型县域是一项惠及广大民众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套稳定高效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建立构建学习型县域的指导机构和专家咨询机构,把构建工作纳人目标管理,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实行分类指导,在实践中发现典型,在工作中总结推广,不断提升学习到组织创建水平。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学习培训管理的通知》、《关于鼓励自学提高区域内成员受教育年限的奖励办法》等政策规定,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在规定年限内达不到学历要求的,是领导干部的予以降职,是一般人员的不予晋升职务,并逐步淘汰出机关事业单位。定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件、先进个人和全县“十佳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学以致用,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建立学习考评机制。制定和完善学习型组织考评办法和考评细则,推行“知识学力认定制度”,建立“个人学习卡”、“终身学习卡”,完善干部学习培训档案。按照“靠得住、有能力、肯干事、爱沐川”的用人导向,健全公平竞争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把参学情况作为任职考核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突出学习绩效在晋升、使用、招聘等方面的评价作用,增强干部职工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四是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对构建工作经常组织明查暗访,及时掌握情况,及时沟通信息,及时督查落实,通过反复督促检查,逐步建立构建学习型县域pdca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区域内成员和组织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建立学习保障机制。树立对人才开发的投入是最有效率的投资观念,不断加强构建学习到县域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人力度,构建经费每年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构建工作必要的经费支出。

三、构建学习型县域目的是形成区域特色

围绕实践“三个代表”、推动“三个转变”、促进跨越式发展三大目标,全面构建学习型县域。一是抓好“三个结合”,把构建学习型县域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相结合,与培育区域持色文化相结合,与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相结合,一切从沐川实际出发,找准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一纸一电”两大支柱产业的形成,就是从开发沐川的自然资源出发,经过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形成的。独具沐川特色的区域经济结构。在挖掘提升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形成以学习文化、创新义化、生态文化、诚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特色文化。在党政机关实施以工作分析、职业生涯设计、岗位培训和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把个人发展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党政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促进人才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源转变。二是加强终身教育。依托高等学院、知名企业,引进学分制管理,联合创办沐川终身教育大学,有力地促进了继续教育的发展。广大干部职工可以通过学习相应的公共平台课、岗位平台课和选修课获得相应学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员工,每年必须修满规定学分才能维持原学历,修满更高一级学历学分标准,获得专科、本科、硕士上学历证书的学员,在沐川县范围内可享受同等学历待遇。对不能修满相应学分以维持原有学历水平的于部,按规定将降低一级学历标准使用,基本实现了对学历的动态管理。三是建设企业型政府。政府通过向企业学习,引进学习型组织理念、管理流程理念和星级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培育政府文化,建设“讲学习、讲效率、讲服务、讲诚信”的企业型政府,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法制环境和服务环境。

四、构建学习型县域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树立了先进学习理念。通过构建学习型县域,全县干部群众读书看报的多了,打牌赌博的少了;忙于工作的多了,无事闲聊的少了,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明显改善。濒临破产的川马电业,围绕生存抓学习,呈现出人心不散、班子不乱、管理不松的可喜局面。炭库乡水果大户周勤,坚持自学水果种植技术,写下了5万多字的读书笔记,每年水果种植收入上万元,成为“学而优则富”的学习型家庭典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发展中学习、学习中发展”、“学而优则进、学而优则富”的学习理念已深入人心,人人关心学习,人人参加学习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学习氛围初步形成。

二是提升了干部队伍素质。通过构建学习型县域,引人人力资源管理,明确了组织的共同愿景和个人的奋斗目标,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敬业精神,提高了干部群众实践“三个代表”,推进“三个转变”,促进跨越式发展的自觉件和主动性,增强了学习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干部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习型、实十型、创新型”的干部不断涌现,储备了一批经济建设管理人才,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装机9万千瓦的舟坝电站筹建工作中,仅用三天时间,就抽调配齐工程建设指挥部和移民安置办公室所需的45名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永丰公司10万吨制浆项目从立项到建设,过去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班子,聘请有关专家把关才能完成,现在完全依靠永丰公司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基本完成相关工作。

三是培育了区域特色文化。以学习文化、生态文化、创新文化、诚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特色文化正在形成。“豪迈坚韧、务实勤勉”的沐川精神,体现了山的情怀,竹的品格,豪迈坦荡的胸怀,坚忍不拔的意志,求真务实的作风,勤勉踏实的工作,展现了竹乡儿女的精神风貌。国税局开展以讲促学、以练促学、以干促学、以考促学、以奖促学,调动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永丰公司把创建学习型企业与建设“永丰之道”企业文化工程相结合,通过企业形象设计,提炼经营理念,培育“一往无前,奔流不息”的永丰精神,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企业家价值取向为核心,以发展、创新、忠诚、诚信为支柱的价值系统,促进了经济效益和文化建设双丰收。“诚信沐川,生态家园”,已成为吸引投资的新亮点,已成为加速沐川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四是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围绕建设西部生态经济示范县的共同目标,把构建学习型县域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构建学习型县域,发展学习型经济,打生态牌,走特色路,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促进了发展,初步形成了“一纸一电”两大支柱产业,找到了贫困山区打破低水平的均衡陷阱,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的有效途径,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信心和能力。沐川的经济在快速发展,沐川人的素质在急剧提高,沐川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已初步显现。随着总投资20多亿元的国道2i3线沐新段改造工程、舟坝电站建设工程、火谷电站建设工程、永丰公司10万吨制浆工程和金王寺水库等重点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竹乡人民将再次用勤劳和智慧,谱写沐川发展新篇章。

第三篇:构建学习型县域谱写沐川发展新篇(写写帮整理)

学习型县域是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通过鼓励区域内成员不断共同学习,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理念和区域特色文化,持续提升区域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是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学习型社会的实现形式。沐川县通过开发各种学习型组织,构建全民参与的学习型县域,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构建学习型县域重点是建设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构建学习型县域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一是制定构建规划。组织和个人要联系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规划,落实学习的目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经费,在引导社会成员进行个体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团队学习,明确学习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以及获取知识的途径。二是建设各种学习型组织。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学校、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乡镇、学习型家庭,推进构建学习型县域工作。三是建立共同愿景。通过上作分析、职业生涯设计,鼓励区域成员围绕组织的共同愿景,建立个人发展目标,沐川县把建设中国西部生态经济示范县作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景,形成了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了组织和个人目标的共同实现。四是丰富学习载体。整合各类教育资源,通过与院校联合办学,邀请著名专家学者讲课,为民众提供多种学习选择机会,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五是营造学习氛围。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在县境内交通干道,县城主要街道,重要路口,设计制作永久性学习型标识、公益广告、名言警句,发挥潜移默化和引导作用,营造“发展中学习,学习中发展”的学习氛围。六是开展团队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和组织推动,广泛开展“机关学习日”、“教帅读书节”、“市民学习周”、“农民教育月”等全民读书活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构建学习型县域关键是完善学习机制

构建学习型县域是一项惠及广大民众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套稳定高效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建立构建学习型县域的指导机构和专家咨询机构,把构建工作纳人目标管理,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实行分类指导,在实践中发现典型,在工作中总结推广,不断提升学习到组织创建水平。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学习培训管理的通知》、《关于鼓励自学提高区域内成员受教育年限的奖励办法》等政策规定,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在规定年限内达不到学历要求的,是领导干部的予以降职,是一般人员的不予晋升职务,并逐步淘汰出机关事业单位。定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件、先进个人和全县“十佳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学以致用,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建立学习考评机制。制定和完善学习型组织考评办法和考评细则,推行“知识学力认定制度”,建立“个人学习卡”、“终身学习卡”,完善干部学习培训档案。按照“靠得住、有能力、肯干事、爱沐川”的用人导向,健全公平竞争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把参学情况作为任职考核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突出学习绩效在晋升、使用、招聘等方面的评价作用,增强干部职工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四是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对构建工作经常组织明查暗访,及时掌握情况,及时沟通信息,及时督查落实,通过反复督促检查,逐步建立构建学习型县域pDCA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区域内成员和组织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建立学习保障机制。树立对人才开发的投入是最有效率的投资观念,不断加强构建学习到县域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人力度,构建经费每年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构建工作必要的经费支出。

三、构建学习型县域目的是形成区域特色

围绕实践“三个代表”、推动“三个转变”、促进跨越式发展三大目标,全面构建学习型县域。一是抓好“三个结合”,把构建学习型县域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相结合,与培育区域持色文化相结合,与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相结合,一切从沐川实际出发,找准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一纸一电”两大支柱产业的形成,就是从开发沐川的自然资源出发,经过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形成的。独具沐川特色的区域经济结构。在挖掘提升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形成以学习文化、创新义化、生态文化、诚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特色文化。在党

第四篇:奏响和谐音符 谱写发展新篇

奏响和谐音符 谱写发展新篇

北门社区党支部 北门社区居委会

(2009年12月1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县政协委员、永丰街道北门社区党支部书记郑云水。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北门社区的工作。我报告的题目是《奏响和谐音符,谱写发展新篇》。

北门社区地处广丰县城东南部,面积2.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7126人,辖区内有驻区单位19个。近年来,北门社区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紧紧围绕“设施标准化、队伍专业化、居务民主化、服务人文化、管理数字化、工作一体化”的“六化”社区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服务居民为宗旨,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得到了上级、社会各界、尤其是居民的认可和赞赏。2009年,我们先后获得了 “江西省十大和谐社区”(全市唯一)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二块金子奖牌,省委书记苏荣、省委副书记王宪魁等领导亲自为我们颁了奖。

回顾发展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北门社区所走过的道路,实际上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四抓四促”。

一、抓经济,促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也是和谐的基础。近年来,我们北门社

区积极引导广大居民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城市为依托、以增加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需求稳、投资少、有效益的社区服务项目,把发展社区服务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吸引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大中小企业在社区投资,发展各种经济实体特别是商贸、楼宇、租赁、汽车服务、建筑安装、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我们进一步盘活社区集体现有的资产,通过公开招标、招租等形式,加强社区集体资产管理,促使收益最大化,从而壮大社区自身的经济实力。今年,为了改变裕丰市场脏、乱、差以及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我充分利用政协委员的身份,在政协十届三次全会上提交了《关于迫切需要对裕丰市场进行改造》的提案,得到了县政协等领导高度重视。尤其是周重明主席,多次到现场察看实情,召集相关部门和人员协调座谈,并多次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得到了支持,从而使裕丰市场的改造得到了实施。现在,改造工程正有条不紊的按程序和进度进行,有望在春节前完成一期工程。通过改造,明年裕丰市场上交的税利可望增收20万元。目前,社区辖区内有个体工商户 294家,民营和外资企业63家,居民拥有小汽车60多辆,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了40平方米,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1000元。此外,我们紧紧抓住街道党委、办事处出台的“对由社区独立引进并服务的企业,将可用财力的50至80%奖励给社区”激励机制的契机,采取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的方式,和裕丰社区共同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明华铜业有限公司,当

年就实现税收904万元,社区得到了街道办60万元的可用财力分成。今年该企业可望纳税1500万元。现在,我们社区的集体资产已超过7000万元,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二、抓民生,促和谐

壮大集体经济的目的就是要让居民享受发展的成果。我们着力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近年来,我们先后投入近30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水源净化、路旁绿化,实现全社区每个自然村通水泥路、通自来水。去年,投资200多万元,进行了老村庄整合改造,在樟树底建成了全县一流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安置了50户住房困难户和拆迁户,并建成了1个400平方米的体育活动场所。社区每年投入7万多元,聘请了一支由7人组成的专业保洁队伍,对社区内里弄进行保洁,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社区筹措30多万元资金,与县公安局共同建立社区内治安防控体系,在区内各居民小区和主要路口安装了监控装置,为社区的平安稳定增设了一道新的屏障,实现了零刑事案件的发生。从2004年成立社区居委会以来,我们每年还为农村居民发放“三金”:男性居民年满60周岁、女性居民年满55周岁的发放280元“退休金”;年满80岁的发放480元“长寿金”;计划生育特困户和困难党员发放600元“帮扶金”。仅这项资金,已发放50多万元。

三、抓特色,促服务

社区围绕居民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营造“五园一湾”为载体,多管齐下,努力在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把社区建成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的“阳光家园”。社

区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高起点、高规划的社区综合服务大楼及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大厅内开设“阳光服务中心”,配置了LED电子显示屏,向居民公开办事程序,承诺限时办结并公开办理结果,实行一站式办公。把社区建成服务社区弱势群体的“爱心家园”。为98户199名生活困难居民、五保户、孤儿等办理了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月发放金额达21430元,做到了应保尽保。同时,社区每年年终还挤出近万元资金,走访慰问一些因灾、因病的困难群众。把社区建成服务居民健康和文化生活的“康乐家园”。社区与多个私人诊所联合建立了卫生服务站,免费为辖区内低保户、困难户、60岁以上老年人和育龄妇女体检,对社区居民就医实行优惠或费用减免,并通过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为社区居民就医和保健提供服务。把社区建成服务居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家园”。社区内设立了社区学校,配备电子阅览室和藏书5000册的图书室,并根据不同类型居民的学习需求,设置了电脑、家庭投资指南、医疗保健常识、法律法规知识、实用就业技术等课程。把社区建成服务社区安定祥和的“和谐家园”。积极开展“邻居节”、“和睦之家”、“和睦单元”等活动,以小区、楼栋、单元为单位,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联谊活动,引导居民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共育邻里亲情,营造邻里守望、和谐共建的氛围。把社区建成服务社区党员的“红色港湾”。社区设置了党员活动、风采展示、温馨服务等图片和专栏,组织党员开展集中教育培训,为老党员过“政治生日”,走访慰问贫困党员,党内结对帮扶,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服务活动,为党员营造一个温馨家园。

四、抓活动,促实效

为了凝聚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我们采取社区搭台、居民唱戏的办法,积极创新载体,服务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区创建并发展了腰鼓队、门球队、秧歌队、龙舟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10多支文艺团队,结合重大节日、庆典,广泛开展文艺汇演、体育竞技、老年健身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呈现出“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重大节日有庆典,居民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提高社区文化品位。此外,我们社区充分利用小区宣传栏、图书室、市民文明学校、科普课堂等载体,广泛开展十七大、科技、文化、法律、卫生等进社区活动,丰富了居民的精神食粮。前不久,我本人获得了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的荣誉。

各位领导、同志们,北门社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在具体过程中,我们深刻地领会到:基层的工作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和重视,离不开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只要坚持以民为本,就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本次会议精神为指针,学习借鉴先进单位先进经验,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转型中谱写新篇

转型中谱写新篇

——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十年巡礼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培养了千百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支撑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事业,为我国教育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教育,积极推进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战略转型,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促进教师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教师教育进入以走向开放、提高层次、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提高质量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时期,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优化布局结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教师教育体系。面向21世纪,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新形势下,传统师范教育不再适应教育要“三个面向”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变革师范教育,重组师范教育资源,调整布局结构,逐步提高层次重心,构建教师教育新体系,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推进教师教育体系走向开放。根据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和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依托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要求,调整师范院校布局结构,支持和鼓励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实现了教师教育体系从相对独立封闭向灵活开放的转变。2011年,举办教师教育的高等学校共有527所。其中,普通本科师范院校108所,师范专科学校36所,非师范类院校383所。从学校数量来看,师范院校占27.3%,非师范院校占72.7%;从培养本专科师范毕业生数量来看,师范院校占52.7%,非师范院校占47.3%。建立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培养培训职教师资体系,目前已建立了93个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8个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10个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推动各地建立了约300个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100多家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单位。从总体上看,师范院校仍然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体力量,非师范院校已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力量,传统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被打破,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二)提升教师教育办学层次。根据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提高师范院校层次结构和重心,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与2002年比较来看,到2011年高师本科院校有所发展,由96所增加到108所;师范专科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大幅度减少,师专由140所减少到36所,中师由815所减少到132所;独立设置教育学院合理收缩,由166所减少到60所。大批师专、中师和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学院等。培养教育专业硕士高等学校由1997年的16所增加到2011年的83所。2011年,15所高水平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开展教育博士培养试点工作。师范毕业生学历层次明显提高,本专科毕业师范生和中师毕业生之比从2002年52.5∶47.5提升到2011年的90.1∶9.9。2011年,全日制教育硕士毕业生为4565人,在职教师攻读教育硕士毕业生为7963人。2000年,开展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累计招生1.1万余人,毕业8000 余人,95%以上回到职业学校工作,培养造就一批教学骨干和专业带头人。教师教育办学层次基本实现了从中师、大专和本科的“旧三级”向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新三级”的转变。

(三)加快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以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为导向,推进普通师范院校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2010年“国培计划”中国家级示范性培训项目骨干教师集中培训由34个单位承担,举办200期,其中25所师范大学承担了160期,培训人数达7927人,占80%。积极推动教师进修学校与教研、电教等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上挂高师院校,下联中小学校,具有“多功能、广覆盖、大服务”特点的县区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现已有近1400所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实现了整合或联合。教师教育一体化有效改善了过去教师培养与培训相分离的低水平、低层次和低质量的状况,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

二、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符合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需要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传统师范教育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和师范生专业奖学金等制度逐步打破,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教师教育制度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教师培养制度创新迈出新步伐。2007年起,国务院决定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采取这一示范性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 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毕业后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5年来,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成效显著。一是延揽大批优秀学生攻读师范,师范生生源质量明显提高。6所部属师范大学5年共招收免费师范生5.5万人,考生报考踊跃,吸引了大批优秀学生读师范,重点线上考生报名人数达到招生计划的4.2倍以上。生源质量好,各校录取免费师范生的平均成绩均高出本省重点线40分以上。生源分布合理,中西部生源占90%,农村生源占60%。二是促进教师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新突破。中央财政安排5亿专项资金实施“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计划”,6所部属师大建立近百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选派高水平教师和优秀中小学教师担任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用最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来培养免费师范生。三是坚持正确就业导向,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21800名两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其中91%以上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任教,37.7%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四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力促进各地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已有18个省份采取不同方式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部属师大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正彰显出越来越大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探索培养高学历农村教师新机制。2004年,启动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从具有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高校中,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并与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签约聘为编制内正式教师。先在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3年,并在职学习研究生课程。第四年,到培养 学校脱产集中学习1年,毕业时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目前,70所大学参加推荐工作,40多所大学承担培养任务,8年来累计招收培养“硕师计划”研究生6945人。“硕师计划”的实施,为农村学校培养输送了一批高学历农村骨干教师。

(三)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制度。1999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明确提出参加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培训实行每5年为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一个周期内原则上每位教师应参加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同时,还对教师培训的内容与类别、组织管理、条件保障、考核与奖惩等方面作出规定。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200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规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201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将教师每5年参加培训的时间提高到不少于360学时。《规定》等培训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将教师培训推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四)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标准体系。201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师范 类专业认证标准》、《师范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等,逐步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三、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师范院校围绕优秀教师的培养目标,主动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创新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师范类学科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一)探索多样化教师培养模式。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提高师范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探索确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新模式。一些师范院校建立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了一大批稳定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构建起了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共同培养师范生的新模式。一些师范院校积极开展3+1、2+2本科培养模式、4+1双学位培养模式、4+2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探索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分段培养的中学教师培养新模式。以培养全科型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为目标,一些师范院校积极探索综合培养、先综合后分方向和分科培养小学教师模式。一些师范院校积极开展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专科学历幼儿园教师的模式。

(二)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为推进师范类专业建设与教师培养工作,2007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师范院校中建设289个国家级师范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切实为师范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21世纪初,随着小学教师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新建267个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新建430个初等教育专科专业,培养本专科小学教师。

(三)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是提 高教师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1998年启动“面向21世纪高师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计划”,产生了教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方案、优质教材等213项重要项目成果,并广泛应用于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过程中。201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各有关高校积极贯彻落实,按照学习领域、建议模块和学分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保证新入职教师基本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教师教育课程框架。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强化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提高师范生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环节。2007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推动各地普遍落实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大力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一批师范院校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建设长期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选派优秀高校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担任师范生实习指导教师。创新师范生教育实践形式,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和置换培训,将教育实习与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提高了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据不完全统计,2008—2009学年,河北等19个省份124 所师范院校共有8.5万名师范生到1.6万所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实习支教,7.5万名农村教师接受了师范院校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培训。

四、实施“国培计划”,推动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1999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全面展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根据不同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确定教师培训工作重点,采取“国培计划”引领方式,先后组织指导实施了两轮全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极大提升了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07-2009年,教育部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中央财政投入9000万元,采取“对口援助”、“送培到省”、“送教上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方式培训全国近百万中小学教师,其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占80%以上。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对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大规模培训,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3项内容。两年来,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经费13亿元,共培训幼儿园、中小学教师2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207万人,占96.3%,培养了一大批“种子教师”,提高了教师培训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带动了各地教师全员培训的开展,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作用。

(二)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2005年,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 训。截至2011年底,各地累计培训中小学教师近600万人,极大推动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

(三)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配合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2003-2007年),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工作方针,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国家对100万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了重点培训,对200万中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提升培训。带动各地对1000万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201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推动各地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今后5年,将对全国1000多万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五、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启动两轮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实施一系列项目,全面推动职教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一)组织实施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2007-2010年,对8000余所中等职业学校的3万名专业骨干教师进行了国家级培训。培训采取“基地培训+企业实践”的新模式,推动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与上千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选派了1000名教师到德国、奥地利进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实施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完成培训15万人。“十二五”期间,继续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 师国家级培训,4500名教师出国进修。与2005年相比,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增加了80%,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明显增强。

(二)开展重点专业师资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开发。支持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联合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发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师资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4年来,项目承担单位组织了2500多人参与研究工作。共开发70个专业的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培训方案和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70本专业教学法和200多本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专门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基本形成。

(三)实施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和18个省份的省级财政投入近2.6亿余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教师2.7万余人次。其中,450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近6800个专业点得到中央财政资助,面向社会和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1.6万余人。在该项目引导下,各地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其中,云南、浙江、河南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投入专项资金1.4亿元,支持中职学校聘请兼职教师1.1万人。与2006年相比,“十一五”末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数量增加了21%,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用人机制更加灵活。

经过1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教师教育在转型中取得了积极进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教师教育始终是国家的事业和政府的责任。国家重视,政府主导。在各个历史阶段,教师教育都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教师教育始终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尽管有关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争论不断,但教师教育体系总体稳 定,始终面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源源不断地提供师资保障。三是教师教育始终重视中国特色的教师养成。吸引优秀生源,重视教师养成,强化教师专业训练,强调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培养。四是教师教育始终得到政府的特殊支持与政策保障。教师教育质量始终得益于“提前招生、免费教育、优先就业”等优惠政策。面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历史新时期,教师教育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提升层次,强化特色,改革创新,走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 许涛)

下载构建学习型县域 谱写沐川发展新篇[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学习型县域 谱写沐川发展新篇[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再接再厉、谱写新篇-创业工作总结[范文]

    再接再厉 谱写新篇 ——2014年大学生创业工作总结 回顾2014年,大学生创业工作一直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主线和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

    注重交通安全 谱写时代新篇

    我时时感叹:“安全”这沉甸甸的两个字,承载多少希望和梦想;我常常思索:“交通安全”这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包含几多喜悦和悲伤啊! 有报道说:我国每年有近1.6万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那......

    安徽好人谱写精神文明新篇[定稿]

    安徽好人谱写精神文明新篇 热点一:为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实施,大在我市原有市民文明学校建设及各类道德讲座、讲坛基础上,学习借鉴常州市“道德讲堂”的......

    奉献青春年华 谱写热电新篇

    写热电新篇奉献青春年华 谱——热电公司团员青年积极参与企业建设 在历练中快速成长在集团众多公司中,大自然生物质能热电公司毫无疑问是一个新成员,她像一个刚落地的娃娃,“从......

    共谋园林城市发展愿景谱写生态城市建设新篇

    共谋园林城市发展愿景 谱写生态城市建设新篇 时间:2010-05-18 00:59:07 来源:文化传媒中心 作者:肖云声 点击:8近年来,我处通过与发达地区园林部门的深入交流,不仅加快了我处机制......

    加强朱子文化建设谱写海西先行新篇[范文大全]

    加强朱子文化建设 谱写海西先行新篇 黄清奇 摘要:朱子文化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文化支撑与文化动力,对朱子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积极保护、合理地加以开发利用,对于增强海内外......

    立足平凡岗位,谱写不平凡新篇

    立足平凡岗位,谱写不平凡新篇今年“小寒”如期而至,民谚有“小寒大寒冻作一团”的说法,这个节气代表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年当中最冷的时间。 然而工作在后勤的保养人员却并没有......

    推进乡村振兴 谱写XX新篇

    推进乡村振兴谱写XX新篇——从精准扶贫走向乡村振兴XX乡党委书记XXX(2021年2月25日)我国进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历史交汇期,做好两大战略有效衔接,既是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