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学校发展为本,实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以“学校发展”为本,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中心小学阙春燕
在上学期我校完成创建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校内在建设,在提高学校内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
1、加强教育科研,增进学校发展内涵。本学期要在认真落实《北桥中心小学教科研管理条例及考核细则》的同时,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过程管理。要进一步建好网络化的科研组织:完善由课题主持人、教科室主任、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组成的四级科研网络;建立“课题组长负责制”、“课题组例会制”,各课题组长要认真制订阶段工作计划,举行每月一次的课题组例会,定期分析研究工作。要做好各课题研究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组织好教师校本培训;争取上级教科研部门领导和专家的指导。(2)突出成果体现。要将科研成果体现在学生的素质发展上,把学生的素质提高作为衡量课题研究成效的第一指标。各课题研究要扎扎实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力争有更多的学生方面的成果体现。要将科研成果体现在经验的积累推广上,各教师要积极撰写随笔、论文,教科室要组织好各级各类论文评比选送工作,本学期在论文发表、获奖的数量和档次上要有新的提高。
2、加强学校管理,打造学校文化。(1)、进一步抓好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努力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布置的校本化建设,把环境的布置、校风的培养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结合起来,努力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2)、进一步抓好学校特色文化建设。①进一步探索将学校特色建设与课题研究有机整和,科研带路创建特色,特色发展推动科研。②进一步修订写字教学与戏曲教学的特色建设规划,邀请专家作针对性的指导,按计划抓落实,积极营造特色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凸显写字教学和戏曲教学特色,形成学校特色文化。
3、抓好各条线工作,实现学校工作协调发展。
第二篇:以幼儿发展为本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以幼儿发展为本
作者:李岱清
来源:《幼儿教育·教师版》2013年第11期
教师满足了幼儿的个别需求。是否就会导致幼儿今后干什么事都我行我素、脱离集体呢?我想不会的。在当天的绘画活动中,小雨只是渴望延长活动时间,力求完成自己的作品,而不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案例中教师用“恳求”“投入”“专注”“饶有兴致”等词来描述小雨对继续绘画的渴望和完成作品后的满足,可以推断小雨对当天的活动兴趣浓厚,且不受任何干扰,这是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表现。小雨是集体中的一员,若只因小雨的表现与其他幼儿不一致就说他“脱离集体”,说明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倡导的“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尚有一定距离。集体教学活动只是一种组织形式。即使开展也要有层次,让幼儿有一定的自由度,那种一刀切的集体教学活动不能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在当天的活动中,幼儿有的已经很快画完愿意立刻收掉,有的愿意转到区角去继续完成创作,而小雨愿意一气呵成。教师若能满足他们各自的需要,将会使教育教学更加有效。
集体中由于一个幼儿坚持要画完而不参加其他活动,其他幼儿就争相效仿,从而影响了集体活动。这种可能性是有的。然而,我们应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种可能性,并将其转化为促进幼儿成长的积极力量。首先,既然幼儿喜欢绘画,教师就应支持幼儿尽情地去画。其次,中班幼儿易对新奇事物感兴趣,今天专注于绘画,明天可能又会执着于科学探索活动等,教师若能以适宜的方式支持他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预设计划,幼儿的发展就不可估量了。
我们应“以幼儿发展为本”。树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观念,要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看作一个整体,在关注教学内容之外,也要关注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如果是我,我会先同意小雨的请求,请配班教师留下陪伴小雨完成作品,然后针对班里幼儿在绘画活动结束时的个性化表现,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这虽然给教师组织活动增加了难度,但教师若能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进程,就能在追求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江苏南京 李岱清)
第三篇:以学校内涵发展为核心
2012年春季开学会议交流发言题目 校本研训(海如女中校长杨永祥)
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豫海回中主管教学副校长)联片教研活动(河西中心学校校长马兴学)
关注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四小金宪英)班主任队伍建设(石狮中学主管政教副校长)
青年教师培训(下马关中学校长杨连俊,内容包括青年教师培训、结对帮扶、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等)
把握新课标,稳步推进新课改(韦州中心学校校长苏润军)校际间结对帮扶工作(同心二小丁学东)
以上8所学校的领导按要求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必选题目,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以下27所学校材料将在大会上进行交流(供参考,字数在2000字左右)
狠抓质量、提高效率、精细管理,切实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心中学)
加强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回民中学)全面提高学校管理干部的执行能力(二中)
发挥管理制度作用,做好学校教学工作。(韦州中学)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有效做法(丁塘中学)城乡结对帮扶工作经验谈(王团中学)
如何有效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河西中学)树立新理念,驾驭新教材。(张家塬中学)
加大优生培养和中间生的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兴隆中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做法(一小)
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有效做法(实验小学)
提高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水平的几点做法(五小)
班主任队伍评价工作(三小)
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联动,构建和谐的育人网络(二幼)建设班级文化,发挥育人功能(一幼)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做法石(狮中心学校)
深化结对帮扶工作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下马关中心学校)加强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学管理,强化常规教学工作的落实。(张家塬中心学校)
重视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窑山)
广泛开展教学专题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内涵发展能力。(预旺中心学校)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田老庄中心学校)创新教研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兴隆中心学校)加强管理干部和教师考核评估体系,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王团中心学校)
有效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豫海中心学校)加强学校后备干部的培养与培训工作(丁塘中心学校)以课题研究有效带动学校教研工作(马高庄中心学校)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构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切实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 充分发挥设施设备效益
两点要求:
1、各校务必在2月16日(星期四)上午12:00前将汇报(交流)材料电子文本发送到txjwtgz@163.com信箱中。
2、交流材料字数控制在2000字左右。
第四篇:任重道远 精诚团结 以学校发展为己任
任重道远 精诚团结 以学校发展为己任
总务处·戎建挺
从教九年来,责任与热爱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讲台岁月,浸透着我不懈追求的挚爱深情。由于一开始就兼职着行政服务工作,加上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如何兼得双份的成就与喜悦,我一直在思考着,努力着„„
一、爱与责任,用师德的高尚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我认为,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当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师这一神圣的使命——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的使命在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的大厦。教学上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形成了“激情、平等、开放、创新”的教学风格。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我始终坚守我的教育理想,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平凡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却让我无愧于心。
二、完善机制,全面提升校团委的功能建设
自2004年任职团委书记以来,团委工作坚持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为目标,结合当前形势和我校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全面加强团的建设,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团工作新思想,优化育人环境,强化服务职能。平时活动开展讲究主题,采用系列化。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力量,做到人才资料入库,多评比、多表扬、多挖掘,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全体委员的努力,校团委先后被评为慈溪市先进团组织、宁波市先进团组织、宁波市基层团建示范点。在荣誉取得的同时,让我养成了遇事不含糊,办事不拖拉的工作习惯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只唯实的工作态度。懂得学校的管理者应始终坚持“以诚相待、与人为善、处事严谨、办事稳妥”的宗旨,懂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三、务实勤奋,力求在后勤工作中闪烁创新的智慧
从团工作转到后勤工作,完全是一种考验,这是务虚到务实的转变。在领导的关心和总务同仁的帮助下,使自己能迅速的进入角色,但还是在摸索着前进。怎样提供更有效的超前服务,怎样具有敏感的前瞻性意识,是一直努力的方向。为了能及时的完成各种工作,习惯了身上带一本笔记本;为了能监督好各项基建维修工作,习惯了多观察多咨询;为了能从失误中得到教训,习惯了把工作经验记在日记上。
在总务处良好工作作风的熏陶下,让我逐渐意识到:动态管理可以带来可观的管理效益。总务管理人员要经常以办公室为轴心,不断地“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绕圈”。要充分地体现总务管理过程是一个可控制的活动过程。在走动中不断地收集工作信息,可减少工作过程中的停滞时间段,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快速的服务。总务管理人员要认真处理“顶雷”与“不居功”的关系。“顶雷”即要敢于直面工作失误,敢于承担部门工作疏漏的责任,对正确意见和良好的建议,要敢于向领导反映。“不居功”是指在荣誉面前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做到有功不争、居功不傲。总务管理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因而要时常警醒自己要不骄、不躁、不傲。这样,总务管理人员的形象才会通过自己努力塑造出来,人格的魅力才会显现出来。
将来无论在教育工作还是管理工作,本人会继续投入全部的热情和精力,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在工作中始终勤钻研,善思考,不断开拓创新,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因材施教,以学生发展为本
因材施教,多表扬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想教育好学生,必须先把学生研究透,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你要知道他想什么、做什么,这样才能让他接受你的教导。其实,每个学生都想成为好学生,他们对老师充满了尊敬和依赖。但是每个学生的能力不一样,所擅长的东西也不一样,班级里学生层次不一,所以要因材施教,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尽量多鼓励他们,多表扬他们,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受到赞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形成良性循环。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身处地的以他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启发引导。
我们班级有一位同学特别粗心,不管做什么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批评了几次都不管用。后来,我改变了方法,在他的作业上写了“这次比上次有进步了!”或“加油,你越来越棒了!”等句子,还在课堂上,对他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这一下子,他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进步大王,他自己也有了认真完成作业的自觉,进步真的越来越大了。从这一点也可以证明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