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学校可持续发展之我见
农村学校可持续发展之我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教育作为国家、社会、家庭的发展基础力量凸显越来越更加明确;但结合社会发展过程的多种不均衡因素致使教育均衡的难以均衡化也凸显出来,特别是农村学校在这种失去公平的竞争中更显得脆弱无力,那么对于现在的农村学校怎样来维持可持续发展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点思考:
一、目前农村学校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办学经费不足。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我国教育经费向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国家与各级政府重视农村教育,相既出台倾斜农村的教育政策措施,如:为稳定师资队伍、提高农村教师福利的农村教师津贴;为确保贫困孩子入学的贫困生学杂费减免及营养餐工程的落实;为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水改厕及学生食宿改造工程的实施,都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们农村学校在“创强”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发展的成效明显,农村中心校的综合实力,确实与城市学校的差距逐步减少。但农村完小起点低、底子薄,发展起来非常缓慢。特别在经济薄弱的乡镇,政府财政困难,可怜的教育基金只能是杯水车薪。办学经费不足,严重制约完小办学条件的改善。如改水改厕工程、食宿改造工程,由于难以筹集到自付部分的经费,农村部分学校无法改善这些办学条件,也就是说国家给予的政策倾斜无法落到实处。
(二)、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者,是优质教育质量的创造者,教师的流动应该具有相对稳定性。受县市学校越优的地理位置、办学条件、福利待遇的诱惑,农村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大量的农村年轻骨干教师涌向县市学校,造成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存在严重老化,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严峻。
(三)、农村百姓对教育发展的观念认识不到位。教育是一项社会性事业,这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去共同实现。农村学校存在校网分散,学生分布广,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等弱点,它的发展需要加强校网撤并,充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但很多农村百姓对此认识不位,既要享受优质教育,又要求就近入学,想方设法阻碍校点撤并,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二、实现农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加大农村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
从国家到地方应该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建设情况,加大投入力度,要尽可能缩小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的差距,配齐学校应该具有的各种功能和设备。最好是减少当地政府的投入部分,应为很多当地政府没有多余的经费来投入,比如听说:某校要建一个运动场,上面教育部分的经费只有建设场地经费,需要当地政府出资征拨土地和完成附属建设,最后因为政府没有这笔经费,不了了之。
(二)加大宣传,加大农村重视教育的力度
教育的管理要从多渠道去加强,农村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管理部分是几乎为零的,很多农村学校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农村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要从学校、政府包村领导等上去宣传,去管理。
(三)加大农村教师的鼓励、帮扶政策,配齐农村学科教师 现在是农村中家庭经济好的、基础好一点的都送往城区、乡镇优质学校就读了,农村薄弱学校留下的学生多半基础较差或留守儿童,农村教师在管理上花费的精力较多、较大,很多优秀教师在管理好别人孩子的同时自己的孩子早就成了留守儿童,很多寄宿制学校的老师是周日到校周五离校,别说孩子了,家庭也是周末家庭了,加之城区学校的教师偏多(挖了优秀、掉了有关系的)的,所以城区老师课少、学生好、地位高、福利多(还有课外补课的),致使很多老师不惜一切代价往城区调啊调!。所以我认为加大农村教师的奖补政策,规范各种办学行为,减小城乡差距,让农村能留住优秀的教师。在“全面改薄”的推动下,农村学校也建起了部分功能室,各校也想让学生能全面发展、多才多艺,可惜的是没有专业的老师授课,很多农村学校现在的教师都是万精油,今年上数学,明年上语文,有些初中三年要换4-5名同一科目教师(因为教师中途调走了)。要通过改善农村教师教育环境、福利待遇等农村才有优秀教师。
(四)适当放宽政策倾向
我不知道农村寄宿制学校现在的早晚自习费怎么解决的,农村孩子由于留守的问题,为让课余的学习有人管,都选择了住校,住校学生晚上的自习是需要人管理、辅导的,晚上的辅导费我觉得是可以考虑一点的,毕竟教师的待遇很低。对农村学校的校长做得好的给予考虑一点丰厚的政治待遇或经济待遇,现在农村学校要人进行政班子太难了,很多都不愿意进班子了。
当然,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上述的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稳定师生队伍以外,还有包含大量的工作,我相信,随着国家均衡发展教育措施的进一步健全、落实,加上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努力,教育均衡发展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的生源及师资队伍将日趋稳定,家长对我们农村学校的胜任度会日益增强,我们学校教育将为新农村建设添上最靓丽的一笔!
第二篇:可持续发展之我见
可持续发展之我见
引言:当今世界,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我们的地球母亲索取更加没有限度。她给予我们的一切正在被我们消耗,浪费甚至毁灭。有关专家指出,到2050年,地球的资源将被我们耗尽。虽然这句话的可信度有待时间的检验,但如果真到了那一天,那将是多么残酷的事实。所以,不管怎么样,是我们该行动起来的时候了。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资源,行动。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一块不小的国土面积,曾经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事情,但到了今天,这些已经不再是我们宣扬国威的资本的。我们所应该看到的事实是,众多的人口已经造成了我们不小的负担,包括住房,食物,医疗,教育,养老等等,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计划生育),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还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新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人口是造成资源过度消耗资源的客观原因,但真正起着至关重要的原因——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主观能动性对客观事实的反作用
中国在过去100年里曾经饱受战火的摧残,经过战火的洗礼,新的血液被注入这个沧桑的国家,为了使我们的国家走向富强民主,在过去的60多年里,我们不断地发展着,壮大着,为了谋求生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不免的犯了一些错误,如大跃进,大生产,当然这些已然是过去式了,但到了如今,我们的国家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也在被我们压榨殆尽。曾经富有的资源在经过14亿人口的瓜分下,留给下一个14亿的还有多少呢?本已就稀缺的资源还要被我们无情的浪费,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疾首的事实啊!
在1980年,可持续发展首次被提出,到1992年,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被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之中。可持续发展是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为目标而提出的。它对我们如何发展做出了明智的启示。它以公平,持续,共
同为原则,不管对我们的环境,经济,还是社会都提出了合理而正确的要求。虽然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要我们牺牲环境和下一代的生存去追求美国式的生活,这个代价终将吓哭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做的是“前人栽树”还是“前人砍树”,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已然没有选择后者的权利了。
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就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但是,不管是节约现有资源,还是发现和利用新能源,我们在这条道路上还要走很远很远。国家鼓励和呼吁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对有关方面进行了法律的保护和惩戒。企业要想长远的生存和发展,获得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尽管有时要牺牲一部分现有的利益,但是,可持续发展必然成为他们最终的选择。就现有的成果来看,我们在治理污染,防止沙漠化,保护生物等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可敬的成绩,虽然“革命尚未成功”,但难能可贵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深的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低碳生活”就是这种“可持续发展生活”的终极代名词。现在,这种生活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甚至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我们穿的是低碳服装,吃的是绿色食品,住的是节能住宅,开的是环保汽车。可以这样说,我们正在将“低碳”推进“艺术的殿堂”里,当然,不只是在中国,整个世界都是“低碳”的主打歌。
如果我们能够“将“低碳”进行到底”,将“可持续发展”发挥到淋漓尽致,那么我们就可以胆大预言,不管是“2012”还是“2050”,都将成为我们可笑的谈资。当然,还是那句话: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第三篇:农村学校“办学特色”之我见
揭东区教育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学校管理)
农村学校“办学特色”之我见
揭东区玉湖镇洋边小学
冯晓生 2015年1月10日
农村学校“办学特色”之我见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个性化和办学的特色化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一所学校,无常规不稳,无人和不兴,无科研不精,无特色不活。所以,坚持办学特色理念、走办学特色之路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教育更是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找出适合学校发展的战略之路,改变落后的学校面貌,激活教育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从而减少学生的流动。
关键词: 农村
办学特色
科学研究
正文:
1.办学特色的必要性 1.1发展办学特色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个性化和办学的特色化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一所学校,无常规不稳,无人和不兴,无科研不精,无特色不活。所以,坚持办学特色理念、走办学特色之路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特色的过程也是传承文化、凝练文化的过程。要将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学校特色是学校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是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传统中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点,是最能够表现学校个性和独特性的方面。因此,学校要在加强特色建设,创建个性化特色品牌,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平台上凸现办学个性,提升办学品位,塑造学校品牌。
1.2创强给学校办学特色带来机遇
以前说要坚持办学特色,发展学校教育,提高学校品味,都只能说说空话,因为,大部分农村小学仍然是经济境况窘迫,因为没有经费,校舍和教学设施改善的速度十分缓慢。大部分小学依然是简陋的校舍,陈旧落后的取暖设施,不达标准的操场,黑板加粉笔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实验仪器、图书、教学设施等极度匮乏。并且教师的待遇偏低,导致了一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更不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使基础教育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再加上教师结构性的缺乏,图、音、体等学科专业教师的缺乏。根本不可能开展有效的“特色”教育。近两年来, 在通过创强建设中,各地行政部门多方筹措资金, 增加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校舍和教学设施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学校教学设备进一步完善、更新。特别是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功能室的开展使用,加之专业教师的引进和有特长教师的专业培训,促使农村小学师资结构配备的完整。学校的办学特色就如鱼得水,有声有色了。
1.3办好特色教育,减少生源流失
以前学校没有特色,“千校一面”,导致不少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舍近求远,择校上学,使得生源大量流失,被动实施“小班化”教育,本来就不充裕的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办出特色就是把学校办成具有个性化的学校,如果找到了学校个性的优势资源,也就找到了适合学校发展的战略之路,如果找到了适合学校发展的方向,那么,这个学校的活力就被激发了,学校的面貌就改变了,甚至这个学校的命运也就被改变了。所以,适合学校特点的鲜明的办学理念一经确立,并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学校就有了自我超越、追求特色的可能,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也会得以增强。自创强后,我校根据本校特点,结合实际,加强特色办学的新理念,发动宣传,敢于实践。深受群众与学生喜爱。现在我校择校生为零。
2.科学、深入研究办学特色之路
尽管农村小学设备、师资、生源等比不上城市学校,信息相对闭塞、观念相对落后。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及时吸收现代教育理念,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转变思维方式,以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进行新的谋划,科学正确的指导思想,确定办学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办好一所具有特色的学校,首先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计划制定之后,关键的问题是付诸实施。只有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2.1认识到位。农村地区普遍文化底子薄,艺术氛围不浓。发展特色教育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环境氛围。我们一方面做好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是办好特色学校的主力军,学校要鼓励教师主动承担有关特色的教学和管理,注重教师搭配,发挥教师特长,挖掘潜力,解决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专业教师不足的困难,以适应特色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辅导到位。特色学校的创建与特长学生的培养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没有无特长学生的特色学校。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特长,2.3管理到位。全校领导班子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从认识到统一,进行集中再学习、再研讨,学校要有良好的管理系统,坚持从“项目研究—系统运作—特色办学—形成文化”这样一个发展序列。学校特色要有系统的规划,要从校情、师情、生情出发,加以谋划并建设,要把特色建设与实施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既要体现稳定的特点,又要体现创新的特性,既要重视历史的积累与积淀,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元素,新的增长点。
3.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农村小学具有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优势,学校拥有生物园地、劳动基地和校园周边的美丽环境,这些资源可以丰富儿童生的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农村教育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打破“为升学而读书”的传统观念,结合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乡土教材,适时给学生传授一些与当地经济发展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知识,这样可以为教师提供表现与创造的舞台,为学校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运作平台。有利于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校更有特色,教师的教学更有特点,学生的发展更有特长。所以,办学特色是以人的特色为根本的。如学校领导风格,教师的教学特色,学生的特色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等。
例如:我们玉湖镇新寮小学的办学特色是开发“生物园地”“劳动基地”,坚持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教育学生“有付出才有收获,只有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德育基地活动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具备了较强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又如:玉湖镇吴厝小学的办学特色是开展兴趣小组:象棋组、书法组、舞蹈组等,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自信心。同时也给教师展现自我的平台,发挥专业才能的空间,体现教师的自身价值,教师也能收获成功的感受。
我洋边小学的办学特色是开展阳光课间特色活动:“古诗韵律广播操”“阳光校园舞”。跟11月份雷原教受来我揭东开设的讲座《传统文化与教育改革》相吻合。把文化与健身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校积极倡导“我与古诗文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诗、我锻炼、我成长”的理念,以 “古诗文诵读与健身”为特色,积极推广普及古诗韵律广播操。该操采用学生一边吟诵经典古诗词,一边做韵律广播操的形式,结合学生爱动的特点,选取学生必背古诗词篇目,完成“古诗韵律操”的编排和演练。同学们在学习古诗词文化的同时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既丰富了课间操的内容,又让学生全面的去感悟、领略祖国古典诗词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了快乐,在快乐中积累了知识。让学生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进一步陶冶性灵,开阔心胸,端正品行。
所以说:“有用心就有特色,有个性就彰显特色,有特色才会形成品牌。
总之,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优秀的学校文化就等于有鲜活的学校特色,传统积淀、文化氛围、办学理念、学风、教风等就构建起了学校特色的根基。在农村的办学特色要以人的特色为根本的,因地制宜,根据学校需要,教师的教学特色,学生的特色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等。只有“在研究中深化,在实践中提高”,才能不断推进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优化教育教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四篇:安全教育重头戏——农村学校安全教育之我见
安全教育论文
安全教育重头戏,平安方能搞教学
——农村学校安全教育之我见
重庆市合川区清平镇中心完全小学
唐代千
邮编
:401532
摘要:小学安全教育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校园恶性事件时有爆料,暴露了学校安全教育的滞后和缺失。其原因是当今人们过于看重学生的成才而非健康成长,一些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教师安全意识薄弱等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学安全教育体系,系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构建学校安全文化氛围,增进师生安全意识,切实把学校安全教育作为重头戏,只有平安才能真正推动学校一切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安全教育;
重头戏;缺失;对策
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少年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凡已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按照当地学制的规定,学习到毕业,而不能中途辍学。只有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才能使每一位学生不至于中途辍学,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从而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原国家领导人——李岗清同志曾说过:“学校的安全工作始终要放在首位,人身安全都保不住,还谈什么教育”。做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一直为学生安全教育堪忧。因为学生的不安全行为随时随处可见。例如:有的学生在走廊上相互追逐,推搡;有的同学在操场上嘻戏打闹、攀爬各类体育器材而不慎摔伤;有的同学把楼梯护栏当滑梯,上课间操时学生下楼拥挤现象随时有诱发踩踏事故的可能……现在的社会,讲究和谐,目前的学校,强调安全,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也认为,教育的一切,一切的教育必须以安全作为基石,只有学生的安全得以保障,学生的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近年来,新闻媒体频频爆料:福建南平、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山东潍坊和陕西南郑等地相继出现针对青少年学生和儿童的恶性案件,造成多名师生伤亡,社会影响极为恶劣。然而,我们总是在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才做紧急情况处理和善后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校安全教育问题再次摆在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面前。
早在1996年,我国就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明确了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2006年教育部、公安部等十部委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要求,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为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自己对学校安全教育的见解。
一、学校教育中安全教育的重要地位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社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是发展的力量源泉,他们的安全与否,不仅是他们自己的事,更关系到学校、老师的责任,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然而,他们身心还不够成熟,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安全意识不高,他们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学校,是和老师打交道,所以进行正确的安全教育和引导对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对学校而言势在必行。因此,安全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万丈高楼平地起”,安全决定着学校其他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安全教育刻不容缓,安全教育势不可挡,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全教育就是学校的中枢教育,基础教育。
二、农村小学安全教育面临的主要现状
1.学校层面认识还不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一些学校安全教育仅趋于重大纪念日,节日,趋于一两次演练活动;在安全教育的内容上也非常单调,往往是老师“照本宣科”,形式上甚至有“资料摆拍”之嫌。学生方面多有左耳进,右耳出,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势,收不到实际效果;更有甚者,安全教育被“应试教育”冲淡,造成“重成绩、轻安全”的局面。主管部门对一所学校的考核评价,虽然已把安全问题作为其他工作评优评先的“一票否决”指标,但在实际考核中,也只片面地看这所学校的升学率,优秀率,学生平均分,及格率等等。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校的师生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总是出了事以后,才去分析原因,总结教训,亡羊补牢,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甚至在有的学校的老师办公室里可以看到学生安全教育读本直到期末还束之高阁。有些学校的安全管理体制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对安全管理和教育的作用。
如果我们每所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都像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叶志平校长那么真抓实干,想必不会有任何安全隐患了;即便出现安全状况,也会迎刃而解,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吧。
2.家长重视不够,安全教育受到不良影响
因为是农村小学,90%的学生家长不是在家种地,就是外出打工;有的学校有9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照管学生的亲戚相对溺爱孩子,孩子有不安全行为或进行危险游戏的时候,没有进行正确的安全教育和引导;加上一些代理家长的“经验主义”,意识不到不安全行为将给孩子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安全意识相对淡漠。开学以后,学生虽大部分时光在学校渡过,但受家长和监护人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就减弱,加上家长缺乏系统的安全知识,安全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因此造成的家庭安全教育的缺失,甚至是一个空白。
二、解决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现状的几点建议
1.增强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让安全教育成为重头戏。
安全教育至关学生的生命,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讲只有一次,都是最重要的,面对不可逆转的生命之旅,学校就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充分认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走马观花的事,更不是开展几次安全教育活动,搞几回安全检查就能保安全的。所以,安全教育来不得半点虚假,而应渗透在学校一切活动中,重视每时每刻的安全教育。在这一点上,重庆市合川区清平镇中心完全小学切实汲取他校学生坠楼、溺水、中毒等安全事故案例背后的惨痛教训,始终坚持“三级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即:一级是学校,每学期都定期邀请消防部门,司法所的专家们到学校进行全校师生的集中安全与法制知识的集中培训。第二级是学校对班主任,任课老师,校园保安定期组织安全学习讨论。第三级是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每周、每天的安全教育,把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防踩踏安全等等念着口头禅,天天讲,时时念。如此一来,该校学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安全自我防护技能得以提升,近十年来无一名学生伤亡。
校园体育活动不可取缔,体育活动时,注意提高学生的平衡力,协调力和奔跑的躲闪能力,提醒学生跑跳时注意安全……都是安全教育落实的地方和表现。同时,学校还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成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并形成工作体系,使安全教育制度化、日常化、能落实到学生班级,学生个人。只有这样,将学校安全教育作为重头戏,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受益。
2.增强教师的安全知识储备量,突破瓶颈现象。
安全知识老师只是“半桶水”,如何浇灌学生呢?因此,老师获得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教育手段就显得迫切需要。只有老师通过系统的全面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才能使学校的安全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安全教育内容与活动丰富多彩,才能让老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不难,这样才会达到安全教育的真正目的。使老师获得安全教育知识的途径很多,如今毕竞是个信息时代。请专家授课,购买图书,光碟,上网学习,或是定期开展校园安全交流讨论会,通过大家各抒已见,相互交流增强各自的安全知识储备……让老师在受益的同时,正面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突破安全教育的瓶颈现象。
3.加强德育工作,构建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
小学安全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应该构建开放式安全教育模式,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胆鼓励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进社区、进监狱、进安全隐患地(水库、交通事故高发区等地)实地学习安全知识。要开展警校共建工作,聘请警察驻校维护学校安全,指导安全教育。学校还要定期邀请交警、消防官兵、医生、食品监督专家、地质专家等专业人员进校开展讲座、座谈、实地演练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正确有效地掌握安全技能。学校还应通过图片展、知识竞赛、辩论赛、故事会、主题班会等多种活动,构建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促使中学生知、情、意、行相结合,从而在浓郁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中受感染、受教育,把已有的安全知识内化为长久的安全技能。
4.学校安全教育要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
学生安全意识和行为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仅靠学校的安全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的积极合作,学校安全教育的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安全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事实上我们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发现广大的家长对学校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还是认同支持的,问题是他们自身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在家庭中不懂得时时给孩子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悲剧屡屡发生。如:留守儿童唐某,冬天在家里与奶奶同室而眠,一盆炭火夺去了她幼小的生命。再如:十岁的女生姜某,与近六十岁的单身养父同室而居。老师家访知情后,立即加以必要的教育,多方给以帮助后,杜绝了悲剧的发生。
如果要从实质上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学校应对家长进行分批分期的安全知识培训,比如通过举办家长安全培训班,组织文艺宣传队在家长会上宣传安全;通过观看安全管理方面的光碟、展板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丰富家长的安全知识,才能使他们有效地与学校合作,把学生的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不久前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置各种事端”。可见重视中小学安全教育,切实保障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不仅是各级政府和各个中小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在此,我们强烈呼吁抓紧校园安全立法工作,使中学安全教育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徐美贞.中小学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认知态度[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2]吴淑娴.强化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路径选择[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4]周定平.关于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2).
第五篇: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之我见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之我见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实际,从农村寄宿制中学存在的难度或问题,及相应的方法或措施,主要从农村寄宿制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份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希望能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研究添砖增瓦。关键字:农村 寄宿制 安全 教师管理
随着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和“普九”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作为实现“两基”计划的一个主要措施,其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另外,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村走读式小学向寄宿制学校转化也是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农村寄宿制小学与寄宿制初、高中相比,特别是在管理方面,难度相对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年龄偏低,年龄相差较大。
由于取消了一些较偏远的、生源较少的教学点、村小,甚至中心校,使这些寄宿的学生年龄趋小龄化,人数急剧上升,其中最小的五、六岁,大的12、13岁,因此,大多数学生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上大多数学生在家比较骄惯,以前又没有过住校就读的经验,学校既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又要把精力放在照顾好学生的吃、住和安全保障上,使学校工作难度大大加大。
二、同过去相比,安全隐患增大。
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在小学里,寄宿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的分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较低,自控能力较差,如玩电、玩火、玩水、到危险地方玩耍、做危险游戏等,在校内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寄宿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每周往返学校须乘坐车辆或走路,农村的一些搭客车辆很不安全,无证、无牌、无驾照车辆上路非常多。再加上乡村道路狭窄,交通安全危险系数过大,学校的安全工作极为艰难。
三、学生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
首先是身体素质方面,尽管学校也千方百计改善生活,但同他们在家的生活相比还是不尽如人意的。寄宿制学生一般每两星期回家一次,从家带来带来的一点零花钱,特别是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常常用于吃零食或买玩具上,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维持。其次是身心健康问题。这些学生年龄小,他们离开父母到学校独立生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上受到一定影响。
四、师资调配难度较大。
人员调配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他们大多数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民师转正的,尽管通过了不同形式的培训,教学能力有了一些提高,但还是缺乏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虽然中心学校也想方设法调配年轻的教师到寄宿制学校任教,但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专职教师和专业的生活教师依然非常缺乏,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教学都存在一定弊端。
五、基础设施跟不上。
尽管创建了寄宿制学校后,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依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学生宿舍、餐厅、功能室等,大多是教室改的,配套不到位,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设备设施,水电不能到位,连公共卫生间都没有。
六、寄宿学生管理落后。
农村学校实行寄宿制管理后,管理人员不能配套。学校要么就临时抓“壮丁”,花几百元请农村无业人员做学生管理员,要么指派学校任教老师进行临时管理,这样导致对寄宿学生的管理要么欠缺管理方法,要么力不从心,管理不到位。有些学校,由于管理人员工资无处出土,只好尽量压缩管理人员数量,面对成百上千的学生,一个或两个且缺乏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纯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寄宿制学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面对刚形成的寄宿制学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对以上现状的分析研究,我对寄宿制管理有了一些雏形的认识,下面我重点从七个方面谈一下这个问题。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坚持自身的特色,努力做到制度要有管理成效。如我校的门卫制,门卫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真正做到严格管理进出学校的全体人员,包括学生。学生进出需凭学生证(为分清学生是否住校,我校实行了住校生和非住校生两种不同颜色的学生证),管理人员可以很直观地从学生的学生证上就能分辨是否是住校生。因为,学校资金有限,门卫工作人员只有一个,所以,我校规定值周老师配合门卫,搞好门卫工作,其他老师要明白门卫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知道门卫工作人人有责。所以我校形成了人人都是门卫,上下齐抓共管的好局面。除此之外,我校加强学校值周制度的建设,学校行政、值周教师、安全值周、值周学生、宿管员四级联动值周制。我们相信最完全的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适合自己的,能便于展开和推进的制度才是最好的。
二、加强提高学校执行力和日常管理。
各项制度能否起到确实有效的作用,最主要的取决于学校对制度的执行力。
1、分工明确,落实到人,明确职责。
2、签定安全责任书。
班主任安全责任书,包括各部门安全责任书、班主任安全责任书、家长安全责任书、科任教师安全责任书、门卫安全责任书、宿管员安全责任书、食堂人员安全责任书。
3、建立有效的相互监督、落实机制。每项制度落实到人头,落实到最后。制度的落实到学校干部及教师评优、评职和晋级相关联,严格做到谁不负责,谁承担。
4、学校制定了《教师考核方案》,其中有对“师德”方面的考评,激励广大教职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人师表,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促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的提高,教师到岗率100%。学校有教师的业务培训计划,能落实培训资金和时间,教师有自我发展的目标计划,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让一线教师参加教学交流活动。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制,有效的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财务制度健全,严格按预算编制例行开支,账目清楚,无乱收费现象。学校布局合理,绿化面积占校园面积的9%,各种硬件设施配套,有安全制度和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无安全责任事故。
三、促进预防制度,增强预防力度。
安全的重点在防范,预防工作是全部安全工作的出发点。
1、重视硬件设施的安全投入,避免风险。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训练,使他们能识别危险,预防危险的发生。
3、以预防为主,减少和防止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四、积极搞好学生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寄宿制学校的首要工作。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多,学生生活在学校,学习在学校,加之校园面积有限,1000多名师生员工就长年生活在这个有限的校园里,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所以养成教育才是确保校园长治之安的基石。
五、培优帮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帮扶生往往是校园人身伤害的高发人群,我校面对的诸多学生都是来自大山深处,其家庭教育不得而知,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留守学生,很多家长不能有力地对孩子监护。故而我校采取如下对策:
1、建立培优帮扶制度,不“丢弃”任何一个学生;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不疏忽每一个隐患,也不放过表扬他们的每一个进步;
3、促使老师向口勤、腿勤、心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六、身心并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茁壮成长,是每个学校的首要责任。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时间特长,从下午四、五点钟放学到,晚上九、十点钟熄灯睡觉,有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为了安全,我们总不能让寄宿生老坐在教室里写作业、学习,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把学校变成寄宿生的乐园。
1、收看电视节目。
我们利用校园电视设备,以集中组织学生为形式,收看《新闻联播》、《科技博览》电视节目,开阔学生的眼界。眼界开阔了,心胸必然扩大,学生心里装的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小山村,而是整个世界。
2、组建丰富多彩的文体兴趣小组。
如,体育方面的篮球、打排球、打乒乓球、跳绳、踢毽、拔河等兴趣小组;艺术方面的书法、绘画、舞蹈等兴趣小组。尽力培养我校学生都能拥有一种或几种兴趣活动习惯。这些兴趣小组,一定要采取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不仅不给学生带来负担和压力,而且要给学生带来愉快和开心,放松学生学习的紧张心弦,培养一颗活泼、爱动、积极向上的心。
3、课外阅读与诵读经典。
我们要求每个班级设图书角,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为了让学生们从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我们开展了朗诵、演讲、小品、作文等多形式多各类的经典文艺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寄宿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提升了他们的文化品位,更重要的是轻松解决了学生放学后到睡觉前的近五个小时空档,大大减少了此阶段发生安全意外的可能。
七、教师队伍管理及建设。
我们立足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培养合格适用人才,争创一流农村中学”为办学目标,“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有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了学校和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级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实践精神。校级领导坚持兼课、听课,任课时数达到规定要求。校党支部能够发挥核心监督作用,能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团委、学生会的作用,校内民主决策制度健全,实行校务公开,主动接受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任期考核、审计及教育督导部门的督导评估。学校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制定了《中学制度汇编》,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订。
l、遵循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以“团结、进取、开拓、奋进”为校风;以“敬业、严谨、探索、爱生”为教风;以“勤学、慎思、好问、博学”为学风,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2、按照以人为本、管理为先理念,建设一支高标准质量的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的群体合力突出的教师队伍。第一阶段以有效措施稳住优秀教师人员,优胜劣汰,建设学科结构齐全,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达标拥有名师对象的队伍。第二阶段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上下功夫,抓好教师课程业务培训,积极推进“1、3、5”教师培训计划,加大力度培养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真正成为学校教学、管理、发展的主力军。第三阶段,学校至上,强化事业责任心;全面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后勤等多方面拔尖人才,提高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群体素质;实现高标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3.本学期开学以来,通过召开多种形式的会议,从教职工纪律、敬业态度、学生师德教育、纪律、卫生、宿舍、文明礼貌安全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1)召开校行政会议,安排分工,认真干好本职工作。
(2)召开教职工会议,发挥教师队伍稳定的优势,努力使今年工作初见成效,明年工作大见成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信誉度,净化周围环境,全体教师参加“两操一活动”集会时必须按时到,禁止一切娱乐活动,做到教书育人;班主任、宿管员管理好学生抓好教研组工作,扎实有效搞好教研工作,维护管理好教学资源,加强教师培训,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严禁体罚学生,善于保护自己;音体美教学、信息教学要求统一;抓好班主任工作,多交流、抓细节、做好学生的记录情况。班主任配合团委、总务工作,做好班级财产保护工作,学生安全工作。体育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后勤必须为前勤服务。
(3)学校召开师生大会,从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德育工作、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全体师生敬业、勤学、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4)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落实责任目标,学校教研组工作是最基本的,教师思想工作、学校工作围绕教研组展开;教研组长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认真做好本组教师的思想工作,多交流、多探讨,鼓励年轻教师尽快走向成熟,终身从教,热爱教育事业等方面做表率;团结好一组人,带领好一组人,关心本组教师,认真扎实有效的抓好常务工作,多指导帮助,做好五课“教研”活动;培养骨干教师认真研究本学科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学习成绩;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该做的实验一定要做,要相互交流、学习,参加培训后要有收获、要有体会并且在组内广泛交流,鼓励年轻教师自学取得高一级文凭有奖励;撰写论文有奖励;配合学习利用课堂教学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严格要求学生,严禁逃课学生,关心关爱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要持之以恒。(5)召开毕业班科任教师会议,首先要有信心、要有紧迫感,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多指导、多讲解、多吃苦,争取最大限度的提高成绩;认真分析毕业班学生的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成绩;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加强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联系,与学生多交流、多了解;抓细节、抓过程强化毕业班的班级管理,教导负责管理检查各项工作。
(6)抓好后勤服务工作,教室更换了已坏灯管,改变了光线暗的现状。
寄宿制学校是一个新的课题,寄宿制学生管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调查研究,不断地学习,探索出适合本校的好方法,既能创建良好学校氛围,也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用心、用劲,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虽然前途坎坷,但一定会有办法战胜困难,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寄宿制学校呈现出阳光灿烂、群星璀璨的辉煌局面。遵循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团结层面上竞争、在务实前提下创新的原则,依靠现有校园整体优势,做大做强,实现学校跨越性发展,创设学习型节约的和谐校园。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读本》[《教育与人生》(叶圣陶)]
2、《素质教育学习提要》(教育部编写)
3、《有效的管理者》(杜拉克)
4、《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