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述我周围的信息化教育故事
我们学校的的信息化教育故事
我是重庆市两江职业教育中心的一名德育教师,我从1995年调入学校到现在已经有17年的时间了。在这17年中,我经历了我校的一系列信息化进程。
记得刚进入学校的时候,我们学校是以计算机专业为主的职业高中,但学校的机房都是配置黑白版的苹果机,教学用的幻灯机还不普及,老师们上课还都拎着小黑板。往往因为小黑板不够用,很多教研组的老师偷偷把自己班级的小黑板藏起来,怕被其他老师拿去用了就不归还,这样的教学日子一直持续到1999年。1999年以后,我们学校的教学用计算机得到了了很大的改善,3个机房有配置386的计算机,学生上课也不用在对着呆板的黑白屏了。学校还专门为我们每一个教研组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老师在自己的办公室备课了,也可以在网上查阅各种教育资料了。学校还专门建设了一个多媒体教室,幻灯机和计算机教学就可以用于每一个学科的教学了,这时候我们老是感觉真好,教学的过程也成为了老师享受成果,和学生交流思想的平台。大家都觉得上课方便多了,课堂容量明显增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002年,学校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看到各种录像资料,丰富了课堂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011年,学校进行了校园网络化改造,每个班都配备了电子白板,每个教室可以上因特网,每位教师一台笔记本电脑,这样我们终于把信息化的硬件都配备齐全了。配备了电子白板,在这样的教室上课,可以随时把课堂实况录下来,便于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为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提供了物质保障,为可以把每节课录下来放到学校资源库中,方便学生回家随时学习。我想以后每个教室都可以有这样一整套系统,这样方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可以实现家校联动。
当然,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说,设备的损坏维修、赔偿等问题,需要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不但要与教师讨论,还要与家长讨论,这样才能保证硬件的正常运行。我们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新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信息化教育发展已经有了可喜的成果。我相信,在未来,我们的信息化教育水平会越来越高。
第二篇:我周围的信息化教育故事
“长春四十八中的成长故事”和“无声的课堂”这两篇文章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信息化教育”的成功案例和一个“教育信息化”的失败案例。周校长敏锐地捕捉到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有诸多优势的信息,大胆地走一条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学改革的创新之路,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而胡老师则在没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所使用的信息技术的功能,缺少教学实施的必要准备以及不能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及时调控基础上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教学服务,其结果毋庸置疑是失败的。
参加工作十四余年,我见证了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便捷。以前教师讲公开课用到的辅助设备主要就是小黑板,还有一种是幻灯设备(需要自己在玻璃上写或画);随着学校逐步配备的486、586、三宝电脑、方正机、联想机、班班通、投影仪、电子白板;显示器也从14寸超平、17寸纯平、到19寸液晶。使用的系统从DOS、XP、到现在的WIN7系统的变化。现在平时课堂经常看到老师使用投影仪进行实物演示,教育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三篇:研讨1:我周围的教育信息化故事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教育手段的相结合是新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中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巨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教学辅助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数学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很多学生怕上数学课就是因为数学课太单调,而新课程中的数学例题一般都有情境图,利用多媒体技术后,把我们的这些情境图变成“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的生动画面,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6加几”时,运用多媒体软件设计制作了这样的故事情境——小猴自夸是数学小天才,什么数学题都难不倒它。小兔一听,立即出题目考考它。这时屏幕呈现了一个有10个格子的空盒子,接着画面变成盒子里放有6支钢笔,盒子外有5支钢笔,小兔随即提出了问题:“一共有几支钢笔?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前两个问题难不倒小猴,而后一个问题却把小猴给难住了,引出了新课的内容。猴子遇到难题,学生们希望自己能帮助它解决问题,产生了学习的愿望,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和、差、倍、分”的问题上,小猴有50个苹果,比小熊的2倍还多10个,问小熊有多少个?我利用闪烁的线段图表示,同学们很容易读懂其中的数量关系,在小学阶段这是比较难理解的倍数问题,但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大多数同学都能解决相关问题了。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由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通过带娱乐性的操作演示,所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使学生轻松学习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质”之目的,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努力,去开发、去研究,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第四篇:主题一:我周围的信息化教育故事
主题一:我周围的信息化教育故事
模块一:
在研读了“长春四十八中的成长故事”和“无声的课堂”之后,您是否也回想起在自己周围发生的些许变化?那就讲讲您周围的信息化教育故事吧。
EWB仿真技术提高了电子电工专业课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和专业教学整合的发展,专业教学应用软件不断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专业课的教学效率。比如由加拿大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公司推出的电子电路仿真的虚拟电子工作台软件,EWB仿真技术(E电子工作平台Electronics Workbench)给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EWB仿真技术在电子电工类专业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故障分析教学等方面的辅助作用,说明在电子电工类专业教学中应用仿真技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EWB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在电子电工类专业课教学中深受专业教师的大力欢迎和积极推广。
第五篇:主题一:我周围的信息化教育故事
省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题研讨一
我周围的信息化教育故事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运用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学校常规教学工作中。其应用的质量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要印刷一份试卷,必须先用笔写在蜡纸上,然后由油印室工作人员手动一份一份刷出来,不但过程令人烦躁,而且印刷质量还不如意;再如,一次考试结束,学校对成绩的分析需要大量的计算和排序,过去完全靠手工完成,能够使用的也只是算盘及后来的计算器。然而今天的学校,复印一个班级的试卷只需要按个数字50及“开始”即可,数据统计分析也只需要在excel里用个sum等函数即可,大大地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改变了学校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例如过去的课堂教学只有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的教育也完全是灌输式的,教学效果也可见一斑。在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以后,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情境导入法等教学方式也开始在课堂上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