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发展计划的特点
三、学校发展计划的特点
作为一种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与工具,学校发展计划与传统的学校计划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无论是传统的学校计划,还是我们现在说的学校发展计划,都是为学校发展服务的,目的都在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其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都是一致的。相对于传统的学校计划,学校发展计划具有更强的参与性、连续性、整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学校发展计划的参与性
学校发展计划提倡参与性管理,即学生家长、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参与学校的发展与管理。学校发展计划与一般的学校计划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同层次人群的参与。
(二)学校发展计划的连续性
学校发展计划包括学校未来三年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每一年的行动计划,这就使得学校就学校发展要有一个长远打算,通盘考虑,循序渐进。每一年的行动计划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具有很强的连续性。
(三)学校发展计划的综合性
学校发展计划不仅包括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还包括校长、副校长、每一位教职员工以及所有学校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并且将学校的教育教学、师生管理、后勤财务等工作,统统纳入学校发展计划文本,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四)学校发展计划的针对性
学校发展计划以“广泛征求意见”为前提,分析研究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主要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无论存在的问题,还是确定的目标,包括解决的办法和措施都是针对学校实际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第二篇:学校自主发展计划
三岗中学星级管理第三周期
自主发展计划
2010年三岗中学教育工作,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全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二级传导”和“网络教研”为手段,以深化校本教研为重点,以优化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制度为保障,紧紧围绕“质量、均衡、创新、和谐”四大主题,坚持抓落实、求创新、促发展的工作策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为了更好落实我校三年自主发展规划目标,加快促进我校自主发展步伐,又快又好学校发展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一、主要任务。
三岗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开展各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核心理念,结合我乡“以人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负责”的办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学校自主发展方向、目标大讨论。
2、结合教育局工作要点,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以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抓好教学质量关。
3、以“走进课堂行为”为载体,以小课题研究为主线,引导广大教师投身教研之中。
4、重新起草学校章程,严格程序,发挥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的积极性,为学校自主发展提供保障。
5、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形成民族、平等和谐、互动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规范校园内用语用字,做到校园整洁、环境优美。
7、研究制定家长学校活动计划,协调,组织多个部门开展好此项活动。使家长学校活动收到实效。
8、继续巩固完善学校特色发展项目。争取在本初见成效。
二.具体工作及时间安排
3月,研究制定学校自主发展规划及发展计划。起草和谐校园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5月,开展各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6月,校本小课题研究中期交流活动。
7月,家长学校活动阶段总结。召开家长会。9月,小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交流活动。
10月,申报校本课程开发先进校。
11月,开展全乡“有效课堂教学”会诊活动。12月,做好各项发展工作的总结
星 级 管 理 第 三 周自主发展计划
三岗乡初级中学
2010年
期
第三篇:河山学校团员发展计划
河山学校2010学年第一学期团员发展计划
一、基本条件:
1、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的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团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团费的我校在校学生。
2、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心班级公共事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成绩良好,在校期间无重大违纪记录。
3、有两名品学兼优的团员愿意介绍其入团(初一和初二可由老师介绍)。
二、发展比例
初三年级每班10人左右;初二年级每班5人左右;初一年级各班对特别优秀的少先队员可破格吸收为共青团员,不超过3人每班。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条件不成熟不予发展。坚持团员发展的激励作用。
三、发展程序1、12月6日-12月10日:宣传发动。各班进行入团宣传教育,符合基本条件的同学自愿递交入团申请书(统一用信纸书写)到班主任(团支部辅导员)处。
2、12月13日-12月17日:班级推荐。各班(团支部)在培养和考察的基础上,通过班级(团支部、班委会)决议和班主任、任课老师意见,从递交申请书到团组织的同学中确定入团积极分子(各班可以在班主任指导下,通过全体同学投票的方式确定入团积极分子建议名单。),并于12月17日前将名单上交校团委。
3、12月20日-12月24日:培训学习。校团委审核批准入团积极分子参加少年团校学习,端正入团动机,树立团员意识。
4、12月27日-12月31日:考察。入团积极分子通过业余团校培训结业,各团支部确定考察对象并实施考察,不合格者暂时不予发展。
5、1月3日-1月7日:入团宣誓。通过考察的入团积极分子填写入团志愿书。校团委组织新团员参加入团宣誓,颁放团员证,入团积极分子正式加入中国共青团。
四、要求
1、严格按照团章要求来发展学生团员,做到有有步骤、有组织。
2、考察期间主要对入团对象进行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思想认识进行教育和观察,具体表现在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的落实。
3、新团员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树立良好形象。
4、积极参与班级或团组织的各项活动。
河山学校团总支
2010年12月7日
附:
河山学校“推优入团”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
一、入团积极分子选拔标准
1、本人已向所在团支部递交入团申请书。
2、在校期间无重大违纪行为,无通报、记过等处分。
3、思想积极向上,热心集体事务,学习态度端正。
二、“推优入团”程序
1、团支部严格按照上述标准(第1、2、3条款项)对本班非团员同学进行初步审核,确定候选人名单;
2、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进行民主投票,根据票数确定候选人推荐顺序;
3、报请班主任老师审核,确定并填写本班“推优”名单,作为本班入团重点积极分子上报团委;
4、团委复核后确定各班参加本次“少年团校”学习的学员名单。
第四篇:学校发展计划的含义
学校发展计划的含义
一、什么是学校发展计划
学校发展计划是在学校层次、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广泛征求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师生的意见,由学校自主制定的关于学校未来发展的计划,包括学校未来三年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每一年的行动计划。
学校发展计划是一个立足于学校发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的综合性计划,是一种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和工具。它主要反映一个学校在未来三年内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涉及到学校发展所需资源以及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如与学科能力、人格陶冶、学校管理有关的问题和需求等。
学校发展计划在制定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学生以及一切与学校发展有关人士的广泛参与,强调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人士对学校发展的意见,促使学校和教师共同分析学校发展的现状,研究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每一类别中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而确定学校未来发展三年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所需的投入等,描绘学校发展的前景。还要进一步区分学校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和途径。并且要将学校目标分解到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各部门及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行动计划中,确保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学校如何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学校如何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十五”期间,我校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引领,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我们以小班化教育研究为契机,依托华师大、区教研室,开展理论指导下的校本研修,构建小班化教育理论与小班化教育实践的桥梁,完成了教育实践经验课程、教育研究课程、带教指导课程,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构建了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培养了一批会上课、能带教、具有一定教学风格,有科研能力、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促进了教师在小班化背景下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2005年区“普陀杯”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中,7位老师分别获奖。我校全面完成了学历达标,现有教师64人,其中,硕士学历2人,本科学历 56人,大专学历6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在目前师资整齐、团结勤奋的基础上,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有待于提升,缺乏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力量还不足,需要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内驱力,积极主动地在专业方面进取,从而增强学校走向市场的竞争力。
2.学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学校继续教育工作有待于深化。
3.教师角色的转变、研修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校本研究既然以学校内部教师为主体,教师是否转变角色成为一个研究者,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校本研究能否得以落实。不仅意味着要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和职业习惯,甚至改变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4.在“十五”实践中,我们感到:如何变革校本研修方式、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和实效?如何使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是目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培训的主题来自于教师的亲身实践,应该让教师在参与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行为。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部、市教委、普陀区政府有关教育发展和师资培训方面的精神,以提高本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以“教师发展为本,教师有效学习为中心”作为新时期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
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普陀区“十一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为适应“十一五”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结合本校校情,特制定怒江中学“十一五”继续教育规划。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使全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及新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培养一支能将新课程理念内化于自身教学行为中,且具有一定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新课程的实践能力,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使全校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利于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教师的主动研究、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创设条件,培养能够带动全体教师整体发展,并逐渐能成为市、区级的骨干,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具体目标
1.全员培训目标
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新知识为重点,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为价值导向,组织实施全员培训,全体教师完成区教局规定的相关知识性课程和新课程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实践新课程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反思能力。
2.建立骨干教师工程,以点带面促进全体教师的整体发展。根据学校实际和发展需求,力争通过“十一五”继续教育,培养6位师德高尚、业务清湛、科研成果丰富的教师,带动全体教师的整体发展,并逐渐塑造成区级骨干教师或后备人选。具高级职称比达10%。
3.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高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五年内本科及以上占比提高到95%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10%。
三.学习对象与任务
学习对象:
凡2006年1月1日以后在编在岗且2010年12月31日以后达到退休年龄的教师,均为我校“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的对象。
学习任务:
1,具中级及中级以下职称的教师应完成基础性学习课程的240学时研修任务,修满24学分。其中,必须分别完成知识课程与实践课程所要求的相关研修任务
2,具高级职称的教师应完成540学时的研修任务。除完成基础性学习课程240学时研修任务外,还应完成包括学历深造在内的300学时的研修任务,修满54学分。
3.“十一五”期间,鼓励青年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其参加学历进修的课时按区统一规划折合成一定数量的学分,但不抵冲实践课程的学习任务。
4.新教师(2006—2010年间参加教育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工作第一年起必须参加区教育学院统一组织的为期两年的培训任务。
5.基础性实践课程是本轮培训任务的重点所在,是校本研修的主题任务,其必修的学分,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的课程学分冲抵。
四.课程实施策略与举措
围绕区“十一五”“二维四类多元”课程体系,在学校“自主发展,引领和谐人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结合我校的小班化教育实践,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宗旨,以研究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建立专家引领下校本研修制度,从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教师自我反思等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合作互动、研训一体为我校“十一五”课程实施策略,实施我校“十一五” 继续教育课程。
课程实施举措:
1,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十一五”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区“十一五”继续教育规划,制定本校“十一五”继续教育规划和“十一五”基础性实践课程实施方案,要求每个参加培训的教师制定三年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2,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区、校规划,调动教师自主参与“十一五”全员培训的积极性,使教师明确研修任务。
3,建设专家指导团,实施课程项目的研究与带教,为教师提供理论支持、专家引领,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加强管理,提高课程实施效益。
5,积极选派教师参加上级培训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搭建交流的平台,营造良好的终身学习氛围,激励全体教师以终身学习为要求,以不断追求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积极参加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在校改实践中更新观念,在研修中提高专业素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6,构建开放互动的校本研修环境,聚焦小班课堂,研训一体化。即以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通过教师的学习思辨、实践探索、合作研讨、自我反思等环节,使校本研修活动成为研究解决小班化教育课程、教学中现实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
程,推动教师自觉提升小班化教育教学理念,并内化为具体的小班化教学行为,使教师在学习中培养,在实践中成材。
五.课程实施
1. 基础性知识课程的实施:按照“自主、合作、开放”的原则,根据区教育学院统一安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每学期统筹安排、组织每一位教师从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出发,在师德与育德领域、新理念与新课程领域、新技术与新知识领域等方面内容,自主选择学习科目,计划通过8个学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2. 基础性实践课程的实施:基础性实践课程属于校本研修的主体,内容由校长带领研修领导小组全体人员,自主开发与管理,具体方案另定。
3. 发展性知识课程的实施:由教育学院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发展性学习的知识课程中的学历进修,有计划派送高级教师和骨干教师参加高层次专题研修。
4. 发展性课程的实施:由教育学院组织实施。凡骨干教师都必须参加,鼓励高级教师以个体或团队形式自觉开展专业研修。
六.管理与保障机制
1,课程管理机制
组织机制:成立以王臻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由校长、副校长、师训专管员、教导主任、科研主任、人事干部组成的校“十一五”继续教育领导小组。
建立三级管理网络,实现学习培训的自我管理。
2.管理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继续教育决策、组织、监督与保障,制定规划及制度,定期召开例会、加强管理、总结经验。
师训专管员辅助校长联络沟通区师训办公室的各项事物、协调课程内容、全程记录教师参与培训的投入程度及提高幅度,及时完成学分记录和学分上报及档案管理等工作。
3.制度保障
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校本研修制度、培训考核制度、培训激励制度。确保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有序、规范地开展。
4.资源保障
学校将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整合学校实践课程资源,依托高校、区教育学院、校优秀教
师等方面的教育资源,构建学校专家团队资源、育德资源、信息平台资源、教学实践与研究等资源,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水平。
5. 经费保障
学校设立继续教育专项经费,专款专用。
6. 评估与奖惩
根据区教育督导室制定的评估指标,学校依据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目标,制定结合校情的个人评估指标。对于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按时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师予以表彰。落实教育部关于继续教育的学分要求,对于没有完成培训任务的个人,按照有关法规进行处理。
7. 档案管理
严格按照继续教育方案,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认真做好每一位教师在实践课程中积累的所有资料,做到一人一档,随时可查。
新课程需要教师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拓展教学时空,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为教师的主动研究、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创设条件。学校继续教育应体现教师学习、实践、研究的特点,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教师、激励教师。为教师提供民主的、多元的、互动的研修方式,提供开放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