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3月通道一中养成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2013年3月通道一中养成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3月份,学校在养成教育方面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1、成立了学校养成教育领导机构,确立了专人负责人。
2、制定了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3、修改完善《通道一中文明班级量化评比细则》,制定了《通道一中“星级”评比活动方案》。
4、开学第一周,召开了入学教育主题班会,加强了学生常规整治工作。5、3月7日下午七、八节课,学校召开了德育工作会议。学校杨保仲校长、冯源泉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主管德育的伍庆军副校长针对本期德育工作作了具体要求。
6、本月学校召开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安全教育》《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为主题的班会课。
7.学校加强了学生会工作的指导,主管学生会各部工作的老师组织学生会干部召开了会议。第一周,学生会干部就能够正常的开展工作。
8、第二周,各年级选派了有工作经验的女教师为本年级女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了作为女生应该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9、学校与在校学生所有家长签订了《家校安全教育监护责任协议书》2621份。
10、
第二篇:通道一中简介
通道一中简介
通道第一中学位于渠水河畔,创建于1944年,是怀化市首批挂牌的重点中学、“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实验学校”、“省级文明卫生先进单位”、“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小区”、市级“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校园占地13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4个,学生2542人,教职工220人,专任教师160人,其中高级56人、中级101人,获市级以上荣誉教师126人。
通道一中秉承“以德治校、以人为本、弘扬个性、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特别是近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楼、办公楼、科技楼融“山区特点”、“民族特色”和“现代气息”于一体,面积达8400平方米的多功能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公寓已投入使用;素质教育硕果累累,逐步形成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趣味盎然、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阵地,“石板路”文学社被《中国校园》等八大杂志评为“全国九十九佳文学社(刊)”;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研究课题8个,教师发表国家级论文186篇;高考一年一个台阶,2000年吴健同学夺得怀化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2003年又有唐正波、莫孟斌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2005年高考文科全市排名第二。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获得怀化市高考进步奖。如今,通道一中已成为侗乡学子“圆梦的殿堂,成才的摇篮”。
第三篇:养成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养成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2011-5-22 关于养成教育工作,我校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常规管理抓起,从学生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抓起,循序渐进,边抓边总结,边抓边改变工作方法,边抓边完善工作措施,主要做到了养成教育“三结合”,即把养成教育与德育常规工作相结合,养成教育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养成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下面做详细汇报:
一、养成教育与德育常规工作相结合,形成端正的校风。第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一项工作做的如何关键是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目标,只有这样,全体教职工才能明确目标。因此,开学初我校根据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召开教师会,层层制定计划,制定了学校养成教育方案、计划,细化养成教育工作内容。由于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这生比较难管,因此要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只有同时发挥中小学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作用和管理能力,才能对学生起到全方位教育管理的效果,因此,我校除了各班班主任教师制定了班级养成教育计划外,科任教师制定了学科教育、教学养成教育计划,使全体教师明确了养成教育目标。
第二,设计特色、强化养成。为了让学生们都能行动起来,养成好习惯。学校要求各班要在每学期开学初前两周要加强学生《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教育,并根据《规范》的内容,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制定班规,形成具有班级特色的养成教育亮点。每班班主任独出心裁,有的班级以“讲卫生”为亮点,有的
以“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为亮点,有的以“守校规,靠右行”为亮点。这样每班都有一个特色,每班都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
第三,加强值周,构建机制。从去年10月份开始,学校就为抓好学生的文明、卫生等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和改进了值周工作的管理,坚持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做到每天一查,每周一评,卫生工作不定时间抽查,实行每天汇总制。同时学校还加强对教师的师德考核。
二.养成教育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培养良好的学风。第一,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学校教务部门和任课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上学期以来,我们在全校中小学生中相继开展了“优秀学生作业展览”、“读书笔记展览”、“日记展”、“演讲比赛”、“写字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
第二,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提高养成教育效果。教务部门不定时地通过听课和检查班务日志及调查了解等方式对教师和学生的养成教育内容进行检查,并及时总结,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养成习惯得以训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养成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班风。第一,制定班管小制度,形成学生之间互助氛围。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都会有意志力不坚强,不能长久坚持,难免为一时的贪玩而忘了自己许下的“承诺”的现象,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还在于每个班级是否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随时督促学生、提醒学生。比如有的班级制定了作业检查制度,老师
安排学习委员定期检查各组同学的作业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同学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不工整的现象。有的班级建立了学习小组制度,并且延伸到课外。小组长要随时督促该组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并检查作业中是否有抄袭现象、是否工整、是否认真,发现某同学作业中错误严重时,要及时给予辅导或寻求学习委员和老师的帮助。这样,同学之间相互督促,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使班上的学习委员和学习组长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充分的利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开展班级特色活动,根据本班学生特点抓养成教育工作。为促进和推动我校养成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我校各个班级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有计划的组织了各种活动。如为培养学生文明礼仪和安全守纪习惯,各班级举办了以文明礼仪和安全守纪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好习惯好思想,八年二班冯老师组织开展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课。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体育锻炼好习惯,有的老师跨越年级界线,举行了跳绳、接力等对抗赛。为培养学生演讲习惯,孔老师组织的班内的演讲比赛活动。各班特色活动的开展,真正发挥了以班级管理促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作用。
我校自开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到现在,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渐渐少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逐渐增多,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比以前明显提高了,主要表现在学期末的统考中,我校的教学成绩比以前明显提升了。当然,我校养成教育工作才刚刚起步,在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取得了一点儿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
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校将更进一步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提高办学品味,为把我校办成一所学生喜欢、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的学校而努力。
第四篇:养成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养成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鸡东县新华学校
2011-5-22
关于养成教育工作,我校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常规管理抓起,从学生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抓起,循序渐进,边抓边总结,边抓边改变工作方法,边抓边完善工作措施,主要做到了养成教育“三结合”,即把养成教育与德育常规工作相结合,养成教育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养成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下面做详细汇报:
一、养成教育与德育常规工作相结合,形成端正的校风。
第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一项工作做的如何关键是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目标,只有这样,全体教职工才能明确目标。因此,开学初我校根据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召开教师会,层层制定计划,制定了学校养成教育方案、计划,细化养成教育工作内容。由于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这生比较难管,因此要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只有同时发挥中小学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作用和管理能力,才能对学生起到全方位教育管理的效果,因此,我校除了各班班主任教师制定了班级养成教育计划外,科任教师制定了学科教育、教学养成教育计划,使全体教师明确了养成教育目标。
第二,设计特色、强化养成。为了让学生们都能行动起来,养成好习惯。学校要求各班要在每学期开学初前两周要加强学生《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教育,并根据《规范》的内容,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制定班规,形成具有班级特色的养成教
育亮点。每班班主任独出心裁,有的班级以“讲卫生”为亮点,有的以“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为亮点,有的以“守校规,靠右行”为亮点。这样每班都有一个特色,每班都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
第三,加强值周,构建机制。从去年10月份开始,学校就为
抓好学生的文明、卫生等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和改进了值周工作的管理,坚持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做到每天一查,每周一评,卫生工作不定时间抽查,实行每天汇总制。同时学校还加强对教师的师德考核。
二.养成教育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培养良好的学风。
第一,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学校教务部门和任课
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上学期以来,我们在全校中小学生中相继开展了“优秀学生作业展览”、“读书笔记展览”、“日记展”、“演讲比赛”、“写
字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
第二,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提高养成教育效果。教务部门不定时
地通过听课和检查班务日志及调查了解等方式对教师和学生的养成教育内容进行检查,并及时总结,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养成习惯得以训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养成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班风。
第一,制定班管小制度,形成学生之间互助氛围。无论中学生
还是小学生,都会有意志力不坚强,不能长久坚持,难免为一时的贪玩而忘了自己许下的“承诺”的现象,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还在于每个班级是否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随
时督促学生、提醒学生。比如有的班级制定了作业检查制度,老师安排学习委员定期检查各组同学的作业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同学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不工整的现象。有的班级建立了学习小组制度,并且延伸到课外。小组长要随时督促该组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并检查作业中是否有抄袭现象、是否工整、是否认真,发现某同学作业中错误严重时,要及时给予辅导或寻求学习委员和老师的帮助。这样,同学之间相互督促,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使班上的学习委员和学习组长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充分的利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开展班级特色活动,根据本班学生特点抓养成教育工作。为促进和推动我校养成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我校各个班级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有计划的组织了各种活动。如为培养学生文明礼仪和安全守纪习惯,各班级举办了以文明礼仪和安全守纪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好习惯好思想,八年二班冯老师组织开展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课。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体育锻炼好习惯,有的老师跨越年级界线,举行了跳绳、接力等对抗赛。为培养学生演讲习惯,孔老师组织的班内的演讲比赛活动。各班特色活动的开展,真正发挥了以班级管理促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作用。
我校自开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到现在,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渐渐少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逐渐增多,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比以前明显提高了,主要表现在学期末的统考中,我校的教学成绩比以前明显提升了。当然,我校养成教育工作才刚刚起步,在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取得了一点儿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校将更进一步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提高办学品味,为把我校办成一所学生喜欢、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的学校而努力。
第五篇:养成教育相关工作汇报
龙坪镇中心小学德育主任相关工作汇报
一、关工委工作组织机构
1、认真落实关工委工作,成立关工委委员小组。主任陈良英(中心小学校长),副主任退休教师李正亮、家长委员会代表李德贵。
二、队伍建设
关工委委员:廖中义、余元刚、朱方美等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另外,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工作,将当地威望较高,对学校工作关心、能够出谋划策的家长,纳入学校的关工委组织,成立家长委员会。提出对我校办学中的宝贵建议,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使我校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开展的更好。另外,我校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高学生的法律常识,聘请了龙坪镇派出所的民警王光文任我校的法制副校长,并已进行了法律教育宣讲,让法制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远离毒品、崇尚科学、反对邪教。
三、关工委制度建设
根据省、市、县关工委的要求,确保工作有序进行,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管理程序,结合本校工作实际,特制订如下制度:
(一)、会议制度
1、关工委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向委员们报告本的工作情况,部署本关心下一代工作事项。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处理工作事务、基层调研、协调、监督、抓好工作落实情况。
2、工作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关工委工作会议,总结全年工作情况,部署全年工作任务。
(二)、学习制度
认真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围绕中心工作,在镇党委的领导和县关工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主要学习政治业务知识及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及政治、业务工作等方面的知识,各成员根据关工委工作的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学习,边学边议,提高素质。
(三)、协调制度
定期召开关工委工作会议,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质,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关工委各成员要积极、主动,认真完成所担负的工作,并搞好协调,顾全大局,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汇报制度
关工委主任每年向镇党委领导专题汇报2次工作情况,争取党委对关心下—代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并为制定全镇青少年教育规划提供第一手资料,当好参谋。
(五)、走访制度
每年二次开展“三进门”(走进贫困学生家门、走进问题学生家门、走进留守儿童家门)走访帮困助学活动,通过仔细询问、了解他(她)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鼓励他们要勇敢面对生活,坚定信心,自立自强,健康成长。
(六)、联系制度
领导班子成员要与老同志加强沟通,虚心向他们学习工作经验,支持他们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健康,与他们结对下村,开展好调研帮扶工作。
四、活动的开展
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从而更好的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如:利用清明节扫墓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发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六一儿童节展示学生的风采;举行学生体育运动会,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认真开展好“两操”“一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至二项体育基本技能,树立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
五、探索创新,抓好学校的三关工作
我校共29名留守儿童,男生18名,女生11名。要求我校教师对留守儿童加以关心、帮助。以各班班主任为留守儿童代理家长,作好以下工作:
1、完善好留守儿童统计表,并拟定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2、建立留守儿童亲情联系记录,及时让学生与家长通过电话、书信等形式进行沟通;
3、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定期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及行为习惯进行关注,并作好成长记录。
4、作好弱势群体学生谈心记录,对单亲家庭、思想弱势、学习困难、智力弱势、留守儿童进行谈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另外我校教导处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将各学科拟定培优辅差工作计划,并作好辅导记录。
5、认真开展好家访工作,不走过场,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在家、在校、在社会的情况进行了解,并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走访或电话访问取得联系,让学生的不良习惯停滞在萌芽状态。
6、住宿工作不得怠慢,我校现有住宿生27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0人。为办好寄宿制学校,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就要更好的规范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校吃得好,穿得暖,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感觉学校有家的温暖。记得我校教师给学生换被子、叠被,梳头、布置寝室文化时,我们的学生说了一句:”老师真像我们的妈妈。”使作为老师的我们感到非常的欣慰。现在我校为加强食堂宿舍的管理,设立食堂、宿舍专人专管制,晚自习教师轮流值班制,从期初的一个班,到现在的三个班,周边或附近的学生,晚上也来上课,让家长将子女送到学校来,接回家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