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学分评定细则
西交校教[2011]11号
西南交通大学创新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
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新实践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在学校认定的各类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社会实践、发表论文及文学作品、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成果,通过申请和认定后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第二章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定标准
第三条 学生参加国家、四川省以及国内外权威机构组织的,经过学校教务处认定的正式竞赛获奖,可申请认定奖励学分,同一竞赛多次获奖时,只按最高奖项计分: 1)国家级:一等奖4学分,二等奖3学分,三等奖2学分;
2)省部级:一等奖3学分,二等奖2学分,三等奖1学分。
第四条 学生参加国家、校级各类大学生科创实践项目,完成项目计划内容并通过验收或答辩,按以下认定学分: 1)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3学分;
2)校级SRTP项目:2学分;
3)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项目:2学分;
4)个性化实验项目:2学分。
第五条 学生以西南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著作,按以下认定学分:
1)被SCI,EI,SSCI收录论文:每篇第一作者2学分,第二作者1学分;
2)省级及以上报刊发表文章或报道,注明作者单位为西
南交通大学的:字数5000字以上,每篇2学分;2000字以上,每篇1学分;
3)在正式出版社出版专著、译著和文学作品,注明作者
为西南交通大学的:字数40万字以上,每部4学分;20万字以上,每部3学分,10万字以上,每部2学分。
第六条 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活动,在国际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可认定4学分,做展示可认定2学分。
第七条 学生为第一发明人、西南交通大学为申请人的专利,按以下认定学分:
1)申请发明专利每项5学分;
2)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每项2学分;
3)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每项1学分。
第八条 学生为第一完成人、西南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鉴定、科技获奖和科技成果转让,按以下认定学分:
1)通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组织的成果鉴定并提交
成果鉴定证书:国际领先5学分,国际部分领先或国际先进4学分;国内领先3学分,国内部分领先或国内先进2学分。
2)获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科技成果奖励(指自然科
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的:
(1)国家级:一等奖5学分,二等奖4学分;
(2)省部级:一等奖3学分,二等奖2学分。
3)科技成果转让的按学校科技成果转让管理办法执行:
每项成果4学分。
第九条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获评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优秀个人的每人1学分。
第十条 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被校团委认定为星级志愿者,按以下认定学分:
1)五星级志愿者2学分;
2)四星级志愿者1学分。
第十一条 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考核、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按以下认定学分:
1)非外语专业学生全国大学外语六级考试510分以上,计1学分;
2)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及以
上,记1学分;
3)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获高级证书(二级
以上)者计2学分,中级(三级)证书者计1学分; 4)参加全国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获高级证书者
计2学分,获中级证书者计1学分;
5)国防生参加军政训练合格计2学分。
第十二条 本科期间聆听学校、学院组织并由教务处认定的科技、学术报告,累计5场,并提交学术报告心得,经导师或其他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评阅,学生所在学院认可,可获1学分。
第十三条 各教学相关单位如有其它可以认定创新实践学分的项目和类别,可向学校教务处申请,由教务处审批同意后可进行认定。
附:机械学院创新学分认定补充:
参加校级“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超越杯”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先进制图比赛”提交方案经大赛评审专家评审取得预赛资格可认定为1分,通过答辩并获得校级以上奖励可认定为2分。
第三章 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定程序
第十四条 创新实践学分申请在第七学期(学制为五年的专业在第九学期)末进行,学生网上选课时,需根据自己情况在网上选定创新实践课程,课程学分数需等于或少于可认定的学分数。
第十五条 学生填写《西南交通大学创新实践学分申请表》,并附相关支撑材料,提交所在学院,学院安排专门教师进行审核确认后,计入成绩档案。申报材料和支持材料由学院妥善保管。
第十六条 教务处对全校申报材料进行抽查、审核。第十七条 如遇特殊情况或对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定出现争议时,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认定。
第十八条 对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已获得的创新实践学分,并依据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第四章 创新实践学分的收费、记录与用途
第十九条学生申请获得认定的学分需按照相关标准缴纳学费;申请认定的奖励学分免收学费。
第二十条学生取得的创新实践学分计入学生本人的成绩档案。
第二十一条 学生最多可申请5个创新实践学分,超培养计划中规定分值部分,可以用来替代培养计划中的任选课程。
第二十二条学生在免试推荐研究生、评奖评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获得创新实践学分分值高的学生。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原《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参加国家学科竞赛减免学分暂行规定》同时
停止执行。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未尽事宜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二O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第二篇:许昌学院本科生创新学分评定与管理办法
许昌学院本科生创新学分评定与管理办法
(试行)
时间:2012-05-03 作者:教务处 点击: 718
一总则
第一条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学校设立创新学分制度。为规范创新学分的评定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学分是指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科研和实践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相关部门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
第三条创新学分是在校本科生必修学分,每位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应修满2个创新学分,如未修满规定学分,将不能获取毕业资格。
二授予范围
第四条授予创新学分的成果范围包括:科研活动、学科竞赛、创新型实验、文体活动、专利发明、行业证书、社会实践活动等。
(一)科研活动
主要包括独立承担科研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科研著作、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二)学科竞赛。主要包括:
1、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竞赛;
2、专项技能竞赛(如“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教学技能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体育、艺术类竞赛等知识或其它技能竞赛等)。
(三)创新型实验
主要指学生独立进行或参与进行的设计型、研究型实验等。
(四)文体活动
主要指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的各级各类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等(含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网页制作大赛、书画大赛、艺术或体育类活动等)。
(五)专利发明
指获得国家专利局专利授权的创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专利证书。
(六)行业证书
主要包括计算机、外语证书以及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所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
(七)社会实践活动
主要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及其他公益活动等)和社团活动。
三计算标准与办法
第五条各类创新学分的计算标准
(一)科研活动
1、独立承担科研项目,国家级计10分,省部级计8分,地厅级计5分,校级计3分,如获奖励可酌情加分,毕业前未结项者按相应分值的1/2计算。
2、参与教师的国家级、省部(厅)级、校级科研项目(以结项证书上人员名单为准)分别计1.5、1、0.5个学分。
3、参与科研著作。独立或主编完成学术著作(12万字以上)并公开出版,计8个学分;参加教师主编(著)的学术专著、专业译著、工具书的编著,以全书正式出版、版权页署名(或“前言”、“后记”内说明)为准,按执笔编(著)3万字以上、2万字以上、1万字以上和1万字以下四个等次,分别计4、3、2、1个学分。
4、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国际性学术研讨会议,计2个学分;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议,计1个学分;参加省级学术研讨会议,计0.5个学分。
5、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以及文学艺术作品。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被SCI、SSCI、EI或ISIP收录的学术论文,计6个学分,在中文核心期刊、非核心CN刊物、增刊或内部出版刊物发表论文的分别计4、1.5、1个学分,公开发表文学、艺术创作,根据作品质量、类别以及载体的级别,在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分别计1.5、1、0.5个学分。
(二)学科竞赛
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及参与者,分别计5、4、3、2个学分;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及参与者,分别计3、2、1.5、1个学分,获校级一、二等奖及参与者分别计1.5、1、0.5个学分。获院级一、二等奖分别计1、0.5个学分。
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初赛、预赛、决赛的级别应按组织单位的级别来区分对待,例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初赛由我校组织举行,初赛即为校级比赛,决赛由河南省组织进行,则决赛应划分为省级比赛。其他竞赛级别依此类推。
(三)创新型实验
独立进行设计型、研究型实验者(必须经两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认可)计2个创新学分,参与教师的设计型、研究型实验者计1个创新学分。
(四)文体活动
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级文体比赛,获一、二、三等奖及参与者分别计5、4、3、2个学分,集体项目获一、二、三等奖及参与者,每人分别计4、3、2、1个学分;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文体比赛,获一、二、三等奖及参与者分别计3、2、1.5、0.5个学分,集体项目获一、二、三等奖及参与者,每人分别计2、1.5、1、0.5个学分。
(五)专利发明
获得国家专利局专利授权的创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专利证书者,可分别计6、4、2个学分。
(六)行业证书
1、计算机证书
非计算机与电子通信技术类专业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二级证书者计1个学分,获三级证书者计1.5个学分;参加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考试,获初级程序员证书者计3个学分,获初级程序员级以上证书者计4个学分;各种计算机类国际认证考试获得证书者,按级别不同分别给予0.5—1.5个学分。
计算机与电子通信技术类专业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二级证书者计0.5个学分,获三级证书者计1个学分;参加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考试,获初级程序员级证书者计2个学分,获初级程序员级以上证书者计3个学分。参加微软、CISCO、国家信息产业部等知名认证考试,获得证书者按级别不同分别计1—3个学分。
2、外语证书
非外语专业学生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分别计1、1.5个学分,通过口语测试计0.5个学分;外语专业学生通过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分别计1、1.5个学分。日语专业学生获得“日本语国际能力测试”四级、三级、二级、一级证书分别记0.5、1、1.5、2个学分。
3、职业技能证书
参加国家级、省级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或全国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获高级证书、中级证书、初级证书者分别计3、1.5、0.5个学分;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者按初级证书获得者计0.5个学分;
4、学生参加正规部门组织的声乐、器乐、舞蹈等级考试,获得六级证书计0.5-1个学分、获得7—8级证书计0.5-1.5个学分、获得9—10级证书计1-2个学分;获得国家健美操健身指导员一级证书计2个学分、获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计2个学分,获得体育竞赛二级以上裁判员证书计1个学分。
5、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获国家注册会计师证书者分别计4个学分。
(七)社会实践活动
1、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受到国家级、省部级和学校表彰者,分别计3、1.5、1个学分。学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计0.5个学分,累计加分不超过1个学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有详细材料包括实践内容、实践单位的证明、实践报告等。
2、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获国家级、省部级和学校奖励者,社团活动的组织者分别计3、1.5、0.5个学分。
第六条不同项目的创新学分可累加记载,但同一项目的创新学分只能以获得的最高学分计算,不得累加。
四创新学分的管理
第七条创新学分认定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1、各学院成立创新学分评定小组。评定小组要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创新学分评定与管理细则”,并负责学生创新学分的初评工作。
2、教务处负责对各学院创新学分评定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各学院初评结果进行审核评定,并解决创新学分评定过程中有异议的问题。
第八条创新学分的评定办法
1、各学院应组织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许昌学院本科生创新学分评定与管理方法(试行)》以及《许昌学院本科生创新学分评定的参考标准》,并结合本学院的培养方案、专业设置情况、专业特点和优势,制定相应的“创新学分评定与管理细则”,报教务处审核批准后执行。
2、各学院每学年初受理创新学分的申报工作,由学生本人填写“许昌学院本科生创新学分申请表”(见附件二),提出书面申请,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报各学院创新学分评定小组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将申报材料及“创新学分汇总表”(见附件三)报教务处进行最终审定。
3、实行创新学分公示与复查制度。各学院在将初审材料报送教务处审定的同时,必须将初审结果向全院师生公示。如对公示结果有异议,可直接向教务处反映情况。教务处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调查,对不符合事实的创新学分予以取消,确保创新学分认定公正合理。
4、在学校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前,各学院须将毕业生四年内所获创新学分进行汇总,填写“毕业生创新学分汇总表”(见附件四),务必在每年五月一日前将“毕业生创新学分汇总表”报教务处审核。
第九条对于在创新学分申报、评定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学生、单位和管理人员,一经查实,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条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创新学分外,所获得的创新学分可替代通识类选修课的学分。进行学分替代时,需要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由各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及“创新学分评定办法”进行审核批准。创新学分替代通识类选修课的学分最多不超过4个学分。超出部分的学分,学校予以记载,但不冲抵课程学分。
第十一条本办法的修改提案权和解释权归教务处。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第三篇:创新学分讲座报告
报告主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报 告 人:倪素香
时 间:2014年11月24日(周一)晚上18:30 地 点:崇实会堂(黄家湖校区图书馆二楼)
11月24日(周一)晚上18:30,在崇实会堂成功召开了一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讲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当代年轻人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探索总结,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就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一、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这些影响既有利于当代年轻人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少数年轻人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二、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1)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求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西方一些信仰共产党的人士说:只要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阵地不丢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有希望。社会主义就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当今世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尽管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继续发展,但是,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他们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手段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尤其是把我国的各级干部和青年一代作为腐蚀渗透的重点对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确保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性,一定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认识到“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不仅仅因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的理想,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2)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要求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也会带来社会成员经济利益的多样化,进而导致人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这种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样化的环境中,必须帮助大学生在多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比较和选择,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树立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武装起来的远大理想。
3)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要求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这将导致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片面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
三、现阶段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的做法
1)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不能只建立在空洞的说教基础上,而是应该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克服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的模式,让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得到检验,在内化和升华中形成。
2)
“地要自己翻,苗要亲手裁,没有汗水洒,那有丰收来。”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身心到社会中去实践,去体会。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到革命老区和展览馆参观,通过对中国革命先辈们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具体的理解和感受,对中国革命的来之不易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认识到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热情。
3)进一步加强教师理论修养,提高理论教育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站在理论的高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外部条件。加强和改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的良好氛围,可以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座。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讲座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发挥名人的作用。吸引大学生的参与,使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促进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素养的提高。
5)传媒的舆论引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传媒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加强网络信息监控和舆论引导,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非法网站,积极唱响主旋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通过网络的广泛传播在大学生心中更坚定。
总之,现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各有关方面的全力配合下,长期学习和努力实践才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与现实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探索适合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的有效措施并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第四篇:肇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评定实施方案
肇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评定实施方案
各单位: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6-2010年建设规划》的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我校办学方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和体系,增强教学和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具有远大理想、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对象
肇庆学院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科学生。计算实践学分的对象为2005级以后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科学生。
三、活动内容
1、大学生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大学生党员青年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3、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便民服务;义务劳动;西部、山区支教;单位、企业、厂矿实习;对外勤工助学等活动;
4.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
5.大学生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志愿服务活动;
6.大学生红色旅游、假期采风活动。
四、活动要求
1.大学生社会实践将纳入学校教学总体安排和课程管理体系,原则上普通本科高等学
校学生完成2个必修课学分,专科高等学校学生完成1个必修课学分。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具备有计划、有组织、有安排、有指导、有总结的活动,活动必须向学校团委申请经审核认定,并审查可方能计入学分。
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由分团委向校团委领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或网
上下载),实践学生按要求填写,活动结束必须提交总结或调查报告或体会等有关材料,经实践单位和分团委加意见认定,经团委审查认可方能计入学分。
4.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评定标准(见附件一)
5.大学生社会实践总评成绩标准(见附件二)
6.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等不影响正常上课、考试的时间开展,军政训练、专业实习、校内义务劳动和校内各部门的勤工助学均不列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计算。
7.各院团委必须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大学生实践活动开展和
实践鉴定工作,并制定人员负责。
8.各学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每学期统一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交到校团委处盖
章,每学期一次。
9.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经费将由各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经费中统一开支。10.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各院必须安排相应的指导老师作为实践工作指导,对指导老师的实践评定将纳入该老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条件范畴。
11.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次以上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和一次参观阅江楼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并提交相应的实践调查报告(3000字以上)和心得体会(1000字左右)。其它实践方式,可自行选择。12.附件一:肇庆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评定标准
附件二:肇庆学院07级专科学生社会实践成绩鉴定标准
附件一:
肇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评定标准
说明:
1.肇庆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本科生四年必须完成2个必修课学分。2.肇庆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专科生三年必须完成1个必修课学分。3.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或《肇庆学院青
年志愿者社会实践登记证》,活动结束后由实践单位出示意见证明或由二级学院团委出示意见证明,再统一到学校团委盖章加意见。
4、各二级学院必须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评定小组,负责对本学院学生实践情况作鉴定并统计成绩与学分。
附件二:
肇庆学院07级专科学生社会实践成绩鉴定标准
几点说明:
1.肇庆学院05级专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总评成绩根据成绩评定标准折算为
所得总评成绩(百分制得分)。
2.社会实践学分为1分者对应所得成绩为60分。在1分的基础上每多0.2
个学分,总成绩加6分;每多0.1个学分,总成绩加3分。3.各学院登记学生社会实践总评成绩格式(附件三)。
附件三:
肇庆学院文学院07级语文教育班学生社会实践成绩统计表
第五篇: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科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更好地贯彻《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有关文件精神,深化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配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的实施,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是指经学校或学生所在院(系)认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为主的课外学科或科技实践活动。创新实践活动包括各种校内外学科、科技竞赛与活动及社会实践等活动。
第三条 课外创新实践学分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并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成果,按本细则有关规定经认定后获得的学分。
第四条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需获得 6 个(专升本插班生减半)课外创新实践学分方能毕业。
第五条 6 个课外创新实践学分中,2个学分可通过参加由学校组织或认可的创新实践活动取得,4个学分可通过参加学生所在院(系)组织或认可的创新实践活动取得。
第二章 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认定范围及标准
第六条 学校认可的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标准:
(一)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每项计6学分;成功申请发明专利,每项计4学分;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每项计4学分;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每项计2学分。多人参与的上述专利,第二、第三人学分减半,第四人起不计算学分。
(二)专业性论文或作品在正式科技或本学科刊物上公开发表,第一作者计2学分;在上述类型的核心或权威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计6学分。
(三)创新基金项目
获学校学生创新基金立项的课题组前三名主要成员,每人计1学分;通过结题验收的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组成员,每人计2学分。立项申请通过学院审批并推向学校的加0.5学分。
(四)学科及科技竞赛
1.参加校级学科、科技竞赛(如CAD竞赛、测量竟赛等),完成竞赛且成绩合格,计1学分;获得三等奖(含)以上,计2学分;获优秀毕业论文奖,计2学分;参加校级(包括校级以上)并上交合格作品加0.2学分,经审批并被推向上级(如学校等)加0.5学分。
2.参加省级学科、科技竞赛,完成竞赛且成绩合格或获成功参赛奖,计1学分;获得优秀奖、三等奖,计3学分;获得二等奖(含)以上,计4学分;
3.参加国家级学科、科技竞赛,完成竞赛且成绩合格或获成功参赛奖,计2学分;获得优秀奖和三等奖,计4学分;获得二等奖(含)以上,计6学分;
4.参加全省性、全国性学科与科技竞赛,按获奖等级参照第1、2点计学分(如节能减排、挑战杯等)。
5、参加院级学科、科技竞赛(综合知识竞赛等),初赛加0.2学分,复赛0.5学分,决赛入围0.7学分,三等奖0.8学分,二等奖1学分,一等奖1.5学分。(注:没有复赛的比赛,决赛加分为0.5学分)
(五)社会实践
参加社会实践,受到国家、省(部)、学校(含厅、局级)表彰者,分别计6、4、2学分;虽未受到表彰,但实践过程表现良好,向院(系)提交较高水平的调研报告,经活动组织单位认定成绩优秀者,计1学分。参加社会实践并上交合格的调研报告加0.2学分(如寒假科技入户,暑期三下乡、团建创新等)。
第七条 由院(系)认可的课外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定标准,由院(系)制定,并经过学 校审批后公布实施。
(一)参与教师科研,帮忙制作课题申报材料,科研实验的操作,数据的采集直至结题者可得1分学分。
(二)获得专业技能证书,如CAD软件、PS软件、3D MAX软件,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安全员、质检员、造价员、审核员、测量员、检测员、驾驶员、会计员等,得任一证书,可得1学分。
(三)获院系级专业创新实践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者分别可得1、0.8、0.5。凡参加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而未获奖者,均可计0.3学分。
(四)成功创业者可得2学分。
(五)参与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或志愿者服务或义工服务者(需出示相关单位的证明),一次得0.2分。
(六)从事社会工作或学生工作(参加社区助理、志愿者活动,承担党、团、学生会组织及社团工作的班、团支部及以上学生干部、勤工助学,担任助研、助导、助管工作等)任职期满可得1学分。
第三章 课外创新实践学分的实施原则
第八条 学校和院(系)组织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按课程进行管理。由主办单位制定活动大纲或管理办法,指定负责教师,在公布活动结果或成绩后两周内,由学生所在院(系)按相应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标准审核认定后登记学分。
第九条 学生自行开展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达到学校或院(系)认可的学分标准,由学生本人在获得相关证明材料1个月(寒、暑假除外)内向院(系)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学生所在院(系)原则上应在学生提出申请的当学期,根据学校或院(系)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标准审核认定后登记创新实践学分,并做好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证明材料的存档工作。
第十条 同类、同项但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多次活动和奖励,获得的学分不累加,按最高学分计1次。
第十一条
学生取得的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记入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环节成绩栏。超出6学分的,超出部分可以记载,但不能冲抵课程和其它环节学分。
第十二条
课外创新实践学分纳入学生成绩管理子系统,各院(系)每学期都必须将“课外创新实践”环节加入到教务管理系统“开课计划”中。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认定后,由成绩管理人员按学分认定学期和认定学分数记入创新实践环节。学校和院(系)认定的课外创新实践学分,成绩均记为良好。
第十三条
学生在课外创新实践学分申报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取消其该学期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并按课程考核作弊处理。
第十四条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定期了解、追踪自己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可和获得情况,如有错漏,应及时申请或查问,追溯期以一年为限。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细则由教务处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本细则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原《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关于课外创新学分实施细则》(试行)同时废止。
城市建设学院 二○○九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