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南昌大学创新学分管理办法(精简版)
南昌大学创新学分管理办法(精简版)
一、途径(各教学单位开设、学生选修)
1、II类通识课创新学分模块课程
(1)学科竞赛类课程:以实践训练为主、课堂讲授为辅。
(2)实验项目类课程:若干实验项目组合成为0.5学分的基本实验项目模块,学生选修4个模块。
2、科研训练项目
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通过科研训练所有环节(包括申请、立项、开题、训练及中期考核、结题等)。
3、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学生申请校级以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完整的训练过程(开题、实施及中期考核、结题等),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4、文艺类演出、体育类竞赛
(1)学生通过学校选拔和训练(名单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报教务处备案),参加学校相关部门认定的重要演出或竞赛4次以上(含4次)。
(2)学生通过学校选拔和训练(名单经校体委审核后报教务处备案),参加省运会或全国以上(含全国)体育竞赛1次,或参加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大学生体育竞赛2次以上(含2次)。
5、国(境)外研修
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赴国(境)外学习实践项目,获得结业
证书(或合格证)。
6、省级及以上的学科竞赛
对于没有开设学科竞赛课程但又有相应省级及以上竞赛项目的学科专业,学院可组织开展专业创新实践竞赛,即制定了完善的竞赛报名、选拔、培训、比赛等实施方案,参加了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得奖励。
二、有关要求
1、已申报第二课堂学分的成果不得重复申报创新学分。
2、文艺类演出、体育类竞赛途径中,学生自行累计4次证明材料后,报学院教务办,学院负责录入成绩。
3、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要求制定完善的竞赛报名、选拔、培训、比赛等实施方案。
三、南昌大学创新学分管理办法文件
1、昌大教发[2013]87号--关于印发《南昌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2、昌大教发[2013]101号--关于印发《南昌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试行)》补充意见的通知
第二篇:南昌大学财务管理办法
南昌大学财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学校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我校具体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财务管理的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则和财务规章制度,依法理财;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求之间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第三条 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教育事业资金;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和控制预算,保证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完成;优化资源配置,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
第二章 财务管理体制
第四条 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由学校统一财经方针政策,统一财务收支计划,统一财务规章制度,统一资源调配,统一财会业务领导。
第五条 学校财务工作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分管校领导分工负责制,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由主管校领导统一负责、统一协调学校的日常财务工作。
第六条 学校计划财务处是学校唯一的一级财会机构,是学校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计划财务处在学校和上级财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全校的财务活动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切实加强计划财务处对全校财务工作的管理职能。
第七条 校内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经学校批准可设立二级财会机构;二级财会机构在遵守学校财 1
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财务管理细则,同
时体现“财力集中、财权下放”的原则。
第八条 学校二级财会机构的管理。
1、经批准设立二级财会机构的单位必须有合格的财会人员,并
已经建立各种必要的财务规章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2、学校二级财会单位必须如实按期向计划财务处提供会计报表
和有关资料。
3、学校二级财会单位需设立单独账号,须经计划财务处同意并
报经主管校领导批准方可设立。
4、学校二级财会单位的财会工作受本单位和校计划财务处的双
重领导,财会人员的聘任应报校计划财务处备案。根据财会工作需要,学校可向二级财会机构委派财务总监。
第九条 经学校批准划转撤并的二级单位应当进行财务清算。财
务清算在主管部门和计划财务处、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
下,对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
第三章 预算管理
第十条 预算编制原则
学校预算编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突出重点、兼顾
一般”的总原则,在确保人员经费和学校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合理安
排事业发展支出。
第十一条 预算编制方法
1、校内各单位必须在12月底前向学校上报下经费需求计
划,同时上报本经费使用及效益情况。
2、学校预算在分析和参考以前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根
据预算事业发展计划与财力可能,以及收支增减因素,并听
取和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学校预算草案应在当年1月底前完
成。
3、学校预算编制可按正常经费预算支出总额的2%-4%设置
预备费,用于解决当年预算执行中事前不能预料的特殊支出。在规定的额度内,动用预备费,由主管校领导提出意见,报学校党政主要负
责人同意后执行。
第十二条 预算的审批
学校根据上级部门下达收入预算数和自筹资金编制的综合财务
预算草案,报校党政会议审定。
第十三条 预算的执行
1、严格预算约束,强化预算管理。预算草案一经审批,即成为
学校法规性文件,全校各单位必须自觉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杜绝超预
算支出。
2、学校预算实行分级指标管理、定额使用、超支不补、自求平
衡。
3、加强预算控制和分析。努力增收节支,合理配置资源,提
高资金效益。为了加强预算控制和分析,计划财务处应定期提供一份
预算执行报告。
第十四条 预算调整
学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予调整。但遇有重大事件发生、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调整或运行情况发生变化,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
时,应由有关单位提出,计划财务处汇总、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按照
预算审批程序进行预算调整。追加预算,必须有相应的收入来源弥补;
追减预算,必须有相应的压缩支出措施。预算调整一般在下半年进行。
第十五条 决算
决算由计划财务处在预算末,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和规定的时间编制。决算必须划清预算,分清资金界限。决算必须符
合财政法规,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二级财会单位主
要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财务决算负责。
第四章收入与支出管理
第十六条 学校的各项经费是学校的主体财力,必须全部集中到
学校计划财务处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第十七条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多渠道筹措经
费。学校对外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必须报经物价部门批准.。校内的收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实行统一管理,各种收费必须
出具合格收据,所收费用全额上缴财务部门,按学校规定进行分配,不准自收自支。
第十八条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校内各单位确需开设银行账户的,应在校内财务结算中心开户。未经学校批准,严禁在金融机构设
立账户。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转移资金,私设“小金库”。
第十九条学校各项支出要严格按照确定的项目、范围和支出额
度执行,不得无预算支出。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要符合有关财务制度。
各项支出应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不得虚列虚报,不得以计划数和预算
数代替。
第二十条 学校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属归口管理的经
费,在额度范围内的正常开支,由归口单位负责人审批;超额度范围的开支,由校领导审批。
第二十一条 支出报销必须根据规范合法的原始凭证才能办理核
销手续。报销差旅费,须填列差旅费报销单;购入的材料应有有关部
门验收,填制入库单,计划财务处根据入库单连同发票报账;购入固
定资产,由有关部门验收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单,连同发票和有关资料
送财务部门入固定资产账;报帐的单据必须有经手人、验收人(证明
人)、审批人签章才能报销。手续不完备的原始凭证,不能报销。
第二十二条基本建设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要填写基建工程项
目验收单,连同基建项目竣工交接清册,经审计后送有关部门审核验
收入固定资产账。
第二十三条 专项经费必须按照规定的用途和范围专款专用,不
得以任何理由互相挤占和挪用。
第五章固定资产和材料管理
第二十四条 凡属学校经费购置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材料均为学校
资产,学校投资入股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任何人不得侵占。形
成固定资产应纳入固定资产账管理,管理办法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制
定。
第二十五条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和材料的管理,克服重
财轻物的倾向。全校物资设备实行归口管理,严格审批制度,按采购
计划和合同采购。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采购,必须组织有关专家进行
可行性论证。
第二十六条 学校固定资产按国家有关规定分为六类:房屋和建
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第二十七条 学校物资设备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财产账,指定专
人管理。定期与财务部门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二十八条 固定资产的报废、固定资产和材料的盘盈盘亏,管
理部门都应造册、说明理由或查明原因。大型、精密、贵重的仪器、设备报废和转让,应当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提出处理意见,报主管校
长批准后,送计划财务处作为处理账务的依据。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未经批准报废或转让前,不准随意处理。
第六章财务监督
第二十九条 财务监督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及学校财务规章制
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保证。学校必须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并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三十条 学校各单位应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实行离任审计制
度。
第三十一条 财会人员按《会计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行使财务监
督权;同时,财会人员必须自觉遵守有关财务规定,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未涉及的内容按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执行。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由计划财务处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凡与本办法不符者,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篇:东北林业大学关于本科生创新学分的管理办法
东北林业大学关于本科生创新学分的管理办法
为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艺术设计、创作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创新学分的范围
凡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艺术设计、创作等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突出成绩者,均可申请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
凡参加国家、校级、校院共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已结题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
二、创新学分的用途
经本人申请教务处审核认定的创新学分记入学生成绩单或作为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奖励学分,并可用于免修相同数量学分的公共选修课或代替第二课堂学分。
三、奖励项目
1.学科知识技能竞赛
(1)凡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知识技能竞赛获奖学生,国家级各类学科知识技能竞赛获个人一、二、三等奖者,每人分别计4、3、2个创新学分/项,获集体一、二、三等奖的参加者,每人分别计3、2、1个创新学分/项;省级各类学科竞赛获个人一、二、三等奖者,每人分别计3、2、1个创新学分/项;集体一、二、三等奖的参加者,每人分别计2、1.5、1个创新学分/项。
(2)省市高校组织的学科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中一等奖获得者,每人分别计1个创新学分/项。
2.科技活动
(1)国际性大学生科技活动(含设计、发明创造等)中获奖者或研究成果(发明创造成果)得到实际应用,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或取得专利,经学校审批,可获得2-4个创新学分。
(2)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级科技活动获个人一、二、三等奖者,每人分别计4、3、2个创新学分/项,获集体一、二、三等奖的参加者,每人分别计3、2、1个创新学分/项;省级科技活动获个人一、二、三等奖者,每人分别计3、2、1学分/项,集体一、二、三等奖的参加者,每人分别计2、1.5、1个创新学分/项;国家级或省级科技活动获优秀奖、鼓励奖者,国家级每人1个创新学分/项,省级每人计0.5个创新学分/项。
(3)参加国家、校级、校院共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完成、已结题的项目组成员,每人可分别获得4、2、2个创新学分。
(4)在国家二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者,第一作者计2个创新学分/篇,第二作者可计0.5个创新学分/篇。
(5)凡获得各类指定的艺术专业设计比赛获个人一、二、三等奖者,每人分别计1.5、1、0.5个创新学分/项,集体一、二等奖的参加者,每人分别计1、0.5个创新学分/项。
(6)凡参加校级以上(含校级)大学生电子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竞赛、三创活动、机械设计大赛;艺术类的冰雕、雪雕、家具设计、花卉设计竞赛等活动,接受赛前训练、有作品的学生均可获得第二课堂学分1学分/项,累计不超过4学分。
3.其 他
获得国家专业资格证书者、代表学校参加各类艺术设计创作及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经本人申请,相关单位认可,学校审核,可获得第二课堂学分1学分/项,累计不超过4学分。
四、认定程序
1.每学期期末前,符合申请创新学分条件的学生可由本人申请并填写《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申请表》,所在学院组织单位推荐,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审核认定,经认定符合规定的,记入学生本人成绩单。
2.同类别的集体奖项与个人奖项,取最高值计创新学分,不累加。不同类别的创新学分可进行累加。
3.各学院要加强管理和指导,严格把关,严禁虚报、假报,一经查出,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四篇:南昌大学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南昌大学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根据中组部《关于严格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的通知》(组通字[1996]2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档案的建立
1、管理范围
干部人事档案室管理干部档案、职工档案、出国人员档案、离退休人员档案和死亡档案五大块,在学校党委及所在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工作。
2、档案资料的收集
干部档案工作人员,应严格按中组部《关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暂行规定》执行,经常收集全校干部职工的档案材料。收集的范围有职称、工资、考核、学历学位、加入民主党派等材料,并及时补充归档。
3、建立登记薄
对收集的各类归档材料,要建立《收集材料登记薄》,并及时登记归档,以防遗失。
二、档案的保管保密
1、建立核对制度
干部档案室应建立干部档案登记薄,每年负责核对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加强“六防”措施
做好库房的防火、防潮、防盗、防蛀、防光、防高温工作,严禁在库房内吸烟、烤火。
3、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库房。
三、干部人事档案的转递
1、调出人员的档案转递
一要清点材料、整理装订;二要根据调配、任免通知输转递手续,详细填写《干部档案转递通知单》,密封后以机要形式派专人送取;三转出的档案如逾期一个月未见回执,要及时去函去电索取,以防丢失。
2、调入人员档案的转递
①接收调入人员的档案,要做到仔细查看单位、姓名、职务是否相符;档案内容是否与档案转递单位开列的项目相符;档案材料是否齐全,整理装订是否符合要求。
②建立接收人员档案登记簿。
四、档案的查(借)阅
1、档案的查阅 ① 干部考察、任免、调配、政审、组织处理、出国审查、更改出生、参加工作和入党时间、办理离(退)休、调资、奖惩、待遇以及治丧等事宜,可查阅干部档案。
② 干部子女及亲属升学、招工、参军、入党、入团等政治审查,不得查阅干部档案,所需证明材料可由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提供。编史、修志撰写人物传记等,一般不得查阅干部档案,确实需要的可查阅干部履历和自传材料。
③ 查阅干部档案,利用单位须派两名中共正式党干部,持《查(借)阅干部档案审批表》,按干部管理权限输审批手续后,方可查阅。“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函调证明材料介绍信”只限于调查证明材料,查询证明人工作地址使用,一律不能用于查阅干部档案。凡需查阅干部档案必须按有关查阅干部档案规定办理。
④ 查阅档案时,应注意保持档案清洁、完整。不准拆散档案和在档案材料上涂改、圈划、污损或抽出材料,未经允许不得摘录、复制的干部档案材料要妥善保管,严加保密。
⑤ 凡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复印本人成绩者,一律凭有关报考表复制。(本校毕业生复印成绩,均到档案馆复制)
2、档案的借阅 ① 干部档案一般不借阅,确因特殊情况(复查本人政治历史等)必须借阅的,借阅单位应《查(借)阅干部档案审批表》中说明理由,经主管部门的领导批准,方可借出。借用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周,如超期使用必须办理续借手续。
② 借用单位对借阅的干部档案必须妥善保管,保证安全,不得转借、复制、抽撤档案材料或交干部本人或无关人员翻阅。
③ 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五、查(借)阅档案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查(借)阅档案规定、凡不符合查(借)阅档案手续,档案管理部门有权拒绝。
第五篇: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达到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酒泉市《酒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凡在肃州区任教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以下简称教师)必须取得每年不少于42个继续教育学分(其中参加区级及以上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不得少于24学分、参加校本研训原则不少于16学分), 每年新招聘录用的教师当学必须取得不少于120个继续教育学分。
第二条 教师继续教育的学分取得的渠道有:①教师培训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②学历提升,③网络远程培训,④参加由区级及以上教科部门组织的培训,⑤校本培训,⑥各种研修提升活动。
第三条 学分初始认定登记的单位为基层学校(小学和幼儿园分别在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审核认定的机构为区教育局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领导小组。
第四条 教师参加教师培训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的学分认定应以学分卡或培训原始名册、考核结果等为依据;参加学历提升的学分认定以实际参加情况(单科合格证或当年的毕业证)为依据;参加校本培训的学分的认定应以原始培训档案和个人校本培训考核表为依据;参加网络远程培训的学分认定应以管理机构统一考核结果等相关资料为依据;教师教科研的学分应以相应的教科研成果为依据。
第五条 参加由区级及以上教科部门组织的培训和区教育局组织的各类进修培训按学时计,按照文件规定的学时数计数。教师参加经考核合格的才可取得相应的学分。特殊情况学分规定办法是:对中长期培训的(脱产一个月以上)每年可计42学分;对短期培训、挂职锻炼的,一般每天计6学分。
第六条 教师参加校本培训。
教师参加学校或学区级研训活动的都作为校本培训。每位教师每年参加校本培训所取得的学分必须达16分以上。一般为每个专题培训考核合格可得2学分,须有培训记载、培训笔记。
第七条 各种研修提升活动的学分计算标准:
教师可以通过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对青年教师的指导、执教公开课和做专题讲座等形式取得相应的学分。
教师主持各级教科课题研究:区级课题得(有课题计划方案和结题报告或总结,下同)1学分,市级得3学分,省级得5学分,国家级得10学分;撰写教科研论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所撰写的论文在省级及以上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每篇字数超过1000得2学分,不到1000字得1学分;开展师徒结对:在参与教育共同体活动中,指导教师(要有师徒结对的书面材料)每学年可得3学分;上公开示范课:校级可得1学分,区级可得3学分,市级可得6学分,省级及以上可得9学分;作专题讲座(培训主讲):校级主讲一次(不少于1小时间、并必须有讲座提纲,下同)可得1学分,区级主讲一次可得3学分,市级主讲一次可得6学分,省及以上主讲一次可得10学分;参加教学技能比武及其它教学比赛:获区级一等奖可得1学分,获市级一等奖可得3学分,获省级一等奖可得6学分,获国家级一等奖可得9学分。
第八条 网络远程培训考核结果与学分计算办法,由管理机构另行规定。
第九条 参加区级以上培训机构的继续教育学分,可凭培训单位的学分证明和相关学习考核结果,由区教育局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审核并确认学分。
第十条 教师所得学分只在当登记有效,不得跨累计。学分经由区教育局人事监察股审核认定后方为有效。第十一条 教师继续教育学分每年12月份由学校认定登记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手册”上,次年1月份“手册”经区教育局人事监察股、区人事局审核盖章后交由本人保管。
第十二条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既是义务,又是权利。各学校每年都要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和评估,凡未完成规定42学分的教师不得参加教师职务评聘,不得参加各类评优评先活动。
各单位须指定专人负责教师继续教育专业课培训工作。须认真统计出本单位员工每个自然参加过的专业课培训的详细情况,以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建档工作(凡计算学分的情况必须要有证据)。
本办法由区教育局人事监察股负责解释。
肃州区教育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