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经典课程开发研究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2014年3月22日上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透露:2000年后近7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性文件即将出台。相关专家指出,这次高教重大调整和改革,课程改革是关键。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经典课程开发研究属于高职课程改革研究,应算当务之急。
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办好学前教育”,这是继党的十七大提出“重视学前教育”之后,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国家也出台了系列政策为学前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学前教育加速发展,保教水平大幅提高,均衡发展逐步推进。
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学前教育的成功,为幼儿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因为学前时期是幼儿心理刻痕最为深刻之时期,对幼儿的认知结构有极大的影响。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里,学龄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时,有“前概念”和“直觉”两个亚阶段。运用皮亚杰的图式理论来看,前运算阶段正是幼儿行为与礼仪图式大量建立的阶段。此时幼儿对事物的判断是基于感性的概念特征内容,接着进入依照概念图式对人与事进行直觉的判断。由此看来,这时幼儿获得的行为与认知,很可能进入深层意识里(直觉,下意识),形成内在的行为、认知,并外显为幼儿的行为与礼仪举止。以后如不是遇到特别的变故与环境,幼儿的行为与认知结构就只有量的补充,而不是质的变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有成功的幼儿行为与教育,就可以使幼儿今后有着良好的行为与礼仪习惯。这就提高了他们的人际智能,增加了社会的和谐度,减少了幼儿今后可能遭遇的人际矛盾。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一份国学典籍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国是一个有着自己伟大“文统”和“道统”的国度,是一个向世界贡献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今日,开展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使得我们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也担负重大责任。伟大的民族复兴首先是现代文明人的培养,而借鉴古代培养幼儿的传统蒙学中的精华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显然是可行的。日本与韩国把来自中国古代的这份遗产很好保存于民众行为举止里,今日之学前教育,学习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把国学典籍纳入课程内容结构里,也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能够使幼儿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如“孝”的美德、礼仪习惯等。2011年,全国政协委员、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应邀出席北京大学举行的园长高峰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指出当前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经典课程开发研究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是在我学院10年市级课题“普通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国学教育课程的研究——以泊头职业学院为例”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二、研究目标、内容、思路
研究的目标:
1、国学经典课程需求调查
2、确定国学经典课程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大纲
3、编写国学经典课程资料
4、试讲与课程评估
5、国学经典课程修正与确认
研究的内容、思路:
调查幼儿园开设国学经典教育的现状、调查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并作出分析。根据幼儿成长发育规律,筛选出国学典籍中适合以现今幼儿为教育对象的部分内容;筛选出适合以现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教育对象的部分内容。
根据我国幼教事业政策导向以及社会现实、教育学原理等关键因素确定国学经典课程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大纲。
编写国学经典教材,借鉴和吸收优秀的传统蒙学教育内容,教材中有国学经典的教学案例,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
在我学院以及其他职业院校进行试讲,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评估,给出意见。与学生交流或以问卷形式调查讲授效果。跟踪调查毕业生在幼儿园中国学教学工作效果,调查此课程对学前专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影响。
根据上一步调查分析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查漏补缺,进行课程的修订与确认:包括教材的精化、培养方向的完善、教学大纲的精确等。
第二篇: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国学经典课程的必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国学经典课程的必要性
[内容摘要]国学经典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我们应该懂得借鉴古代培养幼儿的传统蒙学中的精华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本文阐述了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国学经典课程的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国学经典 学前教育 课程 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办好学前教育”,这是继党的十七大提出“重视学前教育”之后,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国家也出台了系列政策为学前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学前教育加速发展,保教水平大幅提高,均衡发展逐步推进。
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学前教育的成功,为幼儿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因为学前时期是幼儿心理刻痕最为深刻之时期,对幼儿的认知结构有极大的影响。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里,学龄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时,有“前概念”和“直觉”两个亚阶段。此时幼儿对事物的判断是基于感性的概念特征内容,接着进入依照概念图式对人与事进行直觉的判断。由此看来,这时幼儿获得的行为与认知,很可能进入深层意识里,形成内在的行为、认知,并外显为幼儿的行为与礼仪举止。以后如不是遇到特别的变故与环境,幼儿的行为与认知结构就只有量的补充,而不是质的变化。反复诵读经典,是一个“思想—行为—习惯—性格—命运良性循环和互动过程。这就提高了他们的人际智能,增加了社会的和谐度,减少了幼儿今后可能遭遇的人际矛盾。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一份国学典籍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国是一个有着自己伟大“文统”和“道统”的国度,是一个向世界贡献了孔子、孟子、老子、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今日,开展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使得我们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也担负重大责任。伟大的民族复兴首先是现代文明人的培养,而借鉴古代培养幼儿的传统蒙学中的精华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显然是可行的。今日之学前教育,学习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把国学典籍纳入课程内容结构里,也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能够使幼儿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如“孝”的美德、礼仪习惯等。2011年,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出席园长高峰论坛致辞指出当前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目前,随着“国学热”的加温,人们认识到了国学的重要,有些幼儿园已经把国学启蒙教育引入幼儿保育工作中,但只是停留在教师说说孩子背背,幼儿对国学经典只有背诵的量的积累,没有质的深入和理解上的吸纳,没形成启发式教学:比如游戏、竞赛、表演、亲子阅读等方式,死记硬背的方式会淹没很多本该开发出的宝贵潜能。这种现象的造成,幼儿教师的教育引导不当应该是最大的一个因素。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为代表的当代大学生,对国学经典敬畏有余而亲近不足,“经典文学遭遇着庸俗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即便是有机会阅读经典,当代大学生也存在对经典的浅层次阅读问题,其原因在于“对经典阅读深层次要义的放逐,阅读主体的阅读动机、阅读习惯、与阅读方法,倒退到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起点上,甚至退的更远。”如果说幼儿教师“囫囵吐枣”幼儿“囫囵吞枣”的说法有些夸张,但是在给予幼儿一杯水之前,幼儿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水平是绝对的。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经典课程的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一要学习国学经典,二要学习国学蒙篇的教学方法,与他们自身,与幼教事业都是非常有益的。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透露:近7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职业教育,专家指出,这次高教重大调整和改革,课程改革是关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经典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成果可应于高职课程改革研究,应算当务之急。参考文献:
《浅谈“国学礼仪传承”在幼儿园的探索与实践》 厦门市西林幼儿园 宋远辉
第三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改革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改革研究
传统的钢琴课,教学内容主要以钢琴曲为主,上课形式也比较单一,形式多为钢琴集体课,全班学生弹奏同一乐曲。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够胜任现在的教育环境。为了解决这种教学上的矛盾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钢琴课程改革,本文从钢琴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课后练习、教学评价五方面来论述。
一、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适应幼儿园的工作需求,一味的单纯提高钢琴演奏技术并不可以解决幼儿园音乐课程里的所有问题,要“弹”、“唱”结合才能给幼儿呈现完整的歌曲。弹唱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点技能之一,钢琴课是技能课,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是必修课。为了给以后的用人单位培养合格的幼教人才,制订完整的教学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学前教育钢琴课程开设三年,共计五个学期(其中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进入幼儿园实习,不在学校上课,故五个学期)。第一个学期是钢琴基础(上),第二个学期是钢琴基础(下),一年级就是要学习钢琴弹奏技能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演奏简单的练习曲和乐曲。第三个学期是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第四个学期是钢琴与少儿歌曲伴奏,二年级学习弹唱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弹唱简单的儿歌曲目,把“弹”和“唱”两项技能有效结合起来。第五个学期幼儿歌曲编配与弹唱,三年级学习为儿歌自己编配伴奏的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参加工作后,即使没有学过的儿歌,也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歌曲编配伴奏,进行音乐活动教学。这样,在三年的课程学习里面,我们加大了弹唱和伴奏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具备自弹自唱能力的同时还要具有编配伴奏的能力。加强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给学生提供出很灵活的即兴伴奏空间。让每位学生都有所进步。
二、教学方法
以前的钢琴课,因为是一名教师对多名学生授课,学完一首乐曲后,当教师想了解班上学生的掌握情况时,教师需要让每位同学都弹奏一遍,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弹奏情况,将出错的地方再讲给学生,督促学生改错。所以教师整节课忙,而学生给老师弹一遍以后就万事大吉,甚至开小差、做动作等。钢琴课程改革后,使用了新的教学方法,这种现象再也没有了。以四十五人的教学班为例,首先教师集体给学生讲授新课,要尽量的放慢速度,把每个知识点讲清楚,甚至可以多重复几遍,学生有疑问的地方也可以当堂提问,或是给老师交流。争取利用集体授课的优势,在同一时间段内,将教学内容清晰的教授给这所有同学。待学生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可以把这四十五人分为八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组长。教师首先检查这八位组长的弹奏情况。再请这八位组长去检查本组的其他成员,如果哪个组员某个地方弹错了,组长可以帮他纠错,督促其改正。这样的话,八位组长同时进行去检查自己组的组员,比教师一人去检查四十五名学生所用的时间要少很多。组长检查过以后,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进行抽查的环节。一般情况下,组长检查后,同学们一些明显的问题会在组长的督促下改正。所以,到教师抽查的环节,教师会进行得比较快,只需要将一些容易疏忽掉的小问题再强化一下就可以了。刚开始分组检查学生的弹奏情况时,还是建议教师尽量多的去抽查学生,以便于教师宏观的掌握学生的情况,但不要按一定的规律,这样学生会随时保持准备状态,也无暇去做与学习无关的小动作了。待这种上课方式形成规律以后,教师可以逐渐减少抽查的人数,以避免一些无效或低效的时间资源浪费。这样一节课下来,每位同学随时都有事可做,没有闲暇时间开小差,教师也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又不必担心下课时间到了还有学生没有检查完。
三、教学形式
钢琴课大多都是采用集体课的形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应用,许多教师都对这种上课形式进行了很多方面的论证和研究。虽然这种上课形式具有单位时间内可以给全体同学同时教授弹奏要点的优点,但也存在许多的弊端,如对学生的个体弹奏关注度不够等等。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钢琴课程改革后,我们在综合集体课优势的前提下,又融合了小组课和个别课。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采用集体课形式讲授,一些个性突出的问题采用小组课形式讲授。对个别进度快的学生或者进度慢的学生采用个别课的形式单独辅导,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照顾到每一位学生。集体课与小组课互为补充,取长补短,相互支撑,发挥出钢琴教学的最大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同一课堂里得到全面的关注。
四、课后练习
钢琴课程,如果只是单单依靠每周两节课的课上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钢琴课程改革后,对于课后练习的关注度大大提高。
技能的学习有时会让人感到枯燥,尤其钢琴的练习更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是很难坚持下去的,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在一年级的开始就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让学生把练琴当成乐趣,培养学琴的兴趣,养成每天练琴的习惯。让学生知道“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没有日积月累的辛苦付出,就不会有硕果的收获。没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就会半途而废。“温故而知新”,学习任何知识,如果想要牢固的记住它都必须经常的复习。钢琴学习更是离不开课后的复习。学生上完课后,应该把每天的练琴时间安排好,并且认真对待每一次的课后练琴。由于缺少了教师监督和辅导,所以,有些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认真了。导致练琴的效率不是很好,错误很多。因此应该让学生掌握课后练琴认真仔细的正确方法,鼓励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
五、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查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数,让学生把每一次回课都当做是表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用发散的思维,全方面、多维度的去评价学生,要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即兴弹奏的能力也纳入到评价的体系中去。建议采取诊断性评价(授课前)、形成性评价(教学进行中)和总结性评价(授课终了)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期伊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学生因为过往的经历不同,对于钢琴知识的掌握也是良莠不齐的,教师要宏观掌握学生的情况,再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期末时都会有所收获。切勿“一刀切”,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如出勤率、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等,并做详细的记录。期末考试时,除了本学期所教的几首乐曲,还可以安排一些需要即兴伴奏的简短儿歌,考察一下学生即兴弹奏新乐谱的能力。最后再慎重的做出评价,同时给学生点明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即下学期要努力的目标。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钢琴课。
本文系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资助,(立项编号:2016-JSJYYB-212)。一般课题“工作过程导向的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课程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四篇: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
一、核心课程
1.学前心理学:3学分,51课时,第2学期开设
本课程是为学生掌握幼儿心理特点,为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而设置的基本理论课。通过学习,学生掌握幼儿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幼儿行为,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2.学前教育学:3学分,51课时,第3学期开设
本课程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学前教育的发生、发展,系统阐述现代学前教育的观念、知识和基础原理,以寻求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认识教育的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学生正确地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3.婴幼儿卫生保健:3学分,45课时,第1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4.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2学分,32课时,第4学期开设
本课程是专门阐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一门学科。它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为目标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尽快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掌握相关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技能。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2学分,34课时,第3学期开设
本课程讲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各类活动的内涵、特征、教育目标、主要类型、以及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活动的组织要点, 侧重培养师范生在幼儿园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早期阅读等语言领域活动方面的设计能力和组织能力。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3学分,51课时,第3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基本内容与要求,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原则及方法,具备组织和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读学前儿童科学行为的能力及生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
7.学前儿童健康教育:3学分,48课时,第4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学前儿童健康观,进一步明确健康领域教育的特殊意义,熟悉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的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8.学前儿童艺术教育:3学分,51课时,第3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进一步领会幼儿园美术、音乐教育、幼儿园综合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了解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动态与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9.其他课程: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 学前心理学 学前教育学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婴幼儿游戏
婴幼儿家庭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 学前儿童文学 钢琴与即兴伴奏 乐理视唱练耳 学前美术
幼儿舞蹈与创编 幼儿教师口语 木偶表演
现代教育技术 幼儿园英语教育等
第五篇: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是眼、脑、手协调合作的艺术课程有着广泛的实用性,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手工制作课程通过对手工材料的设计加工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课程。不断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对废旧物的设计制作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并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手工制作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同时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民族。学前教育是影响一个民族教育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担负着历史交予的重任。学前教育手工制作课程因它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手工制作特色课程有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布置,剪纸,染纸,折纸,纸立体造型,装饰画,泥塑,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的工艺制作。而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布置,是新开设的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一.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课程
中华民族传统的手工艺与现代手工制作结合形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制作课程。我们应该怀着振兴祖国传统艺术发扬民族特色为前题,不断传承中华艺术。民间艺术为素材的手工制作课程一方面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的过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可以不断发扬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二.手工制作课程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手工制作课程有很强的实用性。传统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注重美术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往往是以素描,色彩为主,而现在我们则更加注重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实践证明动手能力直接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运用有很强的实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性的学习,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手工制作课程的学习兴趣。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
掌握手工制作的方法可以有效运用到幼儿园的教学和活动中。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幼儿园实习,幼儿园的老师正要上省级公开课,省里要求上公开课的教师的教学内容要与幼儿园教室环境布置相一致,要与学生准备的道具相配。这些正是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手工制作课堂所学过的内容。如幼儿园环境布置,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纸立体造型等,实习学生帮助幼儿园老师顺利的完成了环境布置和手工制作任务,所以平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手工制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手工制作工具材料熟练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日后的就业和工作成效。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中包含有丰富多彩的知识,可以有效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使学生学会在手工制作作品中学会抒情达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在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给学生们设立作品主题和所需材料学生往往会用他们超人的想象力创作出精彩的作品,每名学生的创作潜能都不应被忽视,美术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潜能的平台,在学生动手创作的过程中给予他们细心的指导。不要用教师的思路太多的干预学生创新思路,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手工制作活动,这样可以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知道团结协助的作用,知道集体的智慧会
创造奇迹,有助于他们日后从事的教育工作。
三.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知识经济和创新意识对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手工制作课程能促进形象思维发展,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我们经常说手工制作课程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日后对幼儿教育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小孩子们,掌握手工制作的方法熟练的运用到幼儿教学工作中,培养学龄前孩子们的创新意识。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应借鉴优秀的艺术作品。美术类用的工具书价格都很贵,每本书知识面也很局限,学生们很难买的起,即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欣赏利用到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前上网收集手工制作相关资料。并制作成课件,下载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为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所用。比如在制作毛线粘贴画是可以临摹梵高的油画作品《向日葵》,梵高的作品《星月夜》,《夜间露天咖啡屋》等等。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大师的绘画感觉和对美的感悟。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这些艺术作品色彩缤纷丰富,形象夸张又具有装饰性,做为有一点绘画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比较容易找出作品的特点和作品的大的颜色关系。再加上细致的手工制作最终可以得到一副漂亮的手工制作作品。四.充分发挥手工制作课堂的自主性,有效的利用废旧材料
“ 工具材料太贵了”这是我们在手工制作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们说的一句话。而我们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们发现身边的废旧材料为手工制作课堂所用。废旧材料的运用不但解决了我们准备材料难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让我们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经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的加工创作制作出艺术作品,有我们经常利用的各种蛋壳,饮料瓶,各种包装盒,没用的毛线,布头,黄土,沙子等等。
在活动课尝试过设立过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的主题,就是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出有创新有趣的手工作品。有的学生用蛋壳做了不倒翁,有的用河边的石头做了京剧脸谱,有点用牙膏盒牛奶盒等做了机器人,有点用旧牛仔裤做了时尚的背包。有的用旧的饮料瓶做了花篮,还有的同学用各色的旧塑料袋制作了晚礼服等等。通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的再创造,原本要被扔掉的废旧物品马上有了新的生命,这让学生们感觉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对手工制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再如上树叶贴画手工制作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树叶夹在不用的旧书里吸去水分,学生在收集树叶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学习。课前收集树叶形状和颜色种类的多少直接影响制作的设计和制作效果。教师课前准备课件为学生展示成功的树叶贴画作品,了解不同颜色和形状树叶的用途。把学生分成4到5人一小组,同学们来共同设计草图,每组同学拥有树叶的种类也会比单独一名同学多拥有树叶种类的多。这样设计起来就容易的多了,加上学生们细心的制作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树叶贴画就形成了。
在手工制作课堂应该是以学生动手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每个学期举办一次手工制作作品展,让手工制作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展示在我的平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名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的,希望可以得到认可。所以我们在手工制作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经常鼓励学生。在学生手工制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要耐心鼓励他们。发现能激发他们信心的小细节进行表扬,使他们自主创新。学生的作品只要是有特点,新颖就应得到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对手工制作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手工创作中乐学,爱学,会学。让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制作课程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真正受益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