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师培训高等教育法规复习题集(最新版)20140802
高师培训高等教育法规复习题集(最新版)20140802
复习思考题
1、市场化改革对高等教育法律关系的影响?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公共性的损害(2)教育法律关系的变化(契约关系的产生)(3)高等学校职能的异化(教学,科研社会化服务)
2、事业单位改革极其对高等学校的影响?
(1)从单位到法人:管理自主权
(2)从财政拨款制到分类管理:经费体制改革
(3)从任命制到聘任制:人事制度改革
(4)从平均分配到差别分配:分配制度改革
单就高校来说,这次改革对高校没有什么影响。公办高校还享受着财政拨款的待遇,教职员工彻底实行合同聘任制,进行收入分配改革,能者多劳多得;但基本工资这一块,没有什么变化,除非打破现有的待遇与工龄、级别、职称挂钩的限制。
从社会整体看,事业单位改革对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影响深远。提出了培养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技能的有思想的人才,要求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彻底打破学生固有的“铁饭碗”意识;要求学生在高校内,必须掌握一定的谋生技能,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生存模式,打破过去“混日子”的想法。要求学校必须抓好自身建设,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培养竞争与优胜劣汰意识,打破终身制的想法;要求学校从战略观念出发,规划自己的特色专业,处理好自己的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防止被社会与政府取缔。
3、我国已经通过的教育法律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日通过,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共20条);
(2)《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共18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共43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通过,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共84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通过,1996年9月1日起施行,共40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通过,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共69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2月28日通过,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共68条)。
4、高等教育法制的基本原则
(1)社会主义原则
(2)机会均等原则
(3)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4)程序法治原则
(5)责任教育原则
我国高等教育法治的基本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原则
(2)权利平等原则
(3)公益性原则
(4)大学自治原则(大学外部治理)
(5)学术自由(大学内部治理)
(6)权利救济原则
5、高等学校的法律身份
(1)行政主体的身份
行政主体的类型:法定主体、授权主体、委托主体
(2)学校作为受托人身份
作为附属组织的受托(职称评定)
作为第三方组织的受托(资格认定)
(3)学校作为独立法人组织的身份
① 对内:依法享有自主管理权
内部管理规则制定权
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任命权
人员和财产经费管理权
② 对外: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人身权:名称权、名誉权
财产权:物权、债权
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6、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答:
(一)权利: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权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权
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4.学籍管理权
5.学业学位证书颁发权
6.聘任并管理教师及其他职工权
7.对本单位设施和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权
8.拒绝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权
9.其他合法权益
(二)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7、高等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答:学校规章制度是由学校按照一定程序制定并颁布,以规范性条文形式所表现的对学
校内部成员或内部事务予以规范的规则的总称。
1.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是学校;
2.学校规章制度的范围是针对内部成员或内部事务;
3.学校规章制度必须通过正式文件来体现
4.教育行政部门(或法院)有权审查学校规章制度;
合法性:
指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与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相抵触,否则无效。违反合法性通常有三种情况:
(1)主体不合法:在不具备法定权力的情况下擅自剥夺或限制师生合法权利;
(2)内容不合法:第一,学校的规定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抵触;第二,学校超越权限来规定本来应当由法律来规定的事项;第三,在没有获得法律或上级教育行政机关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可能损害师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3)程序不合法:第一,规章制度缺乏民主性;第二,规章制度缺乏公示程序。合理性:
指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或只有比较原则、笼统的规定时所应坚持的基本标准。学校管理的合理性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其出发点是为了教育人,而不是为了惩罚人、限制人;第二,学校规则是基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现或学生的完善发展的需要而设定;第三,成员对规则有基本的认同感。
8、高等教师的法律地位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教师必须从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3)教师具有特定的权利义务
9、高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答:
(一)高校教师的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10、教师资格制度
答: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教师资格一经取得,即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而具有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效力,非依法律规定不得撤销和丧失。
教师资格的条件:
1、必须是中国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2、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具有法律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4、有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的认定:是指法定机构对符合《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国籍、品德、业务、学历四项教师资格实质要件的教师资格的确认。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有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有其委托的学校认定。教师资格的的认定要经过申请、审批和颁发证书的操作程序。
11、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答: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五)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权
(六)组织和参加学生团体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高等学校学生的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五)按国家规定缴纳学费
(六)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12、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处分权
答:学生处分的合法性
1.制度合法性
实体合法:主体合法、内容合法
程序合法:制定民主、公布生效
2.行为合法性
权限合法(有相应依据)
程序公正:告知原则、申辩原则、申诉原则
比例原则:过罚相当
学生处分的性质:纪律处分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对于内部成员所实施的身份惩戒措施。
纪律处分的前提:被处分人与处分人存在法律关系;处分人对处分事项拥有自主管
理权;被处分人违反了内部规则;
纪律处分的标的是成员的身份以及与身份直接相关的权利与义务。
学生处分的种类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53条: 警告; 严重警告; 记过; 留校察看; 开除学籍。
学生处理程序
学生处分的程序,大致为7个步骤:
1.处分的提起;
2.调查取证;
3.本人申诉;
4.讨论决定;
5.批准备案;
6.通知本人及存档;
7.处分的执行。
对处分的申诉
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原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
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从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应当对申诉人的问题给予处理并答复。
第二篇:教师培训高等教育法规复习题集(最终版)
1.市场化改革对高等教育法律关系的影响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公共性的损害 2.教育法律关系的变化(契约关系的产生)3.高等学校职能的异化(教学,科研社会化服务)
2.事业单位改革及其对高等学校的影响
(1)从单位到法人:管理自主权
(2)从财政拨款制到分类管理:经费体制改革
(3)从任命制到聘任制:人事制度改革
(4)从平均分配到差别分配:分配制度改革
单就高校来说,这次改革对高校没有什么影响。公办高校还享受着财政拨款的待遇,教职员工彻底实行合同聘任制,进行收入分配改革,能者多劳多得;但基本工资这一块,没有什么变化,除非打破现有的待遇与工龄、级别、职称挂钩的限制。
从社会整体看,事业单位改革对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影响深远。提出了培养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技能的有思想的人才,要求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彻底打破学生固有的“铁饭碗”意识;要求学生在高校内,必须掌握一定的谋生技能,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生存模式,打破过去“混日子”的想法。要求学校必须抓好自身建设,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培养竞争与优胜劣汰意识,打破终身制的想法;要求学校从战略观念出发,规划自己的特色专业,处理好自己的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防止被社会与政府取缔。
3.我国已经通过的教育法律
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日通过,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共20条);
2、《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共18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共43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通过,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共84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通过,1996年9月1日起施行,共40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通过,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共69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2月28日通过,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共68条)。
4.高等教育法制的基本原则
5.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答:
(一)权利: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权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权
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4.学籍管理权
5.学业学位证书颁发权
6.聘任并管理教师及其他职工权
7.对本单位设施和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权
8.拒绝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权
9.其他合法权益
(二)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6.高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答:
(一)高校教师的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7.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答: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五)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权
(六)组织和参加学生团体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高等学校学生的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五)按国家规定缴纳学费
(六)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8.高等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答:学校规章制度是由学校按照一定程序制定并颁布,以规范性条文形式所表现的对学校内部成员或内部事务予以规范的规则的总称。
1.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是学校;
2.学校规章制度的范围是针对内部成员或内部事务;
3.学校规章制度必须通过正式文件来体现
4.教育行政部门(或法院)有权审查学校规章制度;
合法性:
指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与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相抵触,否则无效。违反合法性通常有三种情况:
(1)主体不合法:在不具备法定权力的情况下擅自剥夺或限制师生合法权利;
(2)内容不合法:第一,学校的规定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抵触;第二,学校超越权限来规定本来应当由法律来规定的事项;第三,在没有获得法律或上级教育行政机关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可能损害师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3)程序不合法:第一,规章制度缺乏民主性;第二,规章制度缺乏公示程序。
合理性:
指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或只有比较原则、笼统的规定时所应坚持的基本标准。
学校管理的合理性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其出发点是为了教育人,而不是为了惩罚人、限制人;第二,学校规则是基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现或学生的完善发展的需要而设定;第三,成员对规则有基本的认同感。
9.教师资格制度
答: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教师资格一经取得,即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而具有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效力,非依法律规定不得撤销和丧失。
教师资格的条件:
1、必须是中国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2、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具有法律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4、有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的认定:是指法定机构对符合《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国籍、品德、业务、学历四项教师资格实质要件的教师资格的确认。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有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有其委托的学校认定。教师资格的的认定要经过申请、审批和颁发证书的操作程序。
10.教师聘任制度
答:
1、含义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度,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就是高等学校与教师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一定的工作岗位,按照教师职务的职责,条件和任期聘请具有一定任职条件的教师担任相应职务的一项制度。
2、内容及特征
教师经评定具备任职条件的,由高等学校按照教师职务的职责,条件和任期聘任。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同时还应遵循合法的原则,依法订立教师聘任合同,必须符合三项要求:一,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资格,二是聘任合同内容合法,三是聘任合同形式合法。
3、教师职务聘任的形式
教师职务聘任的形式是指学校依法聘任或不聘任教师的具体的方法和操作程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主要有招聘、缓聘、续聘、解聘、辞聘、拒聘等几种形式。
4、聘任制条件下的教师管理
我国教师管理制度实行任命制,作为教育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学校和教师具有行政隶属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一种行政法律关系。一,聘任制下教育行政机关对教师的管理,要走法制化路线,要求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合法,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行政行为的程序合法。二,聘任制下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学校管理主要侧重于学校系统内部管理,通过对教师的合理使用和提高进行组织、协调和领导,督促教师落实教学计划,实现教育目标,以促进对象的全面发展。
11.高学学生处分
答:学生处分的合法性
1.制度合法性
实体合法:主体合法、内容合法
程序合法:制定民主、公布生效
2.行为合法性
权限合法(有相应依据)
程序公正:告知原则、申辩原则、申诉原则
比例原则:过罚相当
学生处分的性质:纪律处分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对于内部成员所实施的身份惩戒措施。
纪律处分的前提:被处分人与处分人存在法律关系;处分人对处分事项拥有自主管理权;被处分人违反了内部规则;
纪律处分的标的是成员的身份以及与身份直接相关的权利与义务。
学生处分的种类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53条: 警告; 严重警告; 记过; 留校察看; 开除学籍。
学生处理程序
学生处分的程序,大致为7个步骤:
1.处分的提起;
2.调查取证;
3.本人申诉;
4.讨论决定;
5.批准备案;
6.通知本人及存档;
7.处分的执行。
对处分的申诉
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原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
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从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应当对申诉人的问题给予处理并答复。
第三篇:《高等教育学》习题集2018
《高等教育学》习题集
一、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大众教育
指基于普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以智力开发和人格养成为中心,旨在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建设者的教育。2.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3.高等教育结构
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组合方式,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4.高等教育目的
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落实,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5.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是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6.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是一门揭示高等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
7.高等学校的教学
高等学校的教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设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树立科学世界观,形成良好个性品格的专业性、探索性、过渡性的高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8.教师专业化
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生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现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9.教书育人
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10.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时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11.教育方针
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定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
12.课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教育对实现教育目的所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经验、活动。13.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设置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2分)。高等学校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比例关系上,即普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及跨学科课程,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大、中、小课程,显性课程与隐蔽课程等(2分)。14.课堂教学
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称“班级上课制”。15.师生间教育关系
师生间教育关系是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 系,教师是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受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
16.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1分),其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2分),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1分)。17.威斯康星思想
威斯康星思想的基本要义是,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1分),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1分),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1分),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够解决各种社会问题(1分)。18.因材施教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9.专才教育
往往称专门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专业人才的教育。专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某一门学科的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2分)。
20.专业特色
是指所办专业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主要体现在构成要素和培养方式方面,最终表现为专业造就的“产品”—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上。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书”是专业课教师的基本任务,“育人”则主要是思政课教师以及学生管理人员的基本任务。P100误
2.从思维发展进程的角度可将现代教学过程分为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学材料、理解教学材料、巩固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经验和教学效果评价六个环节。
P151正
3.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体现在培养国家政治领袖。
误P36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在于使受教育者政治化;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促进政治民主化。
4.高等学校按照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叫做教学计划。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正 P133
5.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误 P41 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国际合作。
6.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等。P152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
7.高校的社会职能主要分为个体与社会两方面职能。
P39 人们常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人民服务”的三大职能来概括高等学校的职能。
8.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划分的标准是相同的。
误 P121学科划分的基本依据是学问性质 P125 专业划分的依据是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
9.高校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误 P100 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10.高校教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P98 高校教师的作用: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科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实现者、知识技术转化的重要参与者、两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11.高校教师只要知识渊博就能教好课。
误 P101 正所谓“学者未必是良师”要成为良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12.高校教学过程主要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误P147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13.高校师生的教育关系是由高等教育的客观条件、师生各自的地位、任务和职责决定的。
正 P115 第四行
14.高校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误 P114教育关系、人格关系、心理关系、道德关系、法律关系 15.高校师生间的教育关系指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指导关系。
误 P115高校师生间的教育关系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指导关系,它需要有学生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6.高校学科的设定是以高校各专业的发展为基础的。17.鼓励进行科学研究是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
P188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的基本途径,高校教师应主动参与科学研究,使自己在科研中提高水平。
18.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正 P108
19.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全面发展。20.课堂教学包括备课、上课两个环节。
误 P153课堂教学包括备课、上课与课后总结三个环节。
21.美国社会学家和高等教育专家马丁·特罗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了高等教育精英化化的概念,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误 P60 22.人们通常所说的高校社会职能主要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推动社会发展。23.通才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有很深造诣、有特殊技能的人才。
24.西方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大众教育阶段。
25.现代社会中师生之间人格关系处理应当符合民主、平等等价值准则。26.学科和专业在建设内容上基本一致。27.学科是高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28.学科是所有专业的集合。
29.研究型大学就是专门从事研究的大学。
30.要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首先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好的科研工作者才能够成为优秀的教师。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分析和比较“英才教育论”与“大众化教育论”。P60 2.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包括哪些?P34 3.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100(1)培养高级部门人才(3分)
(2)开展科学研究(3分)(3)服务社会(2分
4.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包括哪些内容?P167 5.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哪些?P151 6.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p144 7.高等学校教学评价有哪些类型?p163 8.高校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有哪些?P101
9.高校教师的群体素质要求有哪些?P102 10.高校教师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196 11.高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有哪些?P139 12.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P114 13.高校专业内涵建设包括哪些方面?P129 14.简述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P157 在指导思想上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3分)
在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3分)
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15.简述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P150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2分)
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3分)
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3分)
16.简述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P36 促进经济增长(3分)
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分)
提高高等教育接受者的经济收入(2分)
17.简述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P36 18.简述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P36(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3分)(2)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分)
(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19.简述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P174 20.简述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P192 21.简述高校的国际合作职能。P43 22.简述高校教学评价的作用。P164 23.简述如何加强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P108 24.简述现代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P151(1)课堂教学(2)实验课的教学
(3)社会实践
(4)科研和毕业设计
25.简述专业构成的基本要素。P124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结合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说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P150 2.结合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谈谈在实践中如何提高大学教学质量?P150 3.结合实际谈如何贯彻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原则P148 4.结合实际谈谈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P93 5.联系实际谈谈高等学校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P200(1)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项基本任务。因此高校教师应遵循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做到两者兼顾。(4分)
(2)教学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教师要根据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4分)
(3)科研是教师的另一项基本任务。科研是教师提高水平的基本途径。教师要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掌握科研规律与治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4分)
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P118 7.请谈谈通才教育论与大众教育论的内涵及两种教育的现实选择。p57.P60 8.试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原则”。P147 9.谈谈你对高等教育“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认识P55 10.谈谈您对“立德树人”的理解。P101
第四篇:2011年福建高师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1年福建高师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法制化:是指建立和健全高等教育法规体系,同时运用相关法律和制度进行高等教育治理,是一个依法管理高等教育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在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学习,获得专业资格,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专业人员的专业成长过程。
3、隐形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类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的特点。隐形课程通常体现在学校的情境中,包括物质情境(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教师布置、校园文化、各中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学关系、学风、校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4、讨论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涉及某些教学内容的论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以便澄清问题、培养思辨和交流能力的教学方法。
5、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现象、问题和矛盾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
6、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布鲁纳和施瓦布,他们认为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传授最基本和普遍的观念,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获得训练迁移,学习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倡螺旋式课程组织及发现法教学,强调课程内容应着重反映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言、历史等学科所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7、高等教育的个适质量观:该观点认为,教育是学生自我实现过程,因此,教育质量是学生个体的认知、情趣、兴趣、特长、意志、品质等个性发展的反映。强调学生作为人的自由与独特性、自我指导性,认为学生理智的训练、心智的发展和完善比功利的目的更重要;人格的陶冶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
8、高校管理体制:是高校内部的领导分工、机构设置、管理权限以及相互关系的根本组织制度,是整体性和全局性的制度。
9、高等教育终身化:1965年,法国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体系下的制度安排和组织过程中贯彻终身教育原则,促进学习者开展终身学习的过程。
10、教学计划:是指体现课程的体系的结构,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计划,体现了对某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高等学校组织教学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高等学校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专门组课程、主要教学活动、时间分配和学年编制。
11、院校研究:是针对学校规划、政策发展和管理决策需要,基于本校情境收集、分析和报告事实性数据及信息的自我反思型应用研究。
12、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系统主要有计算机、投影仪、展示台、音响设备、遥控器等组成,软件系统主要由电子课件、影像材料、教材、管理软件等组成,是把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和音乐等表现形式用独特的连接方式有序的开放的信息集合体。
13、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高等教育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鉴的过程,从更高层次看,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把跨国跨地区的、跨文化的全球观念和国际意识融入高等教育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等各项职能之中的过程。
14、人本主义学习论:是在美国传统教育受到冲击,倡导教育革新运动的潮流中诞生的,旨在反对行为主义和认识主义的学习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意志、情感对事物自由选择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突出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偏重于人格的完满和学习者主体性的发挥等方面。
15、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该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直接为社会提供的具体服务,如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等
二、判断并说明理由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高等教育形成了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2011年福建高师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答:该说法错误。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从中世纪大学产生到19世纪初,大学一直是以教学为核心培养人才;19世纪初开始的洪堡以新人文主义的思想指导创办了柏林大学,以发展科学为核心的科学研究职能成为大学根本价值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开始推行大学面向社会服务。2.只要有学问,就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答:该说法错误。有学问知识成为一名好老师的重要条件。成为一名好教师应当具备多种综合因素。首先要相应资格证书;其次应具备知识、能力、道德,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能力包括沟通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最后要具备职业道德,包括专业意识、专业态度和专业品质。
3.改造主义课程观促进大学课程向结构化、专门化发展。
答:该说法错误。科学主义课程观认为可以促进大学课程向结构化发展和专门化发展。4.英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属于分散型。
答:该说法错误。英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于运行机制经过了一个变动的过程。英国高校教育曾经实行二元制,英国颁布了一系列法规,逐步对本国高等学校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如:1963年颁布《罗宾斯报告》,提出建立高等教育双轨制,而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1991年的《高等教育:一个新框架》和1992年的《继续教育与高等教育法》等,政府有完成以一元制代替二元制的改革。5.意大利波隆那大学是世界上由国家创立的最早大学之一。
答:该书法错误。意大利波隆那大学最早自然形成型的大学之一;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大学是中世纪第一所由国家创立的最早大学之一。
6.按学科门类覆盖面,高等院校可以分为教学型院校、教学研究型院校和研究型大学。
答:该说法错误。按学科门类覆盖可以分单科性院校、多科性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按照职能定位可以可以分教学型院校、教学研究性院校和研究性大学。
7.职业生涯周期论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自我保护、墨守成规、尽职与自治四个阶段。
答:该说法错误。职业生涯周期论将教师专业划分为入职期、稳定期、实验与重估期、平静和保守期、退出期。心理发展阶段论自我保护期、墨守成规期尽责期和自治期。8.高校组织的管理特征是分散性。
答:该说法错误。高校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学术性;高校组织的结构特征是分散性;高校组织的目标特征是模糊性;高校组织的权力特征是二元性;高校组织的管理特征是复杂性。9.世界上最早的真正意义的大学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答:该说法正确。12世纪西欧的中世纪大学被工人为最早真正意义的的大学,如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它们是现代大学、现代高等的雏形。
10.学分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导师制、实分制,强调过程管理,注重共同性。
答:该说法错误。学分制的特点是导师制、强调个体性。学年制的特点是实分制、注重过程管理和强调共同性。
11.学术即科研。
答:该说法错误。学术和科研是一种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但科学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学术始终,它们的内核是一致的,都是基于问题和解决问题。12.高校组织的本质特征具有分散性和模糊性。
答:该说法错误。高校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学术性,高校组织的结构特征是分散性,高校组织的目标特征是模糊性。
13.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在普通民众中真正普及了高等教育。
答:该说法错误。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不断培养大批普通民众直至普及阶段来临之前的发展过程。
14.高校课程的高深性体现的是高校课程的前沿性。答:该说法错误。高校课程高深性反映高深学问的知识特性。
2011年福建高师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15.高校培养目标的提出和确定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答:该说法正确。社会生产力对高校培养目标的提出和确定具有最根本的制约因素,但从高等培养目标提出和确定的过程来说,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力量往往更为直接、更为明显。16.通才指的是应用型、合格型人才。
答:该说法错误。通才是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职业适应面较为宽广的人才。应用人才是指一切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合格型人才是指在知识、智能以及品德方面能够满足某些复杂劳动职业的基本要求,并能在相应的职业中从事富有成效的劳动的那些人。这三个概念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不能混为一谈。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高等教育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起作用。高等教育的制约因素:首先受到经济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经济发展通过对人才的需求和经费投入制约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规格;大学毕业生总量与规格还受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与专业需求所制约。就业岗位的多少与种类又取决经济社会水平;经济发展必然引起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其次受到政治制约(政治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决定着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和高校培养目标的制定);最后受到文化制约(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制约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化影响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制定,从而制约正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校园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服务的促进作用:首先是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体现在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高等教育是科技创新的重镇);其次是高等教育为政治服务(使受教育者政治化;培养政治领袖及政法人才;促进政治民主化);最后是高等教育为文化发展服务(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创新发展文化的功能)。
2.简述调整我国高等教育授学形式结构的策略。
答:(1)在正规与非正规高等教育之间建立更加灵活的运作机制,注意统筹协调和合理分工,增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2)通过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考核标准等手段提高非正规高等教育的质量。
(3)充分利用普通高校的办学资源和优势,扩大函授生、夜校生、远程教育学生的比例,拓宽普通高校的非正规高等教育授学方式。
(4)降低学历比例,扩大非学历教育的比例,改变职业技能和使用技能培训不足的状况。
(5)在我国大中型企业部门中广泛培育和不断完善在职培训系统,重视各种岗位专业培训,促进企业系统内非正规高等教育的发展。
3.简述高校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答: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时原则;(2)完整原则;(3)经济原则;(4)实践原则;(5)满足原则。4.简述高校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答: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是国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科研和教学结合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对培养人才的意义如下:
(1)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科学研究是提高高等学校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3)科学研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4)科学研究是新学科产生的基础。
(5)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直接服务于社会的主要渠道。5.简述教师专业的基本特点。答:教师专业有四大特点:
2011年福建高师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1)角色多样,包括教学者角色、研究者角色、服务者角色;(2)工作神圣性,培养人是教师工作的核心,“师范”是经师与人师的和谐统一;(3)劳动创造性,教师必须先进的理念,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及时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上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将人类知识内化,进而转化为智慧、积淀为素质;(4)成效滞后性,教师工作成效显示有一个过程,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不能立竿见影。
6.简述高校培养目标的性质与作用。
答: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性质:(1)高校培养目标的主观性与客观性;(2)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性与多样性;(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作用:(1)高校培养目标的定向作用;(2)高校培养目标的调控作用;(3)高校培养目标的评价作用。7.简述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
答:(1)强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2)重视学生研究能力培养;(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4)倡导学生合作精神培养;(5)强调创新精神培养。8.简述教案编写的基本步骤。
答:教案编写有七大步骤:(1)钻研教材;(2)分析学生;(3)确定教学目标;(4)确定教学重点、难点;(5)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媒体;(6)设计教学过程;(7)教学反思。9.高校教师如何促成自身的专业发展。
答:(1)终身学习;(2)教研结合;(3)创新实践;(4)反思经验 10.高等学校的组织管理为何特别复杂?
答:首先,高校集教学、研究、服务与一体,这些工作对于高校发展都是必要的,但许多具体目标在操作中容易产生相互矛盾,学术性目标难以预先明确界定,无法精确评价,职能模糊管理。其次,通过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发展,高校组织结构日益复杂,但松散结核性并没有多大改变。最后,高校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校友、捐赠者、政府、用人单位等都是学校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对学校发展都有责任,但布负全责。
11.你是如何看待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三者的关系的?
答:首先,教学工作是实施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基本途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通过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其次,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吸收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课题研究,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化所学知识,培养样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能力。最后,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不仅对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学生了解国情,增强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思维重要途径。
总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活动构成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三者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12.简述科学主义课程观及其对高校课程的影响。
答:科学主义课程观:20世纪60年代首先兴起于美国,代表人物有扎卡赖亚斯、萨普斯、贝格,它的产生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是指大学课程要交给学生科学的结构、基本观念、关键概念和研究方法。
对高校课程的影响:(1)促进大学内容更为学文化;(2)促进大学课程向结构化发展;(3)促使大学课程更加专门化。
13.请你谈谈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该如何调整。
答:形式结构是一种横向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种授学方式和办学主体形成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中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调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完善授学形式结构。在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之间建立更加灵活的运作机制,注重统筹协调和合理分工,增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考核标准等手段提高非正规高等教育的质量;充分利用普通高校的办学资源和优势,扩大函授生、夜校生、远程教育学生的比例,4
2011年福建高师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拓宽普通高等的非正规高等教育授学方式;降低学历教育比例,扩大非学历教育的比例,改变职业技能和实用技能培训不足的状况;在中国大中型企业部门中广泛培育和不断完善在职培训系统,重视各种岗位专业培训,促进企业系统内非正规高等教育的发展。
(2)正确处理好办学形式结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公立高等教育和私利高等教育在中国并行结构模式;同公办高等学校相比,民办高校需要正确界定一些基本问题、需要政府增加扶持力度和民办高等要在办学条件、内部管理、办学层次升级等方面大力提高。14.你是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征的? 答:当代大学生具有四大特征:
(1)大学生的多元性特征:群体结构趋向多元性;群体价值取向多元性;群体行为表现多元性。(2)大学生的开放性特征:思想上的开放性;个性上的开放性;人际上的开放性
(3)大学生是实用性特征:价值取向上的实用性;文化观念上的实用倾向;学习研究上的实用倾向。(4)大学生的迷茫性特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带来的迷茫;基本素质缺陷与心理需求矛盾引发的迷茫;社会责任与自我中心矛盾导致的迷茫。
15.在你看来高校课程该如何改革? 答:当今高校课程改革出现五种趋势:
(1)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比如有筑波模式、MIT模式和牛津模式。
(2)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多样化:开设大量选修课,或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使课程实施方式多样性;开设自由研究课程,使课程形式多样化。
(3)课程性质的职业化:增设职业性课程或专业;重视实际工作经验,并将其与系统学习统一起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能力培养。
(4)课程方向的人文化:强调旨在培养完全人格的人文学科、艺术和社会科学及哲学的内容。(5)隐形课程欲益重要:优化校园的物质环境;培养富有特色的、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加强显性课程欲隐形课程的结合,开发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隐形课程。
16.简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答:教学与科研是流和源的关系。
首先,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最显著的特点,也是高等学校区别于科研机构的特征。其次,从教师主体而言,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要求。再次,教学和科研活动在高等学校是有机的统一体。
最后,教学和科研存在一定的冲突和差异:在对象上,教学强调人而科研强调自然;在目的上,教学突出育人价值而科研重在探求规律;在运用方法上,教学注重参与因素的交互性而科研强调客观性;在衡量标准上,教学重视过程而科研重视结果。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当前许多高校为何纷纷强调通识教育?你认为如何才能有效推进通识教育?
答:当今通视教育指所以引起多数高校的关注和强调,原因是以往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带来了一些严重的弊端:一是从教育理念看,专才教育带来严重的科学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色彩。二是从培养目标看,专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面狭窄。三是从培养方式看,专才教育表现为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养成,这就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强调通视教育作用:一是通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学生可以学到本专业以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通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由专而深。由深而通;三是通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灵魂与统帅,专业教育是通视教育的下位概念。
推进通视教育途径:一是承认专业教育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二是提升高等教育品位必须贯彻通视教育理念;三是实施通视教育必须注意理想与现实、目标与可能性的关系。
2.根据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利弊分析,阐述哪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更加适合你所在的高校。
答:首先,学年制重过程管理,学分制重目标管理。学分制对教学过程的环节管得较少,学生考试合格就 5
2011年福建高师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可以获得分数,修满规定学分亦可毕业。
其次,学年制的教学计划较位固定,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弹性较大。学年制的教学计划对课时、课程、学习年限等的规定不允许轻易变动,而学分制给学生相对的自由选择空间,学生自由选课是学分制的核心和本质所在。
再次,学年制强调共同性,学分制强调个体性。学年制下,学校按专业编班组织教学,每个学生有一个班级、一张课表、一个教学计划,是属于指令性的教学。学分制是对学生指导性的学习,同一课程的同学在一起上课,有利于强调学生的兴趣。
此外,学年制采用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学分制采用导师制。
最后,学年制采用实分制,而学分制采用绩点制。学年制下,学生的成绩依照考卷分数,没有加分,而学分制下的学生成绩评定要考虑课程的性质与学分,以绩点的方式反映学生的学习优劣。
最后一问根据自己发挥
3.联系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看待教学反思的?
答:认真填写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什么经验教训、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等,以便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联系实际:
4.高校科研怎样才能促进教学?
答:科研是发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问题,是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是质疑我们手中的教材,是审视我们留给学生的作业,是探讨我们工作中的难题。要求高校教师充分认识两者的正确关系,才能在实践中做好科研促进教学工作。
首先,科研与教学结合是高校科学研究最显著的特点也是高校区别科研机构的特征。高校的教学必须是在知识创新基础上的教学,而知识创新必须依赖科研。努力探索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点,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进教学,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动、教学与科研相长的良好局面。
其次,从教师主体而言,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要求。每位教师既要能讲好一门或几门专业课,又要有稳定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科研不是简单的附加,两者要形成实践中的互动支持、相互配合的良好关系。
最后,以科研为基础,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教学科研一体化,努力探索科研与 教学的结合点,鼓励广大教师围绕教学中提出的新课题进行行动研究,推进科研成果向教材转化、向课堂转化、向教学转化。在教学和科研结合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一套可以操作机制把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及时反馈到科研部门,科研部门及时采取一定措施来组织攻关。并将科研成果及时返回到教学中去。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高等学校职能的理解。
答: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当今高校的三大职能,它们是依次产生、逐步成型、不断发展的。
首先,培养人才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从中世纪大学产生至19世纪初,大学一直以培养人才为办学方向发展。目前,中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需要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一定专业能力和较全面的素质的同时,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其次,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这一职能与科学发展有密切联系。19世纪初,洪堡以新人文主义的思想指导创办了柏林大学,开启了大学把推动科学发展的新纪元。推动了德国的工业革命进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在工业化的伟大实践中,需要大量科技创新,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镇,应该将科学研究放在重要位置。
最后,服务社会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延伸。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一些大学将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发展的目标。高校服务社会的范围包括人力培训、决策咨询、技术推广、技术转让、兴办知识产业和进行社会监督等多种形式。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宏伟的伟大工程,高校利用自身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优势,与社会紧密结合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为高校自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1年福建高师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总之,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6.联系当前社会实际高校应如何引导大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就业观念?
答:当今社会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成为技术发展和创新的主流,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社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的人。这就要求大学社要具备科学文化素质、伦理道德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
学习观念的转变:从依赖性学习、一次性到自主学习、终身性学习。首先,从依赖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传统学习强调记忆、模仿和操练,教学方法以讲授、灌输为主,形成了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认识和学习的主体,自觉地、能动地、有目的地从事学习活动,自觉有目的的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其次,从一次性学习转向终身性学习。传统的学习把人生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倡导学生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就业观的转变:从被动就业、主动就业到自主创业。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的转轨和建立,我国的就业政策已经从“统包统分”转向“自主择业”再转向“自主创业”。
从被动就业转向主动就业,说明在学生与政府的关系中,其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政府,另一方面强调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关系,是相互的。
从主动就业转向自主创业,这是因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严峻,高校的扩招增加了大学生毕业人数,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国家机关裁员消肿,面对新的形势,自主创业成为必然选择。高校要给予积极引导,使大学生树立科学择业观、创业的理想与信念。同时,政府也要采取相应支持和扶持政策。
7.试比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异同,并联系实际论述应建立怎样的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
答:高等教育体制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和运行方式所组成的体系。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经济、政治等其他外部社会因素之间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工作方式。
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体制和运行的特征。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体制的特征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和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是一种计划机制,也是一种行政机制。行政计划是资源配置方式,在着重情况下,高校的发展缺乏活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难以优化;政府是资源配置主体,政府与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等其他资源肢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单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特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体制的特征是一种市场引导、政府间接调控的体制,高校拥有办学自主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是一种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在这种条件下,高等教育运行过程中的各主体要素与课题要素只讲彼此凉席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些高等教育市场。主要有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构成毕业生就业市场以及高校和学生构成招生市场是两个重要的高等教育市场。
在中国要建立“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和高校自主办学”的的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首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间接宏观调控力度。其次,培育和完善高等教育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最后,继续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理顺高校郁郁政府、高校与市场的关系。
8.请你谈谈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并分析各高校靠什么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答:培养人才是高校最基本的和最根本的任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学校定位的题之要义,占据重要地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学校办学整体定位,从学校自身条件特别是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忌高不可攀,力求做到教育部的“三个符合”。一是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与社会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二是学校的实际状况要与确定的目标相符合。三是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自定目标相符合。
办学特色定位是学校定位的核心,也是制定战略规划的关键,具有独特性、辐射性和积累性。办学特色要处理几个重要因素:一是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二是以凝练的办学理念为基础,例如校训是一所学校 7
2011年福建高师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的教育传统和办学理念的结晶,对学教发展和师生行为富有指引和激励作用;三是靠优势学科来体现;四是靠其教师和毕业生来支撑;五是大学校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形成办学特色需要自觉意识和科学规划,需要集思广益和群策群力,也需要决策层特别是校长的高瞻远瞩和果断决策。
第五篇:山东高师培训高等教育学-易错题
1.教授治校理念是西方大学最经典的理念之一,而最早确立教授治校理念的是1150年正式成立的(巴黎大学)
2.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主要是借鉴巴黎大学模式,都属于教师型大学。
3.把教授行会与院校董事及行政管理人员的适度影响结合起来的高校管理体制模式是(英国模式)。
4.以董事会与行政权力为主的高校管理体制的模式是(美国模式)。
5.体现教授治校的理念,并以学术权力为主的高校管理体制模式是(欧洲大陆模式)。6.下列选项不属于高校科研管理的原则是(统一管理与学术自由相结合原则)。7.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崇尚(自学讨论)。8.高校科研的实质阶段是(实施阶段)。
9.我国封建社会存在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废除于(1905年)。10.首开中国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通儒院)。
11.最早系统而专门探讨大学理念的人是19世纪英国高等教育理论家(纽曼)。
12.在理性主义大学理念里,人永远是教育对象,追求知识和智能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人物是(纽曼)。
13.(纽曼)的《大学的理念》是专门论述大学理念的第一本系统的学术著作。14.最早的研究生教育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
15.持个人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齐)。16.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17.中国最早实施教授治校理念的高校是(北京大学)。18.第一所由政府投资创办的国立大学是(京师大学堂)。19.现代意义的中国高等教育始于(京师大学堂)。
20.中国近代第一所完整意义上的大学是(京师大学堂)。
21.近代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京师同文馆),它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开始起步的标志。
22.高等教育活动的始点、中点、和终点是(高等教育的的目的)。23.被后人誉为“初级学院之父”的教育家是(哈珀)。24.高等教育评价应该以(事实判断)为基础。
25.根据俄罗斯国家高等专业教育标准,专家资格教育保留原来的学制——(五年制)。26.柏林大学成立时所设立的四个学院中,(哲学院)是大学的中心。
27.1978年,我国的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是(厦门大学)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
28.(学术研究)是大学的生命线,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是21世纪大学的历史使命之一。29.不属于20世纪美国社区学院特征的是(民主性)。
30.1924年,教育部颁行了(国立大学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壬戌学制,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逐渐形成。
31.莫斯科大学区别于欧洲大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具有民主性和(世俗性)。32.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信息革命后)。
33.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和“大学考试协会”属于(民间组织)。34.下列选项中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是(壬戌学制)。35.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学制是(壬戌学制)。
36.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颁布但并未实施的现代学制系统称为(壬寅学制)。37.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38.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39.主要适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高等教育评价是(相对评价)。40.1663年,查理二世准许(剑桥大学)设立数学教授职位。
41.科学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指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功利主义)为指向的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主张。
42.我国首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之现代大学理念的是(蔡元培)。
43.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要旨。44.依据实验控制程度,实验法不包括(小样本实验)。
45.哈佛大学的“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争取个体独立,捍卫学术自由”、霍普金斯大学的“真理使你成为自由人”等,都是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4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47.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产生于(美国)。
48.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主要是借鉴巴黎大学模式,都属于教师型大学。49.1931年,清华大学在校长(梅贻琦)的倡导下,大力推行教授治校理念。50.下列国家不属于多重公立系统、多重机构部门的是(意大利)。51.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放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52.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欧洲)。
53.1968年,(法国)出台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基层组织称为“教学科研单位”,大学教师称为“教学科研人员”。
54.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以(教务处)为职能部门。
55.“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改为公社、各行业推荐入学的办法,全国统考招生中断了(11)年。
56.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高校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
57.(泰勒模式)提供了高等教育评价理论的最初形态,也提供了高等教育评价的方法论。58.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教学计划)。59.中国最早实施教授治校理念的高校是(北京大学)。60.我国科举制度得以建立和普遍推行是在(隋唐时期)。61.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专门人才)。
62.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包括(教师评价指标体系)。63.(SAT)是一种学能测试,主要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64.美国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属于(权利分散制)。
65.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所接纳的学生数与适龄青年的比率在50%以上时,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66.1663年,查理二世准许(剑桥大学)设立数学教授职位
67.下列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二者是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
68.关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意义,下列表述错误的是(教学管理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决定因素)。
69.美国哈佛大学将培养(有素质的人)作为大学“合理的标准”。
70.欧洲时期高等教育的世俗化和民族化过程基本上始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71.柏林大学的创立及其发展,使得大学拥有了第二种职能——(发展科学)的职能。72.在高校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
73.采用多种方法和从多学科角度去探讨高等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方法是(多学科研究法)。74.高等教育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一定的(专门人才)的结构来实现的。75.(法国)的政府和高校间表现出一种完全的上下级关系。
76.“国民教育部——大学区——高校”是(法国)的高等教育管理系统。77.“哲学”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是(爱智慧)意思。
78.高等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对高等教育的全程具有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包括(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
79.属于组织和协调高校进行评价的评价中介机构是(英国大学的拨款委员会和 80.美国六大区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机构)。
81.依据评价功能,高等教育的评价主要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82.书院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始于(唐宋)。
83.按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84.2001年,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观点,此后(公民教育)进入了高等教育目标序列中。85.高等教育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一定的(专门人才)的结构来实现的。86.(科学教育)发展了人的智慧与知识,使人在征服、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解放人性、体现人的价值,使人自身得到肯定。从实质上讲,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实现教育最根本目的的手段。
87.高校教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不包括(教学质量)。
88.(名誉博士的授予)对促进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工作的国际或地区交流与合作,它对我国涉外工作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89.由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其评估指标体系中,通常是分为(四)个等级来描述。
90.既有理论性又有技术性,即把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和高等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中介是(应用研究)。
91.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始于(19世纪初)。
92.高等教育评价中的CIPP模式是由美国的(斯塔弗尔比姆)于1966年提出的。93.(1977)年恢复了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和研究生培养制度。
94.主张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和美好的天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这种本能和天性不受现实社会影响地得到自然的发展,这属于(个人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
95.高等教育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着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录音、录像等),直接从教育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观察法)。9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97.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是(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98.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在结构上基本分为(3)个层次。99.美国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属于(权利分散模式)。
100.(通识教育)是指高校全体学生所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养成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
101.以下属于中世纪大学的是(波隆亚大学和巴黎大学)。
102.提倡高等教育实用化的运动包括(英国的新大运动和美国的增地学院运动)。
103.高校科研按活动对象分,不包括(自然科学研究、工程学科研究、人文科学研究)。104.高等教育校内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不包括(高等教育的政府管理部门)。105.美国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的显著特点是(高等教育的市场化)。106.大众化教育最初是从(初等教育)开始的,它针对贫穷阶级的子弟,以科学教育为基本内容。
107.1632年,(基辅莫吉拉学院)的创立是俄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俄国高等教育的诞生。
108.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思想和实践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思想思想及其实践。
109.我国高等学校普遍采用的组织结构是(直线—智能制组织结构)。110.美国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111.美国的高等教育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私立大学)。112.以下属于典型的学生行会型大学的是(博洛尼大学)。113.高等教育目的的实践价值不包括(诊断作用)。
114.大学生作为一种青年群体,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它具有(反主流文化)的特征。
115.教授治校理念是西方大学最经典的理念之一,而最早确立教授治校理念的是1150年正式成立的(巴黎大学)。
116.高校课程评估的内容不包括(课程标准)。
117.下列指标常用来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志的是(学科水平)。118.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和“大学考试协会”属于(民间组织)。119.书院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始于(唐宋)。
120.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是由俄罗斯“科学之父”罗蒙诺索夫提倡并参与创办的。121.在我国,大多数高等教育评价活动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组织实施。122.高等教育现实的物质载体是(高校)。
123.“民主主义学派”的教育平等观认为(人类自由)是人类的最高政治理念。
124.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存在的问题不包括(对政府的教育经费流向影响较大)。125.大学办学实践中的灵魂性问题是(大学理念)。126.(1922年)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
127.高等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区别于适应性调整的根本特点在于(创新性)。
128.高等教育过程中的研究活动,即(创造创新知识)的功能衍生出高等学校发展科学的职能。
129.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在各学院设立研讨班和研究所,大学在传统的教学职能上发展出种新的职能——科学研究。
130.在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中实行高考制的国家不包括(西班牙)131.高等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是(经营高级专门人才)。
132.面对社会改革开放的环境变化,高校仍显得反应迟滞,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我国开始试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分配政策。
133.规定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是(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34.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及其指导下的(课程设置)。
135.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是确定各级各类学校分段以及学生入学年龄、修业年限的基本依据,它体现了统一性的原则。
136.高等教育评价应该以(事实判断)为基础。
137.雅典的第一个永久性高等教育机构是(柏拉图学园)。138.审定各级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是否具备授予单位条件的重要依据是(《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
139.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机构的原型是(书院)。